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课题结题报告

历史课题结题报告

历史课题结题报告
历史课题结题报告

市“十五”规划历史课题结题报告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9日 | 编辑录入:601 | 点击率1198] 字体颜色:【字体:放大正常缩小】

结题报告示例:

【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现实参与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结题报告

2000年12月---2004年3月, 在市县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我们对“现实参与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三年多来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 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的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了教师,再加上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考试,从小学到中学形成了应试教育的格局。以陈旧的教学内容局限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来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开展了通过“现实参与法”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专题研究,回应和反应时代对教育及高考改革的需求。

现实和历史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对范畴,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任何事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现实和历史的有机结合是全面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和历史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传统上,人们习惯于认识现实问题采取历史的方法。在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思想指导下,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实参与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组教师曹春华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的《现实参与法与现代历史教学》一文曾引起一定的反响。编辑部专门给该文加了[编者按]:“历史教育何以才能走出窘境?读了本文,你不会没有自己的高见吧?本刊欢迎您加入讨论。”

课题组主持人:赵树华

课题组成员:赵树华、曹春华、胡本强、史联盟、施业金、王新顺、陈小利、沙志援

本报告执笔人:赵树华二、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目的(一)、探讨历史教法,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努力追求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前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统一。重点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前提,根据现实参与的方法设计一些创新与实践的教学片断于课堂中。通过创新性教学内容,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技能,能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善于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同时做好教学与高考的衔接工作,使提高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现实让历史占有一席之地,历史工作者以历史学角度来研究现实,能在历史中发掘出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在讲授历史的同时揉合相关现实,从而达到服务现实,启示未来的目的。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素质,逐步培养成为一支创新型和科研型的历史教师队伍。

(三)、在“现实参与法”下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形成有实践价值的实验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实验经验和论文等。

三、课题的组织机构及成员

在课题准备申报及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聘请了学校原教务处副主任余一鸣和分管教学教科研的张祥淳校长参与规划和指导。课题组组长由张祥淳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由历史教研组组长赵树华老师担任。课题组由赵树华、曹春华、胡本强、施业金、史联盟、王新顺老师组成。后有沙志援和陈小利老师加盟。其中胡本强、沙志援、王新顺老师是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曹春华、史联盟、施业金、陈小利老师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是我校的骨干教师。史联盟老师还是我校高三年级组组长。课题主持人赵树华还先后三次参加了南京市教科所主办的两期“国家、省、市十·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培训班”的学习。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对于该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在研究中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测验等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结论和成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后得到科学的结果。具体方法有:(1)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实验前后的调查。

(2)对比法:设计相关问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回答问题的方法和深度以及考试成绩来检验实施效果。

(3)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该课题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力求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二)、通过研究讨论,我们将本课题分解为四个子课题来研究,即高中三个年级分别为三个子课题组,由各年级历史备课组长为子课题组组长。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又成立了初中子课题组。

(三)、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2000.12—2001.2 制定修改研究工作方案,组织分工。

2001.3—7 对各个年级,特别是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实施操作,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并提交相关研究成果。

2001.8—9 对2001届高三毕业生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完成研究报告初稿。

2001.9—2002.9 对2002届高三毕业生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002.9—2003.9对2003届高三毕业生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初中年级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相关研究成果。

2003.9—2004.3 继续完善研究,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讨论和定稿。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实验从2001年11月起批准立项到2003年9月结束,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时间作了一些调整。研究时间前后持续了三年多,中途无间断,研究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和开题阶段:(2000.12—2001.11)

(1)实验前组织本组教师对我校的历史教学现状进行了解,确定实验研究对象为全体学生。每个年级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另外,为了便于考察课题研究的成果,邀请未实施现实参与法的部分兄弟学校学生作为补充对象,形成对照班。

(2)组织本组力量,查阅资料文献,酝酿课题,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了研究方向,制定了实验计划。

(3)成立由本教研组成员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任务。

(4)课题组成员就课题假设、方法、措施、操作过程等问题写出研究方案和计划,邀请县原教科室主任兰秋辉到校辅导。按照专家建议,修改了实验计划,并初步形成了研究方案。

(5)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实验方案、课题研究方面的有关理论、创新教育的理论讲座、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有关报刊杂志关于创造思维的内容。如南京市教科所黄达成老师的《教科研方法论的几个问题》、《对创新意识的思考》、《创新思维的特征》等文章,对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进行整理研究,了解高考动向,使本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参研人员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6)把高中历史教材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立足点,与此相关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宗教等现实材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内容。例如,围绕当前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情况,对中国对外贸易史中入超、对等原则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当前争论不休的巴以冲突找到历史依据,在历史教学中,以现实事例为素材,分析宗教问题等对现实的影响;以西部大开发为现实背景,论证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期待性;以及历史遗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我国有多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升空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而“飞天”正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代表作。还有长城、都江堰、北京明清故宫、孔府、孔庙等,这些历史遗产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又是旅游热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怎样做到保护开发的有机统一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7)确定研究方法,撰写论证报告,召开开题大会。

(二)、中期实施阶段(2001.11—2002.12)

(1)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①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制定中期阶段更具体的研究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研究工作。

②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重温实验方案,学习网上下载的关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文章,如:《试论高中历史研究性教学模式》、《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历史课题研究示例、特别要求课题组成员要了解有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网站。

③课题组结合教研活动不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成绩,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了如何进行测试分析等有关问题,并作好记录与评析。

④定期组织研究人员上实验汇报、交流课,轮流开课,集体评课。还先后与兄弟学校开展了3次教学交流活动。其中还与漆桥中学历史教研组就历史课题研究进行了协作研讨活动。并邀请了南京市二十九中的林建飞老师和金波老师来我校开课,对本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当时来我校参加教研活动的“南京市首届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成员对本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2)、认真开展实验

①按计划开展活动。各子课题组按照方案开展了观察、分析、总结等各项活动,撰写了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为研究提供了材料基础。

②认真进行实验。课题实验教师认真按照计划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验于课堂,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进行了有效的培养。在“参与”的原则下,从解放、发展学生的思想出发,以教材为载体,结合现实问题,精心设计,使历史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思维参与和社会化参与的有机整合的学教活动。在教学手段上,由常规教学手段向多媒体教学手段方面转变。真正做到“力在课前、效在课内”。

③适时修正方案。为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课题组适时对原有方案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结合初中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初中子历史子课题组。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侧重于以社会课堂为背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④做好市县教科室对课题的中期阶段的验收检查。通过中期检查,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及时总结、撰写实验经验

课题组成员撰写实验心得、经验论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典型个案、调查报告、阶段总结共60余份。

(三)、后期总结阶段:(2003.1—2004.3)

(1)在做好结题准备工作的同时,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化。如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新教材的培训等。印发了《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高中历史新课标等学习材料。为在新的高中课标实施后,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2)课题组设计了相关的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和调查,并与对照班进行对照、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学生普遍反映该教学方法对他们帮助很大。

(3)各子课题小组作研究总结,总结研究和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

(4)收集整理,完善规范各种与课题实验有关的资料,将其分类归档。进行了后期总结工作,形成了书面《课题研究材料汇编》五本材料等。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制度保障。

学校行政、教务处、教科室重视对本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公开课展示、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亲自指导本课题研究的有关工作。

(二)、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学校为本项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经费,选派了本课题成员参加了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还聘请了县教科室主任来校进行讲座和跟踪指导,在资料的征订、信息的提供方面能尽可能满足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这一些为我们能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提供了保证。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实验,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和实验效果。

(一)、在现实参与法下摸索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1)、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内容的创新

历史学科的教材,由于学科特点,有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我们在使用教材时,首先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因为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在此基础上或增添教学内容,或调整教材顺序,或开展课外活动,尽可能弥补教材之不足,充实、扩展有关教学内容,以现代意识和思维重新审视传统的观念和认识。如2000年试卷中将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活动的比较,一改过去对郑和下西洋单纯肯定的观念、要求学生把这一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国内国际的大背景中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既要肯定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又要指出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现在,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进行命题是高考的一大特色。又如2000年考查了契丹双规制问题,对“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有现实意义。2002年对秦汉赋税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就是曲折委婉地针对现实考历史。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高考服务的。

(2)、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资源的创新

教学的场所主要包括课堂和课外活动场所。由于空间的限制,教室很难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和材料。于是,我们在以教室为主阵地的同时,设置了和开设了许多实践活动和课外作业。开辟了“历史园地”黑板报和“历史之窗”报栏。以及要求学生自办历史小报,给学生尽可能创设锻炼思维品质、发展个性、特别是创造性的园地。还让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类历史变迁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现实和体验生活,鼓励学生自由地,甚至标新立异地进行探索或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如我组专门开设了面向全县的“《清明上河图》与高淳老街”比较的公开课。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3)、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手段的创新

我们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各办公室都已上网,学校还有多媒体教室。主动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等,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有利于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枯燥的历史变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把图片和地图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演示,特别有些形势示意图,如二战前的欧洲等,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它要比黑板上画一画,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有的甚至在黑板画也画不出来,而多媒体上应有尽有。用现代教学技术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长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习创新精神的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研究中,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五个转变: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史实找结论;变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启发探究式;变外力强迫式为内在诱导思维式,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或互动作用的教学方式;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现代教育技术创新。例如我们使用的“体验学习方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并让他们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象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这在初中课堂上,主要让学生编排历史剧。如“文成公主入藏”、“话说《清明上河图》”等。对于高中课堂教学,在现实参与法下使用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选择的题目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开放性。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通过设疑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主要利用现实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形成专题。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

(二)、通过现实参与法的历史教学,培养了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我们对实验前后我校选报历史的学生人数对比,并结合三年来学生学习成绩和高考情况的统计分析,看出学生通过本课题实施以来的各项实验,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表现在:

(1)、我校选报文科的学生在全县最多,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在历史学习中有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2)、在解决历史问题时,能逐步养成思维的发散性、集中性与新颖性,特别用现实的角度来理解历史,并逐步养成主动地、多渠道地学习历史的习惯。

(3)、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思维积极,由于本组成员能够运用现实问题参与课堂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好,课堂气分活跃,历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在上级教研部门对我校的教学调研中,本课题组成员的课均受到好评。在教学视导和听课评比中本组成员的课大多被评为好课。

(4)、在实施课题研究、改进教法、实验创新的同时更夯实了学生的基础,我校的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市学科调研考试和这几年高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附表一、表二、表三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课题实施前后的成绩比较来看,我校的高考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与其它兄弟学校的成绩相比,也可以看出我校的历史教学质量在逐年提高。

其中高三(1)(2)(4)班为实验班,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均分和及格率明显高于其实班级。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南京市统一调研测试历史成绩统计表(三)

我校作为市重点中学在本次考试中采用的试卷是A 卷(即省重点中学的试卷),但在全市统一调研测试中均分明显高于省市重点中学均分,特别是高二文科班的历史均分高于省淳中。

3、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和研究,提高了本组教师的素质 课题研究有效地使全组教师

转变了教学观念,掌握了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的方法,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部分教师多次在市、县各级业务竞赛中获奖。在2000年县优质课评比中我组教师施业金、曹春华、史联盟老师分获县一、二、三等奖;在各级教学视导活动中,我组成员的课多数为A 课。开题以来,本课题组已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各种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均比过去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胡本强老师和曹春华老师合作撰写的《材料分析和研究性学习》一文在历史教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受到一致好评。赵树华老师撰写的《研究性学习和历史课堂教学》

发表在2003年《教学理论与方法》杂志第五期上,并获全国“创新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曹春华老师和赵树华老师对本课题进行总结所撰写的《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实参与法》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第七期上。由于我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我校历史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县市两级先进教研组。课题组成员多人被评为校“十佳教师”。赵树华老师在2003年被评为“高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同年,赵树华老师在首届南京市骨干教师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历史学科培训班只有二名)。2004年3月,曹春华老师又被县教育局评为“高淳县第四届学科带头人”。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和声誉

本组所倡导的“现实参与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已在县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县漆桥中学等兄弟学校已专门来人与我组联系,要求与我组加强联系和交流,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山西省发行的《语文报·文科综合版》也愿意和我们合作,课题主持人赵树华还被该报聘为“特约研究员”。它们现已把2004年的编辑计划寄给我们。要求我们围绕高考研究、结合现实问题、对照编辑计划撰写相关的文章给予登载。现在,我组成员正在积极的对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做好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八、研究后的体会与思考

1、研究后的体会:

(1)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2)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现实参与法运用的根本前提,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本保证。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4) 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本前提。

(5)通过课题研究是提高历史学科地位、历史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影响的最佳手段。

2、研究后的思考: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新课标的许多理念不谋而合,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其中许多课题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有联系,因此,我们应该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细化地延伸课题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也没有很突出的成果,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实参与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

2004.9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乱象丛生,表现为组织乱、过程乱、要求乱、评价乱、奖励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1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要求之高,数据之细,是以往“教学大纲”所没有的。这一重要改革,切中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堂语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弊端。要达到以上的要求和目标,我们要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积累”的语文学习规律,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其作用不可低估。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就必须有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指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或课外阅读对象和一种力求趣近或认识的倾向,它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中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动力。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究、操作、掌握、运用等。

2.课外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中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具体地是指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等。 三、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墨尔本大学教授瑞朋指出:“阅读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从出生到8岁是文字语言发展最快的时候,其次是四年级到初三,在孩子这一段最容易对阅读发生兴趣的时间里,如果他们的阅读兴趣人为的被压制或剥夺,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就很可能失去阅读的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3、新课程理念提出:“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言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最新《小学课内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课内拓展阅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就应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就应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潜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透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潜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透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好处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潜力。课题结题报告。 5、透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状况,用心撰写学习笔记,透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十分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校园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实验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结题报告材料(修改稿子)

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 群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策略研究成果报告 实验小学课题组 ( )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的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进入21世纪后,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大力推行了阅读教育。这是因为21世纪早已不是死记硬背、寻求标准答案、强调是非逻辑的工业化时代,而是一个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存的多元的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大,知识爆炸。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个时代需要人们海量阅读,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搜索、筛选需要的信息;需要人们运用知识、创新知识、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能够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答案;需要人类通过深度学习,培养知识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信息化社会从根本上对阅读教学在社会中的意义、价值,以及对阅读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改革现行的阅读教学已是当务之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

好书,读整本的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博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宝贵经验,它的重要作用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基于此,群文阅读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运而生。群文阅读就像阅读教学的一条新航道,指引师生畅游文海却不迷失方向。 (二)我校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我校作为西部的农村与城市结合部的小学,教育欠发达,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通过调查,我校乃至我区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不容乐观。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0%的学生每天能自主进行阅读,而书籍的选择上,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脑筋急转弯或漫画之类的娱乐书。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多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图片和惊险离奇的情节”。有的学生对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 根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的观念不到位。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尤其是中高段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相关阅读指导,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对阅读要求不高。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语文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其中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因此,我针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开发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对较封闭,除了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外,课外读物是他们最好的课余生活休闲、娱乐的途径,同时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向着素质化方向,因此课外读书可以成为学生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带来莫大的乐趣。 二、创设浓郁的书香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阅读。 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生活方式,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保证读物。“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 (1)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为学生家长讲解阅读的好处与重要性,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议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倡导亲子阅读(2)借助班级图书角积极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学生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已开始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的阅读动机开始由低级阶段的被动型逐渐转成一种向自身兴趣爱好过渡的主动型。他们除对中外小故事等感兴趣外,还偏爱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等,而且需要量越来越大。为此积极倡导学生积极为班级捐书(当然指导学生要捐一些好书,经典书),在班里选出负责任的学生进行管理、借阅的登记,同时随时可以增添调换借阅,营造了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阅读环境中对读书产生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有效阅读的习惯。 (3)作为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需要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到图书馆借阅一定数量的图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归还,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也可以充实班级图书角,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了源源活水。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简介课题主要内容——做什么(500~800字左右)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1000字左右——为什么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益

二、课题界定——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你的研究要达成的效果与实现目标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300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目标——研究所要获得的变化情况或收益情况,100字 (二)内容——达成目标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或做法,200字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包括以下五六七块内容——怎么做(1000~3000字左右)】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科研方法,100字(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工作开展的程序与步骤,300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研究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的,是研究报告的主体和重点, 2600字(岩边树色含风冷, 石上泉声带雨秋) 八、课题研究成果——你的课题研究出什么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500~1000字左右——做得怎么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前后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500字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研究者通过研究获得的认识和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500字 九、问题与讨论——本课题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500~800字左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子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1)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申报的课题《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经审定,同意该课题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的子课题。自课题申报以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课题组成员认真落实课题研究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三年多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现对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措施、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理论依据 ㈠课程标准要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同时对"课外阅读"一项作了明确要求:“课外阅读应有一定量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㈡理论基础 1.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内发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果他感到索然寡味,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哪里还有心思去作进一步的攀登。 2.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特别指出了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本课题研究力求使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目标: ㈠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国家级课题结题报告doc

国家级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国家级课题结题总报告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全国普通高中特色研究专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XX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建立“网上心灵之家”——探索心理教育的新模式》 课题研究总报告 李小明、倪晓丹、沈惠娟、唐艳兰 第一部分简介部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开始增大,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明显增多,由于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同时学校网站的网络管理也是一个难题。从XX年9月我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以来,我们的心理辅导老师就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我校开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咨询案例,主要利用心理咨询技术针对来访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我们的工作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存在医学化、片面化的倾向,没有把老师、家长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导致咨询内容零散、多次咨询过的学生心理出现“好”与“坏”的反复现象。而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也很少主动上门咨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探讨一种既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又要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实现既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里的烦恼,发泄怨气,排解不良情绪,又能有效地为学生解决矛盾、困惑,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心理状态的追求。 1 二、摘要 正是基于以上的追求目标,我们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成了一个科研课题:XX年,我校科研课题“建立网上心灵之家—探索心理教育新模式”被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B类课题(已顺利结题),XX年被立项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HA093028)课题研究指向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目标,教育心理理论为指导,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克服以往同类研究采用单一方法(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的局限性,围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新模式研究”这一核心内容从理论与实践探讨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搭建能促进本校师生心灵成长的“网上心灵之家”,构建合适本校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本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综合课题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发展和创新点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中学生心理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记录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个人结题报告 六枝特区岩脚镇羊场小学江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课题负责人罗钦的安排下,我负责我校小学语文中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从问卷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爱看书,阅读很少。他们看书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完成的。如果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管,他们一般都不会主动拿起书本读。即使捧起书,总是表现得心不在焉。这种消沉的态度上呈现出阅读能力低下、阅读质量不高的现象。因而,我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缺乏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其次,在选择书籍方面,阅读内容单一。有些学生家长因为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内容过于单一,只给孩子买《作文大全》、《创优100分》、《英材教程》等书,阅读带着明显功利色彩,缺少真正的心灵自由,难以见到学生洋溢个性的思想火花;或是顺从孩子的意见听之任之,选择一些要求不切实际的书籍,比如动漫、卡通之类或者鬼怪、邪魔之类的书籍。这样就造成阅读面狭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别说习惯的养成了。 再次,受考试分数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只要期末考试分数考得高就行,其他方面就可以不用去管。所以,家长不是给孩子买什么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书籍,而是给孩子购买语文练习册、语文冲刺考试100分等。这样为了考试分数给孩子施压,整天进行题

海战术,占据了孩子阅读的空间。 结合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开展课题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开展课题研究,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课题研究,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扩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能转变家长的狭隘观念。 (3)、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获取。 二、课题界定。 阅读,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由感觉、知觉、想象、记忆等组成。本课题重在从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和提升策略两方面入手。只有从现状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即提升策略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们申报的子课题,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其一是对我们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作调查,结合调查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再对存在的问题作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二是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的对象 我校中年级段学生,即三至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计划.doc

群文阅读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阅读群文阅读小课题群文阅读课题二年级群文阅读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在群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童寺镇中心小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目前我校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突出的问题有:1、写作兴趣不浓厚,畏惧写作;2、写作时不能将平时积累的词句加以灵活正确地运用;3、写作中经常出现记流水账,抓不住重点,也没有按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写;4、写作时脱离了现实生活实际,多数是“编”作文,因此也表达不出真情实感来??众所周知学习语文重点就是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把写作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的契机,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阅读量,构建群文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出发,我校决定以“在群文阅读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为题,开展教学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群文阅读: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 习作能力:习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习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 三、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2013年5月

《小学生有效课外阅读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本地学生大多是郊区农村家庭,占学校人数的60%,前不久,我对所在学校五、六年级两个班6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令人遗憾——课外阅读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手段处被人遗忘的角落,处在令人尴尬的境地。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不可少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练兵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技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开拓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更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这就是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故而,任何一位优秀学生无一不称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课外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切断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通道,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掉以轻心,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情的情节”。有的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语文教材缺乏阅读指导以及学生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的错位等外在和内在原因也是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们也发现,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有密切的关连。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 附件三: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ⅹⅹ学校ⅹⅹ(执笔) 前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20XX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

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 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高年级阶段实施高效阅读教学探究 大丰市实验小学谷语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应运课程改革与现实学情而生 《英语新课程标准》着重阐明: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基于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被提及到专业研究领域势在必行。 在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中,阅读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在大丰这样苏北城镇,因缺失语言运用氛围,抑或由于自身对于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够坚持,许多小学生在高年级学段走向两极分化,阅读成了他们的重荷,从而对学习英语信心不足,无法持之以恒下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出了差错?不,“没有教不好,只有不好教”。怎样通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来改善这些现状,从而真正达成孩子们语言运用自如的能力?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知识经济决定人才结构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沟通交际、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能否进行简单运用成为将来衡量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的测评标准。所以,身为培育祖园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承担着祖国、社会与家长们的期盼——花朵们全面绽放。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高效的英语阅读指导课堂应该是学生们习

得并运用阅读方法与获取信息的过程,但这过程是快乐的、是充实的、是学生们盼望着的,因此,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被动阅读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欲望,焕发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创新能力,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之路。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价值在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今年我市教科院高度重视英语阅读,于2011年11月初,在全盐城市范围内举办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一月内,进行首届盐城市中小学英语阅读大赛的初赛与决赛,在阅读大赛拉下帷幕之际,我组内课题研究人员根据《新概念英语》教材的知识体系、语言结构以及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择了相应的阅读材料,并通过不断地改进、调整使每位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方面有了不小的收获。 在国外特别是英语母语国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得比较完善,如美国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学习阅读。阅读作业室里摆放着大量适合适合各种层次学生阅读的书本,环境布置也营造出适合儿童读书的氛围。

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郾城区教研室 2017年3月

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2015年4月我们申请的科研课题《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得到河南省教研室的批准,两年来,我们在郾城区教研室马永灿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围绕“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计划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单节单篇、多节单篇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现将这一研究活动总结如下: 一、思想动员引领教师积极参与 我们课题组接受“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之初,我们便召开了课题组教师会,组织大家学习了“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知识,观看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经过学习与研讨,我们确定了群文阅读课题“群文阅读的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并拟定了研究计划,制订该活动实施方案,动员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精选文本为实证研究提供素材 为使这一活动便能全面开展,我们组织教师在业余时间精选了大量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本加以归类整理,为“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素材。 三、理论学习了解“群文阅读”内涵及研究现状 为了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多次学习,了解了“群文阅读”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1.内涵: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最终达成共识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的过程。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建构。本研究所指的群文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探究》课题结题报告宁强县罗村坝小学朱玉红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阶段目标第一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段中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万字。第二学段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5于。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篇(段)优秀诗文50。利用图书馆、篇(段)万字。第三学段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40不少于万字。100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 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由此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在担任小学语文教师期间,我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中高段的学生对语文课外知识了解很少,部分学生甚至一无所知,考试一遇到课外知识丢分就很严重,最明显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经过观察和在学生中广泛调查,我发现学校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关注不够,加上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又是留守儿童,学生接触课外书的机会、途径少,自己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差,这种现象在中高段小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开学初,课题组成员对全校学生就有关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习惯、书目、效果及家长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份调查表显示我校学生不喜欢阅读或阅读书籍没来源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中高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探究》这个课题,课题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教以方法,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语文老师和家长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急功近利,给学生提供的书籍大多是学习作文的写法。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学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语文功底,这种功底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体验,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做基础。这些都不是作文书可以教会学生的东西。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当前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健康的课外书籍,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从而在潜意识中模仿应用,自然就提高了表达和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二、课题研究依据1、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建构主义理论2传统教学追求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或复制功能,现代教学观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追求,越来越倾向于“活动——体验”模式,即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认识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市级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学生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命教育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校是创办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但在操作中我们感到活动的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星、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之际,结合新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可能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德育课题研讨新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阅读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个人结题报告 六枝特区岩脚镇羊场小学江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课题负责人罗钦的安排下,我负责我校小学语文中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从问卷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爱看书,阅读很少。他们看书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完成的。如果离开老师和父母的监管,他们一般都不会主动拿起书本读。即使捧起书,总是表现得心不在焉。这种消沉的态度上呈现出阅读能力低下、阅读质量不高的现象。因而,我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缺乏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 其次,在选择书籍方面,阅读内容单一。有些学生家长因为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内容过于单一,只给孩子买〈作文大全》、创优100分》、英材教程》等书,阅读带着明显功利色彩,缺少真正的心灵自由,难以见到学生洋溢个性的思想火花;或是顺从孩子的意见听之任之,选择一些要求不切实际的书籍,比如动漫、卡通之类或者鬼怪、邪魔之类的书籍。这样就造成阅读面狭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别说习惯的养成了。 再次,受考试分数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只要期末考试分数考得高就行,其他方面就可以不用去管。所以,家长不是给孩子买什么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书籍,而是给孩子购买语文练习册、语文冲

刺考试100分等。这样为了考试分数给孩子施压,整天进行题海战术,占据了孩子阅读的空间。 结合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开展课题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开展课题研究,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课题研究,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扩展学生的发展空间,能转变家长的狭隘观念。 (3 )、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需要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获取。 二、课题界定。 阅读,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由感觉、知觉、想象、记忆等组成。本课题重在从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和提升策略两方面入手。只有从现状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即提升策略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我们申报的子课题,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其一是对我们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作调查,结合调查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再对存在的问题作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二是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的对象 我校中年级段学生,即三至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提 升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微型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主持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2018年6月 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制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题目:《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 (二)内容: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掌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促进教师的发展;整理出适合本校低、中、高各年段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书目,探索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各种课型;引导每个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目前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2、矫正学生不良阅读行为,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问题的研究。 3、全方位地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如故事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报告会,我读到的好诗,读书方法交流会,读书成果展示会或或者读书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交流,而避免将读书活动流于形式。 4、进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怎样的方法更有效的研究。 (三)方法: 1、调查问卷,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制定课外阅读方案。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每天的读书量、喜欢的书的类型、课外书的来源、读书的方法。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学生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2、创造条件,开辟书源,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师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一是学校的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二是争取家长支持。召开家长会讲清课外阅读的好处,希望家长鼓励孩子看课外书籍,积极选购优秀课外读物。三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学习委员牵头,将全班同学的课外书刊分类登记造册,学生只需存入一本新书,便可取得一份存单,学生凭存单随时到图书角借阅喜欢的书籍。 3、推荐书目,,必读与选读相结合。 给孩子推荐最好的书。所谓最好的书,也就是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低年级以快乐阅读为主,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读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到了五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些他们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