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

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秦朝郡县制。

【解答】

由材料内容可知,这一措施指的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

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故选B。

2.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答案】

C

【考点】

隋朝的建立

【解析】

本题以“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建立。【解答】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故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隋灭陈朝。

故选C。

3. “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答案】

A

【考点】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

依据题干“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指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故选A。

4.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答案】

C

【考点】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解析】

本题以宋高宗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提取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市舶”“ 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结合所学知识,宋朝设立了专

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从而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5. 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答案】

B

【考点】

郑和下西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

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故选B。

6.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答案】

A

【考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解答】

据“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可知,材料叙述的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选A。

7.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答案】

A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

据题干“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主要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材料反映张之洞主张民用工业。

故选A。

8.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答案】

B

【考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据“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可知,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1912年。

故选B。

9.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答案】

C

【考点】

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解答】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也改编

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故选C。

10. 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答案】

D

【考点】

南京大屠杀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1937年12月”“日军杀人”。A、B与“日军”无关,C发生于甲午中

日战争期间。

故选D。

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海国图志》的编成

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

D.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考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

行业发展不平衡。

【解答】

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变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

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故D正确。

故选D。

12. 下面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答案】

A

【考点】

新中国成立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知道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解答】

由邮票中文字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13. 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答案】

A

【考点】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建国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解答】

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是1999年。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时间是1970年,说明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故选A。

14. 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

D

【考点】

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解析】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帝国。

【解答】

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

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阿拉伯帝国。《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

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

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D项正确。

故选D。

15.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答案】

D

【考点】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

【解答】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是

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

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

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D。

16.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

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A.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答案】

A

【考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是在1689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1783年,英国的政治制度没有体现三权分立原则,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640年,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符合题意。

故选A。

17. “1793年3月,反法同盟组成,陆续有7个国家参加。它们从四面八方向法国攻来。”“反法同盟”的此举,是为了()

A.推翻罗马教廷统治

B.干涉法国大革命

C.颁布《人权宣言》

D.参加凡尔登战役

【答案】

B

【考点】

法国大革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马赛曲》是1792年奥国军队武装干涉法国革

命时,马赛人民威武雄壮地开赴巴黎去战斗时所唱的爱国歌曲。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后,立即被决定用作法国国歌。

【解答】

据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3月,反法同盟组成,陆续有7个国家参加。它们从四面八

方向法国攻来。“反法同盟”的此举,是为了干涉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

也加入了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和法国在全球争夺霸权。

18. 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

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战局

B.解放农奴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

A

【考点】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林肯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1862年9月”“解放奴隶” 等。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

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

审时度势,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故选A。

19. 19世纪中后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

的是()

A.玻利瓦尔

B.明治天皇

C.尼赫鲁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B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解答】

19世纪中后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的是明治天皇。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故选B。

20. 它“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它是()

A.手工工场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相对论

【答案】

D

【考点】

近代科学家

【解析】

本题以“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为依托,考查爱因斯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它“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它是相对论。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相对论,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加,它的质量也增加,运动物体的长度会缩短,甚至时间也会变慢。

21. “1921—1922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于()

A.结束沙皇统治

B.恢复国民经济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防止生产过剩

【答案】

B

【考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

【解析】

本题以“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为切入点,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粮食税额”“余粮收集额”。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故选B。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

C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着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

故选C。

23.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来铁幕的分隔……仅仅10个月之后,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A.匈牙利的改革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重新统一

D.两极格局结束

【答案】

C

【考点】

历史文化常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

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知识点。

【解答】

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德国重新统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执政党下台,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如柏林墙被打开,这也就标志着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

故选C。

24.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

A.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B.欧洲联合趋势加强

C.非洲独立浪潮掀起

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答案】

D

【考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故选D。

25. 右图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

A.“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答案】

C

【考点】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

仔细观察图片“电子计算机”可知,图片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钱,……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依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依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答案】

(1)农业发展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

精神生活发展: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

(2)历史信息: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变化: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

历史作用: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

(4)演进过程: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青铜器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河姆渡人的生活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青铜文明的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知识。

(4)本题考查的是从我国社会形态发展演进的知识。

【解答】

(1)由材料“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

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可知,材料

一中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是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这一时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他们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

(2)由材料“在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

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钱”

可知,商朝时期,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材料“……‘公作则迟,有所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

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是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这一变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等。

(4)材料一出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反映的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农耕生活发展的

历史。材料二出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反映的是商朝青铜文明发展的历史。材料三

出自《中国古代史》,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因此说从原始社会到春

秋时期,我国社会形态发展演进的过程是: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答案】

(1)①农村(小岗村);②经济特区;③国有企业。

(2)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初级阶段;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邓小平理论。

(3)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⑨民主法制。

(4)⑧安居工程。

(5)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党的重要会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及民主法制建设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改革开放产生的影响。

【解答】

(1)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分田包产到户。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②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③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

(2)④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⑥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

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⑧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⑨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民主法制。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故题干标题可设置为:民主法制日益加强。(4)⑧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5)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业化开始后,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戳和压迫弱小民族,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

——《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和最显著成就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一,概述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

(2)归纳材料二中主要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对此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什么纲领?

(3)材料三中”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特点?“印度”被哪个西方列强所控制?

(4)综上所述,概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性。

【答案】

(1)珍妮机的发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垄断(生产和资本

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2)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失业威胁;剥削沉重);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共产党宣言》。

(3)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耕文明等。

英国。

(4)进步性与局限性(剥削性、扩张性与野蛮性)并存。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争霸

《共产党宣言》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共产党宣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1)据所学知,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显著成就是电力的广泛

应用,据材料一“在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

趋势”可知,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是出现了垄断(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的趋势)。(2)据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

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可知,材料二中主要历

史现象是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资本主

义制度;对此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党宣言》。

(3)据材料三“工业化开始后,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戳和压迫弱小民族,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可知,材料三中“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的共同特点是都起源于大河流域,都属于农耕文明。“印度”被英国所控制。

(4)综上所述可知,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性是进步性与局限性(剥削性、扩张

性与野蛮性)并存。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复习中国古典文学专题时,一位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A ) 宋元 吴承恩、曹雪芹 2.关于右图中包含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C ) A.此书的作者应该是汉族人桑君长B.书影上的后魏是指三国时的曹魏 C.该书是为地理著作《水经》作的注D.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3.右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封面的一幅截图,它反映的是( D ) A.龙门石窟浮雕 B.云冈石窟雕像 C.雕版《金刚经》 D.莫高窟的塑像4.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C ) A.割地B.赔款C.办工厂D.赎辽费 5.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B ) A.对侵略者的厌恶 B.中西交融的情形 C.全盘西化的态度 D.天朝上国的心理6.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B )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维 7.1918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A ) A. B. C. D.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D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A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0.“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C )A.公私合营 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11.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以恢复,这时我国外交正处于( C ) A.与西方的紧张期 B.与苏联的蜜月期 C.与美国的改善期 D.与日本的建交期12.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此时他们“离家”长达( B ) A.38年B.39年C.43年D.93年13.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件事属于下面对外开放进程图中的( D )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中考历史试题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君主专制D.八段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的》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分) 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__ _ __ __ __ 卷 __ -------------------- 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 考 __ 准 _ __ __ __ __ _ _ 上 _ -------------------- 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__ __ __ __ _ __ _ _ _ __ _ 宗 ( ) _ __ 题 _ __ 校 __ -------------------- C.皇权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 ★启用前 在 -------------------- 安徽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此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__ _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 _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 号 证 意在说明 (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 _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 _ _ 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 名 _ 姓 _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_ 答 _ -------------------- 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_ _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 _ _ _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_ _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纪第二个十 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业 毕 4.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 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 无 --------------------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如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 效 ------------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 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最新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00分)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 2.(3.00分)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顾固派反对变法 3.(3.00分)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红军的战略转移 4.(3.00分)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准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次导

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5.(3.00分)如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毕业证影印件。图中框定的四处信息中,不具有这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3.00分)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7.(3.00分)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8.(3.00分)如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示意图(百万1990年国际元)其中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最有可能是()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抗日战争(有答案)

抗日战争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D.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

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7.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8.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考历史2018年周年历史大事件

中考历史2018年周年历史大事件 中国历史七上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3、383年淝水之战 中国历史七下 1、618年李渊灭唐,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2、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3、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灭亡。 4、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5、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 6、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中国历史八上 1、1853年,太平军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2、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收复新疆) 3、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 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5、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6、1933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7、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李宗仁),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8、1948年9月,三大战役开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中国历史八下 1、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真理问题的讨论。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40周年) 6、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7、1993年,“汪辜会谈”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共十七个专题)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改革 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能力训练】中国古代改革 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三项措施,并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德,……,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姓或重复,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高祖纪》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推行的哪些“汉化”政策?这些政策的施行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作用? (3)比较材料一、二,说说两次改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专题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与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能力训练】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纵观中外对外交往历史,可以为我们今天走改革开放之路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2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4 “广东十三行” (1)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中西方贸易通道,据图1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运到哪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2)据图2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因素是什么?该图反映了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据图3写出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出发的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你能从图中获取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 (4)据图4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因共两党合作 7.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8.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河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 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 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 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 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2018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8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盛世对外开放使用火药②国家统一商业繁荣科技领先③政权并 立贸易发达发明司南④强化皇权闭关锁国科技落后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 2.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 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 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势力的反扑 D.民众的盲目 排外 3.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如图所示。六个序号分 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对应的事件按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②战略反攻开始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 D.①⑤⑥②④③服饰 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据此回答4-5题。 4.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 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人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 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5.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 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观念变 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 B.文艺复兴深入 C.工业革命展开 D.社会经济衰退 6.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 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 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 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二、非选择题

2018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2018年初中学业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 ) A .种植水稻 B .种植粟 C .建造干栏式房屋 D .使用青铜器 2.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3.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 (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 )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5.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 ) A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C .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 .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6.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 ) A .遣唐使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唐招提寺 7.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 )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8.如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 D .左宗棠收复新疆 9.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 ) A .宣政院 B .台湾府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0.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 ) A .领导虎门销烟 B .拟定《海国图志》 C .抗击沙俄入侵 D .指挥黄海海战 11.“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 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 ) A .政治 B .经济 C .思想 D .外交 12.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如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 )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31年 D .1932年 14.《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 一家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 A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 .不怕艰难险阻 C .紧密团结、患难与共 D .革命英雄主义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吉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与“1948年”“解放长春”等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4.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求同存异”方针 6.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创始人是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悉达多 7.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适动的是 A.《最后的晚餐》 B.《战争与和平》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 8.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9.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合作化 公私合营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0.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 “一超多强” C.信息化 D..和平与发展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列举四例中国人民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4分)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4分) (1)“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 (2)译著《天演论》,启蒙思想家—— (3)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4)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 (1)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 (2)俄国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1921年苏俄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改革—— 1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名称。(4分) (1)—战前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2)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建立的合作组织—— (3)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4)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中考历史周年大事

2018年中考历史周年大事 中国历史部分 1.1898年戊戌变法。广义上讲,从公车上书开始,是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上是指百日维新。它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它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以慈嬉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评价:这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过程中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2.1898年戊戌变法。广义上讲,从公车上书开始,是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上是指百日维新。它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它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以慈嬉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评价:这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过程中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1928年,井冈山会师。毛泽东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和部分湘南武装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所率部队和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会师的意义:壮大了武装力量,几年间,革命武装获得极大发展;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想纵深发展。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风斗,不怕牺牲,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吉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pdf

吉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与“1948年”“解放长春”等信息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3.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4.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5.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A.民族区域自治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6.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创始人是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悉达多 7.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作品中热情歌颂资产阶级革命适动的是 A.《最后的晚餐》 B.《战争与和平》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 8.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9.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是合作化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0.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B.“一超多强” C.信息化 D..和平与发展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11.列举四例中国人民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4分)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4分) (1)“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 (2)译著《天演论》,启蒙思想家—— (3)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4)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3分) (1)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 (2)俄国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1921年苏俄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改革—— 1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际组织名称。(4分) (1)—战前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2)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建立的合作组织—— (3)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 (4)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2分)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写出两场 ..抗日战争时期“血肉筑长城”的战役。(3分) (3)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1分)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学习啦丽仪 2017-09-12 17:14:10 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器 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A B.B C.C D.D 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2.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18届中考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 记述 题7 表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