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材试验拓展 物质性质 物质鉴定 定量试验

教材试验拓展 物质性质 物质鉴定 定量试验

教材试验拓展 物质性质 物质鉴定 定量试验
教材试验拓展 物质性质 物质鉴定 定量试验

[教材试验拓展]

[探究物质性质]

[2012年海淀区适应性练习理综化学试题]

26.(15分)Na 2O 2是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确定炭粉与Na 2O 2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I. 按下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II. 将0.6 g 炭粉与3.9 g Na 2O 2均匀混合,装入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

氯化钯试纸(湿润氯化钯试纸遇CO 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 生成)。

III.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

【实验现象】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氯化钯试纸未变黑,石灰水未变浑浊。

请回答:(1)在图中方框内绘出仪器装置简图,使仪器装置图完整。

(2)装置B 的作用是 。

(3)通过探究发现,装置A 中发生的反应为2Na 2O 2+C === Na 2CO 3+X ,X 的电子式

是 。

(4)CO 在潮湿环境中可将氯化钯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 ),同时生成另外两种新物质。已知反应过程中转移6.02×1023个电子时,生成53 g P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将装置A 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 (Na +)>c (CO 32-)>c (OH -)>c (HCO 3-)

b.c (Na +)>c (OH -)>c (CO 32-)>c (HCO 3-)

c.c (Na +)=2c (CO 32-)+c (HCO 3-)+ c (H 2CO 3)

d.c (H +)+c (Na +)=c (OH -)+2c (CO 32-)+c (HCO 3-)

③若使所得溶液与100 mL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pH=7,该盐酸的物质的

26.(15 分;导管及塞子 1分;PdCl 2

1分)

(2 △ O

(4)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HCl (5)①NaOH、Na2CO3(少些一种扣1分,多些、错写无

分)②b d(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无分,下同

..)③ 1 mol/L (不写单位扣1分)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Na2O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Na2O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O2、H2O2(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

称取2.6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与理论

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

用右图装置中的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5.?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或加较多的水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 冷却后及加水稀释后均不变红

(2)①Ⅱ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现象,减小实验误差。②500mL

8.CO2气体是大气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的气体之一。某学生参加课外环保小组,测定校办工厂排出废气中CO2(含杂质SO2)的含量,他准备将CO2变成沉淀,然后测沉淀质量,通过计算求出CO2的含量。图中表示主要装置,其他胶管、导管略去。

(1)下列设计主要仪器装置使用的顺序有两种,其中方案较为合理。

甲方案;A→D→E→F→C 乙方案:A→D→F→E→C

(2)为什么要使气体两次通过酸性KMnO4溶液

(3)为什么没有选B装置

(4)CO2是被转化成沉淀而计算出质量来的。

(5)要测得沉淀物质量需进行、、干燥、操作。

8.(1)甲(2)使SO2尽可能被除去, E中溶液不褪色,确定SO2除尽

(3)NaHCO3与SO2反应会生成CO2,使原有CO2气体的质量增大(4)BaCO3(5)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例题2: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I)和(II)所示。试回答: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答案:

(1)4HCl+MnO2 MnCl2+2H2O+Cl2↑或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2)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共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D

(3)2Fe+3Cl2 2FeCl3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入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受潮解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其他既能防止产品潮解又能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例4】如图装置,当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s)]共热时产生气体单质X,经过A、B两瓶,在C处X与热的白色晶体反应,最后在D瓶内壁有紫黑色晶状物,请回答:

?制取气体X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要得到纯净的气体X,A瓶盛有,其作用是;B瓶盛有,其作用是。

?若C处白色晶体其焰色为紫色,则C的电子式为,D瓶内壁的晶状物是,可用来洗涤。

?在C处加热的目的是。

?E装置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

?该装置存在缺点为。

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l2并以Cl2

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1)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

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

燃D处的酒精灯。通过C瓶后进入D,

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气),试

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_ 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若将E处溶液改为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无白色沉淀生成

C.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4)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

例4答案?分液漏斗、烧瓶、导管、酒精灯?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混有的HCl 浓H2SO4吸收Cl2中混有的H2O?I2酒精等?使生成的I2升华,与其他固体分离

?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连接C、D的导管易被I2堵塞

点评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取I2。

8.(1) 2Cl2+C+2H2O4HCl +CO2提供D处所需的水蒸气(2)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变无色生成的HCl使石蕊试液变红。未反应完的Cl2与H2O作用产生HClO,HClO的漂白作用使红色消失(3)B (4)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瓶中的气体呈黄绿色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的污染30.(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 __________。

(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

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 。

答案:

21.(12分)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

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

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来进行

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

②。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

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

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

微粒的有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退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

-,不是H

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其理由是。

2

(3)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 0.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

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产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______”内容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理由是。

【答案】(1)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二氧化硫的干燥装置);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2)H2SO3、HSO3-、SO32-(3)不正确,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都会水解生成亚硫酸。

(4)①

较上面少

②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亚硫酸根离子;原因SO32-离子浓度大,褪色快;而SO32- 浓度小时,褪色

慢。

33.[江西省宜春中学2011届高三10月](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②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外,还有。

答案.(12分)?2Fe3++SO32-+H2O=2Fe2++SO42-+2H+?①BaCl2溶液、稀盐酸

?①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②Fe(OH)3(胶体)+ 3SCN- = Fe(SCN)3 + 3OH-

?①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 3CO2↑

②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O32-没有还原性(每空2分共12分)

【定量测定】

27.(13分)某食用加碘盐是将KIO3或KI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中配制而成的,其中还可能

含有少量Fe2+、Fe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该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

已知:①IO3-、Fe3+、I2的氧化性依次递减;②I2+2Na2S2O3 =2NaI+Na2S4O6

请回答:

实验I:确定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1)由实验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经检验,实验③中加入KI固体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含碘物质只有一种,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食盐中的碘元素存在于(填化学式)中。

实验II:测定加碘盐中碘元素含量

【实验步骤】

①配制100 mL 0.002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20.0 g加碘盐,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溶解。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2 mL 1 mol/L盐酸,再加入足量5% KI溶液,振荡,静置几分钟后,

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④用0.002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3次。

【实验数据】

(4)步骤①中,配制100 mL 0.002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

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5)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6)已知:加碘盐中含碘元素的物质与所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根据

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每1 kg碘盐中含碘元素mg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7.(13分)(1)碘盐中不含Fe3+,含有Fe2+(各1分)(2)IO3- + 5I- + 6H+ === 3I2 + 3H2O(3)KIO3(4)100 mL容量瓶(不写100 mL扣1分;不写100 mL容量瓶不给分,同时写出药

匙等其他合理仪器不扣分)(5)蓝色消失

....,半分钟内不变色(6)31.75(3分)

4.实验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及试剂,设计两种测定该样品(已称得其质量为m克)中氧化铜质量分数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仪器:

①托盘天平②启普发生器⑧硬质玻璃管④泥三角⑤烧杯

⑥坩埚⑦酒精灯⑧玻棒⑨漏斗⑩干燥管

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a.锌粒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浓硫酸

4.

CuO Cu

22CuO

例题1: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 N2+3Cu+3H2O

试回答:(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 CuO、m 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 ;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

(a)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CuO受潮 (c)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他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

(a)、m Cu、m CuO (b) m N

2、 m H2O (c)、m Cu、m H2O (d)、m NH

3、

m H2O

例题例1 答案:(1)①b c a c d,吸收未反应的氨,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②(18 m CuO)/ m H2O–16 ③a、c (2)a、c

5.草酸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C2O4·xH2O,为测定x值进行下列实验:

(1)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100.0 mL溶液。

(2)取25.0 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a mol·L-1KMnO4溶液滴定。

KMnO4+H2C2O4+H2SO4→K2SO4+MnSO4+CO2↑+H2O(未配平)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中,为配制准确的草酸溶液,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中,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在___________中(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③若滴定用的KMnO4溶液因放置而变质,浓度偏低,则根据实验求出的x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④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V mL,求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x的值。

5.?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酸式滴定管?偏低?溶液颜色变为紫色?0.1aV (50W/9aV)-5

4.为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含Na2SO4)的纯度,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准确称取Wg固体样品,配成250mL溶液。分成两组进行实验:

甲组:最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得沉淀的质量为mg。

乙组:最取25.00mL上述溶液,用a mol/L的酸性KMnO4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bmL。(1)配制250mLNa2SO3溶液时,用到的主要实验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2)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3)实验时,沉淀可以在中进行干燥。

A.装有P2O5的球形干燥管B.装有生石灰的干燥器C.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在乙组实验中,KMnO4溶液应装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中,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所测纯度(填“偏高”或“偏低”)。

(5)用乙组

..的实验数据,计算求得Na2SO3固体的纯度为。

4.(1)天平、250mL容量瓶(2)加水没过沉淀,水滤出后重复操作

(3)B (4)酸式;无色变成紫色;偏低(5)63ab/20W×100%

25. ( 15 分)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 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 mL,用0 . 10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

该次滴定测得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 ) = 2.8×10-9、Ksp(MnCO3 ) = 2.3×10-11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 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转移到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 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答案:

【2011·山东寿光1月抽测】20.(15分)已知在pI-1为4—5的环境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欲用电解纯净的CuS04溶液的方法,根据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以及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步骤②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右图:则A连接直流电源的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填字母)——。

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

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重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重

D.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_+称重一再烘干_再称重,,进行

E.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带有Il、V的计算式表示)。

20.(15分)

(1)cd(2分)

(2)烧杯、玻璃棒、漏斗;(2分,漏1个扣l分)

【物质鉴定】

42.(7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简述你的理由: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滴加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溶液变为血红色(1分)

(2)不合理(1分)Cu能将Fe3+还原为Fe2+(1分)

(3)Fe2O3和Cu2O的混合物(1分)Fe2O3+6H+ = 2Fe3++3H2O Cu2O+2H+ = Cu + Cu2+ + H2O

2 Fe3+ + Cu = 2 Fe2+ + Cu2+(每个1分)

12.【2010年高三备考化学“好题速递”系列】(12分)已知稀溴水和稀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若在足量的稀

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 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进行探究。

.....,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

(1)仅限

..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提出假设】

假设①: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是溶液中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②: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是溶液中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

..上述假设①和假设②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①方案:。

假设②方案:。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填“假设①”或“假设②”)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2分)(1)①Br2;②Fe3+(每空1分,共2分)

假设①方案: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2分)

假设②方案: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2分)

(2)假设②(1分);不可行(1分);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ˉ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2 Fe2++ 4 Brˉ + 3Cl2 == 2 Fe3+ +2 Br2+ 6Clˉ(2分)

4(11分)某校化学实验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末是氧化铜、氧化亚铁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FeO;假设2,黑色粉末是____(写化学式);设3,黑色粉末是_______(写化学式)。

(2)设计探究实验。

实验小组选用稀硫酸、氯水、硫氰化钾溶液做试剂进行实验,请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填入下表。

(注意:假设2、假设3的现象应与假设相对应)

(3)经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氧化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利用该黑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硫酸铜,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如下:

22223

案:

试回答:试剂1为__________(填字母),试剂2为__________(填字母),固体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操作1的名称为_____ ___。

【解析】当黑色物质溶于稀H2SO4,且得到溶液显浅绿色,便可证明该黑色物质是FeO;当黑色粉末溶于稀H2SO4得蓝色溶液,再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Cl2水溶液若呈血红色可证明黑色物质是CuO 和FeO混合物,若溶液仍呈蓝色,可证明黑色物质是CuO。

以CuO和FeO混合物为原料制CuSO4,首要任务是除去杂质。根据题设条件的路线,试剂1应为H2O2,以便将Fe2+氧化为Fe3+,并避免引入新杂质,然后用Cu2(OH)2CO3调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便可得到纯净的CuSO4·5H2O。

【答案】(1)CuO(1分)CuO和FeO(1分)

(2)

(3)B(1分)D(1分)Fe(OH)3(1分)蒸发(1分)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者: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掌握氧气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燃烧匙 三、实验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 四、实验原理:2KClO 3 2KCl+3O 2 五、实验步骤: 安装如图组装仪器。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软木塞。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应向下。 点: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氧气不溶于水。收集四瓶氧气。 离:收集满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开水槽。 熄:再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六、氧气性质实验操作: 1、观察氧气的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娶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红,然后将木炭插入集气瓶内。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说明集气瓶中有纯净的氧气存在。反应完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跟氧气反应后产生CO 2。 化学方程式为:C +O 2CO 2 3、用细铁丝螺旋绕在燃烧匙是,另一端绕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燃烧尽时,立即放入留有水,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3Fe +2O 2 Fe 3O 4 4、取少量硫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硫粉熔化,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S +O 2 SO 2 5、取少量磷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化学方程式为: 4P +5O 22P 2O 5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物质的性质,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对某些概念、原理或性质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2.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3.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其中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例1.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有氢氧化钠外,是否 分析:(1)在未指明反应物的用量时,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滤液中,就可能含有过量的Ca(OH)2或Na2CO3。(2)若要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过量的稀盐酸鉴别;若要检验是否混有Ca(OH)2,可选用过量的CO2气体或过量的Na2CO3溶液。 如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可选用稀盐酸,也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硝酸或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而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可选用碳酸钠溶液,也可选用碳酸钾溶液或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 点评:(1)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鉴别方法;(2)学会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推断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有的组成。 例2. 已知NaOH溶液中含有水分子(H2O)、钠离子(Na+)氢氧根离子(O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在NaOH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呈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 第 组 姓名: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 1、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图10-2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 铁锈+稀硫酸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绣去掉变得光亮时,讲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

钉(结论: )。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钉+稀盐酸 铁钉+稀硫酸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3、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产物+稀盐酸 4、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现象: )。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5、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pH值的测定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 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 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水泥试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1.掌握水泥各种技术性质定义 .通过试验进一理解水灰比、掺和料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1. 2.学会操作水泥强度和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实验方法。 1. 3.了解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内容 2.1.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实验 1.实验原理相容性的概念: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普遍认为: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选用PO42.5水泥300g,水87g(水灰比相同),减水剂掺量不同,分别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mm)。画出减水剂掺量与净浆流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 2.主要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水平玻璃板、湿布、截锥圆模、电子称、钢尺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减水剂掺量1.8%的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1)将截锥圆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先用湿布擦拭截锥圆模内壁和玻璃板,然后将湿布覆盖它们的上方。 (2)称量300g水泥,倒入用湿布擦拭过的搅拌锅内。 (3) 称量5.4g减水剂,加入搅拌锅。然后称量87g水,加入搅拌锅,搅拌3min。 (4)将拌好的净浆迅速诸如截锥圆模内,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以后量取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并去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次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 其它减水剂掺量的实验步骤类似。 2.2.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实验原理 选用PO42.5水泥,改变水灰比和粉煤灰的掺量。测定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其重量比为:水泥:标准砂=1:3。水灰比分别为:0.45、0.50、0.55。粉煤灰掺量(内掺):10%、20%。水泥用量450g,标准砂用量1350g。 2.实验仪器 电子称、搅拌机、伸臂式胶砂振动台、可拆卸的三联模、水泥电动抗折实验机、压力实验机和抗压夹具等。 3.实验步骤 我们组负责的是10%、28天水泥胶砂强度的测量。胶砂的制备: (1)分别称量粉煤灰45g,水泥405g,标准砂1350g,水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 H2S↑H3PO4 +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最新过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实质,可以写出方程式。 2.经历吹气点火、滴水点火实验探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内容】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原理】 1.2Na2O2+2H2O═4NaOH+O2↑ 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仪器:试管(1支)蒸发皿(1只)长玻璃管(1支)脱脂棉火柴镊子钥匙 药品:过氧化钠、水 【实验步骤】 1.Na2O2+H2O (1)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 (2)在试管中加入水,有反应生成。 (3)用点燃的火柴放在试管口,观察有没有变得更亮。 (4)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5)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Na2O2 +CO2 铺于干净的纸上。 (2) (3)取少许过氧化钠,将结块的过氧化钠用研钵研 磨成粉末平铺于脱脂棉上,用镊子将脱脂棉包

起来。 (4)将包好的脱脂棉放入蒸发皿中,用一支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里面滴入酚酞溶液可能会出现颜色变红,但红色 马上消失,这是因为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将酚酞氧化,则红色退去。因此要同学观察时要快,并且尽量不摇动试管。 3.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由于过氧化碳生产时间久,因此要将结块的过 氧化碳研磨成粉末,使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 5.用脱脂棉包过氧化钠时包的松散些,有助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易于 反应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1.Na2O2+H2O (1)试管内有气体生成。 (2)点燃的的火柴放在试管口变得更亮,说明产生的是氧气。 (3)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 (4)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红色生成,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2.Na2O2 +CO2 (1) 脱脂棉着火,并且火光剧烈。说明反应放热引起脱脂棉燃烧,反应放出氧气,助燃。 【实验的成功关键】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 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酚的基本性质; 2、掌握酚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酚的分子中,由于羟基中的氧原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电子云向苯环偏移,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示弱酸性。 但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若将苯酚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析出苯酚。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苯酚。 苯酚可以和NaOH反应,但不与NaHCO3反应。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白色) 酚类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用于鉴别酚类。苯酚可以用于制备酚酞。 棕红色蓝紫色 三、实验器材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pH试纸 无机试剂: NaOH(5%),饱和溴水, NaHCO3(5%,饱和),的Na2CO3(5%), 5%FeCl3 ,HCl(5%)溶液; 有机试剂:苯酚 四、实验步骤 1、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 将0.2 g的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用玻璃棒蘸1滴溶液,以广泛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然后再加热试管,直到苯酚全部溶解。 将上述溶液分装在3支试管中,冷却后出现浑浊,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观察是否溶解。再滴加5%的盐酸,有何变化?在另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的NaHCO3溶液和5%的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2、酚类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1%苯酚0.5mL,再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所显示的颜色。 3、与溴水的反应 在1支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加2 mL水稀释,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 mL自来水,然后在两只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比较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思考题 1、如何鉴别醇和酚? 2、举例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为什么苯酚比苯和甲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篇二: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

化学: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4个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程安排】 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教学准备】 1.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详见教学过程) (1)活动1.2.1.1 交流·研讨: (2)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3)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4)活动1.2.1.4交流·研讨 (5)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苯妥英钠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苯妥英钠的制备与分析 姓名:闫洁 班级: 学号:39 日期:2015.11.2

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维生素B1及氰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学习有害气体的排出方法。 3.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4.掌握用硝酸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案一 1、实验原理 1.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的制备) 2.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二苯羟乙酸重排及缩合反应(苯妥英的制备) 4.成盐反应(苯妥英钠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0 ml 250 ml )量筒、锥形瓶、三颈瓶、抽滤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水浴锅、布氏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抽滤器、 药品:苯甲醛、盐酸硫胺、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硝酸、浓盐酸 CHO VitB 1or NaCN O H HNO 3 O O O O H O O 1.H 2NCO NH 2/NaO H 2.HCl N H O O H 5C 6H 5C 6N H N H N O O Na H 5C 6H 5C 6 N H O OH H 5C 6 H 5C 6N O H 2NaOH

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一)安息香的制备(盐酸硫胺催化) 1.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苯甲醛CP d 1.050 bp179.9℃20 ml0.2 盐酸硫胺原料药 3.5 g 氢氧化钠CP10 ml 2. 操作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3.5 g盐酸硫胺(Vit.B1)和8 ml水,溶解后加入95%乙醇30 ml。搅拌下滴加2 mol/L NaOH溶液10 m1。再取新蒸苯甲醛20 ml,加入上述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0℃左右反应1.5 h。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mp 136—l37℃ 注:也可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制备安息香,即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100 ml三角瓶中,室温放置有结晶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于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 (二)二苯乙二酮(联苯甲酰)的制备 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安息香自制8.5 g0.04 1 硝酸(65%-68%) CP d 1.40 bp122℃25 ml0.379.25 2.操作 取8.5 g粗制的安息香和25 ml硝酸(65%-68%)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器和气体连续吸收装置,低压加热并搅拌,逐渐升高温度,直至二氧化氮逸去(约1.5—2 h)。反应完毕,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50 ml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直至油状物呈黄色固体全部析出。抽滤,结晶用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1:2),也可用乙醇重结晶(1:25),mp.94—96℃。 (三)苯妥英的制备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doc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糖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 -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 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 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 fehling试剂 i。 fehling试剂 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 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三) benedict试验

实验室制取氢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氢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者: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2、掌握氢气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导气管,试管,酒精灯,水槽,启普发生器 三、实验药品:锌粒,稀硫酸,氧化铜 四、实验原理:Zn+H2SO4 H2+ZnSO4 五、实验步骤: 安装如图组装仪器。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开启旋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当水充满容器下部的半球体时关闭旋塞,继续加水,使水上升到球形漏斗中。静置片刻,观察水面是否下降,如下降说明漏气。漏气处可能是容器上气体出口处的橡皮塞、导气管上的旋塞或球形漏斗与容器接触的磨口处。如漏气应塞紧橡皮塞或在磨口处涂一薄层凡士林。 装:锌粒由容器上的气体出口加入,加固体前应在容器的球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玻璃棉,以防固体掉入半球体中。液体试剂从球形漏斗口注入,注液方法与上述注水方法相同。液体的量以反应时刚刚浸没固体为宜。打开气体出口的活塞,开始反应,收集氢气。 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理由是氢气不溶于水。 离:收集满氢气后,先将导管移开水槽。 六、氢气性质实验操作: 1、氢气的纯度检验:收集一试管氢气,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氢气。点火后,根据声音判断氢气是否纯净,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噗”的声音,才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可以使用。重新收集氢气检验时,应另换一支试管进行操作,若仍使用原试管,要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去收集氢气进行点火验纯。 2、吹泡泡实验:将出气导管上沾上肥皂水,可以观察到不断有泡泡冒出并升空,这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轻。 3 的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并放出热量。反应方程式:2H2 +O 2H2O 4、氢气还原氧化铜:先往试管内加入氧化铜,把氢气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先通入氢气一段时间(是为了把氧气清除,否则加热后氧化铜会与氧气反应,影响试验)再加热试管,使氢气还原氧化铜,看到黑色氧化铜全部变成红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若先停止通氢气,则收集氢气处的水会倒吸入试管内,使热试管炸裂 化),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氢气。反应方程式:CuO+H2Cu+H2O 装置如图: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教室装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交流、评价与合作。要求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基于上述理念,刘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金属钠的存在、保存及应用),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真谛的乐趣,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滴水点灯小魔术、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引入,激发兴趣。本节课刘老师用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引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重难点的新理解。本节课刘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有的现象稍纵即逝,有时会观察不全面,有时候学生由于实验时的过分喜悦而忘却了实验目的等,因此,在本节课上刘老师除了应有的通过实验认识钠的性质知识重难点外还让学生如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更考虑学生本身的认知水

平,慎重地为学生设计了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 三、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新思路。记得以往无论是随堂课还是一些评比性的课,很多教师就是从原子结构入手与学生分析结构特点从而根据结构推测可能的性质,然后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科学性,接着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一句话引出物质的存在和应用。但,刘老师却采用隐形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教师不明说但通过暗设埋伏使学生心神领会。这样教学更能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四、课堂实验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考虑到一种新物质的研究方法先从表观的角度去认识,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老师也没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引导;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扑朔迷离、新鲜有趣,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得太多已引起爆炸),所以此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但必须注重实验安全性教育;钠与氯气、硫磺的反应考虑到学校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其余的课堂实验和补充实验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有效性由师生共同完成。

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实验合作者: 班级日期 实验前知识储备: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1 镁带燃烧:2铝片灼烧 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铜片灼烧 5镁与稀盐酸反应6镁与稀硫酸反应 7锌与稀盐酸反应8锌与稀硫酸反应 9铁与稀盐酸反应10铁与稀硫酸反应 11铜与稀盐酸反应12铜与稀硫酸反应 13铝与稀盐酸反应14铝与稀硫酸反应 15铁与硫酸铜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了解活泼金属的在空气中燃烧的特殊性,知道活泼金属着火时灭火时注意事项二、实验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实验过程 1、金属的物理性质探究:

拓展视野:将铜制成纳米铜,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能燃烧? 铜是金属晶体,由晶胞组成,晶胞则是由许多铜原子通过金属键的作用而构成的,晶格结点上的铜原子都有金属键的束缚,因此铜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但是将铜制成纳米铜的话,变成铜原子,金属键被打断,于是铜的化学性质以活泼的铜原子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与空气反应速率很快。铜块或者铜粉体积都比较大,单位面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比纳米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的多,纳米铜在空气中燃烧很快。颗粒越细,比表面越大,与空气接触越充分,而且纳米级材料的活性会比一般颗粒物质的活性强,所以反应越快,所以能燃烧。所以铜不具可燃性是相对的 2)查阅相关资料:镁能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镁由于能和N ?和O ?反应,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同时有少量淡黄色固体氮化镁生成。所以燃烧(不一定、一定)_______ 需要氧气,凡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只有初中化学书上定义为有氧气参加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这是因为知识量的限制. 3)趣味知识:冷焰火采用燃点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冷焰火燃点低,燃点在60℃-80℃,外部温度30℃-50℃,对人体无伤害。适用于舞台表演和各种造型设计。而普通焰火燃点在500 ℃-800℃之间,燃烧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冷焰火科技含量高,以环保无污染而倍受人们青睐。冷焰火是未来烟花发展新趋势,曾在上海APEC 会议、悉尼奥运会、2002年日韩世界杯、全国九运会上崭露头角,冷焰火是现代烟花的高科技结晶。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高二化学专题复习学案 物质的制备实验 【要点解析】 制备实验的方案设计可以让考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案解决问题,考查要求比较高。 一、经常涉及的顺序问题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问题 气体发生装置→净化除杂→干燥→主要实验→尾气的处理 说明: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先净化后干燥;若采用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根据题意而定。 考虑尾气处理时,有毒气体常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其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2.接口的连接 总体上遵循第1点中所列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3.气体的发生 实验顺序:装置的选择和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二、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作用 1.酒精灯 首部:制气反应的热源 中部:需加热进行的反应的热源 尾部:出去一些有污染且易燃的气体 2.干燥管 中部:干燥气体;除去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尾部: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反应器;除去尾气中的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洗气瓶(通常放置于中部) 干燥:放置在气体进入加热的反应器之前;放置在收集干燥气体的集气瓶之前 除杂:用洗气的方法除杂(根据实验内容的具体需要确定放置位置) 检验:验证某气体的存在(根据实验内容的具体需要确定放置位置) 三、重要有机物的制取 需掌握典型物质的制备原理、实验装置、反应现象、操作要点。 1.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简述:实验室一般是在加热条件下,用浓硫酸使乙醇脱水制取。其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作用。在约140℃时,乙醇脱水生成乙醚(C2H5)2O;在约170℃时,生成乙烯。这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物不同的典型例子之一。

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 温度: 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 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五 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适用性强的特点;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醇、酚、醛、酮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 1.卢卡氏实验: 因含C 3—-C6的各种醇类均溶于卢卡氏试剂,反应能生成不溶于试剂的氯代烷,使反应液呈浑浊状,静置后溶液有分层现象出现,反应前后有显着变化,便于观察; 2.高碘酸实验: CH 2(OH)(CHOH)nCH 2OH + (n +1) HIO 4 H 2O + 2HCHO + (n +1) HIO 3 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 2 +2Fecl +2Fecl 3 +2HCl 4.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共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红色或桔红色; 5.碘仿反应: NaOH (R ) CH 3I + Nao (R) 三.实验器材 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乙二醇、甘油水溶液、高碘酸溶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希夫试剂、苯酚、三氯化铁溶液、甲醛、乙醛、丙酮、2,4-二硝基苯肼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卢卡氏实验: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 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2mL 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管口,观察记录混合液变混浊及分层时间; 2.高碘酸实验: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甘油水溶液,然后各加3滴5%高碘酸溶液,混合静置5min,各加3~4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最后再加1滴希夫试剂,静置数分钟,分别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苯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5滴苯酚,3滴1%三氯化铁溶液; 4.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边 OH OH CH 3 —C —OH O —C —H O

1-2元素性质实验-实验报告

元素实验报告 实验18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 学习离心分离操作。 3. 学习主族元素一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内容 1. 卤离子的还原性:向3支盛有绿豆大小的KI 、KBr 和KCl 固体的试管分别加入0.5 cm 3浓硫酸,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把湿的醋酸铅试纸、湿的碘-淀粉试纸和湿的pH 试纸分别伸向装有KI 、KBr 2. 氯含氧酸盐的氧化性 往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ClO 、KClO 3 和KClO 4溶液,然后加入KI 淀粉溶液,观察现象。向不发 3. 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 (1) 氧化性:取1小片Pb(Ac)2试纸,加1滴H 2S 的水溶液,则有黑色的PbS 生成。再向试纸上

(2)还原性:取少量3% H2O2溶液,用H2SO4溶液酸化,再滴加2~3滴0.01 mol·dm-3KmnO4 4. 过硫酸盐的氧化性 向盛有2滴 0.002 mol·dm-3Mn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cm3 3 mol·dm-3H2SO4、2~3 滴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K2S2O8固体,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另取1支试管,不加AgNO3, 进行同样实验。 5. 亚硝酸的氧化还原性 请利用0.5 mol·dm-3NaNO2、0.1 mol·dm-3KI、0.02 mol·dm-3KMnO4、1 mol·dm-3H2SO4试剂, 6. 硝酸根的检出 取少量FeSO4·7H2O固体于试管中,滴加1滴0.5 mol·dm-3NaNO3溶液及1滴浓H2SO4,静置,观察现象。反应式为: 2+-+3+2+2-

7. 磷酸根、焦磷酸根和偏磷酸根的鉴别 (1)分别向0.1 mol·dm-3Na2HPO4、Na4P2O7和NaPO3溶液中滴加0.1 mol·dm-3Ag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的沉淀溶于2 mol·dm-3HNO3溶液吗? (2)以2 mol·dm-3HAc溶液酸化磷酸盐溶液、焦磷酸盐溶液和偏磷酸盐溶液,再分别加入蛋白溶液,各发生什么现象? 3-4-- PO43-、P2O74-和PO3-的鉴别方法: 8. Sn2+、Pb2+、Sb3+、Bi3+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现有0.1 mol·dm-3的SnCl2、Pb(NO3)2、SbCl3和Bi(NO3)3,2 mol·dm-3NaOH、6 mol·dm-3NaOH 和40%的NaOH试剂。请制备少量氢氧化物沉淀,并试验这些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9. Sn、Pb、Bi不同价态离子的氧化还原性 -3-3

常见金属性质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常见金属性质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三、教学过程 引入: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等。 实验探究1:请观察镁、铝、铁、银、铜、金的颜色,为什么镁和铝的表面看不到光泽?用沙纸打磨后再观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香烟包装盒中的铝箔纸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现象;再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纸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什么现象呢?(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分组自主探索、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为什么可以用铝制品来做餐具? “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3、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 补充实验:铝箔燃烧 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思考、分组讨论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 1、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2、铁、铜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021年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 -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 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 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 fehling试剂 i。 fehling试剂 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 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三) benedict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