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内容提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世界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呼吁与展望。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思想对于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佛教思想作用

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贯坚持和深刻认识。和谐社会是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的状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步进行,其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特色,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因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民族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佛教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佛教思想对于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缘起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因缘观,他是佛教理论体系的基石,佛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次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内因与外缘和合而成。因缘离则事物散,因缘聚则事物合。同时,一事物的因可成另一事物的缘,一事物的缘又可成一另事物的因,因与缘总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事事物物也总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如一张网,牵一点动全身,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为此,人类社会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应当同舟共济,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因缘观是佛教界“实现社会和谐”在教义上的源头活水,是与提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相通的。

作为佛教基本教义和佛教伦理思想理论基础的“缘起论”,认为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形成,不是孤立的存在。在现代视角下,缘起论含有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世界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每一个体、每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孤岛”,都要依赖于其他部分或他人、他类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1。这就要求人类需要以一种全面的眼光把人视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关系网络中的一点,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并对他人、他类给予普遍的关爱,促成世界和人类的和谐、持续发展。进而言之,佛教伦理作为全球伦理的一个部分,应对全球伦理建设有所裨益,且其缘起思想亦可为现世建立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规范提供启示。

从缘起论出发,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没有永恒的存在,只是相对的存在。佛教称之为“空”,即万事万物无自性,缘起性空。大乘佛教进而判断为人空、法空、即人无我、法无我,并说明无我论对于道德生活的意义,启发人们消除对“自我”的

执著,对外物的追逐,对贪欲的痴迷。佛教无我论在现代人类道德困境下,能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关系;能消解“我族中心主义”,消除世界民族间歧视和仇杀,建立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能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生态的亲和关系,进而认识到“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2。

二、佛教伦理的因果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弘传人生的精神解脱法门的同时,还担负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使命。中国佛教除在宗教立场上教人们明分善恶外,还以善恶业报轮回思想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从而使佛教伦理在信众中产生信仰力量。在佛教伦理中,善恶观与业报轮回说相连,净染业力决定人生的果报,在伦理角度上,净业即善业,染业即恶业,善业恶业在因果律的作用下形成善业善报、恶业恶报的善恶报应。业的意思是行为、造作,在佛教典籍中,业从印度传统宗教的“仪式行为”、“祭祀”等语义演化为“普遍行为”,特别是“伦理行为”和“行为结果”3。“业”通常分身、口、意三业。从佛教伦理的眼光看,三业根源于善、恶、无记三种伦理性质的动机,从三种伦理动机或道德意志引发的行为称之为善业、恶业、无记业。善恶行为的潜在力量在时间空间中存续下来,成为一种“业力”,带来或苦或乐、或善或恶的果报,由前世引发今世,并延伸至未来,而果报就通过六道轮回来体现。轮回即指业的主体或生命在不同的存在领域、不同的精神状态中流转。业报轮回思想给人这样的伦理承诺:德行必将得到奖赏以及与它相应的福乐,恶行必遭恶果。这种承诺的基础是佛教的因果律及无尽缘起、多世报应原理。佛教伦理的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德行与幸福的一致性,陈述凡因必有果,凡果必有因。在宗教伦理意义上,告诉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必定要担承一切身心行为的后果,以警示人们的道德自律。这一思想也告诉人们,现代社会中,那些作恶多端、贪赃枉法、残害生灵、破坏环境的行为必将遭到正义的惩罚和种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自然的报复。

佛教的善恶果报论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便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所为是”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使人们既立足于现实,又相信前途光明而非绝望,努力积累持续发展的道德资粮。

另外,依善恶果报中“共报”(山河大地所承受的果报)和“正报”(主体身心的果报)之分,可启发人们把关心自身德性的圆满、个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和关心生存环境的质量、社群生活的质量结合起来考虑,这对现代社会仍具普世价值。

三、佛教慈悲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慈”是无条件给人以快乐,“悲”是无条件拨除人的痛苦。佛教慈悲思想是构建和会的实质。

1.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在获得个体受用(自利)的基础上,使他人也获得受用(利他)。大乘佛教的精髓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是上求菩提,为智;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大乘佛教的精神才能圆满。其中特别是下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大悲之心,更是被当作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2.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佛教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慈悲为怀、饶益众生的自我奉献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佛教中的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省音,意译为“觉有情”,即是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觉悟。维摩诘菩萨“众生得病则菩萨病”4,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赵州大师“度驴度马,度一切众生”5,都是佛教普度众生慈悲襟怀的生动显现。佛与菩萨“娑婆往来八千度”,不会停留在一己解脱之中,而是会无数次地回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中来,灰土土面地为救度众生服务。大乘佛教一直主张积极入世,普济苍生,以促进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更是注重把佛教的利他精神贯彻到社会实践中去。事实证明,佛教的奉献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佛教之“和合缘起”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同体大悲”、“自利利他”的精神,指向一种和谐的生命存在,以及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的共存。在某种意义上说,“和谐”理念确是在吸取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创造新文化的积极尝试之一,其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不能低估。相对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ement)理念注重人类社会外在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而言,“和谐”理念更注重人类内在与当下的存在,是相当有特色的思想,恰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成互补。

“和谐”是中国政府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世界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呼吁与展望。佛教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柱石之一,经过当代的重新发掘、弘扬,可以净化人生,提升品格,为建构和谐社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注释:

1Ang Beng Choo.The Agenda of Buddhism in 21st Century.南洋佛教,1999,(4).

2百丈怀海禅师.五灯会元:卷三,页8,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参见[韩国]柳柄德等《基于永劫回归思想的主体主义宗教观探索》,韩国圆光大学宗教问题研究所年刊《韩国宗教》1995年号。

4《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卷,页525c。

5《景德传灯录》卷十,大正藏第51卷, 页277c。

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公元前 5 世纪佛教诞生于四大文明古国印度,并在汉明帝时传人中国,传入中国的大多为大乘佛法,并在中国经历若干世纪的译经历史。之后逐渐由朝鲜传到日本。本文旨在研究佛教的诞生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对古代日本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使得我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日本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取向。 关键词:佛教;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影响。 一、佛教的诞生及本质。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天竺),后来被分化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完善的思想体系。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说这是释迦牟尼最初用来教化民众的思想。四谛即人世间的苦难;苦难所产生的原因,而要结束困难,就要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即去信教。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精髓。 佛教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逃避现实中的苦难,放弃反抗,转而在精神上寻求慰藉,追求极乐。四谛之中,人世间的困难与要摆脱这种苦难这两方面最为重要。人世间就是受苦受难,让人们消极厌世,以信教而追求极乐,这就是佛教思想的最主要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厌世主义。而这种消极的,适合统治阶层压迫下层人民的佛教义理,就得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追捧。利用民众想脱离苦海,寻求极乐的这种心理,让人民不敢反抗当局的统治,仅仅是以逃避现实来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 二、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日本的早期传播的具体时间和方式,现在无从考证。主要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佛教是通过官方(即朝廷)传播而来的。相传在公元六世纪中叶,钦明天皇时期,百济的圣明王派使者将佛教和佛经传入日本国内。私传则是通过民间传入。佛教进入日本后的早期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与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截然相反。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民族宗教,注重现世生活的享乐、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而佛教所蕴含的内在实质在于它认为人世间就是受苦难。为了逃避受苦受难,就要追求灭谛,即消极厌世。一切皆空,让人们放弃现世的一切,以此来追求来生的幸福。这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相悖,刚开始很难得到日本民众的认可。但佛教的这种思想非常适合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大众,所以圣德太子积在推古时期积极的推行佛教的发展。他在推古十二年( 604)颁布了融合儒教和佛教思想的《宪法十七条》。他将佛教看做治国,教育民众之本,对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不过,在推古时期,还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对佛教有正确地理解并能接受佛教。佛教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与其说是作为人民满足现状的工具,还不如说是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与本土的神道相悖的他神藩神。 综上所述,在日本,佛教经历了与本土宗教的相斥融合,在历经一系列的融合后,终于在镰仓时期,确立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佛教文化。完成了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在这个漫长的融合过程中,佛教被统治阶级所利用,逐渐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所以它不仅与日本当局的统治阶级有密切联系,更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日本在公元 6 世纪左右,正式形成了国家。在国家形成的初期,主要是的从中国输入了大量文化,这一点在隋唐尤为显著。如文字、典籍、官僚制度、建筑技术等。从制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唐朝的文化对日本有着绝对性的影响力。在整个日本文化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作为基础,那么日本这个国家也就不会成立,日本的特有的文化更是无从谈起。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从中国受到了莫大的恩惠。那么在众多的文化中,对日本人的精神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在此我们来佛教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

2009年12月左右思想汇报7篇

入党积极分子谈和谐社会思想汇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教训,还有从改革这个艰辛而颇多坎坷的过程中得到启示,找到我们现在还需继续改革,继续加强的方面,这就是胡锦涛主席在17大上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需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 接下来,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谈几点想法。 在我看来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帮助。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和隐性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底蕴。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总是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以便从人们的内心深处给出一种价值标准,使这种标准内化为一种强大的自省力和约束力,在人们依据这种标准做出某种行为的时候,能够“发而皆中节”,保持社会的和谐状态。创建和谐文化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方略,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考察和构建社会体制及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哲学理念、新的实践逻辑,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造福人民、推进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和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值得我们从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深刻层面加以把握和理解。 首先,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哲学。作为文化哲学,它研究人们精神生活的一般规律和根本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和谐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所以,和谐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阔的文化背景,深度和广度上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激荡着和谐文化产生强健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其次,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能力。文化的作用在于化入人心,日渐渗透,成为人们修炼素质和习惯的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行为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在多元化与多样化的选择中,东方与西方、文明与冲突、高雅与通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现象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浮躁并存,斑斓与喧嚣同行。我们面对多样性,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妥善处理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发挥和谐文化的能力,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和谐文化需要对多元文化产生认同,不能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应运用和谐文化的操控能力,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力。 第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文化创新。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型”。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应贯穿一种具有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对话与对抗的世界格局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诸如,强权政治在以不同方式干预、颠覆别国政权,霸权主义以强凌弱用战争的形式推行它的“国家利益”,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把它的价值观进行“世界普适性”的包装在全球兜售,而它的理论家又以“世界级言论”论证它在世界热点地区进行战争的合理性。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冲突应对冲突,而应进入更高更新的思想层面,提出“和谐文化”的理念,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 总之,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底蕴。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虽曾经历三武一宗的法难,但直至今日,佛教依然相当兴盛。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关键词:佛教中国影响现实意义 正文: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在印度次大陆,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冲突和融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辅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中国所发生的影响,对中国是深远而广泛的,一直到今天还在发生作用。本文就文化艺术以及道德这两方面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解析,并结合自身观点谈谈佛教对中国的现代意义。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 佛教的一大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带来大量的外来词汇,如般若,意识,禅那,摩诃,三摩地,丰富了我国汉字词汇。唐代诗人中如王维深受大乘维摩诘经的影响,田园诗富有禅意。宋朝的三苏他们的词赋洋溢着禅的味道。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对社会风尚习惯亦有潜移默化之功。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 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不报,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除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之深,实在无法估量。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可待。所以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三、佛教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入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诞生于古印度。在我国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之间,佛教辗转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隋唐时期是佛教繁荣时期,此后,佛教便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进步。佛学的思想、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流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舶来文化,它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和推崇,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世界观的整体塑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它是如何深入到中国百姓生活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高度发展繁荣?这是我们主要谈的问题。 佛教的传入,至今流传着许多传说。 一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此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这件事记载于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中。 还有一种说法,汉明帝夜梦神人飞行于殿前,不解,问于群臣。通人傅毅回答道:“此即天竺得道者,号之曰‘佛’。”汉明帝遂派蔡愔等十二人去往西域,求取佛法。永平十年,蔡愔等人用白马将取回真经佛像驮到洛阳。明帝下令敕造精舍,是为白马寺。传说《四十二章经》即在此译出。 传入之事,众说纷纭,或玄幻,或写实,或光怪陆离。但不管怎样述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佛教传入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末年东

汉初年。其作为宗教,在传入时,利用了当时人们神异玄幻的思想观念。佛教传入最初期,信奉者大多是王室贵族,如桓帝宫中立祠,楚王斋戒祭祀。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理解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本土黄老之学的无为之道、省欲去奢思想与佛教教义有相似之处,所以出现了以黄老之学解释佛教教义,佛与老子同祭的现象。 与此期间,不少印度西域僧人相继抵达中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开始大量译著佛教经典,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小乘佛教经法,有的外来僧侣还进行佛法的宣讲。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迷迦谶。西域人士的译著工作,对于中国深入了解和理解佛经义理有一定推动作用。而成书于三国孙吴时期的《牟子理惑论》更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于佛教的认识。牟子认为,佛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神仙、真人等有相似之处。《牟子理惑论》的诞生,说明了佛教在中国有其独特的信仰特征,而不像儒学作为一种道德的实践规范。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使汉王朝土崩瓦解,历史推进到我国自秦统一以来第一次分裂时期——三国时期。黄巾起义是以道教的另一派别“五斗米道”作为思想依托的农民起义。因此,进入三国后,曹魏政权对于道教采取打压的政策。而因早期佛教以道家黄老学说解释教义,所以佛教在此期也受到了禁止。而佛教由于其自身外来特性,加之当时其势力影响还是有限,一定程度上对其自身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后期打击力度有所减弱。所以当道教失去了公开活动的机会时,却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并出现了汉人受戒后的“中国第一僧人”朱士行,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三篇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三篇作为一名不断向党靠近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为此本月的思想作一个汇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范文,欢迎阅读学习。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篇一: 敬爱的党支部: 作为一名不断向党靠近的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党章为指导,牢记党的教育,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保持自己始终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在我第一次看它的时候,便早已深深的引入了我的脑海之中。事实上,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个人,都在不断的经历一个成立、发展、消亡的过程。历史上的很多国家、政党,甚至是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都在最后的时候,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失去民心或者是自身存的过多问题影响下,渐渐衰落下去,消际在我们的实现之中。 我们的党成立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际,发展于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时代,兴盛于如今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大建设的这个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那颗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心。 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渐渐成熟起来,担负起国家建设的大任。我们党的成长,使我党的先进性与国家实际国情的紧密结合所决定的,更是由我党那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所支持的,正是这种思想,使我党长成一个肩负了再现中国辉煌的大党,我党取得着一些成绩,靠的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标准,这体现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

思想汇报1200字范文

思想汇报1200字范文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离转正时间越来越近了。在这近一年的预备期时间里,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不断激励着我,成为我学习、生活的动力。回想着自己被党支部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员的激动时刻,让我感觉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充满温暖,充满力量的集体中,我从心里感觉到自己整个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视野开阔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也增强了。 党员是党的组织肌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去弘扬,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带头执行。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党课思想汇报3000字范文XX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思想汇报范文 无论哪个政党,都经历了一个成立、发展、再发展的过

程。而某些政党,甚至是盛极一时的大党派,因为跟不上历史的步伐,或者是自身存在过多问题,渐渐衰落下去。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急需革命的时候,发展在中国革命烈火越燃越旺的时候,再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大建设时期。这支优秀的政党的成熟过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质和中国各个时期的国情紧密结合来决定的。完成中国不同时期的大任,共产党靠的正是其坚定党性,体现于三大作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法宝。不可否认,在各种复杂因素导致下,可能会在我党内出现某些与党性不符的问题。甚至问题扩大化形成一股很不好的风气。如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应该每个党员从自身和周围党员同志中寻找发现问题的根本。党员是整个中国共产党的组成细胞。党的很多建设问题就是党员思想素质再提高的问题。就当前形势而言,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推进,或多或少会有党员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出现思想上的问题。只有利用在集体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同志们才会在新形势下清醒头脑,肃清思想上的不正,改正不足,以高度的热情和崇高的思想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深刻地开展了自我批评,发现许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和谐社会思想汇报

和谐社会思想汇报 汇报一和谐社会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当我还是少年先锋队员的时候,我把成为党员当作理想;当我成为共青团员的时候,我知道成为党员不会太遥远,现在我的梦想如此之近。我感慨万千。我想如果我继续努力,我一定能够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的。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我认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时态不是一种过去时,而永远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它不是一项突击一阵子就可以完成的短期任务,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不断地在建设中的一种社会状态,需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首先要克服浮躁心态,避免急功近利。对于政府来说,要狠抓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要打牢民生之基就学问题。要解决民生之急就医问题。要筑造民生之盾社会保障问题。对于公民来说,要时时体谅政府的困难,不要总是跟发达地区攀比,所提出来的要求不能超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太多,否则是空谈。再就是要依法办事,遇事要冷静,不能超越法律的界线。 其次要将创建和谐社会与各项社会生活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一种习惯。千万不要搞成形式主义的活动比赛,必须是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而且是持久战。比如说xx对和谐社会所作的概述中讲到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只有社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按照去做,才能让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有“和谐”这个整体观念,不能为了部门利益或地方局部的利益而伤害全国的整体利益,不能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戏。要在“和谐”这个总观念的指挥下,奏响一部和美的交响乐。 再次要将创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交给人民群众,党和政府不要包办一切。它不是哪一个社会组织,或哪一个社会阶层的事情,是全中国各个阶层的、全体人民群众的事情,所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层面,政府只要做好服务工作,掌握好法律就行了,群众会按照自然规律去管理自己的事务。改革开放前,农民每年种什么,都要由上级统一计划,什么时候出工也要队长安排,结果表明这样很难取得整体丰收。改革开放以后,进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村建设一下子搞活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市场繁荣了。 最后要在创建中形成互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要在共建和谐社会中享受其成果,同时在享受成果过程中进一步创建新的和谐。发现新的不和谐处,再进一步创建。这样循环反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永无止境,最终一定会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以上就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思考和理解,我深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勤于思考。在完善自我的路上我还有很多的难关要克服,还有很多的理论要学习,我会认真

佛教文化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研究课题教学设计 种一颗善的种子 遵义市第二十五中学孙永平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1. 传播佛教文化,寻找和发掘佛教文化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 引导学生对佛教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了解佛教里的“十善”。 3. 引导学生培养善的种子,做一个善良并知恩感恩的人。 4.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懂得修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设计重难点: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和“十善业”的认识理解。 三、设计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讲解法、多媒体展示法 五、设计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明白恩格斯、马克思对佛教的客观评价;解读“十善业”;对父母的善,十善孝为先,对父母的善表现为:让父母离苦得乐、知恩感恩、不给他们添麻烦,这是重点;对师长的善对自然的善;对自然的善;对国家社会的善;小结。 教学流程: 一、引出并解读话题 1. 引出话题:你喜欢一个善良的人还是喜欢一个恶行满身的人?你觉得你善良吗?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呢? 2. 学生回顾课文中带“善”的句子. PPT展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莫以恶小而不为,莫以善小而为之。------《三国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上善若水。------《易经》 3. 同学们对善的理解是什么呢?(可以讲个故事、举个例子、组个词) 说文解字:善=羊+口+喜(板书) 4. 说起善,我们不得不提到佛教中的“十善业”。 PPT展示“十善业”并简单解读: 一、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 二、不偷盗。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

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1、分析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中国的宗教很多,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其它都是外来宗教。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外来宗教中,没有一个像佛教那样为民众所广泛接受,无论是高层的统治者还是下层的穷苦百姓都虔诚的皈依佛门;并且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政治方面 唐代是佛教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唐代社会不同阶层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唐代前期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受佛教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崇佛行为非常普遍,他们崇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是很复杂的。他们最看重佛教在政治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地利用佛教来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教化民众,甚至改朝换代的有利思想武器;他们也利用佛教进行敛财,追求权势等等;当然,他们对佛教也有着纯粹的精神需求,为自己修功德、为亲人祈福、为亡者表达哀思等等,通过佛教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唐玄宗限制佛教,而在唐朝后期,唐肃宗、唐代宗又再次推崇佛教,导致了相当势力的寺院经济出现,同时又有僧侣干预政事;其后唐宣宗唐懿宗崇佛。加之唐时禁忌少,科学文化政策开明,总体上看,唐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教,这才是佛教在唐能兴盛的根本历史原因,因为宗教与政治息息相关,宗教必须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之下才能得到兴盛。 二.经济方面 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佛教作为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大量的农田都是在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垦出来的,寺院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营格局,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唐朝的佛教活动需要用到各种特定的物品,即宗教商品,承载了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消费;而且唐朝宗教生活较为自由,许多人笃信佛教,并不吝钱财投入到施舍建寺、修经造像等佛教信仰消费当中。③佛教观念和佛教道德,如业报轮回说,佛性平等及农禅思想等也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进并加快了唐朝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 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佛教的本土化渐趋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佛寺、石窟、塔等佛家建筑的大规模兴建,佛教绘画、造像、壁画等特点显异,雕刻制作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雕刻艺术家们侧重于表现人物造型丰满圆润的肌体,优美健硕的身姿,具有浓厚的写实意味。 在佛教禅理的影响下,使唐诗达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唐诗中除了表现寺庙建筑、佛教壁画、佛教音乐和梵宇静境等诗作外,受盛行的佛教影响,还出现了许多文士与诗僧交往的唱和之作,《全唐诗》中共收录此类诗篇2273首。 唐代的天文学与数学亦受天竺学术之影响。不少此类书籍皆随著佛教而输入中国,唐代曾屡次更定历法,如开元时僧大行作大衍历,最称精密。医学也随著

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

考点:佛教产生的背景、创始人及教义 1.佛教产生的背景: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诞生。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 3.佛教的教义: 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②佛教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经典:《佛经》。 易错微析 佛教创始人易错: 佛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世人口中的“如来佛”多指他。 例题1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故选D。 例题2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如来佛祖”“因果报应”等词语与下面哪种宗教有关吗()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A 解析:“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是佛教术语,“如来佛祖”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因果报应”是佛教教义的一部分,故选A。 1.中国有句熟语:“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里的“如来佛”指的是佛教的创始

人()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阿育王 2.下列哪一宗教发源于古印度()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3.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众生平等”等信息。由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1)材料中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2)你认为材料中佛教的教义对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哪一个等级最为有利?试说明理由。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方立天 编者按:1961年,方立天教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从先秦到当代,古今数千年,哲学家数以百计,哲学史籍汗牛充栋,难以全部究其原委。在一次教研室讨论研究重点分工的会议上,他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这一段长达700年历史的哲学史,包含了儒、道、佛三教的丰富内容,研究难度很大。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近半个世纪的孜孜以求,他由此成就为中国的佛学大家,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以这样一幅对联评价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精思穷微著作传九州”。他对佛教哲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涵,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对于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佛教的作用,方教授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看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方教授。 “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 “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 “我们应该纠正过去那种把佛教简单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方立天 应该如何看待佛教 记者:您是学哲学的,和中国哲学打交道已近半个世纪,但对佛教的研究也很深入。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呢? 方立天:1956年,我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在北京大学,我曾经受业于汤用彤、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哲学界泰斗,他们的治学态度、方法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之所以决定研究佛教并矢志

不渝,主要是因为佛教内容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极其之大,还可以与中国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中国的佛教研究成果又极其之少。佛教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近现代学术界有过争论,我的看法同汤一介先生是一致的,就是认为佛教包含很多哲学内容,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佛教哲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我的目的是通过系统整理、研究佛教哲学,丰富中国哲学史的内涵。在上个世纪,胡适曾经写过《中国哲学史》上卷,但因为对佛学了解不深,没有办法完成《中国哲学史》下卷。哲学大师冯友兰讲解中国哲学史就把佛学中的重要概念“空”理解错了! 记者:您是老一辈的哲学家,在诸种思潮蜂起的今天,您仍然诚笃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一思想,长期以来认真地整理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脉络。您信佛教吗?您怎么看佛教呢? 方立天:我并不信仰宗教,也不反对宗教,我坚持真理。我把自己的任务限定为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宗教的复杂现象,肯定在我看来应该肯定的东西,否定在我看来应该否定的东西。我对宗教研究了40余载,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在我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安身立命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大,我的工作、事业取儒家的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生活上、名利上则受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顺其自然,淡然处之。佛教的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的思维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其初衷当然是为了挣脱和解决人类千百年为之不满、为之困惑的那种不自由的现实状况。从这个背景上看待佛教和它的思想观念,形而上的玄想也就成为了人类因为追求自由解放而不断探索和创造的积极行动。这也正是宗教的以至于宗教情绪的文化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根据所在。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记者:我们知道佛教源自外来文化,但千余年同中国的本土固有文化互相影响,彼此融合。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吗?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道教产生的原因与意义 智叟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道教与两汉政治 三、道教与儒、佛的关系及其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儒道思想都从这里萌发。《周易·观卦彖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认识,对儒道两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儒家所谓“神道”,是指神妙变化或曰规律而言。然而对于道教来说,它只是一个远源,直接受《易经》影响并形成学派的是道家。道家才是道教的近源。虽然后来的道教常以易学相标榜。如《周易参同契》等,确实也从中汲取了不少理论资养。但不是道教的直接来源,更不是道教的主要经典,只是借助《易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已。两者存有精神指向上的原则差异。学术理论上的互相激荡渗透,并没有改变各学派用自己的理解和理论改造原始经典的企图。其实道教对待道家经典何尝不是如此。 道家是道教的近亲,在学术思想上其渊源尤其相近。但道家与道教名虽相近而实际上相差亦甚远。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一为反对礼仪节文的学术派别;一为专事斋醮科仪的宗教派系。道教的斋醮科仪与儒家的祭祀典礼,尽管在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上截然不同,但毕竟在形式上有些近似,而这正是道家所极力反对的。那末,与道家处世原则相反对的道教,又是如何从道家转化而成为道教的呢? 道家转化为道教,至少要经过两个中间环节。第一个中间环节,是黄老之学或黄老之道。道家反对礼仪更不主张预政,提倡无为而治。但道家祸福依伏、奇正相生的辩证观乃至愚民思想,早为轻视群生、善用阴谋的法家所吸取。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便产生了兼具道法特点的黄老政术。黄帝首先是政治人物,他在苍梧升天成仙的传说,又使他具有了神秘色彩,黄老道家托始黄帝,为其积极入世预政提供了合法依据,也为其向道教

(领导管理技能)龙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

和諧社會構建中的佛教信仰與企業家精神 第五世多智欽·龍洋 中國佛教協會理事、青海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內容摘要: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文化日趨多元的當代中國,企業家持有某種宗教信仰日益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普遍現象。企業家精神的形成與宗教信仰的持有之間究竟存在著何種關係,既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改革開放浪潮下,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佛教信仰與構建和塑造企業家精神之間的密切關係。現代中國企業家精神與中國佛教信仰具有內在的契合性,揭示了佛教思想對於構建企業家精神以及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引導和推廣佛教信仰來培育和構鑄現代中國企業家精神,由此促成大批優秀企業家的成長,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繁榮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正可以成為建立和健全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市場經濟改革所可資借鑒的重要途徑,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佛教信仰企業家精神有佛教信仰的企業家 龍欽然絳尊者說:“自心無念清淨光明,他心等六種神通悉可得,眼能見蓋障所礙之外境,無量清淨佛刹亦皆能見,心現分和空分皆清淨故,可得自在無量智慧和三摩地”1。回首首屆世界佛教論壇,藉由“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則天下平”,進而實現“新六和”的願景,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第二屆世界屆論壇本著智慧、中道、慈悲、寬容、和合、平等、圓融的精神,匯眾緣於一處,聚和合為一心,提出以“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為主題,反映了時代的呼聲,探討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體現了佛教界關愛眾生、關注社會的理念,對包括宗教界在內的社會各界共同建設和諧世界,必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1龍欽然絳著:《詞義寶藏論》,第230頁,喜林苑了義文化出版社(臺灣)1998年版。 - 14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