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8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与

设备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第1.0.2条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合理地确定

设计方案。

第1.0.3条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节约用铜。

第1.0.4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交流、直流电力

设备接地设计。

第1.0.5条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装置宜接地或接零。交流电力设备应充分利用

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能对地构成电流闭合回路的直流电力回路

中,不得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接地体。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

线、接地体以及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不

应小于1米。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0.2条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

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注:本规范中接地电阻系指工频接地电阻。

第2.0.3条如因条件限制,按本规范的要求接地有困难时,允许设置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

用的绝缘台。绝缘台的周围,应尽量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第2.0.4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延

时自动切除故障的装置。

第2.0.5条低压电力网的中性点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当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且装有能迅

速而可靠地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时,电力网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第2.0.6条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

用低压接零保护,即

接零。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可采用低压接

地保护。但如用电设备漏电,设备外壳和与其有电气连接的金属部分可能带电,应采取装设

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均压等安全措施。由同一台发

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采用接零、接地两种保护方式。在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2

低压电力网中,当全部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时,可同时采用两种保护方式,但不接零的电

力设备或线段,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城防、人防等潮湿或条件特别

恶劣场所的供电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

第2.0.7条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应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

引起的危险。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上必须装设击穿保险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

的终端及其分支线的终端,还应在每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在安全电压网络中,宜将安

全电压供电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防止高电压窜入引起危险;如接地确有困难,也

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第2.0.8条确定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应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小

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一般不迅速切除故障,此时变电所及电力设备接地装置

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Ej=50+0.05ρb (2.0.8-1)、Ek=50+0.2ρb (2.0.8-2)

式中Ej——接触电势(伏);Ek——跨步电势(伏);ρb——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欧·米)。

在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例如矿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允许值宜适当降低。

第2.0.9条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

中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第三章保护接地的范围

第3.0.1条电力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应接地或接零: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

二、电力设备传动装置;

三、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四、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五、房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门;

六、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等;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无避雷线小接地短路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

凝土杆塔;

九、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

十、控制电缆的外皮。

第3.0.2条电力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不接地或接零:

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380 伏及以下、直流额定

电压440 伏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壳,但当维护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力设备外壳和接地物件时

除外;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127 伏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0 伏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外

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

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金属底座等;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3

四、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的设备,如套管等(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

五、额定电压220 伏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六、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四章接地电阻

第一节高压电力设备

第4.1.1条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设备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一、高压与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

I

R ≤120 (4.1.1-1)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欧);

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安)。

当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总容量不超过100 千伏安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

欧。

二、仅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

I

R ≤250 (4.1.1-2)

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 欧。

第4.1.2条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按公式(4.1.1-1)、

(4.1.1-2)计算时,接地故障电流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一、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中

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 倍。

二、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

台消弧线圈时的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值,但不得小于30 安。

第4.1.3条确定接地故障电流时,应考虑电力系统5~10 年发展规划以及本工程的规划。

第4.1.4条在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为保证迅速切除接地故障,应根据变电所接地装置

的接地电阻验算继电保护装置的两相异点接地短路动作电流,或熔断器熔体的熔断电流。接

地短路电流不应小于继电保护装置换算到一次侧的动作电流的1.5 倍,或熔断器熔体额定电

流的4 倍。当不能符合要求时,可降低接地电阻或采取其他措施。

第二节低压电力设备

第4.2.1条低压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 欧。使用同一接地装置的并列

运行的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当其总容量不超过100 千伏安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 欧。

第4.2.2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宜在电源处接地,但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4

移动式电源设备除外。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公里处,零线应重复接

地。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 米

者除外),若屋内配电屏、控制屏有接地装置时,也可将零线直接连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线路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欧。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

地电阻允许达到10 欧的电力网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 欧,但重复接

地不应少于三处。零线的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第4.2.3条直流电力网中零线重复接地应采用人工接地体,并不得与地下金属管道等有金

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 米。

第4.2.4条为防止触电危险,在低压电力网中,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第三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电力设备

第4.3.1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要求接地装置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极

不合理时,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和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电阻可达到30 欧,变

电所可达到15 欧,但应符合本规范第2.0.3 条的规定。

第4.3.2条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独立避雷针,当要求达到规定的10 欧确有困难时,可采用

较高的接地电阻值,并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应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

规范》第5.1.1 条和第5.1.3 条的规定。

第四节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第4.4.1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无避雷线的高压电力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混凝土杆宜

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 欧。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和高低压线路共杆的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和

金属杆应与零线连接,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宜与零线连接。与零线连接的电杆可不另作接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其钢筋混凝土杆宜接地,金属杆应接地,接地电阻不

宜大于50 欧。

沥青路面上的高、低压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以及已有运行经验的地区,可不

另设人工接地装置,钢筋混凝土杆的钢筋、铁横担和金属杆塔,也可不与零线连接。

第4.4.2条三相三芯电力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均应接地。变电所内电力电缆金属外皮可利

用主接地网接地。与架空线路连接的单芯电力电缆进线段,首端金属外皮应接地;如果在负

荷电流下,末端金属外皮上的感应电压超过60 伏,末端宜经接地器或间隙接地。

第五节其他电气设备

第4.5.1条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的电弧炉设备,其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欧;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超过10 欧。

第4.5.2条X光设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欧,可与车间接地干线相连接。如高电

压发生器在X光设备内,则仅将X光设备的外壳接地。如高电压发生

器与X光设备分开设置,

则高电压发生器的接地端子应首先与X光设备的外壳相连接,然后再接到接地干线或接地体

上。X光管的外包金属体和金属支架均应接地。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5

第五章接地装置

第一节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第5.1.1条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体。

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一般不敷设人工接地体,但变电所除外。

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外引式接地装置时,应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接,但电力线路除外。

第5.1.2条人工接地体的材料可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角钢、圆钢等。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且不应小于表5.1.2 所列规格。

表5.1.2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地上

类别

屋内屋外

地下

圆钢直径(毫米)

扁钢截面(cm2)

厚度(毫米)

角钢厚度(毫米)

5

24

3

2

6

48

4

2.5

8

48

4

4

作为接地体2.5 2.5 2.5

钢管管壁厚度(毫米)

作为接地线1.6 2.5 1.6

注:1、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其截面不应小于50 cm2,并

应热镀锌。

2、经常流过直流电力电流的接地体和接地线,其地下部分的最小规格见本规范第八章。

3、作为接地线的钢管,表中地下系指车间地坪内。

敷设在腐蚀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

或适当加大截面。

第二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

第5.2.1条变电所的接地装置,除利用自然接地体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网。但对10 千伏

及以下变电所,若用建筑物的基础作接地体且接地电阻又满足规定值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

人工接地网应以水平接地体为主,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可按照附录一。

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当不能满足接触电势或跨步电势的

要求时,人工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人工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宜采用0.6 米。

35 千伏及以上变电所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砾石、沥青路面或在

地下敷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帽檐式均压带。

杆上配电变压器的接地装置宜敷设成闭合环形。

第5.2.2条35 千伏及以上变电所的接地网,应在地下与进线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以

降低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连接线埋设长度不应小于15 米,连接处应便于分开,以便

测量变电所的接地电阻。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6

第三节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

第5.3.1条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土壤电阻率ρ≤100 欧·米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

不必另设防雷接地,但变电所的进线段除外。在居民区,如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不另

设人工接地装置。

二、在100<ρ≤300 欧·米的地区,除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外,还应

敷设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0.8 米。

在300<ρ≤2000 欧·米的地区,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

小于0.5 米。

敷设在耕地中的接地体,埋设深度应在耕作深度以下。

三、在ρ>2000 欧·米的地区,可采用6~8 根总长度不超过500 米

的放射形接地体,

或连续伸长接地体;放射形接地体可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3 米。

四、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宜围绕杆塔基础敷设成闭合环形。

五、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采用放射形接地装置时,如杆塔基础附近有土壤电阻率较

低的地带,可部分采用外引式接地。

第四节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和永冻土地区

第5.4.1条电力设备的接地装置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降低电力设备工作接地和保护

接地的接地电阻,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一般如在电力设备附近有电阻率较低的土壤,可敷设外引式接地体;经过公路的引

外线,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8 米。

二、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接地体。

三、填充电阻率较低物质或降阻剂。

四、敷设水下接地网。

第5.4.2条在永冻土地区,还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将接地装置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

二、敷设深钻式接地体,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体。

三、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

四、除深埋式接地体外,还应敷设适当深度的伸长接地体,以便在夏季地表层化冻时起

散流作用。

五、在接地体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第六章固定式电力设备的接地

第6.0.1条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线应尽量利用金属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穿

线的钢管和电缆(通信电缆除外)的铅、铝外皮等。

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可利用金属管道,但可燃液体、可燃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除外。

利用以上设施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

为接地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以截面不小于100 cm2 的钢材焊接。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7

如上述设施符合本规范要求,可不另设接地线。

第6.0.2条不得使用蛇皮管、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作接地

线。在电力设备需要接地的房间内,这些金属外皮应接地,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

路,接地线应与金属外皮用螺栓连接或低温焊接。

第6.0.3条接地线一般采用钢材。但移动式电力设备的接地线、三相

四线制照明电缆的接

地芯线以及采用钢接地线有困难时除外。

钢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载流量、短路时自动切除故障段以及热稳定的要求,且不应小

于表5.1.2 所列规格。

在地下不得利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第6.0.4条低压电力设备的铜或铝接地线的截面不应小于表6.0.4 所列数值。

表6.0.4 低压电力设备的铜或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cm2)

种类铜铝

明设的裸导体

绝缘导线

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

4

1.5

1

6

2.5

1.5

第6.0.5条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与设备和接地体连接的钢、铜、铝接地线,在流过计

算用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时,应保证其长时间温度:敷设在地上的,

不超过150℃;敷设在

地下的,不超过100℃。

在一般情况下,可不校验发生两相异点短路时接地线的热稳定。

第6.0.6条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按相线允许载流量确定。接地

干线的允许电流不应小于供电网中容量最大线路的相线允许载流量

的1/2;单独用电设备,

接地线的允许电流不应小于供电分支线相线允许载流量的1/3。

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的截面,一般不大于下列数值:钢——100cm2

铝——35 cm2

铜——25 cm2

第6.0.7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接地线和零线应保证在导电部分与被接地部分

成零线之间发生短路时,电力网任一点的短路电流能使最近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可靠地切除

故障。

第6.0.8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另设接地线或零线宜与相线一起敷设,如已

利用第5.4.1 条所列的设施作接地线,其另设接地线的钢接地线截面一般不大于160 cm2。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设备,接地线的截面一般不大于下列数

值:

钢——800 cm2

铝——70 cm2

铜——50 cm2

第6.0.9条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单相开关应装在相线上。

第6.0.10条在同时符合下列各项条件时,照明线路的零线可兼作由另一线路供电的电力设

备的接地线。

一、零线的电导符合要求。

二、在线路运行时,零线不可能断开。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8

三、线路均由在同一接地网接地的变压器供电。当线路由在不同接地网接地的变压器供

电时,将形成接零和接地混用的方式,应按本规范第1.0.5 条处理。第6.0.11条接地线不宜作其他用途。在个别情况下,接地线也可作为机床设备控制回路的

零线。

第6.0.12条携带式接地线应采用裸铜软绞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时热稳定的要求,短路时

的温度不应超过730℃,且截面不应小于25cm2。

携带式接地线的夹具应保证与电力设备及接地体在连接处的电气接触良好,并应符合短

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和动稳定的要求。

第6.0.13条接地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钢接地线连接处应焊接。如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

直径的6 倍。

架空线零线的连接,可采用与相线相同的连接方法。

潮湿的和有腐蚀性蒸气或气体的房间内,接地装置的所有连接处应焊接。如不能焊接,

可采用螺栓连接,但应采取可靠的防锈措施。

二、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地线与设备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

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三、接地线与管道等伸长接地体的连接处,应焊接。如焊接有困难,可用卡箍,但应保

证电气接触良好。

连接地点应选在近处,并应在管道检修而可能断开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仍能符合本

规范的要求。

管道上的表计和阀门等处均应装设跨接线。

第6.0.14条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主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

第五章全线速动保护

第五章输电线路保护的全线速动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一、11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装设一套全线速动保护 1.根据系统稳定要求有必要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如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一般约为70%额定电压),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地切除短路时; 3.如电力网的某些主要线路采用全线速动保护后,不仅改善本线路保护性能,而且能够改善整个电网保护的性能。 二、对220kV线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装设二套全线速动保护。 (一)根据系统稳定要求; (二)复杂网络中,后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 对于220kV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应按下列原则实现主保护双重化: 1.设置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主保护; 2.两套主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 3.每一套主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两相接地、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等),均能无时限动作切除故障; 4.每套主保护应有独立选相功能,实现分相跳闸和三相跳闸; 5.断路器有两组跳闸线圈,每套主保护分别起动一组跳闸线圈; 6.两套主保护分别使用独立的远方信号传输设备。若保护采用专用收发信机,其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完全独立,另一个可与通信复用。如采用复用载波机,两套主保护应分别采用两台不同的载波机。 三、对于330~500kV线路,应装设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1.线路保护采用近后备方式。 2.每条线路都应配置能反应线路各种类型故障的后备保护。当双重化的每套主保护都有完善的后备保护时,可不再另设后备保护。只要其中一套主保护无后备,则应再设一套完整的独立的后备保护。 3.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4.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5.正常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短路,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在1.2以上时,还可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作为辅助保护。 第一节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一、概述 超高压输电电网要求继电保护快速动作。继电保护的快速动作可以减轻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特别是有利于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近几十年,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为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作了很大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对电力系统影响最大的是反映故障分量的超高速继电保护原理的应用。

低压电网接地系统

第九章低压电网接地系统 第一节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及遭受电击的情况说明 一、TN系统 (1)在TN系统中,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造成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2)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TN—C系统中,可根据电击防护措施的具体情况,将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独立接地,形成局部TT系统。 (3)在TN—C系统中,必须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安装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TN—C—S 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允许使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 二、TT系统 TT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装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作为防电击事故的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分为三大类:TN系统、TT系统及IT系统。 (1)TN系统和TT系统的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或某一点直接与接地极相连。正常情况下该点为地电位。变压器其他各点对地电压等于该点与变压器绕组的接地端(中点或某一点)之间的电压。用电设备的非接地点对地电压也接近变压器的相应点的对地电压。 (2)TN系统与TT系统的区别,仅在于其用电设备和与用电设备相关联的设备(如开关设备等)的外露导电体的接地是否与变压器的接地点用金属导体直接连通。 (3)1T系统的配电变压器绕组的任何一点均不与地直接相连,用电设备和与用电设备相关联的设备的接地则有多种方式。 1)与变压器的外露可导电体共用接地极,即通过用电设备与变电所之间的金属导体,将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体接地。 2)用电设备设置一个总的接地极,将所有外露可导电体接地。 3)用电设备分为若干组,各组的外露可导电体各自设置接地极分组接地。这些不同接地方式的电击危险的情况有所不同,间接接触保护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各种接地系统的示意图见图9—1~图9—6。 三、各种接地系统的特点 各种接地系统中,各外露导电体间相互连接的导线和它们与总接地端子之间的连线,按IEC标准,称为保护线(代号为PE),而不像我国过去的习惯称为接地线。IEC标准中 第150页 接地线这一术语,只用于总接地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用的导线。将大量的用于连接外露导电体的导线称为保护线是准确的,有利于正确表述安全措施,现已被各国广泛采用。 (1)TN系统中按其保护线与中性线在用电设备处是否相连接,而分为TN—C和TN—S两种,见图9—2和图9—1。因实用上往往在一台变压器范围内兼有TN—C和TN—S方式,故对两者兼用方式称为TN—C—S系统中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一,称为PEN线,如图9-3所示。

电力系统接地讲解知识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 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 经电阻接地系统(含小电阻、中电阻和高电阻) 大电流接地系统 用于110kV及以上系统及。该系统在单相接地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系统过电压较低,对110kV及以上系统抑制过电压有利,但此时接地电流很大,运行设备很难长时间通过此电流,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甚至为零,系统电压严重不平衡,许多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及时切除接地点。大电流接地系统要求部分主变的中性点接地,避免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过大。这些主变必须有一个三角形接线的绕组,以构成零序通路,降低零序阻抗。主变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1/3,线路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3倍。 作为220kV枢纽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并列运行。其中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他主变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好处是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有利于该110kV系统零序定值的计算和整定,零序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变化很小,容易保持其阶梯特性;未220kV系统提供稳定的零序电源,保持220kV系统零序保护的方向性和稳定性。主变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均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220kV负荷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分列运行。此时所有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必须通过间隙接地,110kV侧中性点全部接地运行。所有主变不能相220kV系统提供零序电流,110kV 侧零序阻抗稳定。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链式接线的220kV变电站,其220kV侧母线并列运行并有两个电源。虽然主变分列运行,但必须有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110kV侧中性点必须全部直接接地。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目前运行的110kV变电站全部主变均分裂运行,其电源侧母线为单电源。所以主变110kV 侧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并且不再加装间隙保护。 0.4kV系统均采用大电流接地运行。对于Y/Y0接线的变压器,零序阻抗很大。虽然接入的负荷多为单相负荷,由于每个负荷较小,并不一定会造成三相负荷电流严重不一致(中性点电流小于额定电流的25%),不会造成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但当线路出现对地短路时,短路电流较小,往往不能使断路器(空气开关)跳开或熔断器熔断,致使事故扩大,许多情况下形成火灾。此时应在变压器中性点引线处加装过流保护,跳开高压侧断路器。显然这是比较复杂的。 使用△/Y0接线的变压器,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充油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制作比较困难,尤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现代工厂在接地上都要求形成一张严密的网,而所有的被保护对象都挂在这个安全的接地网上,但不同的接地都需要从接地装置处的等电位点连接。 对于防雷接地,主要是通过将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接地网这一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有两种避雷方式供选择,其一是避雷针接地,其二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接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防雷模式,它们在防雷原理上有显著的区别。避雷针的原理是空中拦截闪电、使雷电通过自身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从地面算起的以避雷针高度为滚球半径的弧线下的面积,对于法拉第笼,它认为避雷针的范围很小,而且在避雷针保护的空间内仍有电磁感应作用,而且避雷针附近是强的电磁感应区,有很大的电位梯度,在它周围有陡的跨步电压存在,在这一范围内的人们有生命危险,鉴于种种观点,现在的防雷接地系统中法拉第笼占有重要地位。实验证明,一个封闭的金属壳体是全屏蔽的,在雷电流通过时,是沿着壳体的外表面流入大地,而在壳体的内部没有感应电动势及磁通,即雷电流没有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干扰效应。而法拉第笼下部的环状接地环、等电位均压网也避免了人在此等电位环境中被雷击的危险。 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有两种做法,即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是电气工作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接地。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由于电力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我们对用电设备、金属结构及电子等设备采取的接地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器设备漏电、线路破损或绝缘老化漏电等漏电事故造成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a I时'间H 卜/ / 1 / 5

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 工作接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接地( 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 ,称为工作接地。(2) 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 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 如TT 系统和IT 系统。 (3)保护接零。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 如接地中性点) 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女口TN 系统。 低压配电网是怎样实现绝缘监视的? 用三只电压表分别接在线路三相和接地装置之间。电压表的要求如下:①三只电压表的规格相同;②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③选用高 内阻的电压表。配电网对地绝缘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均为相电压。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电压表读数降低,另两相电压表读数显著升高。如果不是接地,只是绝缘劣化时,三只电压表的读数会出现不同,提醒巡检人员的注意。 不接地配电网是怎样实现过电压防护的? 不接地配电网,由于配电网与大地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会使整个低压系统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将给低压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减轻过电压的危险,在不接地低压配电网中,应当如图3—2 所示的那样,把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或者一相经击穿保险器接地。正常情况下,击穿保险器处于绝缘状态,配电网仍为不接地系统;故障 时,保险器击穿,配电网变成接地系统,只要REC4 Q,就能控制低压各相电压的过分升高,也可能引起高压系统的过流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两只相同的内阻电压表是用来监视击穿保险器的绝缘状态的。 为什么要采取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措施?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编号:SM-ZD-71752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 式的优缺点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 点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配电网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气连接方式,按运行需要可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经低值电抗器接地及直接接地等。这些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独有的优缺点。 1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优缺点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是指中性点没有人为与大地连接。事实上,这样的配电网是通过电网对地电容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主要优点: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这样

·如雷击绝缘闪络瞬时故障可自动清除,无需跳闸。 ·如金属性接地故障,可单相接地运行,改善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接地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高。减小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减小了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减小了对低压网的反击等。 经济方面:节省了接地设备,接地系统投资少。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a与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相比,产生的过电压高(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等),对弱绝缘击穿概率大。 b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大,达

电力系统的接地形式(图示)

N = N eutral Conductor PE = P rotection- E arth Conductor PEN = P rotectitive- E arth- N eutral- Conductor T = T erre = Earthing I = I solation S = S eparated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 = C ombined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Abb. 6 TN-S-System Abb. 7 TN-C System Abb. 8 TN-C-S System Abb.9 TT System Abb. 10 IT System Network configuration Power systems Network configuration Network configurations are differed as per kind of – direct current, alternating current – “number of active conductors and the kind of earth connection” using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First letter: earthing of the current source (part 300, VDE 0100): T – direct earthing of a point I - insulation of all active parts of earth or connection of a point with the earth via an impedance. Second letter: earthing of elements of electrical machine: T – element is directly earthed, independent of the earthing of a point of a current source N – element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operating earth electrode (in networks of alternating voltage the earthed point is mostly the neutral point). Further letters: arrangement of neutral conductor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in the TN-system: S – functions of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by separate conductors C – functions of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ombined in one conductor (PEN). In TN-systems a point is directly earthed (operating earth electrode). The el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 are connected to this point via PE- or PEN-conductor. Three types of TN-systems are to be differed (part 300, VDE 0100): TN-S-system - Separated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in the entire network (diagram 6)TN-C-system - Functions of neutral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are combined in the entire network in one conductor, the PEN- conductor (diagram 7).TN-C-S-system - In one part of the network the neutral and the protective conductor are combined (PEN- conductor) (diagram 8). In the TT-system a point is directly earthed (operating earth electrode). The el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 are connected with earth electrodes, that are separated from the operating earth electrode (diagram 9). The IT-system has no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active conductors and earthed parts. The el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 are earthed (diagram 10).

接地与浮地

接地与浮地 “地”是电子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于“地”的分类与作用有多种,容易混淆,故总结一下“地”的概念。“接地”有设备内部的信号接地和设备接大地,两者概念不同,目的也不同。“地”的经典定义是“作为电路或系 统基准的等电位点或平面”。 一:信号“地”又称参考“地”,就是零电位的参考点,也是构成电路信号回路的公共端。 (1) 直流地:直流电路“地”,零电位参考点。 (2) 交流地:交流电的零线。应与地线区别开。 (3) 功率地:大电流网络器件、功放器件的零电位参考点。 (4) 模拟地: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和比较器的零电位参考点。 (5) 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数字电路的零电位参考点。 (6) “热地”:开关电源无需使用工频变压器,其开关电路的“地”和市电电网有关,即所谓的“热地”,它是带电 的。 (7) “冷地”:由于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将输入、输出端隔离;又由于其反馈电路常用光电耦合器,既能传 送反馈信号,又将双方的“地”隔离;所以输出端的地称之为“冷地”,它不带电。 信号接地 设备的信号接地,可能是以设备中的一点或一块金属来作为信号的接地参考点,它为设备中的所有信号提 供了一个公共参考电位。 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浮地和混合接地。(这里主要介绍浮地)单点接地是指整个电路系统中只有一个物理点被定义为接地参考点,其他各个需要接地的点都直接接到这一点上。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之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通常频率小于1MHz的电路,采用一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电子设备中各个接地点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上(即设备的金属底板)。在高频电路中,寄生电容和电感的影响较大。通常 频率大于10MHz的电路,常采用 多点接地。浮地,即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虚地:没有接地,却和地等电位的点。』其优点是该电路不受大地电性能的影响。浮地可使功率地(强电地)和信号地(弱电地)之间的隔离电阻很大,所以能阻止共地阻抗电路性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其缺点是该电路易受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使该电路的地电位变动和增加了对模拟电路的感应干扰。一个折衷方案是在浮地与公共地之间跨接一个阻值很大的泄放电阻,用以释放所积累的电荷。注意控制释放电阻的阻抗,太低的电阻会影响设备泄漏电流的合格性。 1:浮地技术的应用 a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 一般交流电源的零线是接地的。但由于存在接地电阻和其上流过的电流,导致电源的零线电位并非为大地的零电位。另外,交流电源的零线上往往存在很多干扰,如果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不分开,将对直流电源和后续的直流电路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把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的浮地技术,可以 隔离来自交流电源地线的干扰。 b 放大器的浮地技术 对于放大器而言,特别是微小输入信号和高增益的放大器,在输入端的任何微小的干扰信号都可能导致工作异常。因此,采用放大器的浮地技术,可以阻断干扰信号的进入,提高放大器的电磁兼容能力。 c 浮地技术的注意事项 1)尽量提高浮地系统的对地绝缘电阻,从而有利于降低进入浮地系统之中的共模干扰电流。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及其特点

电力系统接地分类详解及其特点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现代工厂在接地上都要求形成一张严密的网,而所有的被保护对象都挂在这个安全的接地网上,但不同的接地都需要从接地装置处的等电位点连接。 对于防雷接地,主要是通过将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接地网这一有效途径引入大地,从而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有两种避雷方式供选择,其一是避雷针接地,其二是采用法拉第笼方式接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防雷模式,它们在防雷原理上有显著的区别。避雷针的原理是空中拦截闪电、使雷电通过自身放电,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从地面算起的以避雷针高度为滚球半径的弧线下的面积,对于法拉第笼,它认为避雷针的范围很小,而且在避雷针保护的空间内仍有电磁感应作用,而且避雷针附近是强的电磁感应区,有很大的电位梯度,在它周围有陡的跨步电压存在,在这一范围内的人们有生命危险,鉴于种种观点,现在的防雷接地系统中法拉第笼占有重要地位。实验证明,一个封闭的金属壳体是全屏蔽的,在雷电流通过时,是沿着壳体的外表面流入大地,而在壳体的内部没有感应电动势及磁通,即雷电流没有对内部的设备产生干扰效应。而法拉第笼下部的环状接地环、等电位均压网也避免了人在此等电位环境中被雷击的危险。 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有两种做法,即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是电气工作的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接地。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由于电力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我们对用电设备、金属结构及电子等设备采取的接地保护措施,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器设备漏电、线路破损或绝缘老化漏电等漏电事故造成的伤害。通过接地导体将可能产生的线路漏电、设备漏电及电磁感应、静电感应等产生的过电压通过接地回路导入大地,而避免设备等的损坏及保证人生的安全。有了接地保护,可以将漏电电流迅速导入地下,而实现此目的就是要求所有的用电设备、钢结构及电子、仪表设备都要与接地网可靠连接,简单而言,在电力系统中,接地和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工作性接地;二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保护性接地和接零。虽然就接地的性质来说,还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等,但其作用都不外是上述两种。而针对不同的供电系统,这些接地也有不同的选择。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使用的客观环境又不同,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对设备及人身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对于不同供电方式所要求的接地系统也有区别,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同。 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有几个方面的不同。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简述 电力系统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人们防止系统事故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的特点,因而是电力系统实现安全与经济运行的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是技术问题,但也是经济问题。在选定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应结合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全面考虑,使系统具有更优的技术经济指标,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不良后果。 简言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接地,出于不同的目的,将电气装置中某一部位经接地线和接地体与大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指为运行需要而将电力系统或设备的某一点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避雷器接地等都属于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为防止人身触电事故而将电气设备的某一点接地。如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互感器二次线圈接地等。 接地方式主要有2种,即直接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系统;适于110kV以上的供电系统,380V以下低压系统。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是会使保护马上动作切除电源与故障点。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增高和系统容量增大,设备绝缘费用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优点已居于次要地位,主要考虑降低绝缘投资。所以,110kV及以上系统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对于380V以下的低压系统,由于中性点接地可使相电压固定不变,并可方便地获得相电压供单相设备用电,所以除了特定的场合以外(如矿井),亦多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 对于高压系统,如110kV以上的供电系统,电压高,设备绝缘会高,如果中性点不接地,当单相接地时,未接地的二相就要能够承受√ 3倍的过电压,瓷绝缘子体积就要增大近一倍,原来1米长的绝缘子就要增加到1.732米以上,不但制造起来不容易,安装也是问题,会使设备投资大大增加;另外110kV以上系统由于电压高,杆塔的高度也高,不容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因而就是出现了接地就跳闸也不会影响多少供电可靠性,因而从投资的经济性考虑,在110kV以上供电系统,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在低压380/220V系统中,有许多单相用电设备,如果中性点不接地运行,则发生单相接地后,有可能未接地的相电压会升高,因过电压烧毁家用电器,从安全性考虑,必须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将中性点牢牢接地。 1kV以下的供电系统(380/220伏),除某些特殊情况下(井下、游泳池),绝大部分是中性点接地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的危险。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保证安全。

第二章 电网的接地保护

第2章电网的接地保护 2.1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接地短路的特点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工作方式有: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综合考虑供电的可靠性、系统绝缘水平、系统过电压、继电保护的要求、对通信线路的干扰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等因素确定的。一般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3~35kV的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当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短路时,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它们是不存在的,因此利用零序电流来构成接地短路的保护就有显著的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如图2-1 (a)所示,可以利用对称分量法将电流和电压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并利用复合序网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短路计算的零序等效网络如图2-1 (b)所示,零序电流可以看成是在故障点出现一个零序电压U KO而产生的,它必须经过变压器接地的中性点构成回路。对零序电流的方向,仍然采用母线流向故障点为正,而零序电压的方向,是线路高于大地的电压为正,如图2-1 (b)中的“↑”所示。 由上述等效网络可见,零序分量的参数具有如下特点。 (1)故障点的零序电压越高,系统中距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零序电压的分布如图2-1 (c)所示,如在变电所A母线上零序电压为U AO,变电所B母线上零序电压为U BO等。 (2)由于零序电流是U KO产生的,当忽略回路的电阻时,按照规定的正方向画出零序电流和电压的相量图,如图2-1 (d)所示,?/0和?"0将超前úk090°。而计及回路电阻时,例如,取零序阻抗角为φKo=80°,如图2-1 (e)所示,?/0和?"0将超前úk0100°。 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而与电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如在图2-1 (a)中,当变压器T2的中性点不接地时,?"0=0。 (3)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零序功率的方向与正序功率的方

浅谈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浅谈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 1.绪论 工程施工用电的基本供电系统有(380V)三相三线制、(380/220V)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下面就以上所指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2.供电线路符号小结 2.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如T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I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不接地)。 2.2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金属部分对地的关系。如T表示设备外壳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N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2.3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如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我们称零地合一),如TN-C;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所以PE线称为专用保护线,如TN-S。 3.供电的基本方式的使用范围 3.1TN-S:适宜大中公共建筑中的配电系统。 3.2TN-C:适宜三相负荷平衡以及未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配电系统。 3.3TN-C-S:适宜小区居民住宅楼的配电系统。 3.4TT:是地区供电部门规定采用的配电系统或在TN接地系统中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配电系统。 3.5IT:适宜诸如消防配电系统、医院手术室等对不间断供电要求高的配电系统。 4.TT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1所示。 4.1TT方式供电系统特点 4.1.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4.1.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因此TT系统不宜在380/220V供电系统中应用。 4.1.3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4.2TT方式供电系统的改进 现在有的施工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专门安装一组接地装置,引出一条专用接地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1-2所示。 4.2.1TT方式供电系统的改进的特点 4.2.1.1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分开,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 4.2.1.2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4.2.1.3TT系统适用于用电设备容量小且很分散的场合。 5.TN方式供电系统

第五章全线速动保护

第五章输电线路保护的全线速动保护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对全线速动保护的规定有: 一、11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装设一套全线速动保护 1.根据系统稳定要求有必要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如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一般约为70%额定电压),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地切除短路时; 3.如电力网的某些主要线路采用全线速动保护后,不仅改善本线路保护性能,而且能够改善整个电网保护的性能。 二、对220kV线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装设二套全线速动保护。 (一)根据系统稳定要求; (二)复杂网络中,后备保护整定配合有困难时。 对于220kV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应按下列原则实现主保护双重化: 1.设置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主保护; 2.两套主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 3.每一套主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两相接地、三相短路、非全相运行故障及转移故障等),均能无时限动作切除故障; 4.每套主保护应有独立选相功能,实现分相跳闸和三相跳闸; 5.断路器有两组跳闸线圈,每套主保护分别起动一组跳闸线圈; 6.两套主保护分别使用独立的远方信号传输设备。若保护采用专用收发信机,其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完全独立,另一个可与通信复用。如采用复用载波机,两套主保护应分别采用两台不同的载波机。 三、对于330~500kV线路,应装设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接地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亦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 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1.线路保护采用近后备方式。 2.每条线路都应配置能反应线路各种类型故障的后备保护。当双重化的每套主保护都有完善的后备保护时,可不再另设后备保护。只要其中一套主保护无后备,则应再设一套完整的独立的后备保护。 3.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4.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 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5.正常运行方式下,保护安装处短路,电流 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在1.2以上时,还可装设电 流速断保护作为辅助保护。 第一节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一、概述 输电线路保护的全线速动保护是指利用输电

电网接地系统

优点 1.11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首先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不断电。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心的可调电感线圈,当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外力破坏、运行人员误操作、内部过电压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呈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的方向相反,可以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自动消除故障,不会引起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1.22 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不被动 由于消弧线圈能够有力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虽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倍,三相导线之间线电压仍然平衡,发电机可以免供不对称负荷,电力系统可以继续运行。特别是在电源紧张或停电后果严重时,有足够的时间启动备用电源或转移负荷,避免突然中断对用户的供电而陷入被动局面。 1.33 对全网电力设备有保护作用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由于残流很小,接地电弧可瞬间熄灭,有力地限制了电弧过电压的危害作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避雷器、避雷针等,只能保护具体的设备、厂所和线路,而消弧线圈却能使绝大多数的单相接地故障不发展为相间短路,发电机可免供短路电流,变压器等设备可免受短路电流的冲击,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不必动作,断路器不必动作,从而对所在系统中的全部电力设备均有保护作用。 1.44 电磁兼容性好 当今社会,多种信息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国防、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抗干扰能力却很差,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强电干扰弱电,电力系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最好地解决方法是引入光纤,却存在着投资增加。实际上,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有效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所以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补偿系统能够向通信系统提供良好的电磁兼容环境。

简要概括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分类

简要概括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分类 1 接地的种类和目的 1 grounding type and purpose (一)安全保护接地。主要包括:为防止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累,引起触电或爆炸而设的静电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所进行的屏蔽接地。其中保护接地应用最为广泛,它将机(外)壳接地。此种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安全。 (a) safety grounding. Mainly includes: to prevent electric power facilities or electronic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ulation damage or endanger the personal safety of protection grounding; To eliminate static electricity generated b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ccumulation, cause an electric shock or blast and static electricity grounding; For devices to prevent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etal shell, shield or shield line of skin shielding ground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is most widely used, it will be machine (outside) shell grounding. This is the purpose of the grounding for safety. (二)系统接地。这种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参考电位),同时也可将干扰引走。此种接地目的是为了抵制外部的干扰。 (2) the system earthing. This grounding circuit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potential (reference potential),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rference can be led away. This kind of grounding in order to resist the external interference. (三)防雷接地。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3)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To prevent lightning overvoltage causes serious damage to person or equipment, and set the ground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calle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各种电路接地方法

各种电路接地方法: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等 关于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交流地、直流地、屏蔽地、浮地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利用低阻金属材料高导流而制成,可接大地。磁场屏蔽用以防磁铁、电机、变压器、线圈等磁感应,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导磁材料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为好。当信号电路是一点接地时,低频电缆的屏蔽层也应一点接地。如果电缆的屏蔽层地点有一个以上时,将产生噪声电流,形成噪声干扰源。当一个电路有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输入端的屏蔽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当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应接到信号源的公共端。 对于电气系统的接地,要按接地的要求和目的分类,不能将不同类接地简单地、任意地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