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利率是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也是对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率范畴非常类似于价格范畴,也有人称利率是一种价格,即使用资金的价格。在大力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中国,利率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范畴,政府的利率政策正对经济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回顾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利率政策的演变,并由此讨论我国未来利率政策的改革取向。

一、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回顾(1949-1998)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政策(1949-1978)

1.建国初期过渡性利率政策

全国解放之际,我国政府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银行三家革命根据地银行基础上,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成立之初,就面临极其困难的局面。

针对当时的情况,为了抑止飞涨的物价、筹措积累资金恢复经济和改造私营工商业,中国人民银行首先采取高利率政策。194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表规定,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高达月息150%;6个月以上的可面议,活期存款利率也有30%。相应地,贷款利率高达90210%(对私营商业贷款),其它类型的利率也都很高。这一利率水平高于当时物价上涨幅度,高利率政策有效地打击了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活动,同时吸引了大量资金,增强了银行的实力。

1950年初,全国物价稳定趋跌,高利率政策无论对银行经营还是对工商业经营都已不再合适,中国人民银行就根据物价水平、各行业利润水平及时调整利率。1950年5月份规定的一个月定期存款月息降为15%,贷款利率也相应调低为最高不超过30%。此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于1951年2月和1952年6月进一步调整利率水平,到1952年6月,一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至7.5%,一年期的也只有12%。此外,还统一了关内各区行的利率。

在这段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上,人行主要掌握两条原则:一是对国营、集体和私人区别对待,以兼顾各方面要求;二是既注意不脱离市场,又不追随于市场之后,快速反应、朝订夕改。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最高限额,各地适当调整并上报备案。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1)折实存款。所谓折实存款,就是以货币折成实物存入,到期提取以实物折合货币付给,实物以标准实物单位计算,一个标准实物单位包括面粉1斤、玉米面(或小米)1斤、布1尺,以当地前5日的平均物价计算。这一储蓄形式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打击投机、鼓励储蓄、吸收储资、发展生产。当物价稳定之后,折实存款逐步收缩,1952年6月,正式停办这种存款。在此期间,天津还试办过折实贷款业务。(2)对私营银钱业的管理。解放初期,在一些大的私人储蓄中,私人银钱业占到总额的71%,所以影响很大。国家在对其逐步实行改造的同时,采取成立利率委员会制定行庄利率、规定最高利率等办法,对私营银钱业进行利率管理。(3)对自由借贷,利率由双方商定,不加限制。上面这些政策措施,在稳定市场、动员资金、刺激生产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由于现实情况既特殊又复杂,利率政策表现出调整频繁、幅度很大的特征,属于过渡性利率阶段。2.一五时期及时调整的利率政策

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国家有两大经济任务:一是大力推进经济建设;二是对旧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的金融利率政策也必须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为此,利率政策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大幅度调低利率。为了刺激,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有必要继续降低利率。1953年10月13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通知,调整利率。此次调整首先是大幅度调低贷款利率,如国营工业贷款由月息69.9%调低为定额内4.5%和超定额4.8%;国营商业贷款由月息10%调低为6.9%;其它所有制性质的行业贷款也相应调低。这次调低的幅度应该说

相当大,但在调低贷款利率的同时,存款利率除国营存款利率适当调低外,其它存款利率均未作调整。这样做,很明显是为了既能大力支持经济建设,又仍能吸引闲置资金。直到1955年9月17日,由于存款利率明显偏高,有些种类已经出现存贷利率倒挂现象,才又大幅度降低存款利率。如当时公债年息为4%,贷款年息为10.8%和12%,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却高达14.4%,这种状况明显不合理。调低后的一年期以上存款年息为7.92%,其它档次利率也相应下调,且幅度较大。

(二)按企业性质不同实行差别利率。为了配合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在利率政策上实行差别利率,即对国营企业贷款利率低于公私合营企业,而公私合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又低于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中的几次利率调整都体现这一原则。实行差别利率政策,一方面支持国营企业的壮大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促使私营企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政策在当时很有成效。到1957年底,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确立,才对差别利率政策作适当调整,主要是取消繁杂的利率档次,简化和统一利率标准。另外,政府在调整利率政策时,也注意促使企业有效使用资金,既鼓励扩大生产,也促进企业节约使用、合理使用资金。如改变原来只分工商业、不分贷款用途的做法,调整为按贷款用途不同实行不同利率的政策。适当提高工业企业贷款利率,使之与商业贷款利率持平,旨在促使工业企业有效使用资金,把结息方式由原来半年结息或到期结息改为按季结息。显然,通过不断调整,当时利率政策日趋合理,更加完善,不论在利率水平上,还是在一些相关的利率政策上,都更符合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3.1958-1978:左倾主义的利率政策

1958-1978年主要是二五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左倾错误的严重影响,在经济工作中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利率政策也受到严重干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偏面地大幅度降低利率。大跃进时期,一些人认为存款利率高影响了群众集资。于是,1958年11月起,政府决定降低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由月息2.4%降为1.8%;一年期的由6%降为4%;同时降低华侨储蓄存款利率,还规定信用社吸收存款必须执行银行利率。1959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压缩社会购买力、缓和市场物资供应紧张的状况,决定提高存款利率。一年期利率由月息4%提高到5.1%,活期存款利率不变。但是到了1965年,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储蓄存款也要讲动员,因而从4月21日起再降存款利率。一年期利率降至3.3%,并且取消3个月、2年、3年的存款利率档次;同时还增办所谓现金保管业务,名为现金保管,实为期存款无息。到了文革期间,左倾思潮更是走向极端。在利率政策上,一度曾完全否定利息,把利息说成剥削,甚至冻结存款、查抄存款,极端片面地把“利息越来越低,利差越来越小,利率档次越来越少”当成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利率政策完全走样。1971年8月,再次大幅度调低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月息3.3%降至2.7%,把本来已偏低的利率水平又猛降近20%。有些地方甚至还搞无息储蓄存款。除此之外,还缩小了计息范围,对党团工会存款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存款均不计息,对贷款甚至也免息。

(二)、过分简化利率档次。在否定利息的指导思想下,几次利率调整都不断取消一些存款利率档次,过分简化为半年、一年和活期三种档次,这实质也是降息乃至免息的一种形式。在贷款利率上,把结算贷款利率、农工商贷款利率、信用社对个人贷款利率全都统一为月息6%。显然,这段时期的利率调整政策严重地违背、违背现实,非常不合理,大大削弱了利率的杠杆作用,可以说把前一时期日趋完善合理的利率政策搞得一团糟,实为中国利率政策史上的一个污点。

总之,总结整个这段时期(1949-1978)的利率政策我们发现: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资与资金都由政府分配,市场的作用极大地受到抑制,银行异化为财政的金库,存款更多地作

为记帐符号,利率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与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抹杀商品货币关系等本质相一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政策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利率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利率的制定由国务院决定

计划经济条件下,物资、信贷的分配权都掌握在国家手中,货币的能动性被大大地降低。作为实物经济的对立面,货币只能消极地、静态地去与物资相平衡。因此,没有必要利用利率去调节货币的供求。利率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高度集中的财政分配体制,以及高度集中的信贷补充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当时那种以政府实物分配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在利率体制上的体现。

2.利率政策以低为主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信贷资金只是作为物资的附属物被政府分配,利率并未被当作使用资金的成本,更不存在利用利率杠杆引导资金流向的问题。银行作为资金分配的中介,也不把信贷当作商品来经营,不实行经济核算,不讲求利润。1971年8月,中国的利率水平已到经降低到最低点:存款利率最高的2厘7,最低的1厘5;贷款利率最高4厘2,最低1厘8。过低的利率水平使得存贷款利率的绝对浮动范围和存贷款利率间的绝对差额都变得如此的小,以致利息的收与不收,收多收少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利率政策的效应几乎被政府制定的“超低利率”剥夺了。

3.利率政策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生产关系的调整

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蜕化了。利率政策的目标也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服务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例如:(1)对私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要高于对国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这主要是为了有利于促进私营经济的改造,有利于增强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2)对农村合作经济的贷款利率低于对国营经济的贷款利率,这是为了有利于促进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3)对现金实行管理,对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贷款利率优惠,这是为了取缔商业信用,有利于将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等等。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政策(1979-1998)

4.1978-1985:拨乱反正的利率政策

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极左思想遭清算,全国各条战线都在拨乱反正。在利率政策上,政府也作了较大的调整,把在文革时期被扭曲了的利率政策纠正过来,重新认识利率这一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同时,为适应商品的需要,对利率管理制度作了较大的改革。

(一)提高利率,增加档次。在这段时期,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利率水平异常低下,档次种类过于简单的不合理状况彻底扭转过来,使其达到合理正常的水平,以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从1979 年到1985 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979年4月、1980年4月、1982年4月、1985年4月和8月五次提高存款利率,这些调高政策都是配合当时实际情况和经济改革的需要而推出的。前几次调整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情况得以扭转、经济走上稳步发展轨道而急需大量建设资金的背景下做出的。事实证明,把利率水平提高到合理水平,非常有利于其经济杠杆功能的发挥,吸储大量资金。而1985年的两次提高利率则是因为工资价格体制改革的推行,引起性物价上涨,从而综合物价指数上升,提高利率确保储户利益。到1985年8月,活期利率已从1971年的月息1.8%调至2.4%;一年期利率从1971年的2.7%调至6.0%,基本上恢复到1955年比较合理的利率水平。与此同时,还增加了3年、5年和8年等利率档次,以满足储户的不同需要。在1979和1980年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贷款利率仍维持在原来低水平上,因而出现了存贷利率部分倒挂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在1982年调整利率时,也同时调高贷款利率,此后也几次提高各种类贷款利率,使存贷利率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贷款利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银行的经济核算,更有利于促使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充分发挥利率经济杠杆功能。

(二)改革利率管理体制。我国的利率管理权完全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利率的重大调整须报请国务院批准,各级分行和专业银行都无权变动利率,这是严格的计划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有利于实行统一的利率政策,但也有不少弊端,如不能及时灵活地因时、因地制订合理的利率水平等。在1982年1月全面调整利率时,国务院授予中国人民银行20%的利率浮动权限,即在原定的利率水平上,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情况上下浮动20%。允许利率一定幅度的浮动,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利率政策打破计划控制、逐步由一定幅度的浮动向全面市场化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从现在经济市场化角度看,这一步更是难能可贵。中国人民银行在获得浮动权限后,就选择部分大中城市试行,并把部分浮动权限下放给专业银行。银行的放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本着接近市场利率的原则,根据贷款项目的社会效益、利润水平、偿还能力等进行上下浮动。这对促进企业有效使用资金、提高银行资产质量有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在中国利率政策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完全扭转了文革时期的不合理状况,回到利率水平日趋完善合理的轨道。更重要的是,浮动利率政策的开始实施,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十分可喜的一步。

5.1986-1989:波动起伏的利率政策

这段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随着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波动而有规律性地波动。波动特征是利率水平一上一下,波幅不大。

以一年期利率为例,波谷为月息6.0%(1985年8月),波峰为月息9.45%(1989年2月)。很明显,这段时期内的利率水平很规则地上下波动。一上:第一波上升期实际从1985年就开始,那一年的两次利率调整主要是因为物价上升过快而进行的。此后的几年,经济建设日益高涨,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巨大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控不够,经济体系产生过热现象,同时相伴产生的是通货膨胀逐年攀升,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9月1日起全面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利率从月息6.0%提高到7.2%。这次调整的特点:一是在提高利率水平的同时,将企事业单位存款利率与个人存款利率拉平,而以往都是前者低于后者;二是同时提高贷款利率,且调整范围较广,包括各种优惠贷款都有不同幅度提高;三是同时提高人行与各专业银行间的存贷款利率。这说明此次调整是一个大动作。但是,利率上调未能压制经济过热现象,并且1988年底到1989年初,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全国大中城市出现抢购风和挤兑存款现象,储蓄存款增幅出现较大的回落。为了控制这种局面,政府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并在1989年2月1日起再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提至月息9.45%,利率水平达到此波的高峰。一下:到1989年下半年,全面收缩的治理整理初见成效,经济过热现象得到制止,但不幸的是,马上就出现市场销售疲软,工业增长速度骤降的局面,收缩过猛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对以上两个阶段(1978-1989)的政策做个整体性评价,我们认为1978年到1989年是我国利率改革的起步之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实践上也着力培育商品货币关系,强化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相应地,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功能有所加强,政府对资金配置的作用开始弱化。这一阶段利率政策的特征体现为:

1.中央银行行使利率的制定权,专业银行拥有利率的浮动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率的管理权限开始分散。各种存款的最高利率和各种贷款的最低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订,报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分别制定差别利率,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各专业银行总行具有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利率浮动幅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利率管理权限的分散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度在降低,利率高低与经济的关联度上升,这为利率调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2.利率调控体系的建立

伴随市场化、商品化的深化,利率对经济的调控功能得到加强。中国逐渐建立起双层的利率调控体系,即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和专业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包括:

(1)对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调整以调节整个货币供给量;

(2)实行利率管制,中央银行规定专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限额;

(3)差别利率,即中央银行根据专业银行贷款的不同用途和再贴现票据的不同性质,实行不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

而专业银行的利率体系以调控货币流通为目标,内容包括:

(1)对国家扶植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实行优惠利率;

(2)惩罚利率,即对企业的积压物资贷款、逾期贷款以及挪用贷款进行加息;

(3)实行浮动利率、累进利率和贴现利率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得货币的“商品”属性得以体现,利率也开始被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杠杆。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中国的双层利率调控体系中仍有过多政府干预的痕迹。如专业银行对政府扶持的企业,不论效益好坏,都要实行“优惠利率”;再如,专业银行没有制定存、贷款利率的权力等。这一段时期的中国利率政策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专业银行”还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这一现实,在利率体现上仍存在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权力的“侵蚀”。

二、近些年来我国的利率政策

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展望(2020年-2021年)

大数据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xx课题组 主持人: 课题成员:

摘要:大数据具有规模大、种类多、生成速度快、价值巨大但密度低的特点。大数据应 用就是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实现大数据价值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式以及常用的分析工具,将大数据应用归纳为6个关键领域:结构化数据分析、文本分析、Web分析、多媒体分析、社交网 络分析和移动分析,并列举了若干大数据的典型应用。最后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实 践以及数据安全等4个方面总结了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并对大数据应用未来的研究进行展 望。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存储4V 在过去的20年中,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数据增长,包括医疗保健和科学传感器 用户生成数据、互联网和金融公司、供应链系统等。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1]称,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 1.8ZB(1ZB≈1021ZB),在短短5年间增长了近9倍,而且预计这一数字将每两年至少翻一番。大数据这一术语正是产生在全球数据爆炸增长的背景 下用来形容庞大的数据集合。与传统的数据集合相比,大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非结构化数 据,且大数据需要更多的实时分析。此外,大数据还为挖掘隐藏的价值带来了新的机遇,同 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这些数据。 一、大数据的定义 目前,虽然大数据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但是关于大数据的定义却众说纷纭。 大数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除去数据量庞大,大数据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数据与“海量数据”和“非常大的数据”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 无法在有限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 数据集合。科技企业、研究学者、数据分析师和技术顾问们,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对于 大数据有着不同的定义。通过以下定义,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数据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而的深刻内涵。 2010年Apache Hadoop组织将大数据定义为,“普通的计算机软件无法在可接受的时 间范围内捕捉、管理、处理的规模庞大的数据集”。在此定义的基础上,2011年5月,全球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发布了名为“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的报告,在报告中对大数据的定义进行了扩充。大数据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 存储、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该定义有两方而内涵:(1)符合大数据标准的数据集

中国未来发展计划.doc

未来海洋发展计划 一、人类建立共同的目标、才会有和平。 二、新的消费观念:消费科学、消费未来、消费海洋。 三、《海浪稳浪器》的推广和应用。 四、《海洋移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五、海洋航线的从新规划。 六、海上城市与航空业的改变。 七、海上城市与大气环流的调控。 八、月球列车与太空业的发展。 九、小行星的捕获和太空飞行。 一、人类建立共同目标、才会有和平。 1、人类建立共同目标;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脾气越来越差。如果我们人类不是共同的努力,如何能够应对;现在的气候、环境、能源、淡水、粮食以及全人类的社会矛盾! 在这一点迪拜已经做出了榜样。迪拜这个国家85%是外来人口。只有15%是本地人。这里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这里有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阶层的人士。正是这85%的人。利用了迪拜这个平台,打造出迪拜的奇迹。 2、人类只要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时,人们才会放弃,国家和种族之间不该应有的矛盾。走向一个发展目标上来。当资源受到限制时,人们又要回到意识形态当中去。我们首先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向海洋出发,建立一个共同的;《液态地球村》。让全世界各国都来参加这个建设。建设成为一个、《液态地球村文化》。如先建设;《海浪稳浪器》,再建《海上城市》。将海洋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解决能源、电能、淡水、气候、环境、粮食等各种矛盾。通过海洋建设,人类将改变固有的思维,和偏执的智库思想和理论。走上共同创新发展之路。让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当我们走近海洋;才会知道人的渺小,我们会更加懂得合作。有了合作;我们将有无尽的发展和研究课题。从每一滴水、到小的水草、到各种各样的鱼类。从天上的星星、到地上的石头、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当整个社会都在,从观察生活中获得利益,人们的思维将有一个彻底的改变。社会矛盾将大大减少。我们通过这样的发展,制造出更多的产业,提供给大家选择。(象;体育产业,娱乐和服务产业等)。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让每个人都能有事情可作,这样的;《液态地球村文化》。将给世界带来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二、新的消费观念、消费科学、消费未来、消费海洋。 1、新的消费观念;我们国家的消费市场大都是引导消费;从明星消费到品牌消费,到体验消费都离不开;面子消费的根本。一切为了面子去消费,市场上讲的是装蒜经济学。大多数人都在装蒜,这样的消费市场,是非常好引导的。请他们去当专家谁都高兴。请他们去当市场的引导者。只要给点小钱,他们都会出来工作。这样的消费市场是最好培养的市场。只要利用好经济这个杠杆、新的消费观念就会很快的培养和引导出来。 2、消费科学;首先从游戏开始、将游戏转变成为科技的模拟市场。让更多的游戏高手参与进来。参与科技模拟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得到新知识的普及,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更多的人参与新科学当中来。首先要懂得什么是科学,什么样的科学是我们消费的方向。如新的知识创新,将是我们大家消费的方向。让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拟回顾大数据的发端、发展和现状,研判大数据的未来趋势,简述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并汇报我对信息化新阶段和数字经济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大数据的发端与发展 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基于数据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公开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 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

2020年(发展战略)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战略)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三) 邓楠(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科技部是国务院主管科技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能我归结为六条: 第壹,是科技发展的政策的制定。这个政策包括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战略以及法律法规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是制定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这是科技部壹个很重要的工作。刚才大家谈到希望了解科技计划有关情况,我们“十五”计划,实际上就是“3+2”的科技计划:“3”,就是以项目为主的主体计划,壹个是863计划,壹个是国家攻关计划,壹个是973计划;“2”,壹个是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的计划,壹个是产业化环境的计划。下面我具体介绍壹下: 863计划主要是由专家来管,主要是高新技术及产业化问题。这个计划“十五”期间的总经费是150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六个领域(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资源和环境)和十九个主题,那么我们于“十五”期间863计划,主要是由重大项目和十九个主题组成的,重大项目当下安排了27项,占总经费的60%;十九个主题占总经费的40%。那么于主题里面,我们特别强调要拿出壹部分的经费来支持创新性的项目,就是支持交叉科学创新性的项目。 国家攻关计划,主要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的壹些技术。这个经费大概于“十五”期间每年是12亿元左右,经费不是很大,因为这壹块也是唯独“十五”没有增长的经费,或者是增长幅度很小的。这壹块主要的内容包括农业、工业、社会发展三大领域。攻关计划也是分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壹共32项,占总经费的60%;重点项目当下安排61项,占总经费的40%。我们863计划和攻关项目均是突出重点,加大强度,争取于五年的时间做出具体的成果来。攻关计划虽然经费比较少,

2017年互联网+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汇报内容A 城市交通的数据 B 大数据应用现状 C 未来展望

交通基础数据动态运行数据 车辆和人员行为数据 城市交通数据 检测设备交通基础设施 城市背 景数据 人口、土地开发、社会经济 气象、道路施工、大型活动 第五次综合调查交通调 查数据 运输经济调查

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规模(以北京为例) 动态运行数据道路检测数据断面流量、速度、车型采集:2分钟,500万记录/天 车辆卫星定位数据 (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 车和部分货车) 经纬度、时间、方位角、车辆代码采集:60秒(将升为12秒) 6万辆出租车,15G,9000万记录/天 2万辆公交车,5G,3000万记录/天电子收费数据 (IC卡、ETC) 收费时间、位置、线路、额度公交IC卡:2500万记录/天,10G/天 ETC:300万记录/天 车辆识别数据 (视频、RFID) 检测位置和时间、车牌号 (车辆属性数据) 采集:2分钟 2G,500万记录/天(按检测点存储)交通事故数据事故位置、时间、类型 伪码移动信令数据信令发生位置、时间、活动类型北京移动:1800万样本,10亿条/天移动互联网众包数据触发时间、位置、用户高德:2013年12月6日,9G/天 抽样调查数据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运输经济专项 调查、出行方式意愿性调查第五次综合调查:共18项调查,其中:入户调查4万户约12万人(面对面) 城市背景数据土地利用、人口分布、气象 道路施工、交通事件 多张网、交错关联 交通基础数据人(从业人员)、车、路(道路网、 公交线路) 数据规模及特征

应用一:浮动车计算系统 由行驶车辆(出租汽车)作为样本,计算获得路段车速(拥堵水平) 北京:40000辆出租汽车,5分钟(20秒)计算一次 五环内路网覆盖率80%,精度86%以上 出租汽车GPS点实时路况

我国电信未来五年内信息化发展规划

中国电信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1.0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概述 1.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0后电信行业开放步伐的加快,电信南北拆分后“5+l”竞争格局 的形成,国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 性化服务需求,运营商必须从原有面向产品和业务的经营模式向面向市场和客户的经营模式转变。集团公司由此提出了“全面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奋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电信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电信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 中国电信业务种类多、用户规模大,具有运营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处理量大、业务流程复杂等特点,对信息化高度依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周德强总经理在2003年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国电信能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无论是五项机制创新、五项集中管理,还是流程重组都需要企业信息化做支撑,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管理现代化。”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提高运营支撑和企业管理水平”,是中国电信面对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形成的“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工T系统建设和管理模式,曾支撑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改革的推进,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电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不断的改革重组,中国电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未能进行统一规划,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导致了应用系统孤立、数据分散、投资效益低、专业工T人员分散和供应商管理不足,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战略,打破信息孤岛,有效支撑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全面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05677258.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规划 一、前言 我们每个在人生大道上拼搏的个体其实就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而奋斗的目标则好比靶心,要精确的获得"10环",实现自己作为"箭"的价值,离不开科学而严谨的职业规划.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注重企业品牌和员工立体发展的资深传媒,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并结合自己四年系统而专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习和三年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未来五年职业发展规划. 二.自我盘点与公司岗位分析 一直就对媒体行业感兴趣的我,拥有三年旅游行业工作经验,独立大客户交流心得,并且拥有带领20人团队创业经验.本人酷爱文学,坚持写作,以书作伴,文字功底较为厚实;工作中坚持以文回友,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商业人士,注重自我总结梳理,要求进步,渴望挑战;以开拓之志,务进取之实,积极参与会展策划. 魅力中国行商务有限公司的核心理念是"文化输出和旅游输入",通过对公司的了解和领导安排,我认为自己适合公司的权威期刊<魅力中国>编辑职务和节庆中华会展策划职务,加上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配合公司的培养,一定可以胜任工作安排. 三.未来五年生活规划---立足公司:做综合素质全面的公司多面手和专业过硬的攻坚者 经过公司的试用期(3个月),必须能够胜任编辑一职.我相信这五年生活中将是一个必须经历、也是对个人成长很有好处的圆梦过程,在这样一个圆梦的过程中,既可享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又可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专业复合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既能胜任企业中的专业技能岗位,又可在合适的时候,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爱好、文字方面的专长、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触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规划如下: 1;学历、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层次,将专业技能熟练运用到专业实践,全面熟悉期刊创办.编辑.发行相关环节,与公司一道,为把<魅力中国>办进期刊前100强;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五年里,结合工作需要,以公司的旅游网站为平台,注重"旅游输入"的发展宗旨,学习网络商务,网络管理技术和宣传渠道,主动融入市场推广平台,并具备发展商机的敏锐嗅觉.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与广大客户交流,坚持每天认识一个新客户,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坚持参加健身运动,增强体质,为更大的挑战做准备; 4,业务素质:两年内学好粤语和商务英语,不断向高素质人才层次迈进. 三年内能独立编辑和开展栏目策划,五年里把编辑栏目办成拳头项目;三年内把自己塑造成经验丰富的会展策划人才;四年内把"节庆中华会展"策划成和旅交会一样的名牌会展,形成大规模,带来高效益. 四、未来五年职业规划---融入市场:做高效的职业人士和市场宠儿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就未来五年工作规划如下 1,熟悉适应(1年):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管理者的安排分工,迅速熟悉并适应自己的工作,用平静的心态迎接工作的挑战,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赐予,用进取的心勇攀专业的高峰; 认真研读公司文化,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并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密切结合.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大力普及自己的城市文化水平.通过一年时间,我必须要成为公司期刊的得力干将,对稿件采写.加工修改相当熟悉和精确,采编栏目成为公司的形象. 2,融入开拓(2年):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财富,怀着紧迫的使命感,以孜孜不倦的敬业态度把自己和公司融为一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益,为公司创造业绩,从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开拓进取,屹立同行之林;在作好编辑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注重策划知识修养.成为公司出色的会展策划师. 协助公司会展策划部把"节庆中华会展"做成品牌,同时积极开发城市特色产品,具备全立体进行城市推广和无障碍粤语交流的素质. 3,攀登晋升(2年):细节决定一切,有了宏观的工作效益和技能,还要注重细节素质的适时培养: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朱孔村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石油”资源,如何利用好这种“新石油”资源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Abstract: Data is the “new petroleum”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new petroleum” resource needs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g data;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1 大数据技术概述 1.1大数据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全球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人类需要不停的面对来自数据的挑战。为满足商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产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为满足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而产生了NoSQL技术,而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型数据集分析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总体而言,其关键在于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维基百科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一个超大的、难以用现有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国际数据公司(IDC)给出的报告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1]。 少量的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规律和秩序。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最终为辅助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 1.2大数据发展历程 1.2.1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数据”这个术语开始出现。1998年SGI首席科学家John Masey在USENIX大会上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他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的论文,使用了大数据来描述数据爆炸的现象。但是那时的大数据只表示“大量的数据或数据集”这样的字面含义,还没有涵盖到相关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应用等技术方法与特征内涵 1.2.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是大数据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大数据逐渐为学术界的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定义、内涵、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2003至2006年,Google 发布的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论文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6至2009年,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9年,Jeff Dean在BigTable基础上开发了Spanner数据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开始被应用。 1.2.3成熟阶段 2011年至今,是大数据发展的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从技术概念丰富到了信息资产与思维变革等多个维度,一些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上升为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朱孔村(1985-),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 - 115 -

个人未来发展的规划

个人未来发展的规划 引导语:个人未来发展的规划,由培训网而成,谢谢您的阅读,祝你阅读愉快。 一、社会情况 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社会发展也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将很难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而一份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与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个人发展规划要求你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 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自身因素,同时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经过综合权衡考虑,来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我不敢保证我的职业规划就一定切实可行,但至少它代表了我现阶段人生的最大理想,也是近期最应该付诸时间实践的,它的实施与否主宰着我的后半生的成功与失败。 二、自我认识 1.个人优点: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做事仔细认真,待人热情,思维敏捷,表达流畅,有学习新事物的欲望,自学能力强,考虑问题全面,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认真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 2.个人缺点:缺乏主见,做事不够果断,不够主动,自控能力 较差,容易情绪化。

3.个人小结: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很多人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学着去认识自己,但是真正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的却没有几个。我在性格方面,外向开朗。这样的性格使我乐观.看待事情积极,但同样让我容易情绪化.急于求成。我的爱好广泛,喜欢运动.看书.听音乐,可以说我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但是同时我也会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会有排斥感。对我自己的能力我比较自信的方面是与人交往.组织协调活动,比较缺乏的是做事的主动性。我的人生格言是“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 4.个人发展: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今后要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做事要积极主动,学会约束自己,为人处事要冷静,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对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解决好。 三、环境形势分析 1.社会环境形势分析:现今中国政治稳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但在xx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也显著放缓;国内发生的南方冰雪低温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拟回顾大数据的发端、发展和现状,研判大数据的未来趋势,简述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并汇报我对信息化新阶段和数字经济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大数据的发端与发展 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基于数据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公开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 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雷(Jim Gray)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人类触摸、理解和逼近现实复杂系统的

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计划

未来五年个人发展计划 篇一:个人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个人未来五年职业规划 一、前言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已经工作的我,很早就知道如果不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生活和工作就会没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归,为了高效的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作以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我分析 勤奋好学,诚恳踏实、积极向上。有极强的责任心,善于观察,做事认真。易于沟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及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及时的完成公司所交于的任务。有时比较固执,工作经验不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那。 三、自我评价的缺点和改正 1 遇到自己想不开的事,要保持头脑冷静,要留给自己反思的时间,多反省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头脑灵活起来,多与人沟通,向同事、领导请教,经常学习。 四、未来5年人生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在的工作,在未来会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发展。围绕这个方向,本人初步规划如下: 时间:2011年,2015年 成果目标;通过实践学习,熟练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各大模块的知识,流程及相关内容。职务目标:人力资源经理

能力目标:具备人力资源领域其中一个或几个相关模块的理论基础,通过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接触了解其他模块人力资源活动。 经济目标:年收入4万元—6万元; 篇二:三年-五年个人发展计划 请描述你个人未来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包括年收入、职位要求、区域要求、个人能力提升目标等内容;此内容仅供我们从另一方面了解你的求职目标及意向,同时我们会尽量提供你相关信息,以帮助你了解个人的发展计划是否会与我们的需求接近。 你可以使用表格一用数据填写;或使用表格二用文字叙述。 2 附:以下是我们公司(准)业务职位序列,若您需要参考其他职位情况,请另外咨询我们。 采购代表——采购专员(初/中/高级)——采购主管(初/中/高级)——采购副经理——采购经理 客户服务系列: 客服代表——客服专员(初/中/高级)——客服主管(初/中/高级)——区域客服经理——客服经理 技术服务系列: 技术服务工程师——区域技术经理——技术经理 市场系列: 市场代表——市场专员(初/中/高级)——市场主管(初/中/高级)——区域市场经理——市场经理 篇三:我的未来五年职业生涯规划 我的未来五年职业生涯规划

浅析大数据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大数据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成千上万。获取有用的数据,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时间,而且可以满足具体需求。大数据技术正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从数据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通过进一步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数据;特点;发展趋势 大数据是继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后世界又一热议的信息技术,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大数据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将生活中的东西数据化之后,就可以采用数据的格式对其进行存储、分析,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一、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分析 1)开源软件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几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信息化的时代,各个领域都趋向于智能化、科技化。大数据技术研发出来的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Hadoop、用来进行挖掘和可视化的软件环境、非关系型数据库Hbase、MongoDb 和CounchDB等开源软件,在各行各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软件的研发,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不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 大数据技术主要是从巨大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数据,进而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尤其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人们被无数的信息覆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实现对大数据的智能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水平,需要不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的管理、分析、可视化等等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现如今,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了大数据的各个程序中,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技术越来越受重视 大数据技术包含多种多样的数据处理技术。非结构化的处理数据与传统的文本信息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指图片、文档、视频等数据形式。随着云计算技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_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_个人未来发展规划 最新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简述 个人未来发展规划_个人未来发展规划1 时光匆匆走过一年,大一马上就要结束了,而我也逐渐确定了自己大学毕业后的选择,那就是就业。因此我的大学生涯规划都是围绕就业展开的。一,就业分析 1、我的优势 专业知识,且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怀有极大的热情,相信四年后,通过努力,我会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性格属稍偏内向,安静型,心思细腻,做事认真,考虑问题比较细致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现在正申报URTP项目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积极的一面 待人真诚,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 善于短期规划,而且能很好的完成计划任务 喜欢能让自己静下心来的工作环境,能自己控制、安排的工作,不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的工作 2、我的劣势

我准备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但现在的英语水平远远不够高 实验操作技能与所需水平还有差距 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够高 竞争意识不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够主动,也就是与环境的交互能力不够抗压力能力不强 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欠缺,口语表达能力也不够好,与人交谈时沟通不利,表达不清楚、解释问题抓不住重点、谈吐条理不清 组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欠缺 不喜欢机械行重复的工作,也不喜欢没有计划没有收获的忙乱,不喜欢应酬和刻意的事情 3、外部环境的机遇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社会对生物科学的依赖会越来越强烈,生物科学的发展已被许多国家摆在发展的最前

沿,其发展前景广阔 4、外部环境的劣势 国内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激烈竞争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不足以供给我出国留学 家庭没有社会人脉基础 没有进入知名的大学读书生物科学类专业目前在我国发展不是很好,择业范围不广 二,大学提高篇 1、我的性格,兴趣 我的性格有些内向,但并不是一个缺乏激情的人,是乐观主义者,遇事都会从其好的一面观察。对事情要培养乐观态度,不抛弃不放弃。勇于面对挫折,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未来的挑战,怀有希望,但不过分奢望。 业余时间主动与同学聊天,交流一下对问题的看法,或者讨教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有时会独自一人多躲在安静的

中国发展道路及未来展望

中国发展道路及未来展望 中国发展现况 中国发展现况光靠一份3000字左右的报告是说不完的,由此我简而言之从四个方面简单谈谈中国发展现况。 人口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人口是影响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关于人口问题是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5年底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我们的人口预测将2004和2005年的总人口调整为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致,然后对未来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我国总人口在2010年将达到13.50亿人,2020年将达到14.25亿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峰值,约为14.42亿,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如果长期保持1.8的生育水平,则到2050年时,我国总人口会缓慢减少到13.83亿,但是中国将迎来持续、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无论是老年人口规模还是其比例都在迅速上升。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在2000年达到7%,2005年达到7.8%。2005年以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逐渐加快,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会达到9.8%。2015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测显示从2015年到2035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达到20%;从此,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2015年国家实行了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文化 一个没有自己的文明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近20年来,我们一直饱受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为什么不去发展下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呢?以下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第二,丰富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我国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民族文化资源方面,56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极为丰富;现代文化资源方面,在20世纪,中国在政治上经历了帝制、总统制、共和制,在经济上发生了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文化上则是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流派异彩纷呈。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流传久远的《花木兰》故事,让许多人熟视无睹,但在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积累、多样文化形态,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宝贵文化资源。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我国令人称羡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临床大数据的现状和未来

临床大数据的现状和未来 杭州著云科技李岩 有些人总认为,医院的临床数据还够不上大数据的范畴;也有人认为,这些技术离我们还远;这里,我不做这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眼界不同罢了! 当下,很多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依然采用传统的做法,当然,从我自己的角度和经历来分析这个事情,基本出于以下几点: 1、软件厂家的推荐 大多数承建临床数据中心的多为HIS软件厂商,这些厂商无论大小,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关系型做法进行设计。优点是产品成熟度很高,搞研发的基本了解一下就能够设计出来;而且研发成本相对较低,总之是你有我也有,好坏只是相对而已。这些软件厂家给用户推荐的时候,当然,都会用成熟的产品来打动用户,一是避免自己冒险,而是迎合客户的使用习惯。 2、传统的关系型数据距离用户更近 客户对传统的关系型在使用和掌握上可以说是更加熟练,平时改改数据,做做报表,使用熟练的标准SQL完成,熟练一些的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使得关系型的数据库更加让他们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3、大厂商的难于落地 很多大厂家如INTEL、IBM、ORIONHEALTH等等,这些大厂家在医疗行业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有一大堆国际客户可以炫耀,但是一旦涉及到落地,那么很多时候都需要医院或者HIS软件开发商来协助完成,因为国内的HIS从来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他们不会涉足过深。打个比方,他们设计图纸,然后告诉你,盖房子的事情你自己去做吧。如果由他们来做,那么每天按美金计算的成本或者后续组件的成本都会非常高。4、管理决策层的保守 通常临床数据中心的平台成本都相对较高,因为涉及到的东西可以说很多,如ETL、EMPI、统一视图等等;另外,客户都希望在临床数据中心中进行额外功能的扩展,比如说,能否在实现一下报表?这样,领导层在进行项目审批的过程中,总会参考其他医院、软件供应商的信息,即便有心进行大数据方向的研究,但是,求稳和安全性总是放在第一位的,毕竟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即便不好,也不会落下“冲动”或者“不慎重”的把柄! 5、大数据的价值不突出 有些投资人问我,医疗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我回答说,国内的模式还不是很清晰,而且,传统行业的医疗数据不能与国外或者互联网行业相提并论,毕竟,医疗数据还没有被政府开放出来,没有明确的法规可以遵循,这些都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没有谁可以确切的告诉我,说这个医疗数据就是他的!没有宏观的法律支持,现有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在医疗行业里面体现出来的只是一部分价值,如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路径等等。虽然这些研究的成果会对临床应用产生不菲的影响,但是,医疗数据的价值又何止如此? 回头看看,现在我在临床数据中心大数据的实践已经走在了很多人、很多厂家的前面,这里不再谈及大数据和传统思路的好与坏,只对医疗大数据的未来、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临床研究和应用 临床科研无疑是大数据的一个重点,现在,据我了解,国内一小部分HIS开发商都在尝试着着手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如针对某种疾病,分析临床、电子病历数据,虽然都是小样本的数

大数据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精品文档]

大数据发展背景与研究现状 (一)大数据时代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近年来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这些趋势使科学技术发展也日新月异,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式变化。《分析的时代:在大数据的世界竞争》是2016年12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表的一份报告。五年前MGI就指出大数据分析在基于定位的服务、美国零售业、制造业、欧盟公共部门及美国健康医疗领域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数据正在被商业化,来自网络、智能手机、传感器、相机、支付系统以及其他途径的数据形成了一项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通用微软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利用大数据分析及自己的优势改变了竞争的基础,建立了全新的商业模式。稀缺数据的所有者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在一些市场近乎垄断,只需用独特方式将数据整合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几乎可以“赢家通吃”。2011年全球的数据储量就达到1.8ZB,与2011年相比2015年大数据增长了近4倍,未来十年,全球数据存储量还将增长十倍,大数据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商业模式的新途径。大数据在企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梅西百货的SAS系统可以根据7300种货品的需求和库存实现实时定价。零售业寡头摩尔玛通过最新的搜索引擎

Polaris,利用语义数据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的完成率提升了10%到15%。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但很多数据却与世隔绝“深藏闺中”,成为极大的浪费。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1 大数据可以把人们从旧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从全新的视角和角度理解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复杂技术的涌现,变革人们关于工作、生活和思维的看法。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利用数据整体性与涌现性、相关性与不确定性、多样性与非线性及并行性与实时性研究大数据在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一起使得很多事情成为可能,将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数据随着以数据科学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跨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对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大数据研究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 1人民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