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education 3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它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培养更多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

2.爱好并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掌握所选课程的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基本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培养勇于拼搏、团结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学习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战术,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所学体育运动项目的结构特点、理论知识、动作的方法与技巧、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3.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开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国防生体能、街舞和校园定向等项目的课程。

2.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出现,学生网上选项,可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和上课时间。

3.体育保健课是针对少数病弱和身体残障的学生开设的体育选项课,选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要求有正规医院的医疗诊断或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证明。国防生体能课是针对我校各专业国防生专门开设的选项课,艺术体操是针对女学生开设的选项课。

4. 本课程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掌握基本技术,自觉参加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课堂教学中重点是教师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课外练习是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练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运动技能。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2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备注:国防生体能课和体育保健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专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七)参考书目

1.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 《排球运动》,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5. 《现代排球》,李安格、黄辅周等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6. 《台球运动教程》,唐建军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 《新世纪交谊舞国标舞》,崔世莹等编著,金盾出版社,2001

8. 《国际标准舞》,瓦特赖而德著,拉丁基本教材,1983

9. 《体育舞蹈》,寿文华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摩登舞:摩登舞者的圣经》,(英)亚历克斯·摩尔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现代足球》,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2.《足球竞赛规则》,中国足球协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3.《网球》,陶志翔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14.《乒乓球前沿教程》,张博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5.《体育保健学》,姚鸿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大学体育》,赵洪明、张力彤等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17.《足球获胜公式》,(英)休斯(Hughes,C.)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8.《巴西青少年足球训练方法300例》,赵人英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9.《现代欧美足球训练理念与方法》,王民享吴金贵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0.《七人制橄榄球运动教程》,程公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轮滑运动教程》,付进学、张晓明、夏娇阳等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2.《伦巴》,徐冰编著,成都时代出版社,2008.3

23.《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吴谦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4.《现代体能训练方法》,张英波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5.《定向运动教程》,杨向东、沈荣桂等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面向学校各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课程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2-3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轮滑、健美操、艺术体操、橄榄球、跆拳道、塑身、瑜珈、体育舞蹈、台球、体育保健和国防生体能等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熟练掌握增进健康的技能和方法,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

1 体育理论知识部分

2 2

2 专项实践部分30 30

(专项实践部分课程学时分配具体见选项课大纲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篮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移动技术

2 2

2 传接球技术 2 2

3 运球技术 6 6

3.1 原地运球 2

3.2 行进间直线运球 2

3.3 变向运球 2

4 投篮技术10 10

4.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6

4.2 行进间单手投篮 2

4.3 跳起单手投篮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8 8

5.1 柔韧素质 1

5.2 力量素质 2

5.3 速度素质 2

5.4 灵敏素质 1

5.5 耐力素质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移动技术

1.1基本动作和起动

1.2跑:变向跑、侧身跑、变速跑、后退跑

1.3跳:单脚起跳、双脚起跳;

1.4急停:跳步急停、跨步急停;跳步急停

1.5转身:前转身、后转身;前转身。

1.6滑步: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后撤步、跨步;侧滑步:

教学重点:准备姿势、急停、滑步。

教学难点:保持身体平衡、蹬地用力、协调配合。

2.传接球技术

2.1双手胸前传球

2.2单手肩上传球

2.3单双手反弹传接球

2.4双手接球

2.5单手接球

教学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难点:接球时,伸臂屈肘的迎球和顺势向后引球,进一步屈肘缓冲。传球时,应根据接球队员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决定传球的用力大小和用力方向。

3.运球技术

运球的基本动作为:身体姿势、上肢动作和下肢配合。它的种类可以分为

3.1原地运球

3.2行进间直线运球

3.3变向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转身变向运球、背后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

教学重点:体前变向运球

教学重点: 球性的熟悉,增强手对球的感应。

4.投篮技术

4.1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2行进间单手投篮

4.3跳起单手投篮

教学重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投篮。

教学难点:持球方法、瞄篮点、协调用力、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球的旋转和投篮弧线和入篮角等。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5.1热身与柔韧练习

5.2力量素质

5.3速度素质

5.4灵敏素质

5.5耐力素质

教学重点:耐力素质

教学难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提高与篮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尤其是提高构成篮球技术、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应变性能力,减少运动创伤,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品质。

6.专项考核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专项考核方法: 在罚球线上原地投篮10次,计命中次数。

专项考核要求:按照篮球规则罚球的要求执行。

图示:

达标标准:

男生(次)7 6 5 4 3 分数80 75 70 65 60

女生(次) 5 4 3 2 1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动作比较规范正确动作基本正确动作不够正确15-20分10-14分6-10分0-5分

(二)足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足球运动的概述

2 2

2 踢球方法8 8

2.1 脚内侧踢球 2

2.2 脚外侧踢球 2

2.3 脚背正面踢球 2

2.4 踢反弹球 2

3 接控球方法

4 4

3.1 原地接控球 1

3.2 行进间接控球 2

3.3 体前变向接控球 1

4 运球方法 6 6

4.1 脚内侧运球 2

4.2 脚外侧运球 2

4.3 脚背正面运球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8 8

5.1 拉伸练习与力量素质 2

5.2 速度素质 2

5.3 灵敏素质 2

5.4 耐力素质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1.足球运动概述

1.1足球运动的地位和价值

1.2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简况

1.3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简况

1.4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简况

实践部分

1.踢球技术

1.1脚内侧踢球

1.2脚外侧踢球

1.3脚背正面踢球

1.4踢反弹球

教学重点:脚背部位的传球和射门

2.接控球技术

2.1原地接控球

2.2行进间接控球

2.3体前变向接控球

教学重点:规则允许的部位与其他动作组合

3.运球技术

3.1脚内侧运球

3.2脚外侧运球

3.3脚背正面运球

教学重点:直线和曲线与其他动作组合

4.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4.1热身与拉伸练习

4.2力量素质

4.3速度素质

4.4灵敏素质

4.5耐力素质

专项考核内容:脚背内侧踢远

专项考核方法: 每人3次取最好成绩

达标标准:

男生(次)35米32米28米26米20米得分80 75 70 65 60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动作比较规范正确动作基本正确动作不够正确15-20分10-14分6-10分0-5分

(三)排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基本姿势站立、步法移动技术

2 2

2 发球、传、垫球技术 6 6

2.1 发球 2

2.2 传球技术 2

2.3 垫球技术 2

3 发球、背传、垫球、侧传、垫球技术 6 6

3.1 双手侧传、垫球 2

3.2 背传、垫球 2

3.3 正面下手发球 2

4 发球、移动传、垫球技术 6 6

4.1 4、2号位扣球 2

4.2 后排扣球技术 2

4.3 半高球快球扣球技术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8 8

5.1 热身与拉伸练习 1

5.2 力量素质 2

5.3 速度素质 2

5.4 灵敏素质 1

5.5 弹跳素质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基本姿势站立、步法移动技术

1.1基本站立姿势、步法移动技术

1.2姿势:半蹲、稍蹲、低蹲

1.3步法移动:并步与滑步、跨步与跨跳步、交叉步、跑步、综合步。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步法移动,提前预判

教学难点:提前判断的意识

解决方法:通过教师喊不同的移动口令是学生完成动作改进

2. 发球、传、垫球技术主要内容:

2.1双手正面下手垫球

2.2单手传、垫球

2.3正面上手发球

2.4正面上手传球

教学重点:传、垫球的手部动作、发球的手型和落点

教学难点:传、垫、发球的稳定性准确性

解决方法:传、垫、发不同区域的球

3. 发球、背传、垫球、侧传、垫球技术

3.1双手侧传、垫球

3.2背传、垫球

3.3正面下手发球

教学重点:传、垫球、发球的高度、准确性

教学难点:对传球方向方位的感觉

解决方法:定点练习传、垫、发球

4. 发球、移动传、垫球技术

4.1侧身发球技术

4.2行进间传、垫球技术

4.3行进间单手传、垫球技术

4.4行进间背传、垫球技术

教学重点: 移动当中传、垫球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移动时间与传、垫球的实际

解决方法:听口令练习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5.1热身与拉伸练习

5.2力量素质

5.3速度素质

5.4灵敏素质

5.5弹跳素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达到一定强度

教学难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

解决方法:循序渐进

6.专项考核内容:正面下手垫球。

专项考核方法: 在对方场地抛球到六号位,六号位考试学生做正面下手垫球到三号位10次,计命中次数。

专项考核要求:由对方场地学生向考试同学位置抛球,垫球学生垫出的球一定要高于球网但不能过网。

图示:

正面下手垫球达标标准:

男生(次)7 6 5 4 3 得分80 75 70 65 60

女生(次) 5 4 3 2 1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动作比较规范正确动作基本正确动作不够正确20-15分14-10分10-6分5-0分

(四)乒乓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基本技术和基本专项理论 4 4

1.1 基本技术 2

1.2 基本专项理论 2

2 移动技术 4 4

2.1 单步、滑步、跨步 2

2.2 交叉步、结合步、还原步 2

3 基本击球技术1

4 14

3.1 发平击球 2

3.2 正手攻球 2

3.3 反手推挡与拨球 2

3.4 发下旋球 2

3.5 搓球 2

3.6 发球与推挡结合练习 2

3.7 推挡与攻球综合练习 2

4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 6 6

4.1 热身与柔韧练习 2

4.2 力量与速度素质 2

4.3 灵敏与耐力素质 2

5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基本技术和基本专项理论

1.1乒乓球运动概论

1.2球拍种类与握拍方法

1.3胶皮性能与选择

1.4常用术语

1.5基本站位

1.6基本姿势

教学重点: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两脚开立略比肩宽,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两膝微屈、脚内侧用力着地,有利于迅速等地起动;提踵以便于为快速起动起到重要作用。

2.移动技术

2.1单步

2.2滑步

2.3跨步

2.4交叉步

2.5结合步

2.6还原步

教学重点:结合步

教学难点:在完成一次击球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步法的动作方法进行结合。

3.基本击球技术

3.1发平击球

3.2正手攻球

3.3反手推挡与拨球

3.4发下旋球

3.5搓球

教学重点:正手攻球

教学重点: 腰、腿、手臂协调用力,肩关节应放松,肘关节不要过高,以及重心转换。

4.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4.1热身与柔韧练习

4.2力量素质

4.3速度素质

4.4灵敏素质

4.5耐力素质

教学重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

教学难点:提高与乒乓球技、战术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尤其是提高构成乒乓球技术、战术要素的速度、爆发力、灵敏、协调反应和平衡能力,从而保证学生掌握难新技术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增强乒乓球比赛的对抗性、应变性能力,减少运动创伤,培养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品质。

5. 专项考核内容:推挡

专项考核方法: 以技术评定为标准:根据学生击球时身体动作的标准度,以及球在运行过程中的速度、弧线、节奏,并要求一定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达标标准:

男生(次)30 25 20 15 10 得分80 75 70 65 60

女生(次)25 20 15 10 5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动作比较规范正确动作基本正确动作不够正确15-20分10-14分6-10分0-5分

(五)羽毛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羽毛球基本知识及正手发球反手发球 6 6

1.1 羽毛球基本知识 2

1.2 正手发球 2

1.3 反手发球 2

2 击高远球 6 6

2.1 击直线高远球 2

2.2 击斜线高远球 2

2.3 正、反手击高远球 2

3 全场步伐移动 6 6

3.1 上网前步伐 2

3.2 中场左右步伐 2

3.3 后场步伐 2

4 正手挑球 2 2

5 反手挑球 2 2

6 正反手挑球结合 2 2

7 高远球正反手挑球结合 4 4

7.1 反手高远球 2

7.2 高远球正反手挑球结合 2

8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羽毛球基本知识包括场地、球网、球拍、规则及正反手握拍的方法。尤其是正反手握拍的方法最重要。所有的羽毛球动作都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握拍基础上的。

2.正反手发球中主要讲解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球主要讲解反手发网前小球。

2.1正手发球:

2.1.1 正手发高远球

2.1.2 正手发平高球

2.1.3 正手发平快球

2.1.4正手发网前小球

2.2 反手发球:

2.2.1 反手发高远球

2.2.2 反手发平高球

2.2.3 反手发平快球

2.2.4 反手发网前小球

重点是要掌握在击球时的手腕动作

3.击高远球的教学最为重要。高远球是后场技术中的基础。先以右持拍为例说明。

3.1正手击高远球:

3.1.1正手击直线高远球

3.1.2正手击斜线高远球

3.2 反手击高远球:

3.2.1反手击直线高远球

3.2.2反手击斜线高远球

4.全场步法

从中心位置移动到网前击球的步法,称为上网步法。上网步法可根据各人习惯采用交叉步、并步、垫步或蹬跨步。

4.1 上网前步伐

4.1.1 右边上网前步法

4.1.2 左边上网的步法

4.2 两侧移动步法(接杀球):

4.2.1 向右侧移动步法

4.2.2 向左侧移动步法

4.2.3 起跳腾空步法

4.3 后退移动步法:

4.3.1 正手后退(右场区)步法

4.3.2 头顶击球(左场区)步法

4.4 前后场连贯移动步法

5.正反手挑球

5.1正手挑球

5.1.1 正手挑后场直线

5.1.2 正手挑后场斜线

5.2反手挑球:

5.2.1 反手挑后场直线

5.2.2 反手挑后场斜线

6. 专项考核内容及标准:

考核方式要求分数发正手高远球落点要在单打与双打发球线内共计5个球,一个球2分10分发反手小球要求落点在罚球线后50厘米内,共计5个球,一个球2分10分正手挑球要挑到对方场区一半以后,共计5个球,一个球5分25分反手挑球要挑到对方场区一半以后,共计5个球,一个球5分25分高远球要打到对方场区3/2以后,共计10个球,一个球3分30分

(六)网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握拍法

2 2

2 基本步法 2 2

3 正手击球动作8 8

3.1 原地正手击球 2

3.2 行进间正手击球 2

3.3 底线正手近身击球 2

3.4 底线正手跑动击球 2

4 正手上步击球动作8 8

4.1 正手上步击高球 2

4.2 正手上步击低球 2

4.3 正手上步击中高球 2

4.4 底线正手击上旋球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练习8 8

5.1 热身与柔韧练习 2

5.2 力量素质 1

5.3 速度素质 2

5.4 灵敏素质 1

5.5 耐力素质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握拍法

东方式

西方式

大陆式

2.基本准备姿势

3.基本步法:

底线正手近身击球步法(开放式、关闭式),

底线正手击球跑动击球步法(关闭式和开放式)。

4.正手击球

5.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热身与柔韧练习

力量素质

速度素质

灵敏素质

耐力素质

6.技术重点、难点:正手击球技术,

引拍幅度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击球的时候要掌握好击球的节奏,动作要流畅连贯;随挥动作要连贯、到位。最后要及时回到准备动作,积极做好打下一个球的准备。

7.专项考核内容:底线正手击上旋球

专项考核方法:由体委在中场给考试的同学喂球,考试同学站立于底线位置,采用正手击球。每人打十个球,打到界内为有效球,每球6分,共计60分。另外技评成绩为40分,根据动作质量打分,要求准备动作完整,步法运用合理,动作流畅、连贯,击球有力,击球落点靠近底线为宜。

专项考核要求:动作流畅,技术标准,不允许违例。

(七)台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台球运动概述

2 2

1.1 概述 1

1.2 竞赛规则 1

2 击球准备姿势 4 4

2.1 握杆 2

2.2 身体姿势 2

3 击球动作技术 6 6

3.1 瞄准、架杆 2

3.2 运杆、出杆击球、随势跟进 2

3.3 击球基本动作练习 2

4 基本击球杆法技术8 8

4.1 中杆球技术 2

4.2 推杆球技术 2

4.3 拉杆球技术 2

4.4 定杆球技术 2

5 击球方法8 8

5.1 直击目标球技术 2

5.2 偏击目标球技术 2

5.3 反弹球击球技术 2

5.4 倒顶球击球技术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台球运动概述和竞赛规则裁判法

实践部分:

1.握杆方法

教学重点:确定身体、双脚和架桥的位置

2.身体姿势

2.1站立位置

2.2脚的位置

2.3上体姿势

2.4面部位置

教学重点: 确定身体站立的合适位置, 构成一个稳固、坚定的击球姿势。

3.击球动作结构

3.1瞄准

3.2架杆

3.3运杆

3.4出杆击球

3.5随势跟进

教学重点: 在完成试杆静止时,后手距离胸部约12.5-15 cm——最后拉杆——稍停——出杆——击到母球——穿越(在后手碰到胸部前完成穿越母球)。

4.基本杆法

4.1中杆球杆法

4.2推进球杆法

4.3拉杆球杆法

4.4定杆球杆法

教学重点: 拉杆发力要迅捷,注意对球杆的延伸,也就是不要马上抽回球杆,这样会造成发力不充分

5.击球方法

5.1直击目标球

5.2偏击目标球

5.3反弹球击球方法

5.4到顶球击球方法

教学重点:确定偏击目标球瞄准点的方法

6.专项考核内容:以完成质量和技术评定为主

身体姿势及握杆15分;

中杆定位球15分;

高杆跟进球15分;

低杆缩球15分;

左(右)旋转球40分。

专项考核方法: 目标球置于半台中心点,母球任意摆放。以击球后母球和目标球的运行轨迹确定分数。

专项考核要求:母球距目标球摆放距离适当。

图示:

(八)橄榄球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橄榄球历史、起源、特点及规则

2 2

2 传接球技术10 10

2.1 原地传接球 2

2.2 互换位置进行传接球 2

2.3 快速移动中传接球 2

2.4 模拟比赛传接球联系 2

3 踢接球技术 6 6

3.1 定踢 2

3.2 落踢 2

3.3 碰踢、进攻中小踢 2

4 争边球技术 2 2

5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方法8 8

5.1 柔韧性练习与力量素质 2

5.2 灵敏与速度素质 2

5.3 耐力素质 2

5.4 力量与耐力素质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理论部分

橄榄球历史、起源、特点及规则

2.技、战术部分

技术部分

2.1 传球方法

2.1.1摆动传球

2.1.2 旋转传球

2.2接球方法

2.2.1接高球

2.2.2拾地上球

2.3掷界外球方法:争边球

2.4踢球方法

2.4.1定踢

2.4.2落踢

2.4.3碰踢

2.4.5进攻中小踢

教学难点:让橄榄球在飞行过程中绕自身的纵轴旋转。

教学重点: 快速移动中,传球的准确性及接球的稳定性。

3.专项身体体素质练习方法

3.1速度素质

3.2力量素质

3.3耐力素质

3.4灵敏素质

3.5柔韧性素质

3.6橄榄球游戏与比赛

教学重点:身体训练的5项主要内容均包括一般性训练和专项训练两方面内容,可穿插在技战术课中进行。

教学难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专项考核内容:原地旋转传接球

专项考核方法: 四人组,成一字形间隔5-7米,原地旋转传球。

专项考核要求:循环传球2-3组,向左侧传球用右手传球,向右侧传球用左手传球。

△考试同学▲供球人

▲←┅┅→△。←┅┅→△←┅┅→△←┅┅→△←┅┅→▲

技评标准:

动作规范正确协调动作比较规范正确动作基本正确动作不正确90-100分75-90分60-75分0-60分

(九)轮滑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溜滑部分

2 2

2 重心移动部分 2 2

3 直道滑行部分 6 6

3.1 学习双脚交替蹬地滑行动作 2

3.2 学习单脚支撑滑行动作 2

3.3 学习收腿动作 2

4 停止法部分 4 4

4.1 学习前划葫芦动作 2

4.2 学习双括弧停止法 2

5 弯道部分8 8

5.1 学习平行惯性转弯动作 2

5.2 学习弯道单支撑动作 2

5.3 学习内、外刃着地动作 2

5.4 学习在圆弧做连贯的交叉步滑行动作 2

6 直道接弯道部分 4 4

6.1 直道进弯道连续弯道压步动作 2

6.2 弯道摆臂动作 2

7 完整滑行技术 2 2

8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溜滑部分

1.1学习轮滑行走

1.2学习双脚平行溜滑、转弯动作

重点:两脚平行站立和滑行的稳定性

难点:屈膝、沉臀、手背后,两眼目视前方

2.重心移动部分

2.1学习重心移动动作

2.2学习单腿蹬地双脚滑行

重点:左右移动重心时,重心落在支撑脚上

难点:单腿蹬地后要快速收回;慢蹬快收

3.直道滑行部分

3.1学习双脚交替蹬地滑行动作

3.2学习单脚支撑滑行动作

3.3学习收腿动作

重点:双脚交替蹬地时及时移动重心

难点:单脚支撑时要平刃着地

4.停止法部分

4.1学习前划葫芦动作

4.2学习双括弧停止法

重点:重心放在两脚尖

难点:降低重心,两脚尖呈“A”字

5.弯道部分

5.1学习平行惯性转弯动作

5.2学习弯道单支撑动作

5.3学习内、外刃着地动作

5.4学习在圆弧做连贯的交叉步滑行动作

重点:右脚抬起后落在左腿内侧,两脚近一些;弧线滑行要倾倒

难点:左脚外刃与右脚内刃的单支撑

6.直道接弯道部分

6.1学习直道进弯道连续弯道压步动作

6.2学习弯道摆臂动作

重点:两腿靠严,出脚前,着地脚“重”一下以外刃着地,过渡到平刃

难点:重心向着向心力方向倾斜,摆臂时肩松、臂弓、贴住身体

7.完整滑行技术部分

学习完整直道、弯道滑行衔接动作

重点:重心左右平移移动,不要上下起伏

难点:注意直道技术与弯道技术的衔接

8.专项考核内容:男300米滑行、女150米滑行

专项考核标准:

90-100 动作协调优美,直线滑行流畅,转弯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距离。

80-89 动作协调,直线滑行比较流畅,转弯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距离。

70-79 动作协调,直线、转弯滑行技术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距离。

60-69 动作比较协调,直线、转弯滑行技术一般,一分钟完成规定距离。

60分以下动作不协调,直线、转弯滑行技术不合理,一分钟完成规定距离。

(十)基础健美操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基本姿态 4 4

1.1 基本方向、站立的基本姿态 2

1.2 手型及手臂的基本部位、乐感练习 2

2 基本步伐 4 4

2.1 基本步伐练习 2

2.2 基本手臂练习、跑步练习 2

3 踢腿组合

4 4

3.1 正踢腿、侧踢腿 2

3.2 跑跳组合 2

4 基础健美操组合12 12

4.1 踏步、并步、一字步 2

4.2 侧踢腿、点地 2

4.3 "V"字步"、开合跳、一字步 2

4.4 前Forward走、后back走、吸腿 2

4.5 交叉步、并步跳 2

4.6 点地、后吸腿 2

5 身体素质练习 4 4

5.1 柔韧性练习 1

5.2 耐力力量练习 2

5.3 协调性练习 1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基本姿态

1.1基本方向

1.2站立的基本姿态

1.3手型及手臂的基本部位

1.4乐感练习

教学重点:身体的姿态

教学难点:动作的节奏与音乐的节拍的配合

2. 基本步伐

2.1基本步伐练习

2.2基本手臂练习

2.3跑步练习

教学重点: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教学难点: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美感

3. 踢腿组合

3.1正踢腿

3.2侧踢腿

3.3跑跳组合

教学重点:腿腿按音乐拍节,膝盖伸直,绷直脚面

教学重点: 用力上摆

4. 基础健美操组合

4.1踏步、并步、一字步

4.2侧踢腿、点地

4.3"V"字步"、开合跳、一字步

4.4前Forward走、后back走、吸腿

4.5交叉步、并步跳

4.6点地、后吸腿

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各种步伐都要有节奏、力度

教学难点:动作与音乐相配合、动作的美感、表现力

5.身体素质练习

5.1柔韧性练习

5.2耐力力量练习

5.3协调性练习

教学重点:柔韧性素质

教学难点: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质,提高与健美操相关的专门素质,挖掘学生的身体机能潜力,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与音乐相配合和做动作有力度、美感、表现力的能力。

6.1考试项目及评分比例

专项考核:60%,平时:20%,体质测试:20%

6.2专项考核评分标准:

90-100分成套动作准确流畅、有力度、节奏感强并有较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0-89分成套动作完整、有力度、有节奏感和一定的表现力

70-79分能基本完成整套动作,有一定力度

60-69分基本完成成套动作

60分以下不能完成成套动作

(十一)塑身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 形体训练技术

2 2

2 有氧操练习10 10

2.1 踏步 2

2.2 身体各关节 2

2.3 手臂 2

2.4 腿部 2

2.5 腰部 2

3 跑跳练习 6 6

3.1 原地跑跳 2

3.2 吸腿跑跳 2

3.3 转体跑跳 2

4 专门性练习 4 4

4.1 垫上下肢练习 2

4.2 垫上上肢练习 2

5 养生练习

6 6

5.1 静心练习 2

5.2 瑜伽练习 2

5.3 保健练习 2

6 考核 2 2

合计30 30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形体训练技术

1.1形体站姿:头、肩、胸、腰、臀、腿、脚

1.2形体手位练习:1-7位手练习

1.3 形体基础练习:蹲、擦地、小踢腿、跳

1.4行进间形体训练:各种手位下行进间练习

1.5仪态练习:站姿和行走的仪态

1.6小组合:不同步伐的练习

教学重点:形体姿态的保持。

教学难点:良好的体形体态的形成。

2.有氧操练习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说明 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有重要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初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

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I 、八 I 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化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菏泽医专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供我校体育课教学使用。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1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 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材的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注意实效。为达到体育课程日的,任务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应注意教材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教材内容要少而精。 (四)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强调理论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课、理论课教材应紧扣培养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教材融汇贯通,相辅相成。 (六)坚持《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使体育课与早操、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 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 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 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伤害有初步认识,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5. 心理健康 了解与体育有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通过运动竞赛中的胜与负,领悟积极进取对形成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能有意识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紧张带来的心理压力。 6. 社会适应 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培养“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7. 职业素质 根据未来职业工作的特点,学习与职业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代码:00029 学分:6 总学时:104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96 机动学时:0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

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生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一)基本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了《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根据《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特点和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得到弘扬,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课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课程的任务: 1、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的水平,积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真正达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运动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真正掌握一、二项独立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促其终生受益。 4、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IV课程代码:19ACT00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32实践学时:32 学分:2 选修课程:体育科学锻炼的方法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开课院部:体育部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的: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上均得发展。具体目的应体现在: 1.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发展身体和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2.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平等、信任、包容、互相依赖、勇敢、创造、理性、追求美等价值观念。在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共同活动和同场竞技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及共同发展,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预防和处置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比赛的欣赏能力,丰富自己生活,形成锻炼意识和习惯,使体育运动成为自身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述 2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体育的发展史,熟悉体育教材内容。 2. 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

《素质拓展》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 公选课

《素质拓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素质拓展 课程类型:通识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 适用对象:全校本科专业 开课单位:体育部 总学时数:32 (理论教学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30) 学分:2 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一)课程性质、目的、主要任务 素质拓展课简称拓展训练,这是一种体验式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进行很好的锻炼。结合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对提高大学生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体验、反思、总结和应用四个环节,培养同学们积极的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素质拓展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素质拓展基础知识 学时:2 主要内容: 1.素质拓展运动概述 2.当今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素质拓展运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当今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了解素质拓展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和趋势、特点、分类以及功能,理解影响素质拓展的要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主人翁意识,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拓展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了解素质拓展的概念及特点,基本掌握素质拓展开展的形式。 难点:素质拓展的分类和特点,基本掌握素质拓展开展的形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 (二)实践教学 1.实践项目与学时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说明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学科目中必修的基础学科之一.高中体 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修订稿),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殊 要求制订的. 高中是普通教育中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学生身心的发展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功能,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国家对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编写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依据,是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质量和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总目标 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一)全面锻炼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培养健康的体魄,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的发展和对自然,社会的适应性及应变能力; 增进健康,抵御疾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心素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满足高中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使学生懂得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对健康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卫生保健的方法,学会运用体育等手段增进健康; 在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运用已学过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三)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提高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对体育的兴趣言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二,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1F (一)构建本课程内容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以及有关教育 法规,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现状,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特点,构 建体育与健康课程. (二)构建本课程内容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的综合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体适能课程(健美操)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性质: 体适能是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Fitness)、运动体适能(Sport-relatedFitness)和专项运动体适(Skill-relatedFitness)三大类。体适能课程主要教授与健康体适能有关,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体育知识和方法。本课程为长安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公共必修选项课。 (二)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2.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 3. 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观赏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4.教学中,通过把健美操运动与健康和终身体育密切相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 (三)任务: 通过体适能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形和提高体育素养,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健康、优美的身体形态及洒脱的气质,提高学生对美的正确理解及感受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体育基本知识,并用以自己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2.掌握跑、跳、滚翻各项目基本技术、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掌握速度、耐力、力量、柔软的练习方法。 3.提高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高雅气质。选择音乐要求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的活跃欲。 4.体现人体造型、变化、活力和动态之美,使形体和身心全方位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认真上好体育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按学校安排进行1 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自觉与同伴组成小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2.增强体能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 3.体育技能 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专长,有能力参加班级、校际和更高级别的体育运动比赛。 4.身体健康 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懂得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具有改善与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健康状况的科学健身手段,特别是有氧健身手段,学会用养生保健的方法改善身体健康。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合作学习的实践中逐步掌握运动技能并受到教育。 二、教材选定: 1.各种方式的跳跃 2.各种游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跳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性形。 2.通过保龄球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及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形成群体合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促进人际交往,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课的结构: 1.开始部分;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组织学生进行转法、行进间转法的练习,培养学生集体行为,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2.准备部分:

学生在欢快的乐曲中进行自编健身操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然后和老师一起做诱导性练习。通过小游戏练习,提高学生起跳的判断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基本部分 在练习各种方式的跳跃教学中采用小组练习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练习、观摩、探讨的机会,通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 本课游戏《保龄球比赛》,在教师创设的游戏情境下,通过对学生的诱导、使学生了解奥运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更好地完成预定的任务,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懂得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互相支持帮助的重要性,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部分 最后,通过组奥运五环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奥运意识、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得到放松。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I 前言 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为了深化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菏泽医专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本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管理的依据,供我校体育课教学使用。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内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材的选编原则与要求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和实践课教材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注意实效。为达到体育课程日的,任务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应注意教材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教材内容要少而精。 (四)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应符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 (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强调理论教材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课、理论课教材应紧扣培养目标,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教材融汇贯通,相辅相成。 (六)坚持《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要求,使体育课与早操、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大纲 概述 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自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据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在总结我院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及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对我院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规范、统一。 体育课的性质、目的及目标 (一)体育课的性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 体育课程的目的 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康第—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新观念、提高健康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掌握技能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是三年制中专一、二年级必修课。对未完成课程及未修满学分的学生不准毕业。 课程类型: 1、基础课: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教育,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选项课打基础。 2、选项课: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项基础自主选择学习项目。掌握专项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熟练掌握该项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培养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运动能力。 3、理论课: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正确认识体育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掌握科学锻炼的手段、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自我评价和监督,以及运动创伤的救治和处理,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4、保健课:对部分身体异常的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健和康复。 篮球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于一身的集体对抗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有效 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通过学写与运动实 践,体验勇敢、顽强、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作风。

大学体育排球专选课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排球专选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1 计划学时:72 课堂讲授:4 外堂课教学:68 适用专业:本专科各专业 参考教材: 1、李洪亮主编,《体育与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体育系通用教材《排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85年4月第六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排球课是大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排球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学生“健康第一”打下良好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掌握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拦网和基本战术的基本方法,使其在课外时间和闲暇时间中得以应用,并提高学生欣赏排球的能力,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达到和谐社会和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的目的。通过排球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排球比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全面按照学习大纲进行,并根据各章内容,围绕重点并有所侧重。 2、在加强排球课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重视本学科的新的发展与动向,以及有关的学术观点,在学习中不断充实与完善技能、技术和规则的变化。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讲解、示范、图片、影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球规则与裁判法。 3.比赛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二).技术部分 1.传球 2.垫球 3.发球 4.扣球 5.拦网 6.侧垫球 7.挡球 8.“中一二”接发球占位阵型 9.“边一二”接发球占位阵型 三.考试 1.考试内容 第三学期: ①.自垫球 ②.自传球技评 第四学期 ③.对垫球技评 ④.发球 2.考试办法 ①.自垫球:垫球高度在一米以上;自垫球60次为及格60分,100次为满分100分。 ②.自传球技评:传球高度在一米以上;自传球20次为以后开始技评,满分为100分,及格为60分。(评分标准见附 表_1)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推进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四、学习领域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三)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道德 五、教学效果和教学时数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3、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4、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6、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7、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 8、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9、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大学体育《交谊舞》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三篇

大学体育《交谊舞》课程标准及教学 大纲三篇 篇一:《交谊舞》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交谊舞起源于西方的一种舞蹈形式,又称舞厅舞(ballroom dancing),舞会舞(party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公体课为必修课程。交谊舞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共舞,学得开心,玩得痛快,在舞中健身、调节情绪、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二、课程目标 1.知道《教学理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准备、实施、评价策略。3.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技术,如目标的叙写、教案的格式、声像策略、问答技术、活动指导策略、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 4.养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现象的关注兴趣,并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5.养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有效教学的意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论与行动。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理论部分

(1)基本理论: 大学公体课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内容(理解) (2)专项理论知识: ①交谊舞的发展概况(知道); ②交谊舞的基本常识(理解); ③交谊舞的分类及风格特点(知道); ④交谊舞的运步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会); ⑤音乐常识(掌握); ⑥比赛规则与方法(知道)。 (二)实践部分 1、身体素质 (1)形体练习:基本姿态;形体操;韵律操;手位练习;肌肉控制(掌握)(2)一般与专项素质:柔韧,耐力,速度、力量,协调与灵敏,平衡与旋转(掌握) 2、专项技术技能 (1)华尔兹(慢三):基本步、“Z”字步、开式推转、并肩平步、荡步、270°转体、单转360°、纺织步、田字步、绕前转步等。组合和套路:(掌握和学会)(2)布鲁斯:基本步:划船步、点步、探步、左,右造型、结环造型、并肩前进转步、连转360°等。组合和套路:(掌握和学会) (3)探戈:合对位舞姿、侧行前进后退步、并肩前进步、双人后转、侧行并步、前进左转、左右西班牙拥抱、下沉步、侧行左转、臂下旋步、并肩步、倾斜步、肩形步等。组合和套路:(掌握和学会)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体育与健康作为高中学历阶段一门综合类公共必修课程,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力求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的内容、方法、原理等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的主旨功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传授最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技术和方法,以及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 (一)课程理念 1.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立足于“大健康”观,并通过科学锻炼和传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使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体魄,以及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服务。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本课程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人的成长、人的价值观、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兴趣和潜能开发需要,并通过构建自主、探究和合作等新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提升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服务。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 本课程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通过对“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法则的认识和体验,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符合职业道德的文化态度、法制观念,以及艰苦创业的竞争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服务。 4.适应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本课程要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力求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除需要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均衡选择基础性、传统性、实用性、健身类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还应采取课内外结合的办法,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促使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二)课程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必修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动参与、增强体能、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职业素质等七个方面,构建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要素在内,且能够体现素质教育和职业特点的目标体系。为了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将通过课程设置模块化,来设定基础模块中的必选内容,选择拓展模块A中有利于健身娱乐和便于开展的选项内容,以及拓展模块B中对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有利的限选内容。 三、课程目标与体系 (一)课程的总目标 通过为本课程安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与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促进健康、调节心理、团队合作、学会生存、美化生活、职业生涯的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学会组织运动竞赛、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和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增强对个人职业健康水平和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具有维护公众健康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经常性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运动习惯,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

体育教学大纲.doc

第一部分总纲 一、前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依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在总结我院近几年体育课程改革和学习先进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以当今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对我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目的是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即符合国情又具有我院特色的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此次大纲修订,在进一步明确我院“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基础上,突出了单项课建设的特点。大纲分为总纲和单项课教学大纲两部分。总纲对我院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考评以及执行大纲的要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教师依据总纲要求,结合各专项课实际,制定具有各自特点,切实可行的专项课教学大纲。使其成为,实

施单项课建设,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锻炼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经。 三、课程目标 (一)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我院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主要适用于基础专项课、专项提高课、俱乐部活动课。 1.运动参与目标:爱好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能够编制切实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能较熟练地掌握1-2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损创伤的预防和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 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