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视像资源搭建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

开发视像资源搭建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

开发视像资源搭建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

作者姓名:王冠男

工作单位:天津市实验中学

开发视像资源搭建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

【摘要】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理论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一线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拓展,仅仅局限于电教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利用与开发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标准与时代要求。视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为信息化教学搭建一个新颖而广阔的平台,对学生视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仅仅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也是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合理体现。文章将通过中外语文教学中视看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阐释视像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以新闻学习方式与汉字教学特点来举例论证视像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视像资源视看技能教学实践

王尚文先生说:“解放以来,语文教改的第一浪潮,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基本特征,第二浪潮,片面强调工具性。为深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把语文教学与青

少年的思想、感情、个性、心理等的成长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1其核心内容:语文课的属性——人文性。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语文教学不能追求标准化而要追求个性化。语文是人学,即以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为首,一切从人出发,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大大拓宽了语文材料的范围和领域,语文教师可以从更广更深的角度选择教学材料。其中视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被一部分教师所重视,但是开发的合理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将从理论到实践阐释视像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对于促进语文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搭建的特殊作用。

第一节国外教学目标中视看技能的提出

在美国,语文作为五大核心课程之一,具有明确而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确保所有学生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的观念,作为有教养、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2

美国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有两个突出的地方,一是把学习者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二是把语言学习作为语文教育的中心任务,强调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性。在美国将《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作为统摄着各州语文学术标准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3

1 关于“标准”的定义。“学生对语言应该知道什么和运用语言能够做些什么”,这个标准在各州中已经达成共识。

1王尚文,《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3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2 关于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并得到鼓励,使他们形成追求个人生活目标,包括丰富个人生活而发展语言技巧的观念,作为有教养的、有生产力的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同时,还从宏观上指出课程标准应该完成的使命:

(1)为满足学生今天和明天的读写需要。

(2)提出一个读写教育共同分享的远景。

(3)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促进卓越。

3 关于一些概念和术语的定义。如对“文本”、“语言”、“阅读”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概念的解释是:

文本:不仅指纸质的印刷品,而且指口头语言形式、书面作品以及信息技术的交流媒介。

语言:除了指口头与书面形式的表达之外,还包括视觉交流形式。

阅读:除了对印刷品的阅读之外,还涉及听和观察。

批判性思维:指在文学、艺术、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中,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思维特征的发散性思维。

4 把学习者放在语言学习的中心位置。学习者周围是一个非常宽松广泛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语言,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的内容,即知道学什么;其次,要了解学习的方式,即知道怎么学;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的目的,即知道为什么学习。

这套《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特征下语言及文本发生的重要变化,将视觉交流作为了语言交流的一种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一种媒介。布什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要求,把培养技术读写能力作为一个核心基础,号召在21世纪的技术环境中,取的卓越的学术成绩。于是,在美国北部中心地区教育实验的“21世纪技能”项目中,对21世纪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范围要求做出了具体的界定,这使我们清楚的看到,新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各项技能已经决不像他们的父辈所获得的技能那样简单而直接,他们需要拥有更多的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技能和素养,如下图示4:

从上面的框架图中可以看出,通常人们所看重的学术成绩,在这里只占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是所有能力和素养的一个外壳,或者说是框架,其核心则由更为重要的四大能力范围组成:数字时代的读写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交际能力和高水平的生产力。每项能力和素养都包括许多具体的细节和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读写能力,指的是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作用,一个人所具备的运用数字技术、交际工具,或网络通信、处理、整合、评价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能力指标,如图所示5:

视觉读写能力指学生运用先进的思维、决策、判断、交流和学习等方式阐释、运用和创造视觉媒体的能力。

美国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使得语文课堂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使得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联系。

正如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言:“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视觉文化符号环境已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人类阅读对象的文化艺术无论其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特质也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特征。阅读对象的变化导致了人类的阅读思维和写作思维的变化,尤其体现在阅读对象、阅读主体、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及阅读的心理期待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第二节视像资源开发的文化背景

由此可见,增加视像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我过现行语文教学内容的选用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视像资源。狭义的视像概念指心理可视化图像形成,即通过视觉术语或可视化方式进行说明的过程和行动,将情感与想象制作成可见物。广义的视像概念是一种全面提升的超视听概念,包括读物、广播、影视、舞台剧、动漫、网游等形式。视像资源则指以上形式的具体存在。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文化学上我们经常用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的形态,而代表这个文化形态最独特的,我们常常把它归纳成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的主因。主因是什么?主因就是一个文化中最突出的现象,或者我们说就是它的文化逻辑。那么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个时代,实际上大家都可以感觉到视觉作为一个文化主因,越来越突显出来。那么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种形态我们叫做口传的文化,口传的文化就是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通过言语,通过有声的语言来交流。第二个文化形态叫做印刷文化,

或者叫做读写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和口传文化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我们出现了印刷物,我们通过印刷的文字来进行交流。第三个文化形态我们在文化学上经常把它叫做电子媒介的文化,也就是当代的文化,当代文化造就了两个很重要的现象。一个叫做远距传播,一个叫做互动传播。远距传播比如说电视台,电视、广播这些都属于远距传播。互动式包括很多,比如说电视电话会议,电视讲座,如果是观众可以参与的话,也是一种互动。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子媒介如电视、录像迅速普及,影像文化比文字文化显示出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4-2005年国内语文教育者重视视像因素,“读图时代”到来。读图时代的具体概念为:就是说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视觉文化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主因,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叫做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读图时代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图已经是一个比文字更具有优势的一个媒体,或者一个媒介。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他把中国很多经典的文献用漫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而这个画面上所讲的,是苏轼的著名的一首词,叫《水调歌头》,在这个画里边,他把苏轼的《水调歌头》,用文字转化为图像,用图像的方式来表达一种他对《水调歌头》的理解。那么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当前的文化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第三节视像资源运用于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长期从事的中学教学工作中,以国际文凭组织中学项目(IB-MYP)的课程模式与母语教学目标为指向,将视像资源充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6

6《MYP: From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Organisation du Baccalauréat International Route des Morillons 15

Grand-Saconnex / Geneve Switzerland《从原则到实践》2008年8月出版

这个图代表了中学项目的课程模式。五个相互作用领域联结着学生个体(中心)的发展与各学科组(多边形的各顶点)的学习体验。这些领域存在于每个学科之中,每个学科都能促进各个领域在总体上和具体方面的发展。这样,各个学科组通过相互作用领域联结起来,显示出中学项目跨学科的潜力。五个相互作用领域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而是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课程学习的环境。

该项目中母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鼓励学生,使他们能够:把这一语言作为思考、创造、反思、学习和自我表达的手段;把这一语言作为个人成长、社会交际以及与国际社会建立关系的工具;通过从不同作品中发掘人类相互依赖的关系,更清楚地理解自身文化与他人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使用媒体和信息技术探索语言的各个层面;提高在不同情景中的听、说、读、写和视看技能;对各种不同作品做出恰当的反应;广泛地开展阅读,从而培养对语言和文学的终生兴趣;培养文学学习和分析方面的批判态度和创造手法;通过布置和完成跨学科的作业来提高语言技能;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考虑文学的作用;以不同方式,在不同阶段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适当的场合和时间对真实生活中的人以及虚构的人物产生共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在视觉文化时代,生活中的视觉信息激增,要求通过在校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视觉读写能力”。其中,“视觉识读能力”是一种学习人类文化和了解生活中视觉信息的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则是一种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一种可视化、艺术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种种问题的能力,一旦用于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成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第四节电视新闻作为视像资源的利用方式

电视新闻不同于平面的报刊新闻,既具有新闻的特点也符合视觉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视新闻这一媒介形式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从中指导学生挖掘电视新闻中的语文知识点,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与未来的生活实践能力想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那么简单的说,电视新闻中的语文知识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闻写作、叙事的层次性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训练、评论性文字的写作能力、

人物采访类新闻中传记文学写作方式以及口语交际训练等等。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新闻文体的选文也是存在的,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等。但是数量极为有限,这需要教师进行适时适量的补充,让学生充分全面的掌握新闻中的知识与写作技巧。

在电讯电报时代,“倒金字塔结构”以其新颖的方式闯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闻写作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消息常用的写作体式。它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流传得最广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因报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结构方式。1861—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很多记者前往采访。由于电报机不多,而且时常出毛病,记者们争着用发报机发消息,为了及时把重要的消息发出去,记者们轮流发第一段,再发第二段、第三段……这样就迫使记者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一旦发报机出毛病也就不要紧了,反正最为重要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电讯中断,报社也能把最为重要的内容刊发出去。新闻行业把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方式称为“倒金字塔结构”。其特征为: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倒金字塔结构,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得到保存和发展。

1990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对倒金字塔结构的解释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

首先,它便于阅读,适应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人们在浏览每天的报纸时,已经习惯了先看一下标题和开头,明确了报道的要点后,感到有兴味的,才把其余内容继续读完。倒金字塔正是有利于读者领会新闻要点的一种写作结构。

其次,便于新闻记者自主地组织和安排材料。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可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放在前面写,次要的放在后面写、几家报纸即便同时报道一个事实,也可以侧重点不同,报道角度不同,都给人以新鲜感,避免千篇一律、一个模式。

第三,便于编排版面。报社编辑不必再到文中去找最重要的东西,只需从稿件最前面的内容看起和编起即可达到目的。有时为了让出位置插入刚刚收到的重要消息,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跨栏或跨页,他们对预先编好的稿件也可以从尾部进行删节,以保留前面重要的内容。

也有人认为,倒金字塔结构过于标准化和缺乏多样性。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无论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旦变成呆板的框框,它都可能束缚人的思想,影响发挥创造性。但是,倒金字塔结构在朴素地表述事实时,记者仍有大量机会表现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独特的优势让这种写作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掌握。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这样的新闻写作练习。下面介绍的是一个教学实例:

在实践教学中,将新闻小组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活动形式,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上述的新闻知识技能,提升了新闻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6名学生。(高一年级)

活动内容:1连续一周时间对时事政治与身边新闻进行视频报道。

2 编辑新闻周刊,分别以电子和纸质的形式向年级学生发布。

活动效果:学生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锻炼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技巧,文字与视频的两种播报方式让学生们掌握了新闻写作的方式与口语表达的技巧,对于选取新闻素材的原则与标准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与判断。

反思:电视新闻只是众多视像资源中的一部分,影视作品、文化现象、雕塑、绘画等等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课程资源之一,充分利用好网络、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才能让语文教学不脱离实际,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生产者。

第五节汉字的视觉文化资源要素在实践教学中的利用形式

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正如通常所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为何如此强调视觉形式表现经验,而并非短视地只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进行语文教学,自然离不开对于汉字的辨识、理解与运用。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视觉角度进行汉字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有资料显示,汉字的出现源于标示符号意识的产生,中国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可见,汉字造型本身就是

有象形文字发展而成的一种图案形式。图画性要素成为汉字的基本要素之一。汉字构成的标志能够独立的承载文化信息,加强标志的视觉特征,增强视觉冲击力,以便强化大众的记忆。汉字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而今,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正向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挑战。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马的世界》活动中将“马”字的演变过程作为了第一项研究活动,可见汉字的视觉文化要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同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中也设计了《漫游语文世界》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探究文字的起源与演变方式。

前文中提到了校本教材的开发,《汉字王国》一书是瑞典学者林西莉编辑完成的,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粹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有关的字,同时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既有深度,又很好读。本书初版于1988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是西方人学习汉语的主要读物。这本书对于中国学生来讲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章节安排进行校本课程,从本人的实践中可知,学生对于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是非常感兴趣的,汉字的图画性要素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汉字的意义与内涵,从而对词语的理解和汉字的正确认读起到了促进作用。

视看技能的训练是国外母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训练,在我国现阶段未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贫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教师们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了这一领域,对视像资源的挖掘应该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这是适应学生未来技能培养要求的,更是多元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MYP: From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Organisation du Baccalaureat International Route des Morillons 15 Grand-Saconnex / Genève Switzerland《从原则到实践》2008年8月出版。

3 《语言A作业评估》Organisation du Baccalaureat International Route des Morillons 15 Grand-Saconnex / Genève Switzerland 2004年1月出版。

4 《项目的标准与实施要求》Organisation du Baccalaureat International Route des Morillons 1

5 Grand-Saconnex / Genève Switzerland 2005年9月出版。

5任桂平,倪文锦,《国外语文能力的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00年6月。

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上海玉华中学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 按照《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审视及规划学校一定时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 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以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索实验,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二)具体目标: 1、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利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教研互助研修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1.动态更新计算机。为了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需要,每年有计划分步骤更新,加强硬件平台建设。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1.教学平台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作为教学主体、知识渊博的教师通过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做人道理。知识的流动多是单向注入式的,大多情况下缺少双向互动。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取而代之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平台MOOC、微课、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如不可逆转的洪流向各类教育中渗透。 2教学平台组成部分 智慧校园教学平台提供多平台支持,包括PC版,手机版,PAD版。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 管理员用户(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 ●课程管理 ●运营管理 ●系统管理 教师用户(课程发布系统) ●教学课程发布 ●学生提问解答 ●试卷批阅 ●作业批改 ●教学资料编辑 ●课程学习数据统计 学生用户(课程在线学习)

●课程推荐 ●课程教师检索 ●课程布局自定义 ●关注教师 ●课程消息群组 ●课时学习 ●笔记 ●提问 ●练习 ●作业 ●评教 2.1后台管理系统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分为用户管理及教师管理 ●用户管理为学生用户及教师用户的管理 可按照时间类型(登录时间、注册时间),时间起止,角色,注册来源,用户名的条件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导出。 同时对用户可以进行编辑用户信息、设置用户组、修改用户头像、修改密码、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发送Email验证邮件、封禁用户等功能。 登录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情况,可按照用户名/邮件地址、输入关键词、起止时间进行搜索,并查看日志的详细情况。 ●教师管理 可按照用户名进行搜并进行老师推荐,也可以取消推荐教师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满分答案

2017年《管理会计体系与信息化》限时考试(满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2.下列选项中,关于生产系统、协调管理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系统向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生产成本信息 B.管理会计系统向协调管理系统目标差距信息 C.协调管理系统向生产系统发出计划控制指令 D.三者平行运行,各自独立运作 A B C D 2.2.美国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解释思路包括基于知识的解释和基于契约的解释,下列选项中属于基于契约的解释的是()。 A.企业生产系统的转变 B.企业协调管理系统的变化 C.企业经营管理契约的变化 D.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的变化 A B C D 3.1.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中,属于对企业中某一经济事件的会计表达的是()。 A.会计分录 B.会计信息元 C.会计要素 D.会计属性 A B C D 4.1.从叙事“伟人”和“重大事件”来记录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的研究方法是()。A.叙事式研究方法 B.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 C.后结构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 D.以上都不是 A B C D 5.2.改革企业内部价格体系、从市场价格倒推目标成本、成本指标的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和严格的成本考核,实行成本否决被称为()。 A.邯钢经验 B.首钢经验 C.武钢经验 D.宝钢经验 A B C D

6.1.会计信息化的基本观念的转变中,处理问题方式从回顾性转向()。 A.明晰性 B.预见性 C.无限性 D.有限性 A B C D 7.1.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实施的工作是组织结构设计和()。 A.建立股东大会制度 B.完善中小股东保护制度 C.业务流程梳理 D.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A B C D 8.2.下列选项中关于财务会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清算价值而不是企业价值 B.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的影响 C.财务会计是面向未来的 D.财务会计可以衡量和管理无形资产,提高其所创造的价值 A B C D 9.下列各项中,属于判断企业管理会计何时产生的标准的是()。 A.管理会计教科书的出版 B.企业管理会计的功能在企业发展中何时得到履行 C.管理会计术语的出现 D.管理会计学科的出现 A B C D 10.1.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导致的后果之一是提供了错误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这个后果的具体原因是()。 A.间接成本一律按工时分配 B.不再区分各个生产费用的成本动因 C.所有间接费用统一集中于制造费用单个科目核算 D.直接材料费用直接计入相应产品的成本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综合型管理会计的特征的是()。 A.以企业价值可持续增值为目标 B.以顾客为导向

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 通常来说,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的内容包括:硬件、软件和资源。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一个看一下它们可以怎样服务老师的教学设计。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选题 参加比赛,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评分标准上特别指出:教学目标明确、选题有价值、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应注意的是,选题有价值! 也就是说选择的题目涉及到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在传统课堂中比较难解决的,这时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另外教学目标也很重要,如果选的题目是合适的,但老师将教学目标设简单了或者说设置的用不用信息化都能解决,就失去了信息化比赛的意义。 因此老师们在选题和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题目和对应的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实现有困难,现在找信息化来帮忙。同时根据这一评分标准,我们要在教学目标上体现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比如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题目选完后开始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步需要对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通常我们需要分析教材、学情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模块主要通过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引出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并说明本课程属于教材中的哪个部分。 学情分析模块主要是针对学生。老师们需要介绍学生们在上这节课之前掌握了哪些同本节课有关联的知识,以及分析学生们学习状态、性格特点。分析这些主要是为我们设计教学策略或相关教学活动做准备。 内容分析模块主要说清楚本节课的时长、时间分配,知识体系的关联性。这里老师们需要注意,我们参加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的内容至少两个学时以上。这一点和课堂比赛、实训教学是有区别的。 教学分析除了上述说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内容分析外,还有两项最重要的内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因为接下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它们展开的,教学目标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整个教学设计失败。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总体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与维护 1.1实现方式 教师登录系统,通过课程网站创建模块创建课程网站。 1.2创建/维护步骤 1.录入课程网站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网站名称、课程网站描述、适用课程等。 2.选择课程网站模板:在模板库中选择合适的课程网站模板。 3.设置课程网站栏目:在课程网站创建时,通过默认模板自动创建若干栏目,用户可根据 实际需要,对栏目进行修改、增加、删除。 4.维护课程网站栏目:对设置好的每个栏目进行栏目模式设定、对栏目进行详细设计。(栏 目模式包括:常规设计模式、外部链接模式、论坛式的交互模式) 5.课程网站的其他设置:包括在外网展示网站、删除网站、将网站设为外部链接模式等。2课程展示 2.1访问人群 1.公众用户:直接通过外网链接访问网站(外网有多种形式的列表,如:可按教师查询、 按院系查询、按访问量查询、按精品课程类别查询等,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相应的课程网站) 2.学生:登录系统后,可将自己关注的课程网站收藏至学生空间,便于快速定位至相应课 程网站。 3.教师:登录系统后,自己创建的网站直接显示在教师空间上,可快速进行网站浏览与网 站维护。 4.精品课程评审专家:通过评审课程列表,访问课程网站。

2.2实现方式 在访问教师创建的课程网站,其中论坛式的交互模式栏目需要权限才能访问。 3课程学习 3.1实现方式 学生登录系统后,访问课程网站,可进行课程学习 3.2内容 1.网上答疑、课程论坛:通过论坛式的交互栏目,学生与老师之间可进行互动,在学生、 老师的空间中对互动过程有详细记录,可通过相关链接快速进入相关互动内容。 2.网上作业(需网考系统支持,待定) 3.课程评价(本部分未实现) 4.参与调查(本部分未实现) 4课程考试(网考) 4.1本部分结合网考系统内容(待定) 5课程评审 5.1实现方式 1.教师在创建课程网站后,可选择将课程网站推荐进行评审。 2.管理员接收到评审请求后,选择评审专家、设定评审时间。 3.评审专家在课程网站评审列表中定位课程网站,进行评审。 4.评审完成后,由管理员设定评审结果。 5.2评审步骤 1.管理员设定精品课程申报表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总分的计算公式。 2.教师在课程网站创建完成后,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 3.完成申报表后,选择申报年度、申报等级、填写申报说明后,进行网站申报。

2018年东财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课程选择 1、个人所得税专题:时代背景、基本政策、 稽查要点及风险防范 2学分 2、会计信息化 4学分 3、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 4学分 4、高级谈判技巧 5学分 5、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2学分 6、《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解读 3学分 7、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梳理与构建 2学分 8、企业内部审计 2学分个人所得税专题 1、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是企业的避税行为之一。(正确) 2、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正确) 3、建立同行业个税税负率模型有利于税务部门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正确) 4、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的。(正确) 5、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采取的是正向列举法。(正确) 6、分类所得税征管简便,可以按照纳税人真正的纳税能力课征。(错误) 7、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正确) 8、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减按10%的税率征税。(正确) 9、我国目前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正确) 10、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税务机关核定确定。(错误) 11、劳保用品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务条件,不属于个人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12、所有发放的实物福利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错误) 13、目前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福利,实际操作中不计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1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征税。(正确) 15、各地政府一般会规定采暖费标准,超出部分需并入当月工资计征个税。(正确)

16、员工自己参加学历、学位教育费用可以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计入员工个人收入。(错误) 17、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区分关键看用工方式,是“独立”还是“非独立”。(正确) 18、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会计信息化 1、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工人工资。(正确) 2、会计电算化的第三层次是指将会计信息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之内,与其他管理部门高度共享信息。(正确) 3、 1979年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信息系统得到设计与实施。(正确) 4、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错误) 5、会计电算化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正确) 6、在未来发展中,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咨询作用将得到更大发挥。(正确) 7、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国际会计电算化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错误) 8、在手工会计核算中,需要根据企业规模、会计业务繁简程度,选择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而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则不存在此问题。(正确) 9、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即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使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正确) 10、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报表格式定义、报表生成及输出操作。(正确)在应收账款系统中,计算机自动核销方式包括按业务号核销、逐笔核销、逐月核销和总额核销。(错误) 11、存货核算模块将应计入外购入库成本的运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和应计入委托加工入库成本的加工费传递到应付管理模块。(正确) 12、在应收账款系统中,计算机自动核销方式包括按业务号核销、逐笔核销、逐月核销和总额核销。(错误) 13、会计信息系统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正确) 14、工资核算数据流程图中,期末时要根据本月的工资明细账计提福利费及生成工资费用分配的转账凭证。(正确) 15、生命周期法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正确) 16、数据流程图法下,数据项条目包括数据项名、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注释等。(错误) 17、数据流“领料单”条目,审批人签名才有效。(正确) 18、工资核算的业务,通过企业职工各项工资数据的输入,企业进行工资的计算和汇总及生成每个职工的工资单。(正确) 19、数据流程图中,数据流入文件,表示向文件写数据;双向数据流,表示又读

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附件1 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 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是指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教学媒体、信息资源,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通过几门密切相关的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建设,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信息化素养,来丰富与完善课程群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现代教学表现形态。开展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试点工作,是为了加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强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保障试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如下要求: 一、建设目的 1.推动全校更加重视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 3.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建设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课程群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建设内容

包括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实施教学过程中与资源相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整体建设将采用信息化、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多元化的交互渠道及持续化的前沿知识跟踪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为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作出探索和实践。 1、信息化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复杂关系:①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对以往课程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②信息化教学课程与相关学科领域信息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架起联系、沟通外部的桥梁,学习借鉴学科领域相关信息化进程的成功经验,整合、利用各种资源。③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顶层设计应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过程。 2、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 教学资源由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技术应用合理,较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教学资源能够完整覆盖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互性能和教学效果较好; ①资源要求。要求明确指向一线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应涵盖教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曲靖财经学校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响应教育厅推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号召,特制定本计划。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良性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 副组长: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中各部门人员的分工与合作。 成员:1、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教研与专业提升。 4、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及家校互动。 5、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办公及后勤保障。 6、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 三、方法步骤 1、学习讨论准备阶段: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外出考察、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此项工作达成共识,提升领导小组成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先行摸索并大胆进行教学尝试。

2、初步尝试阶段: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培训。在每个教研组内确定两至三名信息化教学中坚教师,带动和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将现有的网站、文件服务器中的相关功能,分解为校门户网站(新闻类)、信息化资源平台(数据类)、网络教研平台(包括论坛、博客、分学科教研栏目)和视频服务器系统等四类,并完成测试,保障正常使用,打造数字化校园。 3、提高阶段:在全体老师中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完善信息资 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校内外信息化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在学校常理和德育教学中运用资源平台,开展员工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 4、全面实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际、区际互通,增强资源共享。开展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网络教研等相关课题研究。 四、实施情况 (一)优化环境,丰富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 学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已经实现所有班级安装上了多媒体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要实现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更新计算 机教室设备,在专用教室内配备上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了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和水平,在不断完善学校网站的同时,安装能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校园网络应用软件平台---信息化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教师开展生本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完善后的信息平台应用,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辅助教师教学,拓宽教育资源提供网络服务,共享系统资源;提高信息能力, 更新教学 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互帮互助互学;实现无纸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内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2、丰富完善资源整合平台,夯实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 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2019年上海会计继续教育资料

一、单选题 2、农、林、牧、渔业中的中小微型企业是指营业收入为(20000万)的企业。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农、林、牧、渔业中: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3、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6、善于交际、人际关系良好。表面上容易附合意见,但却不易促成其购买。这属于顾客类型中的( D )。A、谨慎型B、犹豫型C、冲动型 D、圆滑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善于交际、人际关系良好。表面上容易附合意见,但却不易促成其购买。这属于顾客类型中的圆滑性。 7、纳税人初次申请发票不需要携带的资料有( B )。 A、公章 B、财务章 C、法人章 D、发票章【答案解析】纳税人初次申请发票需要携带的资料有: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针对的是已经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的企业,未进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的企业还要提供税务登记证正本和复印件),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表、经办人身份证,公章、发票章、法人章。 8、单位价值,是指单项资产的价值,具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资产计税基础口径确定。对于单位价值不超过(500 )万元,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基础工作涉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全过程,只有基础工作信息化,才能为企事业单位全面信息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B、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程,更好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之一 C、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力争通过 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D、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信息化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信息化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全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方案 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 广义上,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上,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化教育资源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各种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等。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 3、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的内容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教育资源的建设应该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资源就是一些静态的、客观存在的信息资源,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规定,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媒体素材:这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这些素材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也可以以散件形式建库,由教师或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组合。 (2)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些课程知识点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库:是指各门课程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是指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程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与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程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课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是指有关专业学科课程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

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2019-2022)

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2019-202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精神,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吉林省‘提升工程 2.0’项目协同实施对接工作会”的相关工作要求,根据专家指导点评意见,结合本校实情,制定我校有效的实施方案。 二、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评估 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 平台环境:学校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师队伍状况: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生源整体质量较低,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突破。 三、培训目标 (一)绩效目标(一年)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

源平台。 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二)愿景(三年) 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四、培训机制 (一)制度修改与完善。 1.明确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 2.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培训”。 3.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评价标准。 (二)激励措施。 1.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全员参与。 2.利用考评促进实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信息化教学资源

1.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您所任教学科举例说明。 课前作用: 1、帮助备课:优化教学资源,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学科。 2、扩展教材:利用网络,搜索所需要的学科资源,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做出适合课堂使用的PPT课件。 高中美术学科自己所属的学科性质,更加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PPT课件的图片、动画来辅助相对枯燥的书本文字;另外通过网络资源,添加书本以外的知识点作为辅助进行教学,丰富了教材。例如书本上的美术作品多数为现代艺术作品,而通过信息化,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当代美术作品,让教材更加“年轻化、时代化”。 课中作用: 1、使得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美术鉴赏活动,使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得有趣。 2、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多样,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高中美术学科,自身所属的学科性质,单一的书本教材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心理,结合信息化教学,能更好的直观的让学生领悟艺术学科的魅力。例如第一课,对于课本介绍的美术六大类,通过信息化教学,在PPT课件中加入798艺术区的绘画、书法、摄影、建筑、设计、雕塑作品,以新兴艺术形式的作品,让身处特定年龄段的学生得到更加直观的理解,使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的有趣。图文并茂的课件,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关注率,激发了学习热情,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课后作用: 1、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作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教学的信息化,相对应课后作业的信息化提交,与学生产生互动,同时还使学生掌握了信息化操作的新技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自身学习,并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朝着网络的积极一面进行辅助学习。 课下与学生互动交流,建立美术鉴赏艺术群,可以推荐自己喜欢、欣赏的艺术作品,共享出来,一起讨论点评,快捷方便,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多了学生间的交流,锻炼了人际交往、交谈的能力。 2.结合您所任教学科,谈谈您对“教育技术还能做什么?”这一问题的感想。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设新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清晰多样的文字、动感十足的动画加之丰富多彩的背景音乐,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首先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带给学生视觉冲击,从而吸引学生全身心贯注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体会所见所听所感的真实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一堂动漫课的展开,让学生们欣赏精心选取的《飞屋环游记》的片段,以动漫欣赏的模式让学生了解了此次课程的内容:动漫设计的重点—人物形象设计,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

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

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 (一)建设思路 (1) (二)建设目标 (1)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1) 三、预期效益 (2) 四、项目建设进度 (2) 五、建设经费预算 (3)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思路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职成[2012]5号《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及教技【2016】2号《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明确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职业院校创新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出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我院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校园规范为基础,建设完成智慧化校园,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智慧关联,不仅仅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同时也在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实现智慧应用。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二)建设目标 建设项目围绕信息化标准、数字资源、信息管理三个方面,首先,按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范,对学院数字化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完善建设标准和齐备的教学应用,具有与教学工作所需要的融合的网络和先进的教学平台;其次,学院建立鼓励机制,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引导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能力与习惯;然后,重视教学信息资源开发,完成各种形式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工作,形成学院具有特色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全面提升学院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在硬件层面上,提高学校带宽,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覆盖全部校区。同时,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校内各级数字化应用系统高度融合。 (二)加大信息技术教育力度,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水平 学院采用送培、内部培训、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方式,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并每年举行一次学院信息化教学大赛,争取在省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 (三)建立课程中心 在2018年,完成课程中心平台和课程的建设,形成一套具有本院特色的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