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移

专题提示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的人口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的人口政策及其经验教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人类社会迄今已存在三代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中,人类所获得的是第一代生产力,其基本特征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了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劳动者为体力型。整个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基本上属于这种第一代的生产力。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古代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众多的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1)对生育子女者,免征赋税。(2)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3)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中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历代封建王朝的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般说来是与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相同步的。如汉初汉高祖为恢复经济,一面号召流离的劳动力回到生产上,一面鼓励生育,人口和劳动力开始有了增殖,此时社会经济也开始得到初步恢复。惠帝、文帝、景帝时,人口增殖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并形成“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滥伐、

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清代前期我国人口为什么急剧增长?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为什么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会这样迅速增长呢?首先,是因为康熙即位后,社会安定,出现了一百多年“丁男不知兵革之患”的稳定局面;农业的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跨上了新的台阶,平均亩产由两宋时的100公斤提高到125公斤;而且,清朝最后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农业地区扩展到了云南、内蒙、西北和东北,使全国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物质基础。同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又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人头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全部按土地多少纳税,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后,还使城镇居民全部免除了人头税,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再加上清政府比较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建国初期,我国省区之间的人口迁移,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二是东部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广大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农村人口在省区之间的迁移主流是人口自发的流动。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我国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西部、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解放前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就向东北迁移,山西向内蒙古迁移,甘肃向新疆迁移。建国后,全国人口主要移出地区是黄河、长河下游地区。这种人口的迁移,对于调整全国人口的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都有积极作用。

当前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和利弊:(1)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的吸引力。(2)特点:①流动据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3)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延缓作用。

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2)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3)我国资料的拥有的绝对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4)劳动力过剩,劳动就业问题相当严重。(5)增加劳动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突出。(6)国家用于建设的资金积累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7)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8)人口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9)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我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计划生育已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新加坡

C.印度D.中国

2.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③B.②C.①D.④

3.图中A所示国家,取得独立的方式是

A.议会斗争B.政治运动

C.武装斗争D.军事政变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调了500万普查员和100万普查指导员。据此回答4~5题:

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5.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相比,尽管投入的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近几年来人口增长过快

B.劳动力工资问题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长江荆江大堤溃决次数统计

朝代年代决堤次数平均时间

东晋 317~420年 1 103年

南北朝 420~589年 3 56年

隋唐 581~907 0 0

南宋 1127~1279年 2 76年

明朝 1368~1644年 30 9.2年

清朝 1644~1911 55 4.9年

材料二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摘自《唐六典》卷《虞部郎中》

材料三乾隆后期,湖北江汉两岸“百姓生齿日繁,圩垸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147

材料四据清朝前期人口统计: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0万,至乾隆五十九年,全国人口约31000万。

回答:①据材料一的统计数字,概括出反映的现象。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②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感到人口的压力,始于清代。中国汉代人口约6000万,到1000多年后的明代初期依然是6000万,明万历中期(16世纪末)增殖到1.5亿,到清初又降到1.2亿。康熙末年(17世纪末),人口恢复到明代万历中期水平后,继而出现空前的人口高峰期。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册人数1.83亿。道光十三年已达4亿,在80年间增长了一倍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材料二清代处于“近代前”的经济增长期。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物蕃莳、玉米的引进,中国人几乎吃用植物粮食的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所谓“康乾盛世”比历代时间都长。而且康熙、雍正和乾隆祖孙三代主政时间长达134年,有利于保持政策连续性。他们又都尽心尽责,精明能干,多有进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继而实施“摊丁入亩”和赋税改革,历史上首次取消了人头税。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畜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引自《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

材料四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移民成为人口的“宣泄阀”。……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帮会团体也因之兴起,成为社会动荡不安之源。晚清再现的连绵不断的宗族械斗、土客械斗,究其实质,也同地少人多,为争取生存空间有关。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引自《羊城晚报·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1998年3月2日

回答:

①从材料一可看出,清初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②据材料三、四分析清初人口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和影响。

③上述材料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8.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达到1亿;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达以2亿;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越过3亿;1834年(道光十四年)超过4亿。试分析清康熙以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9.在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人口迁移的流向有哪些?各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材料摘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人戍守南岭,与越人杂居。

(2)公元前211年秦始皇迁内地居民3万户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

(3)西汉文景时期用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

(4)汉武帝时期,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人杂居。

(5)东汉末年到南宋时期,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

材料二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我国人口向海外移民,以19世纪为界限,其性质有所不同。但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增进了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两大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这种人口迁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人口移出的地区是哪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工流动的方向是什么?其利弊何在?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提及的我国人口向海外迁移中以“19世纪为界限,其性质有所不同”这句话的?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工流动的原因以及人口流动的利与弊,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乡民注册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

经营工商业人数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09 156 0 118 38

1910~1939 473 0 77 396

(1)近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怎样?

(2)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是什么?

(3)第三个时间段出国谋生的人数猛增,主要原因是什么?

12.1750~1850年的一百年间,英国人口从约1000万增长到约2800万,中国人口从约1.8亿增长到4.1亿。试分析促成两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的主要经济原因,两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通解

一、选择题

1.C2.C3.B4.B5.C

二、非选择题

6.①现象:宋代以前,长江水患较少,唐代无决堤现象;明清时期水患日益增多。原因:长江流域开发较晚,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长江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唐代法律禁止砍伐森林,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人口增殖快,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以农业立国,明清统治者都采取鼓励垦荒的政策;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盲目垦种,破坏生态平衡。

②认识: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造成古代人口阶段性的高速增长。大量过剩的人口必然导致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7.①特点:人口空前膨胀,是近代以前人口最多的朝代。原因:A新的农作物的引进有利于解决增加人口的吃饭问题。B康乾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C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

②人多地少,导致破坏生态平衡的盲目开荒;过剩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诸多邦会、黑社会等民间团体和一些丑恶现象,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

③人口的增长要和物质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8.康熙即位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农业精耕细作有了新的发展,粮食产量上了新台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扩大,农业地区向边疆扩展;康熙宣布取消新增加人口的人头税,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彻底废除了自秦汉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长期隐瞒不报的户口陆续报了上来;清政府重视医药卫生事业,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防治能力,使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9.(1)流向: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10.(1)两大趋势:往北、往南。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边疆防御。

(2)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镇、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利: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有利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弊:加重了城市和交通负荷,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

(3)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向海外迁移,传播了先进文化;19世纪开始,中国人口向海外迁移,带有工业国家掠夺中国劳动力的性质。

(4)经济原因,主要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哲学启示: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1.(1)农村到城镇、到国外。

(2)农业手工业(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传统农业经济,或小农经济)衰落,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或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国门逐渐打开(或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3)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或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或答一战期间大量华工出国。

12.主要原因有:这一百年间,两国的政治局势都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所不同的是,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后,18世纪后半期开始工业革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清朝政府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后,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两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在英国,随着殖民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英国人移居北美、澳大利亚等殖民地,加速了当地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有限的土地难于满足无限增长的人口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封建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加深了清朝统治的危机。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永嘉丧乱”时期 西晋建立后,武帝司马炎将司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为王,分取赋税,一些同姓王甚至统领中央军队.继武帝位的晋惠帝是个白痴,皇后与皇太后展开争权斗争,并引起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位诸侯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乂、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争夺皇位的混战,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是为“八王之乱”.这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的规模更大.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万户,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大量流民涌入巴蜀地区,巴蜀的土著居民又大批流亡到荆、湘地区,“时流人在荆州十万余户”,给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的人口迁徙,是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西晋末年,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为了求食,中原人民开始向南迁徙.八王之乱的破坏,以及西,北各族势力的冲击,引起更大规模的移民潮.黄河流域的人民迁往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民向更南方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古代: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材料阅读与解答

国庆假期历史科目阅读资料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分期及其特点] (一)先秦时期(前221年前) 人们地理知识有限,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对迁入地的要求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少,他们大都随遇而安,迁移的距离不长,速度比较缓慢。因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总量少,在战国后期人口数量还不到3000万,人口压力基本不存在。 这一时期处在国家形成和制度的完善阶段,政治和行政的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开始出现,如西周迁商的遗民、分封诸侯国等。 (二)秦朝到元末(前221—1368年) 这一时期有1580多年,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时间。这段时期有过几次长时期的分裂,也几度建立过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统一国家。即使在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一般也实行集体统治,用行政或军事等强制手段推行的人口迁移始终不断,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方式。迁入地往往是首都、边疆等政治、军事或者与统治者有着若干利益关联的地区。这种迁移,数量一般很大,迁移时间也比较集中。迁移方向有北方黄河流域向南迁往长江流域或者更远的地区,以及蒙古高原、东北、西北的牧业或半牧业民族不断进入黄河流域。此时期经济、文化重心不断由北向南转移,人口比例也由初期的8:2强转化为后期的2:8弱,这一结果是由于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北方饱受战乱破坏所造成的,但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无疑是更重要的原因 (三)明初到鸦片战争(1368—1840年) 在南方已成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后,由北向南的移民潮流不复出现,这一时期又出现新特点。一是明初有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大规模让人口迁移,但之后更多的是由政府倡导、组织或招募人口

从相对稠密地区迁入人口稀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此这类人口迁移基本取代了强制性迁移。一是这一时期人口总数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加快,明后期人口约2亿,18世纪又出现新高潮,人口总数高达4亿多。在此状况下,不仅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已相当稠密,就是北方平原地区也是人满为患,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由平原地区向山地迁移成为主流。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三个时期里人口迁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自发的无序人口迁移] 1.以群体生存为目的的原始的人口迁移 对于处于游牧、游耕和逐水草而居社会阶段的原始部族的酋邦、方国来说, 这种以群体生存为目的而改变居住地的人口迁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原始社会阶段与阶级社会早期人们的生存能力有限, 唯有群体的方式方能应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因而那时的移民基本上采取举族而迁的方式来进行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一、古代的人口政策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基本是以简陋的手工工具为整个生产力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人的体力成为操作工具的主要动力。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或劳动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人既是劳动者、生产者,也是封建国家征税和为之服兵役、服徭役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倍受重视,封建国家往往采取鼓励人口繁殖的政策。不仅如此,封建国家还往往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家强大的象征。 国家鼓励,促进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发展,但长此以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会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乱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只有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互成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增长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反之,人口偏多或偏少对社会发展都会起延缓作用。 二、古代人口流向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北方人民南迁。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高潮主要在: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②唐末安史之乱后经五代十国至两宋。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一)王德宏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根据迁移地域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大类。国内人口迁移划分为先秦、秦至元、明清、近代4 个时期。国际迁移则经历了古代移民、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又有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的差异。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移民运动的发展波澜壮阔,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今天的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并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经济文化交流。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军事、自然、宗教等因素造成的。根据迁移的地域可划分为国内迁移、国际迁移两大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情况颇为复杂。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规模、距离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征。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展,还有部分人口移居国外,所谓“海水到处有华侨”,现在世界各地分布着3000 多万华侨,经历了古代移民和近代移民两个阶段,方式上也有自由移民、强迫移民的不同。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 1 、先秦时期的人口迁移 黄帝为诸夏部落群结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兴起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发展,东迁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郑一带,与活动在大野泽(鲁西的沼泽地带) 周围的蚩尤氏发生了涿鹿之阿的大战。结果以蚩尤为首的夷族部落联盟失败了,诸夏部落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周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商人建国前后,在这里曾进行过十几次迁移。从成汤灭夏至盘庚迁殷,商朝前期有成汤前的8 迁和成汤后的5 迁,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 夏末,不之孙公刘为躲避夏桀,带领全氏族成员迁居到豳(今陕西邑县) 。“彻田为粮”,即治理田亩,种植粮食。“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生产有了剩余①。 西周初期“封藩建卫”,建立了71 个属国,其中以鲁、卫、晋、齐、燕等诸侯国为最重要。西周灭商后,很多分封之地存在着强大的敌对势力。如:封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姜尚、太公望) 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包括山东半岛地区,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太公就国,其初颇为不顺,通过对东夷的不断兼并,齐国才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成为东方大国。可见,那时的分封是以集团性迁移为基础的。人口迁移大多具有一定的规模。 春秋期间,各少数民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如戎狄有往东、往东南迁徙之趋势,甚至在东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见到戎人。除自然流动外,还有强制迁移,晋惠公迁姜戎于晋“南鄙之田”,齐悼公“迁莱于”。各族杂居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术,南方冶铸青铜、制造漆器技术,以及东方种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种) 等,也都传播到中原地区。 战国时期,大约有2000 万人口,分布在北起阴山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②。 2 、秦至元的人口迁移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估计总人口在70 万以上。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将蒙恬率30 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设置34 个县,重设九原郡。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秦始皇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 迁3 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垦田生产,开拓边疆。当时称这里为“新秦”。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以后又有不少匈奴人迁移到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一起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又派军队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迁徙50 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③。 西汉初年,为了“实关中”,刘邦由关东向关中移民,总数不下30 万人。西汉时期,随着对匈奴战争的节节胜利,汉武帝向西北边疆移民达70 余万。 建武二十四年(48 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刘秀接受了南匈奴的归附,令其入居云中,不久又徙居西河郡美稷县。南单于还分置诸部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等缘边8 郡,协助东汉防御北匈奴的侵扰。使原先撤消的缘边郡县得以恢复,内迁的民众复返故居。后来北匈奴的一部分西迁,越过中亚细亚移往欧洲。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人口陆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内迁活动更加频繁,主要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旧史上称为“五胡”。晋武帝时,塞外匈奴、“杂胡”又源源入塞,达20 余万之多,分布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魏晋时期,鲜卑族秃发一支数万人迁到雍、凉二州间,乞伏一支迁到甘肃的陇西一带。随匈奴入塞的羯族,聚居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

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这组人口数据说明,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 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的研究报告 现代经济,人口不是负担,而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 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人口迁移带来的居住需求是房地产发展 的根基。 我们曾提出业内经典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倡导“城市群”模式,尊 重人口迁移聚集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近年大力呼吁“尽快 全面放开生育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的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从城市层面看,近年向粤浙集聚的人口主要在大都市圈,而回流中西部的人口也主要是向大城市集聚。 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 1、中国人口大迁移的新趋势 1.1.省级:粤浙人口再集聚与渝皖川回流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从“孔雀东 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 部并存三个阶段。从常住人口变化看,2001-2010年、 2011-2015年、2016-2019年,粤、浙常住人口年均增加分别为171、69、131万和83、15、65万,而江苏三个时期分别为51、16、18万;皖、桂、川、豫、湘、渝、黔、鄂等中西部省份由2001-2010年的年均负增长转为2011 年后的正增长;东北三省由2001-2010年的年均正增长转为2011-2015年的 负增长,近4年减幅扩大。

从剔除自然增长因素之后的人口迁移看:近4年广东、浙江年均人口净流入分别由2011-2015年的14、-7 万大幅回升至2016-2019年的76、46万,呈现明显的人口再集聚趋势; 上海、北京因近年严控人口规模,均由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岀; 山东近年经济转型落后,年均人口净流出规模较2011-2015年继续扩大; 中部省份除安徽由年均净流岀转为净流入外,其余各省均为持续净流出状态; 重庆、四川、陕西近年人口持续回流,其中重庆、四川近4年年均人口净流入规模在10万以上; 东北三省经济持续低迷,人口净流出规模持续扩大,辽宁由2001-2010年年均人口净流入14万下滑至 2011-2015年的2.3万,近4年年均净流出5万。 1.2.城市:深圳、广州、杭州、长沙年均净流入超 20万 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近4年深圳、广州、杭州、长沙4市年均净流入超20万,北京年均净流出超10 万。2001-2010 年、2011-2015 年、2016-2019 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中,人口净流入的分别有155(1 市数据缺失)、134 (10市数据缺失)、120个(14市数据缺失),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占比分别为46. 1%、41?0%、37. 2%;三个时期人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从80年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超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成为全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因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梳理我国人口迁徙趋势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乡镇企业发展推动补偿性高峰 在经历了60-7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恢复性城镇化阶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的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后,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小城镇落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据统计,1979年至1981年我国人口省际净迁入量为626万人,净迁出为107万人,迁移活跃度较70年代明显提升。 当时的人口迁移表现具备以下特点:1、人口迁移还主要集中在省内。1985-1990年全国平均省内迁移率在20-30%左右,其中广东省省内迁移率达到40%以上; 2、地区之间的迁移活跃度分化明显。总迁移率最高的北京达到74.2%,而最低的河南只有12.4%。

流迁人口的活跃也推动各个地区人口区域的变化,直辖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非农城市开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开始显现,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人口再分布的直接影响,而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省份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趋势也在当时开始形成。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省市的人口吸引力开始初步彰显,而人口迁出最大的省市包括四川、浙江、黑龙江等中东部区域,“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成为当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 上世纪90年代人口迁移:东部城市群开始形成 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神话,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相比80年代,人口迁移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迁移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期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迁移量都增长了近4倍,并且非正式迁移(在人口普查中根据户口登记状况离析出来的“人户分离”的人群)对总迁移的贡献度逐步加大,到2000年,非正式迁移的占比高达70%,远远超过80年代; 2、人口迁移原因变化。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增强以及电子和汽车产业兴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人口流迁的核心动力,人口迁移原因也从原来的工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企业融资8班林克岩201240101740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1.以短距离的迁移为主。以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省内迁移或者是周边省份之间的迁移。举杭州为例,大概有80%的迁移人口的原籍是浙江,而大概13%的人口是来自安徽江西。基本上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会选择短距离迁移,一来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又能迅速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 2.以农村人口移向大城市为主。几年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山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出行非常不便,而在大城市里,工资水平要大于农村,近些年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又更加完善,因此许多人离开家乡,抱着对城市生活的幻想,历尽千辛也一定要到大城市。最近新闻上也总是报道某某山村只有一位居民和狗相依为命,山区的村庄一个个成为“空村”,山区农村的减少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3.大部分迁移人口为青年人和中年人。老年人口迁往南方的比重不断上升。青年人和中年人都是主要的劳动力,大学生的话,从2003 年开始公安部就推出了大中专学生可自愿迁移户口的便民措施,所以他们从外省来到这里,为了更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比如打工,办理签证护照等)就选择户口迁移,这也是一个竞争优势。中年人一般为了改善家里的情况而迁移至大城市打工,等到条件符合以后再落户,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到了春节过年之际,总有大批农民工挤爆火车站,还有一些甚至买不到车票而无法和家人团聚,可以说农民工的人口流动大大增加了大城市的

人口数量。当然也有部分高素质人才,在其他地方的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当地寻找工作,结婚生子落户。而大部分人口的迁移,也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量大量缺失,留下的是老年人或者是妇女及孩子。“空巢”一词也油然而生。同时老年人的迁移虽然还是近乡迁移为主,但是最近几年跨省迁移,迁至广东上海天津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是由北方寒冷地区迁至南方地区,这个跟美国的移民相类似。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以上迁移人口数量为934万,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79%,近几年更是逐级增加。我国北方冬季寒冷,而且由于重工业较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区雾霾状况实在堪忧。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就会选择异地养老,南方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阳光充足,冬季平均温在0°以上,同时污染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当然,随着老年化的严重,对于子女不在当地的父母来说,随子女迁移至一个城市也是较好的选择。 4.迁移至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大比例。东部地区的地势相对平坦,雨热光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部还有较优惠的政策,外企也发达,像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城市,对于劳动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诱惑。在东部经济区中,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需要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加,劳动工人来到这里能较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而工资水平又大大超过了原籍地区。因此劳工都倾向于东部沿海经济区。但是也因如此,东部地区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许多行业几近于饱和状况。这对当地的发展又是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摘要; 气候是政治命运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中,气候共经历了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农业、军事、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因此探索中国古代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必须从气候入手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迁移 引言:气候的变迁尤其是寒冷和干旱的侵袭,对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寒冷期来临往往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移。目前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的问题。我也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中国气候”主要指新石器时期以来中国地区的变化过程。包括气温冷期和干湿状况两大要素。分为高温期或大暖期与气候适宜区。适宜期又分为温暖期和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10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文化时代。李文漪通过对在湘阴、汉寿等县的全新世孢粉的分析认为,那里的泥炭层中多阔叶常绿木本植物,其上下层都以松、栎占优势【1】另外考古人员在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等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竹鼠、獐和貂等亚热带骨骼遗骸。【2】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处于比较温暖的气候时期。 2,第一个寒冷期,这一时期从西周前中期开始至西周后期结束。大致持续了近两个世纪,其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今本竹书纪年》载到:“周孝王七年,江、汉俱冻。”这说明西周天气的确处于一个寒冷期。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孟子在其著作中,就曾提到当时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一年两熟。【3】《吕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菖生,菖者百草之先也,于是始耕。”【4】可见当时气候温暖。 4第二个寒冷期。这个寒冷期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前后持续近六个世纪。其时间大致为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东汉末年,灵帝光和五年(182年)冬天,史载:“东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5】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期间公元650年、689年、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可见当时气候温暖。 6第三个寒冷期。对应的朝代是两宋时期,即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据记载当时北方人到南方来认为梅为杏“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6】可见气候寒冷。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400年。对应的朝代为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道士处机《春游》诗描写北京是:“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7】可知那时候北京物候气候正与北京今日暖冬气候相似。 8第四个寒冷期。元末明初气候转入严寒。据元代陆友仁记载:“天历二年冬,大雨雪,太湖冰厚数天,人履平地如平地,洞庭柑橘冻死几尽。【8】 二、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基本因素。气候由南而北,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即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 三、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几次大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复杂,历史上有多次的人口迁移才造成今天“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征。每次迁移规模不同,历史记载详略不一,现在以几次著名的人口迁移为例。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式确立之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