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1.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

助相结合”的方针。

2. 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地震监测; (2)地震预报; (3)震

害防御; (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

3.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中国

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4.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

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 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答:福建省闽南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

漳州等地。

6. 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答:甘肃省临泽

县。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7. 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1.8. 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答:1988年。

9.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

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10. 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

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11.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12. 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

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13. 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14. 什么是地震对策?答: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自然灾害、获得社会经济

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15. 我国2006—2020年的保障措施是?答:1)、加强法制建设。 2)、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3)、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6. 全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由谁提出,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17. 抗震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学)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18. 抗震防灾规划有哪几个层次?

答: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对策;人流集中场所及特殊行业的抗震防灾应急预案。19. 开展村镇抗震工作是第几次全国抗震工作会上提出来的?答:是1986年月28日在唐山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抗震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

20. 抗震防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多少?答: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1. 抗震防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平震结合,全面规划,综合防御。

2.法律法规知识

3.22. 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最高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由哪个机关制定颁布,何时

开始生效?答: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最高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

灾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施行。23. 什么是《防震减灾法》规定的重大建设工程?

答: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24. 防震减灾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答: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25.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规定,哪些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答:《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26.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几级,分别由哪些机关审批?答: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是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甲级、乙级资质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是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丙级资质的审批,并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27.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那些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答: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三)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28. 《防震减灾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答:《防震减灾法》是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它主

要调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29. 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由哪一级领导批准,何时批准,国家地震局何时发布的?

答:由国务院在1988年6月7日批准,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发布。

4.30.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管理权限?

答:省、设区的市(地)人民政府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1.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是怎样设防的?

答:应当按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标示的烈度值进行抗震设防。

32.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大中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开发区及有关工程建设场地的区域、进场区地震地质,活动性评价、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参数确定、厂址周围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等内容。

33.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涉及到的其他主管部门有哪些?

答:有计划、建设、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

34. 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由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

35. 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应在什么时间完成地震灾害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评定工

作?

答:在接到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36.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答: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令第172号颁布,1995年4月l日起施行。

37. 颁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3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地震临震预报有何规定?

答:地震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

39.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为多长时间?

答: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延长10日。

40. 发布地震预报法规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规范发布地震预报行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5.地震基本知识

6.41. 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42. 地震是什么?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43.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答: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44. 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45. 什么是构造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46. 什么是火山地震?

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47. 什么是塌陷地震?

答: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8. 什么是诱发地震?

答: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49. 什么是人工地震?

答: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50. 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答: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们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只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51. 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几种?

答:当地壳内岩石产生断裂发生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称为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

52. 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从震原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53. 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答: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纵波的到达警告人们应尽快做出防备。

54. 什么叫极震区?

答: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55. 什么是震级?

答: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56. 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答: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57. 什么叫破坏性地震?

答: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一般震级大于5级,会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58.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用“度”来表示。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等因素有关。

59. 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有多深?

答: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公里,震级为6.9级。

60. 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两大地震带?

答: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是:(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简称欧亚地震带)。

61. 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哪一次?

答: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62.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63. 什么是震源、震源区、震中、震中区?

答:地球内部地震的发源地叫做震源。震源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也是地球内部大量释放地震能的部位。理论上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叫震中。与震源的概念相类似,实际上震中也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64. 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有:一是把破坏最严重的极震区定为震中,‘称为宏观震中;二是用仪器测定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微观震中或仪器震中。由于受震源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宏观震中并不一定与微观震中重合。

65. 表示地震基本性质的三大要素。

答:表示地震基本性质的数据,称为震源参数或地震要素,包括地震的震中位置(用经纬度表示)、发震时刻(常用世界时或地方时间表示,我国用北京时间)、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常用千米表示)、地震能量和表示地震受力情况的震源机制等。前三要素是地震的三大要素。

66. 地球内部结构如何?哪一层常发生地震?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67. 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68. 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答: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69. 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答:震级: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一般小于1级的为极微震;大于1级小于3

级的为微震;大于3级小于5级的为小(地)震;大于5级小于7级的为中(等)地震;大于7级的为大(地)震;震级小于3级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70. 常用的震级标度有?

答:常用的震级标度有: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在计算上略有差别,我国对境内发生的地震多采用ML。

71. 目前,世界上用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是多少?

答:目前,世界上用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是智利境内1960年5月29日19时11分14秒(国际时),南纬38.2度西经72.6度发生的8.9级地震。

72.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有几种类型?

答: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正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面波等。

73. 什么是纵波?

答:纵波就是纵振动的传播。纵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传播速度约

5��6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动。

74. 什么是横波?

答:横波就是横振动的传播。横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横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一5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前后左右晃动。因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小,故横波跟在纵波后面。

75. 凭感觉如何判别近震和远震?

答:地震波到来时,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摇晃。即为近震;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

7.地震前兆

8.76. 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

答:可发生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77. 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辽;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78. 地震之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时深海的鱼游到浅海.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79. 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答: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别灵敏,地震前,由于大地物理场、化学场发生改变,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振动,电、磁、气象、地温等变化,使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使其发生行为异常。

80. 地震有前兆吗?

答:有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已在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多条前兆异常。

81. 地震前兆异常分几大类?

答: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

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82. 什么是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83. 什么是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84. 震前地下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

答: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85. 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答: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86. 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答:不一定。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

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87. 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答: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另外,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88. 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

答:可发生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89. 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迁;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90. 地震之前哪些飞行动物有异常反应?

答:鸽、观赏鸟类、家禽、雉等均有异常反应。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巢(窝架等)、不进食、鸡活动频繁、乱闹、乱叫、像有黄鼠狼侵扰一样;鸟类则撞笼、改变栖息方式、或呆滞无神。

91. 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答: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别灵敏,地震前,由于大地震物理场、化学场发生改变,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振动,电、磁、气象、地温等变化,使动物的某种感觉器会受到刺激而使其发生行为异常。

92. 如何识别震前动物异常反应?

答:震前动物异常种类不是少数几种,一般常见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异常的反应量大,在时间上具有相对集中出现的高潮期,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对密集分布区。

93.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的早”,你知道井水在震前的哪些异常现象?

答:(l)水位变化;(2)变味;(3)发挥;(4)冒泡;(5)翻花等。

94. 什么是地震前兆?

答:人们把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目前我国地震学家将地震前兆异常分为十大类,即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现象。

95. 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链鱼、镛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监测预报

9.96. 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工作开展比较好的有哪几个国家?

答:有日本、美国、前苏联和中国。

97. 观测地壳应变、地壳应力能预报地震吗?

答:地震就是地壳岩石受力变形,最终发生破裂的一种力学过程。因此连续监测地壳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对地震预报研究,尤其是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无疑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98. 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如何?

答: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的前沿课题。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状,大体可这样概括: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临震预报。

99. 什么是地震观测环境?

答: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

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100. 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101. 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答: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

①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102. 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答:①不相信。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政府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

②不传播。应当相信,只要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

③及时报告。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

④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

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103. 我国自建最早的地震台和遥测台网分别在哪里?

答:1930年我国第一年自建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停止观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

104. 地震预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地震预报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地震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地震多发生在地下深处,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以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三是强地震(尤其7级以上大地震)发生较少,因此预报实践机会少。

105. 世界上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哪次?

答: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世界科技办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106. 我国曾经比较好地预报了哪几次地震?

答: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5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7.2级地震,1976年11月7日四川盐源6.7级地震和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7.3级地震。

10.抗震设防

11.107. 为什么要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

答:一是近年来发生破坏性地震使新建工程大量倒塌给我们的启示;二是新建设防是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根本措施;三是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程抗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108. 新建设防工作“五同时”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五个环节的同时要进行抗震设防。

109. 建设单位送审建筑工程施工图时须包括哪些资料?

答:(1)全部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2)结构设计中有关抗震设防依据、设防标准、方案论证等。

110. 目前新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一是对新建工程抗震设防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不按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程序办事;三是普遍忽视结构质量,片面追求外部装修。

111. 抗震加固的原则是什么?

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使用,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注意经济和环境效益。

112. 抗震加固的程序是什么?

答:抗震加固工程应严格按照抗震鉴定、加固设计、设计审批、组织施工、质量监督和峻工验收的程序办事。

113. 邢台地震后总结的农房抗震“四个一点”的经验是什么?

答:地基牢一点,房屋矮一点,屋顶轻一点,联接好一点。

114. 什么是活断层?

答:指现今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人类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增活动过,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115. 什么是隐伏活动断层?

答:平原或盆地区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在地表没有醒目迹线的活动断层。116. 活断层探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答:槽探、钻探、遥感和物探等方法。

117. 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哪些 ?

答:一般分为剪切、挤压、拉张、剪切-拉张和剪切-挤压五种。

118. 对生命线工程三条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灵活的反应能力和快速的恢复能力。119.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结构不合理

建筑物的破坏随结构类型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有差别。房屋平、立面复杂的,地震时会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对房屋局部加重震害。构件之间连接不牢式抗拉强度不足,房屋整体性差,地震时强烈摇动导致整个房屋倒塌。因而,地震区的建筑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2)建筑材料质量低劣

使用质量低劣的砖、水泥,造成砌体强度不足,地震时屋檐外闪,墙体鼓出或开裂倒塌。

(3)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砌砖时砂浆标号不够,不润砖,纵横墙交接用直搓或马牙搓,砂浆不饱满,搓子不严不实,堵砌施工通道不认真。少放错放、漏放钢筋,钢筋搭接少或根本没有搭接等偷工减料、少焊、爆焊或以点焊代替焊缝等。地震时,支撑系统脱落,屋盖下摔,房屋倒塌。所以,精心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抗震性能的关键。

(4)地基失效

地震时,由于地基开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滑坡、不均匀沉降等造成房屋倾斜破坏。因此,选择好建筑场地十分重要。

(5)工程建设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

120. 活断层研究有哪些重要性?

答:地下活断层是地震灾害之源。唐山大地震就是在地震前没有发现地下活断层,只按烈度六度进行建筑设防,因此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抗御地震灾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们河北省应加强对地下活断层的研究,开展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21.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般说来,地基的选择应该避开以下地方:(1)活动断裂带中容易发生地震的部位及其附近地区;(2)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和松软的土地,如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上;(3)矿山陈旧坑道容易冒顶的地方等等。

122. 地震引起的场地震害类型?

答:有5类主要震害类型,即:(1)砂土液化,其地震破坏类型有喷水冒砂、地面沉陷、浅层滑移与侧向扩张;(2)软土震陷;(3)基岩崩塌;(4)土体边坡的不稳定(失效);(5)地震断层。其它还有:海啸、湖涌、陷落、地面和矿坑涌水等。

123. 地震动包括哪些内容?地震动小区划包括哪些?

答:地震动包括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峰值速度、地震峰值位移和地震动反应谱、地震动时程。地震小区划应包括地震动小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124. 工程研究区域范围为何取半径300公里左右?

答:这一范围是考虑了倘若在这半径以外地区发生M≥8级地震,对场地的影响烈度不大于六度。

125. 哪些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答:(一)重大建设工程;(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四)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设工程。

126. 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的破坏?

答: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什么是地震力?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惯性力,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倒,就是惯性力的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127. 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首先与地震本身有关,震级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重。其次是房屋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第三是建筑物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等。最后,局部地

形对震害的影响也很大。

128. 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答:——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上:地震时易形成山崩、滑坡等可危及住房;

——不安全的冲沟口(如平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

——堤岸不稳定的河边或湖边:地震时岸坡崩塌可危及住房。

如果住房环境不利于抗震,就应当更加重视住房加固;必要时,应撤离或搬迁。

129. 何谓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答: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及场地震害预测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工程抗震确定合理的设防要求,达到既安全、建设投资又合理的目的。

130. 全国目前共有多少个重点抗震城市?

答:全国共有77个重点抗震城市。

131. 什么是重大建设工程?

答: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指地震发生后,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设工程。其中包括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建设工程,如医疗、广播、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均属此类。

12.应急救援

132. 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为了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效而有秩序地做好应急与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133. 地震应急预案应具备什么要求?

答: (1)预案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2)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

(3)应具广泛的社会性,只有全面动员,才能做好全社会的抗震救灾工作。

134. 地震应急的主要目的?

答: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在临震前采取尽可能有效的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护重要设施不受或少受损失;二是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开展有效的救援活动,挽救在死亡线上的人员生命,减少财产损失,防止灾害扩大。

135. 地震应急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1)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做好平时的地震应急准备。

(2)充分发挥政府领导作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3)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应急的速度和效能。

136. 如何预防地震次生灾害?

答:(1)制订防止地震次生灾害应急预案并付诸实施;

(2)平震结合,切实加强对次生灾害源的管理;

(3)加强对次生灾害类源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应变能力;

(4)经常检查,消除隐患,备足抢险器械。

137. 你是否知道我国第一支城市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名称和建立时间?

答:石家庄市联盟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2003年7月3日

138. 什么叫地震应急?

答:是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抗震救灾和抢险行动。

13.

社会各部门抗震救灾工作

14.139. 教育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1)加强对学生的地震知识教育,并通过学生宣传到家长和社会中去。(2)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学会应付紧急震情的方法,并要做好实际演练。(3)检查学校次生灾害隐患(如实验室),并采取切实措施,堵塞漏洞。(4)检查学校危险建筑.做好抗

2020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地震常识 (一)单选题 1.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圈层。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次左右。C 1

A、10000 B、5000 C、1000 D.20000 5.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6.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 D.破坏性地震 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A A.1 B.2 C.6 D.很多 2

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C A.10 B.20 C.32 D.5 10.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11.地震灾害有()特点。D A.持续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3.强震指的是()C A. 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 7.0级及其以上地震 3

防灾减灾书面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大赛” 书面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 1、灾害信息员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灾害信息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灾害信息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2、灾害信息员职业守则就是对灾害信息员得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等方面提出得综合性得行为标准,就是灾害信息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得行为准则 3、自然灾害就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得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与重大生物灾害等 4、我国自然灾害得发展趋势(一)气候变化得影响(二)人为因素得影响 事故灾难就是指直接由人得生产、生活活动引发得,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得意外事件。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得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与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突发性、灾难性、连带性、不确定性。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得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与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得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得事件。具有以下特点公共影响性、危害严重性、成因复杂性、处置困难性。 6、我国得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可概括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配合,上下分级管理”。 7、灾害信息统计得根本要求就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客观,这也就是保持灾害信息“生命力”得前提与保证。所以,在灾害信息统计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8、灾害信息得基本要素主要就是指所发生灾害得一些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灾害种类、灾害发生时间、灾害结束时间、受灾区域与其她几个辅助要素。 9、灾害信息报送得基本程序与要求,这一程序与要求可以概括为逐级审核,逐级汇总,逐级上报,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10、根据灾害种类得不同,灾害信息员面临得职业危害与风险也各有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类:洪涝灾害环境、地震灾害环境、台风灾害环境、冰雪灾害环境、雷电灾害环境、沙尘暴灾害环境、滑坡泥石流灾害环境、高温热浪灾害环境、火灾环境、矿难环境、交通事故环境、疫区环境。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秦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内容的规定。(对)

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

2019年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2.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7.(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8.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9.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3.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A.25 B.50 C.75 1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5.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C )。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 16.依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在 ( C )安装和使用燃气。 A.厨房 B.客厅 C.卧室 17.电脑着火了,应( B )。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县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省“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防灾减灾作为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县、乡(镇)两级各涉灾职能部门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各灾种的测、报、防、抗、救、援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然灾害损失明显下降,人为致灾因素得到有效遏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不断健全,部门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十二五”时期,县减灾救灾委员会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

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支撑下,全力推动、做实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减灾救灾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部门工作职责,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县减灾救灾委办公室的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协调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涉灾部门救灾应急联动机制,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效率、效能显著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法规规章政策不断完善,依法应对灾害观念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印发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县行蓄洪撤退预案》、《**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项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了相对完整配套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逐级完善了应急工作规程,依法应对灾害的思想观念明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备,应急信息推送快速敏捷。“十二五”时期,气象灾害、河流水位、城市涝、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疫病、空气污染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气象观测、雨量水位自动观测、农情调度、地震监测台网、林业灾害监测、环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地震类】 1.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B)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 4月20日 B 5月12日 C 7月28日 D 12月13日 2.发生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的是什么地震?( C ) A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 C构造地震 D人工地震 3.以下哪项不是地震谣言( D) A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B 跨国地震预报。C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 D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长期、中期、短期或临震预报。 4.我国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以下哪项具有地震预报的发布权?(C ) A地震专家 B 民间地震科研机构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 5.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6.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A )。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7.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8.地震来临时,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理( B ) A、坐电梯下楼 B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C、从窗户逃出 D返回家中拿贵重物品 【地质灾害类】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质灾害(C )。 A、滑坡 B、崩塌 C、山洪 D、泥石流 10、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A )内的泥土及痰、血等。 A、口、鼻、咽喉 B、口、耳、咽喉 C、口、眼、咽喉 11、下列哪一项不是泥石流的特点。(A ) A、持续时间长 B、来势凶猛 C、迅速 D、暴发突然 12、当你遇滑坡、崩塌或泥石流时,应该怎样来保证自身安全?(C) A、向滑动主方向上部转移 B、向滑动主方向下部转移 C、向滑动主方向两侧转移 D、躲在地势低洼处 13、下列不是诱发崩塌产生的主要因素的是( D )。 A、采矿 B、工程开挖边坡 C、暴雨 D、太阳暴晒 1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崩塌产生的前兆( C )。 A、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 B、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1、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确定1991-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__________,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A、1989年5月1日 B、1989年4月3日 C、1990年12月10日 2、1999年7月5日,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论坛通过"21世纪减灾战略":"21世纪,一个更安全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减轻灾害和降低风险 B、建立防灾减灾论坛 C、加强灾害应急救援 3、随着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安全奥运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奥运场馆安全 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 C、奥运食品安全 4、从城市防灾的角度看,社会保险的作用是____并有效提供社会突发事件的应对手段。 A、加强风险管理 B、经济补偿 C、资金融通 5、无论联合国倡导的全球"预防文化",还是中国目前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其核心思想是强化_______________。 A、预防第一,人的生命第一 B、安全行为控制 C、生产场所的安全保障 6、安全社区建设是实现"平安北京?安全奥运"的有效措施,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是以制定____________社区安全建设计划为中心。 A、人防和反恐 B、防火防盗 C、综合减灾 7、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________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9月 C、10月

8、历史上北京也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公元1115年至1949年的83 5年间,永定河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_______次。 A、9 B、19 C、29 9、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________,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A、十分之一 B、八分之一 C、五分之一 10、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____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11、"北京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共包含________种气象灾害。 A、八 B、十 C、九 12、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13、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_______级,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A、8-12级 B、5-6级 C、12级以上 14、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________级以上。 A、10 B、12 C、8 15、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是分两级,即:橙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_____ ___以上;红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最高气温要升到40℃以上。 A、37℃ B、38℃ C、35℃ 16、186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地表温度的年平均值升高了_______,其中,最暖的十年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这是科学家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依据。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所在单位: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计56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A.5月7日 B.5月12日 C.5月20日 D.9月11日 2.全国抗震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 A.水利部 B.农业部 C.民政部 D.地震局 3.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该()。 A.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处转移 C.以静制动,原地等待救援 D.抓紧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随身带走 4.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A.最近的建筑物内 B.空旷地蹲下 C.高楼 D.立交桥下 5.溺水者被救上岸如无呼吸或摸不到脉搏时,应立即()。 A.进行“倒水” B.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C.检查有无外伤 D.送去医院 6.在郊外遭遇雷电时,应该()。 A.及时躲避或尽量找低洼处蹲下 B.停留在空旷地 C.停留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旁 D.停留在广告牌下 7.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应()。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 C.围观看热闹 D.原地等待 8.由暴雨引起的河流水量迅速增加,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为()。 A.溃坝洪水 B.融雪洪水 C.暴雨洪水 D.冰川洪水 9.我国现行的防汛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A.以防为主 B.生命至上 C.服从大局 D.科学调度

10.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是()。 A.各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B.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C.人民群众 D.党员干部 11.辽宁省的洪水灾害主要是由()引起的。 A.冰凌洪水 B.融雪洪水 C.暴雨洪水 D.冰川洪水 12.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称为()。 A.小洪水 B.中等洪水特大洪水 C.大洪水 D.特大洪水 13.防洪库容是指防洪高水位至()之间的水库容积。 A.死水位 B.防洪限制水位 C.水库校核洪水位 D.防洪高水位 14.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不包括()。 A.洪泛区 B.蓄滞洪区 C.行洪区 D.防洪保护区 15.在意外失足落水时,应保持头脑冷静,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A.抓住就近的浮体(如木板、树木等) B.大声喊叫 C.大口呼吸 D.屏住呼吸,防止呛水 16.山洪灾害的普遍性成因,一个是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暴雨和下垫面因素;另一个是(),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A.人为因素 B.历史因素 C.经济因素 D.活动因素 1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 7.0 B. 7.5 C. 8.0 D. 9.0 18.下列哪一项是山洪灾害的诱因()。 A.滑坡 B.泥石流 C.地震 D.强降雨 19.下面哪一项不是山洪灾害威胁人命的主要原因()。 A.暴涨的河水 B.泥石流 C.滑坡 D.台风 20.发生山洪灾害时,哪一项不是人口转移安全区位置()。 A.位置较高阶地 B.凹坡 C.沟岸两侧 D.政府指定安全区 21.地震引发海啸时,应该()。

最全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新浦区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一、判断题 1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对)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危害人类社会的破坏现象。(对) 3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4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是不可预测的。(错) 5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差异性。(对) 6巨灾频发已成为亚洲人居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对) 7亚洲的巨灾以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海啸、山体崩滑为多。(对) 8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群发性。(对) 9次生灾害是由一种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10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自然灾害现象也并非惟害而无利。(对) 11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经济。(对) 12面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为人道。(对) 13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灾害链。(对) 14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灾情评估、重建等工作中都可用到卫星遥感技术。(对) 15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 16《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朝廷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这是我国最早对报灾提出的要求。(错) 17朝制订的《田律》是关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容的规定。(对) 18“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对) 19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军队、科研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等34个单位组成。(对) 20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年均因灾平均死亡数万人,到目前年均仅死亡2000余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用于减灾工程建设和重视非工程建设的结果。(对) 21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对) 22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对) 2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设定了4个响应等级。(对) 24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一发布灾情。(对) 25因灾死亡30人以上,可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4级响应。(对)26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4级响应后,民政部要派出救灾工作组到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对) 27减灾预案制定后,进行相应的演练有助于预案的实施。(对) 28西方人称旧中国为“饥荒的国度”。(对) 29灾害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对) 30观摩《后天》、《龙卷风》等灾难片影视节目对提高防灾救灾意识有积极意义。(对)31观看灾害和减灾摄影展具有震撼性的教育意义。(对) 32能够互动的防灾减灾科普馆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 33“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也要从娃娃抓起。(对) 34防灾减灾领导是关键。培训、提高各级领导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对) 35《灾害学》杂志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灾害类学术期刊。(对) 36含氟冰箱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它会破坏臭氧层。(对) 37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会使皮肤癌和白障的发病率增高。(对) 38在1992~2001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622000人死亡,20亿人受到影响。(对)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1.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2.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3.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7.(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8.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 b.森林 c.家具 9.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 b.1 c.0.5 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13.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a.25 b.50 c.75 1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5.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c )。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D) A. 家中阳台、窗户安装的防盗护栏留有安全逃生门 B. 定期清除漏到、楼梯间堆积的杂物 C. 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 D. 将私家车停在消防车道上 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D)色表示。 A. 蓝 B. 黄 C. 橙 D. 红 3、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B) A.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B.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C.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4、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野外如果突遇泥石流来袭,正确的做法是(A) A. 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B. 顺山沟方向往上游跑 C. 顺山沟方向往下游跑 D. 在凹坡处停留等待救援 5、发生洪水、城市内涝时,在积水中行走应穿(C) A. 长筒雨靴 B. 凉鞋 C. 运动鞋 D. 拖鞋 6、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迅速(B),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门窗通风 C.拨打119 向消防队报警 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发火灾。 A.100-200℃ B.200-300℃ C.700-800℃

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下列逃生表述正确的是(B ) A.不要慌张,按顺序慢慢走 B.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 C.所有人都从车门逃生 9、“三合一”场所火灾危险性很大,“三合一”场所是指(A) A.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 B.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 C.三人以上合租一间房内 10、下列关于报警的四种方法,错误的一项是(B) A.向119 报警 B.向本单位专职消防队报警,等扑救不了时再向119 报警 C.向本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詟,召集人员迅速处置初起火灾 D.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要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 11、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消防组织应履行(D)职能。 A.火灾预防 B.火灾扑救 C.应急救援 D.以上都是 12、面粉生产车间严禁吸烟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2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编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每年_____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4月20日 B. 5月12日 C. 7月15日 D. 9月11日 2.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_____措施是不准确的。 A.先关闭电源、切断电源 B. 用干燥木棒挑开电线 C. 用带绝缘护套的工具挑开电线 D.直接用手拿开电线 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_____。 A.最近的建筑物内 B. 空旷地蹲下 C. 高楼 D. 立交桥 4.发生地震时,在平房人员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____避险。 A.倚靠鱼缸 B. 躲在床下或桌子下 C. 倚靠书柜 D. 站在房中央 5. 闻到有浓烈的煤气或液化气或天然气异味,应立即____。 A.打开门窗,关掉煤气阀门 B. 开灯查看,确认煤气泄漏位置 C. 打开抽风机,抽走煤气 D. 打电话报警求助 6.鼻出血时,采取____措施是不准确的。 A.用口呼吸道 B. 坐直,头略前倾,冷敷额头 C.使劲按住鼻子 D. 用手指提捏鼻梁柔软处约10分钟 7.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____。 A. 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B. 迅速向屋顶、大

树、高墙等处转移 C. 以静制动 D. 把财物用防水布包裹起来 8. 夏天高温天气,从外面大汗淋漓回家,应____。 A. 用冷水冲洗降温 B. 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C. 喝冰镇饮料降温 D. 将空调开到最大吹风 9. 对出现中暑症状的人员,可____缓解症状。 A. 用热毛巾敷脸 B. 用冷毛巾敷脸 C. 喂服汽水等冰镇饮料 D. 喂服咖啡、红茶等热饮 10. 路上有积雪时出门步行,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有____。 A. 保持固定步速,双手来回摆动 B.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 C. 朝有雪的地方踩踏 D. 靠近快车道的地方走 11. 2009年____是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A. 3月30日 B. 4月1日 C. 5月12日 D. 6月1日 12. 外出旅游入住旅馆后,应该首先____。 A. 了解附近的商场 B. 留意察看逃生通道、安全门,最好试走一次 C. 了解景点 D. 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13. 溺水者被救上岸如无呼吸或摸不到脉搏时,应立即_ ___。 A. 进行“倒水” B.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C. 检查有无外伤 D. 送去医院 14. 发生地震时在学校上课,应____避险。 A. 慌乱跑向教室外 B. 迅速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题库

开原中心校安全知识竞赛题 、判断题 1 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对) 7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错) 8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错) 13 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错) 15 使用燃气时,人不得远离,以防溢水扑灭火焰而造成漏气,引 发事故。(对) 二、单项选择题 8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 不停地呼救 B 不顾一切的行动 C 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答案:C) 9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多次,一般情况下,几级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 2级(答案:B)

10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 起的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总人数达 A 20万人 B 22 5万人 C (答案:B) 22 沙尘暴可以诱发什么部位的疾病? A 心 脏、肺 、 肝 B 关 节、 胆 、 脾 、 肺 C 皮 肤、 眼 、 鼻 、 喉、肺 ( 答 案: C) 25 当你乘车时车被洪水困住,如何逃生? A 紧闭门窗,防水进入 B 打不开车门时,用车上的工具敲碎车窗后逃出 C 责令司机,把乘客拉到安全的地方 (答案:B) (答案:B) 27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A 被大火直接烧死 B 被烟气熏死 C 跳楼或惊吓致死 (答案:B) 28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的习惯?8 7级地震引 30万人

A 开气点火同时 B 先开气、后点火 C 先点火、后开气 (答案:C) 29发生火灾时报警应注意什么? A 大声呼喊后,无人明白其意图 B 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 C 电话报警,说清位置及火情 (答案:C) 31我国通用火警电话是: A 110 B 119 C 120 (答案:B) 32我国通用急救电话是: A 110 B 119 C 120 (答案:C)33我国通用交警电话是: A 122 B 119 C 120 (答案:A) 34 我国通用匪警电话是: A 110 B 119 C 120 (答案:A) 39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A、全国抗灾救灾日 B、中国赈灾日 C、全国灾害日 D、防灾减灾日 2、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A、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B、城市化与灾害 C、减灾从社区做起 D、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3、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 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 4、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和蓝色标志。 A、红色、橙色、黄色 B、黑色、红色、黄色

C、红色、白色、黄色 D、黑色、橙色、白色 5、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请问:以下三种方式哪种是不安全的?()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 6、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8、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抱住电线杆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9、在操场或室外应该怎样避震?请问:以下方式哪种是不正确的?() A、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B、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发生地震时赶紧回到教室去; D、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190513150916)

2018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及 答案 2018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 A、全国抗灾救灾日 B、中国赈灾日 C、全国灾害日 D、防灾减灾日 2.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 A、民政部 B、水利部 C、农业部 D、地震局 3. 2017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A、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B、城市化与灾害 C、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D、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4.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植树日

B、地球日 C、环境日 D、减灾日 5.在户外,避震应该()。 A、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在大楼旁避震 D、在人多的地方避震 6.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应该()。 A、马上往楼下跑 B、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 C、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双手护头 D、马上乘电梯到楼下 7.在教室外避震,应该()。 A、往家跑 B、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 C、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 D、在教学楼附近避震 8.火车上避震,应该()。 A、不要等火车停稳,赶快开窗跳车 B、迅速蹲到座椅旁,抓住座椅的钢管 C、赶快找到自己的行李,以防被人趁乱偷走

D、立即组织大家往外跳 9.救助溺水者,应该()。 A、下水后从正面接触溺水者 B、不论是否会水,都应义不容辞地下水救人 C、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救人方式,不会游泳要在岸上找人、找工具救援 D、立即远离水边 10.灾区临时住所的粪便、垃圾,应该()。 A、将其入缸,并喷洒消毒药水 B、将其倒至房屋后面 C、将其抛到附近的积水中 D、不用管理 11.泥石流到来前,预兆有()。 A、雨后道路泥泞 B、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 C、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 D、晴天 12.雅安地震震级为()。 A、7.5 B、8.0 C、6.0 D、7.0

2021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有参考答案精选题库

绝密★启用前 2021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试题有参考答案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2021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有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 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 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下面是笔者收集整理的20XX最新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 1、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9年起, 每年5月12日为( )。 A、全国抗灾救灾日 B、中国赈灾日 C、全国灾害日 D、防灾减灾日 2、20XX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 )。 A、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B、城市化与灾害 C、减灾从社区做起 D、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3、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突发事件可分为( )和社会安全事件。 A、自然灾害、人为事故 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C、地震灾难、人为火灾、交通事故 D、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卫生事故 4、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分别用( )和蓝色标志。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A、几秒钟B、几分钟C、几十分钟D、几小时2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3 地震是地球(D )物质运动的结果。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4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5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A、2.0级B、3.0级C、4.0级D、5.0级6 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7 (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8 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应该由( A )负责倾倒。A.燃气供应企业B.使用者个人C.燃

气供应企业或个人9 依据公安部第61号令,企业应当至少( A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A.每月 B.每星期 C.每季度10 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A.油类 B.森林 C.家具11 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A.1.5 B.1 C.0.512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3 在库房内( C )放置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A.可以B.经过领导批准后可以C.不可以14 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15 架空线路的下方( B )堆放物品。A.可以B.不可以C.经批准后可以16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17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 ( C )A. 每4小时B. 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多长时间一次: 每5小时C. 每2小时D. 每3小时18 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A.25 B.50 C.7519 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20 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 C )。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 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 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21 依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不能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