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复习讲义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一、解释重点字词。

1.何许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许__________ 3.不详____________ 4.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5.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亲旧__________________ 7.造饮辄尽____________ _________ 8.期在必醉____________ 9.晏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戚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汲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黔娄之.妻有言【助词,的】言:1、闲静少言【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如:1、晏如也【......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像】

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估计,大概】

志:1、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2、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 3、以乐其志【志向】会:1、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2、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期: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2、期在必醉【期望】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代词,这,这个】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乐:1、以乐其志【使……快乐】 2、念无与为乐者【取乐】

三、内容理解。

(一)填空。

1、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生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③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颇示己志。

3、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记叙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_。

5、文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是闲静少言__和不慕荣利(忘怀得失)。

6、点明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7、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好读书_,达到欣然忘食的程度;二是性嗜酒_,达到了_期在必醉__的程度。

8、成语_不求甚解__就出自《五柳先生传》,它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过分下功夫,现在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请再写出与其现代汉语意义相近的成语: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9、展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荣利。

10、展现五柳先生率真放达的个性的句子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二)问答。

1、“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你赞成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吗?请简述理由。

赞成。对于当时读不懂的内容,不妨“不求甚解”,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增长,慢慢就会读懂。或不赞成。我们现在正处于打基础时期,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对知识不深入探究,那么将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3、五柳先生“嗜酒如命”,是否颓废消极?

答:他在污浊的环境中内心愁苦,寄情与酒,体现他率真、放达的特点,不是颓废消极。

4、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5、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6、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②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旷达的体现。③著文章。其目的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人格特征。

7、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创作下联。

上联:归隐田园称元亮

下联:摒弃名利谥靖节

2.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5、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居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你赞赏这样的人生吗?为什么?

赞赏。陶渊明这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依然值得称道。我们学习这种人生态度,就能抵制当今社会的种种不良诱惑,坚守内心的宁静、执著于自己的追求,从而有所作为。

或不赞赏。我们都是国家的主人,不能像作者那样消极避世,而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去同污浊的黑暗作斗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更快。

《五柳先生传》检测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颇示己志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2、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3分)

14、赏读与拓展(4分)

①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

②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2分

二、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4分)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B.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

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9.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

答:

10.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4分,有创见的加分)

答: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

A.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B.忘怀得.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C.曾不吝情去.留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

D.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

7.《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

[译文]________ ____

9.“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________ ____ 10.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

[答]________ ____

比较阅读

(甲)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三、

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答案: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三、

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答案: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三、

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答案: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三、

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答案: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一)10、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很2分11、(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12、饮酒、读书、写文章3分13、B 14、(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等(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7.B、E (共4分,每项2分)

8.①(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②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共4分,每题2分,四个重点词译得不准确,每个扣1分,扣完为止)

9.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辩证、有创见的加1-2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

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

三、

C、D(A.亲戚亲近B.往、到创造C.离开D.冷清的样子E.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8.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9.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答案: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