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第一课时歌表演《大鹿》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

2.学唱歌曲

(1)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3.表现歌曲

(1)

(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

(3)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力度稍强)

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

4.编创表演

(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③可设计《森林的早晨》《偷猎者》《手挽手》三个情节。

(2)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乐、编创表演动作。

(3)学生边唱边表演。

5.师生共同评价

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项。

第二课时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内容

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歌曲)

2.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标

1.

2.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

3

4.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优美的情绪。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

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1)聆听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

(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有何不同。

(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

(5)学生可分组自选童话歌曲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又好又多。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1)教师介绍《胡桃夹子》故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现的场景。

(2)

(3)学生介绍钢片琴。

(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

(5)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

(6),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对芭蕾舞的结合,并对芭蕾舞有初步了解。

第三课时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教学内容

1.知识“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1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过程

1.知识“音的高低”

(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

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声音。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单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单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

(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

(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

(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

(7)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②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2.知识“柯尔文手势”

(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

(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

第四课时唱歌《小红帽》

教学内容

唱歌《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

3.背唱这首歌曲。

4. 分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可提问学生

(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故事内容。

2.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听范唱。

(2)教师钢琴伴奏(慢速),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

(3)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曲谱(慢速、分句教唱)。

3.分析歌曲

(1)

(2)

(3)

(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个乐句的旋律线。

(5)

①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②根据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

4.表现歌曲

(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现歌曲。

(2)背唱这首歌曲。

5.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个部分组成,(《出发》、《森林中的狼》《遇险》《获救》)

(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个部分。

(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器、编创表演动作等。

(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第二单元快乐的游戏

第一课时读童谣《花蛤蟆》、唱歌《数蛤蟆》

教学内容

1.读童谣《花蛤蟆》

2.唱歌《数蛤蟆》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2.能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设计不同的力度来演唱。

3.能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教学教程

1.导入

(1)朗读童谣《花蛤蟆》。认识并学习“X X X”“ X XX X”两种节奏型的读法。

(2)首先用手敲击童谣的节奏,然后边敲击节奏边读童谣。这既是对童谣节奏的学习也是为后面《舞龙》编创节奏做准备。

2.学唱歌曲

(1)

(2)学生模唱曲谱前10小节,教师指导学生分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第3、第4小节

是第1、第2小节的重复,第7、第8小节与第9、第10小节相同,第11、第12小节与第13、第14小节相同。

(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0小节。先练好节奏,然后再模唱旋律。

(4)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4小节。

①先引导学生看曲谱。找出第9、第10小节与第7、第813、第14小节是第11、第12小节的完全重复。

②练习第7-14

(5)演唱歌词。注意第7-14

(一拍一下)

(6)

(7)完整演唱歌曲。

3.表现歌曲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可分领唱与齐唱。

(2)编创歌词演唱。

①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等。

②把歌曲中的“蛤蟆”换成其他动物唱一唱。

(3)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手轻轻敲击歌曲节奏。

4.拓展欣赏

(1)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

教师可用山东方言演唱《花蛤蟆》)。

(2)欣赏独奏曲《小青蛙》。

二课时欣赏《布老虎》《舞龙》

教学内容

1.欣赏《布老虎》(管弦乐合奏)

2.欣赏《舞龙》(民族打击乐合奏)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2

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

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布老虎》

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

2.初听乐曲

(1)完整聆听乐曲。

(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

③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2)欣赏第二乐段。

①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②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

③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④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

(3)欣赏第三乐段。

①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

②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

③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

第三课时唱歌《猜谜谣》

教学内容

唱歌《猜谜谣》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

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用猜谜导入新课

2.初听歌曲

1.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

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

3.学唱歌谱

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两个乐句曲谱基本相同,但是又有个别音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可以两个小节为单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不同然后模唱。

其中“2—5”四度音程不容易唱准。可通过模唱“5 — 2 — 5”四度连接演唱的方法解决。

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曲谱.找出相同的旋律。第9、第10小节和第13、第14小节只有一个音不同,先听教师的弹奏,再观察曲谱,找出是哪个音不同,然后模唱。其中还要注意“i — 3”六度音程的音准。

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

4.完整演唱曲谱。

4.填词学唱

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

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

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奏。

5.表现歌曲

1.请两位同学领唱,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

2.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

第四课时唱歌《大头娃娃》

教学内容

唱歌《大头娃娃》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室,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

2.学唱曲谱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两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3.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用稍强的力度演唱“5 . ”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4.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指导顿音的唱法。其中“6 — 4 — 6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个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书演唱第四乐句。

6.完整演唱曲谱。

3.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4.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 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学歌曲

1.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能因为动作忽略了声音的美感。

第五课时欣赏《士兵进行曲》

教学内容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

兵进行曲》的学习。

2.聆听第一乐段

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

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3.在模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辨第一乐段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完整模唱第一乐段

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

1.聆听第二乐段,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注意音区的变化。

2.聆听第三乐段,引导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

4.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

5.表现乐曲

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

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

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

6.编创动作

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教师可请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2.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过程

1.导入

2.欣赏《劳动最光荣》

1

2

3

4

5

6

3

1

2

3

4

5

6

7

8

9

第二课时唱歌《理发师》

教学内容

唱歌《理发师》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聆听乐曲、节奏表演过程中学会歌曲。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1.

2.师生问好。

2.导入

3.学习歌曲《理发师》

1.模仿歌曲节奏。

要求:

教师出示《理发师》各乐句节奏。

①教师范唱第一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剪刀的象声词。

②教师范唱第二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刮胡刀的象声词。

③教师范唱第三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吹风机的象声词。

④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学生模仿节奏,用模仿喷雾的象声词。

2.教师出示课题《理发师》,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演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聆听歌曲,学生用“啦”模唱。

4.跟着老师模唱旋律唱名。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哼唱歌词。

6.随伴奏录音学生演唱歌曲。

7.练习简单的二部合唱。

4.表现歌曲

1.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3.教师鼓励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演唱,也可以几位同学合唱,师生共同评价。

第三课时唱歌《种玉米》

教学内容

唱歌《种玉米》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表现《种玉米》过程中,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3.通过演唱,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老师敲击节奏,学生随教师的节奏做动作。

2.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种玉米》伴奏,随音乐走步。

2.随歌曲伴奏练习声势。

3.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范唱。

①教师提问,

②给歌曲起个名字。

2.歌曲范唱,随歌曲做动作。

4.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可以适当加强演唱时的力度。

3.随录音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

1.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控制的力度和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动作。

3.小组合作表现歌曲,演唱、声势、表演动作

第四课时歌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内容

歌表演《猴子蒸糕》

1.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2.与同学合作,大胆编创,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展示《猴子蒸糕》插图,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2.聆听歌曲。

1.聆听范唱,了解歌曲内容。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3.学习歌曲

1.有表情地读歌词,注意角色的不同语气。

①第一、

2.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第一、第二段歌词。

3.为第一、第二段落歌词编创表演动作。

4.

5.聆听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

6.随范唱轻声哼唱歌曲第三、第四段歌词。

7.学生分角色表演第三、第四段歌词。

8.分组汇报表演。

第四单元音乐中动物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作品描绘的不同动物形象,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唱歌、欣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逐步加强节奏和音准的训练,为进一步开展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3.通过节奏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听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唱歌《小动物回家》

教学内容

唱歌《小动物回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利用固定节奏伴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恒拍的训练。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演唱,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体验。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

2.学生复习演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小青蛙找家》《小蜻蜓》《谁唱歌》《咏鹅》。

2.聆听歌曲

1.

2.

3.用动作表现这四种小动物。

3.学唱歌曲

1.教师按节奏带读歌词。

2.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并加上声势。注意恒拍的稳定性。

3.教师教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准。

4.表现歌曲

1.演唱歌曲,

2.为歌曲设计不同的速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体会到演唱速度的变化,音乐形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编创歌词。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动物回家的歌词,分组演唱新编创的歌词.

第二课时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内容

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

1.学习“X X XX X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并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情感。

3.创造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1.节奏学习

1.模仿教师拍手,学习“X X XX X ”的节奏型。

2.播放歌曲伴奏录音,学生用“X X XX X ”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学生拍两小节。

,看谁学的准确认真。

2.聆听歌曲

1.听一听,歌曲中唱到了哪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2.再听歌曲第一段歌词,

3.学唱歌曲

1.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间奏处的声势一定要准确。

2.教师用琴教唱,注意学生的音准。

3.学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曲,培养音乐的记忆力。

4.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注意间奏处的声势变化,编创鸭子的动作。

5.以此方法,学习歌曲的第三、第四段歌词。

6.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不同设计,为歌曲编创动作。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在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

4.唱好歌曲

1.教师鼓励同学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为歌曲编创动作。

2.同学、小组之间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3.通过小组唱、教师与学生接龙唱、一人唱大家接唱等不同方式,确保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童谣《小鸭子》

2.

教学目标

1.学习童谣《小鸭子》,练习固定节奏与童谣的配合,为学习两声部做准备。

2.听赏乐曲《鸭子拌嘴》,听辨几种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

3.感受乐曲表现的形象,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1.读童谣

1.教师用“带读”的方式带领学按节奏读歌谣。

2.

3.为童谣伴奏。

①利用“X X ”节奏为童谣第二句伴奏

②利用“XX XX XX X ”节奏型为童谣第三句伴奏。

③学习童谣第一句和第四句。

④完整读童谣《小鸭子》。

2.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2.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①教师提问:有几只鸭子?老鸭怎么叫?小鸭怎么叫?

②教师出示图片,介绍主要打击乐器所代表的角色,小镲—小鸭、水钹—老鸭。

③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在干什么?

④用动作表现乐曲。

3.欣赏《鸭子拌嘴》片段,

①教师提示,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②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鸭子在干什么?

③用动作表现鸭子拌嘴、嬉戏的形象。

4.表现乐曲

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场景片段,编创动作,表现音乐。

②分组随音乐表演。

③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自制的简易打击乐器,编创《鸭子拌嘴》

第四课时欣赏《小狗圆舞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地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力。

2.通过聆听和身体的动作,使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3.通过听赏培养学生们的爱心,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教师播放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2.,乐曲中的小猫形象是怎样的,优

2.聆听《小狗圆舞曲》

1.教师提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2.你感觉这首乐曲描写的小动物应该是什么形象,

3.教师介绍《小狗圆舞曲》及其创作背景。

3.分段欣赏

1.A段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什么?

②用画旋律线条的方式,理解音乐形象,小狗欢快地追逐、玩耍。

2.B段

①这段音乐跟刚听过的A段音乐比较,速度有什么不同.

②小狗在做什么,在跳舞、在主人怀抱里撒娇.

3.再现段

①这段音乐跟前面哪一段相似.

②结尾处音乐的力度是怎么的,请学生想象小狗在做什么。

4.完整欣赏《小狗圆舞曲》

学生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第五课时歌表演《小猫钓鱼》

教学内容

歌表演《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学唱《小猫钓鱼》,启发学生感受音乐,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童谣剧表演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述故事情节。

2.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

2.再听,歌曲有几段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小猫钓鱼》第一段歌词。

3.学唱歌曲

1.教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休止符的停顿以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2.反复学唱,哪一句存在问题,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采用接龙的方式演唱歌曲。

4.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时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风趣、着急、伤心、自信、高

兴。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4.表现歌曲

1.分组讨论、排练。

①鼓励学生想一想、唱一唱、练一练,进行简单的动作编创与表演。

②根据歌曲内容,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讨论表演所需道具。

③发挥想象,认真排练。教师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

2.分组表现歌曲。

①边演唱边表演,编创新版《小猫钓鱼》,

②学生评价。

教师小结。

第六课时欣赏《龟兔赛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了解单簧管、大管在乐曲中所代表的角色,感受这两件乐器的音色。

3.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1.介绍乐器

1.教师将乐器图与听辨乐器音色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大管和单簧管。

2.熟悉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特点。

3.想象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什么动物形象,为什么?

2.初听乐曲

1.了解童话故事内容,介绍《龟兔赛跑》这部作品。

2.能分辨代表乌龟和兔子的主题音乐。

3.分段欣赏

1.晨景

①这段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情绪是怎样的?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③随音乐哼唱这段音乐。

④教师请学生自己选择扮演森林中的一个动物或植物,随音乐表演。

2.竞赛

①聆听“竞赛”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紧张气氛。

②聆听、感受单簧管、大管是如何表现“龟兔赛跑”的。

3.梦境

①接下来,小兔子的音乐有什么变化?

②聆听“梦境”音乐片段,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4.森林的狂欢

①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

②这段音乐表现了怎么的场景?

③学生分组设计动作,以欢快热烈的舞蹈表现“森林的狂欢”。

4.完整欣赏乐曲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随音乐展开想象。

2.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5.表演音乐童话

1.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扮演一个小的角色,动物、树、草、花等.

2.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

6.教师总结、评价。

第五单元动画城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和《大风车》。

2.认真欣赏民乐合奏曲《三个和尚》,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主题音乐伴奏,能和同学合作随音乐参与表演活动。

3.认真欣赏钢琴独奏曲《猫和老鼠》,感受乐曲中“猫”和“老鼠”的不同形象,并能用形体运用随音乐表演。

4.能随音乐哼唱歌曲《跟着队长走》,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5.能分声部按琪正确地、有表情地读童谣《猫和老鼠》,并能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第一课时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内容

唱歌《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能够与同学一起合作参与动画歌曲演唱大比拼的活动,踊跃演唱自己的动画歌曲,同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演唱。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最近电视台播出的、学生感兴趣和罗为的动画片歌曲,

营造一种演唱动画片歌曲的扭转,导入本课歌曲教学。

2.也可采用小组赛区歌的形式,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动画片歌曲又好又多。

①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3—4个组,每组推选一组长。分组轮流演唱熟悉的动画片中的歌

曲。

②演唱要求,组员集体演唱或单独演唱均可,可以只唱歌曲的前几句或一段,能说出歌曲曲名和所属动画片名称。

③评价办法,按要求每演唱一首歌曲,插上一面红旗红旗多的组为胜。

2.歌曲《我们的家园》

1.教师范唱歌曲《我们的家园》导入歌曲的教学,简要介绍动画片《我们的家园》。

2.播放动画片《我们的家园》片段,聆听主题歌,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录音范唱,学生随教师用声势声势动作参与表现,熟悉歌曲旋律。

4.学生随伴奏音乐学唱歌词。

5.学生随琴演唱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好每个乐句。

指导提示,歌曲第一乐段可唱得亲切、欢愉.第二乐段,声音要饱满连贯,充分体现歌曲“团结才能得胜利”的主题思想。

6.可采取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如采取领唱与合唱的表现形式来演唱,即第一乐段可由一个或几个同学领唱,第二乐段全体同学齐唱等。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创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3.小结下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2018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欣赏《出发》《放风筝》。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 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 教学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 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含计划)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方面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演唱时很开心、充满了感情。每名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还有小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音乐方面比较差的同学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准不佳,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视谱不会等。这些学生对音乐课喜欢,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也学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教材分析 本学期继续运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学生的特点还是天真、可爱、好奇的儿童,他们的生活还是以游戏为主,因此,创作和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希望,从小让学生有这样的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爱音乐的同时,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及创作欲望。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容 唱:《报春》 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换律动。 3.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乐于表达对音乐、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仔细聆听歌曲。 难点:.正确掌握四分休止符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春天来了,你感觉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是的,春天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季节,天气变暖和了,河里的冰都融化了,植物都发芽了,听,小鸟也唱着动听的歌儿从从南方飞来了。 三、感受体验 1.录音唱《报春》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 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想想,你能用什么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它?(小组讨论)(三拍子,可以用拍手一次、拍腿两次来表现三拍子的律动,也可以左右晃动身体来表现,左三拍、右三拍。) 3.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感受三四拍的强弱变化。 4.学唱曲谱 (1)复习柯达伊手势唱C大调音阶上行下行。并唱一唱分解和弦135三个音,然后倒过来再唱。 (2)认一认歌谱中出现的音及休止符。并跟琴边做柯尔文手势把曲谱连起来唱一唱,注意带有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要空一拍。 (3)划拍子完整唱一唱,不足处纠正。 5.有节奏的读歌词。 (1)老师使用响板,带着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布谷0 |布谷0 |在森林里|叫——| 让我们|唱—吧|跳吧—|跳—吧|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鹿》并能分角色表演。 2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童话人物,能承受录音哼唱副歌部分。 3 ?欣赏乐曲《糖果仙子歌曲》,了解钢片琴及其单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梦幻色彩。 4 ?学唱歌曲《小红帽》,了解童话故事,与现学合作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5?学习音乐知识“音的高低”能逐步感受、听辨音的高低,学习模唱唱名,学习“柯尔文手势”能通过手势的变化感知音高的相对关系。 课时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歌表演《大鹿》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 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 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 2. 学唱歌曲 (1) 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 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 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 (4)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 (5)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3. 表现歌曲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①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②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 (2) 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 (3) 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 ③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 4. 编创表演 (1)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②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东亭学校小学二部田甜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教学内容 聆听《春之歌》 聆听《春风》 表演《大树妈妈》 编创和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第一课时 内容: 1.歌曲:《大树妈妈》. 2. 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重难点: 通过演唱《大树妈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琴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2 聆听歌曲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3 学习歌曲,(听唱法) 4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 6 表演歌曲 1)齐唱 2)个别表演 7 背唱歌曲 三小结; 第二课时内容: 歌曲:《郊游》 重难点: 演唱中正确运用各种记号 准备:

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歌曲教学 1.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听唱法学唱歌曲 .3 歌曲难点处理,(歌曲第二部分) 4. 表演歌曲 5. 律动表演 三、小结 第三课时内容: 聆听《春之歌》、《春晓》复习歌曲重难点: 体会不同体裁歌曲的不同风格 准备: 琴录音机 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复习《大树妈妈》 二、. 表演唱《大树妈妈》 分小组表演,个别演唱。 三小结 四聆听《春晓》《春之歌》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跟随音乐,做律动。 五小结 第二课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一、能随《都有一个红亮的心》念一句京白和做一个亮相的动作,表现出对京剧独特韵味有兴趣。二、能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哼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四、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五、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教具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

(完整版)新湘教版二年级下音乐全册教案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本册音乐教材内容。 2、学习有关音乐教学中注意事项,课堂常规。 3、了解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音乐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很高兴能和二年级** 班的同学们合作学习音乐,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姓是一种颜色,和一种鸟同名,你能猜猜我的姓名吗?(生答)对了,大家可以叫我黄老师,希望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能相互帮助,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二、课堂常规: 1、爱护音乐课本。音乐书是我们三年级一学期的循环教材,我们三四个班的孩子共一套书,希望大家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你们的音乐课本,让它能完整的陪伴你们一起愉快地度过每一节音乐课,平时做到轻拿轻放,不丢弃、不涂写、不卷角。 2、音乐课本收发制度: A、评选音乐科代表:爱好者音乐、能干、勤劳的优秀学生,负责收发全班的课本到组。 B、评选音乐组长:爱好音乐、能干、负责的优秀学生,负责各组课本的收发,监督每位同学爱护课本。 3、学生歌唱姿势教学: A、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 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B、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C、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D 、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E 、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F 、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G、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 的面积,两 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 4、音乐是人心灵的体操。爱好音乐,平时多唱歌,多跳舞,你的身心一定会更健康,生活会更快乐。不爱好音乐的同学,你也要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 三、学唱音乐课的上课问候语和下课礼貌结束语: 1. 上课问候语:1=C 2/4 1 2 3 4 | 5 - | i 5 0 | 5 3 0 | 5 4 3 2 | 1 - ||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2. 下课结束语:1=C 2/4 6 5 6 i | i - | 3 5. | 6 5. | 6 5 6 i | i - || (师)同学们再见!(生)再见!再见!黄老师再见! 四、小结课堂: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提出希望。 五、课后记: 第一课 第一课时(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难点: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音乐下册 年级:二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音乐下册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二年级教材为人音版教材的实验本,教材贯穿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突出教科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 二、任教年级基本情况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措施 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知和鉴赏 六、教学进度安排

1~2周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3~4周第二单元难忘的歌 5~6 周第三单元童趣 7~8 周第四单元快乐的舞蹈 9~10周第五单元兽王 10~11周第六单元愉快的劳动 11~12周第七单元小音乐家 12~13周第八单元静静的 13~14周第九单元飞呀飞 14~15周第十单元跳起舞 16周总复习、考试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一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教案

一二年级音乐教案【全册】教案 听《口哨与小狗》 唱《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并能背唱歌词。 2、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改编的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两个孩子一块儿放鸭、放牛,一块儿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回家时的愉快情景,表现了孩子们之间真挚朴实的友谊。 《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和倚音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听听想想——感受音乐 吹一吹: 请会吹口哨的学生吹几声,让大家欣赏,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听一听: 要求大家安静地聆听《口哨与小狗》全曲。 想一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谈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内心感受,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表现自己的心情? 说一说: 音乐中还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小狗的叫声?可以用什么样图形表示小狗的叫声,还可以要求大家用嗓音模仿小狗的叫声叫声,并说说小狗叫声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走一走: 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表现主人与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脚步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二、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学唱新歌《一对好朋友》 教师导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对好朋友,他们是谁呀?请小朋友们认真聆听歌曲《一对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 第一次完整地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并说一说在歌曲中有没有听到动物的叫声。第二次聆听歌曲,听完后要求大家模仿歌曲里鸭子和小牛的叫声,要求节奏和歌曲节奏相吻合。 第三次聆听歌曲,要求学生在歌曲中出现衬词“哩喽喽”时,轻声跟唱。 跟老师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 册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简谱、五线谱)

石家庄市桃园小学 第一单元妈妈·老师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本单元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象力。 (二)具体要求 1.通过唱歌和歌表演,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2.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感受、听辨音的高低。 3.通过欣赏《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加深对妈妈与老师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钢琴、录音机(或CD)、多媒体软件及有关图片。 2.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沙锤、三角铁等)。 3.各种动物玩具。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简谱、五线谱)二年级上册 (二)文字图片资料 1.小乌鸦的图片。 2.有关乐器的挂图。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唱歌《鲜花爱雨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歌曲《我爱米兰》《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以及音乐活动“音的高低”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妈妈、老师、同学、朋友,通过教学感受亲情、师生情及友情。 本单元选择的几首曲目都和妈妈、老师有关。通过唱歌和音乐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热情,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本单元设置的音乐活动“音的高低”,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收集并听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进行归类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延长歌曲,并注意演唱时的分句和强弱力度的控制。 本单元的难点: 1.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2.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三)教材分析 1.《鲜花爱雨露》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歌曲旋律流畅、优美。 歌曲为大调式,2/4拍,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这首歌曲可作为歌表演进行创作活动。 2.《我爱米兰》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4/4拍。 这是一首充满朝气的校园歌曲,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本单元第一课,歌曲《鲜花爱雨露》把学生比作鲜花,而本课把米兰比作老师,不同的比喻,表达的都是尊师、爱师的情感。 3.“音的高低” 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撞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音的高低”,可以进行几种声音模仿游戏: ①请学生编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爷爷、妈妈、老牛、小羊、老虎、小猫等不同的角色,模仿他们的说话声和叫声。 ②念童谣。念到“叮”时声音高,念到‘当”时声音低。可以分组进行。 ③根据条件选听一段器乐合奏作品,让学生听辨乐曲中的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 4.《小乌鸦爱妈妈》 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思。 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同音进行较多,具有叙事的特点。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情趣。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表演《早上好》。 二、 聆听管弦乐曲《森林水车》。 教学过程: 一、 歌曲表演《早上好》。、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 聆听管弦乐曲《森林水车》。 、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早上好》。 二、歌曲表演《小麻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早上好》。 注重让学生感受音乐,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 歌曲表演《小麻雀》。 、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7、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 让学生自行选择打击乐器。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三、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时间的歌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春之歌1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与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与《春之歌》的曲式结构;了解门德尔松以及主要作品。 重点难点 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打击乐曲、音响资料(多种版本的《春之歌》) 2.资料补充: (1)作曲家介绍: (2)无词歌:"无词歌"亦称"无言歌",就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就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门德尔松一生总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大约创作于1830至1845年间,分为八集出版。 (3)作品介绍: 《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作品第6 2号),A大调,2/4拍。本曲为门德尔松创作的所有"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不仅用于钢琴独奏,还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与其它乐器的独奏曲而广

为流传,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片段1),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单纯,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从而利用钢琴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们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天才发出赞叹。在伴奏与踏板的关系中,也显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感受春天变化 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寒假里您们过得愉快不? 生:很愉快; 师:春天来了,您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天气变暖与了;小草发芽了。。。。。。 师: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瞧一瞧春天的变化 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 (一)了解门德尔松与无词歌 1.认识无词歌与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 欣赏钢琴版的《春之歌》,以感受情绪为先,对乐曲有初步的感知,先不出示乐曲的标题,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给乐曲写上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出发》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作品分析 1949年10月,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第一乐章《出发》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乐曲的引子抽写了火车出站的情形。在这活跃的背景上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奏出了一支兴高采烈的曲调,音色明亮,引出乐曲的第一部分。在弦乐组演奏的轻盈背景上,弦乐、木琴奏出乐曲的第二主题柔和而轻快。表现火车疾驰在祖国的旷野上,表达了孩子们快乐和喜悦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能分辨乐曲两个不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体会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聆听音乐,把握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感受音乐形象 1. 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学生感受火车行进的律动。 乐曲的引子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的情形。听,圆号吹响了坚定的引子,小号紧随其后。出发的号角吹响了,定音鼓均匀的敲击,小鼓哗啦啦的倚音,弦乐奏出机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号等,都勾出一幅车轮转动、汽笛长鸣,火车由慢到快、缓缓离开车站的画面。 2. 完整聆听乐曲《出发》音频,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1)乐曲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简介乐曲背景。 乐曲《出发》是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首交响套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表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冬天乘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 (二)分段欣赏

1. 再次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请学生注意欣赏。 (1)音乐模拟火车启动到行进的音响,速度是怎样的? (2)火车拉响汽笛的音响,是由什么乐器模拟的? (3)火车前进的律动,是由什么乐器表现的? 2.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欣赏主题A音频,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并边听音乐边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 3.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在聆听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联想? (三)完整欣赏乐曲《出发》 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1. 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2. 主题A和主题B出现时,分别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管弦乐曲《出发》,它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表达了去游玩的小朋友们高兴的心情,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欣赏到他的其它作品。 《郊游》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作品分析 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 歌曲描写了儿童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歌曲为非规整结构,第一句与第三句完全相同。音域不宽,八度。节奏平稳。曲调围绕Sol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最新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

20xx—20xx年最新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 教 案 任课老师: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水车》 编创与活动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水车》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 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2.歌曲《早上好》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 上口。 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 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3.歌曲《小麻雀》 《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 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