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9, 977?982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977

收稿日期: 2010-12-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0782)、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XRZZ20100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通讯作者: 唐菁华, E-mail: jinghua_tang@https://www.doczj.com/doc/046619653.html,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郭秀艳1 姜 珊1 凌晓丽1 朱 磊2 唐菁华3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2 复旦大学心理系, 上海 200433)

(3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46))

摘 要 已有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被试在不同指导语诱发下究竟形成了什么样的知识表征?实验借助结构知识的测量方式, 采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 考察了两组被试所获得的深层知识表征(结构知识)。结果发现:(1)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 被试获得了语法规则; (2)直觉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贡献突出, 表现出特异性。该结果表明记忆指导语引发了被试基于直觉区分人工语法规则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关键词 直觉; 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结构知识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学习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近几十年来, 许多研究发现学习并非一定是有意识的, 也可以在无意识条件下进行, 即人们有一种内隐学习的能力。内隐学习指的是不需要有意识参与的学习, 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 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的过程(Reber, 1967; 郭秀艳, 杨治良, 2002; 郭秀艳, 2003)。1967年, Reber 首次采用人工语法范式对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实验中, Reber 首先要求被试记忆一系列符合复杂规则的字符串, 然后给被试呈现一些新的合法和非法字符串, 要求他们进行分类判断任务(判断是否符合语法), 结果发现被试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且外显言语报告表明被试没有发现规则, 表明被试内隐地获得了语法规则, 证明了内隐学习的存在。进一步地, Reber (1976)发现相对于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的有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 这种记忆指导语条件下的附带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更有利于被试学习到诸如人工语法规则等复杂知识。他的实验发现当要求被试记忆字符串时, 被试能够内隐地习得语法规则; 而当要求被试寻找字符串的规则时, 被试的分类成绩却远远没有记忆组好, 即出现了内隐学习优势效应。此后, 一些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Dulany, Carlson, & Dewey, 1984; Mathews et al., 1989; Perruchet & Pacteau, 1990; De Smedt, Torbeyns, Stassens, Ghesquière, & Verschaffel, 2010)。

然而, 后续研究者对于先前研究中用言语报告来判定被试无意识性的这一测量方式存在质疑(Dulany et al., 1984; Berry & Dienes, 1993; Shanks & St John, 1994; Dienes, 2004)。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判定内隐学习的标准应该是被试做出语法规则分类判断时所依据知识表征的意识/无意识性, 也就是说被试在记忆和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究竟习得了什么样的知识表征(付秋芳, 傅小兰, 2006)?为此, Dienes 和Scott (2005)将这种之前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用于事后分类判断的底层知识表征称为结构知识。其后, 很多研究表明, 结构知识包含猜测、直觉、记忆和规则共四种知识表征。其中, 猜测是指分类判断时没有任何依据, 是随机选择的; 直觉是指觉得该字符串符合或不符合规则,

978 心理学报 43卷

但又说不出原因; 记忆是指记得该字符串或字符串的某些片段在之前出现或没有出现过; 而规则是指学习者根据生成字符串的某种潜在规则进行判断的。猜测和直觉属于无意识结构知识, 记忆和规则属于有意识结构知识。通过结构知识的测量, 研究者发现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的这种附带学习方式中, 被试的分类判断更多基于猜测和直觉, 也即学习者获得的底层结构知识是无意识的(Dienes, 2008; Scott & Dienes, 2008; Fu, Dienes, & Fu, 2010; Scott & Dienes, 2010a, 2010b; 唐菁华, 孙连荣, 陈维雯, 郭秀艳, 2009)。

那么, 这种无意识结构知识(比如猜测和直觉)在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的学习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它是否普遍存在于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还是只能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被习得?近期的一些研究(Rüsseler, Hennighausen, Münte, & R?sler, 2003; Miyawaki, Sato, Yasuda, Kumano, & Kuboki, 2005; Kuhn & Dienes, 2006; Scott & Dienes, 2008; Spada & Tomita, 2010)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线索。这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记忆指导语条件, 在规则探索指导语的有意学习下, 被试反而更容易区分合法串和非法串, 事后分析还发现他们记住了一些局部的规则片段。这暗示了在规则探索条件下, 被试习得的可能并不是无意识结构知识, 而是以记忆和规则为知识表征的有意识结构。比如, Miyawaki等 (2005)的研究中发现, 有意学习条件下的被试记住了更多更长的组块片段; Kuhn和Dienes (2006)则在他们音乐序列学习的研究中表明, 有意学习条件下的被试掌握了规则, 并且对合法与非法组块片段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可知, 被试很有可能是依据记忆作出的分类判断, 也即有意学习条件下学习者获得的底层结构知识可能是以记忆为主体的有意识结构知识。

综上, 我们不难推测, 无意识结构知识(猜测或直觉)或许只能在附带学习(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被习得, 有意学习(规则探索指导语)时则可能获得有意识结构(记忆或规则); 并且在以往研究所揭示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中很可能就是由于无意识结构知识(猜测、直觉或者两者共同)的特异性贡献所导致。然而, 这一假设目前仍没有较为充分的直接实验证据。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 本研究将引入Dienes和Scott (2005)结构知识的测量方式, 探讨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条件下, 即附带学习和有意学习下的分类判断情况及其所依据的结构知识, 旨在尝试回答内隐学习优势效应发生的深层知识表征问题。实验要求两组被试首先在两种指导语(记忆和规则探索)条件下学习一系列人工语法字符串, 然后, 测量两组被试对新串的分类判断正确率及每次判断所依据的结构知识。第一, 根据大量前人研究结果(Reber, 1967; Dulany et al., 1984; Mathews et al., 1989; Perruchet & Pacteau, 1990; De Smedt et al., 2010), 我们假设附带学习组的分类正确率将显著高于有意学习组, 即出现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第二, 根据结构知识的判断, 将被试的反应区分为四种—— 猜测、直觉、记忆和规则, 并分别统计每种反应的分类正确率, 根据上述论述, 我们预期附带学习组直觉或猜测反应的正确率将显著高于随机水平(0.5), 而有意学习组记忆或规则反应的正确率将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2 方法

2.1被试

37名被试参加了实验(男11人, 19~37岁), 随机分配到附带学习(记忆)组和有意学习(规则探索)组。其中, 附带学习组18人(男6人), 有意学习组19人(男5人), 实验结束后给予被试一定报酬。2.2设计

实验包含一个被试间自变量, 即学习方式, 包括附带学习(记忆)和有意学习(规则探索)两个水平。因变量为测验阶段被试对新字符串分类判断的正确率。

2.3材料

采用Meulemans和Van der Linden (1997)的语法图(见图1)生成128个由M、T、V、R和X构成的字符串, 长度为3~7个。其中, 48个作为学习材料, 重复呈现3次, 总共144个字符串。另外80个字符串作为测验材料。在80个测验材料中, 40个作为合法字符串, 另外40个用来生成相应的非法字符串。生成非法字符串的方法是保留合法串中第1和第2个位置的字母, 替换其他位置的任意一个字母, 例如, 用T替换合法串MVRVM第3个位置的R, 生成非法串MVTVM。测验字符串中, 合法串和非法串在组块强度上是平衡的, 即合法串和非法串的组块强度差异不显著(合法串:M = 8.93, SD = 1.45; 非法串:M = 9.14, SD = 1.76; t (78) = 0.56, p > 0.05)。实验时, 所有字符串以黑色、2.8×2.8度视角大小呈现在白色屏幕中央。实验程序运用E-prime 2.0编写。

9期 郭秀艳 等: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979

图1 限定状态人工语法图 (Meulemans & Van der Linden, 1997)

2.4 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 学习阶段, 按随机顺序, 依次呈现144个字符串, 每个呈现3 s, 间隔为0. 3 s 。

通过指导语, 要求附带学习(记忆)组的被试尽可能记忆每个呈现的字符串, 而有意学习(规则探索)组的被试则被要求努力寻找字符串的潜在规则。

测验阶段之前, 告诉所有被试先前呈现的字符串都是由某种复杂规则生成的。测验中, 按随机顺序, 依次呈现80个新的合法和非法串, 要求被试首先进行分类任务, 即判断每个字符串是否符合规则, 然后进行结构知识的测量(Dienes & Scott, 2005), 即在“猜测、直觉、记忆和规则”四个选项中选择他们此次分类判断所依据的结构知识。与记忆源检测(先做新旧判断, 再做图/词来源判断)、R-K 判断(先做新旧判断, 再做记得/知道判断)等测验相类似, 结构知识的测量是在测验阶段, 对于每一个项目, 首先让被试做出分类判断, 紧接着给出判断依据的一种逐一即时的元认知测量方式, 旨在测量被试的深层知识表征, 以揭示分类判断的意识性问题。

3 结果

3.1 分类判断正确率

首先, 统计两组被试的分类判断正确率, 发现附带学习组和有意学习组被试对测验字符串分类判断的正确率分别为0.55 ± 0.05和0.52 ± 0.05。进一步检验发现附带学习组被试的分类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有意学习组, t (35) = 1.90, p < 0.05, one-

tailed 。

附带学习组被试的分类判断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0.5), t (17) = 4.09, p < 0.01, 而有意学习组被试的分类判断正确率却和随机水平没有显著

差异, t (18) = 1.71, p > 0.11。这表明内隐学习存在优势效应。

3.2 结构知识测量

根据结构知识判断, 将被试的反应区分为四种—— 猜测、直觉、记忆和规则, 并分别统计每种反应的分类正确率。对于每类反应, 将反应次数≤4次(占总反应次数5%以下)的被试数据删除。结果见表1和图2。对于规则反应, 由于参与统计的被试数量过少, 则不进一步统计检验。首先, 比较两组被试在每种反应上的分类正确率, 结果发现只有附带学习组直觉反应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有意学习组, t (34) = 1.73, p < 0.05, one-tailed, 两组猜测和记忆反应的正确率并无显著差异, t s < 0.59, p s > 0.56。正如我们所预期的, 这表明上述结果中出现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很有可能是来自于直觉这一无意识结构知识的贡献。

其次, 将两组被试四类反应的分类正确率和随机水平比较, 和上述结果一致, 分析发现附带学习组被试直觉反应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 t (16) = 2.59, p < 0.05, 有意学习组被试记忆反应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 t (13) = 2.42, p < 0.05, 两组被试在其他反应上的分类正确率和随机水平无显著差异, t s < 1.38, p s > 0.19。

4 讨论

本研究引入Dienes 和Scott (2005)的结构知识测量, 探讨了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条件下, 附带学习和有意学习的分类判断情况及其所依据的结构知识。结果发现: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 并且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获得了限定状态人工语法规则; 而

980 心 理 学 报 43卷

在规则探索指导语条件下, 被试则未习得。这再次验证了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与先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Reber, 1976; Dulany et al., 1984; Mathews et al., 1989; Perruchet & Pacteau, 1990; De Smedt et al., 2010)。

表1 四类反应的概率及其分类正确率

反应概率

N 分类正确率

附带学习组

猜测 0.43(0.29) 13 0.54(0.12) 直觉 0.49(0.21) 17 0.55(0.09) 记忆 0.21(0.11) 13 0.54(0.11)

规则 0.23(0.09) 5 0.56(0.07)

有意学习组

猜测 0.22(0.12) 16 0.52(0.13) 直觉 0.48(0.20) 19 0.50(0.09) 记忆 0.28(0.13) 14 0.57(0.10) 规则 0.28(0.22) 7 0.51(0.10) 注:“N”为参与统计的被试人数。括号里面标注为SD 。 对于每类反应, 删除反应次数≤4次的被试数据。

图2 两组被试四类反应的分类正确率

注:“**”表示p < 0.05, “*”表示p < 0.05, one-tailed 。

进一步地, 结构知识测量结果发现附带学习组直觉反应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有意学习组, 并显著高于随机。这一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 即在附带学习方式下, 人们对于限定状态人工语法这一高难度的复杂规则发生了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 并且其深层的知识表征为直觉这一无意识结构知识。从而回答了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深层知识表征的问题, 即直觉在记忆指导语条件下贡献突出, 表现出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此外, 对附带学习组而言, 与直觉同属无意识结构知识的猜测反应正确率却未显著高于随机水

平, 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猜测和直觉反应不同。Dienes 和Scott (2005)指出, 当被试选择直觉为判断依据时, 表明他们知道该字符串是否符合规则, 即能够做出分类判断, 但不能说明其所依据的底层结构知识; 而当选择猜测为判断依据时, 表明被试不能够做出分类判断, 当然也就不能说明其所依据的底层结构知识。我们的结果发现被试在直觉维度上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这说明了被试在做出语法判断时是处于能够做出分类判断, 但不能说明所依据的状态, 表明被试做出分类判断所依据的结构知识是内隐的。

值得一提的是, 在本研究中, 附带学习组的学

习效应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 略低一些, 我们推测

这很可能是由于英文字母对于中国被试而言毕竟是第二语言,

不及母语那么熟悉, 已有研究表明熟

悉感会提升内隐学习效应(Scott & Dienes, 2008; Scott & Dienes, 2010b), 因而对英文字母串熟悉感相对较低可能是导致中国被试学习效应降低的原因。未来的研究我们将考虑选择更适合中国被试的学习材料, 如数字(Rose, Haider, Weiller, & Büchel, 2002; Haider & Frensch, 2005)或汉字等, 进一步分析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知识表征。

本研究结果对现实生活中的学与教也提供了某种启示。比如, 对于某些技能的掌握, 如果其本身像动作技能、艺术表演等是以某种直觉形式被表征的, 那么可以考虑采取一种记忆、模仿、反复操练等这一经年累月的附带学习方式去获得。事实上,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动作技能、音乐能力的获得大都是内隐学习的结果(Milner, Corkin, & Teuber, 1968; McLeod, Reed, & Dienes, 2003; Kuhn & Dienes, 2005; Reed, McLeod, & Dienes, 2010)。

综上, 本研究揭示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很可能是由于附带学习条件下直觉这一内隐知识的突出贡献所致。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学习方式与知识表征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异性的联系。

5 结论

本实验借助结构知识的测量方式, 采用记忆和规则探索两种指导语, 考察了被试所获得的结构知识。结果发现记忆指导语引发了被试基于直觉区分人工语法规则的内隐学习优势效应。

参 考 文 献

Berry, D. C., & Dienes, Z. (1993). Implicit learn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 Hove, UK: Erlbaum.

9期郭秀艳等: 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981

De Smedt, B. D., Torbeyns, J., Stassens, N., Ghesquière, P., & Verschaffel, L. (2010). Frequency,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of indirect addition in two learning environment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 205–215.

Dienes, Z. (2004). Assumptions of subjective measures of unconscious mental states: Higher order thoughts and bia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1, 25–45.

Dienes, Z. (2008). Subjective measures of unconscious knowledge.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68, 49–64. Dienes, Z., & Scott, R. (2005). Measuring unconscious knowledge: Distinguishing structural knowledge and judgment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69, 338–351.

Dulany, D. E., Carlson, R. A., & Dewey, G. I. (1984). A case of syntactical learning and judgment: How conscious and how abstrac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3(4), 541–555.

Fu, Q., Dienes, Z., & Fu, X. (2010).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uition and guessing in the SRT task generation: A reply to Norman and Price.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19, 478–480.

Fu, Q. F., & Fu, X. L.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resen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in implicit learning.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1), 18–22.

[付秋芳, 傅小兰. (2006). 内隐学习中表征与意识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14(1), 18–22.]

Guo, X. Y. (2003). Implicit learning.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郭秀艳. (2003). 内隐学习.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Guo, X. Y., & Yang, Z. L. (2002). Research on interrel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4(4), 351–356.

[郭秀艳, 杨治良. (2002).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报, 34(4), 351–356.]

Haider, H. & Frensch, P. A. (2005). The generation of conscious awareness in an incidental learning situatio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69, 399–411.

Kuhn, G., & Dienes, Z. (2005). Implicit learning of nonlocal musical rules: Implicit learning more than chunk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1, 1417–1432.

Kuhn, G., & Dienes, Z. (2006).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of musical regularity learnt in incidental- and intentional-learning condi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9, 1725–1744.

Mathews, R. C., Buss, R. R., Stanley, W. B., Blanchardfields-Fields, F., Cho, J. R., & Druhan, B. (1989).

Rol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cesses in learning from examples: A synergistic effec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5(6), 1083–1100.

McLeod, P., Reed, N., & Dienes, Z. (2003). How fielders

arrive in time to catch the ball. Nature, 426, 244–245. Meulemans, T., & Van der Linden, M. (1997). Associative chunk strength in 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3(4), 1007–1028.

Milner, B., Corkin, S., & Teuber H. L. (1968).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ppocampal amnesic syndrome: 14-year follow-up study of H.M. Neuropsychologia, 6, 215–234.

Miyawaki, K., Sato, A., Yasuda, A., Kumano, H., & Kuboki, T.

(2005). Explicit knowledge and intention to learn in sequence learning: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udy.

Neuroreport, 16(7), 705–708.

Perruchet, P., & Pacteau, C. (1990). Synthetic grammar learning: Implicit rule abstraction or explicit fragmentary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9, 264–275.

Reber, A. S. (1967).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6, 855–863.

Reber, A. S. (1976).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languages: The role of instruction se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 2, 88–94. Reed, N., McLeod, P., & Dienes, Z. (2010). Implicit knowledge and motor skill: What people who know how to catch don't know.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19, 63–76. Rose, M., Haider, H., Weiller, C. & Büchel, C. (2002). The role of medial temporal lobe structures in implicit learning: An invent-related fMRI study. Neuron, 36, 1221–1231.

Rüsseler, J., Hennighausen, E., Münte, T. F., & R?sler F.

(2003). Differences in incidental and intentional learning of sensorimotor sequences as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5, 116–126.

Scott, R. B., & Dienes, Z. (2008). The conscious, the unconscious, and familiar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4(5), 1264–1288.

Scott, R. B., & Dienes, Z. (2010a). Knowledge applied to new domains: The unconscious succeeds where the conscious fails.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19, 391–398.

Scott, R. B., & Dienes, Z. (2010b). Prior familiarity with components enhances unconscious learning of relations.

Consciousness & Cognition, 19, 413–418.

Shanks, D. R., & St John, M. F. (1994).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ciable human learning-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7, 367–395.

Spada, N., & Tomita, Y. (2010). Interactions between type of instruction and type of language feature: A meta-analysis.

Language learning, 60(2), 263–308.

Tang, J. H., Sun, L. R., Chen, W. W., & Guo, X. Y. (2009). The test mode effect on retrieval of the rules of implicit learn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32(1), 89–92.

[唐菁华, 孙连荣, 陈维雯, 郭秀艳. (2009). 测验方式对内隐规则提取的影响. 心理科学, 32(1), 89–92.]

982 心理学报 43卷

Specific Contribution of Intuition to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GUO Xiu-Yan1; JIANG Shan1; LING Xiao-Li1; ZHU Lei2; TANG Jing-Hua3

(1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3 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An impressive human talent is the ability to acquire complex structures and regularities in the surroundings implicitly. Indeed, it is this cognitive ability that has prompted a host of noted researchers to rais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implicit learning. It is repeatedly revealed that implicit (incidental) learning had its superiority over explicit (intentional) learning when participants were carrying out the 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task. Specifically, memorization instruction induced bette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than rule-searching instruction. There currently is debate, however, whether this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is due to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 of unconscious structural knowledge, i.e., guess or intuition. That is, whether the contribution of unconscious structural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incidental learning, or it can be applied generally to all situations, including intentional learning under rule-searching instructions?

To tackle this issu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structural knowledge for incidental and intentional learning by structural knowledge measurement. A 2 learning mode (incidental vs. intentional) between-subject design was adopted. During the learning phase,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144 letter strings which were generate from a finite-state grammar under two learning conditions. Incidental learning group was required to memorize each string, whereas intentional learning group was asked to search the rule underlying the strings. After that, they were asked to classify a new set of string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tring followed the same pattern or structure as the strings presented before.

It turned out that: 1) incidental learning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intentional learning group, indicated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2) the accuracy of intuition responses for incidental learn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tentional learning group, which implied a specific contribution of intuition to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To conclude, this finding gave a plausible answer to aforementioned ques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unconscious structural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incidental learning, which leads to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Key words intuition; implicit learning superiority; structural knowledge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6619653.html,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崇阳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出口与拉动内需之间的有效转变,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进而对于研究产业的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其能够很好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结合企业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力度和方向。总之,要确定影响因素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影响性。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因素为企业因素、产业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包含了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整个流程,对于研究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来说,是基本的研究逻辑。 关键词: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内在影响性 产业集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管理学家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所共同关注的,因此,产业经济效应也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和论证,其因素的选择也逐渐明确和清晰。本文从产业经济影响因素上进行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豐富现有理论,同时能够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概述 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产业集聚的定义研究、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及产业集聚测度研究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来说,其基本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韦伯将产业集聚认为是某一地区的产业之间相互联合的产物,这是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波特则是认为产业集聚是在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和交流,进而形成一个大的结合体,这是在以企业和地区两者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本文在研究产业集聚的问题上,主要结合了以上两种观点,也就是说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内外环境来获得相应的因素。 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当然,其也认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才会出现为了维持这样的集聚现象而不得不进行过多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集聚效应的测度方面也有定性和定量这2个部分的研究,对于这2个方面的研究来说,定性的研究主要的就是通过砖石模型来获得相应的因素比较,而对于定性研究来说,其更多的是通过产业集聚因素和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是研究产业集聚的重要方法。其中,在构建产业集聚集中度时,更多的是使用区位熵、EG指数等指标反映,然后建立相应的模式,虽然之前进行的模型多数情况下是垄断竞争模型等传统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往往由于自身的假设条件太过于理想化,进而使得整个研究的结果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简介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简介 首先要了解他思想中的三个概念:描述法、自由想像法、地平线法。(一)描述法描述法是指,如果想分辨一样东西,先不要认定它是什么,而要先作一个客观的描写。然而,描写是相当困难的,并且每个人对同样一种东西的描写可能不太一样。因此,必须把所要描写的对象直接凸显出来,周边的东西先存而不论,一样一样地排除,此时就要配合自由想像法。(二)自由想像法 先举个例子:如果想要知道“人”到底是什么,那么可以问:“如果一个人车祸受伤.断了一只手,这样还算是人吗?”当然,这样叫做独臂人。接着继续问:“那么如果断了两只手.还算是人吗?”当然还算,因为这样叫做无臂人。相同的,断了一只脚叫做独脚人;就算两只手、两只脚都断了,也还是人。那么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不算是人呢?思考到最后,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头就不算是人了,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见过一个没有头的人。这就是自由想像法。使用自由想像法去认识一个人时.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间:“如果少了这项特色,他还是他吗?”现象学的目的就在于让人知道一样东西的本质。假设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就要把我们能够掌握的、关于这个人的所有现象写下来,譬

如:身高、体重、家世背景、念什么科系、成绩如何、有什么嗜好、参加什么社团等。写下来之后,开始使用自由想像法,亦即问自己:“如果他少了这一样条件,他还是他吗?。(譬如:如果他身高没这么高,他还是他吗?)按照这种方式把每个细节一一问消楚,最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条件是绝对不能少的,一旦缺少了这些东西,他就不再是他了(如:他非常勇敢、非常诚实等)。涌常这些东西会g跟一个人内心的价值观有关,而不是与外在条件有关。由此可知,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不应该被外表所迷感,因为外表很多条件部是可以去掉的。把这些外在条件去掉之后,内在特质才会凸显出来。如果没有经过这种现象学的思考过程,就很难发现一个人的本质真相,以至干容易被外表迷感.举例来说.电现新闻的主播一个个都很上相,每天报新闻看起来好像很有见解,但是他们真的很明智吗?这就说明了,判断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问:“什么是它的本质?进而使用描述法与自由想像法去思考,如此才能发现真相。(三)地平线法.那么,地平线又是什么呢?英文是horizon ,有时候也翻成“视野”或是'视域”。人看任何东西都有视域,而这个视域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例如.当你走在原野上,看到远处有一根尖尖的东西,很像犀牛角,也很像是教室的塔尖.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就像我们有时候看电影,会着到一个人在原野上走了很久,看到远处有一个尖尖的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学纤维制造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升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区位熵;浙江省;实证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产业集聚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Marshall)提出,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与它们配套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中。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使得各企业之间演变成一种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状况,并进一步细化了劳动分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本文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现有产业集聚指标出发,得出本文所选择的集聚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通过对浙江省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最后,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 已有文献中介绍了大量衡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统计指标,如行业集中度、哈莱-克依指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空间集聚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熵指数等。其中,区位熵是衡量产业集聚普遍采用的一种工具。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其在衡量某一区域内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区位熵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个产业同全国水平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另外,区位熵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容易获取的优点。基于以上,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各产业集聚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LQ= 在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地区中i产业的产出指标,该指标可以选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企业单位数、产品销售收入等。一般情况下,区位熵的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若LQ 的值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当地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区域水平,属于主导产业部门。也表明该产业在当地发展迅速,拥有相对的规模优势;如果LQ的值小于1,表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

各种效应、定律 【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到。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原初的定势不合适,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知识结构得到消除,个体便能够运用新的定势去解决问题。 【瓶颈效应】与【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有的时候,“瓶颈效应”得到了克服,TOT状态很快从“几几乎有了”转向“有了”,从“就在舌尖上”转为“完全说出来了”,问题获得解决,创造趋于成功。有的时候,听任“瓶颈效应”起作用,TOT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社会是一个系统,人也是一个系统。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个体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把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某一活动、某一行为看成是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总是由三大类的子系统构成的:要素子系统、一般子系统、多余子系统。其中,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01.26.No.2 Mar一200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华k2,梁进社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 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 1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从此,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就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聚㈣,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r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跟踪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收稿日期:2006—08:修订日期:20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5)。 作者简介:张华(1979一),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综合考试 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及集聚效应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研究思路:佛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基于这一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于空间区位的选择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是不同的。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根据工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河南省的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种类型,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产业在18个市的集聚情况,揭示河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和变化,最后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情况的集聚效应测度,探寻不同产业类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研究步骤: 二、使用区位墒公式来计算河南省18个城市2003-2012年十年间三种产业类型的时空变化,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异的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值,P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 一般而言,区位熵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熵>1,表明A产业在某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了总地区,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总地区,必须从区域外输入产品;区位熵=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总地 区相当,基本自给自足。 三、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区位选择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集聚效应的计算 CES生产函数(即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集聚效应(以h表示)的测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 这里P为某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 Q表示工业总产值, K为其某年份固定资产净值,B为产出利润弹性,C为固定资产占用的利润弹性。 当h≥1时,表明具有集聚效应, h值越高,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越大。当h<1时,表明整体经济或行业没有集聚效应。 具有集聚效应说明该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

我国聚集经济效应下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网络货币的发展与政策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货币规模的迅速膨胀,人们开始忧虑这种新生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人民币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冲击?相关部门对它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是否应该对其采取措施?本文首先通过大量实例的考察,对我国网络货币进行了定义与类型划分;其次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货币在当前以及未来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货币;货币职能;经济影响 Abstract:With increasing of the scale of the network currency in China, people start to consider how influence this kind of newly emerging things will have to our life? Whether the Renminbi could therefore be under the impingement? What attitude the rel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have towards it? And what policies should be take? In order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 the paper firstly, through studying massive cases, gives the definition to our country s network currency, and divides them into three types; Secondly, based on the economics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nece, broughted by the network currency, on realistic economy in current years and in the future;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to the

论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后来主持法兰西学院的哲学教席,与萨特一起主编过《现代》杂志。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眼和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等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 梅洛·庞蒂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父亲去世,梅洛·庞蒂和母亲、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亲密氛围中长大,以至于后来还很迷恋其童年生活。1926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梅洛·庞蒂与年龄稍长的萨特、尼赞、雷蒙?阿隆、伊波利特初步相识,不过只是后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些结识为日后的诸多恩怨埋下了伏笔。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47年开始兼任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出版《人道主义与恐怖》,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问题、人学问题等,在苏联问题上保持一种含混姿态:既批判极权主义,又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对苏联的许多做法(诸如对布哈林的审判)表示同情。萨特正是在梅洛·庞蒂的这些文章影响下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1951年在第一届国际现象学会议上作了题为《论语言现象学》的报告;开始撰写《世界的散文》,目的是为了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针对萨特严格地区分散文和诗歌,并且要求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的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伟大的散文也是诗歌,语言并不是透明的工具。这两个作品以及他在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开始了语言学转向,这不仅深化了他自己的哲学,而且对于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进展,甚至对结构主义运动的出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从《知觉现象学》来看,他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解释者,同时也发挥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才思想。《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方式是这样的:以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为整个理解的中枢,然后一方面用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再去重新解释胡塞尔早期、中期的东西,如还原、意向性等等,认为这两者差别特别大,但是并不一定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合乎道理,合乎理路地突破了意识现象学的藩篱,达到了“身体”的现象学,实际上是身体和意识没有根本区分开的那样一种身-心现象学。他关注的主题是身体与性爱。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简介 梅洛·庞蒂喜欢用手跟手的触摸来打比方:当我的左手和右手相碰触时,右手有碰触左手的感觉,左手有碰触右手的感觉,但这两种感觉却混沌而不可分——在这里,我身体的两部分互为对方的主体,也互为对方的客体,我的身体向自己显示自身,达到内在与外在彼此交融的状态。梅洛·庞蒂用“身体-主体”的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是同一个实在,身体既是存在着,被经验着的客体现象,又是经验着,意识着的主体。身体各部分主客关系的交替、可逆显示,便证明着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物质和精神其实在我这里是同一的,并不是像笛卡儿等二元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精神和肉体是平行关系或主宰关系。 梅洛·庞蒂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观念的影响较深。“生活世界”的观念宣称:我们用语言、用科学规律、用理性分析所描述的世界,是内在于意识的,经过了反思后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最初感知的世界本身。梅洛·庞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改造成为“知觉世界”。在我们用理性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描述以前,世界其实就已经呈现在那里了——那是个最朴素的,最原初的、与人的知觉有最直接关联的生活世界。 举个例子,我用手抚摸一块布料,就会立马有一种感觉呈现出来,那种感觉是不可言说的,

哲学分析示例 语言的与现象学的

哲学分析示例: 语言的与现象学的 翟振明 (原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在今日的哲学语境里说到分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英美分析哲学。这里的“分析”几乎就是“语言分析”的简称。至于现象学,人们似乎只承认它的“描述”,并且由于它长期被许多人看作是与分析哲学截然不同的哲学流派,我们一说“现象学分析”,就似乎有点混淆视听之嫌。不过,我们也不至于忘记,像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这些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是时常宣称他们自己在做现象学分析的。我们都知道,据说语言分析是要“澄清概念”,而现象学却要“面对实事本身”。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打算系统讨论语言分析与现象学分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也无意在概念上澄清这两种分析的适用范围。我试图要做的,只是以示例的方式让读者见证一下这两种分析的过程,在对照中领会各自的旨趣。为了使这种示例对照清楚明白一些,我将把“赝品”当作两种分析的共同主题,虽然这样的主题算不上是哲学家关心的典型问题。 1.对赝品的语言分析 语言分析,至少可以包括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但我们在进行分析的实践时,并不一定要时时关注自己进行的分析属于何种。此处,我们在对赝品概念进行语言分析时,主要的任务是找出一件东西能被称作赝品时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是以语义分析为主,辅以其他,并且时有混合。基本程序是:从最明显的必要条件开始条条列出,并权将已经找到的必要条件之总和当作充分条件,然后寻求反例。如找到了有效的反例,则说明已列出的必要条件的合取还未构成充分条件。这样下去,直到找不到反例为止,充要条件确立。 作为开始,我们要对大多数人如何使用赝品这个概念有个估计。因为赝品概念是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它带着固有的模糊性。“赝”字明显地指示着背后有人进行伪造活动,至于被伪造的东西可以有哪些种类,并不是非常明确的。除了那些典型属于赝品的假画假古董之外,总有一些东西我们无法最终决定赝品概念是否涵盖它们。比如说,一个艺术家自己制造的模仿自己原先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作品而冒充原来的作品,冒充品算是赝品吗?一个名画家让别人模仿他的风格作画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画算是赝品吗?木刻画、篆刻作品等,如果用的是原本的模子但不是原作者印制的,算是赝品吗?模仿自然形成的石画的人工“石画”有可能成为赝品吗?有没有与商业牟利目的毫不相关的赝品?赝品本身能否以赝品的资格成为艺术的一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为我们深入分析赝品概念带来麻烦也带来乐趣。但是,在这篇以示例为目的的文章里,我们只能以简单明了的地方着手,浅尝即止。 我们把以赝品的内在性质为基点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开始分析。一件赝品是相对于某件真品而言的,前者与后者在概念上对立,但在可感性质上相似。于是,这里,我们似乎发现了赝品概念的近乎悖论性质的内涵:一件完美的赝品就是在所有物理可感性质上与一件相应的真品没有差别的物品。最典型的范例性的赝品,对应着一件物理上确实存在的真品,但是,这种典型性并不代表着必然性。由于赝品从来就以真品的名义出现,相应的真品的物理存在并不是赝品出现的必不可少的背景。相反,只要有关的人相信有一对应的真品存在,也就可以了。甚至条件可以更弱:只要赝品出现时有人开始相信与其对应的真品有可能存在就满足了赝品成立的初始条件。比如说,有人模仿扬州八怪的画风自己画了一幅水墨画叫做“夕阳下的含羞草”,宣称那是扬州八怪的作品。尽管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听说扬州八怪作过这样

城市聚集效应的经济学——以西安市为例

2012年第2期总第212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区域经济】 城市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 梁 闽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聚集效应是影响城市化进程主要的经济规律之一,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城市聚集机制中的 双重乘数效应, 以西安市城市聚集经济的发展为例,揭示西安市城市聚集效应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强化城市聚集效应对中心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西安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经济核心地位,强调了增强西安市的城市自生发展能力,强化其城市聚集效应可以引领、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聚集效应;双重乘数效应;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2-0110-03一、引言 空间集聚使城市经济具有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聚集经济的形成来源于分工与专业化、 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市场效率的提高(吕玉印,2000)。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来研究城市与聚集经济内在联系的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以韦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之后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位理论, 两者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机制上。而以佩鲁为代表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则从宏观层面上将城市聚集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联系起来, 认为城市化是地区不平衡增长的结果。我国学者冯云廷(2001)从城市化经济的现象角度研究了个体城市聚集过程及其聚集后产生的效应。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都提高了聚集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地位。聚集经济效应制约并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对城市经济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影响。我国目前基本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城市聚集效应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乘数效应 城市聚集的动力源于不同空间上存在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经济势能差,在由“比较优势利益—功能互补利益—机会选择利益” 共同构成的动力机制下,存在利益关系的经济个体便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人口、资源等要素的实际流动。支撑城市发展的全部要素在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相互间发生作用是通过双重乘数效应实现的。 (一)第一层次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的机理 第一层次乘数效应的机理是聚集作用于成长,表现为工业的经济增长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这一层次的乘数效应开始是由始发性的工业推动的,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先是为城市化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如交通运输设备、现代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等,由此带来了人口、资源、企业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 集聚并产生乘数效应。始发性的工业围绕主导部门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工业(如钢铁、 机械、电力、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产业间的连锁效应大,导致产业在空间集聚范围上迅速扩大, 从而加剧了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剩余劳动力也开始从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城市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这一层次乘数效应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其作用过程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工业项目和数量的扩张,还在于流入城市内的再度创造的异质生产力能否与原有生产力形成同质交融, 通过这种相互融合变异质的要素为同质要素,即实现异质要素同质化。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层次的乘数效应是通过个体与厂商的理性经济行为将城市的形成与规模内生化,从而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了起来。 (二)第二层次乘数效应———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并进一步引发 “聚集”的机理聚集效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经济现象,它既涉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又同产业经济中的组织结构有关。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城市成长过程就是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过程, 这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张,并使得城市投资环境和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分工得以进一步深化, 深化和精细的分工使得区域内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进而就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新思想的产生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提供了环境,继而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域内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创新活动深化和逐渐扩展到相关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自身的发展。所以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中的城市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产业的成长(如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的加快增长),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和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 使得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在空间分布上通过产业链条表现为明显的集中趋势(如图1所示)。 三、城市聚集效应的举例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011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在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以其严谨的哲学体系,和对问题的相当深入的探讨,成为一代现象学大师。他对"身体"的现象学分析,对"现代艺术"的关注,使得他的理论延伸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仍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庞蒂的哲学是以"知觉"为其研究中心的。知觉研究意味着知觉构成了一切知识的基本层次,对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它层次的研究。知觉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相关,当知觉运用于社会领域,即言语和语言的时候,凝视和言说就必得面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关联结构。换言之,在交往以及交往的变态关联中进行考察,这种关联势必包含着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言语和语言"的文化现象。庞蒂对现代社会寄予希望,相信社会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性或知觉的改造。这一看法使他相当重视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因为只有美学和艺术才可以重新煅打人的知觉,而使人以全新的方式去重新审视世界和自我。一主体身体与自我自由在《知觉现象学》的结尾部分,梅洛-庞蒂已经提出了关于"人的解放"和人在历史行动中"发展"等一系列的思想。这一思想到了他的中后期,尤其是他的《辩证法的历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他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隐藏在人类意识的能力中,个人建立起来的意义领域是自由世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自由与主体性密不可分。 "主体性"观念是与"时间性"紧密相联的。主体具有一种"出神性质",而时间的出神性质和禀有时间性的主体的出神性质具有内在同质性,因而主体不仅是在时间中,而且承受着时间并经历着时间。他被时间所渗透,他也是时间的意义过程本身。世界与主体构成相关的语境,主客体相互依赖,使人可以走出现代性困境。梅洛-庞蒂强调主体的存在是在世界中的存在,那种所谓世界中的"纯粹主体"和"观念主体"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作为"我思"的个体难以承担的。要建立关于现世社会和时间性中的主体,只有去阐明主体和身体,同时阐明主体之间的性质,因为,主体只有在主体之间才能具有自己的完满性和现实合法性。对"身体"的重视,梅洛-庞蒂尤其关注在现世中人体成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中介性质,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总是通过躯体,通过触摸或凝视,通过姿态,通过言说等多种方式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使人由客体成为主体,并由主体成为主体之间的"真正主体"。人可以获得自由,然而这个自由是有条件的,是主体与世界彼此作用互相规定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仅是我们选择世界,世界也选择我们。自由是在这种独特的意义领域背景中突显出来的。人不可能获取完全的自由,人的行动不可能用宗教式的因果律来加以说明。同样,也不能将人看成是绝对自由的,人不可能有了自由就可以决定自己,决定世界的某种进程(萨特)。梅洛-庞蒂反对这两种看法,认为自由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自由,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和在一定的社会语境的的自由。自由有两个限制因素,一方面,它是从自我存在的形式开始的,而自我对这种形式却难以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自我的选择实际上并不是自觉的选择,而是潜自觉的或实际已存在的选择。或许是,一切选择都是被选择。[!--empirenews.page--] 人类主体通过不断的辩证秩序过程在一个主体间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物质作为联系人和世界的纽带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同时把人引向了自由。也就是说,在梅洛-庞蒂看来,人既非是生而自由的,也不是具有绝对自由的,相反,人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社会思想结构和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是一定经济活动实践的产物,遭受到意识形态和历史总体结构的制约。所以,科学、艺术、宗教、哲学观念都是这种经济方式的延伸,人只可能通过这种文化客体的传播和理解去获取自由和对自由的理解。对现象学而言,这些文化客体是通过主体与经验世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人的自由只能从中产生出来。梅洛-庞蒂强调现实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类主体在一个通过它才存在的自然和历史的世界中发现了自我,它自己也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了。梅洛-庞蒂在《人道主义与恐怖》以及《符号》这两本书中,对自由和自由王国加以阐释。他的阐释已经脱离了纯粹现象学的观念阐释,而进入到民主制度、现实环境、意识形态和专政机构等社会政治的分析中。他认为,"一种名义上自由的政权,实际上可能是压制自由的政权。" 他通过人的自由已经看到了人的不自由,甚至是对人的威胁和暴力的状况。因此,

海尔:产业群聚集优势效应(一)

海尔:产业群聚集优势效应(一) 海尔集团经过19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由冰箱辐射到空调、洗衣机、彩电、热水器乃至手机的庞大家电产业群。这个产业链条从青岛出发,一直延伸到世界各大洲的疆域,形成一条黄金产业带。 规模促进上下游企业发展 海尔自身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了青岛一方家电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海尔集团配套电子零部件的分供方——青岛海润电子,成立3年期间,公司年产值一路上扬,2002年产值已经达到1.73亿,公司的员工也从10来人发展到1200人,“速度、创新、SBU”等海尔理念逐渐被吸收到海润的管理体系中。海尔不仅为海润搭建了一个财富平台,更创造了一个创造成功的平台。 海润的发展仅仅是海尔产业链上一个小场景,在海尔19年的资产裂变和品牌发展过程中,随着海尔的规模化发展,青岛已经形成了一片“家电产业生态经济林”。 产业链竞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1998年走向世界时,海尔集团原材料分供方多达2200多家。1999年,

海尔集团组建物流推进本部,物流改革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始进行,借助互联网络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有的分供方进行优化淘汰,吸收有国际化供货经验的大企业为分供方,淘汰不合格的分供方。三年后,海尔的分供方从优化到721家,其中,有59家世界500强企业,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物流整合不仅让海尔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到2001年又降了10亿元。 制造链条互动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海尔自身的扩大和流程再造,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与分供方之间打破了传统的买卖关系,一些分供方到海尔附近设厂,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并建立配套工业园。目前位于胶州的海尔国际工业园已经聚集了三洋压缩机、爱默生电机等20多家国际化分供商。这些国际化的分供方,提升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家电的零部件配套能力。

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条件,是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因其科技含量高且渗透性强的特点,该产业已 经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推进器,也是许多国家级地区实现产 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信息服务 业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较热的投资点。经济的发展离 不开信息的快速传递,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化水平也要受到经济发展条 件的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信息服务业与社会经济建立协调发展的模式,并不断进行优势互补,协调创新才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及 信息服务业发展达到最优化效果。本文在研究中国信息服务业集聚的过程中,发现集聚对信息服务业本身存在推进效果,但对于区域经济 却呈现负向影响;为深究其原因本文进一步选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来反映产业效率的状况,研究信息服务业的集 聚效应及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总产出中不能由资本、劳动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所解释的“剩余”,即在有形生产要素投入 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产业所达到的额外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 来源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在新常态下,信息服务 业的增长仅依靠资本和劳动等有形生产要素投入拉动方式是难以持 续的。可以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信息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动力源,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服务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聚区内 信息技术流动会以较低的成本溢出和扩散,集聚优势的作用也会促进 共生技术集成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但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中国信息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集聚对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 率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产业集聚对中国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 存在门槛特征?是否有空间溢出现象?通过研究上述问题,可以更清楚 地认识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状况,为实现中国信息服务业有质量 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围绕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第一,中国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状况及其经济效应无 论从静态集聚指标的计算结果还是动态的计量结果都可以得出,中国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呈现集聚状态,从集聚的变化过程来看,信息 服务业集聚呈现出主动的、相互合作的、由目标集聚优势向多方面协同集聚的动态过程;从信息服务业集聚对产业本体经济的影响来看, 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通过集合要素与信息资源优势,提高了本经 济体可用的先天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优势。产业集聚对信息服务业经济的影响呈现威廉姆森倒“U”型,而且从总体效果来看信息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处于倒“U”型的左侧,在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经济仍将表现为积极的正向影响;中国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对相应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 线性负相关,说明信息服务业的迅速集聚带来区域内资源过快集合, 区域经济体还没能及时吸纳,因此初期往往易于形成离散,需要逐步 实现外部优势的内部化和持续的积累以支配自身的集聚优势,同时经 济体不能仅限于利用优势,还需要不断内化和再创新以实现优势再造。第二,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依据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 产率的计算结果,索洛余值法反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绝对数量的变化,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技术变化的前沿面,二者

内蒙古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2012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ne2012 第11期总第26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1T o tal N o.261内蒙古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岳媛媛,姚凤桐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文章通过比较Segal模型和新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因素与内蒙古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扩展模型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和区域集聚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劳动力规模每翻一番,生产率就提高约7.74%;内蒙古的城市集聚效应不如其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关键词:内蒙古;集聚效应;区域经济;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1—0037—02 聚集经济理论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前,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韦伯1929,科斯1937,Ho over1948),涉及城市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等(勒施1940,F.P er-roux1955,弗里德曼1966)。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Cat herine J. M orriso n Paul和Siegel1999,M art in和Ot t a-viano2001,Gilles Durant on和Diego P ug a2003),涉及利用生产函数、工资函数、Seg al模型和Carlino模型等估计不同部门的、城市的和区域的集聚弹性(David Seg al1976,Carlino1982,Keit h Head和T hierry M ayer2002,Marius Brulhart和Rolf T r aeg er2004,谢叙礻韦2006,P ierre-Philippe Combes和Gilles Duranto n等2007,陈迅2008)。 目前,关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较为分散,且关注点不同,对集聚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此外,多数学者运用的测量模型较为古老,而笔者借鉴了国外较新的模型对城市集聚效应进行测量。 1 计量模型的选择 1.1 城市集聚效应的模型选择 1.1.1 Seg al模型。文章参照Seg al模型[1]选用了C -D生产函数: Y=A gK L (1)其中:Y为产出,A为常数项,K为资本投入,L 为劳动投入, 、 分别为K、L的产出弹性。 模型中 + =1,即内部技术规模报酬不变。g 为希克斯中性集聚效应转换因子,函数形式为: g=BL A (2) 其中:B为常数项,0< <1,表示生产率水平随就业人数的增加而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呈下降趋势。将(2)代入(1),方程变为: Y/L=A BL (K/L) 在方程两边取对数得Seg al模型: ln(Y/L)it=c+ lnL it+ ln(K/L)it (t=1、2、…、T,i=1、2、…、N) 对于Y,笔者采用CPI进行调整,用1987年的价格作为基期。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每年的固定资产存量,即:K t=(1- )K t-1+I t( 为折旧率,I为新增投资)。折旧率一般选取9.6%[2],以1987年作为基期来计算初始资本,因此假设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即为初始资本。 1.1.2 新模型。如果某地区所有企业面临着相同的利率,那么,在生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生产函数可以转化为工资对该地区特征变量的函数,而集聚效应的研究就集中于某一地区的特征变量对该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因此选用工资为因变量可以更精确地测量集聚效应的大小[3]。在研究内蒙古的集聚效应时,笔者认为内蒙古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是相似的,因此上述模型中的假定也同样适用于本文的研究,所以文章选取lnW it= + lnE it+ it作为新模型[4]的形式。从业人数E it衡量了一个地区就业人口的聚集程度。平均工资W it指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就业职工全部合法劳动所得的平均值。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地区社会发展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物质产出会增加,工人的工资也会相应地提高。 1.2 区域集聚效应的模型选择——扩展模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区域性的板块经济,也就是区域内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整个区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集聚效应。因此,笔者在新模型中加入了市场潜力(m ar ket pot ential)[5]这个解释变量,以此来测量区域的集聚效应。 其表达式为NM P j=∑i ij i Y i,其中 ij=d ij , i Y i表示地区i代表性工业的支出。 i Y i可以被各地区的就业人员密度所代替,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概念[3],因此本文也采用相似的方法,用各地区从业人员数量来代替 i Y i。d ij衡量了两个地区i和j之间的距离,使用goo gleear th软件得出各城市的经纬度,再通过经纬度计算任意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如:呼和浩特市位于111°44′39.26″E,40°50′38.20″N;包头市位于109°50′13.03″E,40°38′58.14″N;通过经纬度计算的两市间的距离为162.057km)。先前的研究表明 的值接近于-1,因此 ij即约为两地区距离之间的倒数,即1/d ij。故其表达式变为: M j=∑i(1/d ij)E i(i、j=1、2、…、N且i≠j) ? 37 ?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岳媛媛(1987-),女,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讯作者:姚凤桐(1966-),男,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