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_张力仁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_张力仁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_张力仁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_张力仁

2014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14第43卷第5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3No.5

■历史地理学研究

清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及其人口属性

张力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目前历史城市人口研究中对城市人口属性认识不一,我们必须辨析和厘定历史城市的空间范围和人口地理属性。质言之,历史城市空间范围由三部分组成,即城内、关厢和附城地区。检验文献记载的疑似城市人口数据合理与否的方法是城市人口密度法,这一方法远比目前学者们所用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5%的经验上限,要客观、合理得多。以往仅仅依据文献记载的“在城”“在城里”“郭厢里”等人口数所做出的分析和认识是不可靠的。

关键词:历史人口地理;清代城市;陕西;城市空间;城市人口

中图分类号:K249;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5-0121-10

收稿日期:2014-03-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JA770011)

作者简介:张力仁,男,陕西周至人,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城市人口问题研究,是中国人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亦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化率和判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可或缺的依据。然而,由于历史时期的人口调查、登记、统计缺乏城市与乡村人口的划分标准和统计口径,这就使得我们对历史时期城市人口问题的认识一直是“雾里看花”。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1953年中国实行城乡人口分类调查、统计之前,中国城市人口数量、规模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历史时期城市人口规模问题的研究,都是一种复原、估计、推测所得出的认识,期间的看法也难得一致。以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来看,学者估计高者可达34%,而低者为28.1%[1]267。对同一研究客体,研究者所得出的认识差距如此之大,恐怕不仅仅是历史资料匮乏、研究方法与手段“滞后”所能解释得通的,对研究客体认识的差异,可能是根本原因。在清代城市人口研究中,美籍学者施坚雅的研究成果最为著名,在他1977年发表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中,施坚雅以四川盆地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晚清帝国的城市等级体系和人口规模序列,并以此估算出两个标准时点1843年和1893年的城市人口基本规模。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却受到广泛质疑,对近代中国人口史颇有研究的姜涛就认为,施氏的研究太过于“理论化”而有违中国城市人口发展的基本史实[2]141。在明清城市人口研究中进行过系统且卓有成效研究的著名学者曹树基教授,更是从资料来源、研究方法等方面怀疑施坚雅研究的“合理性”①。

①曹树基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施坚雅的研究提出怀疑:一是施坚雅所依据的2500个城市的人口资料是如何获得的。二是施坚雅“在一个全国性的城市人口数量等级中寻找区域性的差别”,这本身是矛盾的和不符合逻辑的。参见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21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学者开始另起炉灶,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区域分析方法,通过个案研究对中国古代城市进行细致刻划。如许檀对明清山东城市人口的研究、曹树基对明清时期中国城市人口问题的研究以及姜涛对近代中国城市人口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成就斐然。然而,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迄今为止,中国历史时期城市人口问题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可以说我们还没有超越施坚雅的研究水平。仔细梳理和审视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学术界在对历史时期城市人口研究中,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同我们对古代城市的认识一样是如此的“熟悉”而又“陌生”,比如古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古代城市的人口构成、性质等问题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是“质”的差异。因此,辨析和厘清历史城市人口的基本属性,就成为中国古代城市人口问题研究能否进一步深化或取得突破的基础和关键。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学术界通常的看法,中国古代县及其以上的行政中心城镇均可视作为城市。其中又可分为普通县治城市和省、府附郭县城两种层次。由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受到行政等级的强烈影响,因此对后一类县治城市人口属性的探讨,在行文中将会视具体情况予以特别说明。而对一些在人口数量、占地规模、商业活动都堪比县城或府城的市镇,本文暂不涉及。基于中国古代城市“质”的同一性,本文主要以清代陕西县治城市为分析样本,对古代城市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尚祈当世方家予以指正。

二、文献表述的城市空间形式

城市空间范围问题,是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问题。中国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人口普查中,由于没有考虑城市空间范围属性,导致随着人口统计口径、人口分类标准的不同而造成了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忽高忽低的变动[3]288-290。客观上来说,无论是按照人口规模抑或是人口的经济特征来进行城市人口的统计,都必须考虑人口的地理属性,因为任何统计口径的人口规模,都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口规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才正式将城市范围作为城镇人口统计的基础和标准,因而这一次的城市人口普查,被学术界称之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4]107。古今同理。但对于古代城市而言,由于缺乏独立的城市行政建制①和城乡人口分类标准,使得城市人口统计范围极为模糊,因而也更富有弹性,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城墙内的城市”和“城墙外的城市”的讨论和争论即是明证。学者们对历史时期中国城镇人口数量、规模乃至城市化率的研究、估测之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固然不一,但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城市人口统计地理口径的不同所致。如一些学者在研究古代城市人口时,只是将城内人口和关厢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而将附城人口排斥在外,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城市人口不仅仅包括城内和关厢人口,还应该包括附城人口。在城乡区分中,一些学者之所以不认同或不同意另一些学者以“街、坊、巷”作为区分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依据,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街、巷、坊”并不是古代城市的专有地理属性。地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城市有兴废而地名却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因此以“街、坊、巷”为通名的聚落也就很难单纯从字面来确定其性质。事实上,地方志中记载的以“街、坊、巷”为通名的聚落很多并不是城镇而是乡村。如民国《乾县新志》记载乾县各乡村堡名称中,就有桲落坊、薛梅坊、罍支坊、永生坊、四里坊、后街、前街、东街、西街等村落。这些以“坊”“街”为通名的村落,其距离县城近者有15里,远者在50里[5]卷2《疆土志》。很显然这些聚落都属于乡村区域。类似乾县这种情形的很多,如户县、蓝田、澄城等均是如此。另一方面,一些看似为乡村的聚落其地理属性却属于城市范畴,如光绪《渭南县志》记载县城内有仓后堡、南家堡[6]卷2《舆地志》,《礼泉县志》亦记载城内有南堡子、北堡子等[7]卷4《建置志》。因此,对古代城市范围、内涵认识的模糊与不确定,必然导致城市人口统计中地理尺度的不一致,由此所得出的认识自然缺乏可比性,也就难免形成各说各话,甚至相互怀疑、否定的混乱局面。从逻辑角度来说,对城市空间范围的捉摸不定,必然会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将城市范围划的过大,使过多的乡村人口被纳入到城市人口统计范畴之中,形成“虚假城市化”现象;二是城市范围划的过小,又不可避免的将本属于城市范畴的人口被排除在城市人口考察范围之外,形成研究结果的“失真”或“失实”,而于历史事实不符。因此,古代城市空间范围的确定不但是理论认识问题,也是现实观察问题。

城市空间范围问题,实质上就是城乡界线划分的问题。而城乡界线,今人如同古人一样对此概念是显得

221①中国历史上除过元代曾设立过城市行政管理机构如警巡院、录事司和司侯司等,大部分王朝并没有设置过专门的城市

管理机构。

如此的清晰而又模糊,以致于人人都知道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但要说具体的城乡界线在哪里,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除非人们出于特殊的任务或需求如行政管辖权的归属、地图测绘等,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按照设定的标准人为的划定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线。而对于古代城市与乡村的划分,我们显然不具备这方面

必要的资源与条件。尤其是古代城市“城内田”与“城外市”并存,使得古代城市与乡村既存在天然联系又存

在人为“鸿沟”,因此要从具体的地理单元中划分出此地属于城彼地属于乡,则是如此的困难。然而城乡边界或是城市地理区域的确定又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我们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分时期、分类型、分区域探讨城市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都必须明了城市人口的空间范围,舍此我们无法复原城市人口存在的“真实”状态,也无从探讨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事实上,在目前学术界关于古代城市人口研究中,都在遵循一个极为模糊

的城市概念———历史文献记载或表述的城市概念。然而,历史文献记载的城市概念及其内涵是极其复杂而

多样的,

我们究竟遵从哪一种城市概念?须知古人对此也是表述不一或大相径庭,因此轻信文本或不加分析地利用文献资料记载的人口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关于这一点后文将有详细阐述,此不赘。

一般而言,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其在地域上表现有多重空间形式:既有形式空间,又有功能区域;既有行政管辖范围,又有文化展布区域和感觉区域,等等,不一而足。而随着关注要素的不同,城市空间范围因而也有大有小,有重叠有交叉。但不管是哪一种城市空间范围的界定与划分,客观上都存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分,并且城市特征由核心区向边缘区呈现逐渐弱化趋势,直至某一个区域或边界,城市景观则转化为以乡村景观为主,这个转折线或面即可视为城乡边界线(面)。因此,对古代城市不同的空间形式予以辨别、区分,就成为我们进行科学、客观划分古代城市与乡村范畴的基本前提。下面依据清代陕西79个县

治城市(含附郭县)的文献记载①,

对古代城市的几种空间形式给予大致勾勒。(一)形式空间。所谓形式空间,是指以某一组或某一类地理事物为界标,界标以内属于城市范畴,界标以外属于乡村区域。中国古代城市与乡村最明显的分野就是城墙,尽管城墙不是城市与乡村唯一的标志,但却是最初和最清晰的分界线。从城市诞生之初,城墙就成为城市与乡村的天然“人为”鸿沟。虽然城墙之内未必都是城市景观,城墙之外也未必就一定是乡村,但从古到今,城墙以内是城市的核心部分却从未发生过改变。地方志对此记载也相当详细和清楚。按地方志的编排格式,一般在卷首或第一部分大都是县域形势图和城池衙署图,而在建置或地理卷目下则往往将城池修筑的时间、周长、形状乃至城墙的长、宽、高、建筑材

质逐一描述。“城内”“城外”或“城内街巷”“城外关厢”是方志关于城市平面布局描述的一般顺序,甚至在

某种程度上城墙还成为城乡的区域分界线。如佛坪厅,光绪《佛坪厅乡土志》就记载厅境四里与厅城的关系

是:“兴隆里,西连城垣”;“升兴里,东接城垣”;“永兴里,北达城垣”;“高升里,南通城墙”[8]《地理》。很显然,

城墙成为佛坪厅厅城与乡村的自然分界线。而类似如佛坪厅这样以城墙作为城市与乡村分界标志的,在陕西各地亦复不少,如府谷、扶风、乾州、麟游、旬阳等即是。而今天我们对古代城市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延续

了传统的城市概念,如学术界所使用的“城市形态”概念②,其内涵是指由城墙所界定的城市轮廓形态,亦即

城市的外部形态。只是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讨论中国古代城市外部形态的“规范”与“不规

范”

③,并没有考虑其与古代城市地域范围之间的相互关系。(二)礼制空间。中国古代城市基本上都是王朝控制地方的据点,城市不但承载着物质力量的控制功能,而且还承载着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控制功能。普遍建置于城墙内外的各种封建礼制性建筑,如先农坛、历坛、社稷坛、风云雷神山川坛、城隍庙等,就是封建王朝以“文治教化”控制地域社会的外在表征。而这些礼制性建筑不但从物质方面丰富了古代城市的内涵,也从精神层面上界定了古代城市的文化区域。从清代陕西79县的近乎200种方志记载的这些坛庙的相对位置来看,除个别县礼制建筑集中分布于城内或距离县治

3

21①

②③

此处据

《大清一统志》所载嘉庆二十五年(1820)陕西的行政区划单元。“城市形态”是现代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较早将“城市形态”这一概念应用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是章生道,他在《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4页)

一文中,将“城市形态”的概念应用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此后,大陆学者也相继运用此概念,并展开其内涵探讨。

一般都认为方形、长方形或者近似于方形、长方形的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外部形态“规范”的模式,其他形状的城市外

部形态则都属于“不规范”的范畴。

大于3里(清里)外,绝大部分县城的礼制性建筑都在距离县治3里范围之内。如果将这种礼制建筑所代表的王权空间视作一个均质的平面,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县治为中心,以3里为半径划一个圆形区域,这个区域即可被视作为县治城市的礼制空间范围。应该指出的是,这一城市范围的划定仅是依据处于内陆的陕西县城而得出的,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是否符合此格局,尚需更多不同区域的数据支持。

(三)机能空间。或称之为功能空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功能空间,是指城市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控制和辐射的地域范围;而狭义的功能空间,则是指设置于城市的行政、经济、文化等管理机构及其物质要素所展布的空间范围。本文所论述的县治城市的功能空间仅是指狭义的功能空间。相对于形式空间而言,功能空间既可以是封闭的、连续的地理单元组合体,亦可以是间断的、跳跃式的不相连属的地理单元混合体。从原则上来说,县城是县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控制、辐射乡村是县城的基本功能,亦是其主要的功能。但由于特殊行业、特定区位或重要的交通节点控制的需要,使得原本设置于县城的行政、经济等管理机构不得不逸出县城,从而在县治城市之外形成了次县级行政区域,如巡检司、河泊所、厘金局、县丞所在地等功能区域。这种行政机构的外设,无疑扩大了县城的功能空间范围。但很显然,这些区域与县城在空间上大多是分离的,尽管其行政机构乃至公役人员是属于王朝行政系统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已不符合城市人口的基本特性———地理聚集性,其人口自然不能当作城居人口来处理。事实上地方志的编纂者往往将这类区域单列,或予以特别强调,以表明该区域既与县城有别亦与乡村不同。如位于大荔县城西25里的羌白镇,由于商品经济发达,“皮货作坊荟萃于斯,繁富亚于县城”,因而“县丞公署在焉”。作为对比,该志作者还特别补充和强调说县域内其他各镇,是既无官府又无巨商[9]卷4《土地志》,表明羌白镇仅次于县城的政治经济地位。在大荔县保甲编制中,羌白镇也因此被编为第二保,“其编次城内为第一保,羌白镇有县丞分驻为第二保,余则自东北乡刘官营起第三保,由是而南而西而北终于小坡底第四十二保,秩然皆有次序,于是纲举目张焉”[10]卷4《土地志》。很显然,这种行政安排是有意为之。

(四)行政管辖区域。从原则上说,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建置仅止于县制级的,县以下的地域行政单元或行政管理机构则并未纳入到正式的行政管理等级序列中,因而其地域单元、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等便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清代陕西县以下的行政单元,或称之为准行政单位为乡、里、甲,但亦有变异如操、所、铺、堡、镇、屯、村、寨、坝、地方等等,名称不一,但都是将县域进行政治地理分解,以达到或实施从县衙到农户门对门的行政管理。县治城镇虽然处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县域内行政单元的组成部分,与县域内的其他乡里区划单位等同,或直接就是县以下乡里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从清代陕西地方志记载的县城所属地域行政单元来看,常常是以“在城乡”“在城里”“在城镇”“郭下里”“郭厢里”等字样与其他区域相区别。虽然有如西乡县丰富里———其所管辖区域正好为县城内及四关[11]《地理》、宁羌州本城南北二牌所辖区域与城内及四关吻合[12]《地理》以及佛坪厅厅城为单列的行政区划单元外[13]《地理》,其他各地大部分情况下县城与县城所属的行政区域并不等同,文献中所谓的“在城里”“在城乡”“郭下里”“郭厢里”等县级以下行政单元,不但包含县城,而且包括有与县城毗连的广大乡村区域。如兴平县,“附城者为在郭里”,所属村堡有33个[14]卷1《地理》;岐山县,“附郭曰在城乡”,统村20[15]卷2《建置志》。尽管县治城镇所在的行政区域包含县城以外的乡村区域,但从行政属性的统一、同一角度看,我们完全可将之视作县城的行政空间范围。

(五)感觉区域。或称之为习惯区域,这是一种存在于社会大众意识里边的一种约定俗成城乡概念。它是如此的清晰与模糊,说其清晰,是因为在人们的心里,“城里”和“乡下”的概念是截然分明,以至于人们不需要经过任何分析、辨别即可判明“此”为城,“彼”为乡。说其模糊,是指这种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城乡地图,相互之间的界线是如此的不明确,以至于从文本角度很难对其进行地理属性的划分。文献中常见的表述格式是“县城或本城”以及东、西、南、北四乡,如道光《安定县志》卷4《户口》和嘉庆《扶风县志》卷4《赋役》在著录县域人口时均是以“县城”“东、南、西、北”四乡分别记载。很显然,在县志作者心目中,“县城”及“东、西、南、北”四乡概念及其地理内涵是如此的确定与确切,以至于没必要指明县城范围及乡域四至。直到清末民初的《砖坪县志》仍然遵循这种约定俗成的城乡概念,该志记载的“县城”与东、南、西、北四乡的交界均为“城关”[16]卷1《地理》。虽然约定俗成的城乡界线是如此的模糊,但各自的内涵却是相当清楚的,如乾隆《同官县志》记载该县的地理情况是:“印台山,在县治正西,与虎头、济阳二山南北相接。按三山皆旧城所附,自截筑新城(指康熙时城池内缩),山乃在城外矣。城民大半居三山之上,其城下居者特十之二三耳”[17]卷1《舆地志》。

421

而乾隆《合阳县志》先说“四郭俱无门大小不可志也”,接着又相当清楚地指出了四郭的内涵:“东郭有奕应侯庙,在旧迎春场,距城约一里……南郭有文昌祠距城里……西郭有真武庙,邑范明经堤记,北郭有东岳庙……”[18]卷1《建置第二》。而类似如同官、合阳的城乡认识及区域划分,在清代陕西大部分县都存在,如户县、朝邑、淳化、麟游、陇州、甘泉、清涧等县即是。尽管这种城乡概念及区域分野是如此的模糊而难于界定,但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种存在于民俗社会中的城乡分野仍然为我们认识古代的城市与乡村提供了参照系。

除以上空间形式外,县治城市还存在诸如文化空间、宗教空间、经济区域等等,不一而足。对于城市人口问题而言,上文所述的形式空间、礼制空间、机能空间、行政管辖范围以及习惯区域等,应该说,都在某种程度上囊括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地理对象的大部或全部,不同点在于其对城市范围的界定有大有小,城乡边界的划分有清晰有模糊而已。

从理论上来说,以城墙为界标的形式空间是如此的清晰、实用,以至于从古到今人们会有意无意的用这一标志来区分城市与乡村。但其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1)“城内田与城外市”并存的格局,使得单纯的以城墙为标志来划分城市与乡村,并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城市的真实形态,尤其是县城的经济功能难于得到体现。(2)古代城市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控制功能,使得城市景观体现为以诸色官署、公廨、营房及官员、士绅、衙吏住宅与园圃为主,尤其是当城市的政治功能或军事功能予以强化时,城池内的建置设施主要就成为官署和军事设施,普通商民不得不居住于城外。如此以来计算城墙之内的人口显然不能代表城市人口的全部。如,处于陕南秦巴山腹地的留坝厅,在道光时期其城池的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是“太平山居其半,文武官廨居其半,兵房又居其半”,以致于“卒鲜隙地以处民,故商旅皆居南城外焉”[19]卷1《厅城图》。关中平原的白水县,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县城居民主要分布在县城的东北郭[20]卷4《艺文记》。而处于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葭县,清代调查本城142户,男女大小621人,南关271户,男女大小1121人[21]《户口》,县城近乎2/3的人口居住在城外关厢地区。而类似如白水、葭县县城人口的地域分布格局,在陕西其他县情况都大致相似,如安定、保安、澄城、洵阳等县即是。(3)城池一经设定、建筑,除非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扩、展筑外,一般情况下,城墙的形态、走向、周长基本不变。而城居人口则是一个活跃的群体,视经济发展与城市行政等级的变动而变动。而在一个相对固定不变的城池范围内,人口容量有一个极限值,当人口增加到超过城池范围容纳极限时,多出的人口便自然而然逸出城外,历史上泾阳、三原、富平等县城城池的增、扩建以及关城的修筑即为明证。(4)唐宋以来,随着“坊市制”被打破,城墙愈来愈不成为城乡“固有”的分界标志,无论从行政区划还是经济、文化、人口等特征来看,均是如此。因此,仅仅局限于城墙所围护的空间范围,显然已不足于涵盖县治城镇的基本特征。而礼制空间虽然从形式到内涵都可以作为古代城市的标准区域,其空间界线也相对是清晰的、确定的。然而,由于按照礼制建筑为标志所划定的城乡分界线,并没有考虑地形、地貌、河流水文乃至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与实际的城乡范围存在一定的出入。不仅如此,我们目前所能利用的资料或依据是方志所记载的人口数据,而方志对乡村聚落的记载往往是仅关注其相对于城池的方位以及彼此之间的远近,缺乏具体的里程数据,即使有里程但乡村聚落的人口数据又极为缺乏。因此,依据礼制建筑所划定的城乡范围,看似完美且合理,但却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资料提取的困难。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办法仅仅依据方位来区分此村属于乡,彼地属于城。习惯区域虽然从文本角度上给出了明确的感觉地图———城乡界线、城乡内涵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但富于思辨传统的文学描述,使我们很难将城市与乡村界定在具体的地理区域范围内,这遇到了如同礼制空间一样的问题———资料的对应与提取问题。而机能空间虽然并不存在上述二者所遇到的障碍或缺陷,但由于其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违背了城市人口的地理聚集特性,因而不予以考虑。

相比较而言,行政管辖范围由于行政区划层次清楚、行政边界相对明确,幅员大体稳定,且有行政中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调查、统计,大部分是以地域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的,资料对应的一致性以及资料来源的易获得性,使得行政管辖区域成为历史城市人口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空间形式,然而这也是目前历史城市人口研究中问题最多的方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不加区分的将城市所属的行政区域的人口数字作为城市人口数字,得出一个看似完美其实很不合理的城市人口等级序列。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县城所属的行政区域在大部分情况下所覆盖的范围不限于县城,还包括县城周边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乡村区域,如道光《紫阳县志》卷1记载:“本城东至旧县梓潼阁抵中北界,西至西门河抵大北界,南抵汉江,北至娘娘殿抵中北界,计东西五里,南北五里”。紫阳地处秦巴山腹地,史书称其为“蕞尔小邑”,山城城

521

周仅2里,且无关城。仅从城池围长来看,是清代陕西最小的县之一。然而县志记载的本城范围却远远超过县城城池面积,即使将附城村落计入,其城市范围也不可能达到“东西五里,南北五里”。同样是山城的镇安县,县城所在的中一区面积更大,光绪三十四年刊印的《镇安县乡土志》卷下《地理》记载,当时全县分为9区,其中中一区为“本境治城及附城村庄向归城堡者为中一区”,而同卷记载中一区包括“本境治城,东关、西关,海棠山、王家坪、槐树坪、青山沟、次沟、旧司里、菜园子”等,其“东界东一区草庙寨堡鲍家沟口,南界南一区表德铺,西界西一区铁洞沟,北界北一区枣园子”,全区周约105里。如此一来,一些学者将该乡土志卷5《户口》记载的县中区人口547户2459人作为县城人口加以利用、分析,显然是不适当的。再如定远厅,光绪《定远厅志》记载“其在附城者曰固县坝三保九甲138牌,见共男妇7596丁口”[22]卷4《地理志》,尽管学者对本文献中的“丁口”持保留意见,但将固县坝人口作为定远厅城人口则是明显错误的。定远为“荒远僻邑”,厅城所在的固县坝,按地方行政区划为定远厅24地之一,“嘉庆七年析西乡县24地为定远厅,属汉中府,建固县坝平溪山之麓”[22]卷1《地理志》。查光绪《定远厅志》卷4《地理志·保甲》寨堡条下记载“附城寨有七,曰七星寨、青龙寨、风青寨、保全寨、双龙寨、红岩寨、黄龙寨”等,从寨堡距城里数来看,其甚至有距城120—150里之遥。因此,此处的固县坝很显然是包括厅城在内的“地方”概念,类似于乡里的行政单元。如果我们将此人口作为定远厅城人口数据,如何从理论上解释70年后的1949年镇巴县(清定远厅)调查的县城内南关、牌坊、新城三乡共633户2397人。即使是1954年的调查,镇巴县城关镇也仅724户3668人,尚不及清光绪时期固县坝人口数的一半。与此类似,陕北的靖边县城镇靖城,光绪二十五年调查“计烟户776,男女大小丁口4564,外庙宇14所,僧人3名”[23]卷1《户口志第三》。如果不加分析的将此镇靖城人口数据作为县城人口数,不但在理论上解释不通,而且与历史事实不符。按清代靖边县的行政区划是“查县属向无里甲,旧分五堡一镇,曰镇靖,曰龙州,曰镇罗,曰新城,曰宁塞,曰宁条梁镇”[23]卷1《户口志第三》。其中镇靖堡,其范围是“东界龙州,北跨五胜鄂套两蒙地,正西正南界镇罗,惟西南错互龙罗两堡,东南又掺入安塞界……计东西广70里,南北袤120里”[23]卷1《图》。因此,此处的镇靖堡是靖边县五堡一镇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其人口自然也就是镇靖堡行政区域人口。类似上述看似为城镇人口实为区域人口的记载在文献中最为常见。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引用数据相对清晰的民国资料来说明。民国《乾县新志》记载,时全县分为1镇9乡,各乡镇所辖面积大小不等,其中“在城镇”面积为626.7方里,其面积仅仅小于薛王乡(760.5方里)、阳庄乡(691.3方里)居于10乡镇第3位,而远远大于关头乡(343.2方里)、注泔乡(346.5方里)和临平乡(345.7方里)。其他如洛川、户县、中部(今黄陵)等县均与此类似①。

三、判别“疑似”城市人口数的基本方法———人口密度法

上文的分析表明,目前学者所应用的历史城市人口资料,多是城市所在行政区域的人口资料,其显然已含有过多的乡村人口。而如果我们不加分析的利用这种看似城市人口资料,实为城镇行政区的人口资料,必然会导致难于解释的观点。此处仅以陕南石泉县为例,这也是学者认定文献记载的人口为县城人口的典型案例。石泉县设县很早,早在魏晋南北朝时石泉即已置县,此后虽有废、析、并、省的变迁,但到明清时期石泉县制基本趋于稳定。明末清初乃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石泉县如同陕南其他州县一样人口还是很少的,随着乾隆至道光时期陕南大规模的移民开发,石泉县域经济也获得到了快速发展,到道光后期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地步,其区域人口也达到了清代的高峰值。纂修于道光八年的《石泉县志》记载:“在城户1155户,男3872名,女1943口。”这即是学者所认定的石泉县城人口数据。由于道光年间陕南县治城镇人口只找到此一例,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我们可以通过石泉县本身来加以考察。学术界已有的研究表明,嘉庆至道光时期是陕南地域社会极为动荡的时期[24]57-70,陕南民变、兵变多发,无以为生的流民被迫铤而走险,“山贼窃发”,“厢匪”“芋贼”“蝈匪”成为地方志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处于如此动荡环境的陕南地方社会必然会采取各种办法以寻求自保,最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县城周边的人口迁入城内,以借助城墙保护安全,这即是所谓的“小乱进城,大乱下乡”;二是修辑城池,包括加固、补修、增建包括关城在内的城墙,以围护商民安全。从已有文献记载来看,嘉庆、道光时期在陕南修建城池、堡寨等活动频繁见于白河、洵阳、安康等很多县。处于

①参见(民国)《洛川县志》卷2、卷6,(民国)《户县志》卷2;(民国)《中部县志》卷1、卷5。

621

秦巴山地中部的石泉县虽然在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亦有修城活动,但基本上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补修或重修,由城墙所围护的城池范围并未见变动。这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文献所记载的“在城户”全部居于城墙以内———即由城墙所围护的空间范围内。石泉县城筑于明成化至正德年间,城池“依山阻水”,初始“城周三里”,到清道光年间已不足3里,“城围二里二百五十步”[25]卷1《建置志第二》,约为2.7里。据此,我们按方周面积计算办法S=c2L2/64来计算石泉县城面积,其中S为面积,单位为km2,L为周长,c为转换系数。计算结果为清道光时期石泉县城面积约为0.151km2,其相应的人口密度为38510人/km2,这一人口密度几乎与清宣统年间京师北京城外城前三门外人口密度相当[26]335,远超过清末陕西省府———西安城约10000人/km2的人口密度[27]412。按古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等级愈高,人口愈多,人口密度相应也大。反之,则相反。因此,作为一个山区县城,人口密度如此之高,显然不符合逻辑。即使我们考虑到城池面积因形状、具体走向的不规则而产生的误差,但其密度之高仍然令人难于置信。唯一的解释是,我们用以计算的城居人口数据有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仔细阅读文献,而不被古人的文字游戏所迷惑,便不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此,我们仍然回到道光《石泉县志》卷2《户口志第五》,其完整的记述是:“在城户1155户,男3872名,女1943口,保长二名,乡约四名,保正三名,编为7甲,甲各有长,为石泉里,绘溪附焉。”就在同卷同条下又云:“绘溪户453户,男1808名,女1351口,保长二名,乡约二名,保正一名,编为4甲,甲各有长,在县城之西。”这里,在城人口与绘溪人口一起共同构成道光石泉县八里之一的石泉里,成为清代石泉县承担赋役的基本单位。而按清代陕南地方习惯,这种绘溪是“地方”概念,因此,在城,亦应是“在城地方”。换句话说,所谓“在城”是一个包括县城在内的一个行政区划单元,即“在城里”或“在城镇”,这类似于后世“城关区”“城关镇”等行政区划单位。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在经过120余年的发展,到1949年石泉县才仅有4000余人[28]339。

石泉县的事例也启发我们,应用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在此姑且称之为人口密度法,就很容易判别文献记载的“疑似”城市人口数据的合理与否,这远比学者们用经验设定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5%的上限要客观、合理的多。以学者们所认定的陕西扶风、定远、靖边县城人口数为例,用人口密度法对之进行检验。扶风县,光绪《扶风县乡土志》卷2记载在城里户977,口共计4302,有学者将此人口数据与嘉庆《扶风县志》卷4记载的县城人口为487户2055口相比较,认为“户数与口数均增加了1倍左右”,确实,在88年间人口增长率虽然有点高,但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从县城人口密度来看,情况就大为不同,嘉庆时扶风县城人口密度与清代陕西县城的一般人口密度相当,而光绪三十二年扶风县城的人口密度高达11174人/ km2,超过省城的人口密度。如果认为光绪时扶风县城的人口密度是合理的,那么就意味着扶风县城的经济是超过省城西安,最低也应该与西安相埒。然而史实是,从嘉庆到光绪年间,扶风县由于地理位置偏离干道,其县域经济乃至商业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正如乡土志作者所言:“扶风虽秦蜀之冲,而非四达之要。故商务不集,前时惟本土牲畜,县人自相贸易。”[29]卷2《商务篇第十三》况且在此期间,扶风县也经历了战乱与自然灾害,其县域总人口光绪年间比嘉庆年间大幅减少,嘉庆二十三年全县21160户,153499口,到光绪三十二年时全县20870户,103816口,人口减少了约1/3。按一般规律,县城人口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缺乏商业和工业因素推动的条件下,传统城市的人口规模清末不会超过清中期的水平,更不会大幅度超过清中期的人口规模。合理的解释是,光绪年间的人口数是包括县城在内的准行政区“在城里”的人口数,而不完全是县城人口数。事实上,乡土志对“在城里”有详细的描述,光绪三十二年《扶风县乡土志》卷1是这样解释和界定“在城里”:“城在在城里,周回四里”;“在城里,县城居之。东界信义里,南界大通里,西北界黄甫里,凡42村。”与嘉庆志对照,扶风县从嘉庆到光绪年间其县域行政区划没有变化。如此看来,问题就出在嘉庆志记载的是县城人口,而光绪乡土志记载的是县城所属的行政区域人口数,二者不是一回事。而且嘉庆志对县城人口的统计表述是“嘉庆二十二年奉文编查保甲,查明县城一保五甲四十九牌共土著四百五户,男妇大小一千七百四十七口,客八十二户,男妇大小三百八口”,其余依次记载了全县29里的人口数,而光绪志只记载了29里人口数。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献,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判。而对于光绪《定远厅志》卷4记载的“其在附城者曰固县坝三保九甲一百三十八牌见共男妇七千五百九十六丁口”,学者对此数据采取了远比其他资料更为谨慎的态度,只是怀疑它是“县城附近”的人口还是城市人口?事实上,略一检验,便可明确否定其不是城市人口。定远为荒远僻邑,厅城周长仅为472丈,面积约为0.143km2,每

721

平方公里分布人口高达5.3万人,如此离谱的人口密度,谁敢相信数据的真实性?再如陕北的靖边县,光绪《靖边县志稿》卷1记载的镇靖城人口为“776户,男女大小丁4546口”,而镇靖城的规模只有4里3分,换算成面积为0.385km2,其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公里1.2万人。如果真如此,我们很难解释该志作者、光绪二十年靖边县知县丁锡奎因镇靖居民仅有三四十家,城阔难守,请“截去一半”[23]卷1《建置志》。因此,此处的镇靖人口实为镇靖堡人口,而镇靖堡是光绪靖边县五堡一镇行政区划单位之一,上文对此有分析,此从略。从这个角度我们亦能理解何炳棣所说的,文献中有关城市人口数据大多是一个区域性的人口数字的含义。因此,对于文献记载的疑似城市人口如“在城”“在城镇”“在城里”等人口数据,应格外小心,谨慎分析。断不可不加分析的将之当作“真实”的城市人口数字加以应用。

四、清代城市空间范围的厘定

历史城市人口数据与城镇行政区域人口数据的混淆与偏差,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历史城市空间范围的模糊与不一。因此,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文献记载的城市概念来进行城市人口研究,必然原地踏步,不可能出现实质性突破。为此,我们借助现代地理学的城市概念,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古代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作如下界定:古代城市的地理空间构成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城内、关厢和附城地区。城内,是指由城墙所围护的区域;关厢,是指城门外的附近地区。所谓附近地区,是指与城墙紧相毗连的地区,与城内仅一墙之隔,实是城内区域向城外的延伸部分,其以民居和商铺为其显著的景观特征。而附城地区,则更是在关厢以外的环城区域。这一区域虽然因城市的等级高低、规模大小、人口多寡而幅员不等,但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1)在地域上与城或关厢紧相毗连并有一定的外缘界限;(2)在行政上与城市隶属于同一个行政单元;(3)兼有城市与乡村的景观特征,是城乡的过渡地带。

对古代城市空间范围作如此判断与界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城墙及其关城从其出现以来就是县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无论从地理景观、机构设置乃至人口构成,它都与乡村聚落具有明显的差别,如以城墙、城壕为外缘标志的城池范围,以衙署、坛庙、书院、仓库、监狱为主的政治功能区域,以旅店、商铺、茶馆酒楼为主的商业活动区域等。(2)由城内、关城及附城地区组成的城市区域,业已涵盖或包含有上文所述的古代城市的形式空间、礼制空间、习惯空间和功能空间,在这一区域几乎集中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居人口。宣统至民国年间的人口调查,被认为是具有现代人口普查意义,其城市人口调查的范围即与上述界定的城市三部分区域一致。现存甘肃省图书馆的宣统年间甘肃人口《地理调查表》,在其涉及的45个府、州、县、厅治城的人口统计范围即包括治城内、关厢和附城村落。在陕西,民国十五年刊行的《澄城县附志》卷2《建置志·城镇》中关于县城地理事物记载的顺序是:“治城内外,包括治城内、东关、南关、西关、北关、土城角”。《朝邑县乡土志·地理》谓“境内分14巡警局”,其中“中局在治城内,辖四街两关21村”。民国《户县志》记载的县城人口,按区域可分为城内四街、城外四关以及关外近城地区的人户[30]卷2《乡村第九》,等等。(3)由城内、关厢和附城地区组成的城市区域,其界线相对清楚,便于利用文献展开相关研究。如关于城墙的长宽高、走向、周长以及关城形态乃至附城村落,地方志记载的信息都相对较为清楚。(4)由城内、关城、附城组成的城市区域,与现代地理学的城市地理概念较为一致。古代城市的城内地区,可视作现代城市地理中的“建成区”;关城地区,与现代城市地理学中的城市过渡地带相当;而附城地区虽然其景观已与乡村地区无二致,但由于其受到来自城市核心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因此,将之视为城市的边缘区域,亦无不可。

应该说明的是,虽然在理论上城市从其产生之时就存在城内、关城与附城地区①,但基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实际考察,由于受到行政等级、地域经济、军事建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城市便因时因地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城市空间结构也难得如我们界定的整齐划一,有的有关城,有的无关城,有的有附城地区,有的无附城地区。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地方志作者的认识以及行政区划的影响,一些本应属于城市的区域被排除在城市范围之外,而有些明显不属于城市范围的地方,却被当作城市的一部分。如府谷

821①《说文解字》卷6下“邑部”云:“距国百里为郊。”《尔雅注疏》卷7“释地第九”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

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埛。”

县,乾隆年间编纂的《府谷县志》就将附城村落划入乡区[31]卷1《里甲》,而乾隆四十二年编修的《户县新志》不但

将一些附城村落归入四乡范畴,甚至将本属于县城的礼制性建筑如社稷坛、历坛也一并划入乡区[32]卷1《地理第一》。县志作者的这种习惯性认识,在民国时一些地方志的编纂者仍然存在,如民国《澄城县附

志》就将距城里数为零的刘家庄、党家庄、蔡家庄、庐漥、郭家庄、卓子、程庄等村落归属乡里[33]卷1《乡区村镇一览表》。

其它如富平、蓝田、大荔、旬阳、宝鸡、麟游等有类似情况,恕不一一列述。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地方无论从城市空间的不可分割性还是城市人口的地理聚集特性来看,都不应该属于城市范畴,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地方或地域却成为州、县、厅城的地域组成部分,如朝邑的柳村、孝义厅的石嘴子街、中部县的石山村等

即是。康熙五十一年纂修的《朝邑县后志》记载:“朝邑城东南五里许曰柳村,柳村邑附郭,人饶于财而尚

礼。”[34]卷8《艺文》。与此类似,光绪九年编修的《孝义厅志》

将与县城有5里之遥的石嘴子街作为厅城的一部分①,中部县的石山村亦是距县有5里地,但民国《中部县志》却将其作为“县城及关”来对待[35]卷5《户口志》。如

果说,朝邑县的柳村,仅就县志本身的陈述我们无法对其属性作出明确的判断,但孝义厅的石嘴子街和中部县的石山村,则明显不属于县治城市范畴。此二县是山区县,自然空间的分割使石嘴子街和石山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地域上与各自的县城相连。只是我们不知道县志作者出于什么原则或处于什么样的观察角度而

做出如此归类。用现代地理学的城市“飞地”理论来看,倒是可以解释得通。但即使如此,这些城市“飞地”

的人口亦不能作为治城城市人口,这在今天的城市人口统计中依然如此。因此,基于文献记载、表述的种种歧异,本文所界定的城市区域组成仅是理论上的、原则性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行政区划、习惯认识、功能区位等影响因素,从文本形成的历史情景中去把握或区分古代城市的内涵,任何囫囵吞枣或不加分析的利用文献记载的城市人口资料,都可能导致不可避免的认识性错误。

四、结语

在历史城市人口研究中,研究者碰到的最大障碍或问题是历史城市人口资料的匮乏,正如曹树基教授在

评论施坚雅的研究成果时所说:“历史学家如严格地按照历史学的规范从事研究,断不敢轻易地构造涉及全

国城市人口的模型。他们知道,

在缺乏实证研究的背景下,奢谈中国城市人口是不明智的。”[36]724而我们在怀疑、诘责甚至否定施坚雅研究成果之时,研究者面临的是与施坚雅同样的问题—

——可供分析的城市人口样本极为有限,用以支撑所谓的“山东城市等级模式”和“陕甘城市等级模式”的样本数量分别为9(2)②、10,样

本数量均不足10%。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

我们用于诘责别人的短处,也恰恰是自己的软肋。因此,如何从“区域”人口数据中提取城市人口数,就成为中国历史城市人口研究能否取得突破的基础和关键。而对历史城市空间范围和人口属性问题的廓清和认识,无疑是基本的前提和关键的关键。本文研究表明,历史城市地域空间可由三部分组成,即城内、关厢和附城地区,对于文献记载的疑似城市人口数的检验与判断,用城市人口平均密度法要远比目前学者们所用的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5%的经验上限,客观、合理得多。应当指出,本文对历史城市空间范围及人口属性的有关认识和判断,仅是依据处于内陆的陕西县治城市而得出的,其是否符合传统社会条件下城市的一般情况,尚需不同区域尤其是沿边沿江沿海城市的检验和数据支持。

[参

考文献][1]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姜涛.人口与历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续俭,田屏轩,范凝续.民国乾县新志[

M ].民国三十年刊印本.[6]严书麟,等.光绪渭南县志[

M ].光绪十八年刊本.[7]张道藏,等.民国续修礼泉县志[

M ].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8]佚名.光绪佛坪厅乡土志[M ].光绪三十四年抄本.

[9]聂雨润,张树木云,李泰.民国大荔县旧志稿[M ].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9

21①

②参见光绪《孝义厅志》卷2《田赋·户口》、卷4《建置志》。9个样本,含推测城市人口数在内。2是文献明确、可靠的城市人口样本数。

[10]周铭旂,李志复.光绪大荔县续志[M].光绪五年刊本.

[11]阎佐荛.西乡县乡土志[M].抄本.

[12]陈芑芬.宁羌州乡土志[M].燕京大学图书馆民国铅印本.

[13]佚名.光绪佛坪厅乡土志[M].光绪三十四年抄本.

[14]张元际.清兴平县志[M].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15]田惟均,等.民国岐山县志[M].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6]佚名.砖坪县志[M].民国铅印本.

[17]袁文观.乾隆同官县志[M].乾隆三十年抄本.

[18]席奉乾,孙景烈.乾隆合阳县志[M].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19]贺仲瑊.道光留坝厅志[M].道光二十二年刊本.

[20]梁善长.乾隆白水县志[M].民国十四年重印本.

[21]佚名.清葭州乡土志[M].清末抄本.

[22]余修凤.光绪定远厅志[M].光绪五年刊本.

[23]丁锡奎,白翰章.光绪靖边县志稿[M].光绪二十五年铅印本.

[24]张力仁.流民问题与清代陕南社会动荡[M]∥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25]舒钧.道光石泉县志[M].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26]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7]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8]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安康地区地理志》编写组.安康地区地理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9]谭绍裘.光绪扶风县乡土志[M].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30]赵葆真,等.民国户县志[M].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31]郑居中.乾隆府谷县志[M].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32]汪以诚,孙景烈.乾隆户县新志[M].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33]王怀斌,等.民国澄城县附志[M].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34]王兆鳌.康熙朝邑县后志[M].康熙五十一年刊本.

[35]余正东,黎锦熙,吴致勳.民国中部县志[M].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36]葛剑雄,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介永强]

Urban Space Domain and Population Identity in the Qing Dynasty

ZHANG Li-ren

(Northwest Institution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

Abstract:Since scholars differ in understanding of urban population identity in current studies of historical ur-ban populations,we must do something to discriminate and analyze the space domains and population identities of historical cities.Generally,historical urban space domain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interior of the city,outer city and peripheral areas.To testify the rationality of doubtful recorded data of urban population,the density of urban popul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means that is much more objective and more reasonable than the best results by the urban population taking5%of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currently adopted by scholars.Those former analyses and understandings are not reliable only depending on the recorded number of people residing inside,outside and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Key Words:historical population geography;cities in the Qing Dynasty;Shaanxi;urban space;urban popu-lation

031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人口空间分布解读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二,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也会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状况,并影响其动态分布特征。另一方面,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同特征也反映了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人口空间分布是否均衡合理对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探索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其动态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最终促进区域人口合理均衡布局,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区域人口空间分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成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我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提出“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胡主席在报告中又提出新的人口发展战略要求,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跟之前研究相比较,有关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学术研究并不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用经济承载力指标考量人口分布是否合理,探讨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己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市之一,2014年总人口己达1732.76万人。重庆市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重庆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人口容量和自然、经济承载力方面研究重庆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人口分布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的人口研究还不是独立的研究课题,它只是在研究空间问题时被涉及的某一个相关方面。主要代表学者有伯吉斯、霍伊特、罗西等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1951年Clark以20多个城市的人口数据为依据,研究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呈指数式衰减趋势,也就是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呈现负指数的关系; Sherratt和Tanner随后研究得出新的人口密度理论模型一正态密度模型,Smeed提出了负 幂指数模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受地理学发展思潮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此外还有人口分布的数量模式,人们的迁居行为和因人口集聚形成的住房链问题。主要代表学者有克拉克、西蒙斯、劳瑞、摩尔、贝尔、布朗等。1969年,Newling 等深化了Clark理论模型,用二次曲线替代了一次变量,提出了二次指数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主要以阶级关系、政治因素等社会结构深层原因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代表学者有哈维、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派。90年代,美国人口分布研究主要以国内国际人口迁移和人口特征的区域差异为主,此外还

基于剥夺理论的城市社会空间评价与应用

20lO-午g1期总第186期囊黼蒯学列 提要在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和新贫困问题涌现的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土地利用、公共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能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还应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社会需求特征,关注城市社会空间的基础评价。首先综述了西方学界社会指标和空间评价研究.以剥夺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和地域政策评价;再分析了中国规划领域内以物质空间为主的基础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借鉴西方研究尝试构建城市社会空间评价的指标内容、指标处理、综合和空间分析评价方法.并探讨规划启示。 关键词社会空间评价;剥夺理论:地域政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10)01-0071-07 作者简介 袁嫒,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 域规划学院博士后。yyuanah@163. Com 吴缚龙.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卡迪夫大学中国城 市研究中心主任基于剥夺理论的 城市社会空问评价与应用袁媛吴缚龙 TheEvaluationofUrbanSocialSpacefromthePerspectiveofDeprivationTheory YUANYuon.WUFulong Abstract:Onthecontextofaggravationofsocialdifferentiation,residential segrega—tionandnewurbanpovertyintransitionalChinesecities,thepaperhighlightstheimportanceofevaluationofsocialspaceinurbanplanninginordertoidentifythespatialdistributionofsocialissuesandsocialdemands.Firstly,thepaperreviewswesternresearchesonsocialindicators,evaluationofsocialspaceandarea—basedpolicybasedontheoryofdeprivation.Secondly,severalproblemsinevaluationand researchofsocialspaceinurbangeographyandurbanplanningareanalyzed.Thirdly,usingGuangzhouasacase,thepaperattemptstoconstruct anevaluationfi'ameworkthatintegratessocialindicatorsandevaluationmethods.Thelessonsfor urbanplanning arediscussedattheend. Keywords:evaluationof socialspace;theoryofdeprivation;area-basedpolicy;in?dexofsocialspace 西方学界和政策研究领域从1960年代开始,利用一系列数量化的社会指标(s沪cialindicator)评价社会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而论证并影响政策决策、合理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lJ。总共经历了“社会指标运动”(socialin.dicatorsmovement)和“社区指标运动”(communityindicatorsmovement)两轮研究热潮,其中剥夺(deprivation)概念、指标体系(indexofdeprivation)和以地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area—basedapproach)产生于这两轮热潮中,并成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检测社会经济问题及空『日J分布的框架f2叫,成为公共决策领域里地域资源分配和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及监督的常用方法。 一直以来.中国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的基础空间评价对象是物质空间。包括用地条件、生态条件、经济条件等。毋庸置疑物质空间评价是规划的重点,将影响着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设施配置等。但是部分资源分配和设施布局不应该仅建立在物质空间评价基础上。更应该考虑社会问题的空间分布和需求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0701049)和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项目(2007—3035) 71 万方数据

Oracle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类型

Oracle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类型随着GIS、CAD/CAM的广泛应用,对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存储大量空间几何数据,且以事物的空间关系作为查询或处理的主要内容。Oracle数据库从9i开始对空间数据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支持,增加了空间数据类型和相关的操作,以及提供了空间索引功能。 Oracle的空间数据库提供了一组关于如何存储,修改和查询空间数据集的SQL schema与函数。通过MDSYS schema规定了所支持的地理数据类型的存储、语法和语义,提供了R-tree空间数据索引机制,定义了关于空间的相交查询、联合查询和其他分析操作的操作符、函数和过程,并提供了处理点,边和面的拓扑数据模型及表现网络的点线的网络数据模型。 Oracle中各种关于空间数据库功能主要是通过Spatial组件来实现。从9i版本开始,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库组件对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支持。其主要通过元数据表、空间数据字段(即SDO_GEOMETRY字段)和空间索引来管理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系列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函数,让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GIS应用开发。Oracle Spatial使用空间字段SDO_GEOMETRY存储空间数据,用元数据表来管理具有SDO_GEOMETRY字段的空间数据表,并采用R树索引和四叉树索引技术来提高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速度。 1、元数据表说明。 Oracle Spatial的元数据表存储了有空间数据的数据表名称、空间字段名称、空间数据的坐标范围、坐标参考信息以及坐标维数说明等信息。用户必须通过元数据表才能知道ORACLE数据库中是否有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元数据视图(USER_SDO_GEOM_METADATA)访问元数据表。元数据视图的基本定义为: ( TABLE_NAME V ARCHAR2(32), COLUMN_NAME V ARCHAR2(32), DIMINFO MDSYS.SDO_DIM_ARRAY, SRID NUMBER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方法小组互动学习法比较法 【基础知识】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__________。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________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特点 a.19世纪以前:以_____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二战”后:人口从_______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_________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______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______的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______,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____、土壤、___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_______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__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治、_____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______、社会变革、______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 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空间位移: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 2.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通常以是否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

空间数据库报告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实验名称:空间数据查询与访问 实验环境:win7 64位系统,内存为2G,Oracle11g数据库实验者: 实验时间:2013.12.09

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Oracle Spatial中空间数据查询与访问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用PL/SQL访问Oracle Spatial数据库中几何数据,以及调 用相关的空间分析函数对几何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内容: 将数据文件mvdemo.dmp导入到创建的用户中去,然后根据要求利用SQL语言进行编程实现相应的功能。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1)输出数据库中所有州的多边形,采用WKT格式输出; (2)输出数据库中所有的城市的几何对象信息,采用GML格式输出; (3)给定点的经纬度坐标(40°43′N,74°00′W),查询该点是位于美国的哪个州? (4)给定一个矩形区域(35-45°N,90-100°W ),查询有哪些城市位于该区域内?哪些州与该区域相交? 实验步骤及结果展示: (1)将mvdemo.dmp数据集导入到创建好的用户mvdemo中 由于表空间和用户的创建过程我们已经展示过很多次,并且也尝试过很多次了,这里我们就直接跳过表空间和用户的创建过程,直接将数据集导入到创建好的用户中去,导入数据的具体过程如下: 在C:\app\oracle\product\11.2.0\dbhome_1\BIN文件夹中打开imp.exe 文件,这个文件是用来将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的,因此我们利用这个文件将mvdemo.dmp文件导入到数据库中,进入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创建建好了一个名为mvdemo的表空间和用户,密码也设置为mvdemo,输入后显示连接成功,然后按照提示进行数据的导入工作,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01 h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数量的变化 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口r人口迁移。 2 .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口02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 .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是指人口跨口03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型1年)的迁移活动。 [19世纪前:以岡集团性、龜大批的移民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 家;II定居移民减少,麵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指在已09—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口10移居的现象。 ②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口口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口咚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自我探究]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提示]不是。人口迁移常伴随户籍变更、居住时间超一年等条件,去外地打工不符合 这些条件。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1) 重要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口 0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口02变化。 (2) 主要因素:气候、口03土壤、水、型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 2 ?经济因素 (1)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因素。 (2) 主导因素:型经济。 3 ?社会因素 (1) 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 (2) 主要因素:政策、口08社会变革、战争和□ 09宗教等。 [自我探究]目前影响我国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政策因素,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 『自我反馈』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 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 C. 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 D. 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 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

文献综述-空间数据库

高级数据库(结课)文献综述 题目:空间数据库 姓名:张广元 学号:Y151021422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年级:2015级 任课教师:葛利 2015 年12 月15 日

【前言】 空间数据库是近年来数据库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所谓空间数据是指与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相联系的数据。归纳起来它具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 每个空间对象都具有空间坐标,即空间对象隐含了空间分布特征。这意味着在空间数据组织方面,要考虑它的空间分布特征。除了通用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文件系统关键字的索引和辅关键字索引以外,一般需要建立空间索引。 2、非结构化特征 在当前通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记录一般是结构化的。即它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第一范式要求,每一条记录是定长的,数据项表达的只能是原子数据,不允许嵌套记录。而空间数据则不能满足这种结构化要求。若将一条记录表达一个空间对象,它的数据项可能是变长的,例如, 1条弧段的坐标,其长度是不可限定的,它可能是2对坐标,也可能是10万对坐标; 其二, 1个对象可能包含另外的1个或多个对象, 例如, 1个多边形,它可能含有多条弧段。若1条记录表示1条弧段,在这种情况下, 1条多边形的记录就可能嵌套多条弧段的记录,所以它不满足关系数据模型的范式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空间图形数据难以直接采用通用的关系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 3、空间关系特征 空间数据除了前面所述的空间坐标隐含了空间分布关系外。空间数据中记录的拓扑信息表达了多种空间关系。这种拓扑数据结构一方面方便了空间数据的查询和空间分析,另一方面也给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维护增加了复杂性。特别是有些几何对象,没有直接记录空间坐标的信息,如拓扑的面状目标,仅记录组成它的弧段的标识,因而进行查找、显示和分析操作时都要操纵和检索多个数据文件方能得以实现。 4、分类编码特征 一般而言,每一个空间对象都有一个分类编码,而这种分类编码往往属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地区标准,每一种地物的类型在某个GIS中的属性项个数是相同的。因而在许多情况下,一种地物类型对应于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当然,如果几种地物类型的属性项相同,也可以多种地物类型共用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 5、海量数据特征 空间数据量是巨大的,通常称海量数据。之所以称为海量数据,是指它的数据量比一般的通用数据库要大得多。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可能达几十GB,如果考虑影像数据的存贮,可能达几百个GB。这样的数据量在城市管理的其他数据库中是很少见的。正因为空间数据量大,所以需要在二维空间上划分块或者图幅,在垂直方向上划分层来进行组织。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各阶段的特点、原因和地理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与方法。 4.联系实际分析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使用说明】 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准备上课检查 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 3、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4、学案用完后,上交检查 【自主学习】 一、人口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和。 2、人口迁移概念: 3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国内人口迁移是指。 4.国际人口迁移【读课本填表】

图 5.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 【读课本P8和图1.8填表】 (1)二战后,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主要是由于 ; (2)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 地区吸引 了大批外籍工人。 6、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 、 、 等影 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 (2)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往往起重要作用。此 外, 、 、 、 、 、 ,也 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合作探究】 1、如何判断是否是人口迁移? 【读图思考】下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三 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请说出各箭 头的含义。

2、现代我国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分析) 对迁出地: 对迁入地: 3.读案例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2)图中人口迁移属哪一种人口迁移? (3)美国四次人口迁移的原因及方向?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口迁移的的推力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的拉力是什么? 4.读案例3分析: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比较分析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 【巩固提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或国家)的是 A.西欧 B.拉丁美洲 C.澳大利亚 D.西亚 2.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基于CityGML的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设计研究

基于CityGML的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设计研究 目前,全国正积极开展智慧化和数字化城市建设,若想构建智慧化、数字化的城市就必须建立三维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但是三维模型数据通常较难共享,所以必须建立CityGML模型共享标准。为了进一步明确在CityGML基础之上的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其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望对该模型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并为日后应用提供帮助。 标签:CityGML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设计研究 国家自从提出测绘地理信息“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后,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始构建完善的数字城市建设,传统的数字城市三维景观模型具有一定的缺陷,很多大数据格式难以兼容和共享,为了有效的完善该模型建设,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CityGML技术的标准,并为空间数据存储建立了相关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CityGML技术在模型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内容论述如下。 一、CityGML技术和模型概述 1.概念概述 CityGML技术和模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地理标记语言技术和模型,该模型下的数据较为开放,属于GML3的一种应用模式,其交换格式是在虚拟3D 城市模型和XML的存储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可以对城市中的三维对象建立相关的信息模型,可以显示多种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和数据关系,经由该模型建立的区域模型的语义、拓扑、几何关系明显。使用这种技术和模型不仅可以有效的显示城市模型的外观,还可以建立其系统的语义属性,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现城市植被、交通设施以及地面情况等。目前,较为先进的版本为CityGML2.0版本。该版本中内含11个扩展模式和1个核心模式。 2.关键技术说明 为了深入应用该模型,必须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认知和理解,其模型中主要的模型和技术包含两点,一是LOD细节层次模型,二是语义/几何一体化表达模型。在该模型中一共有五个连贯细节层次,只有提高这些细节层次才可以更加高效的收集各种细节。而细节层次联合地域建立的LOD0-地域模型多指2.5维度的数字地形模型,属于一种较为粗糙的层次模型。其中,该模型中的LODl模型缺少屋顶的模型结构;而LOD2模型则为屋顶和纹理的粗模,期间涵盖了植被等物体;LOD3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建筑物模型,该模型的分辨率更高,细节层次呈现也较多,其中的交通设施和植被模型显示更为精细;而LOD4模型则是在所有模型基础上增设了细致的3D物体结构,其层次也更加详细。 在CityGML中,语义,几何一体化表达模型是其主要的设计内容。在该模型中可以建立语义机制,语义内容中将窗户、墙壁和建筑物等真实物体采用一定

高中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一地理DL-10-01-007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编写:何珍审核人:刘利编写时间:2010-3-6 【学习目标】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 【学习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 4

来期以来了明显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读图思考1】 读下图,思考问题。 (1)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美国东北部气候有何特点? (3)美国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除气候因素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思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因而人口稠密。 (2)美国东北部纬度偏高,东部又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北美洲地形南北敞开,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东北部地区冬季严寒,因而被称为“冷冻地带”。 (3)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图1-6) (1)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 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2)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 图1-6 (3)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 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第3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口人口空间变化的常见形式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知识点,尤其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是高频考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由A 1到B 1,B 2到C 1,C 1到A 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 1到B 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

人口流动;由A 1到D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 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 业文明,也改变 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 增多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了人力资源 空间分布格局 3.我国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

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 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 部、中部向西北、东北、 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 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 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 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民工潮 民工荒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原 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收入差距缩小, 工作环境差 产业转移, 国家重视 “三农” 利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 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子女教育, 赡养老人, 农业发展 弊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 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 人负担重 工厂停产 图示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分析黄强,张果(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制 定区域人口政策具有指导作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四川省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四川省人口空间结构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口空间分布很不均衡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关 键 词:人口; 洛仑兹曲线;空间分布 1 引言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着人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人口的空间因素也处在不断演变中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这种差异及其发展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人口的合理再分布以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起指导作用。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人口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研究四川省人口地域分布及其合理的容量过程中,使用不均衡指数、基尼指数、集中指数和人口再分布指数了解四川省的人口分布在地域上是否均衡以及集中性,并了解四川省在过去几年中地域人口分布的发展状况。 2 四川省人口定量分析2.1四川省人口增长率分析表1四川人口增长率地 区1994—1999人口增长率‰ 1999—2003人口增长率‰ 吊顶层电气组在进

人口增长率是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数量指标。1994年—1999年四川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2‰,低于我国同期9.90‰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同样,在1999年—2003年四川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也低于我国同 期6.8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4年—1999年四川省年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攀枝花16.37‰,在这一时间段年均人口增长率大于10‰有攀枝花市、巴中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一时期成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8.99‰,高于全省的6.42‰。1999年—2003年年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凉山彝族自治州13.71‰,在这一时间段年均人口增长率大于10‰有攀枝花市、成都、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广安。其中,资阳市的人口还出现了负增长为-0.46‰,这些都说明四川省人口控制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施。2.2四川省人口地域分布分析不均衡指数: n y x U n i i i ∑=-= 12)](22[基尼指数:∑∑==++-=n i n i i i i i y x y x G 1111)()(集中指数: ∑=-=n i i i y x C 121人口再分布指数:it n i m t i x x R -=∑=+1,21其中,为不均衡指数,为基尼指数,为集中指数,为人口再分布U G C R

第四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第四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4) 城市空间由居民、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以及物质实体空间组成.它是入类的主要聚居场所、也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反映。城市生括中的人类行为和目的,赋予了城市空间丰富的含义.不同的人们行为场所构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在这一空间中,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特征人群的汇集地,也是个人交往的主要空间,是外部力量和地方影响的冲突点、由若干个邻里单位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一一城市社区。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特性导致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 4.l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理论与方法 关干城布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无论在城市社会学界.还是城市地理学界,乃至城市规划学界,已形成多种学派。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主要是从城市土地利用方面来考察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这种从外观上研究城市的所谓景观论方法.虽然考察了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果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但没有涉及到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人类活动本身。因此.城市地域研究转向了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说明城市形成发展机制的社会生态学方法。但社会生态学方法由于把人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看侍而受到批判.从而出现了注重人类主观行为的行为论方法。可是在行为论方怯中,只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观团素,而忽砚了制约人类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因而最近的城市地域研究又发展到考虑产生人类活动各种社会制约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结构主义方法,以及考察各种制约条件.动态研究人类活动的时间地理学方法。 4.1.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 1)景观学派 景观学派对城市地域的研究最初是通过外部观察开始的,这集中表现在城市建筑物、广场。道路。河流等的空间配置类型巳成为理解城市地域的首要问题。城市的形成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其形态与土地利用结构也不同。遍过比较研究可以认识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同。另外,建筑高度和建筑材料、城市色彩、城市道路网形态也是分析城市景观的一些重要指标。 2)社会生态学派 社会生态学派与景观学派相对,其代表为芝加哥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古典经济理论的影响较太。该学派认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在各种人类话动的竞争中逐步出现了有空间特色的结构。生态学派提出了一些对城市理论体系有意义的概念,但是,社会生态学派把人看得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忽视了人类活动背后的文化及传统的影响。 3)区位论学派 屠能农业区位论是用接近性和地价负担能力等主要概念来说明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的形成机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则认为:合理购物行为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这两者的合理化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中心地等级体系。区位论学派的发展与记量地理学的兴起直接相关,即与当时数学模式、统计研究方法和计算机的普及有关。 4)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往重行为的意识决定过程。在进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时,尤其注重购物和迁居行为。尽管中心地模式是以消费者利用最近的中心地为前提的,但事实上,除距离外决定购物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为因素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5)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可分为制度论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制度论学派认为入类行为绝对不是自由的,受社会制度的制约,特别注重产生各种社会制度的政治、经济体制。马克恩主义学派则注重社会各阶层之回的力量关系.研究重点在于城市中产生社会不公平等现象的政抬、经济体制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等。 6)时间地理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坦德提出,并由以他为首的伦德学派发展而成。时间地理拳派(Tbowt bob)注重围绕人们活动的各种制约条件的分析,在时空轴上动态地、连续地研究人类活动对

城市空间数据和GIS应用

收稿日期:2001-06-07 我国城市空间数据和GIS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王丹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遥感制图中心,北京100007) 摘要: 基于最近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的一次调查,本文首先评介了我国城市空间数据和GIS应用的现状,然后分析了21世纪城市发展对GIS的需求和GIS技术面临的挑战,进而介绍了为主动迎接挑战已经或正在采取的一些行动,最后对未来前景做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 城市;空间数据;GIS;数字城市 1 引言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行业学会、协会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和政策研讨。我们认为,无论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还是数字城市,其核心都是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服务。这里的数据不仅包括数据的生产和更新,同时也包括数据的管理与分发;而基于数据的服务覆盖面更广,它涉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及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AM/FM (自动设备管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网络等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与实施的方方面面。 在社会生活中,城市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截止1999年我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城市面积约为81.3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2.1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2%。但城市却创造了约60%~70%的GDP,容纳了约30%~40%的全国人口,集中了约90%以上的科技力量和高等教育,高科技产业和很多行业也以城市作为最主要的载体,城市名副其实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城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 本文基于最近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的一次调查,拟简要评介我国城市空间数据和GIS应用的现状,分析21世纪城市发展对GIS的需求和GIS技术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为主动迎接挑战已经或正在采取的一些行动,最后对未来前景作些展望,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 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