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2017年高二政治(必修3)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Word版

【新人教版】2017年高二政治(必修3)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Word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

修3

【基础达标】

1.全国各族人民欢度春节,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除夕夜合家吃年夜饭;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等。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2.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这反映出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的特点。

3.(2014·郑州高二检测)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 )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4.“书圣”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潇

洒飘逸,骨骼清秀,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

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

书法的奥秘。这说明( )

①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3·济宁高二检测)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

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B.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C.异彩纷呈、一脉相传

D.薪火相传的继承性

6.(2013·北京文综)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2013年12月,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这一活动( )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2.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

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

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

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

在于( )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科学技术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2013年6月14日,盘锦市2013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节在湖滨公园举行。节目既异彩纷

呈,极具民族韵味,又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从中可以看出( )

①各民族文化是民族特性和中华文化共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逐步走向趋同

④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2012·安徽文综)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能力挑战题)(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答案:①③

2.答案:区域性

3.【解析】选C。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见证,各民族歌舞体现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正确;A与题意不符;B、D分别强调的是材料中的一方面,不全面。

4.【解析】选C。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排除①;书法艺术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排除

④。故选C。

5.【解析】选B。“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B入选。A、

C、D不能体现。

6.【解析】本题以中华文化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包容性作用则主要阐述对民族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与理解的作用。

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提升】

1.【解析】选A。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入选。B、C不能体现;各民族文化不能趋同,D错误。

2.【解析】选A。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是因为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项错误。

3.【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③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不会消失,不会走向趋同;④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①②符合题意。

4.【解析】选D。本题以“中国元素”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①观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②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因此③

④正确。

【变式训练】山东济宁地区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这集中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②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济宁地区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正确。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②③④也符合题意。

5.【解析】选A。《台湾风物图卷》画作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①②正确。两幅画各有不同的欣赏价值,③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不能入选。

6.【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从反对的角度说明理由,也可从支持的角度说明理由。答案:(1)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文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2)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西文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