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复习案(教师)

第二单元复习案(教师)

第二单元复习案(教师)
第二单元复习案(教师)

第二单元复习案(教师)

复习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文言知识,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基本判断方法。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享受成长的快乐。(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字音字形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秦军氾.南(fán ) 佚.之狐( yì ) 无能为.也已( w?i ) 夜缒.而出( zhuì) 共.其乏困( ɡōnɡ ) 夫.晋,何厌之有( fú) 阙.秦( quē )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杞.子( qǐ) 逢.孙( pánɡ) 变徵.之声( zhǐ) 创.伤(chuānɡ) 揕.其胸( zhan ) 拊.心( fǔ ) 樊於.期( wū ) 飨.( xiǎnɡ) 鲰.生( zōu ) 卮.酒(zhī) 玦.(ju?) 参乘.(shanɡ) 彘.肩(zhì) 啖.( dàn ) 刀俎.(zǔ) 杯杓.(sháo ) 跽.( jì)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忤 wǔ逆铁杵 chǔ淬 cuì火猝 cù然精粹 cuì荟萃 cuì戮 lù力邮戳 chuō嗔 chēn目嗔 chēn怪瞠chēnɡ目结舌睚眦 zì必报彘 zhì肩切而啖 dàn之刀俎 zǔ咀嚼 ju?沮 jǔ丧诀 ju?别抉 ju?择诀 ju?窍

帷 w?i幕民生凋敝 bì濡 rú染

二、判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给所有加点的词语注释)

1.阿巴斯就任巴勒斯坦最高权力机构主席,以色列总理沙龙立即抛出橄榄枝,表示愿与巴勒斯坦结为秦晋之好

....。(×)错。点拨:秦晋之好:指两家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2.子弟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对。点拨: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3.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对。点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或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4.《梅兰芳》相较于《无极》,媒体和观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

....还是可以理解的。(×)错。点拨:“溢美”与“过分的”重复。

5.父亲对我们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

....,甚至棍棒相加。(×)

错。点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6.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

....,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对。点拨: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7.李先生的义举使这件众望所归

....的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流60年后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错。点拨: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8.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

....,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错。点拨: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定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9.本月27 日,恒大地产集团豪宅精品——恒大绿洲在东丽湖畔盛大开盘。国内首屈一指

的无柱式宴会厅可同时容纳4000人举办大型鸿门宴

...。(×)

错。点拨:“鸿门宴”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与句意不符。

10.“我们的替补球员劳苦功

...高,没有他们我们根本没法赢球,”皮尔斯表示,“我们需要不时有人挺身而出。”(√)对。点拨:“劳苦功高”指做事勤苦,功劳很大。符合语境。三、一词多义(解释其意)

1.辞

(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今者出,未辞也 ( 均为动词,辞别,告辞 )

(2)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均为动词,推辞 )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动词,计较 )

2.兵

(1)不得持尺兵 ( 兵器,名词 )

(2)不及召下兵 ( 士兵、武士,名词 )

(3)秦兵旦暮渡易水 ( 军队,名词 )

(4)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 ( 名词,战争、战役 )

3.顾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动词,回头看 )

(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副词,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动词,探望、拜访 )

(4)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 动词,关心、照顾 )

(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副词,难道 )

4.如

(1)不如言,行从之 ( 遵从 )

(2)沛公起如厕 ( 往 )

(3)沛公默然,日:“固不如也。”( 比得上 )

5.以

(1)何以言之 ( 介词,凭借)

(2)以(刀)试人/敢以烦执事 ( 皆为介词,用。拿)

(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 皆为连词,表目的,用来…… )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介词,因为 )

(5)日以尽矣 ( “以”通“已”,已经 )

(6)皆白衣冠以送之 ( 连词,表修饰,而 )

(7)以次进 ( 介词,按照 )

(8)以故荆轲逐秦王 ( 连词,因为 )

(9)以其无礼于晋 ( 连词,因为 )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介词,把 )

6.之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代词,指“刺秦”这件事 )

(2)秦王购之金千斤 ( 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

(3)为之奈何 ( 代词,指这件事 )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结构助词,的 )

(5)顷之未发 ( 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

(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7.为

(1)客何为者/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 w?i,做,干,皆为动词)

(2)窃为大王不取也 ( w?i,认为,动词 )

(3)我为鱼肉 ( w?i,是,动词 )

(4)为击破沛公军 ( wai,替、给,介词)

(5)吾属今为之虏矣 ( wai,被,介词 )

(6)何辞为 ( w?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

8.因

(1)因言日:“沛公……”( 趁着,趁机 )

(2)不如因善遇之 ( 趁着,趁机 )

(3)因击沛公于坐 ( 趁着,趁机 )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于是、就 )

9.且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连词,尚且 )

(2)若属皆且为所虏 ( 副词,将要 )

(3)且为之奈何 ( 副词,将 )

四、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1.晋军函陵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亡;使……灭亡,使动用法 )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

4.朝济而夕设版焉 ( “朝”、“夕”,名词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前一个“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

6.共其乏困 (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

7.阙秦以利晋 ( 利:使动用法,使……受益 )

8.且贰于楚也 ( 贰: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

9.夜缒而出 ( 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

10.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退却 )

11.进兵北略地 (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

12.樊於期乃前日 ( 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

1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

14.其人居远未来 (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

1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

16.又前而为歌日 ( 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

17.发尽上指冠 (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

18.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 闻:使动用法,使……闻 )

19.群臣怪之 (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

20.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 ( 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

21.箕踞以骂日 ( 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

22.道芷阳间行 ( 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

23.籍吏民,封府库 ( 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24.范增数目项王 ( 且: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 )

25.刑人如恐不胜 ( 刑:名词用作动词,用刑罚惩处 )

2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兄:名词的意动甩法,像对待兄长那样 )

27.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 28.头发上指 (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

29.素善留侯张良 (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

30.项伯杀人,臣活之 ( 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

点拨提升:1.名词用作动词的规律是

.............,即...........:“名.+.名.(.代.).”,前一名词若非定语或前有副词

活用为动词

....;3.形.

.........,即作状语.....;2.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是

.........:“名.+.动.”,名词若不作动词主语

容词用作动词的规律是

.........

....;4.形容词用作名词的规..........:“形

..+.名.”,形容词若非定语

.......,即作动词

律是

.................、名.

...;5.使动用法的规律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或.“形.+.动词”

..:“动.(.介.)+..形容词

词带了宾语

.....。

.....,该词译作

...)”,有时应意译

....“使.……(怎么样

五、特殊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特殊句式。

(一)1.敢以(之)烦执事

2.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3.人不敢与(之)忤视

4.今闻(秦)购将军之首

5.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6.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

7.又前而为(之)歌日

8.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9.为(吾)击破沛公军

10.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句。点拨提升:规律: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宾语常常省略。有时主语也省略,也有很少情况下省略谓语。

(二)1.以其无礼于晋

2.佚之狐言于郑伯日

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

4.良日:“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状语后置句。点拨提升:规律:古汉语中,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宾短语之后,且常伴随有介词省略,翻译时应提前。如第3句应译为“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三)1.夫晋,何厌之有?

2.客何为者?

3.大王来何操?

4.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旬。点拨提升:一般规律:1.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应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也应前置。3.以“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四)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点拨提升:被动句,常见标志有:见、为、为……所、于等。

(二)阅读技巧鉴赏

文本示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日:“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日:“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为之奈何?”荆轲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椹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A点拨:名词,信物。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D )

①臣愿得谒之.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④丹不忍以.己之私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点拨:①之:代词;②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连词,来;④介词,为了,由于。

3.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D点拨:“心狠手辣”错误。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殃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5.这段文字分别表现了刘邦和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中的描写加以说明。

沛公冒险到鸿门谢罪,屈居下坐,言辞谦恭,表现了他坚决果断,能屈能伸;骂告密人又表现出他狡诈的一面。项羽没有在席间杀死刘邦,对范增的多次暗示也“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在席间舞剑未表态,在谈话中泄露告密人姓名,这些都表现出他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又麻痹轻敌的性格。

(三)课外延伸:

(2009,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日:“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

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

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

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

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

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

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

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日:“某

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占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 B.会.天疾风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

D点拨:过:错误。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D )

攻原得卫者.侍公而.食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敌人旦暮且.至击

A B C D

假舆马者.信而.见疑洎牧以.谗诛若属皆且.为所虏

D点拨:D均为副词,将要。A第一个是语气词,不译;第二个“……的人”。B第一个“而”

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B )

①遂罢兵而去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③故人来,方与之食④遂自驱车往,犯风

而罢虞人⑤曾子欲捕彘杀之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B点拨: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

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

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

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

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D点拨:“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四)写作素材积累

1.烛之武退秦师

启示:崇高的爱国心;

英勇无畏的气概;

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心胸,高明的心理战术;

精彩的外交辞令;

德(品德修养)才(知识能力)兼备,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2.项羽的优点与不足

启示:民族精神崇尚浩然正气,正道直行。提倡“君子坦荡荡”,“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民族精神崇尚坚定的情操。有忠于故国,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杖汉节牧羊北海的苏武;蔑视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们重道义,讲气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追求独立的人格。无论是做人的信条还是治国的方略,中华民族对“义”有着特别的信仰。义是一腔热血,义是肝胆相照,义是舍生忘死,义是光明磊落。

然而空有一腔义胆就成了悲剧,项羽留给我们的则是乌江江畔那高大凄美的背影。我们需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一身正气,坦荡浩然,然而这种义只有与时代的价值取向,时代所赋予的机遇、挑战,个人的综合素养完美地结合,生命才更加绚烂。

(五)拓展提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这让你想到什么?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

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800字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