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三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doc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三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doc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三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doc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三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doc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三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

一、教学内容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Ⅲ》,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8个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前五个专题所涵盖的是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后三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世界史意义上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八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Ⅲ》的主要学习内容。

人类思想文化的历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通过对东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仅能选取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八个专题。我们力图通过这八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的形成

(2)董仲舒和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3)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特点

本专题主要内容为儒家思想如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的大致经过及其发展变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着重了解和掌握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四大发明天文学和数学医学与药物学中国科技发明与世界文明(2)汉字的演变绘画艺术成就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本专题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需要掌握古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认识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掌握各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以及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发“西学东渐”“体”“用”之争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2)《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的发展

本专题从思想史的角度讲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寻求自强救国道路的历程,包括维新思想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的过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影响;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本专题讲授20世纪以来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理论成果,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认识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既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不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精神。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重大科技成就

(2)“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大革命”对文化艺术的摧残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的成就

(3)建国初期教育事业的兴办“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摧残“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

本专题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教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总结“双百”方针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认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伟大意义,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定信念。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人文精神的内涵

(2)薄伽丘、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

(3)马丁·路德、加尔文登的主要思想人文主义的含义

(3)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人的主要思想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本专题讲授了西方思想发展的简史,重点突出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求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人文主义在西方发展的脉络,认识到任何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伽利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达尔文进化论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3)瓦特与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的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爱因斯坦与相对论量子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

(5)电脑与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专题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讲授,要求学生切实了解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现象等,认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前所未有深刻的影响。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拜伦、雪莱、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狄更斯、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海明威、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成就

(2)大卫、德拉克洛瓦、米勒、列宾、凡高、毕加索等任的主要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3)贝多芬、舒伯特、小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主要作品

爵士音乐摇滚音乐

(4)电影机的出现电影技术的进步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专题讲授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历史影响,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

其艺术价值,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指导建议及案例评析

(一)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必修Ⅲ模块的教学意图

1、从新旧历史学科体系的对比来看,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容。《历史Ⅲ》学习专题的设置,一改过去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厚此薄彼的弊端,体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基本思想。这样,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进程,从而有助于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

2、从《历史Ⅲ》的整体目标来看,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目标的实现:

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和原来的通史性课程体系要求全面不同,新课程一个单元侧重解决一个问题。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例如第八单元是《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本内容相对比较繁杂,流派多、人物多、作品多,学生识记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我们只需要的是通过典型文艺作品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文艺作品创作风格,以及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从文艺作品中看历史和从历史背景中理解文艺作品的方法和能力。又如:关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教学内容,应该则重通过文艺作品、宗教改革的内容、启蒙运动的思想等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解读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发展。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方面,适当介绍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二是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三是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丧失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自觉传承。

三从《历史Ⅲ》的具体的课程目标来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和“有什么“的问题。即中外历史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科技是什么,这些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过去的通史教材和纲要的重点在解决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的问题。这种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高中历史编排体系的变化,必修Ⅲ的思想、文化、科技的背景主要在必修Ⅱ和必修Ⅰ中找到答案。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延误模块教学时间,打乱我们整个教学计划。

四从《历史Ⅲ》的主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要理清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两点:

一是思想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成就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并适当联系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上任何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为条件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思想文化成果对社会的发展亦有或大或小的反作用。二是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结晶;反之,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步,也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更新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二)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在新课程形势下的“一标多本”,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注重课标的地位。如果说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能动摇的话,那么编者是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教材的编写。由于编者关注的着眼点的差异,形成不同版本的教材。所以,我们要在课标的指导下,理解和消化教材。

2、及时“充电”,补充和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本模块教学的需要。必修三涉及到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较多,我们原有的知

识结构恐怕很难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必须不断地通过多种的方式学习,最捷径的方式恐怕是通过网络学习和向其他学科教师及时请教交流。

案例一:必修三第一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阐述从先秦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尤其是儒学的发展。儒学自孔子以降,发展到董仲舒时取得国家正统的地位,宋明两代则为儒学的新时代,宋明理学更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从而认识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然而,单纯了解宋明理学家的基本思想以及代表观点,是不足以认识到宋明理学会被看作儒学发展第二期象征的意义的。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宋明理学对于儒学的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的,因此我们必须先向专家、学者请教,只有教师自己先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才能引领学生去理解。

案例二:必修三的第七个专题:《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涉及到近现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我们只有通过请教物理老师才明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轨迹:古代的亚里士多德主要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得出某些结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近代的伽利略在观察的基础上,反复实验,得出某些结论。标志着物理学的开始;再发展到牛顿用观察、实验的方法,以数学形式来表达某些大自然的规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到现代的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将物理带进高速宏观的领域,普郎克的量子论将物理带入更微观的领域等等。作为历史教师不需要非常专业的物理知识,但是最基本的物理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却是要知晓的。

3、了解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历史必修三个模块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专题,从教学难易的角度来看,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的。很显然思想文化专题模块,由于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教学起来比较棘手。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也很难形成比较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怎么将教学内容由艰涩、枯燥变通俗、生动是我们教师考虑的主要问题。

案例一:古代中国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今天依然围绕在我们周围。但如何让学生感受这一点,却很费心思。我们可以找来古代书画名家作品的图片,但对没有书画功底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隔阂的感觉,难以产生亲切感。于是我注意到校园中几处题词的景观,分别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词(楷书),前任市长的题词(行书)等。尤其是教学楼正面的校名题词和校门口的校名题词,前者是启功先生的亲笔,后者其实是我校另一位老师摹写的。因此在进行《古代中国书画艺术》一课的教学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参观这些题词,让学生自己去辨认不同的字体,对比正本和摹本的差异。再要求学生说出各种字体出现的年代、背景和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使学生对于书法艺术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发了探究的兴趣。

案例二:如何解读现代主义文艺风格?我选择了毕加索的名画《亚威农少女》

为代表。1907年,毕加索创作作品《亚威农少女》。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

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

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

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

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生动有趣的文字表述,加上真实的图片,帮助我们很好的达到目的。

4、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影像、口碑、故事等各种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教科书内、外资料的有机整合。

案例一:必修三第三个专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第一节,要求解读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为此,教师可以适当提供古希腊和古中国的神话故事如下:

宙斯与赫拉的故事——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

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

通过该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古希腊的神的人形化和人格化的特点,从而得出人文主义的概念和解读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方法。

5、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教学构思、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补充材料的引入、探究问题的设计等。

案例一:为了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对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有所了解,我们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在人类从远古进化过来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关系还是不平等关系?(学生通常会回答:平等)②当最初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关系的时候,怎么会产生王和贵族等统治阶级的呢?③有的人说?君权神授?,王的权力是上天给的,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信,你认为最初的统治者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出社会契约论,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契约论对民主革命的影响。

案例二:我们在设计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中设计了论文答辩环节,以本学科老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老师为评委,通过答辩,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进一步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给学生以帮助。

案例三:?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我们安排学生以?‘打倒孔家店’是错还是对?为主题开展辩论会。通过辩论形式,使学生明确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辩论后的点评,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怎样看待儒家传统道德。使学生对儒家思想在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形成总体的认识。

案例四:在学习?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以?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题的课堂讨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由于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在课前我们并未要求学生做准备,课堂讨论中学生完全是即兴发言。在?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教学中,同样进行以?影视艺术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的讨论,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事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做好了分析报告,再在课上进行讨论。同样是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也非常相似,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现状,讨论的组织工作也有所差别。

6、尝试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文学艺术作品,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

比如: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品读、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法美术作品欣赏(《兰亭序》、《祭侄文稿》、《清明上河图》等等);近现代的欧美文艺作品鉴赏:浪漫主义的文学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美术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等待戈多》和美术作品《格尔尼卡》,此外还有古典主义、印象画派的《马拉之死》、《日出.印象》等代表名作,学会欣赏19世纪以来贝多芬、舒伯特、小约翰.斯特劳斯的新月代表作等等。从进一步中领悟历史与文艺作品的关系,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并从历史的角度去剖析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在体会和感受艺术的美的同时,学会欣赏。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1、补充丰富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模块中思想史与科技史方面的内容理论性很强、枯燥抽象,文学艺术史方面的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建议教师提供大量图片、影像、文字资料,将教学内容形象

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来分析和解释历史,提高“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和处理、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案例:在讲到中国现代的科技发展与世界近现代的科技发展的历程的时候,我就准备比较生动、现实、具有吸引性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004年全国有一半地方采用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继此之后,他领导的超级的杂交水稻项目又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外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材料二:2004年9月20日,据重庆钢铁董事长唐民伟透露,美国目前正进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有30多条生产线要向中国转移。钢铁产业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被视为成熟产业,也被看作夕阳产业。

材料三:自1 9 9 1 年3 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1 9 9 7 年1 2 月底,已连续增长8 1 个月。信息产业成为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 0 %;一部分美国经济学家和新闻界人士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材料四:在全部GDP中,中国的三次产业比例是15:52:33;中等收入国家是10:38:52,世界平均是5:31:64。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就业分布为4 9.1:21.6:29.3.其他国家的普遍规律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第二产业的2-3倍。

通过以上材料的解析,要达成的目标主要是:真切了解科技对经济的巨大作用;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党和政府“科教兴国”的战略;自觉树立为国家民族发展作出贡献的强烈责任感等等。

2、联系现实,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现实去认识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历史上许多思想文化成果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还在延续,许多过去的科学技术成就在今天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因此,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现实,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案例一:在讲到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观的时候。为了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读苏格拉底的观点,以及有感于苏格拉底人格的伟大。我补充了两段事实:2004年,旅法博士后李钟询被温州警方逮捕,原因是他在近三年的时间,先后组织540名中国人偷渡到欧洲,获利5000万元。

案例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现今国防科技的水平,理解我国发展国防军事科技的原因。我补充的材料是: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政府2005年6月17日证实,中国海军一艘新型核潜艇于16日晚在成功发射一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SLBM),成功击中新疆内陆沙漠中的目标,射程估计为8000千米。该新闻事件说明了什么?

3、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本模块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古今中外最具典型性、最有影响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成果,以8个不同的专题来呈现。在教学中,建议教师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科学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及特征、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各时期的内涵、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作品等内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一:我们为了帮助学生解读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内涵,我们将文艺复兴前后的美术作品作了一个比较:

以上三幅圣母像作品是欧洲不同时期的。你觉得哪一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说你的理由。

案例二: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我们给学生放映了京剧经典剧目《霸王别姬》片断和著名音乐剧《猫》片断。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3、设置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可以针对思想文化成果与科学技术成就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影响、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异同及其原因等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例1: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而入清之后,中国便不再有任何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中国的科技由先进转为落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为什么?

例2:请欣赏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中国佛像图二:宙斯神像

请回答:

(1)图二与图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图二折射出怎样的文化精神?

(2)该文化精神(指图二)的起源之地在哪里?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几乎与此同时的中国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形成历史中国历史上比较罕见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历史上的该事件是指什么?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

4、注意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的同时,突出历史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建议教师联系相关学科如政治、文学、音乐、美术、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等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深入学习,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同时要避免与其他学科的重复,也应注意避免陷入具体知识的无效扩展,做到度的合理把握。

案例一:必修三的《近代以来的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专题,我们要避免物理、生物等专业知识的过多讲述,该内容停留在重大成就的了解的层面即可,重点在于分析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案例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到之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课标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点并不难做到,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教师。同时,政治科、地理科也都有相类似的内容。因此教学中不必将注意力过多投入到?知识经济?等概念的解释上,应着重突出历史特色,引领学生回顾从古到今传递信息的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大历史观。在学生讨论时更要注意帮助学生提炼观点,使学生不仅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更能够以正确地态度对待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完成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外更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5、注意专题内容的适当整合。《历史Ⅲ》八个单元可以纵向和横向分成若干条线索,这样也就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前后联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八个专题模块的学习顺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文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整。

案例:八个专题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都是有东西方影响深远的思想潮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历程?则集中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实际教学中,我们既可以按照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也可以按照思想、科技、艺术三大类的专题来安排教学顺序。

6、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教法改进是手段,学法改进是目的。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下面就本模块教学中的几个案例对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化进行说明。

案例一: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探究,我们在《启蒙运动的兴起》一课中导入时提出一些?欲擒故纵?的问题:

为什么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觉得人与人之间就是不平等的。国家主权怎么是属于人民的呢?老师觉得国家的主权就应该属于国王。同学们觉得呢?

教师抛出这些言论之后,引起了学生的反驳。为了反驳教师的这些“观点”,学生必须寻求启蒙学说的支持,从而引发了对启蒙学说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倡导主动性的学习。但学生的主动性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刺激。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案例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中要求学生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我们首先请教了本校的语文科的老师,了解语文课上学生是否接触过这些类型的文学作品,了解得程度如何。然后在历史课堂上选取展示了《诗经〃七月》、《离骚》、班固《西都赋》节选、杜甫《石壕吏》、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红楼梦》节选等名篇,要求学生辨认出这些名篇的文学体裁,说出其创作时代及其文学特色。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当中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学生通过提取这些有效信息,再进一步收集、占有相关资料,从中归纳基本的历史史实,掌握历史线索。较好地完成了课标要求的“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能力培养目标。

(四)更新教学评价理念和注重过程评价以及方式多元化。

1、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应遵循“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观,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教师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关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等。

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遵循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灵活的、多样化的评价。

例如,可以采用纸质测验的方式,对本模块学习中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测评;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在本模块学习过程中的材料和观察记录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建立课程学习档案袋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本模块的过程进行评价;可以以模块学习报告或课程学习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通过开展编写历史剧、扮演历史人物、举办唐诗宋词朗诵会、读书报告会、仿制科技作品、临摹名家名画、演唱经典歌曲、鉴赏经典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等活动,对学生在本模块学习中的活动进行评价(不同的活动,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不管采取哪种评价方式,都应该具有针对性,都要充分尊重、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注重过程评价。

案例:有的学校就采取了以下办法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学分构成和权重: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小组互评各占5%)占10%、过程性评价占30%、终结考核60%、奖励附加分5%。其中学生自评和互评尽量做到全面、具体、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如下表:

历史3模块学生自评、互评记录表(百分制)

海南中学学科模块学生自评互评记录表

年级班姓名:

说明:1、每一模块一张,同学先自评,后学习小组组织互评。

2、各项目得分按百分制。

高中历史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历史复习课中要打破复习课旧课重讲、题海战术等传统模式,根据学生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模式,为了强化有效教学学,提升课堂效率,我们历史组认为高效复习课堂应分三个模块:1“自主建构”——强调由学生自主建构基础知识体系(25-30分钟),2“主导探究”——由教师对学生实行建构的知识中出现的知识难点、重点实行突破(10分钟左右),3“智能检测”——即多元方式的检测(5-10分钟),为了落实教学效果。其中也能够贯穿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多元展示、问题学习等教学活动。 具体操作如下: (1)检查回顾:用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复习课的首要环节,能起到督促学生课下即时温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之后老师针对性的点评,纠正,补充。 (2)复习导入:教师用简洁、新颖的方法,很快的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3)考点解读:教师用概括的语言介绍本节课在考试说明上的相关内容,确定所要复习掌握的重点知识与教学目标,提出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 (4)点拨复习: A:指导学生的学习:如让学生自读,列出提纲,对知识实行系统化,揭示和总结规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深刻化,使知识体系进一步条理化,促动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B:教师讲解:①知识的串讲与渗透,注意知识间的联系,讲要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讲联系、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要有针对性,有新意。②把握关键的知识点,要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④重视并合理利用相关信息。 (5)达标检测:教师出示提出一些针对高考的综合性、开放性思考题,提示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水平。练习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层次性、综合性。要体现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精神,要增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要重视活动的设计与评价。练要规范、准确和熟练,要定量限时。即时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归纳、练习分析两个环节。对学生存有的问题,特别是隐性错误,要注意点拨、矫正,必要时再练习。 (6)板书知识体系 这个环节让学生来做,让学生写出本课的知识体系,找两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系统掌握课本知识。应向学生点明,如能准确写出本课知识体系的学生,说明对本课掌握地不错,复习起来会很轻松;若不能准确写出,甚至不能写出的学生,课下老师实行个别性的辅导。 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们历史组做法,有一些还停留在尝试阶段,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还望领导和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四大环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四大环节 2011年07月22日 作者:王世忠 来源:现代教育报 沐浴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历史教学出现了新气象,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不少教师认为教材的变化使得教学无所适从,而笔者认为,无论如何改革,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依然是重头戏。不管教材怎样编写,历史基础知识始终未变。只要翻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教材,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一些教学原则和基本尺度,灵活加以运用,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就会做到游刃有余,轻松驾驭教材,沉着备战高考。根据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抓好“点、线、面、体”四环节。 环节一:要点到位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在教学中要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筛选历史知识,将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主干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要说清讲透,落实到位,不留疑点。以高一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为例,教材中涉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翻开近几年高考卷,可以看到这些主干知识跃然纸上,始终常考不衰。没有储备足够的基础和主干知识,能力培养便如空中楼阁,如断了线的风筝,决胜高考更是无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环节二:主线抓牢 历史教材跨度大、内容多、范围广,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记住并掌握众多的史实并非易事。但是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历史事件都围绕某一条或几条主要线索展开。只要我们抓住主要线索,“顺藤摸瓜”,就会做到纲举目张,主次分明,轻松掌握。例如,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同时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拯救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这三条线索贯穿每一章内容,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始终。再如,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知识点繁杂、内容烦琐的人文学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我们也会发现对历史知识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考察,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大历史教师应该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人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立足现实,创造未来。 1核心素养品质特征 历史核心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素养应该具有求真、求证、求智的品质特征。 求真 获得信息和储存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演绎、发展。学习历史,首先应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切忌随意性,尤其对各种戏说野史要注意鉴别。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尽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体现历史专业性。 求证 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事件层出不穷,史实多如牛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就需要有“求证”的素养。历史教学不是把历史事件进行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 求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历史虽然不可能重复,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2提高核心素养的策略 ①借助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授课时,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让学 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传统教育,可以借助视频、音频等,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 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内在品 质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得到提高。 ②追溯历史脉络,提高学生的文明认识与感知:历史是对以往实际发生的事物、事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新课程改革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教学重建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案导学,具体阐述了学案设计的原则、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及实践后的体会。 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三维目标重视过程与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结合我校生源的实际情况,我从2006年9月开始进行课题《“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较大进展。尤其在学案的编写及通过学案解决如何使“教授化”的教学策略转变为基于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学习化”教学策略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摸索出了设计学案的一些原则。下面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为例,阐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上述教学策略的改变。以及实施学案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学案设计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探究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增强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导学学案就是使学生在自行的探究过程中,?在积极的思维中,进入思考和创造的王国。?因此,探究性原则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独到的见解。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5.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

谈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谈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罗锐 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和探究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改善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不仅真正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更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一、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几年来,学校、教师也都在积极的探索新课程下如何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高考机制还没有明确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也没能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许多教师还有顾虑,不敢贸然地按新课程要求进行授课。还有就是有些教师还不能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精神,还停留在新课程的表面层次,停留在形式上。因此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的几种情况: (1)“目标高考”型 由于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仍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标准,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教学成绩,为了获得好评,将目标对准高考,力求与高考的要求接轨,这种课堂仍是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一人独揽,唯恐讲不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是眉飞色舞,而学生在下面则是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甚至有的课堂就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结果是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有的只是沉闷无趣、身心疲惫。此种做法相信还普遍存在。 (2)“完成课标”型 一些历史教师机械的理解新课程,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为了完成“课程标准”而教学,出现了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作秀课”、“展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仍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有交流,有探究,但都只停留在课堂问答的层面,且问题的指向性较强,学生没有真正的思考或者说学生也没有机会去思考,因为教师只是想通过提问的方式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又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这种情况下,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且停留在教材上的知识层面,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无从谈起,课堂提问的过程也就成了变相的灌输过程。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这些低效或是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展开,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更使学生对教师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上述教学的低效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那么素质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话,新课程也将是一场空。因此, 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提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与方法 历史教师备好课的最终目的是上好课,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能指导个体将某一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定时间。学习动机在历史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能的动力因素,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将大大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必修Ⅰ 课程目标 《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了解,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是通过九个学习专题来承载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历史的联系中、在贴近时代的对话中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 以下我们用表格具体分解《历史Ⅰ》课程目标里的九个专题的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将不同版本的一些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结论呈现出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3.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 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 族的亲情之爱。 1.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进行后续政治史的学习。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 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和认识。 3.初中教材对分封制作了详细叙述,教学中可 用问题引导学生唤起回忆,实现初高中历史知 识的衔接与整合。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1.联系本专题后续政治史的的有关内容,做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的达成策略 1997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1]。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 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 背景下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2],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 普通高中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历史课程必须贯彻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条件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一、教师指点,定向导航 二、提纲导学,落实基础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成果展示,交流点拨 五、课堂小结,设问激疑 【正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①普通高中的教学活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为“平等的研究者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担当着建构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等多元整合的角色。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是探究活动的主体。那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模式组织教学活动: 一、教师指点,定向导航 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决定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角色有所不同。教师是平等的研究者中的“首席”,有着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把关定向的职责。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所研究内容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理清基本线索,提示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这一过程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确定方向,清理障碍,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提纲导学,落实基础 “普通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仍不能漠视‘基础性’要求。”②历史课堂教学仍然要把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重要位置。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有效手段是编制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教师编制导学提纲要特别注意选取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最为密切的基本知识点,通过最易于学生掌握的方式呈现出来。提纲一定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指向明确,切实成为学生迅速掌握基础知识的帮手。 学生自学过程中要针对导学提纲列出的基本知识点主动认知,积极思考。要在掌握、巩固、内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形成综合分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深化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以学生在提纲引导下自学为主,教师不间断地在教室内巡视,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这一过程,主要是解决传统教学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知识传授问题,但不同的是学生充当了学习的主角,“基础性”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而完成的。学生依据提纲自学的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过程。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在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这一步骤应是新课程条件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问题应当是有一定思考价值的,足以让学生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它又是有开放性的成果体现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学习历史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智慧,进而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历史教学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将一些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及课程性质等多方面作了明确的方向性的规定。新课程和新课程理念的最终实施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期达到学生终身“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 1 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2 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的典范人物之所以成功,首先起作用的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人格,譬如爱迪生的痴迷忘情,居里夫人的坚忍不拔等。可见源自内心的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以往历史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历史课由于被学生认为是实用性差和内容偏多,而排在最不愿意学的课程的第三位。二是在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中,历史课靠后。三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与现实结合得不太紧密”,教学内容离他太遥远,如《中国近现代史》,几乎就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而实际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说明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四是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也说不上特别枯燥”。五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学生反映喜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多数学生要求自我参与,说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六是多数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课程的主要方式“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革。七是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应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说明评价测量的体制必须改革。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可能存在的优缺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国家研究制定

的新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研究史观也首次采用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则是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这一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使用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缺点:一是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二是教材内容多,容量太大,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且主线不突出;三是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只是轻描淡写,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只字未提;四是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三、高中历史新课改下教学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时间不足。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

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学生在高中之前就进行了历史学习,因此,对于学生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并不是零基础。然而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33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肩负着历史知识传递的重要任务,而且还要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有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结了很多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教师的教学能够有所启发。 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把握。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哪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在对教学目标进行透彻研究之后,教师要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体现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哪些知识点

需要教师深入讲解,哪些知识点比较适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教学内容构建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的教学更能够有效突出重点,便于将重要的知识点有效传递给学生,同时,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便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把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注重人才的创新精神与探究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历史学科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活动是一种极具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不断提高。历史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实验又存在一定的区别,研究性学习侧重于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一种体验,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的真谛。由于学生之间的历史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对历史资料的了解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有效进行研究,学生之间必须加强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