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w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w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w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w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古祖雪柳磊

【摘要】国家间指控机制是国际人权条约的四种国际实施机制之一,在实践中该机制运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如此,除了国际政治面向的若干原因之外,更有着深层次的法理根源:在微观层面,它是国际法实施机制的相互原则与国际人权条约的非对应性特征之间内在矛盾的直接反映;在宏观层面,它是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共存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之间结构性冲突的必然结果。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克服指控机制的实施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国际人权条约指控机制国际关系国际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间指控机制(inter-state complaint,以下简称指控机制)是国际人权条约的一种国际实施机制,它是指依据条约的规定,缔约国有权向条约机构(一般是依据条约设立的委员会或人权法院)提出对其他缔约国未履行条约义务(即在该国管辖范围内发生侵犯人权的事项)的指控。迄今为止,规定了指控机制的全球性和区域性人权条约共有六个,其中,《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欧洲公约》(第33条)、《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第11条)、《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第47、48、49条)所规定的指控机制是强制性的,可以直接适用于各条约的缔约国;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41条)、《美洲人权公约》(第45条)及《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21条)所规定的指控机制是任择性的,仅当缔约国明确承认和接受相关机构具有管辖权时方可适用。

然而,上述六条约所建立起的指控机制之中有五个(《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美洲人权公约》、《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至今尚无一例实践。至于《欧洲人权公约》,虽然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曾经受理过缔约国间的指控,但是控诉的数量也很少。有学者甚至认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国家间指控机制迄今尚未被启动过,并且,也不能期望将来会有改变。其他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国家间指控机制的情况也是如此。”[1]总体看来,指控机制无论作为全球性人权条约监督实施机制还是作为

作者简介:古祖雪,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柳磊,厦门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区域性人权条约监督实施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都不成功,其个中原委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尝试从“国际问题研究的前沿切入点”,即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法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该问题做出跨学科的研究和解析。[2]

二、影响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政治因素

在探究指控机制实施不力的真正原因时,至少要追问以下两个问题:一、各缔约国在国际人权事务上有无争议;二、如果存在争议的话,为什么各国对指控机制不抱有积极态度、不投入参与热情。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权问题基本上仍被视作纯属国内管辖的事项,一国对他国人权问题的异议似无必要且有不法之嫌的话;那么二战后,随着《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的制定,人权问题已全方位渗入国际政治之中,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领域:一方面,以人权交流、人权对话和人权合作为内容的国际人权事业开展的轰轰烈烈,大量人权条约的缔结、人权国际组织的建立便是明证;另一方面,人权问题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斗争焦点,各式各样的人权外交风起云涌,各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争执屡见不鲜。

人权争端与传统的国家间争端有所不同,其内容并非是与争执双方或各方都直接相关的事项,而针对的是国家实施人权保护的单方行为。因此人权争端往往表现为一国对他国人权状况的不认同、指摘、批评甚至谴责。但是无论如何,在国际关系理论的观照下,人权争端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国家间的互动行为。

毫无疑问,指控机制为人权领域的国家间互动创造了一个法制化的平台。但是如此用心良苦的制度设计反而遭到了普遍冷落,原因何在呢?这就是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了。鉴于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3]因此,本文便在国家利益理论的基本框架下展开对该问题的分析。

(一)缔约国缺乏启动指控机制的利益内驱力

“国家利益”一词有着一张普罗透斯式的脸,变幻莫测而又捉摸不定。尽管如此,在对国家利益进行研究时采取层次分析的方法还是得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国家利益具有不同层次的观点还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比如,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于1996年和2000年两次发表了《美国国家利益》的研究报告。这两份报告都将美国的国家利益界定为根本利益(生死攸关的利益)、极端重要的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四个层次。再如,中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阎学通在《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中提出,依照利益的重要性,国家利益可以分为生存利益、重要利益、主要利益和边际利益;而根据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利益的基本次序是民族生存、政治承认、经济利益、主导地位和世界贡献。[4]在《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中,反对外国侵犯人权的行为被归于美国的第三层次国家利益;在阎

[1]朱晓青、柳华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2]王逸舟:《重塑国际政治与国际法的关系——

—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个前沿切入点》,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32-134页。

[3]李少军:《论国家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页。

[4]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7页。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学通先生的层次划分中,在世界范围内维护人权应当归属于世界贡献这一层次,也即最低一层次的国家利益。可见,在上述层次分析框架中,对他国人权问题的干预普遍被归属于较低层次的国家利益。就本文所讨论的人权条约指控机制而言,这意味着即使某缔约国启动针对他国的指控,这种指控带给该国的利益也很微小。因此,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缔约国显然缺乏启动指控机制的强大的利益内驱力。

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认为,一国的人权对外政策往往会受到其他于国家利益而言更为紧要的因素的影响而扭曲变形。比如,在冷战期间,为了制衡苏联的需要,美国要容忍当时的韩国对人权的侵犯。当前美国对沙特阿拉伯的政策也同样如此。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会重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利益呢?对此,约瑟夫·奈明确指出,除非一国的人道主义利益因其他更为重要的国家利益的存在而得以强化的情况下,否则一国不会采取实实在在的人权干预行动。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不仅关注对科威特的入侵,而且关注能源问题;在前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美国既有人道主义利益,又有对欧洲盟国和北约的战略考虑。[5]

约瑟夫·奈的解释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揭露了所谓“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质。这一论断也可以在人权条约指控机制确立以来屈指可数的几个案例中得到确证。据统计,从1953年《欧洲人权公约》生效到1990年的40年间,欧洲人权委员会只受理了18件缔约国间指控的案件,分别是:1956和1957年,希腊两次指控英国;1960年,奥地利一次指控意大利;1967和1970年丹麦、挪威、瑞典和荷兰等国五次指控希腊;1971和1972年爱尔兰两次指控英国;1974、1975、1977年,塞浦路斯三次指控土耳其;1982年,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五次指控土耳其。[6]对上述案件的背景加以考察便可发现,这些案件没有一起是单纯地对某一缔约国侵犯其本国国民人权的指控。所有的指控都是在基于其他重大国家利益的考量下,在一定的政治动机的驱动下提出的。比如,在法国、瑞典、丹麦、挪威和荷兰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指控中,除了人道主义的考虑之外,恐怕更主要的是因为被指控国希腊和土耳其国内所发生的侵犯人权的事件同时影响到了上述几个国家国民的利益。也就是说,这几个国家实际上是通过启动缔约国间的指控机制来实现对其海外国民的外交保护。再如,希腊、爱尔兰和塞浦路斯之所以分别提出对英国和土耳其的指控,明显是因为英国和土耳其推行的某些国家政策影响到了希腊、爱尔兰和塞浦路斯的国家战略,触及了它们各国重大的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军事利益乃至民族利益。正如著名国际人权法专家诺瓦克所说,这些案件的大多数“都是以一种政治冲突为基础的,国家提交申诉、将案件交给一个国际权威机构,是为了政治动机或者是为了行使所谓的‘外交保护’(为声称受到违反公约行为影响的人进行)”。[7]由此可见,真正影响人权条约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绝非微弱而又飘忽不定的人道主义价值和利益,而是各国国家实力的对抗以及国家真实利益的争夺。在缺乏强大国家利益驱动的情形下,任何国家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启动指控机制。

[5]Joseph S.Nye,Jr.,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9,pp.27,31,32.

[6]朱峰:《人权与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7][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毕小青、孙世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76页。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二)指控机制中的国家间互动与博弈

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给定条件下两方及多方行为者理性决策和互动过程的博弈论被西方学者广泛地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人权条约指控机制中的国家间互动关系也可以借鉴博弈论的方法来加

以研究。

首先,就纯粹人权问题上

的国家间互动而言,如果不考

虑或不必考虑一国指责另一

国所需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成

本的话,则国家会更倾向于关

注其相对收益。也就是说国家

之间会比较谁损失更大,而不

是谁获益更多。这样一来,任

何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式就可以用图一来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A 国指责B 国,就意味着即使A 国不获益而B 国也要受损,反之亦然。显然,对A 国来说,a1b2是最佳选择,即A 国不受损,B 国受损;对B 国来说,a2b1是最佳选择,即B 国不受损,A 国受损。但是双方都不能确保对方一定不指责自己。尽管对于双方来说,a2b2是最好的选择,但基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两国也不会冒险走向a2b2这一策略。最终,A 、B 两国权衡的结果必然是对双方都不利的a1b1策略———即相互指责。这种博弈就属于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而且是一种负和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各国在一般的国际政治论坛上所推行的人权外交政策就是这种博弈的结果。比如,在从前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中,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极尽指责之能事,实行长期对抗的人权政策。当然,博弈论的研究表明,当多次重复博弈之后,参与者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大。因为,一方面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博弈过程了解对方所采取的策略从而得到某种信息;另一方面,在重复博弈后,参与各方将更多地关注博弈的总体效果或平均收益,而不是某一次博弈的结果或收益。[8]2006年联合国成立人权理事会取代不断遭到批评的人权委员会。同时,各国普遍认同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主张:反对将人权概念政治化、在人权问题上搞政治对抗,国际社会维护和促进人权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对话和合作。这一现象,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应当就是各国多次重复博弈之后的理性选择。

其次,再来看人权条约指控机制中国家间的互动博弈过程。在该机制中国家间博弈模式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在人权领域的一般性政治场合,国家间指责不必考虑或者说几乎不存在指责成本或指责代价的话,那么在指控机制这一准司法程序中,指控成本问题就凸现出来了。所谓的指控成本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国对他国的指控会严重地破坏两国间的外交关系。“指责”与“指控”两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天壤之别。“指责”充其量只会对被指责的国家构成道义上和舆论上的压力;而“指控”则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后果。第二,一国提出对他国的指控会引发进行必要调查取证工作所需的大量人力、财力成本。一国对他国人权状况的“指责”往往是笼统和空泛的,甚至会有信口雌黄和空穴a1b1A 国指责B 国(B :损失)B 国指责A 国(A :损失)a1b2A 国指责B 国(B :损失)B 国不指责A 国(A :0)a2b1A 国不指责B 国(B :0)B 国指责A 国(A :损失)a2b2A 国不指责B 国(B :0)B 国不指责A 国(A :0)b1(指责A 国)b2(不指责A 国)a1(指责B 国)a2(不指责B 国)A 国B 国(图一)

[8]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来风的可能。而进入准司法程序的“指控”必须辅之以确凿的证据支持,否则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三,一国提出对他国的指控后,就所涉人权事项而言,双方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控制力。这一点也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不愿意接受指控机制的强制管辖权的原因所在。人权争执进入指控机制后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法律问题,指控国和被指控国完全成了“听候审判的当事人”,自己的命运难由自己定夺,而必须服从有关机构的裁决。这显然不同于在“指责”中,指责者永远都是“人权卫士”或“人权警察”。同时,这也让缔约国失去了在政治场合以人权问题施加压力,推行人权外交政策的主动权,不利于缔约国其他利益考量的实现。

可以想见,在提出指控需付出如此大成本或代价的情况下,国家自然会更加关注其绝对收益。也就是说,国家将首先衡量自己的成本与收益,而不是在自己和别国之间作比较。然而,提出指控的成本是

远远大于其收益的。因为

指控的成本是实实在在

的,而所谓的“收益”与指

控国基本上没有任何实

质性的关联,只不过是别

国的受损而已。在这种情

况下,一国无论是提出指

控还是受到指控,其绝对收益都受到了损害。而且当一国提出对别国指控时,其所需付出的成本甚至比别国受到的损失还要大。应当说这是一种“损人更损己”的行为。图二可以描述此种情况下两国之间的博弈过程:

在上述博弈过程中,无论对A 国和B 国还是A 国或B 国而言,最佳的选择都是a2b2策略,即互不干预。也就是说,当博弈双方发现合作时双方的绝对收益为0,而无论提出指控还是受到指控其绝对收益都为负值时,则双方在策略选择上往往会趋向于合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一方面是因为指控机制本身极大地增加了博弈双方的“背叛成本”或者说“欺诈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博弈双方的利益结构和偏好取向完全一致。正是这些约束条件使原先“囚徒困境”博弈的结果由负和博弈或者说非合作博弈转变成了正和博弈或者说合作博弈。总之,这一博弈过程验证了博弈论的一个经典结论:在博弈过程中,为了确保双方能够合作,双方就必须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定(在上述博弈过程中就是指控机制),任何一方如有违约行为,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而且只有在处罚远大于违约所得到的好处时(在上述过程中就是指控成本远大于指控收益),合作才会是稳定的和长期的。

以上对指控机制的博弈论分析表明,该机制在实践中被各国冷落,很大程度上是各国之间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反复博弈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博弈论的分析稍显抽象的话,那么美国著名国际法学家路易斯·亨金与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文森特的解释可谓直白明了、通俗易懂。亨金认为,“由于一个国家侵害本国国民的权利并未直接伤害到协议的其他参加国,因此,人们公认,其他参加国对揭露侵权者的行为既没有热情也不愿将此作为自己的义务……国家一般不会因为另一国国民的人权状况就冒轻易破坏两国关系的风险。”[9]文森特则指出,“各国本身就是相互人权纪录的审判官。假如他们之间由于某种同病a1b1A 国指控B 国(A :成本+损失)B 国指控A 国(B :成本+损失)a1b2A 国指控B 国(A :成本)B 国不指控A 国(B :损失)a2b1A 国不指控B 国(A :损失)B 国指控A 国(B :成本)a2b2A 国不指控B 国(B :0)B 国不指控A 国(A :0)b1(指控A 国)b2(不指控A 国)a1(指控B 国)a2(不指控B 国)A 国B 国(图二)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相怜而不愿公开的相互谴责,以免这种政策会反过来用于攻击自己的不利之处,我们不应感到惊奇。”[10]

三、影响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法律因素

指控机制是国际人权法的国际监督与实施机制,因此在一般意义上,也可以将其归属于国际法实施机制的范畴。所以,从国际法学的角度对指控机制展开研究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具有当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事实上,指控机制自确立以来所身处的尴尬境地,除了前述国际政治面向的若干原因之外,更有其深层次的法理根源:在微观层面,它是国际法实施机制之相互原则与国际人权条约非对应性特征之间内在矛盾的直接反映;在宏观层面,它是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共存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之间结构性冲突的必然结果。

(一)国际法实施机制相互原则与人权条约非对应性特征的内在矛盾

所谓国际法实施机制的相互原则或者说对应性,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国际法(条约和习惯都包括在内)的遵守、适用和执行过程中,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相互对应和互相制衡的。国际法实施机制的相互原则是与国际社会分散结构(或者称之为无政府状态)所导致的国际法体系的自助特性密切相连的。无疑,作为一种国际法的实施机制,指控机制就是建立在相互原则基础上的。

其实,相互原则不仅是国际法实施的基本立足点,也是贯穿包括创制、实施在内的国际法整体运行过程的一项主导原则。而且作为其创制结果的国际法本身也是由相互原则主导的:传统国际法基本上都是关于国家间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对应性规定。然而,国际人权条约或者说国际人权法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因为人权条约不仅具有传统条约的一般特征——

—非对应性。[11]人权事务委员会—对应性,还具有一项与传统条约根本对立的特点——

第24号一般性意见、欧洲人权委员会对“奥地利诉意大利”案的判决以及美洲人权法院对“就《美洲人权公约》生效所做保留的效果”案的判决都特别强调了人权条约的这一特性。

关于非对应性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概括各种解释的共同内核并结合前面对“相互原则”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将非对应性界定为:国际人权条约中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对应和不对称。具体而言,人权条约中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对应是指权利义务配置在国家与其国民之间,这显然有别于传统国际条约在国家间配置权利义务的特征。人权条约中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对称则是指国家与国民之间不存在互应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表现为国家履行人权保护义务,而国民独享基本人权的单一状态。

在人权条约中,关于保护个人权利的实体性内容主要体现了其非对应性的一面;关于条约实施机制和程序的部分规定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对应性的一面。显然,非对应性与对应性是相互矛盾的。而人权条约的这种内在抵牾恰恰是指控机制实施不力的法理根源。正如孙世彦先生所指出的,“因为人权条约的一个特殊性质‘非相对应性’,即它们所注重的并不是缔约国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主要是每一缔约国与本国国民的关系,所以缔约国之间的相互制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保证人权条约的实效性。”[12]

[9][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74、77页。

[10][英]R·J·文森特:《人权与国际关系》,凌迪、黄列等译,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11]钟瑞华等整理:《国际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150页。

影响人权条约国家间指控机制实施效果的因素

申言之,包括人权条约在内的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的规范载体,形式上仍然是“国家间法”而非“超国家法”。这些条约只是为协调各国人权保护法律制度而规定了一种国际标准,其具体实施尚需仰赖各缔约国将这种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法。这种转化行为同时也是缔约国在条约下承担的国际义务。正是基于条约的国家间法性质,为使各缔约国严格履行其国际义务,人权条约才规定了指控机制这样的监督机制。然而,类似指控机制的国家互动机制是传统国际条约基于相互原则所普遍采用的实施机制。当一国违反其条约义务时,从另一角度看便意味着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权利得不到实现。“这种基于相互原则的利害关系,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社会心理基础和道德源泉。”[13]而且惟其如此,国家间互相监督的积极性方可被调动起来。对传统国际条约来说,类似指控机制的国家间监督机制十分必要,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权条约却并非如此。在人权条约的实体内容上,缔约国之间不存在对应性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一旦国家间没有了对应性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相互监督的意愿必然要降低。此时,国家会普遍持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种心态正是前文分析的所谓国家缺乏启动指控机制的利益内驱力。总之,就国际人权条约而言,虽然基于其“国家间法”的形式似乎可以适用国家间相互监督的条约实施机制,但由于其缔约国之间缺乏对应性权利义务关系,因而这种机制实际上难以奏效。

(二)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共存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的结构性冲突

从根本上看,人权条约指控机制的实施现状是现代国际法体系中结构性冲突导致的必然结果。“现代国际法不仅仅是调整主权国家之间横向关系的法律,它还承担着调整国家与国际组织、国家与个人等纵向关系的任务。以国家为界面,上至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下达国内社会的个人,现代国际法包括三种不同的规范结构:(1)规定国家对国家义务的‘共存国际法’;(2)规定国家对国际社会义务的‘合作国际法’;(3)规定国家对个人义务的‘人权国际法’,从而使国际法由过去的平面式的规范结构发展为现在的纵横交错的立体规范网络。”[14]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同时并存的这三代国际法规范或者说三个不同的结构板块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特别是共存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之间的冲突日趋剧烈。

共存国际法通过规范各国的管辖权而确保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它追求的是以主权为支柱的秩序价值,维护的是传统的国家间体制。合作国际法规范的是各国共同关切的事项,强调国家在共存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力图促进各国的协调发展。人权国际法追求的则是非国家的“人权——

—正义”价值,其终极关注点不再是国家而是个人。这就意味着合作国际法和人权国际法势必会突破传统的国家间体制,对其加以部分乃至根本性的修正或变革,从而确立维护全人类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国际法律体制。因此,共存国际法、合作国际法以及人权国际法之间的冲突,其实是现代新型国际法律体制与传统国家间法律体制之间矛盾的产物。

在现代国际法体系中,人权国际法还没有完全冲破共存国际法的樊篱,各种人权条约确立的现行国际人权体制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国家间体制的束缚。其表现就是人[12]孙世彦:《国际人权条约的形式分析》,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第94页。

[13]古祖雪:《论国际法的理念》,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1期,第48页。

[14]古祖雪:《现代国际法的多样化、碎片化与有序化》,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137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作为国际法结构板块的人权国际法与作为国际法部门的国际人权法混淆。人权国际法当然包含国际人权法,但除此之外它还涵盖了具有人权国际法性质的其他一些国际法部门或国际法规范,比如国际环境法、国际法发展法等。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11期

权条约的实施机制仍然包含有传统的国家间体制所采用的指控机制。可以说,指控机制集中浓缩了现代国际法体系中共存国际法与人权国际法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既然指控机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共存国际法的实施机制,其在人权国际法这一截然有别的领域得不到应用便大可理解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类似指控机制的传统的共存国际法实施机制遭受冷落甚至被弃置不用时,报告制度、个人来文程序和实地调查程序等人权条约的新型实施机制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以个人来文程序为例,截至2004年,欧洲人权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已处理了超过12万件的个人申诉案件。截至2005年,人权事务委员会共收到1400余件个人来文。截至2000年,禁止酷刑委员会也已经收到了150余件个人来文。

考察人权条约的三种新型实施机制可以发现,报告制度和实地调查机制建立在合作国际法的理念之上:由条约机构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监督国家的人权保护义务;而个人来文程序则建立在人权国际法的理念之上:个人直接监督国家的人权保护义务。由此,这三种实施机制都绕开了国际关系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实践中发挥出了预期的功效。当然,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主权国家的掌控,因此各国在决定接受这三种机制,尤其是个人来文程序和实地调查程序的时候,都是极端审慎的。

四、结语:指控机制之前景

指控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危机已经引起了相关条约机构的重视。在最近发布的第31号一般性意见中,人权事务委员会对此表达了关切:一方面,强调缔约国参与指控机制实际上是在履行条约义务;另一方面,更强调缔约国参与指控机制实际上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人权事务委员会在此的论证逻辑和内在理路是:首先将国家在国际人权法下所负担的人权保护义务界定为“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然后基于此认定国家违反国际人权法下义务的行为是对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害,因此任何国家都有权利抵制此种行为,这种抵制行为应当被视为是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从而也是捍卫自身利益的行为。一言以蔽之,人权事务委员会意图通过把缔约国参与指控机制的行为定性为“公共诉讼”从而提高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15]

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来看,人权事务委员会的上述解决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建构主义”的性质。它试图通过改变国家对指控机制的集体认同,从而扩张国家对自身利益的理解,进而推动国家积极参与指控机制。这一建构主义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引领指控机制走出使之畏葸不前的泥淖,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共存国际法、合作国际法到人权国际法的演变轨迹已成为国际法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身处当今的任何人、任何国家都理应更加具备宏大的人类整体意识,而这恰恰正是人权事务委员会的希望之所寄。为此,我们也许应当始终铭记约翰·亚当的名言:“没有任何人是与世隔绝自行存在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洲陆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走一块土石,欧罗巴就少了一角,正如一片流失的岩岬,也正如失去你自己或你朋友的家;每个消逝的生命都是我的损伤,因为我与整个人类相通;因此,莫问钟为谁鸣,它就为你而鸣!”

[15]关于公共诉讼以及对国际社会整体的义务两者之间关系的系统阐释,See Alfred P.Rubin,Actio Popularis,Jus Cogens and Offenses Erga Omnes?New England Law Review(2001)Vol.35,pp.265-280。

人权的国际保护

人权的国际保护 一、人权的概念 邵津: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作为人而享有或应该享有得基本权利,或者说是指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平等、自由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权利。 饶戈平:人权是指人所享有的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二、人权的国际保护 邵津:人权的国际保护主要是指国家按照国际法,通过国际条约或者基于国际习惯,承担国际义务保护基本人权,并在某些方面进行合作与保证及相互监督,禁止非法侵犯这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并促使它们得以实现。 饶戈平:人权的国际保护即国际人权法,是指国家之间通过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而承担国际义务,对实现人权的某些方面进行国际合作与保护,并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加以防止和惩治,也涉及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非PPT:人权的国际保护历程:人权的国际法保护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人权的保护起初只有国内法保护,但历史上也在特定领域中存在着对人权的国际保护,包括:保护宗教上的少数者、人种少数者、语言少数者;禁止奴隶贸易和奴役制度;国际劳工保护;保护战争受难者。 人权国际保护受到正式和普遍重视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日、意法西斯的军国主义独裁和野蛮侵略给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遭到严重侵犯。因此,通过建立新的国际保护机制以保证和维护基本人权的思想在二战以后开始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随着《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独立承认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宣言、条约相继通过,人权的国际保护体系逐渐形成,国际人权法作为国际法的独立分支也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 三、人权的国际保护方式 (一)国家通过参加国际条约,承担国际义务保障人权和改进国内的人权状况,这是国家承担条约义务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国家未参加有关的国际人权条约,但根据该国所确认的有关人权保护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通过国内立法和司法活动保护人权。 四、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关系 部分国际法学家的观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可以限制或改变国内管辖权或不干涉内政原则。假设人权与主权对立,也不能以取消联合国与其宗旨为核心部分相关的职能为代价。 部分国际法学家的观点:人权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个人所实际享有的权利不但受其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制约,也受国内道德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人权保护目前主要是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由国内法来调整。

八年级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任娟 授课时间2019年 3 月 7 日星期三 授课人 授课班级 课时授课方式 1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 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一、导入: 二、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材P6-P9页,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时间? 3、宪法的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 4、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教学过程: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阅读教材第6页四幅插图,思考问题: (1)以上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教师总结:(1)分别是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劳动就业权。(2)示例:高中、大学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等。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出示提前制作的幻灯片:内容为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学生独立完成自学问题,初步了解教材。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1.思考: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二)依法行政(执法角度)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过渡语】既然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那么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国家机关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呢?为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角度)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四)加强宣传教育(守法角度)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通过探究分享知道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生讨论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ISO9001 人权保障管理程序

人权保障管理程序 人权保障管理程序
DOC NO. : HRI-025 REV : 00
Originator
Date 29-Jul-2014
Rev 00
Revision History 初版
Form # : 01-2 [QP-4.5-1]

人权保障管理程序 人权保障管理程序
DOC NO. REV PAGE DATE
: HRI-025 : 00 5 : 1 OF : 29-Jul-2014
1.骚扰及虐待政策 1.1 公司对于该政策的态度 1.1.1 公司的政策是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公平及安全的工作环境,所以 我们必须致力于阻止任何滋扰虐待事件的发生。滋扰虐待除了令被滋扰者、被虐待 者的法律权利受到侵犯外,也可能令公司及涉及该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 1.1.2 滋扰和虐待行为可以是公开或是暗里实施的,某些在社交场合被视为恰 当的行为并不一定适用于工作环境中。公司不会容忍任何员工涉及滋扰虐待事件。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反滋扰虐待政策的规定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防止在生产区域或其 他场合包括出外公干时构成滋扰虐待行为。任何员工如有违反该政策的行径,将会 受到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包括口头或书面警告、停职或解雇,视乎所犯过失的严重 程度。 1.2 反滋扰虐待政策的实施 1.2.1 禁止辱骂、折磨、体罚、虐待。 1.2.2 员工的言行应谦让谨慎,同时应该和睦相处,并保持高度的合作。 1.2.3 下属应尊重上级,服从其工作安排,积极配合上级完成工作任务。 1.2.4 公司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员工出现问题时,应与员工作 双向沟通,聆听他们的问题和意见,并以鼓励方式处理。 1.2.5 切勿对员工大声呼喝,更不得以粗言秽语辱骂员工或对他们进辱骂、折 磨、体罚、虐待。 1.2.6 公司鼓励:有效沟通、员工激励、团队协作精神。 1.3 滋扰虐待申诉程序
Form # : 03-2 [QP-4.5-1]

4.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教师活动 1: 1.课件出示图片《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 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 2.小结:从以上图片和实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尊严。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我国人权方面的知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生活动 1:看课件图片,小组交流,说一说:(1)这四幅图的共同点是 什么? (2)结合搜集资料说说自 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 与发展状况的实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交流导入,是学生初步认知人权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 环节二我国人权的广泛性 教师活动2:小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硕果累累。对照《国 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和五大目标以及自己身边人权的变化,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国公民享有的人权越来越广泛。学生活动2: 1.自主学习书本第39、40页,结合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1)什么叫人权?为什么说在我国人权非常广泛?(2)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回答书本第40页活动园的问题。(3)列举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2.全班交流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感受我国公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人权。 环节三:参与国际人权事业 课题 第三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单元 2 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 6 学习 目标 1.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 3.知道我国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重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006389204.html,] 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课前 准备 1.搜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的事例。2.我国支持和参与国际人权事业的实例。[来源:学科网]

劳工与人权管理制度

劳工与人权管理制度 禁止使用童工管理程序 1 制定政策、程序和补救措施以有效地控制不招用及不支持招用童工合EICC标准的要求。 2 公司管理、实务、劳动用工以及可能的对承包商/供货商的要求。 3 3.1童工: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 3.2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4 4.1本公司承诺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及EICC标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并传达给所有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4.1.1在招工时向求职者明示公司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政策和有关规章。 4.1.2在对新员工训练时进一步阐明公司有关政策和规定。 4.1.3公司有计划地进行宣传、公告。 4.1.4由对口部门负责将公司社会责任政策和相关要求传达给供货商/分包商及其他利益团体。 4.2在招工时须对身份证等证件严格查验,对年龄及其他数据确认无伪方可招用。 4.2.1证件必须是原件。 4.2.2如对年龄等证明文件的有效性有质疑时,应聘员工需提供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证明,或公司与公安派出所联系以求确认。 4.2.3无身份证或持伪证者一概不予录用。 4.3按公正、自愿原则和法规要求签署劳动合同。 4.4为防止疏漏和避免有人假冒代替已办好入厂手续的员工上班,须在一个月内对新员工进行统一普查,一个月后视情形进行抽查。抽查依据下列情况进行。 4.4.1对员工年龄产生质疑的。 4.4.2其他人员提出某员工不具合适年龄的。 4.5当发现有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被错误招用,应立即结算其所有薪资并采取补救措施4. 5.1耐心劝说,立即派人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须让其父母或监护人签收。 4.5.2严禁不负责任地遣散童工。对童工伤、残、死亡负有责任的部门或个人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 对16--18岁的未成年工,应严格按照《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来执行。 4.7企业定期对本程序制订、审核、修订。 5 5.1《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5.2《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确立国际人权的主要条约

国家人权条约体系 目前,国际人权法主要是由一系列条约构成的,这些条约主要包括: (一)1966年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开放给各国签署和加入。这两个公约汲取了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并加以完善和发展。两个公约的内容涉及了法律上人权的基本内容和国际人权保护的主要方面,被认为是基本的关于人权的国际法律文件。两个公约都首先规定f自决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其中《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主要涉及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权利,包括工作权,社会保障权、家庭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它要求缔约国尽最大能力采取措施,以便使这些权利逐渐得到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涉及了广泛的公民权利,包括生命权、免于酷刑、人身自由、公正审判、信仰自由、和平集会、选举权和桩选举权等,要求缔约国尊重和保证这些权利,并为达到此目的采取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以实现公约所涉及的各项权利。两个公约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履约机制。 (二)专门领域或区域的人权条约1、专门领域主要包括: (1)消除各种歧视方面一是《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行公约》; 二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 三是《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公约》; 四是《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五是《反对体育领域种族隔离公约》等。 (2)妇女儿童权利保护方面一是《妇女政治权利公约》; 二是《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三是《儿童权利公约》等。 (3)禁止奴隶制和强迫劳动方面一是《废止奴隶制蛆隶贩卖及类似奴隶制之制度与习俗补充公约》; 二是《废止强制劳动公约》等; (4)保护被拘禁者权利方面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主要是《禁止酷刑和其他不入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等。

人权保障制度

人权保障制度 1我国人权保障发展的沿革 国际人权组织将“人权”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包括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两种。前者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后者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并将保持持续不断的良好发展势头。纵观我国人权保障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1978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

认为是中国人权保障新“原点”;1982第四次修改宪法,在宪法中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与西方人权几乎没有区别;1991年国务院有 发布了首份“人权白皮书”,从此人权被称 为“伟大的名词”;2004年,我国首次将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 基本原则;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赋予公众 知情权、参与权等多种新人权;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年》,这 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 家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和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中国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出发,以宪法为 根本依据,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 法律制度,人权保障事业不断法律化、制度化。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对人权的比较系统的法律保障。中国宪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它的一 项重要原则。中国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折 射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和“依法执政”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

摘要: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引导经济发展为主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主导推进公民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发展;尊重个人自由;强化劳动监察和劳动保障制度;强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公共利益优先相结合;对少数人群权利实行积极差别待遇和特殊保护;在权利救济上强化人大职能和扩大司法救济范围等。 关键词:人权,人权保障,权利救济 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和应该享有的权利。十届二次人大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对我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事业成果的确认,也预示着我国人权事业在今后将有更大的进展。“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人权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本文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作一些讨论。由于人身权保护有其特殊性,讨论也较为充分,故本文未加涉及。 一、生存权和发展权——国家引导经济发展为主与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 生存和发展是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被视为首要人权,第一人权。生存权和人身权是有区别的。人身权是指人的身体(生命)不受非法限制,不受非法侵犯;生存权是指人有免于因基本生活资料的缺乏而丧失生命的权利。我国把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集合体中的首要权利给以尊重和保障,客观原因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从整体上说整个国家都没有摆脱饥饿问题,即生存问题。只是在近二十几年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后,我国才从整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就是到现在,以人平生活费650元的低标准计算,农村尚有近3000万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在城市也存在3000多万的失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必须要把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最首要的人权予以尊重和保障。道理很简单,其它的大多数人权的实现,要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权利主体就消失了。主观原因是执政党和国家的性质。党和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当然包括协调各阶层人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利益冲突,但并不是没有倾斜,在各种利益矛盾、利益冲突中,党和国家首先要代表、要维护人民的生存和基本发展的利益和权利。如果没有这一点,党和国家代表人民利益就会沦为一句空话。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应该采取何种基本方式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税收,由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这一权利的实现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经济实现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在邓小平同志主导下,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本身就体现了对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尊重。这二十余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生存权和发展权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从一种应然权利变为实际享受的权利。即便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后,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生存和基本发展问题,还必须主要采取国家扶持、引导这些地区和这部份人民发展经济的方式。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它作为保障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一个不可或缺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基本方式。

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意义

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权第一次明确地载入宪法。这不仅仅是宪法学界、人权理论界的一件重大事件,而且在我国人权实践、政治生活中具有深远意义。人权载入宪法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尊重人权,表明国家的政治态度和基本立场;保障人权,反映政府的庄严承诺和政府职能观念的转变。就刑法理念而言,传统刑罚功能认识中强调惩罚的功能,即刑法的功能主要是惩治犯罪,但随着对人权理念的深化,我们渐渐认识到刑法应当具有保障功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双重功能,忽视二者之一都是对刑法功能认识的片面。刑事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已经对刑法惩罚与保障的二元功能形成了共识。这次宪法修改,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更进一步地从宪法权威确认了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权的高度重视,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首先,人权载入宪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人权而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的实现,以公民权利的行使和保障为前提和基础。这次宪法的修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并与共产主义宗旨相一致。 其次,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的总结。它不仅仅反映了人权观念的变化,而且是人权实践发展的证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权事业不断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对特殊人群的保护(如残疾人的权利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权利保障等)得以全面展开。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反映到宪法与法律中来。正如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根据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的新经验和新认识,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因此,将人权载入宪法是水到渠成,是对这些年来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的一个总结。 再次,宪法关于人权原则的规定是人权保障制度走向法治化的里程碑。人权原则入宪为人权法治化提供了宪政基础,宪法是国家制定基本法律、普通法律、其他法律规范的基本法依据,人权原则入宪对其他法律法规更充分地规定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权原则入宪

联合国人权公约

联合国人权公约 本公约缔约各国, 考虑到,按照联合国宪章所宣布的原则,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确认这些权利是源於人身的固有尊严,确认,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只有在创造了使人人可以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权利,正如享有其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一样的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自由人类享有公民及政治自由和免於恐惧和匮乏的自由的理想,考虑到各国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义务促进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认识到个人对其他个人和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义务,应为促进和遵行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而努力,兹同意下述各条: 第一部分 第一条 一、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所有人民得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自由处置他们的天然财富和资源,而不损害根据基於互利原则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法而产生的任何义务。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剥夺一个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 三、本公约缔约各国,包括那些负责管理非自治领土和托管领土的国家,应在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条件下,促进自决权的实现,并尊重这种权利。 第二部分 第二条 一、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担尊重和保证在其领土内和受其管辖的一切个人享有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二、凡未经现行立法或其他措施予以规定者,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担按照其宪法程序和本公约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步骤,以采纳为实施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所需的立法或其他措施。 三、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担: (甲)保证任何一个被侵犯了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或自由的人,能得到有效的补救,尽管此种侵犯是以官方资格行事的人所为: (乙)保证任何要求此种补救的人能由合格的司法、行政或立法当局或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任何其他合格当局断定其在这方面的权利;并发展司法补救的可能性; (丙)保证合格当局在准予此等补救时,确能付诸实施。 第三条 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保证男子和妇女在享有本公约所载一切公民和政治权利方面有平等的权利。 第四条 一、在社会紧急状态威胁到国家的生命并经正式宣布时,本公约缔约国得采取措施克减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义务,但克减的程度以紧急情势所严格需要者为限,此等措施并不得与它根据国际法所负有的其他义务相矛盾,且不得包含纯粹基於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或社会出身的理由的歧视。 二、不得根据本规定而克减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和第十八条。 三、任何援用克减权的本公约缔约国应立即经由联合国秘书长将它已克减的各项规定、实行克减的理由和终止这种克减的日期通知本公约的其他缔约国家。 第五条 一、本公约中任何部分不得解释为隐示任何国家、团体或个人有权利从事於任何旨在破坏本公约所承认的任何权利和自由或对它们加以较本公约所规定的范围更广的限制的活动或行为。 二、对於本公约的任何缔约国中依据法律、惯例、条例或习惯而被承认或存在的任何基本人权,不得借口本公约未予承认或只在较小范围上予以承认而加以限制或克减。 第三部分 第六条 一、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 二、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判处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判处应按照犯罪时有效并且不违反本公约规定和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法律。这种刑罚,非经合格法庭最後判决,不得执行。 三、兹了解:在剥夺生命构成灭种罪时,本条中任何部分并不准许本公约的任何缔约国以任何方式克减它在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规定下所承担的任何义务。 四、任何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要求赦免或减刑。对一切判处死刑的案件均得给予大赦、特赦或减刑。 五、对十八岁以下的人所犯的罪,不得判处死刑;对孕妇不得执行死刑。 六、本公约的任何缔约国不得援引本条的任何部分来推迟或阻止死刑的废除。 第七条 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特别是对任何人均不得未经其自由同意而施以医药或科学试验。 第八条 一、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 二、任何人不应被强迫役使。 三、(甲)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 (乙)在把苦役监禁作为一种对犯罪的惩罚的国家中,第三款(甲)项的规定不应认为排除按照由合格的法庭关於此项刑罚的判决而执行的苦役; (丙)为了本款之用,“强迫或强制劳动”一辞不应包括:

两个人权公约的比较

两个人权公约的比较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 不同 1内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不包括罢工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包括罢工权。从公约名字也可以看出一个侧重政治生活,一个侧重经济社会文化方面。 2观念:人权不是大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当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实现人权的可能,人权将会经过立法确定下来。而两个公约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权理念的差异。第一代人权:形成于美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自由,免遭国家专横行为之害。以自由为内容的消极的人权,要求国家不干涉、国家权力受到限制,此种人权的实现不需要国家花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就是消极的人权。第二代人权:形成于俄国革命时期,其目的在于国家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以受益权、社会权为内容的积极的人权,要求国家积极介入,此种人权需要国家实质性的投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就是积极的人权. 这两个公约针对的是性质不同的人权,但这种不同是相对的:劳动权在社会权为内容的积极权利体系中就具有较强的自由权这一消极性质,即国家权利亦不得侵犯公民享有的职业选择自由、劳动者劳动结社自由等权利。 2文义的不同 (1)国家义务的履行时间不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规定的国家义务是“即刻性”义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渐进性性”义务。(2)执行体系上的差别:①《公民权利和政

治权利》规定了三种公约履行的监督程序:报告程序、国家间的指控程序、个人中诉程序。执行体系多元。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单一的报告程序。 同: 1背景: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并公布了《世界人权宜言》,在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相互妥协下,两个公约产生。两公约诉产生过程,内容和执行体系,都表明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领域普遍的共识。两公约本身即是求同存异的产物,它是尽可能地融合了东西方国家对人权的不同理解,充实和发展了《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基本人权的内容和为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目的:阐明人类基本人权,期使人人于经济社会文化与公民政治权利上,享有自由及保障。限制国家权力,是对“人权限制”的限制;两个公约都有对儿童、家庭和妇女权利的特殊保护: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两个公约都有相同的旨趣等。 3内容:,在序言的内容上是完全相同的:关于自觉权的规定是相同的;关于平等原则与平等权的规定是基本相同的:于工会自由的规定除罢工权外也是大致相同的;关于人权的限制的意向相同。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 教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2.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 3.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4.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教学重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教学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发展义务教育,提供营养 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 业培训 以上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师: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尊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人权方面的知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__自由__、__平等__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__尊重和保障人权__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__我国公民__,也包括__外国人__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__群体__。 4.__尊重和保障人权__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__宪法__,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__科学性__、__民主性__。 6.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__依宪施政__、__依法行政__、__简政放权__。

人权保障制度的规范依据

人权保障制度的规范依据——对宪法“人权”概括性条款的分析 孟琳 摘要:人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来源,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对人权的宪法化。人权保障概括性条款入宪,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进程新的里程碑,它在要求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政府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不够完备,以及下级法在权利保障方面立法体系不够健全,以致我国人权保障进程的曲折性。 关键字:人权;概括性条款;公民基本权利 一、人权入宪的背景状况 (一)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权保障制度发展的背景状况 自从人权概念产生以来,就成为宪法一个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以不同的形式将人权规定在其中。宪法产生于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就是要限制政府的权利,只有将政府的权利纳入到法治轨道,人权、自由以及公民的其他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于是千千万万的民众投身于革命期盼着这场革命能够带来普遍的人权保障。所以革命胜利后,用于确认胜利果实的宪法,当然要将人权保障写入其中。另外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独立宣言》写到:“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①]更为明显的是1791年的法国宪法干脆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序言,也充分体现了人权在宪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则出现在1918年,当时的《苏俄宪法》同样将《被剥削劳动人民的权利宣言》列为第一篇。在宪法随后的发展进程中对于人权保障的态度和质量成为衡量宪法发展程度的标志。 (二)我国人权入宪的历程 我国自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时间,而自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介绍“天赋人权理论”也有一个多世纪。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我们党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入“人权保障”这一说,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2年,党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个建议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根据这个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规定在宪法之中。这样,人权这个概念最终被我国宪法所采纳。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的内容分析 (一)关于本条款的性质界定 为了分析宪法规范,我们首先需要对其性质了解透彻,并对此做出相关的界定。这样实际中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宪法规范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是将其分为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质是为国家这一宪法关系的主体设定了宪法义务,所以,它是义务性规范。然而,我国宪法第2条又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将权力授予给国家,国家又设定相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其实质也就是人民为国家机关设定这一义务。这样看来也可以将此宪法规范理解为权利性规范,因为人作为权利主体,其完整的表述为“人民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二)关于本条款中的一些范畴的含义理解

欧洲人权公约

欧洲人权公约 第1条- 尊重人权 第1条的规定仅是在规范本公约的各个签署国必须要确保本公约所列出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获得充分的保障。在某些特殊请况下,“管辖”并不仅指缔约国本国领土范围内而言,确保公约所列出的权利与自由能被充分保障的义务尚及于外国领域,缔约国实际控制的外国领土即为其例之一。 第2条- 生命权 第2条保障了每个人的生命权。本条的第一项内容排除了合法执行死刑的状况,另外,在第二项的部分规定,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逮捕嫌疑犯或逃犯、以及镇压暴动或叛乱而“绝对必要”使用武力进而造成生命的剥夺时,并不被认为违反本条之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例外情形在各该国家同时也批准第6号及第13号议定书的情况下,将受到更进一步的限制。另外,此种权利在和平时期也不能依据本公约第15条而被免除。 直至1995年以前,欧洲人权法院对于生命权并未作出明确的表示,不过在McCann v. United Kingdom一案中,其认为本条第二项的例外状况并非在建构何种情况下允许杀人,而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可能遭致人员伤亡的武力。。 另外,欧洲人权法院认为,每个成员国在公约第2条规定之下,有下列三个主要的义务: 1.避免任何人遭受到非法杀戮之义务 2.调查任何原因可疑的死亡之义务 3.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积极的手段去避免任何可预见的生命伤亡之义务 第3条- 免于酷刑与不人道或侮辱待遇之自由 第3条主要在禁止酷刑以及不人道或侮辱的待遇。且就此权利本身并未有任何例外或限制规定。本条规定通常除了被用于禁止酷刑之外,亦被用于禁止严重的警察暴力情形以及极为差劲的拘留环境。 欧洲人权法院强调第三条为一种“绝对条款...不论被害者的行为为何。”该法院同时也解释本条认为,任何成员国皆应被禁止将任何人驱逐或遣返至可能使其遭受到酷刑或不人道或侮辱之待遇或处罚的国家。 最初,欧洲人权法院对于是否构成酷刑采取较为严格的解释,其常常倾向于认为该国是触犯了禁止不人道和污辱待遇的对待。因此法院认为像是睡眠剥夺、将人置于强烈噪音的环境下或是要求他们将四肢伸长到极限并靠着墙站着一段期间并不会构成酷刑。事

浅谈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

浅谈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 摘要 人权作为公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之一,需要宪法对于其进行有效的保障。人权条款被写入到宪法中标志着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建立的开始,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完整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的相关人权保障机制给出了对于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完善的相关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权保障机制与宪法之间的关系,并简要分析了英美法系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在宪法人权保障机制方面做得工作,着重分析了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相关内容,给出了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需要完善的原因,指出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给出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人权保障机制,宪法,人权

目录 一.我国宪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 (3) 1.1 1954年与1975年宪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 (3) 1.2 1978年与1982年宪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 (4) 二.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 (5) 2.1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内容 (5) 2.2 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完善原因分析 (6) 三.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的不足及完善机制 (8) 3.1 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8) 3.2 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完善的途径 (9) 四.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一.我国宪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 我国的宪法经历了1954年、1975年、1978年以及1982年四次修改,而直到2004年“人权”才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被写入到宪法中。虽然说宪法中只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几个字,但是它象征着我国的基本大法对于人权的重视与肯定,也标志着我国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建立的开始。 1.11954年与1975年宪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标志我国人权事业的开始,宪法对于公民的人权做了14项规定,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权,人身权利,社会权利,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权利以及保护特殊群体的权利等。除此以外宪法也规定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人民民主的具体表现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构成;各级政府由本级人民代表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并负责政府工作的权利;各级机关均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同时确定了人权保障的司法保障,司法保障通过规范化的司法制度得以确保,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的下形成国务院、检察院、法院的三院体制,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拥有审判权,检察院行

国际人权条约的形式分析 孙世彦

国际人权条约的形式分析 孙世彦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收稿日期:2000-10-02 作者简介:孙世彦(1969-),男,吉林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 摘 要:国际人权条约是国际人权法最重要的渊源。本文从形式角度研究了国际人权条约,介绍了国际人权条约的名称,区分了国际人权条约的类别,总结了国际人权条约的形式特点,并分析了国际人权条约的结构。关键词:人权;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条约中图分类号:DF 971 文献标识码:A 和国际法的其它领域一样,国际人权法主要的渊源也 是条约和习惯。自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和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以后,国际社会通过了大量的国际人权条约,其中的大部分已经生效,成为国际人权法最重要的渊源。国际人权条约是在国际层次上确立国家在人权方面之权利与义务的最基本法律依据,它们不仅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国际人权法律规范,而且构筑了国际人权法律体系的 基本框架,成为对人权进行国际保护的最有效方法。〔1〕 条约成为国际人权法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渊源,主要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必须对人权进行国际层次的保护时,在这方面只有极少的既存条约或习惯法规则,因此,国际社会———以联合国为代表———在规划和创建国际人权法律体系时,“他们欲使国际人权法主要是,可能甚至专门 地是协议法。”〔2〕 美国国际法学家享金也称:“(国际)人权法大部分是由条约建立的———《联合国宪章》以及国际人 权盟约和公约,而没有任何习惯的基础或背景。”〔3〕 1977年,国际法委员会也断言国际人权法律义务几乎完全来自条约:“并非盲目地不考虑在此问题上一些习惯国际规则的存在,也并非排除这样的规则数量增长的可能性———甚至是极大可能性,但我们必须总结说,在今天,国家在对待其本国公民之方面的国际义务几乎完全是协议性的 ……” ①。与其它国际条约相比,人权条约的内容即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其实施和执行方式有相当的特殊性,②在形式上也有一些特点。本文仅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而不触及人权条约的极为复杂的实质内容。 一、国际人权条约的名称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第1款(甲)项的定义,“条约”是指“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国际条约可以有包括“条约”在内的各种名称,③ 但很少有国际人权条约直接以“条约” (treaty )为标题,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条约都以“盟约/公约” (covenant ,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或“公约” (convention ,如《儿童权利公约》 )为标题;另外,国际人权条约采用的名称还有“宪章”(charter ,如《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议定书”(protocol ,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 )等。在国际人权领域,有一种“国际人权宪章” (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 或International Bill of Rights )的提法。严格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国际法律术语———它没有出现在任何国际法律文件中,因此对于其中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国际人权文书(但肯定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文件)各种提法不一,并没有权威的界定。中国学者一般把《世界人权宣言》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 权利国际公约》(后两者统称“联合国人权两公约” )作为“国际人权宪章”的组成部分。〔4〕 国际上则通常认为《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公民和政治权利公约》及其任择议定书(第一议定书或两个议定书均包 括在内)构成了“国际人权宪章”。〔5〕 还有人认为其外延要更大一些,如中国人权学者信春鹰认为通称为“国际人权宪章”的人权公约包括:联合国人权两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和其它残忍、 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6〕 和其它大多数提法不同的是,该提法排除了《世界人权宣言》这一极为重要的国际人权之文件(尽管其本身没有法律拘束力),而只包括了正式法律文件即条约。至于将两公约之外的其它 ①②③条约的名称,见,李浩培.条约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 社.1987.24-32. 例如,有人认为国际人权条约与“通常”的国际条约有很大 不同,因此“期望人权条约以和其它国际条约完全一样的方式动作是不现实的。”见,Bruno S imma ,and Philip Alston ,“The S ources of Human Rights Law :Custom ,Jus C ongens ,and G eneral Principles ”,12Australian Y.B.Int ’l.L.82,at 83-84(1992). 2Y earbook of Int ’l ,L.C ommission 1977(part 2),at 46,UN D oc. A/CN.4/Ser.A/1997/Add.1(Part 2).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习惯 也已经成为国际人权法不可忽视的渊源。因此梅隆对国际法委员会的这一论断并不赞同,见,Theodor M eoron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 2 an N orms as Customary Law ,at 92(1989).另参见,孙世彦.论习惯国际 人权法的重要性.法制与社会发展[J ],2000.2. 2001年2月第23卷第1期 现 代 法 学 M odern Law Science V ol.23,N o.1 Feb.,2001 文章编号:1001-2397(2001)01-0091-04?专题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