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_9干旱区资源型城市_金昌_的转型对策与措施_

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_9干旱区资源型城市_金昌_的转型对策与措施_

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问题已成为金昌市及周边十分严峻的生态问题。金昌市年均风沙日数达9d0,年均强沙
尘暴日数多达15d;金昌市地处我国北方4大沙尘暴来源区之一的中间地段。特别是1993
年震惊中外的“.55”特大沙尘暴发生后,金昌市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
越重、周期越来越短、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20世纪50年代金昌市发生沙尘暴5次、60
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以来,更加频繁,2001
年金昌市出现大风天气29次,形成强沙尘暴14次[45]。
当然,除了上述的主要挑战和困难以外,资源赋税过重、区位不佳(金昌市境内虽
然有铁路和国道穿过,但是没有直接经过市区,兰新铁路经过金昌市河西堡镇,而312
国道经过永昌县城)、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和条块分割等问题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
重要问题,对我们分析具体资源型城市也具有重要意义。
9干旱区资源型城市(金昌)的转型对策与措施
基于以上的计算和分析,根据所研究的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金昌市转型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9.1经济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
等方面。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总量一般比较大,但是巨大的经济总量后面往往蕴藏着
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因为它是靠单一的资源开发形成的经济总量,而这些资源本身多数
是不可再生的。因此靠单一的资源经济难以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就无法实
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城市职能也较为单一,综合发展程度低,而其他产业、基础设施、
市政工程并不与之配套,集聚和扩散能力弱。在产业结构中,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相对滞后。为此,资源型城市
金昌的转型必须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放到主要地位。金昌市的经济总量在甘肃省名列前
茅,但是由于镍、铜等有色金属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必须实施城市经济的多元化转型
方向。
首先,强化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资源型城市的主
体企业继续做大。资源型主体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的支柱,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金昌市是矿业城市,主体企业(金力}公司)在城市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活力很强,金川
公司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仍然是金昌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最大增长点。金昌市从
“工业强市”战略出发,把金川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继

续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发挥工业
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为今后矿业城市的转型储备“积蓄”。同时要延伸主导
产业的产业链。金昌市要拓宽资源开发的领域,在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快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拉长资源的产业链条,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条件下,拓宽
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具体是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根据产业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选择和发
展与主导产业关联的相关产业。‘46]金川公司提出要“把镍的文章做深,把铜的文章做
大,把钻的文章做强,把无机化工的文章做活”。因此,金昌市要改变过去以原料和初
级产品输出为主,紧紧围绕镍、铜、铂和稀有金属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
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有色金属材料、无机化工、能源三个支柱产业,配套发展建筑、
建材、加工等产业。
其次,要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金昌市(尤其是永昌县)的农业十分富有
特色,这一点不能忽略。从金昌市的实际出发,重点是突出“一特两化”(大力发展优
质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按照“龙头带基地,基
地连市场“的模式,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以啤酒大麦为主的啤酒原
料产业、以优质饲草为主的草产业。以优质肉羊为主的养殖业、以胡萝卜为主的高原无
公害蔬菜产业、以鲜食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业等五项特色产业和以面粉加工、啤酒原料
加工、草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四个优势主导加工业,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和
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把草的产业做大、把羊的产业做精、菜的产业
做优、啤酒原料的产业做强。努力建成甘肃省重要的草亚加工、肉羊生产加工、啤酒原
料生产加工基地①。当然,对于金昌市发展特色农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展节水型
农业,这是在干早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最基础的要求。
最后,围绕城市经济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培育接续产业,形成产业群落。资源型城
市第三产业多数都比较落后。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演进趋势遵循一定的规
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逐渐代替第一产业而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第三产业将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而金昌市仍然是以有色金属为基地的第二产业占主
导地位的产业结构,所以将来要实现产业转型就是要向第三产业转型(当然也有例外,
辽宁

阜新的转型就是没有遵循克拉克法则,而是由第二产业转向到第一产),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早培育发展新兴接续产业,为资源型城市转型
作好准备。目前金昌市己经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未来金昌市的接续产业。新材料产业是当
今高科技发展的前沿,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技术革命之一,
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金昌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提出了以有色金属材料、镍铜
钻盐类、无机化工、新兴材料为发展方向,启动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依托金
。《工作研究与通讯》金昌市城市规划研讨会及城建工作专辑中共金昌市委主办2003.08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川集团公司和工业园区,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
场前景好的接续产品。目前金川集团公司着力研发粉体材料、电池点子材料、高纯产品、
等新材料产品,己成为我国重要的粉体材料、电池材料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4]l。所以资
源型工矿城市,根据自己城市的资源优势,及早抓住产业转型期接续产业的培育发展,
必须十分重视资源与技术的结合,重视高新技术的研发升级换代工作,瞄准新材料、向
精深加工要效益、向终端产品要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最终实
现顺利转型。其次,要注意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为经
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金昌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较多,有新石器时代的
鸳鸯池、二坝遗址;有西汉时期的骊靳遗址(位于永昌县),汉、明长城及为数众多的
汉墓群;有唐代圣容寺塔;有被誉为“河西中天一柱”的明代永昌钟鼓楼;有以北海子
塔为主的古建筑群等旅游风景区;西大河鸳鸟城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度
假地。根据金昌的特点,推出工矿旅游、沙漠旅游、长城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在改造
提升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现代物
流、社区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扩大城镇就业,提供
第三产业比例,使金昌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演化,最终实现资源型
城市经济由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企业职工向现代市民转变〔,6]。
乐2城市发展向节水型转变
缺水是金昌市的基本市情,所以节水是金昌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出发点。金
昌市要对目前水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使用和开发规划,按照“合理开
发、综合利用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工业、农业、城乡生活全方位的节
水机制,千方百计地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保护好:
(1)生产节水。通过发展节水型高科技农业以及进一步改造对工业项目节水和再
利用技术改造,不断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位于干早地区的金昌市,尤其要注重加大农
业节水力度。金昌市的农业灌溉用水占到了总用水量的7既到8既。金昌市的缺水并非
是城市大量用水或者浪费所导致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区域农业不合理的用水造成的。这
是我们认识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缺水的重要论断。所以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定要做好农
业用水这篇“大文章”。当然并非是在金昌市不宜发展农业,而是要发展绿洲高效型节
水农业。为此,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妥而慎重地逐步减少粮食生产,弱化河西商品
粮生产基地的功能,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农业发展之路。
同时,要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做法,积极推行高效节水技术,加快建立高效节水型的农
业灌溉体系,普及小畦灌溉等常规节水技术,大力推广滴灌、微灌、渗灌等技术。根据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当地的气候、土壤及耕作制度,研制适合本地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的节水设备,使
技术设备和灌溉制度的改选相配套,增加作物的直接耗水,减少间接耗水,不断降低灌
溉定额。要对暴露在戈壁、荒滩上的输水干渠和主要支渠进行密闭改造,以减少输水蒸
发,并防止风沙埋没水渠对农田、林网中的渠道衬砌处理,要考虑到生态用水,在一定
地段留出生态用水的区域,允许有一定水量的渗漏,以维持自然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
绿洲的边缘地带、防风固沙林(草)带,要增加生态用水。进一步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
扩大绿肥饲草、棉花等耗水低的作物面积,压缩和逐渐杜绝种植耗水高的作物。调整农
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选择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且节水的品种,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
色的节水高效生态农业。
(2)社会节水。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大水政执法和水资源管理力度,以水价
为杠杆,以改革为手段,探索科学节水、依法治水的有效途径,切实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实施全社会节水,创建节水型城市,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积极推进城镇
化进程,减少农牧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外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忧
患意识和节水观念。
(3)工程节水。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下功夫抓好饮水工程、水库加固、灌区改造、
雨水收集、节水示范等重点

水利工程和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等城市节水工程建
设,努力提高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4)积极争取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战略策
略,有效解决金昌市乃至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缺水问题。要解决金昌市和整个石羊河流域
的缺水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实施外流域调水。尽管金昌市已经完成了“引
硫济金工程”,年引水4000万m3,但缺水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未来金昌市实施的“引大
济西”工程(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干流调水到金昌市永昌县西大河水库),可以在某
种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当然我们要看到,跨流域调水只能解决一部分或者
是暂时性的缺水问题,而且这其中还存在石羊河流域的民勤、武威等和金昌市的争水问
题,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行“节流“意义更为重大。
(5)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金昌市位于干早缺水的河西走廊中部,对于绿洲资源
型城市,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其水资源的根本保证。所以保护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对与
金昌市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也是金昌市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支撑点,确保祁连山林区的生态安全,对金昌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
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关系到全局的关键,必须将其作为
一个整体保护区进行保护和治理,迫在眉睫的是立即禁止人为破坏。祁连山区林农、林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牧矛盾由来已久,且日益加剧,要充分发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职能,加
强与当地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处理突出矛盾,加大水源涵养林和草地的保护力度。
保护区内现有人口20多万人,放养500多万头(只)牛羊,对区内的生态系统造成了
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在近期内着手安排适当的生态移民,争取在10年内将区内大
部分人口和牲畜移出,移出区主要是中游绿洲、疏勒河综合开发工程灌溉区和区外的黄
河沿岸地区。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目的,根据不同的水土条件、植被类型和人为破
坏程度,科学划分保护区、培育区、重建区,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各种先进
技术,不断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在林区边缘地和山区牧场切实推行封山育林、封
栏育养、退耕还林还草、禁农限牧、退耕还荒等措施,分期实施以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祁
连山水源涵养林植被恢复工程。进行深入调研,搞好水资源战略储备,筹划建设山区水
库调蓄工程、输配水工程以a]。
9.3城市布局由分散型

向集中型转变
资源型城市大多是在国家指令的“嵌入式”模式下,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短时
间内骤然形成的,城市形成具有突发性,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宽”的城市布局格式。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点多”使城市布局
过于分散,没有城市中心区,很难形成城市的聚集效应,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由粗
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化;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电、暖等基础设
施的浪费;最后,“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铺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
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利于城市长远发展的。干早区资
源型城市由于受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限制,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很不合理。
早期的基地建设和工业布局的城市发展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需要,
必须重新制定新的城市规划。千早区资源型城市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性,合理制定符合实
际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我们反对不顾干早区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把城市做大做
强,因为受干早区自然地理、人口发展与分布等特殊条件的制约,干早区地域城镇系统
的空间规模结构呈现“中小市镇、多中心”的特征。[491
金昌市作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一个资源型城市,城市布局也很分散。首先,市域
内城镇体系不完善。由于金昌市仅管辖永昌县,而且区域内城镇规模偏小,基本上是按
照行政区划自成体系,不符合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律布局。而且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金昌市的城镇建设和规划要立足于自身的地理位
置、风土人情、产业结构、自然环境等,制订科学的城镇发展规划。金昌市城市腹地狭
小,交通不畅,与南干线(欧亚大陆桥)间没有快捷的通道。今后应考虑建设与永昌、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河西堡之间的高速交通线(金永高速公路),加强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内在关联度。
同时要加强同周边地区(尤其是武威市张掖市)的广泛联系,建设好金武公路和金雅公
路,最后也要重点建设一些小城镇(河西堡镇和朱王堡镇),尽快形成“一轴、两翼、
四支点”的小城镇发展空间格局(一轴是市区—河西堡镇—永昌县城;两翼是朱王堡镇、新城子镇所辐射乡镇;四支点是河西堡镇、朱王堡镇、双湾镇和新城子镇),发
挥小城镇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对城市空间进行重组,
尤其是城市核心地域(主城区)的重组,因为城市核心地

域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可
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托于城市核心地域〔‘21。金昌市在计
划经济条件下已形成了老城区、新城区和开发区。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区域经济的条件下,
应对市区的用地进行重组,达到市场经济下的土地优化配置,为向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
冈。金昌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布局定为“一心(人民文化广场)、三轴(新华
路、金川路和北京路),三区(新华路以南的老区、新华路以北的新区和开发区)”,基
本体现了这一要求。另外在进行详细规划时,要注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道路建设、
矿区与市区的关系等问题。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地照抄别人的模式而赶潮流,现
在各个城市都在搞宽马路、大广场。但是,像金昌这样的小城市以后可以多建一些富有
特色的小广场,街道也不要太宽,不要贪大求强,而是做小做精,建设一个“敦厚殷实”
的金昌,这样才符合客观实际①。
9.4由矿业城市逐渐向生态城市转变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最常见的有地面塌陷、露天坑、研石
山、粉尘和有害气体等〔5]l。鉴于干早区资源型城市的污染严重以及生态脆弱的特点,所
以建设生态城市是其未来转型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城市要求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
建立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
用,最终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地发展〔511。
金昌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基本市情,突出“以人为本”和“生态立市”的
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努力营造
适宜的人居环境,力争把金昌市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现代生态城市。从
宏观背景看,金昌市要按照“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思路来走生态城市之
路,保护好祁连山的水源,因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对金昌市乃至河西走廊都具有重要的
经济和社会意义。同时要治理好北部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大力建设
防护林带。从具体的措施角度看,首先,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污
。金昌市城市规划研讨会及城建工作专辑·《工作研究与通讯》.中共金昌市委主办2003年8月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染的治理。随着金川公司做大做强的“5511”工程的实施,市区二氧化硫污染形势仍十
分严峻,金川区河道污水尚未得到根本治理,特别是金化集团公司现有的废水处理不达
标,加之河西堡城镇污水无任何处

理,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要加大治理的力度,增
加投入资金,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硫),加强对金川河流域的水源
治理与保护。其次,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研究和设计矿业城市工业物质资源的循环综
合利用路线,提高原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原燃料利用数量,同时使“三废”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矿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城市
垃圾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作为主体企业的金川公司有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环境治
理,关闭耗水高污染大的企业(如造纸厂等),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创建生态城市打
下坚实基础。最后,搞好城市园林绿化。金昌地处干早、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
搞好园林绿化意义重大。金昌北部的万亩绿色长廊、金川公园、人民文化广场等的绿化
建设都不错,今后应进一步加强〔5幻。
.95寻求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和产业扶持
由于资源开采的外部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仍存在的无序的市场结构,使工矿城市蒙受
的损失无法由完善的市场给予补偿,国家应该适时出台扶持工矿行业的产业政策叫。根
据国际经验和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金昌市的实际情况,要从产业角度
和区域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靠自身力量还远远不够,仍需要
国家进行政策扶持。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来看,国家既要从产业的角度扶持,
更要从区域的角度进行扶持。如德国著名的鲁尔区是西欧重要的工业中心,有许多资源
型城市在经济衰退时,德国政府对煤炭和钢铁两大支柱产业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为老
工业基地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树立了典范,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建议国家把矿业作为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来划分和对待。因为矿业是从自然
界直接获取物质和能量的产业,理应属于第一产业。但我国一直将其列为第二产业,这
与联合国的产业分类标准相悖。基于此,建议我国把矿业调整到第一产业,并尽快制定
科学的全国矿业发展战略,以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和盲目性[231。在发展接续产业
上尤其要寻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从金昌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把国家新材料产业
基地建设作为金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寻求国家把金昌市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资
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在金昌建立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对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和相关
企业给予支持,并在我国主要的镍基地金昌市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
其次,建议将资源型城市转型纳入到国家区域政策体系。我国资源

型城市数量多、
分布广,如果将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全部纳入区域政策范围,不仅国家的财力负担不起,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而也会由于扶持过于分散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根据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面临问
题的严峻程度、城市转型自身的基础等指标综合排序,最终确定重点扶持的资源型城市;
对于甘肃省而言,由于资源开发是其经济发展的主线,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意义重大。目前甘肃省政协组成课题组对甘肃省内的资源型城市(矿区)进行了调研①,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的建议与对策,这对金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最后,建议国家和甘肃省在资金、税收和财政方面向资源型城市(矿区)倾斜。资
源型城市因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而使地方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地方税收提
成比例的不合理使得城市的财力严重不足,在兴旺时期上交多,积累少,从而导致资源
型城市最终出现持续发展和转型困难。在资金方面,建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专向基金,
作为产业转型所需资金,用于扶持替代产业的发展,确保资源枯竭后城市成功转型。对
于金昌市而言,要从上缴中央和省级的税收中拿出一定比例留给金昌,建立矿山企业的
反哺机制与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补偿基金,作为金昌市发展和转型的基金。在税收财政
方面,国家应该在1994年税赋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建立资源型城市
完善的地方财政,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资金和统筹规划发展的能力。
结论与讨论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参考,具体每个资源型城市一定要根据自
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转型对策,本文针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除了经
济结构单一、政府与企业分割的管理体制等一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之外,重点指出水资
源约束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是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两大特点。另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有时很难完成,必须寻求国家和区域在政策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顺
利转型。
当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有许多问题
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一些资源型城市出现了转型困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
是在不该设市的地方设了市,不该建设那么规模大的城市最终却建设成那么大规模的城
市,也就是说,资源产地不一定都要设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资源丰富的西部
地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资源产地,在这些资源产地建不建城市,城市的规模到底建多
大,这

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本文只是选取了金昌市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所以某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仍然需要学者们今后继续钻
研,以便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4年5月到6月甘肃省政协组织课题组分别赴白银、金昌、嘉峪关、酒泉、玉门、阿干镇、窑街、华亭、成县、
西和等资源型城市(矿区)进行了调研,并分别写出了调研报告。张永凯:干早区资源型城市发展评价与转型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
论文的不足之处
(1)由于资料所限,关于金昌市的个别年份个别数据的缺失,导致在计算过程中
的个别指标缺乏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的效果。
(2)论文尝试构建资源型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框架并不完全适合
所有的资源型城市评价,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今后完善和补
充,才具有针对性。
(3)关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论文在转型方面的研
究不够深入,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体M.GillEnhnaci吧Soeialintearetioninnewerosucretwnos:PlnaningperspectiVes[J]·Joumalof
E冶onomicnadSoeialGeograPh%1990,(5):348一363
[2]S·M·此leSustnaiabaldeveloPmnet:acritiealerview[J].研七ridDeveloPment,1991,(1):606一621
[3]J:HBraudyr:乳wardsAnAltematvieThoeryofResource七aesdOTWnDvee10PmentniCnaada[J].
E冶onomieGeogarPh,y1979,(2):14-7166
[4]J.H.Brdabu万:nItmeatinoalMovementandCrisesinResuoreeorienetdocmpnaies[J]·Eocnomic
GeogParh,y1985,(1):129一143
[5]D.S·Houghotn助ng一distaneeOCmmuting:anewAPPoraehotMniinginAusartlina[J].The
GeogrPahicalJoumal,1999(3):281一90
[6]李文彦.煤炭城市的工业发展和城市规划问题[]J,地理学报,1978(:1)63一77
阴马清裕·关于矿区城镇合理布局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1(’):20一1
[8]樊杰.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x[],地理学报,1993价:)218一225
[9j沈镭,陈静.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初探[1l,资源科学,1999(:)l46一7
[10]沈镭,陈静·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转换战略[1z,经济地理,1998(2):40一45
[1l】张以诚.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12]赵景海.俞滨洋资源型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兼论大庆市城市空间重组[]J.城市规划
1999.(8):55一56
[l3]贺艳.关于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再城市化问题[JI,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54
【14】周海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攀枝花为例[Jl,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
(1):12
[l习周德群.汤建影.程东全.中国矿业城市研究—结构、演变与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20

02
【161陈荣平.资源型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团.城市规划汇刊加03,
(5):59一62
[l刀齐建珍等著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l8]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z.经济评论.2001,(6):%
〔19]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l.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
[20]郑伯红.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及案例研究[1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1):51一52
[2l稗寿柏,胡兆量,焦华富等二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