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指导书(2012)-水泥混凝土部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指导书(2012)-水泥混凝土部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指导书(2012)-水泥混凝土部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指导书(2012)-水泥混凝土部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

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部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系 材料实验中心

2012.9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水泥综合设计实验 (2)

第1节 水泥熟料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2)

第2节 水泥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6)

第3节 水泥性能实验 (7)

实验一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实验 (7)

实验二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6)

实验三 水泥密度实验 (24)

实验四 水泥比表面积实验 (27)

第二章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综合设计实验 (34)

第1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4)

第2节 普通混凝土实验.................................................................... (42)

实验一 集料实验 (42)

1、砂子筛分析实验

2、石子筛分析实验

实验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 (47)

实验三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 (53)

前 言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是无机非金属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实验指导书主要包括了水泥、混凝土综合实验两部分,是基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通过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将其渗透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中,让学生熟悉水泥、混凝土制备的各工艺环节,掌握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并通过对性能的测试,让学生熟悉水泥、混凝土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为将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开发及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穿插教师讲解和演示,包括实验要点,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查找资料,设计配方,选择原料和实验器材,进行配料、成型和烧结,制得样品并进行相应的性能检测,最后写出实验总结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积极动手,认真思考。课前要预习本次课的实验内容,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2要求详细记录各工艺现象和参数,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习惯。

3严格按照教师所讲得操作规程和步骤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每次课要使用的原材料和器材提前上报计划,并在使用过程中爱护各种设备和器材。

4遵守实验室规则,节约用水和用电,离开时关好水、电和门窗。每次实验课完毕后,应以班和组为单位整理好器材和本组的实验成果,由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总学时为48,考核方式按百分制执行,根据实验报告评定。。

1

第一章 水泥综合设计实验

水泥综合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完善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探索、团队精神,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方法,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各种实验数据与工艺过程的因果关系,并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从而加深了对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中有关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使学生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为将来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开发及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水泥综合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制备出较好的水泥熟料和水泥试样,完成该水泥熟料和水泥试样的一系列性能测试,写出总结报告。

第1节 水泥熟料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一、水泥熟料制备实验的可选择的题目

1.预分解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2.立窑硅酸盐熟料制备

3.磷渣配料生产水泥熟料的制备

4.矿化剂、微量元素对水泥熟料形成的影响

5.矿渣水泥熟料的制备

6.快硫酸盐水泥(硅酸盐)熟料的制备

7.快硬高强高铝水泥熟料的制备

8.抗硫酸盐水泥熟料制备

9.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10.铁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11.白水泥熟料的制备

12.彩色水泥熟料的制备

13.大坝水泥熟料的制备

14. 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15. 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16. 氟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制备

二、实验论证与答辩

1.查阅文献资料

根据选择题目,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科技动态。

2.实验立题报告的编写内容

①论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②论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③论述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

④实施该项目的具体方案、实施手段。

⑤确定该项目的预期结县。

3.实验立题答辩

在有关指导教师和同学组成的答辩会上宣讲立题报告,倾听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修改意完善实验立题报告。

将修改完善后的实验立题报告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批推后方可进行实验准备。

三、实验提示

(一)原材料的准备

1.主要原料的分析检验

可选用天然矿物原料及工业废渣或化学试剂作原料。

①将需要的主要原料备齐。

②对所备齐的原料进行采样与制样,进行CaO、Si02、Al203、Fe203、Mg0和烧失量等分析。要求分析者提出分析报告单作原始凭证。

③对某些原料做易碎性、易磨性实验和强度、粒度、比表面积等物性检验。

2.主要原料的加工

对天然矿物原料及工业废渣需进行加工处理。一些经上述物性检验(粒度、比表面积等)不合格的原料也要进行加工处理。

①石灰石。选取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石灰石,用实验室常用的小颚式破碎机、小球磨机进行破碎与粉磨至要求的细度。

②粘土。选取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粘土。如果水分大时,应烘干,然后用小颚式破碎机、小球磨机破碎并粉磨至要求的细度。

③铁粉。选取符合要求的铁粉,检查细度,如不符合要求则要进行粉碎。

上述主要原料经加工处理后,要用桶或塑料袋等密封保存。

如果缺乏所选用天然矿物原料及工业废渣的加工处理数据,还应进行原料易磨性(易磨系数)的测定。

3.石膏与混合材料的制备

①石膏。首先对石膏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填写化验报告单作原始凭证。然后检查细度如不符合要求要进行加工处理。

②混合材。混合材有粒状高温炉渣、粉煤灰、火山灰等。在化学成分分析后,如细度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加工处理。

石膏与混合材料加工处理后,要用桶或塑料袋等密封保存。

4.燃料分析

气、液体燃料(如油类、煤气)或团体燃料(如焦炭、煤粉等)都需要了解其性质与质量,如用焦炭、煤,要作工业分析和水分与热值分析。

上述混合材与燃料的分析结果均应提供报告单。

(二)合格生料的制备

1.配料计算

①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组数与生料量。

②确定生料率值。

3

③以各原料的化验报告单作依据进行配料计算。

2.配制生料

①按配料称量各种原料,放在研钵中研磨。如果量大,则置入球磨罐中充分混磨,直至全部通过0.080mm的方孔筛。

②将混磨好的粉料加入5%~7%的水,放入成型摸具中,置于压力机机座上以30~35MPa的压力压制成块,压块厚度一般不大于25mm。

③将块状试样在105~l10℃下缓慢烘干。

3.生料质量的检验

①生料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②生料化学全分析。

③生料细度、表面积测定。

(三)试烧(生料易烧性测定)

1.试烧所需仪器、设备及器具

①电炉。试烧用电炉有硅碳棒电炉与硅钼棒电炉,根据最高烧成温度决定使用哪一种。若试烧的温度较高则选用后一种。

高温炉容易损坏,在实验中要求学会硅碳棒或硅钼棒电炉的安装技术,如炉腔的装配、万用表使用、硅碳(钼)棒电阻的测量及联接方式(并、串联等)、电阻值的计算等。

此外,应掌握与电炉相配套的仪表(如电流表、电压表、电位差计,变压器)的使用方法及接线方式等,有时控制仪表均装在控制箱内,要学会使用与维修。

温度测量的精度是实验结果是否可取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此,要用标准热电偶在一定条件下对测温用热电偶进行标定。

②试烧用坩埚的选择。坩埚在试烧过程中不能与熟料起化学反应,因此要根据生料成分、所确定的最高煅烧温度及范围来选用坩埚。若烧成温度为1500℃以上,则选用铂坩埚;若烧成温度为1350~1480℃,则选用刚玉坩埚;若烧成温度在1350℃以下,则选用高铝坩埚。也可用耐火材料做的匣钵来放置试烧的块料。

如在试烧过程中起反应时,可将局部反应处的熟料弃除。

③辅助设备及器具。为了给熟料冷却、炉子降温,需要吹风装置或电风扇。

此外,还需要取熟料用的长柄钳子、石棉手套、干燥器等。

2.试烧

①将生料块放进坩埚或匣钵中,按预定的烧成温度制度进行试烧。试挠结束后,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用坩埚钳从电炉中拖出匣钵或坩埚,稍冷后取出试样,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并观察熟料的色泽等。

②将冷却至室温的熟料试块砸碎磨细(要求全部通过0.080mm的筛),装在编号的样品袋中,置于干燥器内。

③取一部分样品,用甘油乙醇法测定游离氧化钙,以分析水泥熟料的燃烧程度。

3.如果游离氧化钙高,易烧性不好,就应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试烧(生料易烧性测定),直到满意为止。

(四)水泥热料的煅烧(熟料的制备)

根据试烧(生料易烧性实验)的结果,对生料及烧成制度等进行调整。

4

1、首先根据各原料成分及生料化验分析单提供的数据,进行熟料率值的修改、熟料矿物组成的再设计与再计算。此外,为获得优质高产低能耗的熟料,还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熟料的矿物组成与生料化学成分的关系。

②熟料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有关理论知识的联系。

③固相反应的活化能及活化方式及固相反应扩散系数等的联系。

④熟料形成时液相烧结与相平衡的关系。

⑥熟料易烧性和易磨性试验效果与联系。

⑧少量矿化剂与助熔剂的加入作用与效果。

⑦熟科煅烧的热工制度对其熟料质量的影响。

⑧熟料的冷却速度及其对熟料质量的影响响。

2、按调整后的参数,配制新的生料。

3、将生料块放进坩埚或匣钵中,按预定的烧成温度制度进行煅烧。煅烧结束后,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用坩埚钳从电炉中拖出匣钵或埚钳,稍冷后取出试样,立即风扇吹风冷却(在气温较低时在空气中冷却),井观察熟料的色泽等。

4、将冷却至室温的熟料试块砸碎磨细,装在编号的样品袋中,置于干燥器内。

(五)水泥熟料性能试验

将制备好的熟料作如下实验。

①熟料成分全分析并提供分析报告单。

②根据化验单上的数据进行熟料矿物组成等计算以检查配料方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③取部分熟料作岩相检验。

④熟料游离氧化钙的测定。

⑤熟料中氧化镁的测定。

⑥熟料易烧性试验。

⑦细度测定。

四、实验总结

(1)要大量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文献以充实理论与课题。

(2)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类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根据拟题方案及课题要求写出总结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立题依据、原理、测试方法及有关数据、原材料的原始分析数据、常规与微观特性检验的数据、图片或图表、试制经过及结论,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要对某一专题研究的深度提出观点、论点。

在论文最后应注明查问的中外资料的名称及作者与页数

5

第2节 水泥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一、可选择的实验题目

1、不同类型水泥的制备

2、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制备

3、不同细度熟料对水泥强度

4、不同细度矿渣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5、不同矿渣含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6、水泥矿物组成、水泥颗粒细度、矿化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7、石膏加入量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的影响

二、水泥制备及性能检测的实验步骤

1、选择题目,查阅资料熟悉题目内容。

2、原料的准备(包括适合成分的熟料、混合材/石膏等)。

3、粉磨熟料,并在粉磨过程中加入其它材料达到一定细度成为水泥。

4、水泥各种性能(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水化热等)的检测,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总结

(1)要大量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文献以充实理论与课题。

(2)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类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3)根据拟题方案及课题要求写出总结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立题依据、原理、测试方法及有关数据、原材料的原始分析数据、常规与微观特性检验的数据、图片或图表、试制经过及结论,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要对某一专题研究的深度提出观点、论点。

在论文最后应注明查问的中外资料的名称及作者与页数

6

第3节:水泥性能实验

实验一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GB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水泥加水搅拌后可形成塑性浆体,搅拌时的用水量对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及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对工程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目的意义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为使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件等的测定具有准确的可比性而规定的,在一定测试方法下达到统一规定的稠度。达到这种稠度时的用水量为标准稠度用水量。通过本实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的标准。

本实验的目的:

①进一步了解标难稠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概念;

②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

③分析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的影响。

2、实验原理

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3、实验器材

①水泥净浆搅拌机

符合JC/T 729—2005《水泥净浆搅拌机》的规定。如图1-1所示。主要由搅拌锅、搅拌叶片、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2所示)。搅拌叶片在搅拌锅内作旋转方向相反的公转和自转,并可在竖直方向调节。搅拌锅可以升降,传动结构保证搅拌叶片按规定的方向和速度运转,控制系统具有按程序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两种功能。自动控制程序为:慢速(120±3)s,快速(120±3)s。搅拌叶片转速见表1-1。搅拌时叶片与锅底,锅壁的最小间隙为(2±1)mm。

7

8

图1-1 净浆搅拌机 图1-2 搅拌锅、搅拌叶片示意图

②标准法维卡仪

图1-3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用维卡仪及配件示意图中包括: a. 为测定初凝时间时维卡仪和试模示意图; b. 为测定终凝时间反转试模示意图; c. 为标准稠度试杆; d. 为初凝用试针; e. 为终凝用试针等。

(a)初凝时间测定用立式试模侧视图 (b)终凝时间测定用反转试模前视图

(c)标准稠度试杆 (d)初凝试针 (e)终凝试针

图1-3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用维卡仪及配件示意图

标准稠度试杆由有效长度为50 mm±1mm,直径为Φ10mm±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初凝、终凝用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mm±1 mm、终凝针为30 mm±1mm,直径为Φ1.13mm±0.05mm。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

300g±1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

紧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为深40mm±

0.2 mm、顶内径Φ65mm±0.5mm、底内径Φ75mm±0.5mm的截顶圆锥体。每个试

模应配备一个边长或直径约100mm、厚度4mm~5mm的平板玻璃底板或金属底

板。

③量筒或滴定管:精度±0.5mL。

④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4、材料

试验用水应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5、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6、试验步骤

6.1 试验前须检查:

9

10

6.1.1 维卡仪的滑动杆能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用湿布擦试,将试模放在底板上。 6.1.2 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6.1.3 搅拌机运行正常。 6.2 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件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先将拌合水倒入锅内,然后在5~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 后停机。 6.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合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奖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 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消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据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 内完成。

7、数据处理 7.1 数据记录 次数

水泥用量(g) 拌合用水量(ml)

实测试杆下沉距底板距离

(mm)

7.2 结果与评定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 mm±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100×=水泥质量

拌和用水量P (7.2-1)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做实验,直至达到6mm±1mm 时为止。

二、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1、目的意义

水泥从加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所需要的时间成为凝结时间。凝结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灌和施工进度。测定水泥达到初凝和终凝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评定水泥的可施工性,为现场施工提供参数。

本实验的目的:

①进一步了解水泥初凝和终凝的概念

②测定水泥的凝结所需的时间;

③分析凝结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实验原理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浓度所需的时间表示。当试针在不同凝结程度的净浆中自由沉落时,试针下沉的深度随凝结程度的提高而减小。根据试针下沉的深度就可评判水泥的初凝和终凝状态,从而确定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3、实验器材

① 净浆搅拌机(同上,见图1-1、1-2);

② 标准法维卡仪及试针(同上,见图1-3);

③ 量筒或滴定管:最小刻度0.5mL;

④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⑤ 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湿度大于90%。

4、试验条件

同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5、试验步骤

5.1 测定前准备

调整维卡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5.2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并装满试模和刮平后,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5.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净浆表面接触(如图1-4a),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

11

12

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 时指针的读数。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状态。 5.4 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试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如图1-3e)。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汽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或更短时间)。到达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终凝状态。 5.5 测定时应注意

最初测定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试针徐徐下降,以防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难;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应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标准养护箱内,测定全过程中要防止试模

受到振动。

(a)测定开始时 (b)水泥初凝状态 (c)水泥终凝状态

图1-4 水泥凝结时间示意图

5、数据处理 5.1数据记录 5.1.1初凝时间测定表 加水时间

结束时间

次数 试针下沉后距底板的距离

(mm)

初凝时间(min)

注: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即到达初凝状态2次,临近初凝时不少于1次。

5.1.2 终凝时间测定表

加水时间 结束时间 次数 试针下沉后距表面距离(mm)终凝时间(min)

注: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即到达终凝状态2次,临近终凝不少于1次。

5.2 结果与评定

5.2.1 测试结果

当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如图1-4b所示);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如图1-4c所示)。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2.2 结果评定

按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第7章“技术要求”第7.3.1条“凝结时间”的规定,评定所测试水泥凝结时间是否合格。

三、水泥安定性的测定

1、目的意义

反映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均匀性的指标称为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简称水泥安定性。

在水泥活水后的硬化过程中,一般都会发生体积变化。如果这是因为水泥中的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则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在水泥石内部会产生剧烈的不均匀体积变化,使建筑物混凝土内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建筑物强度下降。若破坏应力超过建筑物的强度,就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崩溃、倒塌等严重质量事故。所以测定水泥的安定性十分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

①进一步了解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概念

②学习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③分析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因素。

2、基本原理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试饼法是观察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在常温下水化速度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化速度加快。预养后

13

14

的水泥净浆试件经3h 煮沸后,绝大部分游离氧化钙已经水化。由于游离氧化钙水化产生体积膨胀,因此对水泥的安定性产生影响。根据煮沸后试饼变形情况或试件膨胀值即可判 断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 3、实验器材

① 净浆搅拌机(同上,见图1-1、1-2)。 ② 量筒或滴定管:最小刻度0.5mL;

③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④ 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1)℃,湿度大于90%;

⑤ 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由支架、标尺、底座等零件组成如图1-5所示。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1-6所示。

⑥ 煮沸箱:主要由箱盖、内外箱体、箱蔑、保温层、管状加热器、管接头、铜热水嘴、水封槽、罩壳、电器箱等组成。FZ-31型煮沸箱如图1-7所示。

图1-5 LD-50 雷氏夹膨胀测量仪 图1-6 雷氏夹的结构

1-底座;2-模子座;3-测量弹性标尺;4-立柱; 1-指针;2-环模 5-测膨胀值标尺;6-膨胀值;7-悬丝;8-弹簧顶扭

图1-7 沸煮箱的结构

1-箱盖;2-内外箱体;3-箱蔑;4-保温层;

5-管状加热器;6-管接头;7-铜热水嘴;8-水封槽;9-罩壳;10-电器箱

4、试验条件

同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5、试验步骤

安定性的测定有雷氏夹法和试饼法两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雷氏夹法。

5.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两个边长或直径约80mm、厚度4mm~5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5.2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备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插捣3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5.3 沸煮

5.3.1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5.3.2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问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 ±5min。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精确至0.5mm。

6、数据处理

6.1数据记录

编号

沸煮前

雷氏夹指针尖端间距A

(mm)

沸煮后

雷氏夹指针尖端间距C

(mm)

C-A

(mm)

平均值

(mm)

1

2

6.2 结果评定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大于5.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以复检结果为准。

15

实验二 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一、目的意义

水泥的强度在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泥强度是指水泥试体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外力,它是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胶结材料,水泥强度是水泥胶结能力的体现,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来源。检验水泥各龄期强度,可以确定其强度等级,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又可以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强度检验主要是抗折与抗压强度检验。

本实验的目的:

①学习水泥胶砂强度的测试方法,以确定水泥强度等级;

②分析影响水泥胶砂强度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

二、实验原理

1、抗折强度:抗折强度计算是假设材料是弹性均质体。抗折试验是按照水泥胶砂试体简支梁受力破坏形式进行推导的,当试体受力产生变形时,上部压缩,下部拉伸,中性层不变形,试体从下部拉伸处首先被破坏,由材料力学和电动抗折试验机测力原理确定抗折所示)

强度。(如图2-1

2、抗压强度:采用轴心受压的形式进行测量。

轴心压缩受力分析如图2-2。

16

三、实验器材

1、胶砂搅拌机

符合JC/T 681—2005《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的规定。如图2—3所示。

图2-3 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

1-电机;2-联轴套;3-蜗杆;4-砂罐;5-传动箱盖;6-蜗轮; 7-齿轮Ⅰ;8-主轴;9-齿轮Ⅱ;10-传动轴;11-内齿轮;

12-偏心座;13-行星齿轮;14-搅拌叶轴;15-调节螺母;16-搅拌叶;17-搅拌锅;18-支座;19-底座;20-手柄;21-立柱

2、振实台

符合JC/T 682-2005《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质量要求。如图2—4所示。台面上装有夹具把试模与下料漏斗紧紧夹住, 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为400mm的混凝土基座上,需防外部振动影响振功效果时,可在整个混凝土基座上放—层厚约5mm天然橡胶弹件衬垫。

图2-4 ZS-15型水泥胶砂振实台

1-定位套;2-止动器;3-凸面;4-台面;5-凸轮;6-红外线计数器

17

3 试模

符合JC/T 726—2005《水泥胶砂试模》的规定:40mm×40mm×160mm三联试模,模槽高为(40.1±0.1)mm,槽宽为(40±0.2)mm。如图2-5所示。

成型时,应在试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20mm的金属模套。为了控制料层厚度和刮平胶砂,应备有大小两个播料器和一金属刮平直尺,如图2-6所示。

1-隔板;2-端板;3-底板

图2-6 播料器和金属刮平尺

4 抗折强度试验机

符合JC/T 724—1996《电动抗折试验机》中的规定。加荷圆柱应处于两个支撑圆柱的中央,并与其平行。抗折夹具的加荷与支撑圆柱直径均为(10±0.1)mm,两个支撑圆柱中心距为(100±0.2)mm。如图2-7所示。

18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2实验指导书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刘玲腾刘继忠编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注意事项 一、液压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液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掌握一般液压元件和回路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对每次实验必须认真对待。 二、在每次实验前,要认真复习课程有关的内容并预习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前,应在实验台旁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操纵、测量等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步骤进行。 四、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五、实验完毕,应整理好场地和仪器、工具,切断电源,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按期交指导教师批阅。 六、实验成绩作为本课考核成绩的一部份。

目录 一、液压泵拆装 (1) 二、液压阀拆装 (7) 三、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10) 四、液压传动系统回路组装实验 (13)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 结构见图1—1 图1-1 (1)实验原理 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

试验指导书 第三章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和砂浆实验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JTG E30 T0521—2005) 3.1.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它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进行,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实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对这些水泥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3.1.2仪器设备 1.搅拌机:自由式或强制式。 2.振动台:标准振动台,符合《混凝土实验用振动台》的要求。 3.磅秤:感量满足称量总量1%的磅秤。 4.天平:感量满足称量总量0.5%的天平。 5.其它:铁板、铁铲等。 3.1.3材料 1.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 2.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按不同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试样从抽取至实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1.4拌和步骤 1.拌和时保持室温20℃±5℃。

2.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3.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注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应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注:干燥状态是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集料和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 4.外加剂的加入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充分分散。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细集料拌和。 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应先和水拌和。 其它特殊外加剂,应遵守有关规定。 5.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 6.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附筒壁的损失。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及砂灰比,应与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7.用搅拌机拌和时,拌合量宜为搅拌机公称容量1/4~3/4之间。 8.搅拌机搅拌 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徐徐加水,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合物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min~2min,务必使拌合物均匀一致。 9.人工拌和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新材料全球交易网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新材料全球交易网”收集整理最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更多增值服务,请关注“新材料全球交易网”。 一、重要概念 1、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包括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2、陶瓷 (1)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2)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 (1)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非金属物质。 (2)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 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 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 2、陶瓷的天然原料 (1)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2)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 (3)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 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

工程热力学实验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2012.06.07)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比容之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ar(7.387MPa),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

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20-++-=()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点,满足如下条件: ( )??p v T =0 (7-1-5)

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阿拉善盟建通砼业有限责任公司 实验室 作 业 指 导 书

目录 一. 水泥检测试验 (4) 二. 粉煤灰检测试验 (5) 三. 碎石、砂检测试验 (6) 四. 外加剂检测试验 (7) 五. 膨胀剂检测试验 (8) 六. 样品管理 (9) 七. 配合比设计、试验和调整 (10) 八.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管理 (11) 九.混凝土力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试验 (12) 十.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调整 (13) 十一.施工现场混凝土交货验收 (14) 十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管理 (15) 十三.档案管理 (16) 十四.试验过程异常处理 (17) 十五.试验事故处理 (19)

一. 水泥检测试验 原则上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1批,为了保证其质 量可靠性定位每车为一组取样试验。 材料员书面通知试验室检验组,按组批规定抽样和分 样,记录、标识和留样。 试验样提交检验组进行试验;封存样提交样品管理员 入库保存。 检验组按GB/T1346-2011标准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 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测定,若不合格,则停止其余项目 检测,并出具报告。 依据GB208-94进行检定,一般情况下进货检验不进 行该项目试验。 依据GB/T17671(ISO法)对水泥试样进行成型标养, 达规定龄期时进行3天、28天的抗折、抗压强度试 验。必要时可增加成型组数,测定其它龄期(如7天 等)的强度。 依据GB/T176-2008进行检测,在首次使用或其它认 为必要(如质量事故分析等)时进行,正常情况下进 货检验不要求进行此项检测。 依据GB/T8074-2008标准进行比表面积检验。 由实验室主任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试验员编写试验 记录。 图1水泥检测流程框图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201209级《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彭辅明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12年4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内燃机性能实验的认识和了解。 2、掌物内燃机性能试验和某些专项试验的试验方法。 3、了解内燃机试验台架的基本组成和常用测试仪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掌物其使用方法。 4、掌物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3.先修课程 《发动机构造》、《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见表一)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物和理解。

实验一发动机速度特性 1、掌物发动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 2、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图。 二、实验条件 1、东南4A91电控汽油发动机机(Pemax=77Kw/6000r/min)一台 2、CW150型电涡流测功机一台 3、FST2S发动机数控试验台一台 3、FCM-D转速油耗测量仪一台 4、温度计一只 5、大气压力计一只 6、93#车汽油 20升 三、实验原理 发动机速度特性:在发动机油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扭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调整测功机负荷及指挥全组协调动作,一人;测功机负荷的调整应均匀、准确,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或减小测功机负荷,造成发动机的转速剧烈波动。 2、调节、监视发动机油门,一人;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减小或关闭发动机油门。 3、测量发动机转速和油耗,一人;测量转速时,应注意转速的上下波动情况,当转速的波动值超过±20r/min,该组实验数据应视为无效并重做。 4、调节,监视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一人;保持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稳定在80±5℃范围内,出现气阻现象(无冷却水排除或冷却水出水温度超过100℃),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停机。 5、监视发动机机油压力、温度,一人;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6、记录发动机扭矩(测功机读数)Ttq、发动机转速n、耗油质量△m和耗油时间△t, 一人;实验数据记录应准确无误。 7、绘制实验监督曲线,一人;当发现实验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而引起误差过大的点,应及时指出,以便补测校正。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按照附录一《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作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确认发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要点

、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一)相关标准 (二)取样方法 1、 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 出 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取等 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 份,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一份密圭寸贮存,以备复验用. 2、 对以进厂(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厂(场)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强度和安定性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三)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 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里,容器应与 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 ±C ,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 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养护箱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C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密装配,防 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 3。水灰比为0.5。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GB175-2007 GB/T 176-2008 GB/T 17671-1999 GB/T 1345-2005 GB/T 1346-2011 GB/T 12573-2008 JC/T 738-2004 GB/T 8074-2008 《通用硅酸盐水泥》;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 筛筛分析)》;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水泥取样方法》;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电子_基础实验指导书 2012

电子科技专业基础实验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编 2012.1

电子科技专业基础实验 1 微波基本测量 (1) 2 二维电场的模拟实验 (7) 3 电磁波的布拉格衍射实验 (12) 4 射频图像传输 (16) 5 偏振光实验 (23) 6 光源光谱特性的测量 (29) 7 光磁共振实验 (32) 8 半导体光电导实验 (41) 9 光栅实验 (47) 10 单色仪的标定实验 (51) 11 迈克尔逊干涉仪 (54) 12 半导体光伏效应实验 (60) 13 半导体霍尔效应实验 (66) 14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 (72) 15 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 (77) 16 四探针测电阻率实验 (80)

实验1 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微波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波导测量系统,熟悉基本微波元件的作用; 3.了解微波在波导中传播的特点,掌握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4.掌握大、中、小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5.学习用驻波测量线校准晶体检波器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微波基本知识 在微波波段,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增大,使得普通的双导线不能完全传输微波能量,而必须改用微波传输线。常用的微波传输线有平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管及介质波导等多种形式的传输线,本实验用的是矩形波导管,波导是指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能量的传输线。 传输线的特性参量与工作状态在波导中常用相移常数。波导波长,驻波系数等特性参量来描述波导中的传输特征,对于一个横截面为b a ×的矩形波导中的TE 10波: 自由空间波长 /c f λ=, 截止(临界)波长 2c a λ=, 波导波长 /g λλ= (1) 相移常量 2/g βπλ=,, 反射系数 Γ=E 反/E 入 驻波比 max min /E E ρ=, 由此可见,微波在波导中传输时,存在着一个截止波长c λ,波导中只能 传输λ<c λ的电磁波。波导波长g λ>自由空间波长λ。 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线并非是无限长,此时传输线中的电磁波由人射波 和反射波迭加而成,传输线中的工作状态主要决定于负载的情况。 (1)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微波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无反射波, 波导中呈行驻波状态.此时|Γ|=0,ρ=l 。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 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预拌混凝土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1

一、水泥试验操作细则 ( 一) 相关标准 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分析) 》;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JC/T 738-2004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二) 取样方法 1、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 以一次进厂 ( 场) 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 3 个车罐中各取等量水泥, 经搅拌均匀后 , 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 把试样均匀分成两等份, 一份由实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 一份密封贮存 , 以备复验用. 2、对以进厂( 场) 的每批水泥 , 视在厂(场) 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 强度和安定性 .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 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并按复验结果仲裁 . ( 三) 必试项目 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2

(1)、材料 a. 当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 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气密的容器 里,容器应与水泥不发生反应。 b. 标准砂应符合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的质量要求。 c. 仲裁试验或其它重要试验用蒸馏水,其它试验可用饮用水。 (2)温、湿度 a. 水泥试体成型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 砂、拌和水及试摸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b.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 (3)、试体成型 a. 成型前将试摸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一些黄干油,紧 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 b. 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1:3。水灰比为0.5 。 c. 每成型三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见下表: 材料用量 水泥(g)450± 2 标准砂(g)1350± 5 拌合水(g)225± 1 a. 胶砂搅拌时先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 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 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 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中间,再高速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 3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材料学中的一个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是为了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有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国外先进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有: (1) 产品等级低 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无论是水泥、玻璃还是陶瓷的产品等级普遍偏低。例如:发达国家的水泥熟料强度一般都在70MPa以上,而我国平均强度仅为50 MPa。我国高等级水泥(ISO≥)仅占18%,大量生产的是中、低等级水泥(ISO≤),而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级水泥占90%以上。 (2) 资源消耗高 在资源的消耗方面,水泥和陶瓷工业更为突出。由于大量的无序开采,未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例如:生产水泥熟料的主要原料是相对优质的石灰石,其化学成份须满足CaO含量不低于45%、MgO不高于3%等要求。我国符合水泥生产要求,可以使用的量仅约250亿吨。目前每年生产水泥消耗的优质石灰石约亿吨,因此该储量仅可生产水泥熟料约200亿吨,仅能提供约40年的水泥生产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2012.10)

《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1)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1) 实验二:中断实验 (4)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6) 实验四:串行口实验 (9) 实验五:矩阵式键盘输入识别 (13) 实验六:LCD循环显示设计 (19) 第二部分单片机硬件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试验箱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地址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接口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通用电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实验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P1口亮灯和P1口加法器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简单I/O口扩展(选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8255控制交通灯................................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128*64LCD液晶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单片机仿真实验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P3口地址的操作控制8位LED流水点亮,从而认识单片机的存储器。 二、实验原理图 实验参考电路图如下: 三、参考实验程序 //流水灯实验 #include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sfr x=0xb0; //P3口在存储器中的地址是b0H,通过sfr可定义8051内核单片机 //的所有内部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对地址x的操作也就是对P1口的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 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2.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度筒,但应予以说明。 3.试验环境: 3.1在试验室检测,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3.2在施工现场检测,要记录现场试验时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4.2试样制备:施工现场及室内按配合比拌合好的混凝土。 5.试验步骤: 根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22-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6.2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搅拌方式;○6.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坍落度扩展度);○7.要说明的其他内容,如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和保水性。

8.试验注意事项: 8.1.混凝土拌合物需分层装筒,分层插捣,每层插捣25次。 8.2圆锥筒慢慢垂直提起,提筒不能过快。 8.3测量坍落度值时,须量平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8.4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8.5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表示粘聚性不好。 8.6用加大坍落度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度。 8.7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2012-AutoCAD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熟悉AutoCAD基本环境及设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utoCAD的软硬件环境、启动、退出、文件管理等方法; 2、熟悉AutoCAD的工作界面、系统配置的修改等; 3、熟悉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认识AutoCAD的硬件及设备配置,学习启动、退出AutoCAD; 2、练习文件管理,包括新建文件、打开旧文件、保存、另存文件等操作; 3、练习用“选项”对话框进行常用的缺省配置修改; 4、练习用键盘和鼠标输入命令,学习工作界面中各部分功能区的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说明 1.启动AutoCAD 进入WindowsXP开始界面后,用鼠标双击桌面上AutoCAD图标,或执行“开始”菜单中AutoCAD命令启动AutoCAD。 2.进入AutoCAD后基本练习 1)新建一文件,分别用“从草图开始”、“使用样板”、“使用向导”三种创建方法; 2)对应三种不同的创建新图的方法,练习绘图界限(LIMITS)、绘图单位(UNITS)等基本设置的操作; 3)熟悉工作界面,主要包括:标题行、下拉菜单、功能区、绘图区、工具栏(标准、绘图屏幕菜单)、命令提示区、状态栏、滚动条、十字光标等,如图1-1所示; 图1-1 AutoCAD 界面的构成

4)了解系统配置选项的修改,通过“选项”对话框练习常用的三项修改:绘图背景色、按实际情况显示线宽、自定义右键功能;(选择“显示”选项卡,修改绘图区背景颜色为白色;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设置线宽随图层、按实际大小显示;选择“用户系统配置”选项卡,自定义右键功能。) 说明:其它选项的缺省配置是否修改,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3.退出AutoCAD 退出时,切不可直接关机(会丢失文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 1)从下拉菜单中选取:“文件”→“退出” 2)从键盘键入:EXIT或QUIT 3)单击工作界面标题行右边的“关闭”按钮 如果当前图形没有全部存盘,输入退出命令后,AutoCAD会弹出“退出警告”对话框,操作该对话框后,方可安全退出AutoCAD。 4.用键盘和鼠标练习输入命令LINE、ERASE、UNDO、REDO、ESC等。 1)用LINE命令画几组直线。通过练习要熟悉“C”选项和“U”选项的应用; 2)用ERASE命令擦除。通过它要逐步熟悉3种选择实体的方式;(窗交,框选,单选) 3)用UNDO(U)命令撤销前3个命令,用REDO返回一个命令; 4)用ESC终止命令,回到“Command:”提示符下。 注意: 所有命令在“Command:”提示符下输入,可用键盘直接输入命令名,也可再下拉菜单、功能区或屏幕菜单中直接点取;操作命令中需要选项时,请单击右键,使用右键菜单选项。 四实验题目 1)用NEW命令新建一张图(图幅为A3),进行基本设置后,运用键盘、鼠标等输入命令画图。以实验报告形式说明你新建该图形的步骤及设置情况。 2)用QSAVE命令指定路径,已“一面视图”为名保存。 3)用SAVE AS(另存为)命令将图形另存到软盘上或硬盘上的另一处。 4)关闭当前图形,用OPEN命令打开图形文件“一面视图”。 5)练习结束,关闭当前图形,正确退出AutoCAD。 6)以实验报告形式回答以下问题: (1)AutoCAD的操作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设置作图窗口的颜色和十字光标的大小? (3)图形文件的“Save”(保存)与“Save as”(另存)有何区别?

13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讲解

实验要求 一、实验目的 《建筑材料》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基础课程。除应对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外,还需通过实验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实施试验的能力 (1)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严谨的方法进行试验。 (2)明确各项试验的目的和实验的原理,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 (3)按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 (4)在试验课前应进行预习,准备好记录表格,试验数据的记录。 (5)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评定; (6)试验报告的编写; 2.实验时要集中思想,认真地听指导教师讲解,仔细观察,如实地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积极思考分析,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的实验记录。努力培养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3.爱护仪器、工具,节约水、电、实验材料,凡损坏仪器工具等,并视具体情节,按章进行处理。 4.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吵闹、打逗,不准高声谈笑,不准乱抛纸屑杂物,不准随意摆弄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5.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好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好清洁工作,经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建筑材料试验 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通过试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三是可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对常用的材料具有独立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 试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混凝土、建筑钢材、建筑砂浆、砌墙砖、石油沥青等主要试验。 一、水泥的基本性质试验 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用水量之一;掌握GB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2.主要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3)天平 (4)量筒 3.试验方法及步骤 (1)标准法 1)试验前检查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2)调零点将标准稠度试杆装在金属棒下,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3)水泥净浆制备用湿布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擦一遍,将拌合用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量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按经验找水);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快速搅拌120s 后停机。 4)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拌和完毕,立即将水泥净浆一次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圆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净浆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用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