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律师的思维与技能

律师的思维与技能

律师的思维与技能
律师的思维与技能

法律关系分析法及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他分析案例并讲述了法官和律师二者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与同学们互动讨论处理实际案件的方法。律师应当具备请求权基础分析法的思维方法,从委托人的诉求开始确定请求权的性质。

“我们看到的是证据组成的事实。”面对疑难案件,律师不应当轻言放弃,而是要抓住一切可用的有利证据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律师应当穷尽各种请求权分析,从而确定最有利于支持当事人的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白老师通过讲述其办案的经历让同学们了解了思维方式是律师区别于其他法律工作者的最大区别。

第一章律师的思维方式

1.1 国民经济方式之一——委托人意识

1.2 思维方式之二——目标意识

1.3 思维方式之三——独立意识

1.4 思维方式之四——风险意识

第二章强化执业意识

2.1 律师应当能够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2.2 律师要与客户交流,而不能把客户当成案例

2.3 律师要提供客户化服务,而不是提供“标准化”服务

第三章业务开拓与维系

3.1 建立客户信任——业务开拓

3.2 保持客户信任——业务维系

3.3 如何面对客户的不信任、不合作

第四章律师的基本技能

4.1 听

4.2 说

4.3 读

4.4 写

第二部分咨询

第五章咨询

5.1 咨询的步骤

5.2 咨询文书

第六章谈判

6.1 律师对谈判的认识

6.2 谈判的步骤与安排

6.3 谈判总结与评价

第七章尽职调查

7.1 尽职调查与律师技能技术

7.2 尽职调查与“读”的技能

7.3 尽职调查文件

第八章制作、修改合同

8.1 对制作、修改合同的认识与理解8.2 制作、修改合同的基本要求

8.3 制作合同的步骤

8.4 合同的制作与合同结构

第九章其他非诉讼业务

9.1 法律意见书

9.2 律师函

9.3 律师声明

9.4 见证

第一章律师的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之一——委托人意识

无论是解答咨询、起草和审查合同文件、谈判、还是诉讼,律师都必然有明确的服务目标。为委托人工作——这一律师职业的基本理念,会让律师找到中作基准,即在法律的框架内,使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律师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找出是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事实、证据,提出最有利于委托人的观点和方案,出具最有利于委托人的法律文件。

2、思维方式之二——目标意识

要委托人客观而准确地提出自己的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委托人会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所在。这种情况在律师与公司内部法律顾问这类具有法律背景的客户打交道是比较明显。但是,律师会发现,客户难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以及不能系统的整理自己的思路,因此无法提出具体目标的情形并不少见。在与律师会谈中,客户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省略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会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对委托事项的看法。有的客户还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形下,有经验的律师对客户的这些观点、意见和分析是不会照单全收,而是会仔细分析和调查,以客户提供的资料为基础素材,

找出问题所在、发现客户的真实意图和目标。否则,如果律师一味顺着顾客的思路往下进行,当客户的目标不能顺利实现时,客户绝不会认为自己没有表达清楚,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在“瞎指挥”,而只会抱怨律师。

?委托人的需求和目标是什么——律师要客观、准确的找出委托人的真正需求;

?委托人的目标是否清晰,是否具有法律可行性。

(1)找出委托人的真正需求,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除了需要准确、客观的描述事实外,甚至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律师可能并不能体会、甚至也不能理解委托人向自己说出奇需求和目标的难度系数有多大。举例说来,看病时,病人会向医生叙述自己身体的不适合感受。但是,作为病人,我们可能并不能准确而清晰地说出自己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而医生要从病人主诉中分析、归纳出具有关联性的症状,在借助其他必要的症状所在及严重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确定委托人的需求和目的之前,委托人可能只能描述他描述的问题和麻烦(其中,往往还夹杂了主观的判断和感受,以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不真陈述),但可能并不明确。这就需要律师从委托人介绍的情况和资料中去发现问题,找出真正的需求。从表面上看,这个案件案件中客户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准备诉讼,客户的需求也是清楚的即请律师代书诉讼文书。但是,通过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律师在客户的目标后面发现了其真正的需求。事实上,客户想要的是处理结果。如果律师对客户不加分析的盲从,一旦客户

对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时,会毫不犹豫的怪罪律师为什么没有及时的给他足够的提示,没有透彻的说明其他方案。这种亦步亦趋的律师不要指望该客户今后再找他办案,更别说有这个客户向他介绍其他业务了。

(2)委托人目标不明确的处理。客户的问题不会贴着整齐的标签打包送给律师的。相反,客户的问题往往是被装在标识不明,甚至标签错误的带子里交给律师的。而带子里的内容往往也是杂乱无序的。因此,律师不仅要将解决问题作为专业技能,而且要认识到,能够从现象中归纳出问题是指也是律师应当具备的能力。

(3)委托人目标不具有法律可行性的处理。律师是用法律的语言表达委托人的意思。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代表委托人在说在做。但是,律师不尽是委托人的代言人,还是委托人的顾问。委托人带着他朴素的愿望找到律师,希望律师能够帮其实现目标。而且,大多数客户都认为自己的案件十拿九稳,如果案件不能大获全胜则很难接受甚至会产生不满和迁怒。有些时候,作为顾问的律师应当向委托人明确说明其目标不具有法律可行性,同时矫正客户的错误目标,并尽可能提出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案和建议。

(4)委托人目标无法实现的处理。律师经常发现所面临的事实是,委托人的目标已经无法实现,如条件不成熟(如证据不利或不足)、失去机会(如超过诉讼时效)。在委托人目标不现实的情况下,律师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委托人的期望值。如果必要的话,律师应该在委托关系建立伊始就打消委托人那些不切实际的、不能实

现的、甚至是荒唐的想法。同时,律师对委托事项的整体分析可能是委托人确立一个更为务实的解决方案。如果律师不论委托人的目标一律按期要求办,可能会导致委托人在目标无法实现时对律师的抱怨甚至投诉。

3、思维方式之三——独立意识

客户为什么找律师?可以这样说,如果客户对委托事项有把握,他根本就不用找律师。客户咨询律师、聘请律师正式因为他们相信和希望律师这样的专业“局外人“能够相对客观并且专业的发表意见和处理问题。此时,如果律师不能保持独立性,那么他就失去作为“局外人”的重要价值。即使客户聘请律师,他们也会对于交友律师能够认可他们的先期判断和观点,有时为迎合客户而丧失独立性的律师往往并不比明确目标而坚持独立性的律师好过。

虽然在现实中,作为“局外人”的律师在保持独立性上要比公司内部的法律顾问相对容易得多。但是,即便如此,律师保持独立性的确是一件艰苦甚至是痛苦的事情。职业的独立性要受到专业知识、技巧、耐心、勇气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客户也可能会这样善意的告诉律师:“我们把认为有用的资料都给你了.”客户这些简化、筛选和整理往往不能给出必要的信息甚至错过重要的信息。

4、思维方式四——风险意识

律师的职业风险存在于职业的许多细节和习惯中。在小到诸如打电话、签收及发送文件、文档的归纳整理这样的细节,大到收集、阅读证据材料、出具法律意见、尽职调查等活动中,律师的风险被代理事

项淹没了,如有些律师巴律师函交给不正规的快递公司。律师在为客户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化解风险同时中了“医不自治”的咒语。

★律师给客户提供的意见或建议不留余地或承诺过度。

★律师以不适当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意见,如重要事情只在电话中提示。

★律师不做工作记录。

★律师凭印象工作而不进行必要的查阅、调查。

★律师了解案情时完全依赖当事人的陈述;

★律师把客户的资料随意乱放。

从表面上看,某些职业风险似乎只反映了律师的做事风格和工作习惯,可能与律师的法律知识和水平高低并无直接关系。但是,就其实质,还是一个思维方式和职业意识问题。总之,律师在为客户“佩戴氧气面罩”前,必须确保自己的“氧气面罩佩戴正确并能够正常工作”。第二章强化职业意识

一、律师应当能够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如果这个成为“问题”的律师能够解决客户原有的问题还好,更糟糕的是,如果客户认为所聘请的律师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他将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原来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他的律师。

(一)律师职业是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照搬法律条文或案例。

客户不是法学院的学生,律师也不是教师。客户并不是要从律师那里获得法律知识,而是要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但是,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在客户向律师提出问题时,有的律师向客户大讲法律条文,甚至法律理论。与滔滔不绝、高谈阔论的律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脸茫然的客户。客户无法从律师讲述的法律理论和引经据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客户关心的是这些法律规定对他的影响是什么,客户想要知道的不是他的问题应当适用什么法律,客户更关心律师怎么解决它的问题。况且,换个角度看,法律条文不具有保密性,客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法律条文。而获取公开的案例对公众来说也并不是难事。因此,律师应当意识到,客户找自己往往是在逻辑不起作用的时候,在他们的问题不能再律师条文和案例汇编中找到现成答案,因此,他们才找到收费的律师寻求帮助。由此可以想象出客户对于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只会“照本宣科”的律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能够从纷繁复杂、不确定的、甚至有冲突的现象背后找出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貌似繁荣的商业活动中发现潜在的危机(法律风险)并未雨绸缪,这样的律师是受欢迎的。如果只是贩卖现成的法律条文,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满足客户要求的律师。对客户而言,律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律师的学识和原则分析都有价值。律师的这种能力是知道在什么时机、采用什么行动最能解决问题。“照搬法律条文”现象在刚开始从事律师工作是较容易出现。可能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此时尚不知道如何在法律概念、理论和实际问题之间找出对应关系,或者尚未找到解决问题的通道。二是,有的

律师尚不能对法律知识的融会贯通问题。

(二)律师要具有商业头脑,而不能充当“交易杀手”

当客户咨询律师时,除了问律师咨询事项“怎么办”之外,比较常见的问题还有“这件事能这样处理吗?”以及“如果不能这样处理,那么还能怎样处理?”这是,律师的任务不失简单的回答“能”或“不能”。因为,当你回答“能”时,可能并不意味着这是最佳方案。而如果律师回答“不能”时,客户马上会问你“那还能怎么办”。此时,客户会本能地要求律师提供其他可行方案。

律师经常要做到使了解客户的现状和需求,灵活地运用法律规定。这也是具有商业头脑。当然,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律师都能够给出客户想要的答案。在非诉讼业务中,律师往往扮演“交易绊脚石”的角色。在相当一部份当事人的观念里,律师的作用等于打官司,除此之外,律师别无他用。而律师为客户提供的法律服务、预警方案等很容易被客户理解成法律障碍或者没事找事。作为由效率的律师更应当知道如何为客户特定的商业目标服务,而不是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法律规定和法律文件上。这样,让客户意识到律师提供的不仅仅是法律服务,而且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法律服务。

(三)职业中要兼顾“理性”与“合理性”

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时需要面对的问题绝不会是写在一张白纸上。因此,绿化四要了解交易的历史,包括客户在整个交易事项中的地位和背景资料等。由此,才能判断自己能够为委托人争取到多大的利益,同时也尽可能地预见和控制相应的法律风险。有经验的律师在提供法

律服务是不会忽视这一点,那就是任何切实可行的方案不仅要从法律角度着眼,而且也不能忽视现实的境况。律师要根据客户在整个交易事项中的地位,在律师的“理性”与交易事项的“合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忽略了委托人在交易事项中的处境,或是意味地情调交易各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律师的理性可能就不具有合理性,这样他所提供的法律方案就不够务实,由此可能影响客户目标的实现。

了解委托人交易地位的另一个作用是,是委托人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法律处境,以确认其商业目标的法律可行性。由此也避免因现状与目标距离过大,而在目标不能实现时委托人可能存在的心理落差,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对律师工作的不满。

理性与合理性的区别性在于,理性来源于一系列严密的推理,只要推理链条中存在一个薄弱环节,整个理性的链条很可能会被全部破坏。而合理性,则有的合理,有的基于直觉、有的基于数据。客户是在做生意,他在关心结果的同时还关心代价和成本。如果律师一味强调理性而提出客户认为不具有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将会招致客户的反感。如果在商业合理性已经失去了法律的理性,法律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将法律风险充分揭示给客户,由客户来最决定。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时需要提醒客户,律师提供的是法律服务方案,而不是商业服务方案。律师工作不能越位。是否采纳律师的意见以及根据律师意见需要对上午事项作出决策的人是客户自己。应当向客户打个比喻,在客户面临一个坑,律师要能够提示客户“坑”的存在,而不至于让客户浑然不知;进而,律师要告诉客户这是一个火坑还是水坑,以及相应的

后果是什么,律师还要告诉客户如果跳下去需要辞去那些防护措施。但是,最终有决定是不是跳下去的人是客户,应当承担经营风险的人是客户,律师不能包打天下,包治百病。

二、律师要与客户交流,而不能把客户当成案例。

(一)律师为什么与客户交流,交流什么?

交流便于客户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处境,因此可以降低客户的焦虑与期待。让客户知道委托事项的进展,可能减少客户的心理不确定性。当然,有时情况恰恰相反,客户对于工作过程的了解可能会加剧其紧张,因此,这一点要取决于客户的风格和要求。其次,交流史的律师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如同病人不希望自己仅仅是医生的一个病例,客户也不希望自己仅仅是律师代理的一个案例。另外,由于交流,客户也不至于对律师工作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的律师在干什么?他是不是在干我的事?”特别是在支付律师分获在决定下一期的委托合同是否签署时,客户往往他们的钱白花了。

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中,应当就以下内容与客户交流:其一,就客户目标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既包括律师在接受委托开始就客户的目标的交流,也包括法律服务进展过程中,对于阶段性目标的调整、律师工作方案的修正等问题的交流。其二,就律师提供服务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对律师的工作方案与思路、代理阶段、案件或谈判进展等事项进行的交流。正如前面谈到的,客户不可能时时和律师在一起工作,但是,客户需要知道并感受到律师在为他工作。这些交流有助于客户

理解感受律师的工作。其三,就委托事项的处理结果或律师服务结果进行交流。在对法律服务性行业的工作进行评价时,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如诉讼案件中的胜诉。尤其是非诉讼法律服务。律师与客户的这些交流,是律师善始善终服务的重要方面,也便于律师今后改进服务。

(二)交流中的盲区和误区

律师是以其拥有的专业知识提供服务,在专业问题以外,客户往往关注律师的服务是否及时、有效、沟通是否便捷、充分。对于律师的工作,在客户对事项处理的结果满意的情况下,一些过程性的工作相对容易被忽略,但是,一旦事项的处理结果不尽人意,律师任何一点在程序和过程中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甚至充当了结果不满意的替罪羊。从律师风险层面看,凡是与客户存在沟通障碍、沟通不充分的律师往往也容易出现收费争议甚至受到客户的投诉。

★守时,遵守承诺。

★及时反馈、联系客户。如果未能接听客户的电话,应及时回电;对于客户已电子邮件方式的联系也要律师解释反馈于沟通。

★专注。律师在与客户谈话时不能频频接听电话,或被其他人和事打断,甚至把客户放在一旁忙别的事情。

★在办理委托事项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客户的焦虑感。事实上,客户找律师有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有时还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焦虑感。

三、律师要提供客户化服务,而不是提供“标准化”服务。

第三章业务的开拓与维系

一、建立客户信任——业务开拓

如果向律师开出调查问卷,在诸多有律师的业务问题中,业务来源问题一定会是绝大多数律师首选的问题。新律师对那些案源不断、门庭若市的资深律师羡慕不已。有的新律师认为,自己刚起步,没有业务是必然的,干得时间长了、熬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业务;有些律师把自己没有业务做归结为机遇不佳或者运气差。我们不止一次地提高到这样的说法:“我就是没有机会碰到大客户,否则,我也会有不错的业绩。”或者“上次那个客户是让++给碰上了,我的运气没有这么好。”那么,律师的业务是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的增长,或者像中彩票一样具有偶然性呢?

业务来源问题时一个深刻的话题。就律师个体而言,它不仅取决于律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水平、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而且会涉及更深层次的东西。

赢得客户信任的准备:你潜在的客户

★你的同学、朋友

★你的家人

★你曾经或现有的客户

★与你合作过的人,如会计师、评估机构的人员等。

观察、学习、体会律师事务所的其他律师是如何开发业务的,这一点无论对刚入行的新律师还是有过一段从业经历的律师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业务量和客户也要靠长期的积累。很少有律师一开始就能找到大客户、大业务。因此,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而很多业务机会是跟着“小业务”来了解和认识你的。另外,有的律师会向客户表示,这次的工作虽然办的不尽人意,但是,如果客户再给律师一次机会,则一定会办好。这是不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律师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会打消这种念头。

刚开始的机会很多时候会决定律师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只要想想我们每个人进入某一领域、从事某一专业、对某个职业产生兴趣,不也往往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或偶然的事件使然。1、扩充新业务或新客户的含义

首先,对于老客户获得新业务。由于律师已经在老客户那里建立了相当程度的客户信任关系,这样,律师应当把拓展重点放在向老客户证明你的“新能力”方面;其次,对于新客户的旧业务,由于律师此前在其他客户那里已经有业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信任。这样,律师可以把重点放在新客户对你的“诚实”认可方面。而对于新客户的新业务,律师可能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此,律师业要找出与自己现状合适的、让客户信服的亮点或核心竞争力。

2、保持客户信任——业务维系

客户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没有牢不可破的信任,而且失去这种经年的信任可以说毫不费力。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想象一下让你购买一只声称“我们只因做过一次假账而被处罚过”的公司的股

票,或去买一架干预声称“我们只卖过一栋危楼”的开发商的楼盘。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客户的信任有多么脆弱。从长远来看,保持客户忠诚度的方式只有两种“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律师的工作产品)和持续创新。

3、保持客户信任关系决不是不向客户说“不”

对于律师来讲,最可怕的是,客户要求律师做一些不诚实的事。对于这样的客户或这样的要求,律师面临痛苦的选择:如果拒绝了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客户会把律师当作不合作的人而记住你;但是,如果律师对不诚实的请求让步,律师将总是被当作不诚实的人而被客户记住。即使律师不诚实的形象没有使客户厌烦,律师还是会有麻烦。因为,已经有过一次不诚实的服务,客户下一次有这种需要时,还会期望律师去实现另一个不诚实的服务。最终,律师丧失的是客户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一旦给出一个服务的要求。不对客户说谎的巨大优势在于你通常不必记住你所说的话。

4、律师给客户的承诺要有限度

客户可能记不住律师所说的全部,而只记得他想要听到的话。不要轻易承诺,即使是律师自己认为那只是有条件的承诺。而且,承诺要留有余地,更不要承诺超出能力范围的事。这一点在律师代理纠纷案件时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讲,律师应当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他们总是要做最坏的打算和安排。

5、律师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的错

有一位律师问作者“如何处理职业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我的答案是:

“最明智的做法是承认错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不低于原来犯错误的方式向客户承认错误。”换句话说,律师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立即更正向客户明示。而且,如果原来你是以书面方式犯的错,现在也要以书面方式澄清和更正。不要指望客户发现不了律师的错误,也不要奢望错误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第四章律师的基本技能

一、听

律师只有听清了客户的问题、了解客户的处境和现状,才可能为其提供恰当的法律服务。有人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听”划分为一定层次。最低层次的听是“听而不闻”,而律师要做到最高层次的听,全神贯注的听、还要做到眼到、心到,在听得同时用眼睛观察,用心去体会。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律师听到的不仅仅是语言表面的含义,还要听出话语背后的问题。在听得过程中,律师不仅要注意讲话人在说什么,而且还要注意他没有说什么;既要注意是谁在说,说话人在该事项中的角色或作用,也要讲话人说话的场合。

对律师来说,“听”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主要是客户的叙述。这也是说明律师要主动的听,而决不是仅仅扮演一个被动的角色。为了收集信息,在“听”的过程中,律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和鼓励客户尽可能多地披露事实、介绍情况、提出问题、谈出目标。律师要在这一阶段尽可能夺得收集信息。律师心目中的“理想的客户”是能够直奔主题,叙

述事实客观而有逻辑性,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愿望、问题和目标。但是,这种客户不多见。有相当多的客户在叙述中夹杂主观判断、评论、猜测和情绪化的语言,有时客户还会只讲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有意识无意识地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情况。

作为律师信息收集工作的“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客户叙述。开放式叙述和引导性叙述。对于开放式的叙述的客户,他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律师听得时候遇到的麻烦事,这类讲述者在叙述时不会过多地考虑所述事实的逻辑关系,而是不分主次的将想说的东西一股脑的倾泻出来,甚至想到哪说到哪。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尽量不要去打断客户,能不能猜测甚至代替客户表达客户的想法。如:“您当时的处境是不是这样?”“你们公司是不是因为++原因没有通过年检的?”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客户可能因此受到律师的心理暗示而不能客观描述事件。有时,客户在用律师看来错误的概念陈述某一事实。如“我们公司有这块地的所有权。”

所谓引导性陈述,是指某些客户处于种种考虑和顾虑或表达习惯,在叙述时往往需要作出适当的引导。为了鼓励客户的陈述,对于客户说的事情律师要表示关注,包括做一些非语言交流,使得客户感到律师对他所讲的话感兴趣。

“宽问题”——你们是怎么找到我们律师事务所的?”

“窄问题“——您是不是乘地铁来我们律师事务所的?

在客户叙述式律师做必要的纪录。有的律师习惯由助理或其他律师做记录。记录可能分心或错过要听得内容,但是,关键之处还是要

自己记录。记录的确可能会分心或错过要听的内容。要点、疑点(不要写满整张纸)。必须要记清:

★鼓励客户叙述,表现出律师对其问题的关注

★不要打断客户,即使需要再问得问题,律师可以先记下来再细问

★如果提问,要尽量通俗易懂,确保客户听懂和理解了律师的提问

★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成见

★引导客户但不至于误导,更不能猜测甚至臆断客户的问题

★通过聆听,要获得事件的整体轮廓

第二环节,律师询问细节。律师要关注每一个细节,耐心地分别探讨每一个问题。在律师确实清楚之前,不要轻易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如果没有得到想知道的细节,律师可以以宽泛性的问题引导客户。当然,实在不行的话,律师可以直奔主题,如:“你是说++了吗?“

律师对于细节的询问也需要组织,不能想到哪里就问到哪里。如可以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法律关系。

律师询问时不要再问题之间跳来跳去,这样可能把客户和律师的思维都搞乱。另外,还要避免询问不彻底的情况。无论是当面还是电话了解情况,都要尽量将问题一次问清楚、问透彻。试想一下,就一件事情,如果客户频频接到律师电话问这问那,客户对律师难免会产生新的看法。即使有问题一次澄清有困难而必须反过来问,律师也应当在询问之前尽量做好准备,想清楚都要问什么,想一想有没有遗漏,总

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反复。

二、说

虽然每个人都说,但是,在专业水平上的说可能并不容易。你过去的说话习惯并不符合专业律师的“说”。

律师工作是要向形形色色的客户提供法律咨询、建议、意见和作出专业判断。但是,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风格、习惯用语、每件事又有其特殊的背景。这样,律师就要针对客户个体的情况,用客户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遇到晦涩的法律专业概念,律师要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表达清晰,不存歧义

★通俗易懂,确保对方理解

★回答客户的问题,如果不是客户要求,则尽量少做过程分析而多谈结论

三、读

“读”是律师获取信息的又一个主要方式,是律师了解并发现问题的渠道。“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从同样一份资料中不同的人获取的信息不同。从“读”的内容上看,包括对资料的收集、识别、筛选、澄清、分析、以及从中发现问题。

“读”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读什么或读的资料从哪里来。律师业务中的读主要涉及代理事项的事实和法律两部分资料。

(一)对事实资料的阅读

有关事实的部分资料从哪里来?不外乎客户提供和律师主动收集(包

括访谈、实地考察、走访相关机关和机构)。客户不能准确知道哪些资料游泳,那些无用。给律师的往往是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的资料。这样在不同程度上,都需要律师去搜集资料。而律师在工作伊始,特别是没有见到任何事实资料室,经常处于两难境地:如果客户有选择地提供资料,律师担心挂一漏万;如果让客户把所有资料都提供给律师,一是客户可能会认为不胜繁琐,而且存在做无用功的现象。所以,在律师需要客户提供的资料时,律师不能简单的告诉:“请把这件事有关的全部资料给我”。律师应当向客户做出详细的指示。律师收集资料的过程也可以反映出律师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和专业程度。

在阅读客户资料时,律师还要注意根据法律服务事项的不同有所侧重、有所筛选地阅读。如律师在为客户起草一份合同时阅读交易北京资料,与在代理该合同纠纷时阅读作为证据的交易背景资料的着眼点就不同。再如,即使都是禁止调查,对于资产收购项目和股权收购项目,律师在要求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阅读资料室关注的事项也会不同。律师不会为读而读。在读的过程中,律师不仅要注意到读到的信息,也要思考那些你关注而没有读到的东西;既要注意你读到的文字,也要注意出现在什么资料中,写在什么位臵;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写在不同的位臵,其含义可能就不同。有时通过“读”,律师就能够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达到“四两拨千斤”或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阅读量大、资料繁杂、头绪多的情况下,要整理出一份资料清单。通过这个环节的工作,你会大致判断出已有哪些资料,还需要补充些

找法思维与律师、检察官、法官的使命

;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通常是对于案件事实如何适用法律实行的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法律条文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最后就是结论。比如,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是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甲以暴力抢劫他人一万元,某甲就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寻找法律的过程是,先从事实寻找法律,最后得出结论。不过,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常人的思维理解而已,在法律工作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眼里,由于其肩负的使命不同,决定其找法思维的差异,因而,如何将现有的事实适用法律完全不是一回事。先说律师吧!以前,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称律师为国家的法律工作者,这一概念就是说律师也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于是出现律师站在检察官一边说被告不好的笑话。现在我们不提“国家法律工作者”了,律师顶多就是个“社会的法律工作者”,律师拿当事人的钱,为当事人说话被认为是天经地义。那么,好了,我们看看律师是怎样找法的。比如说,现在有一起刑事案件,某甲在一场打架中将他人打死了,被刑事拘留了。律师接到案件,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当事人是无罪的,注意这是律师潜意识中的“结论”,是律师为当事人利益考虑的必然的考虑,于是他能通过分析本案的事实,分析他的当事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而无罪等,如果不成立,他会再考虑他的当事人是否属于故意伤害,最后他才会考虑他的当事人是否属于故意杀人,即使是这样,他还会考虑他的当事人是否有法定的从轻处理的情节。因此,从这个假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律师适用法律的思维完全是从结论到前提,也就是说从最有利于当事人的结论寻找法律的适用。这一点,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弗兰克说的很好,他认为,对律师而言,由于职业特点(千方百计使被代理人胜诉),因此,他们毫无选择地从有利于被代理人胜诉的结论出发。挖空心思去寻觅有关前提(先例、规则和原则以及一切足以使法院重视的标准)。一般人会认为律师是否很卑鄙,他们怎么不主持正义,反而从自身结论去寻找法律呢?这是对律师的误解,律师并不需要主持正义,他们不是国家的司法工作者,如果要说他们在为正义努力,那就是在全力维护他的当事人的利益以及他本人的利益最大化过程时,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实现正义。因此,在我看来,律师不能伪造、歪曲事实,因为事实不能一目了然,然而,律师可以从他的当事人利益角度解读法律(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歪曲法律),因为法律是公开的,对法律的解读法官应当有足够的智慧来判断。再来说检察官,检察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同时又是指控犯罪的公诉人。检察官不能用律师的找法思维来适用法律,因为,他们肩负着“客观性义务”,就是他们既不能让有罪的人逃脱法网,但也不能让无罪的人蒙受冤枉,因此,他们适用法律的过程必须是从事实出发寻找最能适用和准确的法律。同样以某甲在一场打架中将他人打死了为例,他们就必须从其主观方面、主体、客观方面、客体等四个犯罪构成的要件来推断这一行为能适用那一条法律,如果现有的法律条文都不能将这种行为包括进去,就只能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将其释放。如果检察官有意不合适的法律适用在被告人身上,那么,这是一种渎职行为,要追究检察官的责任。这里的道理也很简单,除了检察官是国家法律工作者要主持正义外,更重要的是,检察官行使国家公权力,这是一种进攻性的权力,可以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允许其以自己臆想的法律适用于事实,公民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而律师不同,他们只是一种防御性的权利,即使他们“歪曲”法律,也不会使他人权利受损失,并且最终作出决断的是法官,可以将律师的臆想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那么,法官应该如何找法呢?法官是中立的第三者,是正义的主持者,也可以说,是被告人与国家的纠纷中进行裁决的第三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官找法的过程既不同于律师的众结论到法律,也不同于检察官的从事实到法律,而是一种判断,在检察官和律师之间从事实到法律的推论中判断谁是正确。如果法官抛弃检察官和律师的对于法律的推论,自行从事实基础上,寻找法律依据,岂不是法官自行指控又自行裁判,而且还变相地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所以,学者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罪名

实习律师 指导老师意见 鉴定意见

指导律师意见 该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体现出较为优秀的品行素养和工作素养,能够自觉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规范,实习期间未有违反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品行素养方面,该实习人员能勤勉负责、严谨高效地完成交代的工作任务;对客户的咨询能做到耐心细致、认真负责;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虚心请教,对于别人提出的建议能够虚心听取。工作素养方面,该实习人员勤奋好学,法学基础较为扎实,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能够协助律师解决问题,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律师执业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习人员已具备执业律师的各项基本能力,希望她进一步学习,增强自身的执业水平,在工作中更有作为。 品行鉴定 实习期间,该实习人员遵纪守法,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严格遵守所内的各项制度及律师行业规范,遵守实习人员管理规则,基本符合《律师法》执业纪律与执业道德的各项规范要求。该实习人员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尊重同行,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同时,平时工作生活中,该实习人员为人随和、热爱生活,谦虚好学、乐于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表现出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总而言之,该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得到了指导律师及其他律师的肯定,已具备一名执业律师的品行。 职业能力鉴定 该实习人员工作勤勉认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业务能力,协助其指导律师及其他律师处理了多项法律工作。一方面,该实习人员法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积极性高,能够注意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通过近一年的实习,该实习人员已较为熟悉法律工作流程及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技巧,能够积极耐心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妥当地处理往来客户的函件,协助客户进行商业谈判;和指导老师、客户或其他律师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综上所述,该实习人员通过一年的实习,具备了成为一名执业律师的基本条件,本所对其执业能力予以认可。

律师必读推荐图书

一.律师起步指引类书籍 1.黄天时:《从门外汉到成功律师》,中国法制出版社 2.高云:《思维的笔记(上下)》,法律出版社 3.段建国:《律师营销之道》 4.段建国:《大律师法庭攻守之道》 5.台湾刘必荣:《攻守之道:谈判高手的100个锦囊》,北京大学出版社 6.牟驰:《律师阶梯:新律师民商事业务必修课》,北京大学出版社 7.张勇:《规矩——进阶法律精英的58项成功守则》,法律出版社 8.张勇:《远见——提升律师执业技能的164个细节》,法律出版社 9.君合所出的两本律师之道非常不错 10.易胜华的《别再异乡哭泣》 二.综合案例类书籍 蒋勇编写:《德法相融,天下大同:北京天同所法律精选案例(二)》,法律出版社 三.民商事实务类书籍 1.蒋勇主编:《新民事诉讼法与律师实务》(北京天同律所),人民法院出版社2.刘少雄:《刘少雄民事案件辩护专辑》,法律出版社 3.周吉川:《律师如何思考——民商事案件思维与诉讼策略》,中国法制出版社4.吴庆宝主编:《最高院专家法官阐释民商裁判疑难问题(民事裁判指导卷)》,中国法制出版社 5.毕玉谦:《民事证据案例实务问题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6.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7.魏民主编:《第一步:青年律师启示录》,法律出版社 8.王芳:《婚姻案件律师实务焦点问题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 9.杨大民:《明星维权——我让宋祖德败诉》,法律出版社 10.虞政平(最高院法官):《公司法案例教学》,人民法院出版社 四.知识产权类书籍 孔祥俊:《商标与不正当竞争法——原理和判例》,法律出版社 五.刑事案件类书籍 1.罗力彦:《找到辩点——罗力彦的23个辩护攻略》,法律出版社 2.高子程:《悬崖边的辩护》,文化艺术出版社 3.刘少雄:《刘少雄刑事案件辩护专辑》,法律出版社 4.尚权律所编著:《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指南》,法律出版社 5.刑事案件入门书:《刑事辩护实务操作技能与执业风险防范》(徐宗新)六.理论类书籍 1.曹士兵:《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根据物权法修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王泽鉴系列 七.非诉业务类书籍 1.阮子文:《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和技能》,北京大学出版社 2.阮子文:《赢在谈判——商务律师的成功法则》,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章炎:《对风险说不:非诉博弈与企业法务精要》,中国法制出版社 3.乔路主编:《企业法律顾问实务全书》,法律出版社(北京大成所编写)4.兰台律师事务所编写:《企业法律顾问实务操作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八.其他 刘天勇主编:《中国税务律师实务》,法律出版社

律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律伴网(https://www.doczj.com/doc/006790973.html,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律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首先,律师应具有特殊的职业道德。其内容是一种责任规范内容,它只能在律师职业的参与者即律师所肩负的特殊责任中去寻找。律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律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接受委托,通过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通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来实现社会的公正。这就需要律师首先应是一个符合做人底线的人,律师要有好的人品、要有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品质低劣的人,一个不具爱心的人,一个不具责任心的人,指望他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指望他去推动社会公正,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律师应具有特殊的职业思维。律师应该具有法律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优良的思维品质,这源于律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理性的、推理的、注重高度逻辑性和程序性的法律工作。基于律师在法律认知活动过程中的“唯法是从”精神,就需要律师的思维具有崇法性,保证律师把法律作为判断一切行为合法与否的唯一价值标准,树立公平正义的真诚信仰。 第三,律师应具有特殊的职业技能。律师应该熟练掌握法律人特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技术和技能,这源于律师所从事的是一种以法律规定或判例为基础的、具有特殊技术性的法律工作。其一,欲为律师者须掌握相当丰富的法律知识,仅仅通过司考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地不断地巩固和学习法律知识;其二,欲为律师者须经过不断的培训再培训和实践再实践,不断掌握技术和提高技能,不断积累经验;其三,成为律师后还要“或到老,学到老”,保证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不掉队,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状态和社会状态。律师应掌握的职业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基础的是普通技能,如语言表达、社交和沟通、创新组织、计算机操作等等能力;关键的是专业技能,如法律识别、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论辩、法律程序、证据操作、文书制作等等能力,这其中核心的是掌握追求“法律真”而非“自然真”的逻辑推理和论辩能力。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s://www.doczj.com/doc/006790973.html,/

最新版190条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doc

最新版190条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 -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 (2004年3月20日第五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通过本规范自2004年3月20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律师是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和律师执业证书,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律师的执业权利源于法律的规定和委托人的授权。律师执业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和律师执业规范的要求,按照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和权限,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 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协会章程》制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条本规范是指导律师执业行为的准则,是评判律师执业行为是否符合律师职业要求的标准,是对违规律师、律师事务所进行处分的依据。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中的所有律师事务所和律师。 第五条律师事务所、律师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善意地理解、判断和执行本规范。 第二章; 律师的职业道德

第一节基本准则 第六条律师必须忠实于宪法、法律。 第七条律师必须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照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八条律师应当注重职业修养,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以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业内外言行,以影响、加强公众对于法律权威的信服与遵守。 第九条律师必须保守国家机密、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十条律师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第十一条律师必须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第十二条律师应当关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三条律师必须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 第二节执业职责 第十四条律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同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和一个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的视同在两个律师事务所执业。 因涉及专业领域问题而邀请另一律师事务所参与办理,且该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与被邀请的律师事务所之间以书面形式约定法律后果由前者承担并告知委托人的,不违背上述的规定。 第十五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进行独立的职业思考与判断,认真、负责。 第十六条律师不得向委托人就某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作出承诺。 律师在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某一案件做出某种判断时,应向

律师办理民事案件思维(二)

律师民事办案思维(二) 律师应该如何办理诉讼案件?这是新晋律师入门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紧跟面临的是律师如何把案件办好。而通过对法官裁判思维的研究总结律师的办案思维不为一个好的方法。通过对《要件审判九步法》、《裁判思维与证明法则》、《裁判的方法》的研读笔者初步总结出以下方法,仅供刚入门的律师同仁参考。 律师执业后,由于生存的压力,大部分执业者会认为案源是头等需解决的大事。但在笔者看来,律师的办案技能才是当务之急,只要技能达到了,案源就会不请自来。所以,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办案技能,想提高自己的办案技能才是最重要及紧迫的任务。正如邹碧华法官所讲,法官写好一份判决的最关键因素是想把一份判决写好,认为这个事很重要,即价值观。 那么,提高办案技能首先应有良好的办案思维。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应该提出做好的办法,否则将是一句空话。正如毛主义所说,要跨过一座桥,不讲过桥的方法,过桥将无从谈起。 办案思维的方法,参照法官裁判方法,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首先是逻辑三段论法,其次是证明责任法。三段论法适用于案件事实可以查清的案件,当案件事实查不清时,适用证明责任法,即运用证明责任(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让

举证不能的一方承担败诉的责任。 三段论法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律师接受案件的过程:当律师接触当事人后,当事人会告诉你案件事实,律师根据当事人述说的事实初步判断出案件的法律关系,再根据法律的规定判断出当事人可以主张的权益。其实,这是一个提炼小前提(事实)、大前提(法律规定)的过程,判断结论的过程。当事人一般会将事情的过程一股脑的讲出来,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而律师就应该从其中提炼出要件事实,并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及证明力。但在我国法律事实构成要件的确认有困难,主要原因立法不完备、除了证明要件事实外还要证明简介事实、辅助事实、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虽有多重困难但问题仍需解决。具体方法为:对法律规范和案例的研究,不尽只一个法条或一部法律,有可能为多部法律,有可能案例结果冲突,这就需要律师对当事人具体案件的分析,具体化到案件事实细节。相关的网站有“法信”“无讼网”等。 证明责任法其实只对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予以适用。即当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主张时,律师在庭审中适用的庭审技巧。其关键是掌握证据三性及证明力的认定方法。法官在此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总结争议焦点、确定证明对象、分配举证责任的方法拟推出案件事实进行裁判。律师此时的工作与法官相同。其中,努力运用现有证据

律师办案的思维与技能

律师办案的思维与技能 作者:汪伦(隆安律师事务所) 来源:中国律师网 编者按:今天推荐的文章来自隆安律师事务所汪伦律师。他从律师思维、办案方法、写作训练、演讲技能等方面列举并阐述了律师执业的技术和艺术。 一、律师的思维 每一个职业都会有自身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与职业关系很大。律师的思维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美国有部电影,名为《力争上游》(Paper Chase),其中有句著名的台词,角色金斯菲尔德教授,在给第一天上课的法学院一年级新生,来个下马威:“你们带着满脑子的糨糊来到这里,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你们像个律师(lawyer)一样地思考!”当然,这只能对法学院大一新生说的,在座各位,许多人马上要走上社会实习,都具备了法律人的思维方法,我在这里,也只是强调律师思维的重要性而已。 Think Like a Lawyer!——这只是一种很时髦的说辞,但律师思维的特点有哪些呢?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律师思维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这里我只谈主要的三点,并非是全部的特点。 首先,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就是律师是受过法律专业的训练,花了四年、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系统的法律学习,然后通过法律职业考试,再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后拿到执业证书,随后才能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群人。律师作为专业的法律人,思考时应采用法律思维,亦即利用法律的规定、理论,法律的逻辑,来处理实务问题。 专业性的一方面,在于律师执业采用的语言,可以很好反映出其思维的特点,比如,我们会用原告、被告、诉讼请求、标的物、权利等,此类法言法语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当年《物权法》出台前,业界曾有过争议,要不要将这部法律改为《财产法》,因为对大众而言,物权是个很生僻的概念,根本不懂。我曾经在一篇戏文中,以一个村妇的口吻质问:啥个物权法?咋不是人权法呢?可见,专业性思维体现在法言法语当中,造成法律人相对独特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由于执业方向的选择,律师的思维又会体现于各自的专业特色。比如从事民商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律师,思维定然会有所不同,从事诉讼与非诉讼业务的律师,思维也不尽相同。民事商诉讼与非诉讼中,律师思维主要根据商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争取为客户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律师应当是一门有学问的职业。这当中的“有学问”不只是自夸,而应当有自我鞭策之义。如果律师失去专业性,也就不成为真正的律师。此外,专业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靠专业吃饭,不仅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逻辑性。 逻辑对律师而言,特别地重要,因为律师要论证、要说理。关于逻辑力量,有个有力的例证,就是有关上帝万能命题的真伪,即要论证“上帝能否制造出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这个问题的逻辑推理是:如果上帝万能,就一定能制造出,他能够举起来的石头;如果上帝万能,就一定能制造出,他不能够举起来的石头。上帝即能制造出他能举起来的石头,又能制造出他不能举起来的石头,岂不矛盾?故上帝不可能是万能的。这当中的推理,所采用的就是逻辑推理,很具有说服力。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全文

最新版本)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全文(2017总 则第一章 《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为规范律师执业行为,保障律师执业权益,根据第一条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制定本规范。是律师自是评判律师执业行为的行业标准,第二条本规范是律师规范执业行为的指引,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将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给予处分或惩律师执业行为违反本规范中强制性规范的,第三条 戒。本规范中的任意性规范,律师应当自律遵守。律师事务所其他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从业人员参照本规范执行。律师执业基本行为规范第二章 第五条律师应当忠于宪法、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六条律师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七条律师应当注重职业修养,自觉维护律师行业声誉。 第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第九条律师应当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第十条律师协会倡导律师关注、支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一条律师在执业期间不得以非律师身份从事法律服务。 律师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 律师不得在受到停止执业处罚期间继续执业,或者在律师事务所被停业整顿期间、注销后继续以原所名义执业。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第十二条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任职期间不得从事诉讼代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第十三条理或者辩护业务。律师不得为以下行为:第十四条 ; 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有损律师行业声誉的行为(一); 妨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二); 三)参加法律所禁止的机构、组织或者社会团体(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律师协会行业规范及职业道德的行为。四( )其他违反社会公德,严重损害律师职业形象的行为。(五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范第三章第一节业务推广原则 第十五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推广律师业务,应当遵守平等、诚信原则,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遵守律师行业公认的行业准则,公平竞争。 第十六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应当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加强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途径,开展、推广律师业务。 第十七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可以依法以广告方式宣传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以及自己的业务领域和专业特长。 第十八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发表学术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解答、授课、普及法律等活动,宣传自己的专业领域。. 第十九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可以通过举办或者参加各种形式的专题、专业研讨会,宣传自己的

实习律师鉴定意见

实习律师鉴定意见 **同志在我所练习期间,能虚心接受指导状师的意见,积极参与管理各项状师业务,认真负责,大胆实践,努力掌握状师实务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政治上,**同志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对峙四项根本原则,遵纪守法,遵守状师职业品德执业纪律,服从状师事务所的管理,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品行精良. 经在本所一年时间的练习,已根本掌握了各项状师业务的操作技能和本领,能独立管理不庞大的各项状师业务,切合状师法例定的申请状师执业的条件,同意其申请状师执业,练习鉴定意见为优秀. 同志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在本状师事务所练习.**同志在思想政治上,注意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黑白,对峙真理,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工作上,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配条约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要点和本领.尊重他人,待人诚恳,能够积极主动的向执行状师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中服从安排,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年来理论程度及工作本领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练习期间得到事务所领导和同事们的普遍好评合作协议书 . 2. 今年寒假,我在海南省三亚市恒誉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审计实习,这是我第一次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课程实习。在这短短的一周当中,我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一无所知,到对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实习生,到能为所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我是在年后开始联系的实习单位。2月7日,我给三亚市的各个会计师事务所打电话。开始的几个事务所都说刚过完年,业务不多,不需要实习生,或者是说实习生已经很多,不再招人了。当我打给恒誉会计师事务所的时候,是一个姐姐接的电话,她说可以帮我问问所长。我很兴奋,终于有希望了!所长说我可以带上简历下午去面试。

律师职业生涯五年规划

我是否适合做一位律师? ——对律师的理解及五年职业生涯的规划 一、关于对从事律师这样一份职业的理解 (2) (一)生存与发展 (2) (二)做人与做事 (3) (三)对律师专业素质的认识 (3) 二、关于自我认识 (4) (一)缺点及改正的对策 (4) (二)可能存在的优势 (4) 三、我的五年职业规划 (6) (一)学习业务、积累技巧的阶段(第一年至第三年) (6) (二)独立办案,找准兴趣方向阶段(第三年到第四年) (7) (三)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律师(第五年): (7)

来所实习已两月有余,感慨很多。律师执业之艰辛也历历在目。我深深觉得,从一个法科学子真正转变为律师这样一个真正的“职人”,非一蹴而就。若抱着按部就班,水到渠成的心态去面对这份职业,换来的恐怕只是自己人生黄金年龄的浪费以及工作信心的丧失。诚然,选错行,相当于消去自己的锋芒,最后恐有沦为平庸者之虞;入对行,好似磨砺自己的宝剑,那就终有出鞘鸣空之日。对于做律师,我是否适合?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这个问题已经思来想去其实已 有半年之久。答案是当然是肯定的。今天在这里阐述下自己对于律师这个行业的理解、为何坚定的选择这行的原因及未来五年的规划。 一、关于对从事律师这样一份职业的理解 (一)生存与发展 1.守得住一份清苦的觉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两个月的所里实习,我体悟到了入行之初的艰辛。律师助理在刚踏入职场之时,面临的是底薪,一份仅仅能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的底薪。若非对做律师有着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崇高的信仰,面对清苦的现实,放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律师,首先必须有的思想准备是能守得住一份执业初期的清苦。 2.杜绝眼高手低的心态 即使是守着一份底薪,也不意味着就能顺其自然成为一名律师。

律师职业行为规范概述

律师职业行为规范概述 第一章律师职业行为规范概述 第一节律师是维护权利的职业 一、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三、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比较重要,刚才已经讲过了。 律师怎么定位呢?美国ABA的律师职业行为示范规则说到,律师是委托人的代理人,律师是法庭的一员,律师是对社会正义负有特殊责任的公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委托人的代理人。在律师职业道德中,有一个核心的观念是以委托人为中心,这是一个基础,当然翻国内的教科书、法理书找不到这样的观念,很奇怪,但我们做法律执业,做律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点都不奇怪,这是根本,要以委托人为中心,你的忠诚是献给委托人的。第二条,律师是“法庭的一员”(Officer of the Court),是指维护国家法律正确实施,忠诚献给当事人不假,但只是把一部分献给当事人,还有一部分是献给法庭。作为律师没必要小看自己,律师对社会公正、法律负有特殊的责任。律师是“在野法曹”,法官、检察官属于在朝的法律人。 关于这样的问题,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06年我在韩国教过半年书,在韩国通过司法考试非常困难,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只有1000人,最早的时候才100多人,后来200人、300人,这两年扩大的数量将近1000人,日本、韩国、台湾、德国都是这样。在德国更严格,德国司法考试分为两次,第一次要通过,如果连考两次没有通过,就丧失了考第二次的资格。在韩国通过司法考试很困难,韩国一个学校的学生通过司法考试以后,要在校园里贴上一个横幅:“热烈庆祝XXX通过司法考试”。这是一个大事儿。在这1000人考上意味着将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需要进入司法研修院学习两年,主要是实务。美国的法学教育比较务实,韩国、日本、台湾、德国做法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司法研修院,两年做实务,中国没有,当然律协有一些职业培训,但时间很短。我问韩国那些通过的学生“将来干嘛”?有的说做法官,有的说做检察官,有的说做律师。我继续问“你做律师,那你在司法研修院的两年时间,学费、住宿费谁给你掏?”他们说政府。我觉得很奇怪,做法官、检察官是国家公职人员,国家给你掏学费、住宿费很正常,但你做律师,将来赚大钱,除了为国家出点税以外,国家也赚不回来这些钱,国家是亏本生意,为什么国家要出这些钱,国家向你要钱才是啊,我在中国培训时是自己出的钱。他们说,“国家出钱是让律师记住,律师不是一个商人,是法庭一员,是对司法制度负有特殊责任的公民,这个钱掏得很值。”

律师思维

法舟读品:你可以不是律师,但你必须用"律师思维"做事 2014-12-23江苏法舟律师事务所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焦虑的思考着一些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法律,却还是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什么企业常常在争议中败诉?为什么聘请了律师但是依然无法挽回损失?为什么企业懂得法律知识却依然频频发生劳动争议?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直到近期我们才豁然开朗的看到了一道光。 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有些问题从表面看是缺少法律知识和实务技能,但究其深层原因是缺少一种思维方式。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惯用的思维习惯,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思维要求。律师能够在纷杂的法律关系中迅速理顺思路,并在诉讼中胜出的秘诀也是由于他们有“律师思维”。在以前“律师思维”只在律师这个群体中掌握和运用,而今天我们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让更多的人掌握和运用,并从中受益。每一个个体如果在意识中增加了律师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启律师思考模式,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或者根本就不会发生。 你可能会说律师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才具备了“律师思维”。未经时间沉淀的我们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维呢?其实作为非律师群体,只要能够掌握几项重要的思维模式就足以受益一生了。其实这些思维模式我们在生活中已经运用了很多,只不过没有强化成为一种意识。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具有互联网思维能够让你跑的更快,具有商业思维会让你的事业做得够大,但掌握了律师思维才能够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什么是律师思维?律师思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所应该具备的多种思维模式的总称,核心思维模式体现在三个方面:逻辑思维、规则思维和证据思维。 律师思维的第一式是理性、严谨的逻辑思维。正如树上有十只鸟的故事,用枪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如果当作脑筋急转弯,我们会说"0";如果作为考小学生的数学题,答案显然是 "9";如果是向律师提出该问题,律师的答案应该是:不确定。因为在这个题目中没有给出完整的背景条件,不知道有几棵树、树之间的距离、

律师非诉讼业务基本技能

律师非诉讼业务基本技能 律师非诉讼业务是指律师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委托,在其职权范围内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与法院和仲裁委员会发生司法意义上的联系,直接为委托人办理某种法律事务的业务活动。律师的业务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诉讼的特点是有一个独立于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对纠纷做出具有强制意义的裁决,这个第三人是法院或仲裁委员会。而非诉讼是相对于诉讼而言的,所以非诉讼中没有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的介入。 律师作好非诉讼业务要具备以下基本的条件: 1、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意识 传统的诉讼业务由于流程明确,一般一名律师即可办理。但每一项非诉讼法律服务都有自己的特点,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很多,一个律师是很难独立办理的,需要律师的协作和配合。因此,做好非诉讼法律业务,一定要有合作精神。 2、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 这是指对当事人委托的事项要按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接受委托,接受委托后,在处理当事人委托的事项时,一定要按照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完成法律业务。不要凭当事人的喜好提供律师意见。以当事人的商业目标为转移,并不是说要不顾客户的要求是否合法,完全按当事人的意见去做。操作方式上可以灵活,但原则问题是绝对不能有变更的。 3、较好的合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非诉讼业务涉及到与多种客户打交道,对一个客户也往往涉及到与客户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因此,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将大大影响律师业务的开展。 4、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 非诉讼法律服务涉及到的知识很多,除了要求律师知识结构复杂,贯通各部门法律外,一般还要拥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诸如财务、税务等。另外,律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知识。因为这些关系到律师提供的交易方案是否合法、是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律师.doc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律师 一个人选择一个行业最佳的状态,就是通过从事这个职业赢得专业认可,取得比较丰厚的财富,又获得人们认可的职业道德评价。对于一名合格的律师来说,就是要通过提供法律服务来实现你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评判一名律师是否合格的标准,并不只是以该律师承办的案件数量、拥有的金钱数量来衡量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业务上的成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还需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刚踏入行业的律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呢?笔者认为,应当从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专业水平予以考虑。 思维方式 对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法律思维是其法律职业技能的前提。同样,作为律师,善于运用法律思维是其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也是其履职的基本保证。因为,扎实的法律功底是一名律师起步的基础,而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则决定了律师发展的空间,即决定了律师如何去发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从思维方式的方面讲,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理性思维

一名合格的律师首先应当具备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思维。法律服务过程中,律师在做决策时要按照法律的逻辑,从法律职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判断。也就是说,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纠纷,要完全站在法律的层面和客观的层面,不能让个人的情感、好恶来左右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不能感情用事,而只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地分清法律关系,依据法律的规定来妥善化解纠纷,解决问题。 二、规则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律师行业是一个以运用法律为服务手段的职业,以维护法律秩序为己任。在提供法律服务时,律师要始终把维护法律秩序放在第一位,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去维护法律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要把自己的一切行为置于法律框架下去实施,不能因为金钱、利益的诱惑,放弃自己的原则,破坏法律秩序和行业规则。 三、沉着冷静 在执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这时就要求律师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从容地面对突发事件,这也是律师执业的基本素质之一。因为,在法律服务过程中,当事人对律师的依赖性很强,信任度很高,也可以说是当事人的主心骨,如果律师惊慌失措,不知所以,那当事人又该如何自处?同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探索

1.从保密协议效力问题入手,行不通。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直接采用尽调知悉的内容作为证据违反律师法(38条),而且能否担任代理人存在疑问(39条)。 《律师法》 第三十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第三十九条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第四十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二)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 第四十五条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第四十八条律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律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进行利益冲突审查并作出是否接受委托决定。 第四十九条办理委托事务的律师与委托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或利益冲突的,不得承办该业务并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不得与当事人建立或维持委托关系: (一)律师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或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的;

浅谈中国律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中国律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 律师要称职地处理法律事务,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而且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业务要求律师具有不同的素质,但是在基本素质方面律师必须具备起码的要求。一般而言,律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律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律师的业务素质主要是指律师对与业务有关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自己的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关键词: 中国律师业务素质道德素质 绪论 所谓律师的素质,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思想修养、业务能力和专门技巧。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律师职业是社会职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律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遵从社会要求的基本规范;同时,由于律师是法律专家,肩负着维护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崇高使命,因此,其还应当具备履行其职位所要求的行业素质,即律师素质。律师素质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律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因此,论及律师素质不能脱离开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具体国情。一般而言,律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律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律师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律师——这一“头戴荆棘王冠,手持正义宝剑”的法律卫士,逐渐走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律服务的范围也由普通的诉讼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律师对社会的作用举足轻重,并已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金领职业。党的十六大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律师业的发展前景广阔。[②]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律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体 一、良好的业务素质

对律师行业的认识及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修改版4)

对律师行业的认识及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孟丽婷 一、我的律师梦 对律师行业最初的了解来源于影视剧,在影视剧里,律师们西装革履,在法庭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起死回生之本领,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代表着正义,各个都像是英雄好汉,凭着这并不算客观的印象,我对律师总有一种崇敬之感,做一名律师成为我从小的梦想。 在选择本科专业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法学专业。在课堂上,我渐渐发现,老师嘴里的律师和我印象中的律师相差甚远,他们也许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光鲜亮丽,也并不如我认为的那般正直不阿,但我并没有放弃成为一名律师的梦想。大学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独立思考,我不能偏听一方。 2012年夏天,我在北京市京博律师事务所实习了两个月,工作内容有诉讼业务,也有非诉业务。诉讼方面主要是协助律师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法律事务。非诉方面主要是参与法律尽职调查,撰写尽职调查报告。京博律所是个小所,但小所有小所的好处,它给了我更多的自主空间,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把一件案子从头跟到尾,由自己来克服所有困难。我也更直观的了解到北京小律所的律师现状,他们并不是我之前认为的八面威风,也不是老师口中的见利忘义,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在京博的实习,同时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我虽然写了多份尽调报告,但是有很多并没有经过现场尽调,报告根据律所提供的模板来写,更多的是填空的工作,缺乏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法律建议的提供。报告在交给律师审阅后,律师也没有提供多少建议,工作的质量在我看来不尽如人意。由于当时初次接触法律尽调工作,对法律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缺乏专业的指导,使我对工作成果并不是很满意。这促使我更加重视培养自己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我没有第一时间成为一名律师,我做了将近一年的公司法务,我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但却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不能满足我,不能带给我想要的东西,我始终想做一名律师。在深思熟虑之后,我毅然决定辞职,去实践我最初的梦想。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律师是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和律师执业证书,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律师的执业权利源于法律的规定和委托人的授权。律师执业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和律师执业规范的要求,按照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和权限,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 第二条根据《》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协会章程》制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关联法规: 第三条本规范是指导律师执业行为的准则,是评判律师执业行为是否符合律师职业要求的标准,是对违规律师、律师事务所进行处分的依据。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中的所有律师事务所和律师。 第五条律师事务所、律师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善意地理解、判断和执行本规范。 关联法规: 第二章律师的职业道德 第一节基本准则 第六条律师必须忠实于、法律。 关联法规: 第七条律师必须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依照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八条律师应当注重职业修养,珍视和维护律师职业声誉,以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业内外言行,以影响、加强公众对于法律权威的信服与遵守。 第九条律师必须保守国家机密、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十条律师应当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第十一条律师必须尊重同行,公平竞争,同业互助。 第十二条律师应当关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三条律师必须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 第二节执业职责 第十四条律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同时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和一个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执业的视同在两个律师事务所执业。 因涉及专业领域问题而邀请另一律师事务所参与办理,且该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与被邀请的律师事务所之间以书面形式约定法律后果由前者承担并告知委托人的,不违背上述的规定。 第十五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进行独立的职业思考与判断,认真、负责。 第十六条律师不得向委托人就某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作出承诺。 律师在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某一案件做出某种判断时,应向委托人表明做出的判断仅是个人意见。 第十七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不仅应当考虑法律,还可以以适当方式考虑道德、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其他与委托人的状况相关的因素。 第十八条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时,应当庄重、耐心、有礼貌地对待委托人、证人、司法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十九条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从事,或者协助、诱使他人从事以下行为: (一)具有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 (二)欺骗、欺诈的行为; (三)妨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为; (四)明示或暗示具有某种能力,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改变既定意见的行为; (五)协助或怂恿司法、行政人员或仲裁人员进行违反法律的行为。 第二十条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不得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额外报酬、财物或可能产生的其他利益。 第二十一条曾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离任后未满两年,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第二十二条律师事务所不得指派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不得为本所非律师人员以律师身份或以其他变相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提供任何便利。

律师思维、经济思维、逻辑与权谋

律师思维、经济思维、逻辑与权谋之术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求索的是人生之道路,国家之命运。我们求索的是什么呢?人生在世,很多人都明珠蒙尘,风雨如晦,懵懵懂懂,就在世俗生活中劳烦而过,即使已经功成名就之人,多少人有认真去探寻内心了。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教授晚年的对联:上联为: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下联为:看透岂可以全看透,须有所作为。 这就是一种人生感悟与人生态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内省。我们是否也该内省自己了?最近难得看影评《后会无期》,韩寒有佳句无佳章,但是作为同龄人的他,至今能够对社会、对个人进行思考反思,并偶有灵感,亦颇为难得。该电影中有句对白,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分利弊。这句话,不同人生阶段都有不同认识,但是通过自己几年来的思考与法律实践,颇为认同。在法律人的思维世界中,同样是如此分析,律师做案件,从维护当事人利益角度来看,首要分析就是利弊分析,而不是对错分析。先有权衡利弊,才有对错之分。而从国家立法层面来说,同样如此。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利益的工具,而西方后现代法律思想家则承认了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在多年学习思考过程中,笔者对法律形成了自己一个深刻的理解,法律就是利益之衡平,这句话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对错的判断标准就是利弊。从立法层面,是对整个国家、社会、个人的一个利益平衡,所谓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从司法实践角度,律师同样在法律规则下做利益平衡分析,法官在判决书中也

是利益平衡,而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则的情况下,填补法律漏洞最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论之一就是利益衡平之法,正如英国衡平法的发展历史一样。人们都说美国法律人思维开阔,上可经邦纬国,下可为民谋权,而笔者总感觉中国法律人接受的法律教育以及司法实践工作,总是在细节中打转,总是在已经有的法律规则中去探寻,去填补漏洞,说的高深一点叫玩转规则,大陆法系法律人是否都存在这个缺陷了。因笔者同样喜欢经济、历史、哲学,在阅读过程中清晰理解到,哲学家从形而上角度去探索人与内心\人与自然,历史学家从古今中外之苍茫往事去发现人类之归属,而经济学人通过对社会运行规律去发现经济发展至奥妙。在这些学科领域,都有各自的思维乐趣与妙用,特别是经济学思维,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之帝王之学,正如中国古代之儒家学术一样,成为济世经邦之学。是否法律人的思维太过狭隘,还是正如某著名法学家所述,“法学没有自己的理论根基”。或者如笔者所感悟:法律不能自证,即法律不能自己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有法学研究或者法律实践工作都需要从他处寻找理论依据。而中国古代的法律学人即法家是否也存在这个缺陷了。古代之法家并没有陷入到这个误区之中来,因为中国古代法家为权谋之术。 前期阅读战国策之策论,战国纵横家,合纵连横,纵横捭阖,以一己之力,救国之危难,正是权谋之术矣。律师思维、经济思维、逻辑与权谋之术。什么是律师思维,经济思维为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逻辑是什么?是语言的逻辑还是这个世界客观规律的逻辑,还是利益平衡的逻辑,还是人通过语言将这个世界客观规律表述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