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数据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数据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数据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数据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数据自动求和的方法:

自动求和步骤1:同样选择所有得分

自动求和步骤2:如同之前一样,点击下拉框里的平均值

自动求和步骤3:它会自动向下填充,填充的结果就是平均得分。接着选中第一个同学的所有得分成绩。

自动求和步骤4:再点击自动求和

自动求和步骤6: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总分处松开即可,这样总分

成绩也全部计算完毕。

Excel公式大全+多种条件自动求和

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 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 "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6大原因及对策

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6大原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本文汇总了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6大原因,并同时针对不同原因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来处理excel不能自动求和。- 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原因,归结一下,有下面几个,并同时给出相应的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一: 如果公式使用了绝对引用,在下拉复制公式时,Excel是不能自动求和的,方法很简单,去掉公式中的绝对引用符号$即可。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二: 如果在Excel下拉公式时,拉下去的时候保持不变,但保存的时候就变了,就能自动求和,得出数据了。这个原因就是是使用了手动计算,按下F9键即可。 如果要恢复自动计算,可以勾选工具》选项》重新计算》自动重算。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三: 如果Excel单元格格式是常规文本型格式,而非数字格式的,求和将不能得到正确结果。如是把格式改为数值还是不行,双击单元格试试,格式马上就会变成数值。或者假设数据在A列,在旁边加一空列,输入公式:=0+A1。这个操作的作用是在不改变数据的情况下彻底改变数值的格式。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四: 数据是从GIS软件里导出的,改为数值型后Excel还是不能自动求和,原来是文本格式下输入的数据,即使改成数值格式,在运算时EXCEL仍把它当成文本,所以才出现了非得双击才可以的情况。可以这样解决:随便选定一个空单元格,单击“复制”,然后选定求和区域---选择性粘贴/运算/加。 注:如果其余地方导入到Excel,有一些非打印字符存在,excel也是不能自动求和的。可以先使用clear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请参考:《excel中clean函数的用法和实例》这个excel不能自动求和的解决方法和上面原因三的类同。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五: 比如在一张excel表中求和,如果求和数值为33,用鼠标拉住单元格自动求和,下面单元格的数值均为33,但实际数据并不为33,如果此时保存该Excel表,数值会自动变为正确的求和数值。这个问题就是将工具——重新计算——自动重算勾选即可。 excel不能自动求和原因六: 有些朋友习惯在EXCEL窗口最下方一栏加了一栏绘图工具栏/符号工具栏,看起来真像是状态栏。先把这栏关掉,发现原来根本没有显示状态栏。解决:单击“视图”-“状态栏”前面打上对钩,在视图菜单里把状态栏显示出来,再选中一列数字看看,求和结果就可以显示在最下方的状态栏了

Excel求和 Excel表格自动求和公式及批量求和

Excel 求和 Excel 表格自动求和公式及批量求和《图解》时间:2012-07-09 来源:本站 阅读: 17383次 评论10条许多朋友在制作一些数据表格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公式运算,其中包括了将多个表格中的数据相加求和。求和是我们在Excel 表格中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运算公式,将两个表格中的数据相加得出结果,或者是批量将多个表格相加求得出数据结果。 Excel 表格中将两个单元格相自动加求和 如下图所示,我们将A1单元格与B1单元格相加求和,将求和出来的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①首先,我们选中C1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A1+B1”,再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相加求和出来的结果就会显示在“C1”单元格中。、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excel表格为何不能自动求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excel表格为何不能自动求和 篇一:excel表不能求和 问题:我的表格求和的结果是0 ,自动求和失效了,怎么办呢? 答:你的表格不能自动求和很可能是下面的情况: 工作表中求和区域的单元格数字格式是文本,文本型数值有一个明显的标志有左上角有一个绿三角,只要选取这个数据区域(选取区域时第一个单元格一定要带绿三角),点绿三角选“转换为数值”就可以把文本型数字转换成数值了。然后求和就正常了。详见下面的动画 篇二: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excel怎么求和的公式大全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电脑知识入门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

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 =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

excel2020利用函数自动求和的方法

excel2020利用函数自动求和的方法 地球人都知道用SUM可以求和,比如在B7单元格里输入: =SUM(B2:B6) 按下回车即可得出结果,后面C7:E7的也只要向右填充或者复制B7粘贴过去即可。 可是第11行呢?把B7的公式直接贴过去后不能用啊…… 所以,在这里不能靠一个简单的SUM来解决问题了,而是要用下面这个公式: =SUM(B$2:B6)-SUMIF($A$2:$A6,"小计",B$2:B6)*2 这个公式其实是妙用了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以及SumIf函数。 先看B7的公式: =SUM(B$2:B6)-SUMIF($A$2:$A6,"小计",B$2:B6)*2 这个公式很好理解: SUM(B$2:B6)就是计算B2:B6这五个单元格里数值的和;因为 A2:A6里没有“小计”,所以SumIf部分的结果是0;B2:B6的和加上0,结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再看B11的公式,因为绝对引用不改变地址,而相对引用会让公式随着所在单元格的地址的不同而变化,在复制后原公式变成了: =SUM(B$2:B10)-SUMIF($A$2:$A10,"小计",B$2:B10)*2 SUM(B$2:B10)是计算B2:B10这九个单元格里数值的和,这里分成三个部分:B2:B6即所有项目A的总和、B7即A类小计、以及 B8:B10即所有项目B的总和,而我们只需要第三部分:所有项目B 的总和,前两部分需要设法减去;事实上,所有项目A的总和和A类小计是一回事,所以需要减去的,可以看成是两个A类小计,而

SumIf公式,恰恰计算了A类小计,;B2:B10的和减去两个A类小计,结果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有项目B的总和。 其他的公式同理类推了。 不过就算有了这个公式,一行一行复制粘贴也是个体力活,可以用定位法处理更快捷些: 最后的总计,当然用=SUM(B1:B6,B8:B10……太累了,可以简化 一下: 公式:=SUM(B2:B28)/2或者:=SUMIF($A2:$A28,"小计",B2:B28) 猜你喜欢:

excel隔行求和公式

excel隔行求和公式 计算区域如为A1:A21则公式为 =SUM((MOD(ROW(A1:A21),3)=1)*A1:A21) 计算区域如为A20:A58则公式为: =SUM((MOD(ROW(A20:A58),3)=2)*A20:A58) 计算区域如为A21:A58则公式为: =SUM((MOD(ROW(A21:A58),3)=0)*A21:A58) 这个其中的=1,=2,=0这几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还有MDO,ROW代表什么意思 这几个公式的总体意思都是每三行取一个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相加。 这几个均为数组公式,你需要在输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而不是直接按回车。row(a1:a21)的意思是取A1到A21所在的行数,相当于数组{1,2,3,……,21}. mod()的意思是模除,就是求余数,比如mod(4,3)=4/3的余数,即为1。这里求{1,2,3,……,21}分别与3相除所得的余数。 MOD(ROW(A1:A21),3)=1,是判断如果余数是1,结果为真(true),否则为假。 如果某行结果为真,则就参与A1:A21的运算,否则不参与运算。这里只有1、4、7等与3相除余数为1,也就意味着从第第一行开始,每3行取一个数。 SUM((MOD(ROW(A1:A21),3)=1)*A1:A21) ,就是将每三行取得的数相加。 其他两个公式与第一个类似。第二个公式就是第20、23、26……行的数据相加求和;第三个公式就是第21、24、27……行数据求和。 明白?

=SUM((MOD(ROW(A1:A100),2)=1)*(A1:A100)) 数组公式,按CTRL+SHIFT+ENTER结束 通向Excel智能化的N条捷径 智能判断Excel重复数据 在一个Excel工作表中,若要判断各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是否重复并统计出重复的行号,可使用函数令其自动执行操作。假设,要统计显示于A1~A12单元格中的数据。首先,在B1单元格中输入代码: =IF(COUNTIF($A$1:$A$13,VLOOKUP(A1,A2:$A$13,1,0))>1,CONCATENATE("重复行 号:",MATCH(A1,A2:A$13,0)+ROW(A1)),"") 而后,在B1单元格中会显示与A1数据重复的行号。下面,选择区域B1~B12,点击菜单栏“编辑”→“填充”→“序列”,在弹出对话框中查看“类型”项目,在此选择“自动填充”,其余选项保持默认设置。确认操作后,B2~B12之间的重复行号均会自动填充(如图1)。 快捷搜索相同的数据 在Excel中,若要从众多的数据快速查找到相同的一组数据,可利用其筛选功能。先选择数据列的最上方的单元格,再点击菜单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而后,即可在该单元格上看到一个向下箭头按钮,点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欲查找的相同数据即可(如图2)。

excel表格公式求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excel表格公式求和 篇一:excel表格中将计算式自动求和的方法 方法1.(wps表格)公式→插入函数→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 方法2.(excel20xx)插入→名称→定义,上面名称输入如“gcl”,下面引用位置输入公式=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确定。然后在需要算出结果的单元格中(如:d2)输入“=gcl”。 方法3.(适用任何表格)直接在单元格里输入 “=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即可篇二:excel表格求和公式 excel表格求和公式 sum就是自动求和函数,可以求和的还有条件求和sumif 函数 如果要计算a1:a10的和可用=sum(a1:a10) 如果是计算a1:a10中大于5的数求和可用 =sumif(a1:a10,">5")具体可参考函数的帮助 选中区域,单击菜单栏的求和按钮再回车

直(excel表格公式求和)接双击输入“=”号,再用鼠标点击你要求和的单元格就行了 关于excel求和 比如a列1到20求和我用的是=20+29+28这样的方法求和的,有没有什么方法不用一个一个的加,直接弄上公式。而且能自动求和。 定位到目标单元格,点击自动求和就可以了! 如:你定位到a21,点击自动求和,按回车即可。 在你要求和的单元格中输入:=sum(a1:a20) 用自动求和,如图,如果工具栏没有,去菜单栏---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自动求和。 篇三:excel求和计算公式的求和 一、我们要算带计算公式的求和。如下表: 二、我们要算出了各个部位的数量,像上图的“计算公式”中的各个数字,工程量是要计算“计算公式”各个数值之和,像下列操作: 1.将鼠标点到第一项后边的“工程量”格中; 2.在工具栏中找到“插入”→“名称”→“定义”出现下列对话框: 3.我们随意设置一个字母或者汉子在名称一栏中,例如我们设置“b” 4.在引用位置一栏中我们输入“=eValuate()”,将鼠

excel,表格相加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excel,表格相加 篇一:excel表格中将计算式自动求和的方法 方法1.(wps表格)公式→插入函数→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 方法2.(excel20xx)插入→名称→定义,上面名称输入如“gcl”,下面引用位置输入公式=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确定。然后在需要算出结果的单元格中(如:d2)输入“=gcl”。 方法3.(适用任何表格)直接在单元格里输入 “=eValuate(计算式所在单元格,如:e5)”即可篇二:excel表格中将单元格相加求和图文教程 excel表格中将两个单元格相自动加求和 如下图所示,我们将a1单元格与b1单元格相加求和,将求和出来的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 ①首先,我们选中c1单元 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a1+b1”,再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相加求和出来的结果就会显示在“c1”单元格中。

excel表格中将多行或多列批量求和方法 如下图所示,我们将a列中数据与b列中的数据相加求和,结果将显示在c列中。 ①首先,我们需要将a1与b1两个单元格相加求和。选中c1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a1+b1”,然后回车。 ②将光标移动到c1单元格右下方,直到光标变成黑色十字形时候,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到最下方; 此时,a列与b列中的相加结果就全部显示在了c列中了。 说明:上述方法在excel20xx、20xx、20xx中都可使用excel表格中将多个单元格相自动加求和 1、如下图所示,我们将a1单元格、b1单元格c1单元格与d1单元格相加求和,将求和出来的结果显示在e1单元格中 ①首先,我们选中e1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sum(a1:d1)”,再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相加求和出来的 ②或者可以用快捷方式,我们将要求和的几个单元格选中,再点快捷键 选求和就可以计算出了 2、如下图所示,我们将a1单元格、a2单元格a3单元格与a4单元格相加求和,将求和出来的结果显示在a5单元

excel表格公式求和如何设置

excel表格公式求和如何设置 篇一: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excel怎么求和的公式大全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电脑知识入门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 (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 ",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bcD 1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张三三年五女98 3李四三年五男105 4王五三年五女33 5李六三年五女46 现在求求出三年五班女生的总余额。 公式:=sumpRoDucT((b2:b5="三年五")*(c2:c5="女")*(D2:D5))

《Excel求和》教案

《Excel求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数据的处理与电子表格》第三节《计算处理数据表》的内容:常用函数。 数据运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将它从第三的内容单独抽离作为本单元第2课时的授课内容,在学生已经对Excel已有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数据的求和运算,重点介绍利用公式和Sum函数求和。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参与学习的是八年级学生。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几乎不开课或很少开课,因此他们对Excel函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空白,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缺陷,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上课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公式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2)能熟练应用函数进行数据求和运算。 (3)能使用“自动填充”快速填充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数据运算分析和解决问题。

(2)能通过相关的学习指导、学习资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自主学习。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 (3)培养学生利用Excel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式、函数和自动填充求和的方法。 难点:函数的使用和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合作法。 六、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准备:PPT、学生成绩统计表.xls、学案与练习评测表。 八、学前准备: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查看“学案与练习评测表”的内容,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学案与练习评测表”中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小组合作互助的意识。 九、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excel插入行后自动求和

excel如何自动求和 中间每天还要不断插入新的数据面且量比较大,所以需要自动累加每列的和,不需要手动下拉求合,投了公式列如=SUM(B2:B5),可是新插入一行,下面的汇总还是不变,如何才能使得向下插入新行,数值可以自动更新求和. 在B6中输入公式:=SUM(OFFSET(B1,1,0):OFFSET(B5,-1,0)) 然后复制,在汇总c栏出粘贴.如果还有类似操作 插入新行后,自动计算新加数据. OFFSET(B1,1,0)的意思就是从标题栏B1的下一行开始汇总 OFFSET(B5,-1,0)的意思就是加到”总数”B5栏前面的一行.插入一行以后B5会自动变为B7. 另外附上offset函数供参考. OFFSET函数 以指定的引用为参照系,通过给定偏移量得到新的引用。返回的引用可以为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可以指定返回的行数或列数。 语法 OFFSET(reference,rows,cols,height,width) Reference作为偏移量参照系的引用区域。Reference 必须为对单元格或相连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否则,函数OFFSET 返回错误值#VALUE!。

Rows相对于偏移量参照系的左上角单元格,上(下)偏移的行数。如果使用5 作为参数Rows,则说明目标引用区域的左上角单元格比reference 低 5 行。行数可为正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下方)或负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上方)。 Cols相对于偏移量参照系的左上角单元格,左(右)偏移的列数。如果使用5 作为参数Cols,则说明目标引用区域的左上角的单元格比reference 靠右 5 列。列数可为正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右边)或负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左边)。 Height高度,即所要返回的引用区域的行数。Height 必须为正数。 Width宽度,即所要返回的引用区域的列数。Width 必须为正数。 说明 如果行数和列数偏移量超出工作表边缘,函数OFFSET 返回错误值#REF!。 如果省略height 或width,则假设其高度或宽度与reference 相同。 函数OFFSET 实际上并不移动任何单元格或更改选定区域,它只是返回一个引用。函数OFFSET 可用于任何需要将引用作为参数的函数。例如,公式 SUM(OFFSET(C2,1,2,3,1)) 将计算比单元格C2 靠下1 行并靠右2 列的3 行1 列的区域的总值,相当于SUM(E3:E5)。 示例

有人问excel自动求和的快捷键怎么添加啊

有人问excel自动求和的快捷键怎么添加啊? Excel自带的帮助内容非常详细,有问题可以搜索一下,基本的操作问题,一般都能找到答案的。要做到熟练的操作,没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实践是唯一的途径。 实践是唯一的途径 1. 1 一切技巧,都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扎实的基本可以让技巧应用更加灵活END 快捷键大全 1. 1 Alt+`:显示“样式”对话框 Alt+=:用SUM函数插入“自动求和”公式 Alt+0165:输入日圆符号(完成输入后放开Alt,Word中也可) Alt+41420:输入√(完成输入后放开Alt) Alt+Enter:在单元格中换行 Alt+PageDown:向右移动一屏 Alt+PageUp:向左移动一屏 2. 2 Alt+向下键:显示清单的当前列中的数值下拉列表

Ctrk+Shift+PageUp:选中当前工作表和上一张工作表 Ctrl+-:显示删除行、列、单元格对话框 Ctrl+;:输入日期 Ctrl+[:选取由选中区域的公式直接引用的所有单元格 Ctrl+]:选取包含直接引用活动单元格的公式的单元格 Ctrl++:显示插入行、列、单元格对话框 Ctrl+0:隐藏选中单元格或区域所在的列 Ctrl+1:显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Ctrl+5:应用或取消删除线 3. 3 Ctrl+6:在隐藏对象,显示对象和显示对象占位符之间切换。 Ctrl+9:隐藏选中单元格或区域所在的行 Ctrl+A:选中整张工作表。 Ctrl+Alt+向右键:在不相邻的选中区域中,向右切换到下一个选中区域。Ctrl+Alt+向左键:向左切换到下一个不相邻的选中区域 4. 4 Ctrl+B:应用或取消加粗格式 Ctrl+C,再Ctrl+C:显示MicroftOffice剪贴板(多项复制和粘贴)Ctrl+D:向下填充。 Ctrl+Delete:删除插入点到行末的文本。

Excel表格自动求和公式大全

多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 我们在Excel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 B C D 1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张三三年五女98 3李四三年五男105 4王五三年五女33

Excel中只对可见数据求和,实现完美自动筛选.

在使用EXCEL筛选功能时,有个让人非常苦恼的事情,就是筛选出来的数据没有小计,如果用常规的sum函数求和,那些被隐藏的行也被被计算进去,得到的不是小计,而是所有数据的总计。 要实现这个效果,其实非常简单,下面就跟着我一步一步来吧: 一、自动筛选 (1)先在第19行上面插入一个空行:

这样合计行会变成第20行。 为什么要插入空行呢,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空行,你即使在合计行设置了小计的公式,也会在筛选时被隐藏,所以这个空行是必须的。 (2)选中B1:B18这个区域,然后进行筛选(EXCEL2000/2003版:点击“数据”菜单下的“筛选”、“自动筛选”;EXCEL2007/2010版:依次点击数据标签、筛选按钮 ),就会只对部门进行自动筛选,而姓名、工资那些列都不会自动筛选:

(3)隐藏刚才插入的空白行,第19行,这时可以发现,不管怎么筛选,原先的合计行都不会被隐藏。 二、只对显示的内容求和 从上表可以看到,虽然筛选了人力资源部的数据,但第20行合计却依然是所有人的(包括被筛选后隐藏的),这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所以要对C20单元格的公式进行修改: =SUBTOTAL(109,C2:C18) subtotal是分类求和函数。 第一个参数109的意思是只对可见区域求和,所以只要是只对可见区域求和就必须是109,要是只对可见区域求统计有数据的单元格个数就是103。

第二个参数是要求求和的区域,这里是C2:C18,就是本表工资列的数据区域。 现在可以发现,只要对部门进行了重新筛选,C20单元格的合计数会自动进行变化。 当然,这时候B20单元格显示的“合计”并不恰当,因为全部显示时才是“合计”,部分显示只能是“小计”,B20单元格设置公式: =IF(SUBTOTAL(103,B2:B18)=COUNTA(B2:B18),"合计","小计")

Excel表格自动求和(求积)公式及批量求和

Excel表格自动求和(求积)公式及批量求和 在制作一些数据表格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公式运算,其中包括了将多个表格中的数据相加求和。求和是在Excel表格中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运算公式,将两个表格中的数据相加得出结果,或者是批量将多个表格相加求得出数据结果。 Excel表格中将两个单元格相自动加求和 如,我们将A1单元格与B1单元格相加求和,将求和出来的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 ①首先,我们选中C1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A1+B1”,再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相加求和出来的结果就会显示在“C1”单元格中。 ②第二种:在C1输入=sum( 再用鼠标从B1选到A1,然后右括号) 注:这里的“()”为英文模式/半角下,第二种适合多行或多列求总和。 Excel表格中将多行或多列批量求和方法 如,将A列中数据与B列中的数据相加求和,结果将显示在C列中。 ①首先,将A1与B1两个单元格相加求和。选中C1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A1+B1”,然后回车 ②将光标移动到C1单元格右下方,直到光标变成黑色十字形时候,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到最下方; 此时,A列与B列中的相加结果就全部显示在了C列中了。 说明:上述方法在Excel2003、2007、2010中都可使用。 Excel2007、2010中另类求和方法 在Excel2007和以上版本中已经自带了自动求和的按钮,我们只需轻松单击下按钮即可快速求和。 ①将光标定位到需要任意一个空白单元格(显示求和得出的结果单元格),这里我选择C4单元格。 ②进入Excel2007/2010的“公式”选项卡,在“函数库”选项组中选择“自动求和”中的“求和”。 ③用鼠标选中需要相加求和的单元格(这里我选择A1和B1单元格);

excel表格不能自动求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excel表格不能自动求和 篇一:多种excel表格条件自动求和公式 一、使用sumiF()公式的单条件求和: 如要统计c列中的数据,要求统计条件是b列中数据为"条件一"。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条件一",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函数+iF()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 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 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

“=”、“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sum(iF(d2:d5="生产一班",iF(i2:i5="合格",e2:e5))),然后再同时按住ctrl+shift+enter键,才能让输入的公式生效。 上面的iF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d2:d5="生产一班")*(i2:i5="合格"),e2:e5)),也是一样的,你可以灵活应用,不过注意,iF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 三、sumpRoduct()函数方式: 表格为: abcd 1姓名班级性别余额 2张(excel表格不能自动求和)三三年五女98 3李四三年五男105 4王五三年五女33

Excel中只对可见数据求和

Excel中只对可见数据求和,实现完美自动筛选 EXCEL(29) 在使用EXCEL筛选功能时,有个让人非常苦恼的事情,就是筛选出来的数据没有小计,如果用常规的sum 函数求和,那些被隐藏的行也被被计算进去,得到的不 是小计,而是所有数据的总计。 要实现这个效果,其实非常简单,下面就跟着我一步 一步来吧: 一、自动筛选 (1)先在第19行上面插入一个空行: 这样合计行会变成第20行。 为什么要插入空行呢,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空行,你即 使在合计行设置了小计的公式,也会在筛选时被隐藏, 所以这个空行是必须的。 (2)选中B1:B18这个区域,然后进行筛选 (EXCEL2000/2003版:点击“数据”菜单下的“筛选”、“自 动筛选”;EXCEL2007/2010版:依次点击数据标签、筛 选按钮),就会只对部门进行自 动筛选,而姓名、工资那些列都不会自动筛选:

(3 )隐藏刚才插入的空白行,第19 行,这时可以发 现,不管怎么筛选,原先的合计行都不会被隐藏。 二、只对显示的内容求和 从上表可以看到,虽然筛选了人力资源部的数据,但 第20行合计却依然是所有人的(包括被筛选后隐藏的), 这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所以要对C20单元格的公 式进行修改: =SUBTOTAL(109,C2:C18) subtotal是分类求和函数。 第一个参数109的意思是只对可见区域求和,所以只 要是只对可见区域求和就必须是109,要是只对可见区 域求统计有数据的单元格个数就是103。 第二个参数是要求求和的区域,这里是C2:C18,就是 本表工资列的数据区域。 现在可以发现,只要对部门进行了重新筛选,C20单 元格的合计数会自动进行变化。 当然,这时候B20单元格显示的“合计”并不恰当,因 为全部显示时才是“合计”,部分显示只能是“小计”,B20 单元格设置公式: =IF(SUBTOTAL(103,B2:B18)=COUNTA(B2:B18)," 合计","小计")

excel插入行后自动求和

excel自动求和 中间每天还要不断插入新的数据面且量比较大,所以需要自动累加每列的和,不需要手动下拉求合,投了公式列如=SUM(B2:B5),可是新插入一行,下面的汇总还是不变,如何才能使得向下插入新行,数值可以自动更新求和. 在B6中输入公式:=SUM(OFFSET(B1,1,0):OFFSET(B5,-1,0)) 然后复制,在汇总c栏出粘贴.如果还有类似操作 插入新行后,自动计算新加数据. OFFSET(B1,1,0)的意思就是从标题栏B1的下一行开始汇总 OFFSET(B5,-1,0)的意思就是加到”总数”B5栏前面的一行.插入一行以后B5会自动变为B7. 另外附上offset函数供参考. OFFSET函数 以指定的引用为参照系,通过给定偏移量得到新的引用。返回的引用可以为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可以指定返回的行数或列数。 语法 OFFSET(reference,rows,cols,height,width) Reference作为偏移量参照系的引用区域。Reference 必须为对单元格或相连单

元格区域的引用;否则,函数OFFSET 返回错误值#VALUE!。 Rows相对于偏移量参照系的左上角单元格,上(下)偏移的行数。如果使用5 作为参数Rows,则说明目标引用区域的左上角单元格比reference 低5 行。行数可为正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下方)或负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上方)。 Cols相对于偏移量参照系的左上角单元格,左(右)偏移的列数。如果使用5 作为参数Cols,则说明目标引用区域的左上角的单元格比reference 靠右 5 列。列数可为正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右边)或负数(代表在起始引用的左边)。 Height高度,即所要返回的引用区域的行数。Height 必须为正数。 Width宽度,即所要返回的引用区域的列数。Width 必须为正数。 说明 如果行数和列数偏移量超出工作表边缘,函数OFFSET 返回错误值#REF!。 如果省略height 或width,则假设其高度或宽度与reference 相同。 函数OFFSET 实际上并不移动任何单元格或更改选定区域,它只是返回一个引用。函数OFFSET 可用于任何需要将引用作为参数的函数。例如,公式 SUM(OFFSET(C2,1,2,3,1)) 将计算比单元格C2 靠下1 行并靠右2 列的3 行1 列的区域的总值,相当于SUM(E3:E5)。 示例

在excel中使用自动求和按钮的技巧

1 105. 在网上发布Excel生成的图形 2 Excel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快速方便地将工作表数据生成柱状、圆饼、折线等分析图形。 要想在Web发布这类以及用于报表装饰示意类图形,首先单击“工具→选项”命令,在“常规”中选择“Web选项”,选择是否采用便携网络图形格式(PNG)存储文件,以加快下载速度和减少磁存储空间,但要注意这一格式图形文件将要求浏览器支持,并非对所有浏览器都合适。如果未选择PNG图形格式,Excel会自动选择并转换为GIF、JPG格式文件,并创建名为“文件名files”的子文件夹来保存转换过的图形。例如,如果文件名为“dog.htm”,则Excel将创建名为“dog/files”的子文件夹。Excel也会支持文件指定文件名,例如 “image01.jpg”和“image02.jpg等。若在Web发布时选中图表的“选择交互”选项框,则生成的Web页面将保留Excel的图形与表格数据互动的功能,即页面中显示数据表格和对应分析图形,用户如果改变表格中的数据,则对应图形随之发生改变。但要注意的是,这一交互并不能刷新存放在服务器端的数据表数据,如果你需要刷新或修改服务器端的数据,则须利用VB等编制脚本程序。 3 4 106. 创建图表连接符 5 当你绘制了一些基本图表以后,经常需要用直线、虚线和箭头来连接它们,并说明图表中 的关系。Excel 2002提供了真正的图表连接符,这些线条在基本形状的预设位置保持连接,当你移动基本形状时,连接符与它们一起移动,而不需要你手工绘制它们。要创建连接符,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绘制需要连接的基本性状。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自选图形”按钮,选择“连接符”,并选中需要使用的连接符类型。鼠标指针将变成带有4条放射线的方形,当鼠标停留在某个形状上,形状上预先定义的连接点将变成边界上彩色的点,单击希望连接符连接的点。然后在另一形状的连接点上重复这个过程。 6 7 107. 将Excel单元格转换成图片形式插入到Word中 8 假如要把Excel中某些单元格区域转换成图片形式,可先选中要进行转换的单元格区域, 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编辑→复制图片”命令,在弹出的“复制图片”对话框中,可选择“如屏幕所示”和“如打印效果”两种显示方式(图1),如果选择“如屏幕所示”,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图片”和“位图”两种格式。在这里选择“如屏幕所示”和“图片”单选按钮,单击“确定” 按钮。然后进入Word中,单击“编辑→粘贴”命令,即可将选中的Excel单元格区域以图片形式粘贴过来。如果用户没用添加表格框线,那么选择“如打印效果”后,在进行“粘贴图片”操作后图片中没有边框;如果选择“如屏幕所示”选项,“粘贴图片”操作后,图片会有和屏幕显示一样的边框。 9 10 108. 将Word内容以图片形式插入到Excel表格中 11 如果要把Word中的某一段内容以图片形式插入到Excel表格中,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首 先在Word中选中要复制的内容,然后单击“编辑→复制”命令,进入Excel中,按住Shift 键,单击“编辑→粘贴图片”命令,即可将刚才复制的内容以图片格式插入到Excel表格中,而且在该图片上双击,还可进行文字修改。利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把“记事本”等其他程序中的内容以图片格式粘贴到Excel中。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