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11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分析

戛洒中学杨武芳

2011年新平县八年级历史试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及命题方向,试题设计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历史过程和方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彰显了历史新课程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对今后七—九年级历史教学朝着三个“有利于”的方向发展,此份试题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转变考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考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利于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利于历史和现实及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从整体上来看,今年历史试卷蕴含着“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的整体特征。“稳”是主流,“变”和“新”是方向,体现了不断追求新科改的理念。试卷设置也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接近和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试题结构

题型上,试题分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两大类型。整卷满分100分,各题分值分别为50分、50分。不同题型显示了不同的功能,考查了不同层次的能力。

知识覆盖面上,今年试题直接考查了五个主题,对其他主题也间接进行了考核,反映了知识考查的全面性。

上面就本次考试陆个班中抽查50份分析如上:

一、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探究题四大类型

(二)试题特点

1.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都出自《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对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层次要求与《课程标准》相一致。这些,都引导教师将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而非“唯一标准”,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思维能力培养

今年的历史试题在关注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且考查层次分明、全面,从而改变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1)关注基础知识。

(2)突出能力考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考查学生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过程与方法目标具有比较抽象的特征,在目前纸笔测试的条件上,试题对这方面的考查进行了内化处理。

通过古今人类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解答问题,使考生认识到,面对团结协作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彰显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社会功能

5.多方位联系,突出历史学科内的综合

今年历史试题注重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具体表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在的综合,第二层次是历史的综合,体现了内外关联,相互借鉴的特点,这些都是今年试题是较成功的尝试。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04分,得分率为5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6分,得分率为8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68分,得分率为84%。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2分,得分率为5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2分,得分率为5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比较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8分,得分率为4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7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92分,得分率为4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6分,得分率为58%。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2分,得分率为5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76分,得分率为38%。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1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92分,得分率为4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1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84分,得分率为4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1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92分,得分率为4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1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辨别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08分,得分率为54%。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辨别能力的培养。

第1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84分,得分率为4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1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综合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分,得分率为5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运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17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08分,得

分率为6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1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3分,得分率为7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1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分,得分率为6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12分,得分率为5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综合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28分,得分率为64%。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运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92分,得分率为4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2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04分,得分率为5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

第2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0.84分,得分率为4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1.40分,得分率为7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材料分析题(总分50分)

第2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判断和分析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6.28分,得分率为7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判断和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7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

样中的均分为4.28分,得分率为33%。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8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4.28分,得分率为8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2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4.18分,得分率为52%。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3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2.5分,得分率为50%。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3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抽样中的均分为3.94分,得分率为56%。教学建议:加强学生对材料的识记、分析和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及改进方向

1.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在课改的探索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过分强调能力,忽略基础知识的倾向。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所以首先应保证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历史知识。课堂复习要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要掌握和巩固,因为考查的范围基本上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今天的考试所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识记、反对死记硬背;但绝对不是不要识记,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它既符合历史学科的一般学习要求,也是今天考试所要求的,如果课本不熟悉、没有记熟一般知识,这样根本就来不及完成试卷作答。考试是引导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过程与方法;去注意历史知识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源的发现与利用,

这也是“基础”,三维教学目标不可偏废。

2.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3.加强阅读理解的教学和训练,重视对开放性试题指导

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是命题的新趋势,开放性试题包含内容开放和答案开放,内容的开放是指历史试题的材料来源不能拘泥于教材,“观点在书中,材料在书外”。答案开放是指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考试内容和答案的开放,为教学拓展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训练中要给学生思考问题预留空间,让不同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多角度地解答问题,但开放答案也不是没有边际的,必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观察、思考、理解和分析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针对考试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切忌满堂灌,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要创设问题情景,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应知其然,而且应知其所以然。把历史课“上活”,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总体来看,今年历史考试在继承去年试卷特点、形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做到了“稳中有变”。试题设置灵活实效,试卷可读性很强,命题角度更加开放、灵活,对以后命题设计和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