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望子成龙学校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期)

期末考试模拟试

注意事项:

A.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全卷共120分;

B.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2.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为了探究小球

自由下落时的运

动,某物理实验

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

所示.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关系图象的是()

B. 手在小提琴上不

同位置按弦,主要

目的是改变响度

D. B超检查身体是

超声波在医学中

的应用

C. 道路两旁的隔音

墙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

A. 太空中宇航员能

对话,说明声音

可在真空中传播

A.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水面上山的“倒影”

D. 手影游戏

5.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7.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

倒立的实像

8.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1)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 A.9:8 B.8:9 C.2:1 D.1:2

10.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1.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体积不变

12.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干冰吸热变成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升华、凝华、熔化

B.升华、凝固、熔化

C.升华、熔化、凝华

D.凝华、液化、升华

1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ρ甲:ρ乙=1:4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ρ甲:ρ乙=4:1

14. 用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几种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在右盘中从大到小添加或更换砝码;

B.当把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该砝码又嫌少时,可移动游码;

C.当发现指针稍许偏离分度盘中央刻线时,可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D.如不小心使实验桌发生明显的抖动,应重新调节平衡后再称质量。

15.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6. 如图所示,物体A B高1.6 m ,平面镜C D高0.6 m ,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中横线上方。

A.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

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18.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19.如图是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图.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以及标识界面的

符号都模糊不清,但根据该图还是可以断判出界面,是入射光线.

20.某钢瓶内装氧气密度是8kg/m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21.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涪江水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m。

2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23.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

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

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

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

气变成液体并________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

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

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______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

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4. 如下图所示,

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的工具;水的密度为ρ =1.0×103 kg/m3,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 kg/m3。

25.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如上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4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6.(1)(1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作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及大小。

(2)(1分)如乙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 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 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保留辅助线)

(3)(2分)在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凹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4)(2分)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大致光路图.

27.(4分)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听到回声,分别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空气中声速340m/s)

(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28.(4分)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是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此时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有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这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密度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29.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如果像在光屏在上方,光屏蜡烛不动,则需将凸透镜向移动。

(2)调整

后,把烛焰放

在距凸透镜

16cm处时(如

图乙),在凸透

镜另一侧前后

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如果将蜡烛在乙图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若凸透镜被挡一半,则像形状。

3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

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

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

化名称)而产生的。

31.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g;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

所示为 mL,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B 卷(共2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1.“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

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以下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

合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

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

能看到的是()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

3.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

过一会儿可明显 看到 ( )

A.a 、b 两块玻璃内(或外)侧的小水珠都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B.a 、b 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4. 有一个焦距为f 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透镜4f 处沿主轴移动到离透镜1.5f 处,在此过程中( )

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

B.像移动的速度由比物体移动的速度慢变为比物体移动速度快;

C.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 ;

D.像的放大率(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5.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 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 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 ( )

A . m 甲

B . m 甲=m 乙

C . m 甲>m 乙

D .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10分)

6.(4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 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

(3)做完某次实验后,四个小组都将收集和处理的信息记录在白纸上, 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较“

”。 较远的 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____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 .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 .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 .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 .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7.(6分) 在兵器工业中,子弹射出的速度是衡量枪械性能的指标之一.有一种运用“旋转

法”测子弹速度的方法,如图所示.在电动机转轴上固定两个间距为20cm的薄塑片,电动机以300转/秒匀速转动,枪械正对塑片水平射击,子弹穿越时的阻力不计.对一般步枪测试,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这段时间内,塑片旋转不超过两圈.现对子弹速度在200m/s以上的某型号步枪进行测试,子弹先后射穿两塑片的弹孔位置如图中A、B.求:(1)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这段时间内,塑片可能转过的角度.

(2)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可能时间.

(3)该型号步枪子弹飞行的速度.

望子成龙学校八年级物理(上期)期末模拟试题---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A 卷(共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2分)

1. C

2. C

3.D

4.C 5 .C 6.D 7.C 8.C 9. B .10.D 11.C 12. A 13. D 14.

C 15.B 16.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7.(振动能量不能)18.(40千米/时)19.( bf co )20.( 6 ) 21.(12 23) 22.(将蜡烛靠近凸透镜靠近 A C ) 23.(放热吸热) 24.(质量 1.0×103 ) 25.(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4分)

26.(共6分)(1) (2)(3)(4)

27.已知:v声=340m/s v车=10m/s t1= 3s t2=3s

求:s1=? s2=?

解:(1)设汽车鸣笛时与峭壁间的距离为s1 则v声t1+v车t1=2s1 340m/s×3s+10m/s×3s=2s1 解得:s1=525m.

(2)设汽车鸣笛时与峭壁间的距离为s2 则v声t2-v车t2=2s2 340m/s×3s-10m/s×3s=2s2 解得:s2=495m.

答:(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0m/s,汽车鸣笛时和峭壁间的距离是525m;

(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0m/s,汽车鸣笛时和峭壁间的距离是495m.

28.已知: m0=0.1kg m1=0.4kg m2=0.8kg m3=0.9 kg ρ水= 1.0×103 kg/m3

求:V容=? ρ金属=?

解:(1)当瓶内装满水时m水=m1-m0=0.4kg-0.1kg=0.3kg,V容=V水= m水/ρ水=0.3kg/1.0×103 kg/m3=3×10-4m3

(2)m金属=m2- m0= 0.8kg-0.1kg=0.7kg

(3)m水1 =m3- m2=0.9 kg- 0.8kg= 0.1kg. V水1 = m水1/ρ水=0.1kg/1.0×103 kg/m3=1×10-4m3

V 金属=V容-V水1=3×10-4m3-1×10-4m3=2×10-4m3ρ金属=m金属/V金属=0.7kg/2×10-4m3=3.5×103kg/m3

答: 玻璃瓶的容积是3×10-4m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3kg/m3。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29.(1)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答案不唯一);向下(2)倒立放大实;投影仪;(3)靠近;不变.

30.解:(1):热胀冷缩.(2):97;小于.(3):不变;液化.

31.(1)CBDEA;(2)左;(3)62 ;20 ;3.1×103.

B 卷(共2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

二、综合题(10分)

6. (1)刻度尺(2)垂直(3)C (4)亮 C

7.解:(1)设子弹的速度取最小为200m/s 子弹穿过两个塑片的时间t=s ÷v =0.2m ÷200m/s =0.001s

电动机转过的圈数n=300r/s×0.001s=0.3r 所以子弹穿过两塑片的时间内电动机转动的圈数小于1圈,塑片转过的角度为60°

(2)电动机转过60°的时间为t′=1 /300 s × 60° /360° =1/ 1800 s 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时间t=t′=1 /1800 s=5.56×10-4s

(3)由公式v=s ÷t =0.2m ÷1 /1800 s =360m/s

答: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这段时间内,塑片转过的角度60°.

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时间为5.56×10-4s.该型号步枪子弹飞行的速度是360m/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