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版 八年级下全册导学案案

语文版 八年级下全册导学案案

李桥镇小2005――2006学年下学期

教案

学科:语文

班级:八年级

姓名:罗吉涛

日期:2006年2月

八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背影……………………………………………………朱自清(2)

2. 永久的悔………………………………………………季羡林(5)

3.*铁骑兵…………………………………………………杨朔(10)

4.*苏珊·安东尼……………………………乔安娜·斯特朗等(13)

第二单元

5.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7)

6. 现代诗两首 (20)

长城谣

一片槐树叶

7.*致空气……………………………………………………邵燕祥(23)

8.*樵夫,别砍那棵树……………………乔治·铂金斯·莫里斯(25)

第三单元

9. 日出(节选)……………………………………………曹禺(27)

10.钦差大臣(节选)………………………………………果戈理(34)

11.* 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37)

第四单元

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41)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44)

14.我有个梦想……………………………………马丁·路德·金(49)

15.* 你是你的船长…………………………………………崔卫平(53)

第五单元

16.南京大屠杀………………………………………………温书林(57)

17.寻找时传祥………………………………………………孙德宏(62)

第六单元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4)

21.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68)

22.* 古文二则………………………………………………司马光(70)

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23.* 公输…………………………………………………《墨子》(72)

24.诗词五首 (76)

第七单元

25.桃花源记…………………………………………………陶渊明(79)

26.岳阳楼记…………………………………………………范仲淹(82)

27.* 醉翁亭记………………………………………………欧阳修(85)

28.* 湖心亭看雪……………………………………………张岱(88)

29.诗词五首 (91)

第一单元

一、背影

教学目标

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4、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才体会得到。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的,还是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的?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本课所写的是父亲的背影。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要弄清:这是父亲做什么时的背影?这“背影”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什么感情?文章写这“背影”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题注,了解作者。

强调以下内容: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读者。

三、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

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含义。

1、给加点字注音,然后齐读三遍。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踌躇颓唐琐屑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惨淡勾留变卖典质赋闲蹒跚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己情郁于中琐屑四、学生速读课文,讨论下边问题。

方法: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老师可巡回指导。理解每个问题,都应结合课文中有关段落。

1.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结合课后练习一)

理解: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结合课后练习七)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策一层(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啃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3.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即本文的中心意思)

理解: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五、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意思。

六、理解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理解: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了作者(具体内容由学生复述);扫除了文字障碍(字、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是难点的突破。

八、布置课外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用老师指定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后,检查上节所学字词掌握的情况。

二、学生默读第四、五段,思考问题。

1.“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这句话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理解:不是。这一句议论表明作者从父亲的“踌躇”中感受到了父亲一直把“找”当孩子关怀照料的深情。

2.作者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聪明”的含义是什么?这两句话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理解:这里两个“聪明”都是糊涂的意思,这是针对: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找”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条房好好照应“我”,“找”心里暗笑他迁;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完全能料理自己,父亲大可不必过分小心。表现了“我”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3.这两段文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

理解:体现父亲对儿子细心关照的事情主要有:(1)父亲因为事忙,、托人送“找”,他再三嘱咐,甚是仔细;(2)尽管有事,终于决定亲自去送;(3)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4)嘱“找”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5)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父亲的慈爱之心真是感人肺腑。

三、范读第六段后学生齐声朗读,回答问题。

1.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具体写“背影”的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

理解:具体写“背影”的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一段。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瞒珊”、“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 2.父亲买橘子这样费劲,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而不让儿子去?买来橘子后,他“心里很轻

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理解:父亲疼爱儿子,为儿子受累费劲心里反而高兴。买来橘子,父亲觉得尽到了照顾儿子的责任,儿子在旅途中可以不受干渴之苦,心里满足欣慰。

3.“我”对父亲的行事本来是有看法的,可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时,两次流下眼泪,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我”流泪后,为什么伯父亲看见?

理解:“我”两次流泪是被父亲的爱子深情感动了。流泪后,伯父亲看是担心慈父亲伤心。表现了对父亲的怜爱之情。

四、学生齐声朗读结尾一段,老师简要分析。

分析:这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表现了三层意思:一、二句表现对老境赖唐的父亲的哀怜;三~六句表现对父亲往日发怒的理解;最后三句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结束全文,呼应开头,抒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五、揣摩文中父亲所说的几句话的含义。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理解: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理解:“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理解: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着想得周到。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理解: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他放心。5.“过去吧,里边没人。”理解: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这几句话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有丰富的内涵,深刻地揭示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露了父亲的爱子深情。

六、归纳写作特点。

1.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细致描写,表情达意。

2.平实质朴的语言饱含感情。对于这些特点,同学们一定要结合读课文细心体会,真正领悟了才能在写作时借鉴。

七、朗读全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写作特点。朗读时要体现感情。

八。课外作业。

1.朗读比赛。两三人一组,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2.写作练习。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了你?这件事的经过怎样?你受到了怎

样的感动?参照这样的思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抄在作文本上。

二、永久的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

二、能力目标: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三、德育目标: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

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教学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

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

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

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

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

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

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课末板书设计

2.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

离开母亲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解释下列词语:

迎养盈眶简陋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懵懵懂懂寄人篱下

二、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

三、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四、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

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逝

线索----白的:大奶奶给

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黄的:

为二大爷喂牛讨得红的

三、铁骑兵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

2.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3.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教学重点

1.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2.口语化的语言特色。

难点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

分析。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1.讲述战例2.指导学生阅读课

文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找出文眼,理清脉络4.分

析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4.领略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5.解题,指导完成练

习 5.剖析题意,完成课堂练习

一、启发思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大家平时爱看战争影片,听战争 故事吗? 2.师:很好。战争的双方如果人数悬 殊,胜负便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过去 军事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双方 对阵,人数便是决定

胜负的重要因素。你们认为是这样吗?

1.纷纷回答:爱看。

2.因为课前已搜集相关资料,所以对 教师

的观念并不同意。 生:不是。

3.师装作不解:哦,历史上发生过以少 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例吗? 4.师总结:看来大家课外都搜集了不 少资料,这点很好。本文也讲述了 一个这样的战例。在抗日战争中, 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这件事情是怎样发 生的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进入课文学习。 板书课题。

3.举手回答,讲述自己了解到的相关

战例,涉及内容有古有今,有中有

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4.进入新课学习。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抽学生复述课文。

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 -

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讲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三、找出文眼。理清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1.思考,举手回答。

生:本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 就会

2.组织学生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 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将其板 书。(见课末板书)

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 打游击”。

2.讨论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3.理清文章结构。

四、分析本文的结构美和语言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杨朔的散文讲究结构,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有所展现,请大家加以分析。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2.师:杨朔的散文在语言上以活泼明 ,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句式 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格。本文有哪些描写表明了这特点。 点明学生回答,并加以总结。 3.师:当骑兵们得知昨晚想骑马渡过的河流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 ‘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惊”是因为不知那是黄河,还以为是条不知名的小河流,“笑”是为昨晚的冒失,竟想骑着马淌过水流湍急的黄河,另 还含有庆幸的成分:幸亏没有强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1.思考本文的结构特点。

生:本文开篇就写在大部队行进的途中,有

一班骑兵掉队了,这就留下 了一个悬念:这

班掉队的骑兵命运如何?接着写骑兵偶然来到

了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却发现水很深,于是 放

弃了,这又有了一个悬念:这到底是条什么河?

后来骑兵发现了一座 城,便灵机二动朝城中

放了-排马枪,引起了骚乱,这到底是座什么

城呢,他们放枪会造什么后果?这几处悬念让

读者欲罢不能,充分显示了杨朔的写作功夫。

2.生:“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

生:他带着这一帮人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

敌人。

生: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

生:“是黄河,水才急呢,·根鹅毛掉下去,

也会旋到水底下去。”

3、思考回答,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五、解题,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思考与练 习一。 2.师:本文的标题为什么?铁骑兵呢?相信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有 自己的理解了吧。 抽学生回答,归纳总结。 .3.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1.从敌我两方面来分析为什么我军的一班骑

兵竟能打乱敌人军事部署。

2.积极思考。

生:“铁”字表明了我军的顽强和难 以战

胜。

生:“铁”说明我军有铁打的身躯和 意

志,不管环境多么艰苦,都不会屈服。

3.完成随堂练习。

六、本课小结

本节课按照导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析结构及语言特点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教

学。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内容,还领略到了杨朔散文的魅力,这对学生

的写作及散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

七、板书设计

铁骑兵

本文结构

起因:掉队——打游击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一朝

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骑后们明明只是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为什么第二天包头的百姓纷纷传说八路军有一

团人来攻城,并且“差一点把城攻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作分析。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找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1)没日殒落悬崖勒马冥思苦想 (2)香消玉殒婷婷玉立斗转星移宿营

(3)搔乱斗胆犹豫不决战战兢兢 (4)天马行空恪守部署凌乱

2.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脸上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个性练习设计文中写道,斑长

“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中放了一排马枪”,试分析此时班长的心理。

教学探讨与反思

因为本篇课文较短,且内容较易理解,因此只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但要作深入分析,稍

嫌紧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加快节奏,主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体会,教师只在重点处

加以点拨。

四、苏珊·安东尼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意。

2、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3、欣赏主人公精彩的语言。

4、了解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

活,培养向上的决心。

5、学习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中插叙的作用。2.欣赏主人公铿锵有力、义正辞严的辩论。

3.培养学生男女平等的意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难点 对时代背景的掌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初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2.设计

问题,引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了解本文结构3.深入理解 3.完

成练习,深入理解文意4.组织小型讨论会 4.课堂讨论,认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在座的女同学,如果我们要选班长,我对你们说,班上的女生没有选举权,选班长是男生的事,你们有意见吗? 2.师笑道:看来我这句话得罪了半边天。但你们知道吗,直到一百多年前,不管是我国还是外国,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附属品,是男人的私有财产,她们毫无地位,要劳动,收人却归丈

夫 所有,她们的儿子可以接受教育,女儿却只

能在家学女红。这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是多么

荒谬啊,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的事。

1. 乱成一团,有些男生在窃笑,女生则七

嘴八舌。 生:当然不行,凭什

么…… 我们女生哪里不如男生……

2.听教师讲述,均感不可思议,女生更 是愤愤不平,下面窃窃私语。

3.师:那么今天呢,今天我们的女生可以和男生

坐在一间教室上课,你们长大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做自己喜爱的事,花自己挣的钱。你们甚至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出色。在法律上,你们是完全平等的。但这些在你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却是无数前辈经过不懈奋斗才得来的。苏珊·安东尼便是其中一位。

板书: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先驱

3.顺着教师的思路想着目前自己所享受

的各项权利,带着极大的兴趣进入新课学

习。

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哪件事,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2.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顺叙——插叙——顺叙 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场

面描写。

2.生:先介绍了苏珊·安东尼在1872年美

国总统选举上的情况,接着插叙了苏珊·安

东尼一直以来为此所作的努力,最后记叙了

她为选举而遭逮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3.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4.师:对这件事作者又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5.师:从中可以看出苏珊·安东尼是个什么样的人? 3.生:主要写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妇女

选举权的事。

4.生:1872年带领14名妇女参加美国总统选举;被捕后在法庭上的辩护。

5.生:勇于斗争,充满智慧,不畏强权,

为了妇女的权利而不懈奋斗。

三、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文中有一部分插叙,讲述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进行斗争的情况,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简述一下她的斗争历 程。 2.指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 3.师:苏珊·安东尼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呢? 将学生回答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4.师:她的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果?人们对她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指名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1.读课文的插叙部分,了解苏珊·安东 尼

的斗争历程。

2.生:先概述了美国人权的基本情况,使

我们对时代背景有了大致了解,然后介绍了

苏珊·安东尼的斗争方式、人们对她态度的

转变及取得的 成果。

3.思考回答。

生: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数 以百

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4.生:最初她受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反 对

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说各

种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后来一些妇女渐

渐喜欢上并且开始帮助她。最后许多家庭妇

女从她身上得到鼓舞,加入到她的行列,许

多男人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

5.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及课后思考 与练习二。 6.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苏珊·安东尼在 法庭上辩护的那部分内容。 5.发挥主观能动性,赏析苏珊·安东尼简

短有力的宣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分角色朗读该部分内容,注意体会不同角

色的内心世界,读出感情。

7.引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7.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四、组织小型讨论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西都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试举一二例说明。 点几名学生发言。 2.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某项科研成果的出现,某项不合理制度的 取消等,不要仅停留在对革命先烈 的追忆上。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3.组织学生讨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 1.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基本上都会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

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

2.在教师引导下对“我们今天享有的许多东

西都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甚至流血牺牲才换

来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地理解。

3.积极参与讨论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有初

步认识。

五、本课小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就由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

通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和深入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

仅明白了如今我们享有的许多东西是经过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培养向上的决心,还会为苏珊·安东尼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六、课末板书设计

苏珊·安东尼——女权运动的先驱 顺序——插序——顺序

斗争方式

发表演讲,与男人辩论写了教以百计的宣传册和抗议书

态度:鄙视.一些妇女开始喜欢并且帮助她——许多主妇加入她的行列,一些男人也开始改

变自己的观念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苏珊·安东尼们的奋斗取得了何种成就,今日的美国妇女地位又如何呢?可让学生课外查

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美国民权的调查报告,这可锻炼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分析能

力和写作能力。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为加点字注音,并用下列词语造句。

喋喋不休 文质彬彬 鄙视 轻蔑 讪笑 戏弄 呆若木鸡 顽固不化 不实之词

个性练习设计 尽管已是21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

在这种情况下,女生和男生应该如何自处?

教学探讨与反思

1.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较为公正的环境中,学生会对作品中透露出的男女权利极不对

等的现象感到不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也可用资料影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针对

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在当今社会中,

男女权利不对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男生和女生应该如何自处”等。

第二单元

五、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 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 侵犯,欺压。侮: 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 “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 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 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并列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 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节: 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联想、想象──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诗节): 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

第四节: 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 “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 “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 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 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 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 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诗节): 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 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 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 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

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12─13诗节): 讴歌与赞美。

第十二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 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 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 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作文: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 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六、《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二.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二.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长城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游子思乡的载体)

二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

三学海拾贝

1 作者简介

席慕容(略)

2听录音,整体感知

3 讲授第一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6 老师小结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当场成诵!

五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灵活机动

诵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并赏析其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一片槐树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纪弦(略)

三赏析诗歌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

2讲析诗的第一节(可先范读)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

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3讲析诗的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

追问: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4讲析诗的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5教师总结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6再听范读,要求当场成诵。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

附舒婷诗歌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七、《致空气》

一、教学目标: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点击课件中的“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课文,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C)问题研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

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D)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六)布置作业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板书设计:

致空气

邵燕祥

象征

空气——真情友谊希望信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