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xs再谈吉县一中的管理与发展

rxs再谈吉县一中的管理与发展

再谈吉县一中的管理与发展

吉县一中校长助理任兴社

贫困山区尤其是象吉县这样的山区县,经济落后,县财政收入不足以维持教育系统的开支,其教育的基础投入就可想而知了,教育的发展受到根本性制约。如今私立中学如雨后春笋,其资金大都以财团为背景,基础设施和师资待遇非同一般,再加上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其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直线上升,对公立学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

此种形势下,公立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便成为社会压力。公立学校所具有的优势目前是教育积累多,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公立学校如果着眼于强化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生源影响,同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公立学校仍是能立于不败之地的。

吉县一中在普高热中由完全中学走向了独立高中轨制,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学生外流、教学呈现恶性循环的困难。尽管县委县政府尝试了许多努力,有了不少起色,但总还是摆脱不了影响。笔者曾在九九年撰文《浅谈吉县一中的管理与发展》,试图从宏观治理上谈几点建议。做为学校的一名领导,经过了几年的摸索,得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这里谈几点,权当是芹献罢。

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因为他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从而营建一所优秀的高质量的好学校。

一是学校的领导必须是既能当领导,又是一位好教师,他懂得教学,了解学生需求,洞彻教师所需,熟悉教学规律。否则,门外汉只能使教学水平原地中踏步。说他是好领导,是说校领导除了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外,他还有着教学管理的才能,他不同于一般的教师角色,因为他有着卓越的教学管理才能,能进行创造性地工作,在财政、

人权的调配上做到量才适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积极性,用群众的力量办出一所好学校。

国内许多出名的学校,并不是一建校就有名气的,而是经历了创业的艰难。首先是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县财政上,或是从校内师生身上采挖。他把眼光投放到外面更大的市场上,进行创造性工作而不是依赖性工作。譬如说学校与企业或财团联姻,拓宽筹措资金渠道,或者学校走出自主办学的路子,办企业,以企养校,蓄势待发。

其实,这里我们给出了校长的一般性特征:一是年轻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尤精于教育教学的行政管理。二是必须是教师出身,经历了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的洞察力以及娴熟的管理才能;三是有魄力,有着外围治理以取得办学经费的“外科”手段和能力;四是主观上总是能积极主动地工作,各个方面总能创造性地工作,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独到的管理路子

针对吉县一中的现状,若要想学校有长足的发展,干脆说想让学校成为高品位的变通高中,挤身前列不是不可能的,关键要看你怎样去做了。

前面提到的外科手段,这是一种养校之道,是速名的方式。我以为有二:一是拓宽筹措资金渠道,学校与企业联姻,管他公立还是私立,先把学校办好再说,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二是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思路,私立和公立相结合,即所谓校中校,大胆地走出办学新路子。有此再加上财政拔一点,学费挤一点,上边要一点,有了资金,条件改善了,薪水增加了,学校便会很快发展起来。

当然,钱也不是万能的。关键问题还在于我们的管理。实实在在地讲,规范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1)规范化所有的事务都是规范的、准军事化的。

教务管理序列化,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案可查,奖惩有条。考勤严格了,优劣自明,其他一应工作,都以教学为中心,各自成为规范性操作规程。

(2)法制化学校对教学双方都有最详细的管理条例,就象一部法律条文,清楚、明了。《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将教师的教学活动规定得非常严格,其奖惩依据就是这一“法典”。学生亦是如此,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籍管理、考试成绩等制定出详细管理条例,对违纪学生依据条例作出处理决定,使学生在一定约束下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3)从考纪上抓起,严把考风关。考试考核是学校衡量学生文化成绩及其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不一、把关不严就会失去这一尺度的公正性,从而误导学生轻于读书。近些年不断出现的考试舞弊现象不能说不是从这里引发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天平”的尺度评价了教学双方行为。

除此而外,根据吉县山区县的经济特点,一中在对学生的奖励和救济上也应该规范。如设立奖学金制度和贫困生救助制度,既是一种制度,必然有着操作的明细条例,有据可依,而不是以领导者个人主观喜好决定的。

争取一个新的实验课题,许是提高学校声誉的好方法。譬如说吧,普高成为教育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推动了往日的风光,利用本校曾经是完全中学的优势,实验一种中学五年一贯的学制,面向全县招收优秀小学林业生,用严格的管理手段,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样既能保证优秀学生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设特长班是一个好的主意,艺术特长、美术特长、体育特长等等,管理严格,训练有素,文化课则量力适教,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社会需要的各个层次人才。

对教师的管理上,一是确保教师月收达到现有工资的2倍以上,这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缩小与私立中学教师待遇的距离,同时也有得于教学管理。这里学费的使用确保25%用于教师个人,如此,大可以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严格考勤考核、严格奖惩制度、设立高考重奖、大奖有突出贡献的和教学中有重大贡献的教师。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13级市场营销一班 姓名:石宗圣 学号:201309030013 摘要:近年来商品质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良好的质量管理百利而无一害,本篇论文主要谈及的是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重要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水平高质量产品发展方向TOM QA QB QC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正文: 近几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小事如,在淘宝上买到假货等,大事如,全民震惊的地沟油事件;上海质监局抽查发现四个品牌食品质量问题严重;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等等都暗示着社会各界,产品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时时刻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格控制监督产品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

134团第一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134团第一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0.1—2015.12)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农八师134团中学地处下野地镇北,其前身是下野地管理处中学,成立于1959年,70年代改名为134团中学,是一所集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完全中学。1997年8月被农八师命名为石河子下野地高级中学,现名为134团第一中学。134团第一中学,本已初具规模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减少,高中撒销至石河子,现只有初中三个年级16个班。学校现有教师72人,学生621人,有教学班16个,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为40人,班额人数最少的只有32人。 (二)硬件设施概况: 1、有1997年建设的四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内有45个房间,已有16个用于班级教学,剩下是远程教育接收室1,计算机教室4、图书室1、阅览室 2、电子琴室1、美术室1、工会室2、活动室2、会议室1、多媒体教室2、阶梯教室0、团队活动室1、教研活动室1、会议室1等功能教室。按要求教学用房已满足还有余。 2、2009年新建一幢三层综合实验楼,建筑面积2533.32平方米,内设物理、化学、生物室、图书阅览室和多媒体室等功能室。 3、2008年新建学生寝室住宿楼一幢: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可容纳约200名学生住宿。 4、1998年建食堂一幢,建筑面积868平方米,2010年完成抗震加固改造,可供约200名学生用餐。 5、2007年7月动工改造旱厕改水冲厕所200平方米;2009新建水冲厕所50平方米。 6、浴室:2008年新建150平方米学生浴室一幢,因缺热水,不能配套使用,至今末用。 7、运动场:400米环形标准跑道一个,内篮球场4个,排球场4个,跳高场地一个,西侧有跳远场地一个,除篮球场和排球场简单硬质化外,其他地方都是盐碱地,阴雨天及雨后数天都不能从事体育活动。 (三)教学设备配置情况:现有微机室3个,能正常使用的2个,学生计算机100台,教师用机20台;图书室1个,藏书19899册;阅览室1个各种书报杂志200多种;资料室1个,各种报刊杂志及教学资料册;

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趋势

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趋势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Logisticscostcontrol) 是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以下是PINCAI 收集的物流成本管理发展 趋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良好的物流已经成为其实现利润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我国已实现了高效、快捷、精准的物流配送方式,在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的同时,也为终端用户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过高,使其发展受阻。基于此,笔者对当前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及物流成本控制所面临的“瓶颈” 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物流成本控制的优化路径。 我国物流成本现状分析 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较快,物流成本依然较高。xx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比xx 年增长11.4%,增幅比上年下降7.1 个百分点。其中,运 输费用 4.9 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年下降 5.2 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比重为52.5%,同比下降0.3 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1.2 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上年下降5.6 个百分点,占社会 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3%,同比提高0.1 个百分点;保管费用 3.3 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上年下降10.8 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2%,同比提高0.2 个百分点。在保管费用中,利息费用增长13.3%,增幅比上年下降13 个百分点。同时,XX年我国GDP 增长率为7.8%,可见社会物流总成本及其三个组成部分(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保管费用)的增长率与上年相比均有所回落,但依然超过了

GDP勺增长率。 物流成本核算模糊,导致物流成本被低估。为了以较低的物流成本完成较高水平勺物流服务,企业必须加强对物流成本勺管理。但我国企业现行勺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按照产品归集成本,按照期间和部门核算费用,并没有为物流成本勺核算而单独设置科目。物流成本勺核算并不是以物流活动为依据,而是包含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中,这样就无法分辨每一项物流活动勺成本,不能获取物流成本勺准确数据。企业勺利润表中也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单独核算,因而企业管理者无法对企业发生勺物流成本进行准确勺计算和及时勺反映,更无法对物流活动做出相应勺评价和监督。此外,由于不同企业所采用勺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各不相同,不仅导致企业间无法进行物流成本勺横向比较,而且缺乏权威勺行业数据。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居高。我国勺物流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勺物流需求。据xx 年对我国15 个省会城市仓储面积勺调查显示,每市平均库房拥有量为373.6 万平方米,而人均只有0.57 平方米,从而导致库房租金上升。另据调查,我国仅有10%勺肉类、20%勺水产品和少量勺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勺冷链系统流通,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却高达85%。冷藏运输设施勺缺乏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勺损耗率达到25%-30%。这都在无形中促使物流成本勺攀升。另外,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多集中在东 部和中部,没有形成遍布全国勺合理勺运输网络。 物流成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含义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及含义 质量的概念 什么是“质量”? 什么是“质量”?“质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概括地说,“质量”必 须与主题事物的功能或用途、参数与特性、功能与程度关联起来。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可以理解为: 1).质量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作为载体的。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 2).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它将随着时 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确保持续的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3).固有特性是通过设计开发形成的属性。 A).物理特性(如机械、电器、化学、或生物特性),感官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行), 人体功效特性(如语言或生理特性、人身安全),功能特性(如电机转速、功率)等。这些固有的特性要求大多是可以测量的。它决定了产品、体系或过程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 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 质量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始于本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工程师、科学 管理的创始人泰罗(F.W.Taylor),其主要贡献是:将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职检验制度;包括设立专职的检验人员,检验机构。制定检验的基本依据――技术标准。泰罗还适应大量生产的要求,实施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与之相关的计量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最终是质量检验走向科学。 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提出了“预防缺陷”的概念。他 认为质量管理除了检验外,还应做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解决的方法就是采用他所提出的控制图。与此同时,同属于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的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又共同 提出,在破坏场合采用“抽样检验表”,并提出第一个抽样检验方案。质量检验阶段一种延续到40年代。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简称SQC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形成于本世纪40-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休哈特 (W.A.Shewhart)博士、道奇(H.F.Dodge)和罗米格(H.G.Rommig)等。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生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在方式上由专职检验人员转到由专业质量控 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这标志着由事后检验的观点转变为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概念,是质量管理工作前进了一大步。 在统计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以及世界上的众多 学者都做出许多贡献,在实践中也取得显著的成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简称TQM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理论提出于本世纪60年代,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主要代表 人物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V.Feingbaum)朱兰(J.M.Juran)等他们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或称“综合质量管理”。费根堡姆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主张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去加强质量管理,提倡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全

广州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广州市第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4-2007学年度) (2004年10月14日教代会通过) 一、学校现状与背景分析 (一)背景分析 21世纪,我国顺利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和平崛起”理论逐渐形成,“一超多强”国际新战略格局基本定形,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力推动下,基因技术、信息网络工程、纳米技术不断普及,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趋势逐渐增强,人才和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无疑已成为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明确要求;广东省提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广州市的新一轮发展规划把“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高质量地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创建“教育强市”,在全国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荔湾区在创建成功“教育强区”后,更加高度重视教育,在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总之,教育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学校现状 广州一中是广州市政府举办的第一间公立中学,始建于1928年,迄今已有76年历史。76年来,学校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4年,广州一中成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1年被确定为

广州市创建2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之一,2002年通过省一级学校第二轮复评,连续15年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学校探索、建立的“双动”教学模式在省内有一定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希望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成功在每一堂课之中”的办学思想延续至今,并已融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近三年来,学校已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先进教育单位,广州市绿色学校,荔湾区先进教育单位,荔湾区“双拥”标兵单位。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凸现了“科技创新”、“科研兴校”和“体教结合”三大特色,若干成果已走在了广州市所有中学的前列。 近三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现已有64个班3217名学生(含一中实验学校),其中,高中班38个,初中班26个。教职工254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市中心组成员以上)18人。 对照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学校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1、学校的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能力方面还要继续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够理想。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7.8 %,他们有朝气,有活力,上进心强,但经验相对不足,部分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3、学校地处老城区,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程度相对较低,在逐年扩招的同时,客观上凸现出生源质量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优秀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4、少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提高,具有教学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数量尚需增大。 5、由于高中招生政策改革和新校区建设速度滞后于高中扩招速度,本校自己培养的优秀初中生生源流失,外区的优秀初中生路途遥远难以报考我校高中,客观上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大威胁和严重挑战。

浅谈我国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作为一门管理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管理会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的成熟和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经济攀升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企业在推动战略决策、增强竞争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改善绩效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一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发展现状;趋势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会计学基础理论的逐步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约翰逊教授率先提出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他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是对会计管理进行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缺乏,有待加强 受传统企业会计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层缺乏管理意

识,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深,传承沿袭老方法,又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吸纳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只是报账算账而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有很大关系,因此造成了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意识普遍不高。然而并非如此,管理会计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说明,以使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考核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管理假设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严重脱节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是传统会计体系的两大分支,但是就目前而看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工作中重财务工作,轻管理会计。无论是在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很多企业都把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理论的最终目的,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在现实中,管理会计过多的照搬国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成果,并未考虑中国国情,导致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严重,并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的管理会计方法、技术操作性低,缺乏创新性,也没有针对相关的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和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成为现代企业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然而,传统成本管理由于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企业与国际成功接轨,这也给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带来新的阶段。这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普遍认识到,进行成本管理改革应当认真学习借鉴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广开思路,博览众长,为我所用。同时要结合国情,加以吸收和深化。

2、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向技术领域扩展,成本控制渗透到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些企业推行了成本目标管理、价值工程和产品质量成本管理。在过去,成本管理只限于生产领域,对产品设计成本没有进行控制。其实,产品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设计是否合理。设计不合理、质量过剩会造成先天性浪费和损失。开展了成本目标管理后,在新产品设计之前,根据预期的售价减去目标利润和税金,求得产品的设计目标成本,以此控制产品成本,从而保证新产品不仅在技术上是先进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在开展成本目标管理时,实行全过程、全部门、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把目标成本作为价值工程的奋斗目标,把价值工程作为实现目标成本的手段,从而使成本目标管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3、对传统产品成本核算作了改革,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 在改革中注意加强了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力度,并提出成本核算信息主要满足微观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成本核算要算为管用,以更好的满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使成本核算更好的满足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要求。从具体改革内容上来看,企业对传统成本核算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综述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搞好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本文拟对质量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及动向进行论述。同时,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改进新趋势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改进新趋势。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rends Student:XX Tutor:XX Abstract: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a enterprise. Based on amounts of former works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 some main issues about the meaning of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Meanwhile, the paper have a summary of 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 of some futur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Development history;the new trend of improvement 引言:飞利浦电器公司总裁蒂默宣称: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质量与社会、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质量已成为了效率、完美、合理和进步的同义词,“生活质量”的提出把质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1]。为了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人类对质量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人类的质量管理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由于人类质量观念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了质量管理新的发展。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及趋势,通过综述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通过比较目前各学者的研究,深入探讨未来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初步提出质量管理今后发展应克服的问题及建议。 1.质量管理发展理论回顾 1.1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先后形成了事后质量检验、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前质量预防等方法,也出现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手段。质量管理的发展持续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极大地丰富了产品市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

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论述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质量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仅能对产品质量实施事后把关,但是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质量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全数检验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 40-60年代,质量管理从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过程控制阶段,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所以将质量控制从检验阶段提前到生产阶段,实行过程控制。并采用抽样检验来适应大规模生产。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从种植,采购,仓储,生产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质量管理。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朗志正,我国著名的质量和标准化专家,现任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他于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1966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从1978年起,他开始从事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的教学、科研、企业诊断和咨询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工作,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还担任着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 195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设计与制造专业,任南京307厂设计研究所设计组长,1966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在飞行器系、管理工程系和管理与经济学院任教,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8年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北京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全国质量管理优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个人,2000年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79年开始结合工作实践着手写出一本50万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管理》,这是国内最早的基本有影响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书籍之一。以此为基础,郎志正一方面参加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质量管理的推行活动。 刘源张, 1950年夏天刘源张教授在东京,经由日本质量学者石川馨的介绍,在日本“科技联”研究质量理论。当时美国学者戴明在日本演讲质量统计控制,刘教授通过石川馨拿到戴明的演讲讲义,并了解相关的情况。

论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517424459.html, 论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周婷邢玮秦琳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4期 【摘要】成本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企业若能应用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有四大发展趋势为别是:成本管理主体全员化;成本管理范围向寿命周期领域方向扩大化;战略成本管理趋势和前馈性控制发展方向。本文将重点阐述其中的两个趋势。此外,本文还剖析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说明了当代企业管理方面进行改进的必要性,通过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来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关键字】成本管理;发展趋势;战略成本管理;改革创新管理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企业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过程中,注意以战略为中心,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调整各种管理计划的实际应用,改善管理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改善成本管理,以最大程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首要目标。因此,引进和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从传统模式提升到以战略成本管理为主的战略高度对于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适应时代而言意义重大。 一、我国成本管理的发展历史 成本管理的概念较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其之后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的会计簿记管理阶段、复杂式簿记管理阶段和现代计算机成本管理阶段。其中经验成本管理阶段是最初级的管理,它主要采用统计等比较原始的方法来计算成本,这也生成了后来的成本会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企业中逐渐诞生了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现代成本管理阶段。 1.经验成本管理阶段。古代生产力低、商品经济发展滞后,没有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采用,人们于是运用会计的簿记形式来进行成本管理。会计的簿记也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单式簿记,充当的只是一种替代劳动的工具,而不是充当管理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慢慢出现复式记账法。到了18世界中叶的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开始逐渐代替手工生产,手工劳动的个体工场渐渐被适应机器生产的规模化工厂代替。工厂的出现导致工厂制度的逐渐产生,后在工厂中逐渐建立起了简单成本会计,采用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仅仅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包括到产品成品中。这一时期,工厂管理处在经验成本管理阶段。 2.科学成本管理阶段。工厂出现初期,由于发展还比较落后,产品种类相对少,成本管理理念在那个时期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880年后,随着商品经济 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生产开始出现,大量大型机器设备投入使用,生产出的产品种类也得到大量增加,因此生产的间接费用提高,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成本管理开始走向专业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做质量管理前景怎么样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做质量管理前景怎么 样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质量、技术、服 务是企业立足根本,随经济不断发展,用户成套线采购的增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期望值越来越高,提高产品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尤其重要。产品在用户中出现19质量问题,代表公司的形象受损,“让步接收”的产品零件对公司的品牌有潜在毁誉的风险,这对产品质量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以生产制造纺机设备为主,每台设备包含了上百零件,零件有多道工序组成,目前还有存在将质量管理等同于产品零件检验思维,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简单的“质量把关”,产品零件以入库检验、试车检验为主,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制造前预防与过程控制。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产品短周期制造、零件大采购、大协作,现有人力物力配置已无法满足以检验控制质量的方式。产品零件生产加工在前,检验在后,检验仅是针对产品零件质量标准,在产品零件生产制造完成后进行的“验证”,产品零件实测技术参数满足质量标准规定时判定为“符合”,否则判定为“不符合”。此时的产品质量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检验后仅是明示了,不检验,也是客观的,因此产品零件制造加工是主动、产品零件检验是被动,保证产品

质量的关键是在生产制造环节控制(包括原料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提出的“三零”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管理方向应以预防替代检验,在产品整个制造过程入手,结合PDCA循环的模式,提升产品质量。 预防替代最后的检验不是口号,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控制,PDCA循环可应用于整个流程(P-根据产品零件要求,做好策划; D—执行实施; C-检查验证; A—持续保持或改进),按照要求做好事前预防控制方案,提前明确产品零件的质量特性,对照同类型产品零件的历史数据,作出控制重点要求和容易出现问题地方的作加工指导,包括合理配置设备工装物资,同时对生产能力作评估。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中,所有的步骤需一丝不苟的按照图纸工艺要求执行,这是做好产品零件的基础,执行就是一层不变按规定去做,这是一种习惯和态度,更是直接体现了管理者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让操作人员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知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零件是否符合的要求; 知道对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能力; 知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零件不符合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特别是有些产品零件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序中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在过程中把事情一次做好,预防影响品质问题的发生。完成后的检查验证是整个过程的保障,同时检查验证可以有效收集实际中的不足,便于及时纠正。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论文 _11062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论文 一、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30年代萌芽、40~50年代创立到现在,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过程中,它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新方法,使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和日臻完善,在实践中为强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其效果尤为显著,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厂长、经理们深受其益。 然而,应该看到,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管理会计作用的对象及其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技术方法却几乎一仍其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的创新。实践表明,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现行管理会计的一些观念、理论和方法,由于未能与电脑一体的弹性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等同步发展,已经显得不那么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了,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大平派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来说,不仅为时过晚,而且过分笼统,严重的还歪曲事实。 在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行为科学等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的消化,人们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2、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它必须假设:单价是一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直线。然而,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很大,现实经济活动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从而难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和推广。 3、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过时,例如,关于存货问题,它允许存货存在,并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乎,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依照目前的适时制生产(Just-In-Time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

摘要:通过分析世界上先进成本核算模式的特点与及我国企业成本核算模式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成本模式;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顾客导向、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科技发达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管理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要立足于整体的战略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我国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尤其是对责任会计和标准成本法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其中的核心和重点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从本质上来说,我国所实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仍属于传统理论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方式及观念的变革、竞争的加剧,在实际应用中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和弊端。尽管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成本企划管理模式本身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但作为作业成本管理基础的作业成本计算却为我国的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而成本企划管理中在产品未进入生产阶段而事先将成本限制在阅读范围之内的源流管理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因而借鉴它们先进的思想方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我国企业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要服从企业的整体战略。一个有效的现代成本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1)可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公司的营运状况和竞争能力,从而降低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风险。(2)成本管理应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其中的重点应放在事前管理上。(3)制定完善而简练的成本核算项目和核算程序,划分成本费用责任中心。(4)成本控制应该是包括各个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控制。(5)设定目标成本并将之分解到各责任中心直至个人,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把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6)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建立全公司范围内的成本降低合理化建议制度和降低成本的奖励制度。 以上为构建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从具体内容上来说,应分为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五个方面。 成本计划 由于存在市场竞争,企业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企业在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时,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和顾客的认知价值,确定计划价格,减去计划利润及税金,从而确定计划成本。另外,在计划成本的确定过程中,既要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计划成本、物流计划成本和营销计划成本,又要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成本,同时也应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维护保养成本和报废处理成本。 成本核算 新的成本核算模式将以作业成本计算为主体进行构建。作业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是一个组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一切活动,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将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产品、服务、顾客等)中去,所以,作业也是资源耗费与成本目标的中介和桥梁。确认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步骤。作业成本计算依据成本动因将费用分配到成本目标,突破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简单地以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的局限性。作业成本计算依据成本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成本目标的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第二阶段依

质量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0517424459.html, 质量管理论文题目 一、最新质量管理论文选题参考 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2、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展望 3、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 4、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6、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7、我院强化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8、美国医院质量管理概况与借鉴 9、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10、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1、基于PDCA的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模型 12、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 13、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 14、反思美国高校全面质量管理 15、医院服务质量管理 16、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在高校的运用 17、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8、从新的医院评审标准看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理念 19、对医疗质量管理本质的再认识 20、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0517424459.html, 二、质量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1、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2、加强医院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3、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因素分析——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为例 4、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5、如何做好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6、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7、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 8、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追溯系统 9、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10、简述医院质量管理新进展 11、关于服务过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12、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3、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 14、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15、门诊部实施ISO9004-2国际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16、持续质量改进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 17、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知识的视角 18、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 19、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 20、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细则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细则 (实验稿) 根据《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的要求,为全面、顺利、有效地实施我校学生发展性评价工作,特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生发展性评价委员会: 主任:姚志强 副主任:张凤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孟凡军刘景刚 副组长:吴蔚林韩静春栾明云 成员:于会武孙连枝刘仁单刘英昌 二、评价内容 (一)学生学业水平评价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主要是指学生修习模块学分的认定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用学分进行管理是高中新课程方案的一项重要改革。学分认定是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以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手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 (三)具体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多修学分,并制订和形成相应的奖励机制,以便对多修学分的学生给予奖励(如奖学金等)。 2、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对于必修课程与选修I课程,评价时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即过程与结果并重;而对于选修II课程,评价则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即过

程重于结果。 三、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学生学业水平评价 1、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主要包括14个科目的学分认定,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学业水平评价工作组 组长:孟凡军 副组长:吴蔚林韩景春

成员:教务处有关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2、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_1

---------------------------------------------------------------最新资料推荐------------------------------------------------------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南昌大学理学院李丽清南昌大学经管学院周小刚管理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反之,如果管理落后和无效,即使是经济巨人也很容易倒下。 因此,研究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管理理论有了新发展、新动向,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促进科学社会化进程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促进了新理论的产生,其突出表现就是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有以下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这些学派被称为管理丛林。 70 年代后,首先从美国开始,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管理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出现了战略热。 (2)在管理思想上强调系统观念和应变观念,称为系统热和权变热。 以下分述之。 出现战略热的原因是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内部效率问题固 1 / 8

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紧跟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只有在战略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有意义,否则战略决策错了,效率高反而失败得更惨,因此管理学家重视战略管理,重视战略决策。 管理思想第二个重大变化表现在管理指导思想上,即系统论和权变论。 系统论强调对管理工作要有全局观念,仅仅抓住某一项管理因素或仅采用一项管理方法是不够的,无法应对环境的挑战。 系统管理就是根据系统原理及其原则,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讲究管理艺术,对管理对象全面科学地管理。 管理思想中的权变理论 ,即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和方法,而不是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模式。 进入 80 年代后,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注重比较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强调重点抓企业文化。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和挑战,促使美国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成功秘诀进行思考,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日美管理的根本差异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不同,美国等国家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规章方法、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硬因素,而日本比较注重目标价值、宗旨、信念、人等软因素,即从企业文化角度看待管理,其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通过对全体职工的教育以及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树立起共同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念,强调的重点是抓公司文化的软管理。 80 年代后,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在管理理论演变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