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三滴水: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

柱类构件

檐柱: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金柱: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下檐柱: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一层的檐柱。

通柱: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一木做成。

假檐柱:假檐柱是专用于转角房的外转交两侧,转间房的外转角两侧开间(即转角进深)大于其余两开间,为解决开间过大而附加的檐柱。假檐柱的高度比一般檐柱要高垫板一份、檩碗一份外施假梁头。如用代梁头,则其高度与其他各檐柱同。

里金柱:即围金柱,参见“金柱条”。

山柱: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桐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

平台海墁下桐柱用于三滴水楼房,支承平台(平座)部分的桐柱。

擎檐柱:立于建筑物台明(或平座)四角,用于支顶四偶角梁的方柱。

垂莲柱: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

雷公柱:(一)用于庑殿建筑屋脊两端太平梁之上,用于支顶脊桁挑出部分的柱子;(二)用于攒尖建筑斗尖部位的悬空柱。

重檐金柱:用于重檐建筑的金柱,采用一木做成,其下半段为金柱,上半段支承上层檐,故称重檐金柱。

重檐角金柱:用于转角部位的角金柱。

封廊柱:位于楼阁建筑平座之上,用于支承挑出深远的檐椽端头的方形木柱,与擎檐柱作用相似,柱头间通常有横枋及折柱花板雀替等构件相连,柱间有栏杆,栏杆内为走廊。

馒头榫:柱子上端与梁结合之榫,位于柱头中线位置,榫呈方形,宽高均为柱直径的1/4~3/10,其榫根部略大,头部略小,呈方形馒头状,多见于小式做法。

管脚榫柱根与柱顶石相结合之榫,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径寸略同于馒头榫,多见于小式做法。

升线:有侧角的柱子侧面特有的墨线,该线位于柱子侧面中线的内侧,与中线之距离等于侧角尺寸,升线垂直于地面(水平面),柱整体向内侧倾斜。

方子口:柱子端头的刻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是安装枋子用的卯口。

梁类构件

桃尖梁:用于柱头科斗拱之上,承接檐头桁檩之梁,其梁头侧面成桃形,故名。顺桃尖梁:用于建筑物山面的桃尖梁,因其放置方向与建筑物面宽一致,故名。桃尖随梁枋:桃尖梁下面,用以拉结檐柱与金柱的构件。其作用略同于小式建筑的穿插枋。

顺随梁枋:用于顺梁下面的随梁枋。

七架梁:其上承七根檩,长度为六步架之梁。

五架梁:其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

三架梁:其上承三根檩,长度为二步架之梁。

六架梁:其上承六根檩,长度为四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四架梁:其上承四根檩,长度为二步架加一顶步之梁。

顶梁:其上承二根檩,长度为一顶步架之梁。

双步梁:长度为二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般建筑的两山。

单步梁:长度为一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一般建筑的两山。

三步梁:长度为三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

七架随梁枋:帖附于七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五架随梁枋:帖附于五架梁之下,拉结前后金柱之构件。

天花梁:用于建筑物进深方向,承接天花之梁。

踩步金:歇山建筑山面的特有构件。其正身似梁,两端似檩,位于距山面正心桁(或檐檩)一步架之处,具有梁、檩等多种功能。

承重:用于楼房进深方向,承接楼板楞木之梁。

斜双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双步架。

斜三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三步架。

斜五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五步架。斜五步梁又称递角梁。

递角随梁枋:贴附于递角梁之下,用于拉结内外角柱之构件。

抱头梁:用于无斗拱建筑廊间,承接檐檩之梁。

斜抱头梁:用于无斗拱建筑廊子转角,于山面檐面各成45°角的抱头梁。

顺梁:用于建筑物山面,平行于建筑物面宽方向之梁。多用于无斗拱建筑,相当于无斗拱建筑的顺桃尖梁。

趴梁:梁头外端扣搭在檩之上的梁,多用于庑殿建筑的山面,故又称顺趴梁。

下今顺趴梁:承接下金檩的顺趴梁。

上今顺趴梁:承接上金檩的顺趴梁。

斜承重:用于楼房转角处,与山面、檐面成45°角的承重梁。

麻叶抱头梁:梁头做成麻叶头形状的抱头梁。垂花门的主梁亦称麻叶抱头梁。

抹角梁:用于矩形或方形建筑转角部位,垂直于角梁方向放置的趴梁。

井口趴梁:平面呈井字形的组合梁架,是趴梁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多角亭或藻井等部位。

假梁头:外端做成梁头状,至于假檐柱柱头之外。

四角花梁头:至于角柱柱头,沿角平分线放置的梁头,用于承接搭接檩,两端常做

成麻叶头状,花梁头又称角云。多用于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等建筑。圆亭柱头上也常放置花梁头。

角梁:用于建筑物转角部位,沿角平分线方向向斜下方挑出的用以承接翼角部分菏载之梁,角梁一般有上下两根重叠使用,下面一根是老角梁,上面一根是仔角梁。

老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称老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翼角椽。

仔角梁:角梁的下面一根称仔角梁,主要用于承接翘飞椽。

由戗:角梁的后续构件,依位置不同又分下花架由戗,上花架由戗,脊由戗等。

下花架由戗:用于下步金的由戗。

上花架由戗:用于上步金的由戗。

脊由戗:用于脊部的由戗。

里掖角角梁:用于建筑物里转角部位的角梁,其断面的高度小于外转角角梁,没有冲出和翘起,主要用于两翼檐椽。

里掖角老角梁: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下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檐椽。里掖角仔角梁:里掖角角梁两根中的上面一根,主要用于承接里角与之相交的飞椽。帽儿梁:承接天花支条与天花板的构件,其两端搭置于天花梁之上,相当于顶棚中的大龙骨。帽儿梁通常用圆木制作,梁断面呈半圆形。

桁檩类构件

挑檐桁:出踩斗拱挑出部分承托的桁檩。

正心桁:带斗拱建筑中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桁檩。

下金桁:与正心桁相邻的桁檩。

上金檩:与脊桁相邻的桁檩。

中金檩:位于上金桁和下金桁之间的桁檩。

脊桁: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桁檩。

扶脊木:位于脊檩之上,辅助脊檩承接正脊的构件。

檐檩:位于檐柱轴线位置的檩木,见于无斗拱建筑。

脊檩: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檩木。

金檩:位于檐檩和脊檩之间的檩木均称金檩,金檩又因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檩、中金檩、上金檩。

金盘:截面成圆形的构件,与其他构件水平相叠时,为求稳定,在圆构件的上下面做出的平面称金盘。清式建筑规定金盘宽度为构件直径的3/10。

平水:清式木构建筑中,将桁檩底面的水平位置称为平水,它是计算各檩高差,确定各步举高的基准点。

搭交檩:以90°120°135°或其他角度扣搭相

板类构件

檐垫板:用于檐檩和檐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脊垫板:用于脊檩和脊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无斗拱建筑。

金垫板:檐垫板和脊垫板之外的其他垫板均称金垫板。金垫板依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垫板、中金垫板、上金垫板等。

老檐垫板:即下金垫板。

棋枋板:用于间枋与椽枋之间的木板,见于清式楼房建筑。清式三檩垂花门中柱间门上方之走马板也称棋枋板。

楼板:楼房中的楼面板,沿进深方向铺于楞木之上。厚2~3寸。

博缝板:用于挑山建筑山面或歇山建筑的挑山部分,用以遮梢檩、燕尾枋端头以及边椽、望板等部位的木板。

象眼板:用于封堵挑山建筑山面梁架间空隙的木板,具有分割室内外空间、防寒保温等作用。

滴珠板:用于平座边沿四周,遮挡斗拱、沿边木等部位的木板,具有遮风挡雨、保

护斗拱大木等建筑。

走马板:古建筑中,将大面积的隔板,统称走马板。走马板常用于庑殿建筑大门的上方、重檐建筑棋枋与承椽枋之间的大面积空间。

圆垫板:平面呈弧形的垫板,专用于圆亭或其他圆形建筑。

山花板:用于歇山建筑山面,封堵山花部分的木板,由若干块厚木板立闸拼对使用,故又称立闸山花板。

由额垫板:大式带斗拱建筑檐柱间用重额枋时,位于大小额枋之间的构件。

木装修部分

槛框:古建筑门窗外圈大框的总称,其中水平构件为槛,垂直构件为框。

下槛:贴地面安装之槛。

上槛:贴枋下皮安装之槛。

中槛:位于上、下槛之间的槛。

抱框:紧贴柱子安装之框。

门框:位于两抱框之间,用于安装门扇之框。

腰框:用于街门一类防卫性大门门框与抱框之间的短框。

余塞板:用于堵塞门框与抱框之间空隙的木板。

连楹:附着于中槛内侧,用以安装门扇的构件,其长按面宽,两端交于两侧的柱子。门枕:附着于下槛,用于承接大门门轴的石构件或木构件。

门簪:安装在大门中槛或上槛正面,用于锁合中槛和连楹的构件,因其功能类似簪子,故名。

大门上走马板:安装在大门中槛与上槛之间的大面积隔板。

横栓:用以栓固大门的水平构件。

立栓:用以栓固隔扇门的垂直构件。

实榻门:用厚木板制作的大门,多用于皇家建筑。

攒边大门:以门边、抹头为边框,木板为门心组成的大门。

隔扇门:下半部为木板,上半部为棂条,用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门。宋代称格子门。隔扇边抹:隔扇门外框的总称,其立框为边梃,横框为抹头。

转轴:附着在隔扇边梃里侧,专门用以开启隔扇门的木轴。

榻板:用于槛墙上面的窗台板。

风槛:位于榻板上面的窗下槛,多用于槛窗。

槛窗:古建筑外窗的一种,形状与隔扇门的上半段相同,其下有风槛承接,水平开启。

支摘窗:古建筑外窗的一种,窗为矩形,每间四扇,上可支起,下可摘下。

直棂窗:古建筑外窗的一种,窗格以竖向直棂为主,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窗式。

替桩:即上槛。

裙板:隔窗下部大面积的隔板。

绦环板:隔扇中部(或下部、上部)相邻两中抹头(或相邻两下抹头,或两上抹头)之间的小面积隔板。

边梃:隔扇两侧的大边。

抹头:与隔扇边梃构成外框的水平构件。

隔扇心:隔扇上部漏空的部分,由仔边和棂条花格组成。

横陂:位于中槛和上槛之间的横窗,通常不开启。

帘架:贴附于隔扇之外用以挂帘子的框架,常见有用于民居的和用于宫殿坛庙建筑的两种。

帘架招子:固定帘架的铁件,常用于在宫殿坛庙建筑的帘架上。

荷叶墩:用以固定帘架边框下端的木构件,常雕成荷叶形状,多用于民居建筑。

荷叶栓子:用于固定帘架边框上端的木构件,常雕成荷叶花形,多用于民居建筑。单楹:附着于隔扇或槛窗下槛或风槛里侧,用于安插立柱的构件。

连二楹:附着于隔扇或槛窗下槛或风槛里侧,用于安插隔扇轴的构件。

天花:古代室内的顶棚,有井口天花、海墁天花和木顶隔等多种。

井口天花:由井字形方格和木板组成的天花,是天花的最高型制,多用于宫殿建筑。海墁天花:在平顶上画出井口和天花板图案的天花,多见于宫殿建筑。

木顶隔:骨架做成豆腐块窗格形式,固定于天花位置,表层糊纸的天花。是一种讲究的天花做法,常用于寝宫类居住建筑。

帽儿梁:井口天花骨干构件,沿面宽方向搭置于两侧的天花梁上,相当于现代建筑顶棚内的大龙骨。因其不露明,外形多不加修饰,断面呈半圆形,故名。

支条:组成天花井口的木条,分为通支条,连二支条和单支条。

通支条:附着于帽儿梁下面的通长支条,有时与帽儿梁由一木做成。

连二支条:长度为两倍井口的支条,用于通支条之间。

单支条:长度为一井天花的支条,用于连二支条之间。

贴梁:贴附在天花梁或天花枋侧面的支条。

斗拱部分

斗拱总述

斗拱:由斗形、拱形、悬挑承重构件组成的特殊构造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型制。它位于木结构梁栿和柱子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加大屋檐挑出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斗口:斗拱最下层构件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为斗口。在已经模数化的中国古建筑中,斗口是带斗拱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基本模数,依据这个模数,可以确定出各部位构

件的尺寸、比例。清代建筑斗口分为十一个等级。从1寸至6寸(1营造寸=3.2厘米)以半寸为级数增减,如一等材,斗拱斗口为6寸(合肥市19.2厘米),二等材,斗拱斗口为5.5寸(合17.6厘米),三等材,斗拱斗口这5寸(合16厘米)……八等材,斗拱口为2.5寸(合8厘米)……十一等材,斗拱斗口为一寸(合3.2厘米)。

斗拱出踩:斗拱从檐柱中心开始,向内外两侧挑出,每挑出一步,称为一踩。每出一踩,即有一列拱枋相承。因此清式斗拱出踩数,可直接从斗拱侧面有几列拱枋(含正心部分)得知。

计心造斗拱构造形式之一。按斗拱出踩数量设置横拱,几踩斗拱即有几列横拱的作法,称为计心造。

偷心造:斗拱构造形成之一,横拱的设置少于斗拱出踩,如斗拱各向内外两侧挑出三

拽架称为七踩,应列有七列横拱,但在制作时却省去一列或数列横拱,这种做法称为偷心造。

柱头科斗拱:位于柱头部位的斗拱称为柱头科斗拱。明清时期的柱头科斗拱是主要承重斗拱,其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比其他斗拱同类构件截面尺寸大。

平身科斗拱:置于两柱之间,均匀放置在额枋、平板枋上面的斗拱。

角科斗拱:置于建筑物转角部分的斗拱。由于转角处的方向性,斗拱构件一端为面宽方向的构件,另一端为进深方向构件,两个方向的构件还要与对角线方向的斜构件相交,构造比较复杂。

单昂三踩斗拱:明清出踩斗拱中挑出最小的斗拱。其进深方向构件,在大斗之上为昂(昂上为耍头),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一踩,共三踩,故称单昂三踩。

重昂五踩斗拱: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向构件为头昂、二昂,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二踩,共出五踩。

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以上进深构件分别为翘、昂,从正心

向内外两侧各出二踩,共出五踩。

单翘重昂七踩斗拱:明清斗拱种类之一,大斗之上进深方向构件依次为头翘、头昂、二昂,从正心向内外各出三踩,共七踩。

重翘重昂里挑金斗拱:明清斗拱种类之一,以正心为界,从外侧看似重翘重昂九踩斗拱,内侧耍头以上挑杆通达金步,属溜金斗拱的一种。

三滴水品字科斗拱:用于三滴水(即三重檐)楼房平座下面的斗拱。进深方向构件不做昂,只做翘,其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

内里品字科斗拱:用于室内的品字科斗拱,常与平身科斗拱的内侧交圈使用,其头饰与平身科斗拱内侧相同,端头不做昂嘴,形状如倒置的品字形。

隔架科斗拱:置于梁与随梁之间,起承接上下梁架作用的斗拱。主要由荷叶墩、大斗、拱子和雀替等部分构成,具有承接梁架,传导荷载的作用和装饰作用。

一斗三升斗拱:由一只大斗、一个横拱和三个三才升构成的斗拱。属不出踩斗拱,只起传导荷载作用。是斗拱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由一只大斗、一个横拱、两只三才升和一个麻叶云构成的斗拱。与一斗三升斗拱作用相同,但有更强的装饰性。

斗拱分件

大斗:位于斗拱最下层的斗形构件,是斗拱的主要承重构件。

翘:垂直于面宽方向置于大斗刻口内,两端均向上卷杀的弓形构件。明清斗拱中的翘有单翘与重翘之分。宋代称为华拱。

正心瓜拱:位于檐柱轴线位置,与头翘十字相交的构件。正心瓜拱为足材拱,有传导荷载的作用。宋称泥道拱。

昂:垂直于面宽方向放置于大斗口内或翘之上,外端向斜下方伸出的构件。

二昂:两层昂相叠时,上面一层为二昂。

正心万拱:平等叠置于正心瓜拱之上,作用与正心瓜拱相同的构件。

蚂蚱头: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昂之上,外端似蚂蚱头形状的构件,宋代称之为耍头。

撑头木: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蚂蚱头之上的构件,其外端头不露明作榫交于挑檐枋。

桁碗:承接桁檩之带碗口的构件,垂直于面宽方向,叠置于撑头木之上,中部承正心桁,前端承挑檐桁。

单才瓜拱:位于斗拱出踩部位的横拱之一,其长同正心瓜拱,高1.4斗口,非承重构件。

单才万拱:位于斗拱出踩部位的横拱之一,位于单才瓜拱之上,为非承重构件。

厢拱:位于出踩斗拱内外端横拱,其长度介于瓜拱与万拱之间,其上分别承托挑檐枋和井口枋。

十八斗:置于翘、昂或耍头等构件之上,与单才瓜拱、厢拱十字相交的斗形构件,因其宽为1.8斗口(即18分)而得名。

槽升:置于正心瓜拱、万拱端头,与垫拱板相交的斗形构件,其外侧刻有拱板槽,故名槽升。

柱头科大斗:柱头科斗拱最下层的大斗,是头拱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

桶子十八斗:用于柱头科斗拱的十八斗,其宽度比上层构件宽0.8斗口,外形似筒状。桃尖梁头:叠置于柱头科斗拱之上,端头似桃形之梁。

角科大斗:角科斗拱最下层的大斗。

斜头翘:用于角科斗拱的翘,其安置方向与山面檐面各成45°角。

搭交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拱: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翘,另一端为正心瓜拱。

搭角正二翘后带正心万拱: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二翘,另一端为正心万拱。

搭交正昂后带正心枋: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昂,另一端为正心枋。搭交正蚂蚱头后带正心枋: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蚂蚱头,另一端为正心枋。

搭交正撑头木后带正心枋:位于角科斗拱正心位置的构件,其一端为撑头木,另一端为正心枋。

搭交闹头翘后带单才瓜拱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翘,另一端为单才瓜拱。

搭交闹二翘后带单才万拱: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翘,另一端为单才万拱。

搭交闹昂后带拽枋:位于角科斗拱外拽部位的构件,其一端为昂,另一端为拽枋。(角科斗拱中凡在外拽部位的构件都称为“闹”,除了以上数种外,还有搭交闹蚂蚱头后带拽枋等)。

里连头合角单才瓜拱:用于角科斗拱里拽部位的构件,因其与相邻平身科斗拱对应构件连做在一起故称“里连头”。除此之外,还有“里连头合角单才万拱”、“里连头合角厢拱”等。

三才升:置于单才拱端头,承托上一层拱或枋的斗形构件。

古建定额名词解释

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古建名词解释 一《石构件部分》 [台基]砖石砌成之平台,在其上修筑物。 [台明]古建筑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台]高大建筑台基之外,修筑的宽大的高台 [高台建筑]修筑在高台之上的建筑物。 [城台建筑]城坪平区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楼等。 [磉墩]柱顶石之下用砖砌成的独立基础。 [柱顶石]柱下之石。即置于磉墩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构件有无鼓径、方、圆鼓径及带莲瓣等。 [鼓径]柱顶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渐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衬石]置于台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须弥座圭角之下),围台明外沿一圈,与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头土衬石]垂带象眼之下,在台阶砚窩石与台基土衬石之间之石。[埋头]又称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阶条石之下的石件。[阶条石]台明四周上面,用于台明边棱的条石。 [陡板石]台明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陡置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砚窩石]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带石]踏跺(或礓礤)两边,阶条石至砚窩石之间斜置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带踏跺两侧垂带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墙体转角部位立置之石。 [圧砖板]是圧在角柱石之上的条石。 [腰线石]墙体裙肩最上一层,以石代砖,多用于山墙圧砖板之间。[挑檐石]山墙墀头梢子部位,以石代砖,橫着伸出檐外之石。 [门窗旋石]置于门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脸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状的窗子。 [石墙帽]墙顶部用石制成的带拔檐的墙帽。

古建木作主要施工工艺

4.11木结构整修加固 4.11.1柱子墩接 柱根部糟朽不超过柱高1/3时一般采用刻半墩接的做法,做巴掌榫,墩接时上下口做暗榫相差,防止滑动、移位。墩接长度及铁箍尺寸、数量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及现状情况制作安装,珠子墩接前架设扶住要支撑牢再卸载后墩接,确保安全施工。 4.11.2包柱根 柱根部糟朽深度不超过柱径1/4时,一般采用包柱根的做法,先剔除糟朽部位,包柱根要严实,表皮层做防腐处理后,按设计要求加铁箍做防腐,并要求铁箍而要低于柱表皮的5mm为宜。 4.11.3梁、枋整修加固 1、梁、枋挠度小于长度1/100局部劈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当挠度大于长度1/100时,出现严重劈裂和槽朽时,方按原规格尺寸更换 2、裂缝深不得超过构件高度和宽度1/4,一般采用加铁箍加固的做法。铁箍为两片V字形扁铁,加螺栓紧固,可单片大V字型扁铁螺栓紧固。 3、梁、枋劈裂、裂缝,通常裂缝清理干净后灌注E-44环氧树脂胶再加铁箍。 4.11.4额枋加固 额枋卯榫部位出现拔榫时,且榫部完好时一般原位归安,并用扁铁拉拢左右额枋头

4.11.5檩整修加固 1、檩拔榫,归安后,加铁扒锯 2、檩下垂,檩下垂挠度小于长度1/100一般在檩上垫木板方可,若挠度大于长1/100时那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檩劈裂裂缝超过5mm镶入木条修整,当劈裂长度超过2/3,且深度超过檩径1/3时,采取铁箍加固处理。 4、檩上皮糟朽:檩跨中1/3方位和檩两端各1/3范围糟朽,糟朽深度小于柱径1/5时,可采取剔除糟朽部位,按照原装补钉完成严实。 4.12大木归安 1、大木归安准备工作。 (1)工具戗杆、牮杆、千斤顶、倒链。扎绑绳、垫木、小线、水平尺,线坠等。 (2)搭设相应脚手架支护好戗杆,拆除先关墙体,拆除瓦面及基底泥灰背等。 (3)木构架卯榫处木楔和卡口清除,如有铁箍应拆除 (4)外檐柱要弹中线和升线等控制线。 (5)归安、拨正时设专人观察、测量,确保归安复原位后,并牢固支好戗杆,防止走动、移位。 (6)归安、拨正后,经监理验收确认后,即刻组织恢复相关墙体、瓦面等事宜。 (7)拆除戗杆及相应的脚手架。

常用规划英文词汇

居住密度( Residential density ) 居住区内的人口数或住房套数与居住区面积之比,分毛密度与净密度两种。毛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或住户房套数与居住区总面积(包括住房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人行道)。而净密度则仅按住房用地计算。 在中国,居住密度有三个主要指标:(1)居住人口密度;(2)居住建筑面积密度;(3)居住面积密度。 高层高密度( High-rise/high density ) 在一块土地上建造多栋高层建筑,而其间或四周只余较小空间或小块空地,该块土地上的居住密度因而很高。这种作法常在可建造用地的比较紧张的城市中采用,例如香港。 高层低密度( High-rise/low density ) 住房建设的一种方法,即建造一栋或数栋供多户居住的高层公寓楼,而将建设用地的大部分留作空地或绿地。 建筑面积比( Floor-area ratio ) 在美国,指控制建筑物体积的指标,即将允许的总建筑面积以用地面积的倍数表示。例如,在一万五千平方英尺的土地上,如建筑面积比为2,即表示其上所建的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三万平方英尺。在英国其相应指标称“容积率”和“建筑面积指标”。 居住建筑面积( Residential floor area ) 在中国,指居住建筑的全部建筑面积,即各层外墙皮内的全部楼面积,包括各居住单元的居住面积、辅助面积、公共面积和结构所占的面积。 建筑高度( Building height ) 建筑物垂直方向的大小,以层数或尺寸(英尺或米)计。市区的建筑高度一般有规定。,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一至三层为低层,四至六层为多层,七至九层为中高层,十至三十层为高层。 建筑红线( Building line ) 按地方建筑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线。 城市设计与历史性建筑保护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 指确定一个城市的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使其具有吸引力并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空间及意象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 城市景观( Cityscape ) 城市中由街道、广场、建筑物、园林绿化等形成的外观及气氛。 天际线( Skyline ) 由许多高大的建筑物在天际形成的轮廓。为现代化大城市的一个特色,如纽约。 空间布局( Space planning ) 为提供满足人们居住、舒适和娱乐要求的空间而对建筑物内部的面积使用所做的设计工作。城市网络( Urban network) 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所有城市相互之间和它们与周围农村地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包括与区域以外其他城市地区的关系。 临街面( Frontage ) 1、一块土地或房产临街的一面; 2、土地房地产沿街的地界长度,以英尺或米度量。如五十英尺长的临街面。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Cultural Cities ) 指对具有历史、地理、文化和考古等价值的城市进行的保护。国务院批准确定一些城市为历

古建名词解释附图

踏跺形式 踏跺有垂带踏跺和如意踏跺两种形式。都是用条石砌筑的。踏跺指的是条石踏步,又称“级石”。垂带是在踏跺两侧由台基至地面斜置的条石。有垂带的台阶称为垂带踏跺,这种台阶须在下面放置一个称为砚窝石的较长的条石,以承托垂带,砚窝石上表面较地面略高或与地面齐平。有的台阶不做垂带,踏步条石沿左、中、右三个方向布置,人可沿三个方向上下,这种台阶称为如意踏跺。 垂带踏跺垂带踏跺 如意踏跺 柱顶石 柱顶石又叫柱础,是一种汉族建筑石制构件,安装在台明上柱子的位置上,一部分埋于台基之中,一部分露出台明,叫古镜。柱顶石顶端上有空,叫“海眼”,与木柱下端的榫相配合,使柱子得到固定;也有的柱顶石顶端上有落窝,柱子可以安放在石窝内,也相当于为柱子安了管脚榫。在汉族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负荷和防潮。柱顶石除园鼓状外还有莲花状等,精美一些的周围还刻画上十二生肖动物图案或梅、兰、竹、菊着上颜色等等。

又名“金刚座”由安置佛像的台座发展为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一种叠涩(线脚)的建筑基座的装饰形式,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的台基。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 地伏石 一般用于台基栏杆下面或须弥座平面上栏杆栏板下面的一种特制条石。 陡板石 外皮与阶条石外皮垂直,下端装在土衬石槽内,上端做榫装入阶条石下面的榫窝内,其两端与埋头连接,陡板石长按面阔进深,高按台基露明高,除去阶条石高一份加落土衬槽,按本身厚十分之一为高度,厚三分之一本身高或同阶条石厚。 阶条石 阶条石又称阶沿石、压阑石等。它是台基最上层的筑砌台边的一种石件,一般用木长条石来砌筑。对在台基转角处的阶条石要求有两个平整的垂直面,以便石料加工好掌握。 角柱石 台基的拐角处立置的石构件。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古建筑木作技术

古建木作技术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 (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

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3、榫卯: 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 (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夹脚榫腰子榫卯; (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 (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 (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 …… 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梁架结构更是千年的优化中脱颖而出的,榫卯的优点是拉结、稳固、防震抗震。 缺点(相对与现建):某些榫卯形式伤及木理,消弱了构件的良好应变和应力,因此木材的选料要精致,这点在封建统治下的官式建筑中尤为重要。但是今天的仿建中就没有那么的约束力了。这就是仿建的

古建术语英文翻译

宫palace,temple 殿hall 厅hall 又称“堂” 室room 房house 亭pavilion 台platform 坛altar 楼storied building 阁pavilion 廊colonnade 榭 pavilion on terrace 水榭 waterside pavilion 轩 windowed veranda 民居folk house 四合院 courtyard house 寨 stockaded village 舫boat house 阙que, watchtower 牌楼pailou, decorated gateway 华表huabiao, ornamental pillar 塔pagoda 硬山 flush gable roof 悬山 overhanging gable roof 歇山 gable and hip roof 庑殿hip roof 四阿hip roof 卷棚 round ridge roof 重檐double eave roof 攒尖 pyramidal roof 园攒尖 round pavilion roof 大木 wooden structure 大式wooden frame with dougong 小式wooden frame without dougong 大木作 carpentry work 小木作joinery work 抬梁式构架post and lintel construction 穿斗式构架column and tie construction 井干式构架log cabin construction 檐柱eave column 金柱 hypostyle column 内槽柱 hypostyle column唐代术语 内柱 hypostyle column 宋代术语 山柱center column 角柱corner column 唐、宋术语 瓜柱short column 脊瓜柱king post 蜀柱king post 宋代术语 雷公柱 suspended column 帐杆 suspended column 宋代术语 侧脚cejiao宋代术语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和 等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 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 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和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 期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吴其钢徐州市园林技术工程处摘要: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 关键词:榫卯功能分类名称使用部位 我国古代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通过一定的建筑艺术形式和一定的工艺技术表现出来的。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但如果单指大木结构的榫卯则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又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中国古建筑是一门独具风格的建筑科学,中国古建筑又以木结构为主,木构件间的联接又以榫卯组合为主。 而今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清代(明代)居多。通过近几年施工和设计的仿古建筑,剖析其结构形式与工艺技术,得悉其构件联接以榫卯组合为主。通过对马炳坚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井庆升先生所著的《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学习,了解了中国古建筑的榫卯技术的形式和多样化以及其功能。 1、榫卯的功能 1.1榫卯是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榫:就是小于构件断面凸出的部分,俗称公榫,卯:就是指与榫相结合的另一构件凹下去的部分,俗称母榫。 1.2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木结构榫卯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应用并逐渐发展,到唐宋时期榫卯技术的

应用以达到如火纯清的程度,应用的更加纯熟和讲究。到明、清时期古代的工匠们将其形式简化,但仍保留其固有的功能,从中充分体现榫卯结构的可靠性。 如一座大型的宫殿式木构建筑要由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一座小式的构造简单的古建筑,也要由数以百计的木构件组成。在这些建筑的木构件中,除椽子和望板外,其余构件几乎全部是用榫卯结合在一起的。木结构的形式和榫卯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特点。 2、榫卯的分类 木构件榫卯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这些种类和形状的形成,不仅与榫卯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木构件所处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木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直接关系。根据榫卯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六类: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的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水平构件互交部位的榫卯;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木构件榫卯的种类、形式及使用部位。 2.1、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在古建筑中垂直构件主要柱子,柱子又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在柱顶石上的柱子,如檐柱、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悬空柱即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它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这些垂直构件不管用在什么部位,都要用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如管脚榫、套顶榫、瓜柱柱脚半榫。 2.1.1、管脚榫用于固定各种落地的柱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

古建筑名词解释 二画 1、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作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 2、八架椽宋代房屋进深以椽数呼之,八架椽即八椽之深。清代则以檩数称呼,“九檩”即宋之八架椽。 3、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4、九踩斗栱清式斗栱按出挑数称呼。里外出一跳称为三踩斗栱,出两跳称为五踩斗栱,出三跳称为七踩斗栱,出四跳称为九踩斗栱。 牌坊斗栱最多可多至十一踩 三画 1、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膞,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2、上昂昂有两种:上昂和下昂。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下昂用于外檐承挑檐,因昂尖向下得名。 3、门屋指宫殿、庙宇、宅邸中单独成栋的屋宇,有一间、三间、五间。。。。。等,明清北京故宫太和门为九间,等级最高。 4、山花蕉叶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装饰纹样 5、三朝五门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 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来历。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鎶”, 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四画 1、斗子蜀柱即在短柱上加一斗,唐宋时常作为一种简洁的支撑体用于木、石栏板上或木构架的补间铺作上。唐时还常用人字形撑木,上加一斗作补间,今人称人字栱。 2、五土五谷五土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土;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3、分心槽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4、月牙城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个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或称小院为“哑吧院”,而正对方城之墙为“月牙城”。 5、五音姓利唐宋间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将天下所有姓氏归属宫商角徵羽五音,行事凶吉,都依其所定之法为据。 6、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清式古建筑木作名词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 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 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

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 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 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三滴水: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

英语特殊名词-中英

Scenic Names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秦始皇陵墓Mausoleum of Qin Shi Huang 陶制兵马俑T erracotta Warriors & Horses 故宫博物馆The Palace Museum 故宫(紫禁城)Imperial Palace(Forbidden City) 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 宫Palace殿Hall 亭、阁Pavilion楼、阁T ower水榭Pavilion on the water池塘Pond 太和殿Hall of Supreme Harmony 中和殿Hall of Central Harmony 保和殿Hall of Preserved Harmony 养性殿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 乾清宫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 宁寿宫Palace of Peace and Longevity 长春宫Palace of Eternal Spring 储秀宫Palace of Preserved Elegance 大观园Grand View Garden 德和园Garden of Harmonious Virtue 拙政园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 乐寿堂Hall of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大慈悲寺T emple of Great Mercy 慈恩寺T emple of Benefaction 献福寺T emple of Offering Happiness 独秀峰Peak of Unique Beauty 天都峰Heavenly Capital Peak 五老峰Five Old Men Peak 大雁塔Big Wild Goose Pagoda 六和塔Pagoda of Six Harmonies 爱晚亭Dusk Adoring Pavilion 陶然亭Leisure Joy Pavilion 万佛洞Cave of 10,000 Buddhist Figures 紫云洞Purple Cloud Cave 龙隐洞Hidden Dragon Cave 烟霞洞Cave of Morning Mist and Sunset Glow Chinese Dishes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香酥鸡Crispy Fried Chicken 醋溜子鸡Fried Spring Chicken with Vinegar Sauce糖醋黄鱼Sweet and Sour Y ellow Croaker 清蒸鲑鱼Steamed Mandarin Fish(T rout)清炖甲鱼Braised T urtle in Clear Soup 茄汁鱼丸Fried Fish Balls with T omato Sauce 青椒肉片Fried Sliced Pork and Green Pepper 鱼香肉丝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 in Hot Sauce 鲜菇大虾Fried Prawns with Fresh Mushrooms 荷叶粉蒸肉Steamed Flour-coated Pork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煨牛肉Simmered Beef涮羊肉Instant Boiled Mutton五香牛肉Spiced Beef 葫芦鸡Roasted Whole Chicken红烧狮子头Stewed Meatballs with Gravy 松鼠黄鱼Sweet and Sour Fried Y ellow Croaker in Squirrel Shape 芙蓉虾仁Shrimp with Steamed Egg White麻婆豆腐Spicy Bean-curd in Sichuan Style 八宝糕Eight-treasure Pudding什锦炒饭Fried Rice with T en Ingredients 炸酱面Noodles in Beijing Style扬州炒饭Fried Rice in Y angzhou Style 凉面Cold Noodle with Sesame Sauce饺子Dumpling 元宵Sweet Dumpling 馄饨Dumpling Soup 油条Deep Fried Dough S ticks 花卷Steam Roll 锅贴Fried Dumpling 包子Steamed Stuffed Bun 窝窝头Steamed Corn Bread 烧饼Sesame Seed Cak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UN 联合国NATO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EU 欧盟APEC 亚太经贸合作组织CIS 独联体OPEC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家组织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Switzerland 瑞士Netherlands 荷兰Monaco 摩纳哥United Kingdoms 英国Belgium 比利时

古建筑名词解释综述

古建筑之名词解释 对大家做古建筑时候应该比较有帮助。呵呵。 清式建筑木作工程名词汇释 1 通则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 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 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檐面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短边方向称山面。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两柱间的轴线距离。 通面阔建筑物两尽端柱间轴线距离。 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 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两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 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拱及平板枋之高。 柱径柱子根部的直径(若为方柱则指柱根部的看面尺寸)。 步架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举高相邻两檩轴心的垂直距离。 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两檩,上面一檩比下面一檩抬起的高度。 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水平长度。带斗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两部分组成。 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

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与下出之差称为回水。 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一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 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一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斗口斗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一,凡带斗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位均与斗口有倍分关系。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两坡,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与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 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两坡,屋面两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 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并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 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 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一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 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 复合建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筑形式,或由一种建筑形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

古建施工工艺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九、石作工程 (一)、石活制作 制作石活石料的品种、质量、加工标准、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的纹理走向应符合受力要求,加工表面无裂纹、无缺棱掉角、平整整洁;台明石、阶条石、垂带石、柱顶石表面剁斧斧印基本一致。(二)、石台阶的安装 1、以柱为中心线作为台阶放线的标准,上平按室内地平,下平按室外地平。 2、根据上、下平之间的垂直高度,分出每层台阶的高度。先定出砚窝石的标准位置,稳好第一步。 3、第二步安装时,要稳抬稳放,不要震动已安好的阶石。 4、从第三级以上,每阶均须按设计加打大底(即找出规格厚度)逐级做好接头,顶层还要打好拼缝。 5、安象眼石、平头土衬石。 6、灌浆:先用稀浆充灌,后用稠浆灌,使浆充满空隙,捣固,待凝固后砌垂带。 7、台阶与台帮安装时,要注意预留“泛水”,泛水的坡度不得小于1%,例如30厘米宽的台阶,需要有4毫米~5毫米泛水。同时还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样口”。 8、质量要求:安装好的构件整体要稳,头、缝顺直,大面平整,拼缝整齐,缝宽均匀一致。在石料体积较大或较重,人工搬动

不便时,应用吊链吊装,以免因撬动使已安好的石料走迹。 9、起吊石料时,须要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以防发生意外伤人。 10、当石料稳到本位时,在用砂浆填补后,正式镶铺,先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浇一层水灰比为0.5的素水泥浆,用浆壶浇均匀,再铺板块,安放时四角同时往下落,用橡皮锤轻击木垫板,根据控制线铺好,然后依次铺设完备。 (三)、石地坪或方砖地坪 1、铺贴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定位轴线,标高线、拉出纵横控制线,并做好标志块,为防止空鼓,随时调整表面水平度及标高,采用干铺法。在素混凝土上用水泥和砂以1:3比例拌成灰铺地面。刮平后将石板放在干灰上,用橡皮锤轻击板面,随时增减干灰,直至板面水平度标高均合要求。这时用真空吸盘取出石板,检查粘结是否整密实,在干稳准确均匀地浇一遍。用橡皮锤轻击板块之与结合层紧密结合,最后从中心向两边铺贴。铺贴过程中随时用水平尺查,以便随时校正。铺贴切中应特别注意浆砂的密实度及浇浆的均一性以防空鼓。 2、勾缝 铺设完毕后,清理板面水泥残浆,封闭养护7天后用水泥浆擦缝。十、木作工程 (1)、木柱制作两头规圆,大小头之9/10按柱高计算。 (2)、梁架制作均按传统建筑榫柳组合进行施工,具体施工质量

古建名词解释

中国古建的一些名词解释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 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曰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 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 “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 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 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23移柱法:宋辽元金, 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 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 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

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研究 前言 北京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最重要的古代文化承载地,在古代筑城方式、建筑建造技艺等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现实教科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笔者有幸参与了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官式古建筑培训班,有机会对故宫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对其文化特征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在我国建筑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及研究意义故宫官式古建筑木作技艺体现了我国建筑文化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所谓官式建筑即朝廷工部主持营造或派员督造的官方建筑。“伐木丁丁,构木为巢”,与西方石头筑城有所区别,以木头为原材料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本质的特点。故宫则是目前全世界最伟大的木构建筑宫殿群。故宫中官式古建筑木作保存较完整、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史料。对其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明清时期建筑木作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的文化传承。 2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故宫官式建筑的木作及营造技艺 2.1文化多样性理念的溯源

文化多样性理念是现代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的主要基础。最早认识到多元文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性的,是1994年在“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奈良真实性会议”上起草的《奈良真实性文件》,该文件肯定了文化及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其存在的普遍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确定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地位,文件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2.2故宫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中的文化多样性体现 木作作为故宫官式建筑“八大作”中最重要的一类,不仅在故宫建造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携带的历史信息较多;另一方面木作分类繁多,内涵极为丰富。从大木作的建筑举架,到小木作的门窗雕饰,都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人认为故宫古建筑木作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历史变更的角度,故宫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承载着显著的朝代特征据相关史料记载,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明永乐年间初建紫禁城。明朝是汉族从元朝少数民族手里重夺的国家政权,其总体格局以元大都为基础,建筑上吸取了明初南京都城的经验,总体上秉承“弃元扬宋、克己复礼”的思想。紫禁城历经明、清两代,至今经历过多次大型修缮和改造。因此,目前保存的故宫古建筑木作以明、清建筑为主,但也体现了宋、元、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朝代特征在多处木作中可以体现。宋代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建筑工程的官方论著。对宋以后各朝代尤其是官式建筑的营造

依托课程思政_建设课堂新态——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依托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新态——以古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为例 依托课程思政,建设课堂新态 ——以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课程思政建设围绕“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展开,一个中心主要是指无论是教师课程教学,仍是辅导员日常工作都要突出爱党爱国这个中心;一条主线主要是指将专业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明确育人价值,每门课程都围绕育人价值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要设计课程思政内容落地途径。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2018年新开设的专业,旨在培养一批专业的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人才。“精益求精、尊重原貌、诚信为本”是这个专业的价值理念。这个新专业有着年轻的活力,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更有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期责任感。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共同努力,掌握新知识、拓展新技能。在专业负责人带领、专业课教师指导和带班辅导员的督促下,古建专业踏实奋进,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感悟专业的责任感,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案例综述 近一年的学习中,古建专业以申请立项的《中国古建筑史》等一系列课程为突破口,努力打造示范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了古建筑的分类年代和形制等入门理论知识。 将课堂搬到古建筑修缮的施工现场,实现了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考察、实践紧密结合,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以实物观摩、真实操作

来增强学生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认同感,成为了古建专业打破传统教学、积极寻找课程思政落地新途径的亮眼特色。 2018年11月22日,学生们到绿瓦大楼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的实践考察。在专业负责人施洪威、专业老师俞思民和当场的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古建专业学生参观了整个工地现场,现场专业的项目经理人带领参观介绍,使得学生在长期理论学习中的第一次上脚手架亲身接触到工程做法。 2019年4月3日,学生们来到了宝山寺。除了参观学习2005年得到了鲁班奖的宝山寺新寺,还有幸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看到了被保护起来尚未修缮的宝山寺旧址。 2019年4月19日,学生们来到了古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上海秦森集团旗下的燊榕古建保护中心木工作坊,进行为期三天的古建筑木作构造与修缮课程的实操训练。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思路与理念 四川石刻被修复成“地主家的胖儿子”,最美野长城被水泥磨平,故宫修缮请来了“农民工”被前院长单霁翔紧急叫停......近年来,类似“修缮变损毁”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例子背后,体现了修缮工匠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相比文物修复,古建筑修缮的情况更为险峻。近年来屡屡呈现的“修缮变损毁”的背后是专业性缺失,国内大部分的古建修缮工人都是从现代建筑行业转型而来,缺乏文物法规、古建保护材料、技术等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由于不专业、野蛮施工,反而破坏了建筑首要的历史信息,造成不可估量的文化损失。而咱们正是承接这一交接棒的不可推卸的一辈人,也正是这一信念支撑古建筑学子不断向前的动力。

华厦建设汉英词汇

计算机信息/服务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计算机软件computer software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computer and network systems 建筑概预算engineering estimate and budgets 试验设备testing 现场准备SITE REMEDIA TION 地质勘探Subsurface Investigation 地基排水Dewatering 施工设施和机具CONSTRUCTION FACILITES & TEMPORARY CONTROLS 现有建筑物的保护protecting installed construction 通用工程机械与设备ordinary engineering devices 施工机械与机具construction devices and controls 工程钻探和掘进机械engineering boring and drilling devices 吊车、升降机及卷扬机construction cranes, elevators & hoists 脚手架和平台construction scaffolding & platforms 建筑工具construction tools 检测设备inspection equipment 土方和基础工程EARTHWORK AND FOUDA TIONS 土工织物geotextiles/geomatrixes 隧涵工程tunneling 隧道挖方 隧道临时支撑系统 打入桩driven piles 临时公用设施UTILITY SERVICES 临时水的传送water distribution 地下排水材料subsurface drainage materials 室外道路和地坪BASES,BALLASTS,PA VEMENTS,AND APPURTENANCES 地砖unit pavers & accessories 柔性路面覆盖层和涂层flexible pavement coating & micro-surfacing 人工草地synthetic grass & turf synthetic surfacing 室外景观及娱乐设施SITE IMPROVEMENTS AND AMENITIES 浇灌系统irrigation systems 喷泉、水池和水喷显示设备fountains, pools & water displays 篱笆、大门和附件fences, gates & hardware 挡土墙retaining walls 人行道、道路和停车场及附属设备walk, road & parking appurtenances 室外雕塑和装饰品outdoor sculpture & ornamental work 娱乐设施和游乐场地设备recreational facility & playground equipment 园林绿化PLANTING 草坪Lawns and Grasses 人造植物和假山Simulated Plants and Rocks 园林用品Planting Accessories 混凝土材料CONCRETE MA TERIALS 水泥ce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