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煤二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论证报告(12.24)

云煤二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论证报告(12.24)

云煤二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论证报告(12.24)
云煤二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论证报告(12.24)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措施针对性、可靠性

论证报告

云盖山煤矿二矿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编制

主编:尹胜波

副主编:朱发明、于国林、王浩、李波参与人员:刘海峰、彭小亚、秦坤

矿井会审人员

目录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1)

第一节井田概况 (1)

一、交通位臵 (1)

二、井田范围 (2)

三、煤炭储量 (3)

第二节地层、煤层及煤质 (6)

一、地层 (6)

二、煤层 (10)

三、煤质特征 (14)

第三节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14)

一、地形地貌 (14)

二、地质构造 (15)

第四节瓦斯地质 (20)

一、矿井瓦斯等级 (20)

二、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20)

三、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4)

第五节各生产系统情况 (24)

一、矿井通风系统 (24)

二、矿井提升系统 (25)

三、矿井运输系统 (25)

四、矿井供电系统 (25)

五、矿井排水系统 (26)

六、矿井瓦斯抽采系统 (27)

七、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 (27)

第六节各采掘工作面基本情况介绍 (29)

一、22203综采工作面情况介绍 (30)

二、23306备采工作面情况介绍 (30)

三、23302轨道顺槽工作面情况介绍 (30)

四、23302运输顺槽工作面情况介绍 (31)

五、23302运输顺槽底抽巷工作面情况介绍 (31)

第七节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情况 (31)

第二部分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32)

第一节矿井灾害类型分析 (32)

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的选择 (33)

一、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措施 (33)

二、矿井防突措施执行情况概述 (34)

二、灾害防治技术措施针对性的论证 (40)

第三节防止误揭煤管理 (43)

一、区域探煤管理规定 (43)

二、局部探煤管理规定 (44)

三、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止误揭断层管理 (44)

四、探煤管理技术要求 (44)

第四节安全防护措施 (45)

一、远距离爆破 (46)

二、反向风门 (47)

三、避难所 (47)

四、压风自救系统 (49)

五、隔离式自救器 (50)

六、其它安全防护措施 (50)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52)

第一节人员保障 (52)

一、矿井瓦斯防治机构 (52)

二、管理人员从业经历 (52)

三、岗位责任制 (53)

第二节资金保障 (53)

一、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情况 (53)

二、瓦斯防治资金投入 (53)

第三节培训保障 (54)

一、专业队伍培训 (54)

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54)

第四节制度保障 (54)

一、制定瓦斯防治规划 (54)

二、制定矿井瓦斯防治方案 (55)

三、制定保障措施 (55)

四、钻孔施工及封联孔规定 (55)

第五节防止瓦斯超限措施 (70)

第六节水力冲孔增透措施 (70)

一、水力冲孔工作原理 (70)

二、水力冲孔基本流程 (71)

三、水力冲孔设备 (71)

四、钻孔布臵 (71)

五、施工标准 (71)

六、实施效果 (72)

七、瓦斯防治效果评价 (72)

第四部分结论 (74)

附件:矿井主要管理人员工作经历 (76)

前言

2014年11月13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文件(豫工信煤[2014]579号)批复云盖山煤矿二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升级为突出矿井后,云煤二矿配备了防突矿长,为通防科、通防队配备了充足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了矿井防突技术管理;完善防突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采区及工作面防突专项设计,使矿井的采掘活动进一步规范化;进行多次全员防突知识培训及特殊工种取证工作等,使我矿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逐渐步入正轨。目前矿井未发生过瓦斯事故。

河南省下发《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及《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后,云煤二矿对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在用设计、措施、规程进行排查、完善,同时对云煤二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针对性、可靠性进行论证。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以下简称云煤二矿)始建于1997年4月,设计生产能力9万t/a。资源整合后,进行了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服务年限22年。2014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4]219号批复控制生产能力45万t/a。

矿井目前有1个综采工作面(22203综采工作面)、1个准备采面(23306备采面)、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23302轨道顺槽、23302运输顺槽);1个岩巷掘进工作面(23302运输顺槽底抽巷),采掘接替正常。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云盖山煤矿二矿位于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东距禹州市35公里,有简易公路与禹州-磨街柏油路相通,并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相连,向北可通往登封、洛阳;向东经禹州可达许昌市;向南经神后镇可至郏县、平顶山、宝丰、汝州等地。交通位臵见图1。

图1 交通位臵图

二、井田范围

矿区范围二1煤层、四2煤层、七4煤层由以下坐标点依次连接圈定,井田面积6.0064km2。矿区边界各拐点坐标见表1。

表1 二煤层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北京54坐标系)

四煤层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北京54坐标系)

现七煤层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北京54坐标系)

三、煤炭储量

1、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日期,选取的主要参数及工业指标,估算结果(保有、累计探明、累计采出、累计损失)

2008年8月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河南省禹州市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已由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并于2008年12月31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137号文予以备案。

云盖山煤矿二矿开采的二1煤层煤类属贫瘦煤;二1煤层为倾角12~20°的缓倾斜煤层。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中建议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指标的条款,确定最低可采厚度为0.70m,最高可采灰分(Ad)为40%,最高硫分(St,d)为3%,最低发热量(Qnet,d)为17.0MJ/kg。

主要参数确定:原煤视密度1.4t/m3,煤层厚度采用钻孔煤厚、钻孔倾角、钻孔方位与勘探线夹角、矿体倾角等换算求得;煤层倾角

在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上根据等高线间距和等高距利用反三角函数求得;块段面积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数字化制图过程中,利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上由计算机直接求出块段平面积。

经估算矿山采矿许可证平面投影范围内累计查明二1煤层资源储量2487×104t,其中动用256×104t,保有资源储量2231×104t。保有资源储量中(111b)185×104t,(122b)689×104t,(333)1357×104t。全井田二1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见表2。

表2 二

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2、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及原因说明

2008年8月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河南省禹州市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已由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并于2008年

12月31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137号文予以备案。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采矿许可证水平投影范围内累计查明二1煤层资源储量2487万t,其中动用256万t,保有2231万t。保有资源储量中(111b)185万t,(122b)689万t,(333)1357万t。

与《云盖山煤矿二矿2013年度矿山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相比总资源储量增加337.26万t,变化率1.14%;保有资源储量减少25.91万t,变化率1.01%。

主要原因是:生产揭露煤厚较原报告估算采用煤厚增加,体现在原采块段(122b)-11、(122b)-12、(122b)-13三块中,导致资源储量增加。

另外同范围内,导致保有资源储量的减少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就是自上次报告至本次核实期间动用了619.17万t,导致保有资源储量减少了25.91万t。

3、资源储量核查结果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字【2008】137号文“关于《河南省禹州市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资源储量核实(分割)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截止2013年12月31日,累计查明二1煤层资源储量2824.26万t,其中动用619.17万t,保有资源储量2205.09万t。保有资源储量中(111b)185万t,(122b)365.09万t,(333)1655万t。三维地震勘探后,矿井2013年末可采储量为970万t,核定生产能力0.45Mt/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

T = Qs / (q · k)

式中:q—为矿山年生产能力(万t/年)

Qs—为保有可采储量(万t)

K—为储量备用系数(一般为1.3)

T—为矿山剩余服务年限

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T =16.5年

第二节地层、煤层及煤质

一、地层

根据《1:5万方山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河南省禹县矿区云盖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及本次工作情况,与区域岩石地质单位对比,厘定了寒武系上统及平顶山砂岩以下地层单位,非煤系地层划分到组,煤系地层划分到段或煤段。区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依次为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新生界、第四系等。含煤地层自太原组底至平顶山砂岩底,划分为九个煤段。现由老至新分述于下:

(一)、寒武系上统崮山组(∈3g)

厚约195m。岩性为浅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下部为厚层状残余鲕粒白云岩,上部为细晶白云岩。与下伏张夏组地层整合接触。

(二)、石炭系上统(C2)

底界以底部铁铝层顶面、上界止于L9灰岩顶面或L9灰岩上黑色海相泥岩顶面。厚度59.49m。由上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组成,与下伏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白云质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本溪组(C2b)

底界以底部铁铝层底面、顶界到一1煤层或与之层位相当的炭质泥岩底面,厚3.57~9.31m,平均6.34m。岩性为浅灰色、灰色铝土泥岩。下部为紫红色,含赤铁矿,局部夹砂质泥岩及不稳定煤线和灰岩透镜体;中部大部具豆状、鲕状结构,含较多黄铁矿;上部致密块状。

2、太原组(C2t一煤段)

底界自一1煤层或与之层位相当的炭质泥岩、泥岩底面,顶界到L8或L9灰岩顶面,含8层煤,本组厚49.18~60.15m,平均53.15m。据其岩性和沉积旋迴特征可分为三段,下部灰岩段,中部砂泥岩段,上部灰岩段。

下部灰岩段:下自一1煤层底板或与之相当的泥岩,上至L4灰岩顶,厚14.08~16.46m,平均15.78m。岩性由4层含生物碎屑或生物碎屑灰岩和4层煤(一1、一2、一3、一4),局部夹泥岩。L1灰岩底部及顶部有薄层砾屑灰岩,灰岩砾石砾径约3~4mm。L2灰岩顶部有一层厚0.3~0.5m的硅质海绵岩,L4灰岩不稳定,局部尖灭。灰岩中含较多的燧石结核。其中位于上部的一4煤层有可采点,其它煤层不可采。灰岩中富含丰富的动物化石,以蜓科为主,珊瑚、腕足类、海百合、苔藓虫次之。

中部碎屑岩段:下自L4灰岩顶,上至L7灰岩底,厚21.44~24.77m,平均22.96m。岩性为浅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夹灰岩1~2层及1~2层煤线,无采点,砂质泥岩中常含完整的植物化石,砂岩层面富含大白云母片,俗称“胡石砂岩”,厚度1.47~4.39m,平均厚2.80m,较稳定,为辅助标志层之一。局部黑色泥岩中含腕足类、海百合茎化石。

上部灰岩段:下自L7灰岩底,上至顶层灰岩顶面(一般为L8、有时发育L9),厚10.80~19.04m,平均14.41m。岩性为灰—深灰色的厚层状泥晶炭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2~3层不稳定的薄煤层。L8、L9灰岩常合并为一层,厚度大;顶部有一层厚约0.3~0.5m的硅质海绵岩为标志。灰岩中含大量的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燧石层。顶部常为燧石层或含燧石团块灰岩作为地层的分界标志。灰岩中含蜓、海百合茎、腕足、介形虫等化石。

(三)、二叠系(P)

下自燧石层或含燧石灰岩顶面,上至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金斗山砂岩底面。分为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与下伏石炭系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

1、山西组(P1s)

山西组整合于石炭系之上,上界止于砂锅窑砂岩(S s,标4)的底面,厚65.32~94.17m,平均79.07m。由浅灰色、深灰色细~中粒石英岩屑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等组成。含煤2~4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二2煤层不稳定,偶见可采点。主要化石有中国瓣轮叶、东方轮叶、畸楔叶、菱齿叶、槐叶尖囊蕨、亚园齿羊齿、波缘平网羊齿、东北枝脉蕨、翅编羊齿、宽带羊齿、怀特华夏羊齿。

2、下石盒子组(P1x)

下界至砂锅窑砂岩(S s,标4)底面,上界止于田家沟砂岩(S t,标2)底面,厚256.52~306.46m,平均293.02m。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三、四、五、六共四个煤段。主要植物化石有中国始苏铁、剑瓣轮叶、中国瓣轮叶、镰栉羊齿、长晋囊蕨、朝鲜羽单齿、华夏单网羊齿、脊楔叶、平安瓣轮叶、华夏瓣轮叶、密脉栉羊齿、粗脉栉羊齿、纤细瓣轮叶、蝶轮叶、朝鲜羽羊齿、异常单网羊齿、阔叶大羽羊齿(比较种)、猫眼鳞木、太原带羊齿。

3、上石盒子组(P2s七~九煤段)

下自田家沟砂岩(S t,标2)底,上界至平顶山砂岩(S p,标1)底,厚219.44~252.49m,平均厚度239.93m。与下伏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按其岩性组合规律和煤层特征,自下而上分为七、八、九三个煤段。

4、石千峰组(P2sh)

下界自平顶山砂岩(S p,标1)底,上界至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金斗山砂岩(S j)底,仅1孔穿见,厚度271.55m。按岩性组合特征

和沉积旋迴共分为四个段。本区仅保留有一、二段。

石千峰组一段(P2sh1):厚71.33~82.02m,平均77.08m,岩性为灰白色厚—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硅质基底式胶结,致密坚硬,底部含少量石英岩及燧石细砾,正粒序,具平行层理和大型楔状、板状交错层理。局部夹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该段俗称“平顶山砂岩”(标1),是区域地层对比的良好标志层。

石千峰组二段(P2sh2):本区残存不全,据云盖山井田资料,厚215~306m,平均264m。底部为紫红色、浅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是与平顶山砂岩的分层标志;下部为灰黄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分选性差,钙质胶结,具大型交错层理;中部为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上部为灰、灰绿色、灰红色细粒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薄层泥岩及数层褐红色、灰绿色砾屑灰岩,砾屑灰岩中常含大量椭球状砂屑灰岩砾石,具水平及波状层理,是地层对比的良好标志。

(四)、三叠系(T)

刘家沟组(T1 l):按岩石发育组合特征分为一、二段共两段。

第一段—金斗山砂岩:厚度125~132m,平均厚130m。为紫红色、淡红色中~细粒砂岩,夹钙质粉砂岩。砂岩内的“红斑”较密集,斑点较大,在野外鉴定描述岩性特征时称“麻斑砂岩”,具大型斜层理及混浊层理,浪成波痕、雨痕、虫孔构造亦较为普遍。

第二段:残留厚度>85m。岩性为砖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暗紫色细砂岩。

(五)、第四系(Q)

区内不发育,分布于冲沟中和零星分布于山坡上,厚0.00~30.41m,平均厚度5.20m。主要为黄土或耕植土,黄土与碎石混杂堆坡,含钙质结核;下部为砂砾石层。

二、煤层

根据勘查工作和生产矿井揭露,本区含煤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石炭系太原组C2t,二叠系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和上石盒子组P2s,总厚度约665m,划分9个煤段,含煤43余层,煤层总厚度11.41m,含煤系数1.72%。可采煤层4层,二1煤层全区可采,四2、六2、七煤层局部可采,可采煤层厚度5.82m,可采含煤系数0.88%。各煤层4

发育情况见表3-1。

一煤段含煤5~8层,一3、一4煤偶有可采点,其它煤层不可采。二煤段含煤2~4层。二1煤层全区可采,二0煤层偶有可采点,其它不可采。三煤段含煤1层,不可采。四煤段含煤5~9层,四2煤层局部可采,四3煤层偶有可采点,其它煤层不可采。五煤段含煤9层,五3、五4煤偶有可采点,其它煤层不可采。六煤段含煤1层,六2煤层局部可采。七煤段含煤5层,七4煤层局部可采,七2煤层偶有可采点,其余不可采。八煤段偶含煤6层,八5煤层偶有可采点,其它煤层不可采。九煤段不含煤。

各煤层发育情况见表3。

表3 煤系地层含煤情况统计表

二1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四2、六2、七4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一4、五4、八5,偶见可采点。现将可采煤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二1煤层

(1)二1煤层空间特征

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大占砂岩(标5)之下,下距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一般5.41~26.94m,平均11.84m。上距四2煤层160m,距砂锅窑砂岩底68m。二1煤层厚度0~15.00m,平均3.70m。

总体矿区二1煤层煤厚变化为中间厚两端薄,矿区110线以东有一个较大的薄煤区,局部不可采至无煤。矿区二1煤层局部煤厚变化比较大。走向上西南端106勘探线以西,煤层发育稍差,煤层厚度0.73~9m,平均为3.69m;108~110勘探线附近,煤层发育最好的块段,煤层厚度0.88~14.05m,平均为6.57m,煤厚比较稳定;110~矿区边界之间为一条走向宽约1km沿北西方向延伸的薄煤带,为区内煤层发育和保存最差的一个条带,4个钻孔煤厚不可采,煤厚0~7.23m,平均1.46m;107~109勘探线附近,煤层发育比较好,煤厚

0.73~14.05 m,平均为7.04m,煤厚比较稳定,大部分煤厚都在6m 以上。

通过矿井生产井巷揭露煤厚,二1煤层煤厚范围0~15.00m,平均5.23m;特别在同一个采区内煤厚变化不大,相比较西部采区的煤厚变化比东部采区煤厚变化大;除东部边界附近煤厚比较薄外,其他区域煤层都比较厚。

二1煤层层位稳定,全区34个钻孔,33个钻孔穿见二1煤层层位,可采点26个,不可采点7个,可采率76%。煤层分布面积449.42万m2,可采面积约84%,由于可采区较集中,因此,二1煤层为全区可采厚煤层,底板标高为+270m~–260m,埋深80~610m。

(2)二1煤层顶、底板及夹矸

二1煤层结构简单,大部不含夹矸,局部偶见一层或数层薄而不稳定的炭质泥岩、深灰色泥岩或砂岩夹矸。

二1煤层直接顶板多为厚而坚硬的灰白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大占砂岩,S d),东北端及中部零星部位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伪底为炭质泥岩和灰色根土泥岩。

2、四2煤层

(1)四2煤层空间特征

四2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四煤段下部,上距六2煤层158m;下距二1煤160m。煤层厚0.00~1.67m,平均0.89m。

全区30个钻孔穿见四2煤层层位,其中可采点20个,尖灭点2个,不可采点8个,可采率67%。可采面积116.5万m2,占总面积的62%,为局部可采煤层。

四2煤层底板标为+170~-85m;埋深180~435m。

(2)四2煤层顶、底板及夹矸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2层夹矸,岩性均为炭质泥岩或劣质煤,呈条带状夹矸,故俗称夹矸煤。

四2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伪顶多为炭质泥岩或劣质煤;伪底为灰色根土岩或炭质泥岩,间接底板为灰色~灰黑色含鲕状泥岩。

3、六2煤层

①六2煤层空间特征

(1)六2煤层空间特征

六2煤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上部六煤段的中部,上距七4煤层93m,下距四2煤层158m。煤层厚度0~1.80m,平均0.52m。

全区18个钻孔穿见六2煤层,其中可采点11个,尖灭点3个,不可采点4个,可采率61%。为局部可采煤层。

(2)六2煤层顶、底板及夹矸

煤层结构较复杂,含1~3层夹矸,常见一层夹矸多为炭质泥岩。煤层的上分层约厚0.25~0.30m,光泽暗淡,下分层厚约0.75~0.80m。

六2煤层顶板为黑灰色砂质泥岩,往上一般为细粒岩屑石英砂岩(K7),底板为1~3m灰色泥岩,间接底板为一层稳定的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4、七4煤层

(1)七4煤层空间特征

七4煤层位于上石盒子组下部七煤段中部,上距八5煤层平均69m,下距六2煤层约90m。煤层厚度0~1.32m,平均0.71m。

全区15个钻孔穿见七4煤层层位,其中可采点6个,不可采点9个,可采率40%。可采面积38.2万m2,占总面积的29%,为局部可采煤层。

七4煤层底板标为+260~+120m;埋深90~230m。

(2)七4煤层顶、底板及夹矸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1~2层,一般1层,上一层夹矸常为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在分析目前煤矿瓦斯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分别阐述了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和地面采动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煤矿井下定向压裂增透消突成套技术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地面采动井可“一井三用”,对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效果较好。 关键词:煤矿;瓦斯;水力压裂;采动井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左右,因而煤炭行业是关系我国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然而,煤炭行业又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行业之一,预防和控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所有煤矿灾害事故中,尤以瓦斯事故为重,其中主要以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由瓦斯超限而造成的瓦斯爆炸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虽然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国共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82起,死亡778人,其中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1〕。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或单一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强化瓦斯抽采才是防止瓦斯灾害事

故最有效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抽采率低的特点,提出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新思路,以供商榷。 1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评析 1.1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煤储层构造复杂,且煤层多强烈变形〔2〕,多数煤田煤体构造破碎严重,Ⅲ、Ⅳ类煤所占比例较重,煤质松软、坚固性系数偏小,煤层透气性低,渗透率一般在(0.001~0.1)×10-3μm范围内,瓦斯抽采效果不佳,造成瓦斯治理困难。而且随着采掘活动向纵深延伸,煤层瓦斯赋存以“三高一低”(高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及低渗透性)为主要特征,常规的瓦斯抽采技术难以发挥作用,抽采率低下,抽采效果不明显,瓦斯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采用强制增透的瓦斯治理和井上下联合抽采的综合治理措施势在必行。新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6条明确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目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主要有开采保护层、水力压裂和钻孔抽采3种技术措施。根据规定,对具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应优先开采保护层使煤层整体卸压、消突;但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单一、低透气性煤层,在实施防突措施时,水力压裂与井下常规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 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秦皇岛保神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二○一四年七月

经锡高速公路(赤峰境内)第二高级驻地办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保障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丁国田 副组长:王佳平陈继奎 成员:朱庆辉吴利建王欣高宁张向云张国星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和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丁国田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电源、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他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 5、保证通信网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二)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王佳平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朱庆辉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人员疏散组 负责人:张国星 1、负责驻地办人员的疏散,要按照离出口“近及远”原则撤离到安全地区; 2、疏散撤离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3、负责人在指挥人员疏散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 (五)物资供应组 负责人:陈继奎

最新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地震: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2、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3、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 ①加强蝗灾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蝗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蝗灾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蝗灾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1.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是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专项预案。如灾害后果达到重特大伤亡事故等级,应同时启动《XX集团公司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如同时发生水电厂垮坝、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应同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1.1.5应急工作原则 依靠地方、立足自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是处置其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所辖区域地震灾害事件。视地方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应给予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产业公司、基层单位、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震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1.2应急分析 1.2.1概况 1)本单位所辖区域的地震烈度级别,以往地震灾害史; 2)本单位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1.2.2地震灾害风险主要有 1)地震灾害有可能直接造成的人身伤亡、设施、设备毁损; 2)地震灾害有可能造成的供电、通信、供热、供气、道路等设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摘要:瓦斯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爆炸、突出、窒息三种表现形式。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瓦斯涌出和突出预测,包括对煤岩层中瓦斯含量的预测、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等,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采掘部署及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瓦斯灾害预防,包括对煤层及采空区中的瓦斯进行抽放、采掘空间的合理通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消除等,其目的是减少瓦斯涌出量、消除瓦斯异常涌出、将采掘空间中瓦斯浓度稀释到可爆炸限以下,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关键词:矿井安全瓦斯突出矿井分级突出预测 1突出矿井分级 由于突出矿井分级方法难以确定,分级管理虽早已提出,但一

直未实现。通过“九五”专项攻关和专家反复讨论,现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即:突出矿井按突出危险程度划分为严重突出矿井和一般突出矿井。突出矿井等级用简便方法初步划分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认。 简便方法根据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突出频度、最大瓦斯压力和最大开采深度,按公式计算β值,β≥0.5时,为严重突出矿井;否则,为一般突出矿井。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二层次模糊综合决策模型采用12个指标(6个为突出危害指标和6个为突出危险指标)综合判定突出矿井等级。简便方法易操作,但准确性较差,供现场初步划分突出矿井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数学处理手段科学,准确性高,但相对复杂一些,为此研制了专门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好,只要用户按提示输入相应数据,马上就能得出结果。突出矿井分级方法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将编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这样,全国80多个一般突出矿井将按相应措施进行管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2瓦斯突出预测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王知明

“互联网+政务”下的政务云建设思路 大汉科技王知明 “互联网+”的政务战略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急剧增长,业务处理越来越复杂,依靠传统的方式来建设电子政务,已经不适应云计算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正由传统的粗放型分散建设方式,向集约型云计算模式转变。2014年以来,阿里云牵手云上贵州,腾讯与河南政府战略合作建云和微信城市服务,政务云已经是各大云计算服务商的激烈争夺的热点。 政府的应用在数据安全性、传输效率、成本控制、扩展性等方面技术要求都很高,根据其特殊性,政务云通常也分为政务公有云和政务私有云。政务公有云可以直接托管在阿里云计算平台、或者腾讯云平台等成熟可靠的云服务机构,这样政府不需要建自己的机房或数据中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务私有云的构建可以借助专业的云计算服务公司来建立政府的数据中心,并通过购买专业运维团队服务来进行管理维护,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部署在政务内网或政务外网,也可以部署在互联网,数据及数据的安全性都是由政府自己来掌控。 政务公有云模式 阿里云依托于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数十年积累的运维经验,提供并打造了面向公共、开放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EC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开放存储服务OSS、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

等众多的云产品租用服务。在云安全方面,云服务器ECS自动开通的云盾安全服务,提供了DDoS防护,主机入侵防护,以及漏洞检测、木马检测等一整套安全服务策略。 腾讯云以“打造云端生态,价值共享”理念,凭借深厚的基础架构,并且有着多年对海量互联网服务的经验,在社交、游戏领域,有多年的成熟产品来提供海量用户的服务经验。腾讯也为云服务器提供一体化的安全服务,且包括网络防护(DDoS防护、DNS劫持检测)、入侵检测(后门木马检测、暴力破解告警、异地登录提醒、服务器登录流水查询)和漏洞防护(漏洞扫描、网站安全防护)。 选择市场上成熟并经过大规模业务验证过的云平台服务,复用已有的建设经验,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和新的服务模式的创新,更多更好的可供选择的公有云服务平台也会将不断的呈现。未来,随着更多服务提供商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也会不断的加剧,价格也会越来越透明化,成本会不断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更有利于各级政府的选择。公有云服务商拥有庞大的成熟的运维团队,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数据存储和访问的安全性以及服务的高可用性。 政务私有云模式 建设政务私有云,一定要基于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实施,要充分考虑:虚拟化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应用、以及负载均衡和安全策略。通过私有云平台的构建使得政务应用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浙江省洪灾多发于6月至9月。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至9月的台风季节,都易暴发洪灾,致使农田受淹,村庄 被冲,房屋倒塌,财产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 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 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 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 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 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 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 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 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 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 (西区大水井项目部)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工程项目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二、应急工作原则 1、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人员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地 震应急,处置本工程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2、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 则,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有效防止重特 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统一指挥。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 落实、措施得力”的原则,在各级领导、有关机构以及应急小

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积极有效的开展对突发事件处理、事 故抢险、生产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稳定、等各项应急工作。 4、保证重点。遵循“统一调度、保重点”的原则,在突发事件 的处理过程中,将保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限制突发事件范围扩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分工 (1)成立攀枝花大水井项目部施工现场防地震应急准备和响应 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冉学刚 副组长:国锋黄绪良 应急小组成员:王林陈远强罗炜坤李俊 彭中波宋仲莉张云会吴朝莲 (2)职责及其分工: 领导小组: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 抗震工作。 应急小组: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①组织有关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关闭危险场所,停 止各项大型活动。 ②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施

新建建设局信息化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某新建建设局智能信息化建设电子云政务、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设计方案 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18年X月X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要求 (9) 1.3需求分析 (9) 第二章设计方案 (13) 2.1项目综述 (13) 2.2大楼和周界安防设计 (14) 2.2.1园区周界入侵探测报警系统 (14) 2.2.2网络监控系统 (18) 2.2.3出入口道闸管理系统 (22) 2.2.4访客管理子系统 (34) 2.2.5园区智能广播系统 (37) 2.3公共场所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38) 2.3.1办公楼LED条屏 (38) 2.3.2门厅LED全彩屏 (39) 2.4重点房间及核心系统设计 (41) 2.4.1监控值班室 (41) 2.4.2大会议室 (43) 2.4.3党委会议室 (44) 2.4.5网络中心机房 (46) 2.4.6 指挥大厅 (48) 2.5基础支撑系统 (49) 2.5.1计算机网络系统 (49) 2.5.2视频会议系统 (56) 2.5.3图像接入系统 (64) 2.5.4主机与存储系统 (78) 2.5.5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加工 (80) 2.5.6数据整合预入库阶段 (83) 2.5.7机房工程 (87)

2.6建设局电子云政务系统 (90) 1.内容框架 (90) 2.云中心设计方案 (91) 3.计算资源池建设 (94) 4.存储资源池建设 (98) 5.云管理平台建设 (103) 6.网络系统设计 (108) 7.局域网络设计 (112) 8.云安全管理建设 (117) 9.云备份系统建设 (125) 10.灾备中心设计 (127) 2.7建设局办事大厅 (129) 1.办事大厅信息发布系统 (129) 2.排队叫号系统 (161) 第三章施工组织计划 (185) (1)设计概述 (185) (2)工程工期进度控制综述 (185) (3)工程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 (186) (4)施工进度计划 (189) (5)主要系统施工方案 (194) (6)现有设施保护方案 (198) (7)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02)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09) (9)消防保障措施 (221) (10)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234) (11)临时用水、用电、存货、工地办公室等要求 (245) (12)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248) (13)抢工措施 (250) (14)文明施工的管理 (257) (15)保证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261) (16)施工应急预案 (269) (17)系统测试验收 (280) (18)人员培训计划 (289) (19)质量控制体系 (290)

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殪虎桥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A班) 应急组织名单 现场指挥: 通讯联络组: 安全警戒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赵志刚召集员工进行简短的紧急会议,通报情况,按照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员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运行程序。当总指挥长到达现场后,服从总指挥长统一指挥。 二、通讯联络组:刘小林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听取指示;向临近单位请求支援;在汇报完情况后负责将营业室内贵重物品及资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三、安全警戒组:薛随亮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划分警戒区域,督促员工疏散。加强出入站口、罐区及重点部位的巡检,防止不法分子的趁机进行偷盗、破坏。 四、应急抢险组:李彦斌、赵志刚迅速将受伤人员抬、扶至安全地带,进行急救,如伤势较重应立即送至距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对危险油罐,要害设备、仪器进行观察、监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保障措施。 五、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刘强准备好医疗和救护器材及其它防灾用品。灾害过后,清点人员受伤及财产损失情况并统计上报。

殪虎桥加油站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B班) 应急组织名单 现场指挥: 通讯联络组: 安全警戒组 应急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一、现场指挥:赵志刚召集员工进行简短的紧急会议,通报情况,按照事故发生的不同情况,组织员工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运行程序。当总指挥长到达现场后,服从总指挥长统一指挥。 二、通讯联络组 主要职责:刘小林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情况,听取指示;向临近单位请求支援;在汇报完情况后负责将营业室内贵重物品及资料转移到安全地点。 三、安全警戒组:王科林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划分警戒区域,督促员工疏散。加强出入站口、罐区及重点部位的巡检,防止不法分子的趁机进行偷盗、破坏。 四、应急抢险组:朱启明、赵志刚迅速将受伤人员抬、扶至安全地带,进行急救,如伤势较重立即送至距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对危险油罐,要害设备、仪器进行观察、监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保障措施。 五、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刘强准备好医疗和救护器材及其它防灾用品。灾害过后,清点人员受伤及财产损失情况并统计上报。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1、矿井概况和煤层赋存条件 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长1.8km ,井田上界-100m ,下界-860m ,两翼以断层为界。可采储量60000万吨,井型为年产90万吨,服务年限67年。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方式,分区式通风。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m ,运输水平-260m ,水平服务年限14年。矿井开拓系统见图1、图2所示。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集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石灰岩层内,每翼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m (采区每翼长度1000m )。 1.2、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有可采煤层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k11(3.0m)K10(1.5m)K9(3.2m),煤层地层柱状图见图3,经上级批准K11、K9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倾角20。。 2、抽放瓦斯设计的基础参数 经测定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各煤层的瓦斯压力1.5MPa ,运输水平(-260)为3.1MPa(绝对压力)。煤层温度20°C ,煤的真比重1.43,假比重1.3。在30°条件下煤样的吸附常数为a=21.5m3/t ,b=1.1MPa ,煤的工业分析,挥发分V=21.5%,灰分A=16.5%,水分W=1.5%;运出采区煤样残留瓦斯压力0.1MPa (绝对压力),煤柱残留瓦斯压力0.5MPa (绝对压力)。K10 瓦斯参数特性表 2.1、瓦斯含量 X y =VpT 0/(Tp 0ξ)(2-1) 式中V ——单位重量煤的孔隙容积,m 3/t ; p ——瓦斯压力,Mpa ; T 0、p 0——标准状况下的绝对温度(273K)与压力(0.101325MPa); T ——瓦斯的绝对温度,T =273+t ,t 瓦斯的摄氏温度(℃); ξ——瓦斯压缩系数,; X y ——煤的游离瓦斯含量,m 3(标准状况下)/t(煤) 根据所给数据,得: P=(1.5+3.1)/2=2.3 V=1/1.3×[(1.43-1.3)/1.43]=0.07m 3/t ,ξ取1.04 所以,X y =0.07×2.3×273/(293×0.101325×1.04)=1.424m 3/t 100 10031.0111)(0W A W e bp abp x t t n x --++= -(2-2) 式中 t 0——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时的试验温度,℃。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自然灾害防护措施 现将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整理发布,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一、什么是洪灾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 二、洪水暴发时如何防备与自救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三、什么是山洪 山洪最常见的是由暴雨引起,通常指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拦洪设施的溃决也可引发山洪。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分为泥石流灾害、滑坡灾害和溪河洪水灾害。 (一)遇到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 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每遇连降大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晚上,如有异常,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耽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二)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四、什么是地质灾害 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危害最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一)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的破坏性很强,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1970年南美秘鲁的安第斯山发生冰川泥石流,将3000多万立方米的冰雪泥石冲入容加依城,顷刻间全城被彻底摧毁,3万居民全部遇难。 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建新房,切记一定要选择安全地带。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二)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 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五、什么是台风 我们平时常说的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所谓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一)热带气旋风力等级 热带气旋风力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以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划分为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

公司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公司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援行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科学、有序,高效地做好地震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公司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XX省地震应急预案》、《XX州地震应急预案》、《XX县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在XX县XX有限公司区域内地震和地质事件的处置和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 地震救援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协同应对,预防优先、分级负责、属地优先,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发生后,灾区生产单位应立即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

(一)抗震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长:XX 副总指挥长:XX 成员:XXXXX 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教育室。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指挥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组织机构和职能职责进行调整。 (二)应急救援工作组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分设事故现场保卫组(保卫处)、事故抢险救护队(副总工程师、采矿科、技术科和灾区施工单位)、救援物资保障组(采购科、财务处、车队)、事故调查处理组(安全环保处、监察审计室)和联络人。 (三)应急救援应急联络员 指挥部制定一名人员负责本单位防地震具体事务,平时为本单位防地震联络员,负责单位防地震日常工作,发生地震时为指挥部应急工作联络员,负责灾区与指挥部和县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 三、地震与应急响应分级管理 (一)地震事件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地震险情和地震灾情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公司范围内因地震造成死亡300人以上300人(含失踪),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Ⅰ级)。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 措施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证明,做好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防范工作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各班要结合本地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安全教育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各班要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队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 同时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2、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学校要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学校对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生安全教育情况、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排查整治。

3、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各班要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4、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各班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要按照学校安全工作“专人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死角。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凡隐瞒不报、漏报缓报,要视情节轻重和事故后果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完整版)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海南省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主要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干旱、寒露风、清明风、低温阴雨、冰雹、龙卷风等。热带气旋——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的主要自然灾害,年平均影响7.4个。因海南省地处中国南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流动较快。低冷空气受到由海平面吹来的热冷空气产生空气的涡流,随气压的变化不规则的运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占影响总数的98%), 最盛期8~9月,平均影响1.7~1.8个,其次是7、10月,平均1.1个,最集中是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8%,在全国各省中是登陆较多的省份。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地区都位于季风区,自海南沿海到辽宁沿海都有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常遭受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这与纬度有关系,纬度高的沿海地方,一旦受到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台风就很难影响到。纬度低的沿海地区,能受台风侵袭的时间长。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还是在降水方面。 台风通常中心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向内辐合,然后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辐合的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而其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规律性,一是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二是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三是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四是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五是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六是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台风形成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当台风路经一个地区时,会带来风云变幻,造成灾害重重。但是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在直径只有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台风中心移到某地时,暴雨骤停,风停云散,头顶上显现出蔚蓝色的晴空。这一区域,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台风眼”。它的四周被强烈上升气流造成的厚厚“云墙”(或称“眼壁”)包围,台风眼过后,再度转入“云墙”控制,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再次降临。 台风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南省当今防御台风的有检测系统的雷达设备,可以在台风登陆的前几天即使给予警报,有效降低了一定程度的人员及财务损失。除了科技设备的防护之外,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防护措施。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不允许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

瓦斯防治技术现状及趋势

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的背景、我国煤炭生产状况、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威胁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因素。着重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矿井瓦斯的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和瓦斯检测系统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在煤矿瓦斯治理上的技术现状、作用效果及其瓦斯治理的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国内外技术现状:趋势 1 内容背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3.8亿吨已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2.02亿吨,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我国已经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04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5.6%和67.7%。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 2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名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有哦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虽然持续下降,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从总体上讲,出现了不断好转的局面。在开展机械化生产,原煤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1949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总体趋于稳步下降态势。 近年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表2.1 煤矿企业2000年发生伤亡事故2863起,死亡5798人;2001共发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人;2002年共发生死亡事故4344起,死亡6995人;2004年全年煤矿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853起,死亡6009人。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当年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200倍,南非的30倍.2004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即使控制在3.1,但与世界上先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