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三通两平台

建设三通两平台

建设三通两平台
建设三通两平台

建设“三通两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

吴建生

“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

学校接入三条光纤,三路出口全部连接互联网或城域网:第一路,电信20M连接福州教育城域网,用于教师、行政办公,进行公文接收、信息上传和资源应用;第二路,电信10M连接校园“全球眼”,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了解学校的安全情况;第三路,联通100M连接各班“班班通”,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2012年,学校投入20万元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设了一个标准网络中心机房,网络连接全校所有的教室与办公室,实现了各楼层间、教室间光纤相连,所有终端设备相互连接,可以根据访问的目标IP地址自动选择出口线路,这样既保证了访问资源的畅通与快速,也为学校资源共享提供更可靠、更便捷的出口访问路径。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

学校所有的班级与功能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教学设备和客户端程序。在资源共享方面,中国联通“班班通”平台提供了很多优质实用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优教通”平台上选择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备课、上课、教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媒体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制作属于教师自己的个性化课件,还可以利用“优教通”平台,与家长、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等。我校重点启动“三个课堂”建设:一

是“专递课堂”,2014年1月7日,高钊婷老师《雷雨》的专递课堂在全省实时播放,5月份陈建老师的《美术》专递课堂也在筹备之中。二是“名师课堂”,陈敬文书记“名师工作室”已在运作“名师课堂。三是“名校网络课堂”,正在筹划中,力争尽早推出。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后,大力推广“班班通”的应用,具体做法是:

第一,宣传发动。学校召开10多场“班班通”应用动员会、通报会,每次会议通报教师使用“班班通”情况,用的好予以表扬,用不好予以鞭策。

第二,措施到位。一是每个老师都要注册一个实名制的“班班通”账号,实现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的有效互动;二是老师大量使用“班班通”设备和资源,备课、上课、教研、家校互动中都留下“班班通”的印迹;三是倡导每个家长和学生都要注册一个“班班通”账号,实现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前75%的家长和学生都有“班班通”账号。

第三,实践培训。学校根据教师的年龄与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分成“两梯队”(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为第一梯队,其余的为第二梯队)。培训工作采取“三步走”:第一步:全员参与,通识培训。学校多次聘请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到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通识培训,2013年11月22日,福建电教馆管颖副馆长来校指导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2014年3月8日福建省电教馆陈风燕主任来校

作《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72位老师已经取得教育技术能力合格证书,大部分老师能够熟练使用“班班通”教学设备(计算机、实物展示台、白板以及“优教通”、“班班通”及相关平台)。第二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学校要求教师在“用中学,学中用”,每个年段确定一位信息技术首席教师---班班通联络员,指导组内教师用好“班班通”,组织开展“班班通”应用交流活动。第三步,专题研究,深度融合。学校要求老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专题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件使用与制作,还要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建立信息化背景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念小芳老师的翻转课堂教学,李岚英老师的“媒体分解”识字教学法,都是较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效果良好。

第四,考核量化。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班班通”应用工作组、优质课件评审组,出台了《平潭县实验小学“班班通”应用考核细则》,对每个老师进行“班班通”应用进行现场考核,力促人人过关。

第五,互动交流。师生通过“班班通”帐号,登入“优教通”平台,不仅能够享用优质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够实现老师与学生多层次、跨角色的互动。教师每学年提交一篇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整合的教案(含制作课件)和一篇心得感悟。

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建立“三级教育教学资源库”:第一,校本资源库。一是建

立教学资源库,按照分年级、分科目把教师的公开课资料、教案、课件等资源整理分类,转化为“班班通”网上资源;二是建立专题资源库,把经典诵读、安全教育等校本课程以“电子教材”的形式转化为“班班通”网上资源;三是建立教研资源库,把学科备课组建到网络上,利用“优教通”平台开展教学研究;第二,年段资源库。一是储存本地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教育资源;二是储存年段教师、家长的教育教学方法、趣闻趣事等教育资源。第三,班级资源库。一是储存学生优秀的作业、作品、趣事等教育资源。二是储存学生的校外活动、家长的教育心得等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学校建立图书资源服务平台:学校图书馆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借书证,学生凭证只需在扫描枪的扫描下就可以完成在阅览室、书库借阅图书。在图书馆的查询机系统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查询到馆藏图书的数量、去向,以及个人的借阅历史记录等。学校还设有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10台电脑、每台电脑的主页都连接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学生在此网页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登陆数字图书馆,可以浏览、下载精彩的数字图书、电子期刊等。

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学校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有:学籍管理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课堂评价管理平台。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方面,学校给不同功能的终端分配不同的独立网段,在中心机房的相关设备上实现对国家规定的有害信息进行访问控制并留下相关访问记录,我校使用的“优教通”平台能够对教师与学生等注册帐号的使用次数、访问时间、访问

的资源类别进行记录并生成统计表,还可以对资源本身被“推荐”“下载”“浏览”“收藏”的次数进行统计。在课堂评价管理平台方面:我们把《小学生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中的“课堂评价”表格制成电子文档,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自动生成统计表。

“三通两平台”工作计划

中心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通两平台”工 作计划 根据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借“三通两平台”东风,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各门学科教学改革服务,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责任人;做到使用有记载,并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3.为了使我校“三通两平台”教育设备能正常运转,使教师们能正常开展课堂教学。在使用前期,专门指派教师,每天巡视在每个教学楼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学校结合新课改,对教师分批、分期、分基础、分年级、分年龄、分需求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分散练习,定期验收的方式进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测评,重点是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考察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做到能上网查询资料,能电子备课,能利用资源整合课件。 三、优化利用发挥效益

1.利用丰富的资源促进教学 学科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质量。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前一天或几天针对课堂教学需要,选取那些符合新课标和学情的资源,进行合理调用和开发,增加创意,进行重组。并把这些整合的课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在运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在下次整合时进行改进,这样逐步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动信息人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2.“三通两平台”教育资源让学生受益 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方针,学校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用法,学会打字、画图以及收集、浏览各科学习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习提供帮助,成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者。学校还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的优良品质。并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培养他们遇险不怕,遇乱不惊,用清醒头脑以智取胜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让他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通两平台”、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整合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索创新,使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

小站一中三通两平台建设及使用情况相关报告

小站一中三通两平台建设及使用情况相关报告 我校一直重视推动“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部署了一系列推进“三通两平台”工作的制度及实施办法,使我校的“三通两平台”工作得到稳步的推进和发展。现将近年来开展“三通两平台”建设情况汇报 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自推进“三通两平台”工作以来,我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为成员及以微机教师为技术指导的领导小组,狠抓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由专人负责和进行管理并保障技术支持。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工作。并召开多次会议,强调“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切实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班班通电子白板管理使用制度。 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并与学校签订责任书,使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分工管理、责任明确,从管理上严抓严管。并定期联系相关部门,尽量做到专人进行维修,以保障设备得到及时的修理和维护。 三、使用基本情况

小站一中部共有46个教学班,录播室3个,4个微机室,160台办公电脑,此次均衡发展为教学班及功能室共配备50块电子白板;我校还有一台FTP服务器,4T硬盘,存储教育教学资源。供教师学校内部共享。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课堂教学的实验与改革更激励着每一位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创造力与协作能力。为此,我校在工作中展开了新的思考, 促进教师成长,我校每年利用电子录课教室。录课室采用一机双模录播设备,既支持全自动录制方式,也支持半自动和手动人工导播方式。录课室在天花板上分别设有8个声音采集器。录课室投入使用后,因为其具有抗干扰,使用方便,跟踪切换灵活的特点,一直受到老师们的青睐。录课室实现了同步录制、实时直播、在线点播、自动跟踪、多方交互、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让在录课室外看课的教师随机点评无拘束,也让室内上课的教师和学生积极投入无负担。在本年度的。 双优课、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电教课,我校所有教师的课都是在录课室进行录制的。效果非常好,几位教师的课也脱颖而出。录课室的使用也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由于录课室里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机等先进的录播设备,上课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知识,所以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和录播设备应用培训,使广大教师熟练掌握了录课室教学设备的使用。 在这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中,电子白板设备的使用,得到了最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政策背景: 2012年9月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总体部署,国务院在京举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中特别强调新形 式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定义: 三通: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接入宽带,完善学校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和网络设施。 ?资源班班通:实现班级授课资源的上传下载,重点建设网络课堂等相关业务。 ?空间人人通:每个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和拥有可互动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平台,主要承载班班通,人人通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分发等功能。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各类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办公水平,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

国内真正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实现全功能应用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建设思路:“区域化教育云”建设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模式:“区域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私有云+ 社会公有云”(混合组云) 特色优势:技术先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架构灵活:独立部署、融合共通 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方案优势: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以“三通两平台”的总体目标框架为引领,以实现区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混合组云智慧搭配 结合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自主研发海星云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统区域智慧教育云及智慧校园云的整体建设方案,区域云和校园云既能独立建设部署,又能相互融合共通,真正实现了区域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运营理念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入运营的理念,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动态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 三通: 1、宽带网络校校通:?“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实质内容有两个,一就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得宽带接入条件,二就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就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与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什么就是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一就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得多媒体教室,二就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得软件工具与教学资源,三就是一定比例得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宽带网络接入条件得建设方式就是“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运营维护,学校持续使用”.很多省(区、市)已经这样做了。政府得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体规划、整体要求与政策指导,并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电信运营企业为学校建设并提供优惠得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学校按协议付费使用。校内得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应该由政府资助学校完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得学校,支持得手段就是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里增加内容与投资。“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建设目标就是到2015年基本覆盖乡镇及乡镇以上得所有校舍条件允许得中小学校。2?、优质资源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得根本目得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得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学校得大部分班级得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得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得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得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得建设。“专递课

“三通两平台”工作制度

“三通两平台”工作制度 1.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2.建设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特色云空间主页。教师建设个人空间主页,能够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完成晒课,能够使教学资源在平台上共享,教育教学经验、心得在平台上得到交流。 3.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积极参加各级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4.学校专任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计算机等设备。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按程序整理好设备物件。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 5.定期检查评比班班通的使用情况,确保教学应用达标。教师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活动,每期应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任课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后,要督促值日学生干部认真填写记录表。教务处对各班级任课教师“班班通”上课情况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6.加强对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电子备课的格式固定为Word+媒体素材(课件)形式,其中文本内容(占60%)、多媒体素材利用(占30%)、个性特色(占10%)。文本内容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媒体素材和课件的使用要恰当,链接自如。电子备课要有分工备课和个人自备两个阶段。分工备课的主备教师要提前一周备好电子教案蓝本,上传于学校电子备课平台指定的文件夹中。执教教师将其下载到自己

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

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 一、基本情况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新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的革新,我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共有教师181名,学生2621名,教学班44个,信息教师3人;配有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180台学生计算机,教师办公电脑180台;教室配有多媒体48套,接入宽带网络为100兆,配备班班通白板46个。“三通两平台”的推进工作不但要班班通资源,还涉及人人通空间和资源及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目前学校的教师信息录入已基本完成,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平台的管理及应用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校园网机房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使用制度及电子白板管理使用制度。其次,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参与到运用和爱护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新方法中来。第三,实行电子白板班级挂钩制度,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班共同管理班级设备,实行“谁损坏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并把电子白板的爱护与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及班级量化考核中来。第四,每月派专人进行维修,以保障设备得到及时的修理和维护。 三、组织培训

在使用初期,由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信息中心的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回校后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且培训人员负责全校的教师使用教学工作,时刻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运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中青年教师能完全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老年教师能掌握基本使用技能。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网络带宽不够。“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平台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三通”的建设离不开网络,网络带宽的保障才是建立“三通”的基础,目前虽然已实现了“班班通”的基本网络互联,但对于我校班级数较多,100M带宽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还略显不足。 设备老化,计算机故障频繁。由于大多设备使用都已经超过五年,已过质保期。因此设备常常出现,如黑屏、报警、无法启动等各种硬件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三通两平台”。 2、学校技术支撑能力不够 专职电教人员缺乏。学校没有专职电教人员,基本由学校信息教师兼职,这些教师多为后期自学,只懂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虽然勉强能维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但在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及软件的应用方面技能不足。 3、教师应用能力水平不到位 对于学校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三通两平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划总体部署和省市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 一、转变发展观念 教育信息化采用云技术,云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 。过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服务器、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兆宽带,这只是信息产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在“融合”上。在发展方向上,从“建设主导”转变为“应用

主导”。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这才是教育信息化本质。把握核心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建设为导向,更不是以建设为目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要用应用评价来推动应用导向,应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二、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什么是“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

三通两平台”介绍

“三通两平台” 商业机会挖掘分析报告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背景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背景下,教育部为了推进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杜占元部长深入解析了规划,并总结提炼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核心目标,并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推动和强调。 二、“三通两平台”现状分析 1、概念解析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的总结和提炼,在4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听取教育部的专题汇报上正式提出的,国务委员刘延东于今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 “三通两平台”内涵: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目标是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本质是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目标是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 (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集合了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的资源云服务平台,为了达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目的而建立。 (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平台即目前学校中规模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办公、门户、教务等业务的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资源共享的作用。建设重点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五级包括中央、省、地市、县和学

“三通两平台”建设方案

一、“三通两平台”介绍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背景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背景下,教育部为了推进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杜占元部长深入解析了规划,并总结提炼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核心目标,并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推动和强调。 二、“三通两平台”现状分析 1、概念解析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的总结和提炼,在4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听取教育部的专题汇报上正式提出的,国务委员刘延东于今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 “三通两平台”内涵: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 目标是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本质是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 目标是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 页脚内容1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网络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 (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集合了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的资源云服务平台,为了达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目的而建立。 (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平台即目前学校中规模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办公、门户、教务等业务的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资源共享的作用。建设重点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五级包括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建设重点是中央和省两级。 2、政策支撑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是由下列的一系列文件所支撑的,可以通过下面先后出台的文件、纲领看出此工程建设的力度。 党和国家层面: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 中央部委层面: 页脚内容2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点

“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 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012年11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通过探讨交流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相互促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 “三通两平台”中的“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则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三、“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 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完成基于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网络建设,完善包括网络设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制定适应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我省省情的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学校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新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名校网络课堂,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高中网络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职业教育优先”的原则,先试先行,有序推动。全面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程,加快研发推广与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相配套、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需要的数字互动教

教育局三通两平台方案

XXX教育局“三通两平台” ——建设方案 2013年10月

1背景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部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为持续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后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当下教育重点推进方向及指导方针,保障国家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对教育信息化给出了高度浓缩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管理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最终确定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此次XXX“三通两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XXX教育局为中心,通过专线线路向城区及周边的乡(镇)中小学扩散,最终实现区教育局至乡(镇)中小学的网络全覆盖;利用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库,实现全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XXX教育局所属的教学机构、办学单位能够访问XXX教育局的资源,通过“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方式提高XXX的整体教育风貌和信息化建设水平。XXX通过”三通”的运作,将把全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行政管理水平整体推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全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全区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实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XXX各校网络互访无差异,教学资源应用共享无差异,家校沟通及个人网络自主学习无差异。 2对“三通两平台”的规划 本次建设采用顶层统一开发建设和本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整合XXX教育系统现有资源应用,建立完整、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侧重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区、学校的两级架构,教育局和学校内部之间通过终端实现通知、公告、短信、邮件、会议等的信息沟通,实现宽带网络和应用层面的校校通;各校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满足学校和家庭间实名制沟通应用的需求,实现网络实名空间人人通。

三通两平台可行性报告

三通两平台可行性报告 篇一:教育局班班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项目总述 ................................................ .. 1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3)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3) 1.3.1 需求分析 (3) 1.3.2 建设必要性 (3) 1.3.3 结论 (4) 1.4 研究范围及分

工 (4) 1.4.1 研究范围 (4) 1.4.2 分工 (4) 1.5 简要结论 (5) 1.5.1 建设规模 (5) 1.5.2 投资估算 (5) 1.5.3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5) 1.5.4 简要结论.......................................... 6 2 业务与系统现状 .. (6) 2.1.1 勃利县人口和经济情况 (6)

2.1.2 当地电信市场概述 (7) 2.1.3 勃利县教育班班通业务现状 (7) 2.1.4 勃利县学校现存教育系统现状........................ 7 3 建设原则 ................................................ .. 7 3.1 建设原则 (7) 3.2 建设地点、内容与目标 (8) 3.2.1 建设地点 (8) 3.2.2 建设内容 (8) 3.2.3 建设目标.......................................... 8 4 建设方案 ................................................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政策背景: 2012年9月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总体部署,国务院在京举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中特别强调新形式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定义: 三通: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接入宽带,完善学校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和网络设施。 ?资源班班通:实现班级授课资源的上传下载,重点建设网络课堂等相关业务。 ?空间人人通:每个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和拥有可互动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平台,主要承载班班通,人人通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分发等功能。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各类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办公水平,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

国内真正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实现全功能应用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建设思路:“区域化教育云”建设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模式:“区域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私有云+ 社会公有云”(混合组云) 特色优势:技术先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架构灵活:独立部署、融合共通 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方案优势: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以“三通两平台”的总体目标框架为引领,以实现区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 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混合组云智慧搭配 结合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自主研发海星云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统区域智慧教育云及智慧校园云的整体建设方案,区域云和校园云既能独立建设部署,又能相互融合共通,真正实现了区域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运营理念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入运营的理念,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动态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点

通辽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6年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镇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实施智慧公交、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智慧旅游等工程,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管理向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为推进“智慧教育”重点工程的实施,使中心城区46所公办学校和6所幼儿园信息化“三通”工程实现全覆盖,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整理《“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一文,谨供各相关部门参阅。 “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0-2020年)》指出:“加大对旗县市区信息建设的业务指导力度”;《通辽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辽市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全市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扎实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安全高速的教育网络,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和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平安校园、多媒体教室、电子书包、网络学院、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知识库和虚拟实验室建设,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012年11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通过探讨交流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相互促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 “三通两平台”中的“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则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 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完成基于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网络建设,完善包括网络设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制定适应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我省省情的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学校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新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

市中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汇报材料

市中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 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结合全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工作做如下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新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的革新,进一步了解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规划后期工作任务和目标,现随机抽取市直、街办及农村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共计57所,涉及957个教学班,4603名教师,47015名学生,约占全市学生总数的一半,基本能准确的反应以下分析结果。 57所学校有专职电教人员的学校有38所,占总数的66.7%;配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有55所,占总数的96.5%,其中共有2416台学生计算机,生机比为19:1,有456台教师备课用机,师机比为10:1;配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有51所,占总数的89.5%。 接有宽带网络的学校为57所,占总数的100%,其中使用电信网络的学校有56所,占总数的98.2%,使用联通网络的学校

有1所,占总数的1.8%;使用4M带宽的学校有14所,占总数的24.6%,使用10M带宽的学校为43所,点总数的75.4%,开通了学校网站的学校为19所,占总数的33.3%。 安装有班班通设备的学校有42所,占总数的73.7%,配备班班通白板的班级数为468个,占班级总数的48.9%。其中华师京城电子白板数量为78块,占白板总数的16.7%,IQBoard电子白板数量为354块,占白板总数的75.6%,天士博电子白板数量为36块,占白板总数的7.7%,通过应用情况摸底,电子白板的平均使用率为18.5%。 “三通两平台”的推进工作不但要校校通网络、班班通资源,还涉及人人通空间和资源及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从今年四月起,市教育局将两个平台合二为一,并初步融入人人通空间的基本功能,建立了适合我市学校使用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工作正按计划实施,从起初的四个试点学校扩展到现在的市直及街办共计42所学校。目前所有学校的电教专业人员及教师已完成平台应用方面的全员培训,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录入已基本完成,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平台的管理及应用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一是网络带宽不够。“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平台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三通”的建设

“三通两平台”建设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55201673.html, “三通两平台”建设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分析 作者:周铁权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3期 【摘要】2012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三通两平台”的概念及定义,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我国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化强国的重要步骤。通过“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捷性、教育资源共享性,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三通两平台”建設;教育教学;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90-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强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等外在因素,而更多的则偏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升等内在因素[1]。因此,为真正实现民族富强,必须加强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才能 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三通两平台”建设方案的实施,正是顺应了信息时代改革发展的潮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国教学水平以及人口质量。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内涵 “三通”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校校通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在校内建立良好的网络学校环境,加强学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用,以增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班班通是指以班级为基础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师及学生不断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模式的融合与创新;人人通是指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实行实名制,创造良好的网络学校氛围,拉近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距离,增强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2]。 “两平台”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指利用网络教育公共平台来汇聚基础性教育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行个性化教育服务,同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学习建议,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顺利提高学习效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由电子化校务管理系统、教育电子化政务系统、教育决策支持系统、教育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管理数据交换系统这六大系统组成,主要目的就是为“三通”提供基础性服务,保障“三通”独立高效运行,为学生与教师创造优良的网络学校环境。

某某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汇报材料

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及应用工作做如下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当前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新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的革新,进一步了规划后期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汇总如下。 我校有多媒体教室共计15口; 我校接入宽带网络为200M,能满足正常教学使用; 我校现有28名专任教师,每年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所有教师均能满足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学校网络设施设备比较陈旧,网络布线较为混乱,导致网络效果不好,带宽利用率低。 2、学校技术支撑能力不够 学校没有专职电教人员,由学校技术骨干教师兼职,只懂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勉强能维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但在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及软件的应用方面技能不足。 三、后期工作的几点想法 1、抓好“三通两平台”基础建设 对“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要进行大力宣传教育,并普及教育信息化的知识,以此引起各方面对其建设的重视,加快建设步伐。从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在“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中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保证相应工程的实施及

顺利完成, 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活动提供相应的软、硬件保证,使其总体发展均衡。 2、加强“三通两平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安排专人对相应的信息化设备进行管理,提高电教人员待遇,并组织人员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学习专业的管理与维修、维护的知识。同时专业电教人员应对全体教师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教学人员的基础信息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请信息化管理与维护、维修方面的专家对全体职工进行技能培训,以此提高教学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 3、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是“三通两平台”建设进行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具有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决定“三通两平台”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应注重专业人才的补充,为教育信息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鼓励教学人员充分运用“三通两平台”现有的设备进行教育教学;再一方面积极开展诸如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 除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教师能力水平。一是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电脑课件制作等评比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扩充教学资源库。二是要积极开展教育技术的研究与交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律,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三是要制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速度,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力普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制定适合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规划和课程计划,明确各年级培养目标和任务,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及其它形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所有学生会合理运用计算机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电脑制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三通两平台

三通两平台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二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宽带网络接入条件的建设方式是“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很多省(区、市)已经这样做了。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体规划、整体要求和政策指导,并和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电信运营企业为学校建设并提供优惠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学校按协议付费使用。校内的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应该由政府资助学校完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支持的手段是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里增加内容和投资。“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覆盖乡镇及乡镇以上的所有校舍条件允许的中小学校。 “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