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一、绪论 (3)

(一)什么是史学史 (3)

(二)史学史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3)

(三)学习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3)

(四)重要参考书介绍 (4)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4)

(六)★思考题 (4)

二、史学的产生——先秦时期 (4)

(一)史学的起源 (4)

(二)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4)

(三)战国时期的史学 (5)

(四)先秦时期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 (6)

(五)思考题 (6)

1.孔子及其《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撰写历史的方法; (6)

2.《左传》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发展及其历史文学成就。 (6)

三、史学的成长——秦汉时期 (6)

(一)秦汉社会与史学 (6)

(二)司马迁《史记》 (7)

(三)班固与《汉书》 (8)

(四)两汉的官方史学 (9)

(五)思考题 (10)

1. 简述《史记》、《汉书》和《汉纪》的成就和各自特点。 (10)

2. 试述汉代史学的发展情况。 (10)

四、史学的初步发展——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10)

(一)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10)

(二)纪传、编年角力争先 (11)

(三)史学领域的扩展 (12)

(四)思考题 (13)

1. 名词解释:《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后汉纪》、《洛阳伽蓝记》 (13)

2. 简答题 (13)

(1)简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各自特点。 (13)

(2)《宋书》、《南齐书》和《魏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13)

3. 问答题 (13)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3)

(2)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色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 (13)

五、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时期 (13)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建立 (13)

(二)唐代起居注、实录和国史的修撰 (14)

(三)八部“正史”的修撰 (14)

(四)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史通》 (15)

(五)杜佑《通典》 (17)

六、史学的繁荣——宋辽金元时代 (17)

(一)宋辽金元史学繁荣及原因 (18)

(二)纪传体“正史”的编撰 (18)

(三)《资治通鉴》 (21)

(四)《通志》和《文献通考》 (22)

(五)会要、会典 (23)

(六)地理著作和野史笔记的发展 (23)

(七)思考题 (24)

1.宋元时期纪传体史书有哪些新成就? (24)

2.《资治通鉴》的编纂经过哪几个步骤?各自有何特点? (24)

3.“通鉴学”的几部主要著作及其特点? (24)

4.为什么说《通志》“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24)

5.《文献通考》与《通典》在体例、内容上有何异同? (24)

6.请比较“三通”的异同优劣。 (24)

七、史学的衰微——明时期 (24)

(一)明朝社会与史学概况 (24)

(二)明代官方史学 (24)

(三)明代后期的私人撰史 (25)

八、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清前期 (26)

(一)明清之际的史学 (26)

(二)清朝官修诸史 (27)

(三)乾嘉史学 (29)

(四)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30)

(五)思考题 (31)

1. 《日知录》、《读通鉴论》、《明儒学案》各是怎样一部著作? (31)

2. 乾嘉三大考据史学家具体指那三个人?各自有何代表作?这些代表作有何特点? (31)

3. 清代官方修史有那些成就? (31)

4. 章学诚有哪些主要的史学思想和主张 (31)

九、救命图存的近代史学——清后期 (31)

(一)绪论:清后期史学的特点和变化 (31)

(二)重开经世致用史学的新风 (31)

(三)边疆史地和元史研究 (32)

(四)外国史的研究与介绍 (33)

(五)清代后期当代史与明史研究 (34)

(六)资产阶级史学的产生 (34)

(七)思考题 (36)

1. 名词解释:《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康輶纪行》《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元史译文证补》

《法国志略》《日本国志》《新史学》《明通鉴》 (36)

2. 《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康輶纪行》等边疆史地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36

3. 龚自珍、魏源、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的史学成就和思想。 (36)

十、近代史学——1911-1949 (36)

(一)封建史学的余绪 (36)

(二)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 (36)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与发展 (37)

(四)思考题 (38)

1. 名词解释:《清史稿》、《史学要论》 (38)

2. 顾颉刚、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的史学成就 (38)

3. 郭沫若、呂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的史学研究代表作及史学成就 (38)

中国史学史

一、绪论

(一)什么是史学史

1.史——官名泛称:殷商时许多文武官都称史

2.史学

(1)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刘宋义帝设“儒、玄、史、文”四学;唐代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2)史学与历史的区别

3.史学史:史学发展的历史

(1)梁启超首次提出史学史概念

中国史书既然这么多,几千年的成绩,应该有专史去叙述他,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也没有人打算做,真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中国史学史至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内容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的趋势。——《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史学史的做法》

(2)史学史的定义

史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专业性的学术史范畴。史学史是对史学本身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和阐释的学科。简言之,史学史是史学自身发展的历史。

(二)史学史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1.内容

(1)历史编纂学(史料、体例)

(2)历史观(唯心、唯物)

(3)史学思想(关于史学的观点)

(4)治史方法

(5)史学评论

(6)史官制度

2.性质

(1)克罗齐——史学史是历史思想的历史

(2)梁启超——学术思想史

(3)瞿林东——学科史/学术史

清理史学遗产阐明史学演进过程揭示史学发展规律

3.任务:清理史学遗产;阐明史学演进过程;揭示史学发展规律

(三)学习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英国近代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https://www.doczj.com/doc/015858125.html,l,1806~1873)曾经说过:要掌握一门学问,最好是先学这门学问的发展史。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讲过:无论何种学问,要想对该种学问有所贡献,都应该做历史的研究。写成历史以后,一方面可以使研究那种学问的人了解过去成绩如何,一方面可以使研究全部历史的人知道这种学问发达到何种程度。

1.意义

(1)有助于学习和研究历史,避免走弯路

(2)便于批判地继承史学遗产,推动今后的研究

(3)提高鉴别、分析、批判的能力

2.方法

(1)研读现当代史学家名著: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

(2)研读经典原著:《书》、《诗》、《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

梁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续汉书》的《志》、《五代史志》(《隋书志》);《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论语》、《孟子》、《读史方舆纪要》(30部)。

(3)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目录学、语言学、通史)。

(4)背诵一些典范文章。

(四)重要参考书介绍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2.吕思勉《史学四种》

3.魏应麒《中国史学史》

4.金毓黻《中国史学史》

5.朱杰勤《中国古代史学史》

6.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

7.瞿林东《中国思想史纲》

8.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必修课要求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考勤、作业等50%。

(六)★思考题

1.何谓史学史,简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有学者认为,东周以前,只懂得记录,“君举必书”,不懂得历史编撰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史家。东周列

国时期,诸侯纷争,推动各国的历史编撰,“史”有了新的含义——“史官”。你认为史官何时开始有呢?

3.《论语》中有孔子所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以及后来孟子说的“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所谓

“史之阙文”、“其文则史”中的“史”是指什么?

4.材料中的“事”各指什么?

(1)司马迁《史记》卷十五:“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

(2)《报任安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3)苟悦《汉纪》:“华夏之事”、“四夷之事”、“质之事实而不诬”、“虽云撰之者陋浅,而本末存焉尔”。

二、史学的产生——先秦时期

(一)史学的起源

1.文字的产生

2.原始历史意识的产生

(1)传说时代:神话传说历史化

(2)神话传说中的“史影”——《山海经》

(3)口述史事与成文记事

(4)商周时期的史官及史书

①商朝已有史官,有典籍

②周代史书

A.《尚书》:作者无考,编订者孔子;以记言为主,包括誓词、训词、讲话、问答、命令;具有重要

的文献价值。伏胜《今文尚书》;梅赜《古文尚书》。

B.《逸周书》

C.《春秋》

(二)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1.内涵:代表时间——年。

以前人们一般认为一年有四时,而以春秋做一年的代表;当代著名学者于省吾认为殷和西周初、中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在甲骨文中只有春秋而无夏冬,所以春秋就代表年。

2.诞生历史条件:有历史资料积累;有可借鉴的写作经验;存在私人治史。

3.作者:孔子1

4.内容:政治事件和自然灾异

5.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最早的编年史;微言大义和曲笔的写法;开私人修史的先例;略古详今;

记载自然现象

(三)战国时期的史学

1.史书编撰的背景:封建制确立;学术下移、文化开始普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第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左传》

(1)名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2)作者和成书年代

作者(与左丘明有关):左丘明说、左氏说、吴起说、刘歆伪作说、孔子说、子夏说、鲁国左姓人说、孔门弟子所做。

成书年代(战国中期被写定):西汉末年说、战国中期说、春秋末年说、代有增益说。

(3)内容

记事从公元前722年一公元前468年,三十卷,约十八万多字。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以晋国、鲁国、楚国为多。

(4)材料来源

来源丰富,主要是王室档案和诸国春秋,外加诸子散文、古史传说和上古神话等先秦史事。另有出自盲人乐官的口述历史。

(5)《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只是一部先秦史书,不是《春秋》的传;《左传》的确是《春秋》之传。

(6)史学上的地位与贡献

①古代史学发展的阶段性标志。②记载全中国范围的历史③政治史为主干,显示春秋史前后期的不同特点

④其他特点:

A.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B.开创“史论”之先河

C.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7)《左传》体现出的复杂历史观

①天人关系方面:既重天道,又重人道②民本思想。民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国家盛衰

③矛盾的社会变革态度④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

(8)注本

①晋朝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现存最早的《左传》注解。

②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注疏本,60卷。汇集了唐以前研究的成果。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

3.《国语》

(1)作者

唐宋以前,人们都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著。如西汉时的司马迁、东汉的班固、吴国的韦昭、唐朝的刘知几等都持此说。按照他们的说法,我们可以得知《国语》的成书经过为:孔子作《春秋》后,左丘明为之作传,即《春秋左氏传》。后来,左丘明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尽”,根据传注《春秋》时所剩材料,又“稽其逸文,纂其别说”,编著了一本《国语》。故《国语》又被称为《春秋外传》,《春秋左氏传》被称为《春秋内传》。

唐宋以后很多学者对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一事提出异议,现代学者也基本认为《国语》是各国史官资料汇编,各部分文风不一,非出自一人之手。

(2)内容

《国语》记载史实的时间,上起西周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76年),下至韩、赵、魏灭智伯(公

1孔子在史学上的三大贡献:1.他是全世界最早的历史文献学家,《诗》《书》是经他整理而成,《易》也有他的解说,《礼》《乐》被他重新审定。2.最早从事历史普及工作,把历史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3.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学著作——《春秋》

元前453年),共约500年间的历史。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都记载《国语》为21卷,与今本相同。其体例是分国记载,有《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书》9卷、《郑语》1卷、《楚语》2卷、《吴语》1卷、《越语》2卷。

(3)《国语》与《左传》:《左传》记事,偏重于事件之原委,而《国语》则很注重各国贵族的言论。

二者可相互参证,相互补充。

(4)特点: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

(5)注本

①现存最早的注本,是三国时吴国韦昭的《国语解》

②清代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董增龄《国语正义》

③近人徐元诰《国语集解》

4.《战国策》及《战国纵横家书》

5.《竹书纪年》

(1)内容

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竹书纪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2)版本情况

①古本——清代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范祥雍进一步

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等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

考证,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较为精细的本子。

②今本——嘉靖时期出现,被认为是伪造。

(3)价值:《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传统记载大异﹐比较接近史实,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

6.《世本》: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

十五篇。《世本》已初建了纪传体规模,具有通史性质的史书。

1.孔子及其《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撰写历史的方法;

2.《左传》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发展及其历史文学成就。

三、史学的成长——秦汉时期

(一)秦汉社会与史学

1.秦汉的时代特征

(1)秦汉的时代特征:秦代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汉代制度对秦代的继承和发展:皇帝权力进一步加强;内外朝制度,刺史,郡国并行制度

(2)秦汉户籍制度和经济结构

户籍制度:什伍制度;经济结构:农业为主;土地所有制;自然经济。

社会各阶层经济地位与生活状况:贵族、官僚、豪强、农民、商贾、手工业者、奴婢等。

(3)思想观念:大一统思想

先秦时期的统一思想:西周的孔孟;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焚书;汉代大一统最终形成和确立。重农抑商思想。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

2.秦汉的史学成就

1.司马迁的个人遭遇

2.《史记》

(1)内容: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太史公曰: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2)体例

(3)修史思想

①稽成败之理。自觉探寻历史演变之理;修德行德、民心向背、用人得失;主要探讨秦汉之际的“成败

兴坏之理”。

②究天人之际。即探讨天道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时代氛围的笼罩下,司马迁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受天命论的影响(如《绛侯周勃世家》、《吴王濞列传》)。从整体上看,他能从叙述史实出发,客观地反映人物的生平活动,重人事,又有摆脱天道、天命思想的影响(《伯夷列传》)。

③通古今之变。通过对三千年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考察来寻求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为此,司马迁确定了自己研究历史的方法即“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中去寻求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既突出了司马迁对治乱兴衰规律的总结,也表现出他进步的政治思想。

④崇货殖之富。

《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开创记社会经济的范例和先河。看到经济条件的客观支配作用,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农工商虞是国民衣食的源泉,是富国富民的原动力。看到利益动机的作用。

(4)价值

①首创纪传史体;

②史料丰富、选择精良;

史料的来源:A、当时流传的先秦典籍B、皇帝收藏的文献档案“紬石室金匮之书”C、实地采访和实地调查得来的材料

考辨精良:A、“考信于六艺”B、“择其言尤雅者”C、《汉书·司马迁传》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③进步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

④无韵之离骚(文学价值):善序事理,善于描写

⑤在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A. 编纂学:创纪传体例;实录著史;创序、论、赞史论形式;详近略远

B. 史学思想:积极的有,重人事;探讨历史变化规律;对经济活动的重视。消极的有血统论;尊孔尊儒;历史循环论。

(三)班固与《汉书》

1.班固的生平与家世

2.《汉书》

(1)内容

《汉书·叙传下》: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

2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单传:李斯列传、蒙恬列传;合传:老子韩非列传、张耳陈余列传;类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

3文化观——兼容百家。政治观——谴责封建弊政,反映平民要求。社会观——重视经济生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纪、表、志、传,凡百篇。

(2)正统观

①君权神授说(汉绍尧运,与尧有血缘关系)

②正闰说(正统与否)

③天人感应说更正统(主导思想天命论)

④封建等级制度不可逾越

⑤尊儒崇礼(儒家第一)

(3)成就

①体裁:正统化、规范化,确立了正统史学。《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第一部纪传

体断代史。

②积极思想:颂扬统一大业;提倡爱国精神;揭露封建官吏的丑行;注重民生的经济观点。

(四)

1.政府对修史的重视

(1)司马迁可以私修《史记》;汉明帝禁止私人修史;

(2)《东观汉纪》——第一部官修史书;

(3)官修起居注;

(4)选择与皇帝保持一致的修史人员

2.刘向、刘歆的学术贡献

(1)古文献的校勘整理

①广罗异本,以备参校

②厘定篇次,校雠4文字

③撰写叙录5,誊清正本

(2)从《别录》到《七略》

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辩其讹谬,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时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子歆探其指要,著为七略。——阮孝绪《七录序》

①古文献分类法

A.六分法:《七略》、《汉书·艺文志》。

B.四分法:西晋秘书监荀勖,依照《七略》的方法整理藏书,编成《中经新簿》把书分成甲(六艺、

小学)、乙(诸子、兵书、术数)、丙(史)、丁(诗赋)四部分,这是我国文献“四分法”之始。唐朝魏征等采用“四部”(经、史、子、集)编《隋书·经籍志》,这样由唐至清就采用四部分类法了。

②总结

《别录》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图书提要;《七略》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第一部全国综合性分类目录。刘向、刘歆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典籍整理保存了丰富的史料,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史学思想的两面性。

3.第一部官修国史——《东汉史观》

(1)内容与体例

《东观汉记》原名《汉记》,至六世纪以前才加“东观”二字,以区别于后来荀悦所著《汉纪》;上起

4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后称“校勘”,指同一本书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校正讹误。

5(1)叙述校勘整理过程(2)介绍作者事迹及著述的时代背景(3)辨别书籍真伪(4)叙述学术源流及书籍流传情况(5)简述或评述该书大意并指出其价值

光武,下迄灵帝,基本反映了东汉一代史事;体例一如《汉书》,纪、表、志、传俱全,“载记”为首创。“专兵窃据者当尽列诸载记”(割据政权)

(2)成书、流传与史料价值

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命谒者仆射刘珍等于东观(洛阳宫殿名)开始撰《汉记》;安帝、桓帝、灵帝时令人续修;因董卓之乱,全书未能最后完成。

南北朝以前广为流传,与《史》、《汉》并称为“三史”,晋人华峤所撰《后汉书》,本于此书,刘宋范晔著《后汉书》,又以华书为本,后范书逐渐取而代之;至唐,其书已不全(《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43卷,而两《唐书》则均作127卷);南宋《中兴书目》仅存《邓禹》、《吴汉》等传九篇;元明以后全部失传。清姚之駰有辑本八卷;乾隆年间,以《永乐大典》辑成24卷,是为今日流传之本。为当代人修当代史,资料可靠,史料价值极高。

4.旬悦与《汉记》

(1)作者:作者荀悦(148-209年),字仲豫,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西)人。幼而多才,长而博学,尤好著述。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等职。

(2)撰写缘由:汉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于建安三年(198年)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经三年而成《汉纪》30卷,约18万字,其规模仅为《汉书》四分之一弱,时人赞其“辞约事详”(《后汉书·荀悦传》)。书成,大行于世,以至“历代褒之,有逾本传”(《史通·二体》)。(3)写作方法

《汉纪》内容无新意,只对《汉书》删繁存要、改变体裁,新增材料很少。荀悦仿《左传》,从高祖至平帝十二帝,依次而叙;《汉纪》于每年下先记皇帝大事,同时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集中记载出来: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记“初令郡国贡孝、廉各一人”,又记“董仲舒始开其议”,下面便将董仲舒的籍贯、生平、天人三策、直至退休时的情况一一记载下来。

《汉纪》的突出优点是时间清楚;本纪统率一切,列传分于其下,仍突出了君主的地位,容纳的内容多但不琐碎。

(4)史学思想

①为政治服务的治史目的:供统治者阅读;“三鉴”之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立典五志:达道义、

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

②宣扬天命观与正统观:“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之”

(5)编撰学贡献:正统编年断代史的典范

①正统帝王纪年为纲,断代为史②记事相对集中,容量扩大③发展了“论”“赞”

(五)思考题

1.简述《史记》、《汉书》和《汉纪》的成就和各自特点。

2.试述汉代史学的发展情况。

四、史学的初步发展——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1.史学发展的表现

(2)史籍数量多

(3)

(4)史学地位提高:史的地位仅次于经

2.封建史学发展的原因

(1)政府重视正统,设立专职史官(曹魏),发展史学和学馆;政权分立,文化控制放松

(2)世族门阀制度的刺激:维护门第界限,世家大族注意修史、修谱;寒门弟子做官难,转而修史;(3)图书资料较易得:政府注意搜集和保存;朝代更迭快,历史记载丰富;

(4)技术进步为史书的纂写提供了便利

(二)纪传、编年角力争先

刘知几《史通·二体》:“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各有其美,并行于世。”

1.后汉史

(1)袁弘6《后汉纪》(编年体)

①编纂方法:它吸收了纪传体记人的优点,以容纳众多的人物言行。具体说来,就是在记事的同时,

把与此事有关的、时间相近的一些人物连带写出,或者把一个人发生在不同时间,但可以表明此

人基本面貌的言行集中写出,此即袁宏自称的“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写法。

②特点:在编年体史书中把记事和记人结合起来,使得事因人而丰满,人依事而益显,从而扩大了

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增强了记事记人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③魏晋南北朝时,编年体的新发展:

A.广泛采用追述法。对那些不便于纪年和没有必要详细纪年的史事,便以“初”字引出对该事的追

述,把旧事引出,附在年代之后叙述。

B.大多数都有自注。写书要简明扼要,但也有说不清的,就用自注的方法写出来。

C.大量发表历史议论。此时史书有长篇大论,而且随时随处可插入议论。

D.仿照《史记》《汉书》写法,收录文献,如“赋”、诏书、文件、奏议等全文载入。

(2)范晔《后汉书》(纪传体)

①内容:在范晔之前已有关于东汉的史书近20家。范晔的《后汉书》上起王莽新朝末年,下至东汉献帝,

共记二百余年的历史,是研究东汉史的基本资料。

②史学地位

A.编纂体例上的贡献: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

B.史学思想上的进步性:具有反专制的思想;将“节义”作为衡量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彻底的无神论者。

C.文笔优美,议论放纵。

2.三国史

(1)陈寿《三国志》

6袁宏是一个封建正统史学家,名教思想是十分浓厚。他认为:“君臣父子,名教之本。”公开声称:“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他著《后汉纪》就是要“补救”以往史书之失,“因前代遗事,略举义教所归,用以弘敷王道”。

①内容:《三国志》共65卷,记录了三国鼎立时期97年的历史。为三国各立一书,《魏书》居前,

各帝王加以帝号,并称“纪”;蜀、吴皇帝只称“主”,“纪”称“传”,但纪事方法与本纪相同,均按

各自年号编年叙事。

②历史观:“有益风化”的撰史宗旨;宣扬天人感应和皇权神授的思想;重视杰出人物的作用

③史料价值:①是研究三国史的重要史籍。全书有36万字;记载了名医华佗;提供了有关日本的

一些最古老的记载。

④评价: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⑤批评:指责陈寿以魏为正统;批评书中有曲笔,替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有纪传而无志表;过于

简略。

(2)裴松之注《三国志》

①宗旨和体例:补缺、备异、惩妄、论辩;引书200多种,文字30多万字

②批评意见:资料庞杂繁芜和体例不纯

③肯定意见:保存大量史料,开创了注史的新例,开创了史料比较法并发展了史料考证学,是中

国史学批评史上第一个有成就的史学家。

3.十六国史——崔鸿《十六国春秋》

记载十六国各国历史和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情况,史料价值较高。最大缺点是记时有误、人物混淆。原书于北宋时期就已散失。清后期,汤球对此书进行了辑校。

4.南北朝史

(1)沈约《宋书》

受诏修《宋书》,计100卷,记载南朝宋70年的事迹。

优点:以资料繁富著称。八篇志是其精华。带叙法。

不足:曲笔,替统治者隐恶溢美。繁冗。

(2)萧子显《南齐书》

奏请修《齐书》,计60卷,现存59卷,记载了南齐23年的历史。

优点:文字简洁,是研究南齐的重要资料。清人赵翼评价为“良史”。

不足:曲笔多,不能据实直书。

清人王鸣盛言:“自作史而为父立传,千古只此一人”。

(3)魏收《魏书》(被指为“秽史”)

自有其优点:①纪传中保留了不少重要文献,有较高的史料价值。②《食货志》记载了北魏土地制度的沿革。③首创《释老志》和《官氏志》。

王鸣盛言:“收手笔虽不高,亦未见出诸史之下。”

(三)史学领域的扩展

1.史学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是南朝时期史学评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系统的史学评论专文。

修史宗旨:“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实录无隐”,“详实”、“准当”。修史方法:“务信弃奇”。

纪传、编年二体,各有优劣;过分拘守征圣宗经。

2.古史考

(1)谯周《古史考》:以儒家经典纠正司马迁《史记》的谬误;揭开了古史考辨的序幕

(2)皇甫谧《帝王世纪》:起太昊,止汉魏,专记帝王事迹;为研究史前社会提供材料

(3)徐整《三五历纪》:把我国历史的开端提到三皇五帝以至盘古开天辟地,填补了我国历史最初阶段的空白

3.地方志的编撰

地方史,也称地方志或方志。东汉初年就已开始出现地方史志著作,主要是介绍地理,包括山川、河流,也包括物产和矿藏、民间风俗,但记载历史的较少,地理占主要内容。

(1)东晋常璩《华阳国志》:以记载地方历史为重点。兼记一方的历史、地理、人物,涉及民族、风俗、物产等,内容丰富,是保存至今的价值很高的地方史著作。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50多所寺庙的兴废,并记载了相关的人物事迹、工商业情况、古迹建筑、地方风俗等。

4.历史地理学——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全书30多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千余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范围:西汉王朝的疆域;时间: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

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文学史上也有地位。

5.族谱的兴盛

谱学是研究家谱、世系的一项专门学问。谱系之书,与人物传记有密切关系,人物传记以人物为主,也涉及家族家庭。种类很多,记录各种家族的族源、世系、官宦升沉、婚姻关系、子孙支系等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适应门阀制度、士族门第观念的谱系之作大盛,导致了谱学的发展。东晋孝武帝命贾弼撰成的《姓氏簿状》,梁武帝令王僧孺撰成的《十八州谱》,是东晋南朝两次规模最大的官修谱书。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后汉纪》、《洛阳伽蓝记》

2.简答题

(1)简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各自特点。

(2)《宋书》、《南齐书》和《魏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问答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色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

五、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时期

史学成熟的表现:①建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确立了官方修史制度,官修了一批正史;②出现了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③出现了第一部典制体史书《通典》,扩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

(一)唐初史馆制度的建立

1.隋朝禁绝官修国史

“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一方面限制了隋朝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和促进了史馆制度的确定,开创了官方垄断国史修撰大权的先河。

隋朝的史学也不是毫无成绩可言,其间也编修过几部史书。王劭还受到唐代史学批评家刘知几的高度赞扬,被称为“抗词不挠,可以方驾古人”,“其叙述当时,亦务在申实。”称他“长于叙事,无愧古人。”

2.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

(1)官方修史机构演变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在门下省设立了常设的修史机构史馆,负责纂修本朝史。唐太宗后期,史馆又负责前朝史书的编纂事宜。从此,这种官修史书形式成为定制。

(2)设立史馆的原因

①统一认识,适应统一政权需要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繁荣

③统治者的重视(以史资治的需要和史书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④资料积累日益丰富,个人毕生精力无力驾驭,需要集中人力进行分工,以保证史书的质量

(3)史馆的作用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传承和发展。史馆的设立,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

人力上、经济上的保障。

②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历史编撰中发掘史学“以史鉴今”的生命和价值、传承了“秉笔直书”

的编撰精神。

(4)史馆修史的利弊

利: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能有效保证史书的修撰;史馆修史由宰相监修,在价值判断上从“以史为鉴”

考虑,能比较客观的评判问题,避免个人狭隘之见或以偏概全。

弊:集体撰述各自分工,整个结构体系不够严密,内容上也会出现矛盾;集体意见难统一,耗费时间,拖延编撰工作进程;集体修史,十羊九牧、意见不一、无所适从,互相推诿,争学苟且。

(二)唐代起居注、实录和国史的修撰

1.起居注:编年体史书

隋代在内史省(中书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一起记录皇帝每日的言行,掌修起居注。唐朝规定,起居注每季一卷,季末录送史馆。唐朝著名的起居注有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

2.时政记

唐朝开始,宰相自撰《时政记》,是由宰相专职记载的一种有关军国大事的原始历史资料,这是对起居注的一种补充。始于武则天长寿二年宰相姚璹(shú)之手。宋代以后,更命著作郎依据起居注、时政记撰成“日录”,或称“日历”。

3.实录:封建帝王的大事记

“实录”之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从唐代设史馆开始,每当新君即位,都要命史官根据前一皇帝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录等书,纂修该皇帝的编年体史书,即“实录”,以后遂成定制。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实录,是韩愈所撰的唐朝《顺宗实录》。稍后则有北宋钱若水等所撰的《宋太宗实录》残本20卷。至于整个朝代的实录而又比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只有《明实录》和《清实录》。

4.国史:当代史

据史书记载,唐朝的国史先后修撰了8次(纪传);《唐历》、《续唐历》(编年)。

但屡经战乱,遭到极大损失,到五十年后的后晋修《唐书》时,就已经“百无二三”。对唐朝历次所修国史,刘知几多有批评:“(许)敬宗所作纪传,凡有毁誉,多非实录”,“(牛)凤及以喑聋不才,而辄议一代大典”。但应承认,唐修国史为后晋修唐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三)八部“正史”的修撰

1.姚思廉《梁书》、《陈书》

(1)《梁书》

优点:①文字简练:散文;②评论较深刻;③叙事较全面;④重视人事与人谋。

缺点:①一些史实记载错误;②充斥大量谶纬神秘主义思想及宣传佛、道等宗教迷信;③曲笔,有美必书,有恶必讳

(2)《陈书》

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或许因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33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

2.李百药《北齐书》

优点:①体例可取(追叙);②记载丰富(科学技术、唯物思想);③叙事简要

缺点:神异描写,部分失真。

原本到北宋时已经残缺不全。现通行本50卷中,原文只有18卷,其余大致是取《北史》、《高氏小史》补充的。因此出现书法不一,称谓不同的混乱现象。

3.令狐德棻《周书》

《周书》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记505-581年西魏、北周两朝历史。

优点:①体例特殊;②视野开阔,史料丰富;③文笔简练。《王罴(pí)传》《韦孝宽传》

缺点:①曲笔回护。如杜杲, 萧詧chá, 令狐整;②搜集、考证史料存在问题。

4.魏征等《隋书》

(1)内容:记隋文帝开皇八年(581)至隋恭帝义宁元年(618)38年间的历史。

(2)特点:

①以史为鉴的修史目的明确:唐太宗重视史鉴;魏征主笔的史论,注意总结隋亡教训,以告诫

太宗要“居安思危”,注意民心向背,注意调整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充分发挥了“以史为

镜”的作用,使史学在唐初成为有力的资治工具。

②保存大量的珍贵史料

③文字简练,质量高

(3)缺点:回护有错误

(4)“隋志”(即“五代史志”)的修纂。

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历时十五年,到高宗显庆元年(656)完成。共30卷,凡十志。起初单行,后合入《隋书》。十志所述的典章制度,并不限于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如北魏及南朝宋、齐都有涉及,可以弥补整个“五代史”无志的缺憾。而《隋书》在五代史书中属最后一部,后人遂将“五代史志”编入《隋书》,并直接将“五代史志”称为“隋志”。十志较过去所有各史书志的内容都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5.房玄龄等《晋书》

(1)内容:《晋书》,130卷,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傅70卷,载纪30卷。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265),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帝自立。

(2)特点:①作者众多;②体例有创新(载记);③补旧史之不足(志);④记载完备(内容详尽广博);⑤文字简练

(3)缺点:①记述荒诞(记神怪故事);②史料取舍不够严谨

7.后晋修《旧唐书》

(1)修史体例和史料

修史工作以唐代旧有的史书为主要依据。具体说来,一是指修史的体例依据,一是指修史的材料依据。在体例方面,唐代官修国史有本纪、列传、志三个部分,于是赵莹也就依此规划。在史料方面,则主要依据唐代官修的国史和实录等文献。

《四库全书总目》:“大抵长庆以前,《本纪》惟书大事,简而有体;《列传》叙述详明,赡而不秽。颇能存班、范之旧法。长庆以后,《本纪》则诗话、书序、婚状、狱词委悉具书,语多支蔓。《列传》则多叙官资,曾无事实。或但载宠遇,不具首尾。”

(2)价值

①史料保存了大量原始材料。

②历史思想价值:重人事;分析影响政治得失的一些重大问题;客观看待民族关系。

(3)存在问题:编撰草率

《旧唐书》前半部分,基本上完全依据旧史,多所回护。因为直接照抄原文,因而还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另外,出现重复为某人立传的现象。

(四)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史通》

1.写作背景:史书丰富,为商榷史篇提供素材;吸收前人的批判思想;个人旨趣,热爱史学。

2.内容

(1)唯物历史观

①敢于对《春秋》提出质疑,指出人们对孔子存在五种“虚美”;

②受王充《论衡·书虚》、《论衡·问孔》影响,反对天命论,主张“以人事为主”论兴灭。

(2)唯心历史观

①怪、力、乱、神“若存若亡” ≠无神论

②主张天人感应说

③迷信灾祥符瑞

④轻视人民群众

(3)历史编撰理论

①历史编纂的目的和作用:“劝善惩恶”,“激扬名教”

②编纂内容:“广三科”,增三志

荀悦:达道义,彰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刘知几: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

增三志:都邑志,氏族志,方物志

③体例:断代的编年和纪传二体。“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

出二途”(《二体》)

④史家“三长”7——才、学、识

⑤反对设史馆修史制度

⑥历史写作:“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采,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

史非史”;“言必近真”,对“当世口语”、“方言世语”要“从实而书”

4.史学贡献

(1)第一次对中国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详细的总结。

(2)批判了盲目尊崇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刘知几继承和发扬了王充“疾妄求实”的思想,在《疑古》、《惑经》篇中,对《尚书》、《春秋》等儒家经典记载的古史

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对孔子及其《春秋》中的记载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3)提出“书法直笔”论,提倡真书,斥责曲笔要求史家客观公正记载史事,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并反复强调“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4)提出史家必备的条件,即才、学、识三长。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条件,才能胜任其职。

(5)对历史编纂学提出许多重要的建议。

①在史料工作方面,主张既要广搜博采,又要细心鉴别真伪,慎重取舍。

②在史书体裁体例方面,指出编年和纪传是两种主要的史书体裁,史书体裁体例的运用必须谨

严而合理(尤为重视断代史)。

7所谓“才”,是指搜集、鉴别、组织史料的能力及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所谓“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所谓“识”,是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判断能力。

③在史书内容上,主张记载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事迹,不要滥录烦芜无用的现象。

④在写作方法方面,主张叙事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貌同而心异”,要“貌异而心

同”。

⑤在语言运用方面,主张要符合当时人的语言,主张用一些方言,决不能容许文学的辞藻损害

了历史记载的真实,不能“文史不分”。要“言必尽真”,对“当世口语”“方言世语”,“从实而书”。

⑥在修史制度上,反对设馆修史的官修史书制度,主张“一家独断”,个人修史。

5.局限性

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集中体现为他极力提倡直书精神和他始终维护的“名教”的观念的矛盾。《史通·曲笔》说:“史事有涉君亲,必言多隐晦,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史通·惑经》说:“夫臣子所书,君父是党,虽是乖正直,而理合名教。”

史学批评的目的,在于使史学更好地为维护封建纲常名教,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

(五)杜佑《通典》

1.内容

(1)现通行版本皆作九门,即食货门12卷、选举门6卷、官职门22卷、礼门100卷、乐门7卷、兵门15卷、刑门8卷、州郡门14卷、边防门16卷。九门中每门又分若干目,有的目下又分若干子目,每目皆有目名,其下以朝代先后为序,依次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每一朝代,又以时间为序,记载这一制度的沿革,将各种制度的沿革兴废及历代对各种制度的评价全部采纳。并用说、议、评等形式发表撰者自己的主张和见解。重点是放在唐代,对唐中期叙写最详。

(2)《通典》的史料来源,主要是《五经》、群史,以及历代人士的文集、撰述、议论,有关制度的记载为其搜罗几尽。

(3)撰述宗旨是“将施有政,用乂邦家”,具有明确的经邦致用的目的,成为后世经世致用的史学典范。

2.史学思想

(1)把食货列为第一。物质经济生活是一切政治措施的基础;田制第一,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2)承认人类社会是进步。反对美化古代“圣王”;讴歌改革;从社会背景、国家制度和政策角度总结历史经验

3.在历史学上的贡献

(1)创立了典制体通史体裁,开创了我国史书编纂的新途径。

(2)以制度分门立目,突破了正史书志的内容分类和编排次序。

①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

②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

③将《食货典》立于各门之首,这是没有先例的,突破了传统重礼乐、天文的格局,对后世影响颇

深,《文献通考》首列《田赋考》,当得益于此。

(3)重视议论。《通典》重视议论。首先是大量收集历代学者对各种制度的评价议论。其次,作者本人发表了大量评论。

(4)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有六类:①解释文字音义。②补充必要史料。③说明有关掌故。④考证可疑史料。⑤交代互见的内容。⑥阐明写作意图。

4.影响

(1)典志体通史:“三通”(后发展成“十通”)。

(2)制体断代史。形成一套贯穿古今的典章制度断代史系列。

(3)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以《通典》为首,把这类书专列为一门,称为“政书类”。“政书”是前代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及其经验总结,因而把《通典》放在“政书类”是比较能反映其性质的,比范围狭小的“制度通史”更为合理。

(4)现存《通典》以日本藏北宋版为最早最珍贵,原为高丽李朝王府所藏,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被日军掠走,虽有部分缺损,但却是存世的唯一一部北宋本。

六、史学的繁荣——宋辽金元时代

(一)宋辽金元史学繁荣及原因

1.宋辽金元史学繁荣的表现

(1)修史机构完备

(2)史书数量众多,史学名家辈出

纪传体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

《宋史·艺文志》史部有2147部、43019卷。《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史部书564部,21950卷,宋人著作189部,5644卷。宋代史书(部)占清初以前三分之一,卷数占五分之一。《元史·艺文志》史部也载大批史书。

史学名家辈出:司马光、欧阳修、郑樵、李焘、李心传、袁枢、胡三省、马端临。

(3)史书门类齐全

古代史书的体裁到了宋代应有尽有,以致一直到近代,史著的体裁难以再有创新的余地。《宋史·艺文志》中所载的宋代史籍共有13 大类,后世所有的门类宋代已经齐备。袁枢和朱熹分别创立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这两种史书体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史类。

(4)会通思想成为史学主流思想(《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

2.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国家统一促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局刺激;科教的兴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科技的进步(造纸业与刊刻印刷业);统治者的重视与鼓励

(2)辽金元:入主中原后,开始重视史事;修史制度仿照唐宋,略有变革;多民族史学的融合

(二)纪传体“正史”的编撰

1.《旧五代史》的编撰

(1)内容: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载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历史。

(2)快速修成的原因

①史局修撰官“尚多逮事五代,见闻较近”(《四库全书总目·旧五代史》);

②五代各朝实录保存完好;

③皇帝为取鉴:希望尽快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建隆二年(961)秋七

月条)的教训中找到解决办法。

(3)体例:仿《三国志》,五代各朝独立为书;以五代各朝为正,以十国为伪

(4)特点:本纪较详;“志”较完备(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 (5)优缺点:材料较为丰富;史料鉴别不足

(6)流传:受宋太祖重视,成后不久刊行;司马光修《通鉴》,多采薛史;南宋地位渐降;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明令“新定学令内削去薛居正五代史,止用欧阳修所撰”(《金史·章宗纪》);元代以后渐湮没;清修四库,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又考宋人书之征引薛史者”(《四库全书总目·旧五代史》)。

2.《新唐书》的编撰

(1)缘起:后晋所修《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贤臣,俊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以动人耳目,诚不可以垂劝戒,示久远。”(曾公亮《进〈唐书〉表》)

(2)时间及人员:庆历四年(1044),宰相贾昌朝建议修《唐书》;五年,仁宗下诏开局重修;嘉祐五年(1060)成书奏呈,历时17年。“本朝修《唐书》,曾鲁公(公亮)提举,欧阳公分修帝纪,宋祁公修列传,而志、表乃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分修。”今题欧阳修、宋祁修。(3)特点: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

①增表:增《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②增传:“《新唐书》列传内所增事迹较旧书多二千余条”(《陔余丛考》);公主传;

③增志:增仪卫、兵志;扩天文志、历志;

④增时:“新志”囊括有唐一代史事(《旧唐书·地理志》断至天宝十一载,《经籍志》止于开元时

期)

⑤增《旧书》所无材料:“唐末诸臣各传,俱比旧书详数倍。”(《廿二史札记·新书立传独详处》)(4)新旧唐书对比

《新唐书》缺点: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有排佛的偏见;大量采用笔记、小说;太简,失去许多重要史料。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原序》“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唐人小说类多虚诞。”

赵翼《陔余丛考》“欧宋二公不喜骈体,凡遇诏诰章疏四六行文者,必尽删之。”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平心观之,二书不分优劣,瑕瑜不掩,互有短长。”“新书最佳者志、表,列传次之,本纪最下;旧书则纪、志、传美恶相等”。(《二书不分优劣》)

3.《新五代史》的编撰

(1)背景

《宋史·欧阳修传》“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

《新五代史》卷34“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目的是用《春秋》笔法,抨击这些他认为没有“廉耻”的现象,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

(2)体例

①本纪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②他认为五代时期“天理几乎其灭”,是一个“乱极矣”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礼乐制度可谈,因而

他除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以外,其他的典章制度一概没有写;

③世家记十国事,新增史料最多。世家年谱为十国兴亡系年(修《旧五代史》时南唐、吴越、北汉

尚未入宋)

④对于少数民族的记述,也有新的增加,如根据胡峤《陷虏记》,记述了在契丹的亲身见闻;在《于

阗录》中记述了高如晦出使于阗时所见到的沿途各国的山川、风土情况。注意少数民族政权及与中原的关系。

(3)评价

①“欧公《本纪》颇慕《春秋》褒贬之法,而其病即在此。……史家纪事,唯在不虚美,不隐恶,

据事直书,是非自见。若各出新见,掉弄一两字,以为褒贬,是治丝而棼之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唐书直笔新例》)

②“大致褒贬祖《春秋》,故义例谨严;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而事实不甚经意。”(《四库全

书总目·新五代史》

③五代土地,梁为最小,晋、汉差大,周又大,而唐为最大……观欧《职方考》自明,此考虽简略,

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此则欧公笔力非薛《史》所能及。(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96 )

④《新五代史》“卷帙虽不及薛史之半,而订正之功倍之。”(赵翼《廿二史札记·欧史不专据薛史旧

本》)

⑤《新五代史》“有写史的一套义法,不是归纳一堆材料就算历史的,就这一点,我们觉得该特别看

重。”(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4)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①发扬《春秋》大义的史学价值观

②力求义理与史实两个方面真实性的统一

③坚持不载“天人感应”、不信谶纬、反对佛道神鬼迷信的撰史原则

④以史为鉴,经世致用

⑤疑古求真

4.辽、宋、金史的编撰

(1)对三史义例的争论(正统)

①金朝的“本朝运德”之争

②元修辽、金、宋史正统之争

③脱脱的“三国各与正统

④三史的“凡例”8

(2)辽宋金史的编撰

①概括:元至正三年(1343)三月,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命中书右丞脱脱为都总裁;四年三月

《辽史》先成,同年十一月《金史》继成,五年十月《宋史》最后完成。

②脱脱对三史的贡献:为三史编纂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确定三史各为“正统”的原则;保障三史的编

撰费用;精选写作班底

(3)《宋史》的编撰

①内容:记载内容始于赵匡胤出生(唐天成二年,927),并追溯其先世事迹,至陆秀夫负帝昺投海(祥

兴二年,1279),详记宋320年历史。全书《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496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②优点:15志篇幅大,约占全书1/3;只作《宰辅表》、《宗室世系表》;列传有条理,有创新

③缺点:错乱多;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宁宗以后尤为简略;隐讳曲笔不实之处多

④史料价值:《宋史》虽然修于元末,但是它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现在

几乎全部失传了,别的史籍虽然也有征引,但同《宋史》取舍、详略各有不同。即使相同的部分,也可以参互考校。同时,《宋史》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记录宋代三百二十年历史的史籍。

(4)《辽史》的编撰

①内容:《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

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②特点:保存珍贵史料;志、表独到——《营卫志》和《兵卫志》,记述契丹贵族的政治军事组织。表约

占全书1/6(附《国语解》9)。理学影响大。仓促成书,问题很多。

③缺点:过于简略,以致漏载了许多修史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载契丹国号的几次改变。书中各部分内

容互相矛盾;译名不一致,甚至将一人弄成两人。错误甚多:《辽史》道宗有“寿隆”年号,应为“寿昌”。

(5)《金史》的编撰

①内容:全书共135卷,其中有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记载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出生(1068年),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66年的历史。

②特点

A.首创“世纪”、“世纪补”,体例上,《金史》的本纪第一卷是以《世纪》为开始,追述阿骨打以前

十代的事迹。本纪的最后一卷,又增《世纪补》,用以记述熙宗之父景宣帝、金世宗之父睿宗、

金章宗之父显宗。

B.独设《交聘表》,详细记载金与宋﹑西夏﹑高丽的使臣往来。

C.设《金国语解》

D.表和志,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金朝的典章制度较系统、全面地记载下来

E.用汉语标出了表现在官称、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语称谓,是参照释读《金史》及研

究女真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

8帝纪:三国各史书法,准《史记》、《西汉书》、《新唐书》。各国称号等事,准《南、北史》。志:各史所载,取其重要者作志。表:表与志同。列传:后妃、宗室、外戚、群臣、杂传。人臣有大功者,虽父子各传。余以类相从,或数人共一传。三国所书事与本朝相关涉者,当禀。金、宋死节之臣,皆合立传,不须避忌。其余该载不尽,从总裁官与修史官临文详议。疑事传疑,信事传信,准《春秋》之例。

9《辽史》的《国语解》解释了辽国关于姓氏、地名、职官的来龙去脉。例如“夷离堇”为统军马大官,后改为大王。《国语解》也解释了耶律氏、萧氏起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