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22?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

——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

张再林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苏轼虽曾一再表示过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是有所不同的。苏轼既受白居易的影响,主要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而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又将白居

易所开其端绪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苏轼之能成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

式的人物,与他对陶、白二人的这种接受态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苏轼陶渊明白居易接受

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8750f2004)04—22—5

众所周知,苏轼堪称是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而他之能成为这样一个“标本”,与前代的影响自然是分不开的。换言之,苏轼思想文化性格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正体现着前此历代思想文化的综合影响。而苏轼确也好臧否人物——前代的思想文化名人如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自居易、刘禹锡、柳宗元等等,他们的行为出处、功过得失,苏轼都曾作过评论,明显表现出一种自觉的接受意识。而在这当中,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易的接受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本人曾一再表示过对陶、白二人的倾慕之情。如他一方面说“渊明吾所师”(《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并表示“欲以晚节师范其(陶渊明)万一也”(《与子由》);而另一方面,他又大谈自己与白居易的“相似”:“它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赠李道士》),“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赠善相和杰》)……而对其他人,苏轼虽也有过称许,但却不曾说过这类话头。因此,探讨苏轼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情况,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标本”得以形成的深层原由和大致过程。

虽然说苏轼对陶渊明和自居易都曾表示过倾慕之情,但实际上他对陶、白二人的接受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下面首先就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一番考察。

李泽厚先生曾认为,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一观点曾一度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似是而未得其实。苏轼虽曾多次表示过对陶渊明的倾慕之情,但也还常常流露出对陶的“不满”之意。如他认为陶渊明并非真正的“达者”:

陶渊明《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苏子日:“渊明非迭者也,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苛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渊明非迭》)

而对陶渊明的穷酸之气他也有所议论: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日:“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元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23?

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书渊明归去来序》)

而尤可注意者,苏轼也并不认可陶渊明“穷苦自把锄”(《答任师中、家汉公》)、“每为饥所迫”(《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的生活状态。这些都足以说明,苏轼对陶渊明也确还有“心有未契”之处。如此看来,陶潜并非是“最合苏轼的标准”,也就谈不上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了。

那么,苏轼对自居易的接受态度又到底如何呢?在分析苏轼本人的意见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宋代人的有关评论。翻检宋人著作,我们发现,关于苏轼对白居易的接受态度,其实是当时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常被谈及。如与苏轼甚熟的王直方说:“东坡平日最爱乐天之为人”,[2】周必大说:“本朝苏文忠公(轼)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bJ……这些“本朝人说本朝事”的意见,自然应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而苏轼是否真如宋人所说的那样“独敬爱乐天呢”?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苏轼之慕白居易,不仅是“屡形诗篇”,[4】而且没有表示过不敬之意,不象他对陶渊明那样仍颇有微词。他认为所熟知的“元轻白俗”(《祭柳子玉文》)之论,其实主要是就文学风格而言的,其中的“俗”,是“通俗”、“浅俗”之“俗”。而风格是不能以优劣来论的,苏轼自己的创作何尝没有通俗的一面?所以他说的“白俗”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贬义。

其次,苏轼还处处为自居易进行“辩护”。例如,自居易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乃感“甘露之变”而作;当时宰相王涯死于这场变乱中,而当初自居易的被贬江州司马,正由王涯所谗,故有人认为此诗乃白居易幸灾乐祸之言,苏轼针对这种言论特作辩解云:

白乐天为王涯所谗,谪江州司马。甘露之祸,乐天在洛,适游香山寺,有诗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不知者以为乐天幸之,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书乐天香

山寺诗》)

苏轼此言,可谓深契乐天情怀之论,故得到了后来的学者如陈振孙、瞿佑、汪立名等人的广泛赞同。bJ从以上两方面的情形可以看出,苏轼的确是如宋人所言之“独敬爱乐天”的。

苏轼既“独敬爱乐天”,且对陶渊明颇有微词,那么,他为何又屡屡说“渊明吾所师”之类的话呢?换言之,这种看上去不免显得有些“矛盾”的说法反映了苏轼对陶渊明怎样的一种接受心理?看来,这其中必有缘故。而要解答这个问题,还须先从自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谈起。

我们知道,陶渊明是以其旷达超脱、冲淡平和的文化人格和精神气质而著称于世的。但后世对他的这一“形象”“达成共识”却也还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唐代,陶渊明虽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尚不一致。[6]相比较而言,更能显示出“陶渊明接受史”的发展新动向的,是自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态度。

早在元和八年(813),自居易因丁母忧罢民居渭村时即对陶渊明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因咏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成十六篇”(《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序》)。后在谪居江州期间,自居易又曾怀着敬慕之情寻访陶渊明遗迹,但此时他对陶渊明让五个孩子“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访陶公旧宅》)的做法已有不同意见。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回顾总结自己的一生历程时,称陶渊明为“高人”,而自称“中人”(《咏怀》),并对自己能够既获得心灵宁静,又享受物质实惠的生存状态颇为自得。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陶渊明,自居易实际上只是敬慕他那种对“人间荣与利,摆落如尘泥”(《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十二)的高士品行,将他当作是一个引导自己退避政治、走向精神解脱的范型,而并不取其贫寒困顿的一面。

白居易对陶渊明的这种接受态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在封建文人心头的一个“两难”问题——即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既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又充分享受人生乐趣的问题——故显得极具实践意义,且影响深远。

自居易对陶渊明的这种接受态度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自居易所处的中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由魏晋一盛唐的“士族地主文化”向中唐一两宋的“庶族地主文化”转型的一个过渡时期。吕思勉先生即曾指出:“唐中叶后新开之文化,固与两宋当划为一期者也。”"j‘‘庶族地主文化构型”在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皇权由“集权”进一步向“专制”发展,封建国家机器日益官僚化;而在审美趣味上则表现出“世俗性”、“享乐性”、“感伤性”等几个重要特征。而据陈寅恪先生的考论,白居易出身庶族地主,是中唐时期通过科举制度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庶族阶层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行为“自与崇尚礼法之山东士族迥异’’。【8J

‘24’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这批士人,调和儒、释、道三家思想“为我所用”;自我意识增强,能够较为平静地对待人生的“进退出处”;并且,他们还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善于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典型情调在这里开始得到了较为鲜明、集中的体现。而这时人们对精神上的超然独立和世俗中的风流俊赏的“双重”追求也已成风气——自居易他们需要寻找一位在如何保持精神上的超脱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榜样,而陶渊明就恰好是他们的合适人选;至于陶渊明贫寒困顿的生存状态自然是不能为这批新兴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所认同的,故此他在这一点上又不时受到非议——自居易对陶渊明的接受态度的深层背景就在这里。

自居易对陶渊明的这种接受态度有着鲜明的时代折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对陶氏的接受即直接受到了这种影响。这一点在苏轼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如其《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词序中有云:“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此序作于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谪居黄州已有三年,已有“东坡”之号;而苏轼之自号“东坡”,“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旧J(对此,下文还将涉及)因此,词序中所言之居东坡而遥想斜川,无异于是说经白居易的启发而想到了陶渊明。清人翁方纲就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是日又题坡公真象轴后》诗中即言苏轼“诗怀白傅接陶公”;又在《石洲诗话》中言“白公五古,上接陶,下开苏、陆(游)”。此虽是论诗,实亦是论人。

谈到这里,关于苏轼对陶渊明为何既有讥讽,却又屡表仰慕之意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这其中的缘故,即是苏轼既将陶渊明当作是精神上的“导师”,希望既能够象陶氏那样在精神上保持独立和超脱,而又想拥有一份风流倜傥、通脱俊赏的现实生活。而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接受态度是受到了自居易的直接影响的。

讲清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态度以后,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他对自居易的接受情况。

作为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个“标本”,苏轼的身上非常典型地体现着封建士人的生活态度、精神面貌。而这个“标本”式人物的出现,自然也并非是“突发事件”;在他之前,实已有了一个“足资借鉴”的对象,这个对象即是自居易。

如前所述,中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作为中唐时期新兴庶族地主阶层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自居易最早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对有关如何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的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中唐时期,仕途日益险恶,党祸连接,宦官与朝臣的矛盾也趋于表面化。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白居易经过反复探索,最后终于在依附皇权与保持个性独立之间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的支点,这就是他所创立的“中隐”理论。白居易是这样阐释“中隐”的。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

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中隐》)

显然,自居易所说的“中隐”,首先是指做“闲官”,这样就能避免承受实际事物的压力和责任而充分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致。但其意义远不限于此,它更指一种于物无著、闲适旷达的处世态度。“中隐”是自居易之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做到“雍容无事,顺适其意而满足其欲”【loJ的最为主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手段。他主动脱离当时政治斗争的中心长安,求为闲官,在洛阳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事实证明,白居易的选择是明智的,与他同时的几个政治人物,元稹以废黜死,李德裕以谗嫉死,王涯以变乱死,牛僧孺、李宗闵均曾遭远窜,独自居易安恬怡然,优游洛下,以佚其老,其处进退之际,绰然有余裕矣。宋人对白居易的这种高超的“处世艺术”每加叹赏,甚至称他为“一代之伟人”。¨1J而白居易的人生实践也启示了后来的士人,在权力高度集中、专制进一步强化的庶族地主政治文化环境下,人生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以及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因而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宋代的历史文化环境直接承中唐发展而来,各方面的情况并无根本性的不同。王夫之在《宋论》中即曾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25?

指出,宋最高统治者为防“大臣之持权……行不测之威福”,而使士入“进之退之,席不暇暖,而复摇荡其且前且却之心,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致使他们“浮沉于一日之荣宠”,即便“欲有为者,亦操不能久待之心”。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苏轼一生起落浮沉的命运,是宋代这处看似宽松而实则几已陷入僵化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宋代著名的士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等,又有哪一个不曾饱尝“宦海浮沉”之苦?或许正因为看到了这种相似性,苏轼才屡屡感叹“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而他对白居易所提倡的“中隐”也是别有会心的,曾有“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之言。他也曾希望自己能“享此翁(自居易)晚节闲适之乐”(《轼以去岁春夏……各述所怀》之四),但由于他“多干世之意”,[抡]加上性格上“稍露锋锷,不及太傅(自居易)混然无迹”,【13J故一生所遭磨折较乐天为多。虽然从表面上看似如此,但实际上由于苏轼将自居易开其端绪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能够做到于“羁愁濒死之际,而居然乐香山之适”。[141因此,苏轼的心灵世界反而又比白居易显得更为平静安稳,这一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

首先,可以从“中隐”的思想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合流——这一点来看。自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并存以来,它们的“合流”就一直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向。而至中唐时期,这种合流的趋向已经越发明显。关于这一点,从唐代朝廷经常举行的“三教讲论”活动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唐代的三教讲论,在太宗、高宗时代是使“三教互为观摩,商榷意旨”,但越往后思想交锋的意味越淡薄,有时竟成了三教之间的机锋表演和戏弄滑稽以取悦皇帝。[15J唐文宗大和元年(827),时为秘书监的白居易作为儒家的代表,参加了三教讲论,但他在与僧义林问对的第一个回合中就说出了“夫儒门、释教,虽名数则有异同;约义立宗,彼此亦无差别。所谓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者也”(《三教论衡》)这种调合的言论,为这场论衡定下了基调,使得后面的对问变成了一种“例行公事”式的过场。从思想基础来看,自居易所讲的“中隐”,实际上是中唐时期“三教合流”思想发展趋势下的产物,它是在儒家“智者过之,愚者不及”、“君子依中庸”的思想基础之上,汲取融汇了禅宗“游戏三昧,自在旷达”以及道家“委顺任命,知足不辱”的思想成分“拼装”而成的。但是,三教的合流在白居易这里(兼指中、晚唐晴期而言)尚显“硬涩”,有勉强杂凑的痕迹,所谓“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洛下寓居》),但“禅”、“道”、“儒”(诗人自我)仍是“各行其是”的。因此,三教的合流在白居易这里尚不能说是已达“圆融无迹”的程度,但到了苏轼这里(兼指两宋时期而言),情况就不同了。苏辙对其兄长思想特点的发展过程曾作过一番简要描述: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日:“吾昔有见于中,口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

其涯矣。(《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所谓“浩然不见其涯”,一方面固然是指东坡思想的博杂精深,另一方面也是指东坡的援佛道入儒已象盐之溶于水一样已达深融无迹的境地,而不再像白居易那样显得“硬涩”、“杂凑”。说得通俗一点,即是苏轼融通三教以应对人生烦恼、挫折的“本领”比起自居易来说已有很大提高,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无需象自居易那样刻意说明而佛道自见的境界。正因如此,他的门人秦观才有“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答傅彬老简》)之论。

其次,可以从“中隐”的典型表现方式来看。最能体现“中隐”的处世心态的,是当士大夫文人面对迁谪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而在这方面,苏轼对自居易也有所发展。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分析自居易的迁谪心态人手。

在中国古代迁谪史上,自居易别具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意义。他一方面表现出了对前代以屈原、贾谊为代表的抑郁愤懑的迁谪模式的背离的思想倾向,如他曾有言:“自从委顺任浮沉,渐学年多功用深……长笑灵均不知命,江篱丛畔苦悲吟。”(《咏怀》)白居易在贬谪期间所作的很多诗文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上的这种特点。如《唐宋诗醇》卷二十一评其作于自长安至江州途中的《舟行》诗即云:“迁谪远行,绝不作牢骚语,非实有见地者不能”;评其作于江州司马任上的《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亦云“触景怡情,及时行乐,迁谪之感毫不挂怀,全是一团真趣流露笔墨间”。但另一方面,白居易尚不免有系心仕宦的一面。对此,宋人葛立方曾作过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把他与苏轼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白乐天虽号为知理者,而于仕宦升沉之际,悲喜辄系之。白乐天自中书舍人出知杭州,未

?26?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

甚左也,而其诗日:“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又日:“委顺随行止。”……观此数诗,是未能忘

情于仕宦者。东坡谪琼州诗云:“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突达俱存亡。”要当如是尔。(《韵语阳

秋》卷十一)

但尽管如此,自居易在中国迁谪史上的意义仍是不能低估的。自居易的出现标志着自中唐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士人对待迁谪的意识态度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苏轼正是沿着白居易所开辟的方向终于找到了对付迁谪的非常有效的“思想武器”。

苏轼谪居黄州之后,始自号“东坡居士”,而“东坡”之号实乃取义于白居易作于忠州刺史任上的《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元和十四年(819),谪居江州已有四年的自居易转官忠州刺史,实仍在谪籍,而他的《东坡种花》诸诗所表现的是诗人恬静优雅的生活情趣和恬淡悠闲的心境。“白乐天谪忠州,州有东坡,屡作诗以言之,故公在黄州亦作东坡,用乐天之遗意也”。【16】可见东坡是自觉从乐天身上汲取之种身处忧患而旷然自适的精神力量的。但另一方面,苏轼又克服了自居易未能完全忘情于仕宦的一面,前引葛立方《韵语阳秋》之言对此实已有所涉及,此不赘言。这样,苏轼通过对自居易迁谪心态的“扬弃”,从而达到了中国封建士人“贬谪心态的最高层次”。117J

结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苏轼已将自居易开其端绪的“中隐”文化心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或许正因看到了这一层缘由。与苏轼有门人之谊的李之仪才认为苏轼乃最知隐、最善隐者:“东坡老人云‘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信矣其能知隐者。尝试言之,隐无不可也,能定则能隐矣”(《吴思道藏海斋记》)。因而苏轼的身上也就更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人文品格和精神气质。

苏轼对白居易的推崇也有其深刻的人文背景。南宋罗大经言:“本朝士大夫多慕乐天,东坡尤甚。”[18]可见,对自居易的敬慕是宋代士大夫的普遍风尚,而苏轼之“独敬爱乐天”不过是这其中的典型个案而已。另据《浙江通志》卷二百九十二记载,南宋嘉熙间许荣曾于室中“对悬白香山、苏东坡二像事之”,这种现象则又可见出苏轼对于自居易的接受在宋代士人心中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因此,苏轼之“独敬爱乐天”也并不难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得到解释,而由此我们对苏轼接受自居易的态度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注释:

[1]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6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2]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第45页。中华书局,19∞年版。

[3]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65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4]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第65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5]参见朱金城《自居易年谱>第262—2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6]参见钱钟书《谈艺录>第88—93页“陶渊明诗显晦”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

[7]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12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8]陈寅恪《自乐天之先祖及后嗣),《元自诗笺证稿)第3凹一32l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r78年版。

[9]洪迈《容端随笔?三笔)卷五,岳麓书社,1995年版。

[10]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见<笔记小说大观》,(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年版。

[11]王得臣《麝史>卷中,《笔记小说大观>,(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4年版。

[12]袁中道《白苏斋记>,《珂雪斋集)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年版。

[13]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中华书局。1朔年版。

[14]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叙>,《苏轼文集?附录>第2391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参见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载《唐代研究论集>第四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版。

[16]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卷二二,清康熙三八年苏州步月楼刻本。

[17]王水照《元裙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王水照自选集>第63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罗大经《鹤林玉鳝>丙编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

责任编辑张启成

"渊明吾所师"与"出处依稀似乐天"--论苏轼对陶渊明和白居

易的接受

作者:张再林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01

刊名:

贵州文史丛刊

英文刊名:GUIZHOU HISTORICAL STUDIES

年,卷(期):2004,(4)

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8条)

1.李泽厚美的历程 1981

2.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1980

3.周必大二老堂诗话 1981

4.周必大二老堂诗话 1981

5.朱金城自居易年谱 1982

6.钱钟书谈艺录第88-93页"陶渊明诗显晦"条 1984

7.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1984

8.陈寅恪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元白诗笺证稿第 1978

9.洪迈容端随笔·三笔卷五 1995

10.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 1984

11.王得臣麝史·卷中·笔记小说大观 1984

12.袁中道白苏斋记<珂雪斋集卷十二 1989

13.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 1997

14.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叙·苏轼文集·附录 1986

15.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 1992

16.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卷二二

17.王水照元祜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 2000

18.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 198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张映梦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2)

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内忧外患,士大夫忧心忡忡,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2.学位论文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2007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分析其诗歌中的“陶渊明”情结,由此看出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状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苏轼之前陶渊明的传播与接受。宋之前,陶渊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此期文人及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的认识尚处于浅层,关注点集中在他的隐逸思想及其高蹈的人格,而涉及或模拟陶渊明的文学成果则为苏轼理解与阐释陶渊明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另北宋士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对待隐逸的态度,是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的社会环境;陶诗符合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为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章重点分析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以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为蓝本,以时间为纲,将苏轼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部分,从苏轼的出仕观与人生观随时代、境遇转变的角度,来探讨其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及其显露。贬谪黄州之前的苏轼,由于建功立业的心切,虽有“归去”的想法,但稍纵即逝,仅是偶尔提及渊明,是“地偏心远似陶潜”。“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谪居黄州的田园耕作则使苏轼开始羡慕陶渊明一样的归隐生活,虚心效法渊明,奉之为师友,“不辞中路伺渊明”。虽后又踏上仕途,且官职日升,但苏轼已在心灵深处与渊明产生共鸣,只是淑世济时的精神使之难于断然归隐;后待贬谪岭海,“归去来兮"的和陶情结几乎占据了他整个生命,也开始了他“师渊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诗”的

第三章重点论述苏轼对陶渊明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诗中那对“陶渊明”浓厚追慕情怀的凝结,正在于其发现了自身有着与陶相同的任真自得的个性特征,并由陶式田园诗的启发而创作出蕴含其深情至醇的民本思想的苏式“田园诗”,也使其认真思考孰是孰非的仕隐问题而最终总结出了一条应物无累的处穷哲理。“和陶诗”是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精华所在,是其追和古人的典范之作,亦是其晚年全面学陶、和陶的结晶,文章从三方面来综述其“和陶诗”的独创性:苏轼的“和陶诗”虽不是历史上最早的“追和古人”之作,但却是改变唱和诗历史的追和古人之作;苏轼不仅以次韵的方式来和陶,而且力求在精神上与陶取得一致,以达到形神俱佳的追和,使陶渊明变成了苏轼式的“陶渊明”;苏轼对陶渊明平淡质朴诗风的推崇,不仅在诗文、评述中对其加以赞赏,而且身体力行,采用模拟、追和的方式以陶诗的题材、内容结合自身的处境创作出若干和韵诗,以此来阐述和实践他“平淡”的诗学主张。

第四章考察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对后世文坛的影响。苏轼同时代及其后的文人士子,开始对“和陶诗”这一创作形式加以推广。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评价,无论在质抑或量上均有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或透过苏轼的视野来看待陶渊明,这主要表现在宋人对渊明的接受上;或以苏轼论述为基础而又有所超越;或对苏轼和陶及其相关评论有所质疑。对陶渊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开始走向正规和完善。

3.期刊论文杨玲.YANG Ling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 政治理想坠入泡影的苏轼却在人身的沉沦中张扬了野性自由的精神,在历史的尘雾中重新发现了陶渊明,并引为旷古知音.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历史的际遇使这两个相距六百年的诗人在百余篇<和陶诗>中得到了精神的相交.才气横溢的苏轼诗性地阐释、并重新建构了陶诗.<和陶诗>乃苏轼以"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姿态对陶渊明理解与对话的产物.

4.期刊论文李显根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5.学位论文解桂芳试论历代诗人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以陶渊明、李白和苏轼为例2004

《庄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引人瞩目,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是作品固有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流传史实际上就是它被历代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庄子》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研究重点,在提到《庄子》对历代文人的影响时,常常将读者的接受置于被动的地位,忽略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应该有一代之《庄子》,诗人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主体.本文从历代诗人中选取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苏轼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借鉴接受美学从读者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从考察三位诗人的哲学思想、人生思想、艺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入手,把握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创造性接受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总结古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特点,而且在追寻诗人们接受《庄子》的历程中,了解接受《庄子》对历代诗人文学创作的意义,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有三章.引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庄子》的研究概况、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庄子》接受的意义以及选取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代表研究历代诗人创造性接受《庄子》的原因.第一章:会《庄子》之意的陶渊明.本章主要从接受背景、接受表现、接受特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渊明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第二章:传《庄子》之神的李白.本章主要分析了李白对《庄子》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接受与发挥并总结了他最传庄子之神的接受特点.第三章:入《庄子》之境的苏轼.本章主要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文学创作实践、人生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苏轼是如何创造性接受《庄子》的.结语:主要对三位大诗人创造性地接受《庄子》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揭示了研究历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现代意义.

6.期刊论文李彩云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文中都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然而二人的"旷达"却同中有异.陶渊明明白了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放弃了仕途,转而寻求田园生活的快乐,于通透中展现着安乐:苏轼则为兼济天下等待了一生,为寻求生存,他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在期盼中度过一生.

7.期刊论文吴增辉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浙江学刊2010(1)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8.期刊论文舒韶雄.SHU Shao-xiong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湖

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这正是他们作为大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陶渊明<游斜川>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

9.期刊论文朱秋德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追求心灵自由,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作<和陶诗>120余首以明志,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归隐田园.究其原因,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10.期刊论文周建梅.ZHOU Jian-mei翼翼归鸟-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宋词人的心仪瓣香-学理论2009(32)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

,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引证文献(1条)

1.张永蕾隐士·隐逸诗人·经典诗人——陶渊明形象经典化解读[期刊论文]-浙江社会科学 20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24352035.html,/Periodical_gzwsck20040400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

2011年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角度写作点拨 1. 中国崛起的具体体现 可从材料中给出的“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六个方面或能展现中国突飞猛进的其他方面,任选一个或几个,以具体实例证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作时要注重对典型事例的遴选和落实。 2.中国崛起的实际过程 可围绕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从软弱可欺到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写作,把中国这一历尽艰辛与磨难却仍创造出无数奇迹的国家特色展现出来。当然,写作时也要选择一个小切口,用某一方面的具体事例来展现这一变化。 3. 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 中国崛起备受世界关注,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和人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考生可从探求中国崛起的原因这一角度深入行文,注意观点的正确性和深刻性。 4. 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可围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中国一贯的和平发展主张来行文。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崛起对促进世界和平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注意要正确看待问题,不能偏倚。 5.中国是否真的崛起了 中国尽管已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并让世界瞩目,但中国是否真的已经崛起,是否真的达到了和那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等一样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考生可围绕中国是否真的崛起这个问题来辩证分析,行文时注意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满分佳作赏读 亮点:深刻全面结构严谨 变 河南考生 爷爷上学时,徒步走几里路才能够到达学校;爸爸上学时,家里有了辆二八自行车,他能骑着车轻松地到达学校;我上学时,家里买了汽车,我每天都坐在汽车里,一路舒适地到达学校。我们一家三代上学由脚到自行车再到汽车的变迁,不正是中国几十年变化的缩影吗? 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不再奴颜婢膝,而是挺起腰杆,自豪地走在祖国的土地上。新中国的成立,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大为震惊,它们断言,中国这个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贫穷落后的国家,要繁荣起来,道路会很漫长很漫长。但是,国人并没有被这一妄言干扰,而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摆脱了贫困,向着全民小康的目标迈进。从老的“三大件”到新的“三大件”,这一快速的变迁,不知令多少作壁上观的国家震惊不已。 189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遇害侵略中国,发动甲午战争,不到一年,我们就输了,割地赔款,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千万同胞被迫受日本人统治,失去生命和尊严。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海啸,境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一时朝不保夕。在此紧要关头,我国政府积极应对,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在日华人回国。中国驻日大使馆统一派大巴车到重灾区接在日华人,并积极为他们定购回国机票。在国内,出入境管理大队则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为归国华人办理签证。走下飞机踏上国土的那一刻,这些历劫归来的华人高呼“祖国万岁”。从钓鱼岛事件中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到地震中快速有效地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摘要: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自他而后,和陶诗的创作历代不乏其人,影响甚至远及国外。历代评论家对此也有褒有贬,争论不休。然而苏轼为什么会创作和陶诗,而且是在晚年,并用次韵的手法进行创作。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讨苏轼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史,苏轼本人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次韵手法到宋代的发展历程和苏轼本人对次韵手法的运用,以考察苏轼和陶诗创作的动机以及来龙去脉。 绪论 “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这首小诗是清初诗人杜濬的《咏苏东坡》。龚鼎孳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1]。又黄庭坚五古《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和陶诗”在文学史上早被人所注意,并且被当做苏轼晚年诗歌的一种代表而出现在人们眼前。 一、苏轼之前的陶渊明接受史 钱锺书先生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3]然而当我们考察宋前陶渊明诗歌接受史时,会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前辈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中。 陶渊明的挚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年在陶渊明死后为他撰写的《靖节徵士诔》仅仅提到了“文取旨达”[4]而已,沈约在《宋书》本传中虽然引用其诗赋,也无一语道及其文学成就[5],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论赞中论列历代五言名家时,同样无一语及陶,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浔阳三隐之一、“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6]这样一个隐士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朝野上下眼中。 嗣后,锺嵘《诗品》列其为中品,下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7]的评语,实际上排除六朝崇尚华美的时代风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陶诗一跃而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紧接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为他编集的过程中撰写了《陶渊明传》《陶渊明文集序》,对陶氏大加推崇,称其为“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8],并且在其编撰的《文选》中选入了陶氏诗文一共九篇,无疑大大推动了陶诗的转播与发展。所以我们能在江淹的诗中发现《拟陶征君田居》的诗题[9],表明陶在某些作家眼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风格的诗人形象存在了。 到了唐代,出现在盛唐的大诗人笔下的陶渊明,无疑更多的是隐士而非诗人,诸如“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戏赠郑溧阳》)、“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除此之外,暗袭陶诗典故的,如五柳、南山、北窗、黄菊等意象更是数不胜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0篇

31、刚柔并济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六、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 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 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七、“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 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考作文素材二:苏轼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 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 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1

新课标高考满分作文题目

新课标高考作文题目: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 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 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 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 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2 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 民族的脊梁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 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一生很平凡,他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们记住了他。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首先,莫以善小而不为。漆工是在做生意。从一般意义上讲,船主委托漆船,我保质保量,按时漆好,就完成了任务。船上的漏洞是在漆船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不在交易合约内。漆工悄悄把它补好,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责任比金钱更重要。漆工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发现漏洞,补没问题,提出加钱也 顺理成章。但漆工想到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责任。修复船的隐患同样是他的职责。漆工的行为让我们肃然起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们平安归来,心头阴霾烟消云散。送一大笔钱表达感激 之情是船主最原始也是最真诚的方法。漆工却用两句平淡的话婉言谢绝:“工钱已经给过了”,船的漏洞“那是顺便补的。”两句平淡的话,揭示了漆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贯低调助人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不计报酬,视信誉、责任为生命,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也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主义。救人生命,拒收一大笔钱,可见漆工的义利观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对金钱拜物教是有力鞭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社会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富豪,不是沟壑难填的贪官,不是只会数钱的富二代,而是漆工。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漆工”,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关于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关于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人们有权享受苦难,充实自己,锤炼自己,正如沉潜是为了更好的腾飞一样,苦难的存在也是为了让人生拥有更清晰美好的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喂以苦难 来两斤黄连,不加糖。 题记 小鹿柔软如苔的舌头急切地在掌心舔舐,猿猴灵巧的手爪贪婪地抓取着囊中的点心我们陶然于这喂食过程中给予的满足,怜惜于野生动物渴盼的目光,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它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于是,麋鹿的伶俐细腿愈发迟钝,猿猴逐渐失去了树间飞跃、逐抢蜜桃的姿态,没有学会觅食的小熊食了满腹的塑料袋后在冬季里悄然死去它们被喜爱着,却因这份喜爱而被剥夺了在自然中竞争、吃亏、受伤,继而成长的权利。正如那挣扎破茧的蛾被好心人帮忙剪破了茧壳,失去了与苦难相拼撞的过程,翅膀无法在剧痛中充血膨胀,只能作为一只羽化失败的巨虫俯在地上奄奄死去,再也不能化作亮丽的蝶冲向蓝天。 所幸,我们意识到了不从苦难中汲取的营养是多么单一,于是野生动物园旁的警示牌昂然立起,严惩的法规也纷纷建立。可又有谁在我们自己心中树一个禁止喂食的牌子?难道我们不像那无知待哺的动物一样,也正眼巴巴地盯着那来路不明的安逸,极力地张大嘴巴等待

馈赠吗? 是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喜爱野生动物正如同我们喜爱自己或者,可以称这种变了质的喜爱为溺爱与纵容。枕在不劳而获的天鹅绒中,我们没有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惕,却多了那身体强壮,东张西望的风筝人,我们没有了巴尔扎克那般勇于品尝苦难的缺口精神,却多了艾略特笔下虚浮而无所依靠的空心人。爱因斯坦曾把那没有理想,缺乏困难的贪图安逸享乐者的愿望讽刺为猪栏理想,我们的确已在蜜罐中泡得太久,可又怎能真正甘心做那连翻身都无力的家畜?要知道我们缺的并非饲料,而是以苦难喂食心灵的勇气。心也许会受伤,会流血,但那正是心的功能啊!毕淑敏如是说道,愈合之后,它必定会比以往更加强大。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正如罗曼罗兰所言,我们能喂给自己最好的食物,便是那苦似黄连的磨难。唯有此,才能锻炼出一条坚强的舌头,在尝遍天下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之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花蜜的香甜。 独立使人成长 某自然保护区出台的严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实则用心良苦。我想,此举旨在防止动物对嗟来之食过度依赖,意在培养动物独立觅食的能力。其实,在自然界,无论是被老鹰摔下悬崖才得以学会飞翔的雏鹰,还是只有挣扎后破茧而出才能够拥有美丽翅膀的蝴蝶,动物们无不都是在独立面对并解决困境后才得以成长从而更加强大。

2021年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善小而不为

2021年新课标卷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没有受到益处,反而带着“为善累、让别人去为吧”如此的心态而多数选择“不为”。殊不知,在出海的渔民因为一个小小的漏洞没有补,人行道上因为没有及时捡起的香蕉皮,都有可能会造成严峻的后果,假如漆工在给船涂漆的时候顺手拧紧了一颗螺丝,假如路过的行人顺手捡起那片香蕉皮,那么所有一切的严峻后果都可不能发生。但是,生命最经不住的确实是“假如”这两个字。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让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增加了一份浮躁,这种浮躁越来越表达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功利、更加势利、更加自私,而不记得了个人是处于社会那个大环境中的,没有谁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更加能显示出那个社会团体的温顺和温馨来。 随手捡起的一片香蕉皮,可能使过路的老人免于受到摔倒的危险,这是举手之劳,却是一份免于他人受苦的善念。也许某一天你生病了去医院看病,而主治大夫正是这位老人的亲小孩,正是因为老人的平安健康,这位大夫才能更加安心尽心的医治病人。也许如此假设带着功利性的思想,可生活中的因与果谁又能说明的通呢,“蝴蝶效应”不也正好诠释了这一点么。为“小善”的善念虽不带有回报的思想,可意外的收成欢乐,也是人一辈子中的一种幸福吧。 我们每个人差不多上那个社会中的一份子,那个社会是我们的大伙儿庭。家庭成员之间是有义务和责任为家庭尽职尽责和付出的,更况且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个善举呢。总有人在说,那个社会没有往常温顺了,到处高楼林立,玻璃砖瓦,人心都看起来隔着一片墙。但是,“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啊。没有付出,又谈何得到呢。给老人让个座,擦桌子时顺便把同学的也擦一擦,邻居出门时帮着看看门户,这些差不多上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情况,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许确实是如此一个小小的举动,关心我们周围的人解决了专门大的苦恼,假如每个人都能如此有心,那该是多么的美好啊!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一) 本周末,儿子的家庭作业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我喜欢这样的题目:有挑战,也很有想象的空间。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儿子已经在开始动笔了。我很想知道,他会写些什么呢。但是,我拿定主意,在他写完成之前,不要按奈不住自己,提前给他什么想法。 反过来,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题:如果这是我的作业,我会怎么写呢? (二) 首先,做一些随意的,但是适当的假设和推理: 苏东坡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人了。如果他们来到现代,肯定有多东西都没见过。 苏东坡会问陶渊明:家乐福是干什么的啊?什么东西叫法国啊? 陶渊明说:咱没见识过。走,去看看先。 .....

他们也没看过电影。放电影前,看见周围的人手里都拿个小盒子,凑在耳边说话。 电影放一半了,进入到卧室部分,苏轼说: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啊..... ..... 换了一部《后天》,陶渊明说:现代的人越来越不象话了,你看他们把气候搞成啥样了。能跟我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比吗?..... 信马由缰后,罗列出一些素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这两个人会是什么性格,他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会有哪些不适应,会有哪些冲突,或者可以接受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松散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想归想。最终,你得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形式串起来。给大家讲一个有点意思的故事。 讲故事,就是寻找一种叙述的结构: 你得有一种符合逻辑的讲述方式,把你认为重要的那点东西讲出来,让人们感觉是真的一样。 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 我打算借鉴或者说是山寨一下《非诚勿扰》的结构。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如果我们现在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很容易发现故事的叙述逻辑。 简单的说,《非诚勿扰》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谐终端机】是个引子。这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解释秦奋相亲的缘由。就跟后面故事要安排笑笑为第三者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叙述的合理性。 故事的讲述,首先要设置一些合理的背景,让人容易接受这样的假设,从而对故事的延续造成驱动的悬念。 故事的前提,如果设置的很好。读者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而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来说,故事的主角在合理的背景中可以自己活动、讲话,展开故事。 第二部分【相亲】是一种相亲大集合。各种相亲的场合堆叠在一起,有一种现实的对应感,不乏幽默的细节。 在这样的部分中,细节和重复,是叙述的基本要素。 细节可以跟人留下真实、幽默等等愉悦的情感。而重复可以象多棱镜一样,折射出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侧面。

[高考作文范文]今年高考满分作文6篇精选

原标题:今年高考满分作文6篇精选 今年高考满分作文6篇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它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该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新课标II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15新课标I I卷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篇 越平凡,越有风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当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相信很多人都会踌躇难决。三个人各有各的风采,同时,他们其实也代表了三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当然也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成绩和收获。小李,代表的是锐意创新,属于高层次的科学人才;老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代表的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技术工人;而小刘,则无疑应归入热爱生活、个性张扬的年轻“玩家”。但他却并非仅仅满足于自己游山玩水,而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用镜头记录下来,分享给千千万万的人,也因此给的人带来了快乐和感动。他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并拍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个人爱好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有受众欣赏和互动的文化现象。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与扬弃(一) 【内容提要】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关键词】辛弃疾;陶渊明;接受;扬弃 被称为词中之龙的南宋英雄诉人辛弃疾是以慷慨而有金石声的豪放词为人所接受的,但是大凡优秀的作家其作品的风格都具有多样性的特色,辛弃疾也不例外。除了豪放词,他还有一些闲适旷达词,其中咏赞陶渊明或是涉及到陶渊明的作品有很多。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弃疾诗文笺注》的统计,辛词中咏陶或是涉及陶渊明共计92首,占629首词的1/7多,另外辛诗中有19首涉及陶渊明,占140余首诗的1/8多。这样高的比例足见辛弃疾对陶渊明的关注程度,在有些诗词中他甚至直接以“渊明”自居,但是陶渊明的形象在辛弃疾的笔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辛弃疾对陶渊明思想的接受 钟嵘在《诗品》中将陶渊明冠以“古今隐逸之宗”的称号,这之后陶便多以隐士的形象为人认可和接受,而辛弃疾“是一位忠贞的民族志士”“亲冒矢石的战士”“又是一位战略家”①,是怀着“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的壮志豪情奋起于南宋的英雄。时刻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己任。有着如此强烈用仕之心的辛弃疾竟会在自己的作品里称颂陶渊明,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时代文化的影响。陶渊明在他所生活的时代里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有关他的记载较为详细的只有他的好友颜延之所作的《陶渊明诔》。对于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尽管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所持的是肯定的态度,但在《文选》中收录的却很少;钟嵘在《诗品》中虽然称他为“隐逸之宗”,却只将他归入了中品的行列,可见陶的品行和诗文在当时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直到唐代陶诗才为人所重视,但让陶的形象在士人心中崇高起来的是宋代人。宋人对陶渊明进行了高度褒扬,苏轼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辛弃疾在当时被人看作“坡少公子”,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苏轼极力推崇陶德做法不能不影响到辛弃疾。此外,宋代理学家朱熹、爱国诗人陆游与辛弃疾是挚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对陶渊明的评价也很高。辛弃疾身边友人对陶的推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二是由于辛弃疾与陶渊明有着一段非常相似的生活经历。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功利观都曾是他们二人青年时期的精神支柱,但是在实现这一理想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入世的路途发生了转折,于是二人都在42岁的中年时期闲退到了田园之中,有了二十余年的归隐生活。陶渊明在归隐后过的是荷杖田间、寄情山水、观菊品酒的日子,这种悠然的生活方式是他在理想破灭后对生命的重新解读。陶的人生境界使身在田园但内心痛苦的辛弃疾拓宽了视野,在农耕、赏菊、饮酒的过程中缓解了心中的愤懑,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这种重新解读后的生活状态也成为了他们在田园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有共鸣的前提和基础。促成辛弃疾穿越时空与陶渊明隔世唱和的关键因素在于“回归”。陶在仕途上经历了三仕三隐的反复,最终因为自己“性刚才拙,与时多忤”(《与严子等疏》)并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之一),而毅然辞去了彭泽县令。但是陶渊明的回归并不只是缘于自身的原因,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也是促成他归隐的重要条件。陶渊明形容当时的环境是“真疯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尔虞我诈、党同伐异、相互残杀的事情几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的世道已经不是大丈夫可以仕的环境了,从这个角度看,陶的回归也是出于不得已。这种由政治环境所带来的不得已也是辛弃疾归隐的情绪反映,他曾经和皇帝在金銮殿上共商国事,亲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征战岁月。但是

2019全国一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三篇

2019全国一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三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

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

2019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三篇

2019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三篇 导读:本文2019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9年山东满分作文:少年,到远方去 ——复兴中学2019年毕业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送别你们,鲜衣怒马,此间少年的你们,未来无远弗届的你们。和你们一样,我也见过红色跑道旁那排金黄金黄的银杏树,闻过生物园里如牛奶的栀子花香,青涩的笑声也吓跑过西墙角晒太阳的花猫。尽管如此,我们之间还是横亘着10多年的时光,银杏树,栀子花还在,只是,那只花猫是不是早已不在了?很多事情,和这只花猫一样,变了。 那时我们挂在嘴边的“理想”,是你们今天口中的“诗和远方”,既然成了远方,便是遥不可及吧。那时的我们豪情万丈,摩拳擦掌,被教导着,谨记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今天的你们记住的却是“拼爹”“富二代”,流行的是“佛系”“巨婴”,习惯转发“锦鲤”祈求好运,或是指望科技进步,一切交给人工智能。 说出这些流行字眼,我忐忑不安,心惊胆战。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再相信自己的双手?我多怕,怕你们已经浸淫其中,并且相信这便是生存之道,便是你们的真理和信仰。 如果,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什么才是方向,那么不妨

回头看看吧。 十年激战,千里狼烟中,赫克托耳似一尊雕塑屹立在晨风中,他回过头对守卫特洛伊绝望的战士说:“如果避而不战就能够永生不死,那么我也不愿冲锋在前。但是,人既然迟早要死,我们为何不拼死一战,反把荣誉让给别人?”试问,你怎么忍心?忍心放弃自己的双手,放弃亲力亲为,把未来和荣誉拱手让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某个黄昏去街巷走走,找到那个打称铺里的老师傅。他点起一盏灯,一毫一厘地刻着星戥,斤斤计较,只怕失之毫厘。系上秤砣,挂上秤盘,拿校物试着重,秤尾完美地平着,一寸不高,一寸不低,才能松一口气。他只相信自己的双手,这是必须誓死扞卫的权利。 谈何你死我活的战事,斤斤计较的称杆,哪怕是捏合饺子皮边,也要留下漂亮的指纹,才能算真正的美味呀。 你读过《诗经》吧,你听见了关关和鸣的雎鸠吗?你闻见了稻麦和泥土的香吗?感受到了镰刀齐口割下麦茬的神奇吗?这音乐声声,一代代咏于白露江边,舞于亭台月下,这是独属于中国文明的平和、安详和踏实。于是,我们看到,一群群荷着锄头,露水沾湿衣衫的人,在麦香中铸造着伟大,中国文化隆重登场,代代吟唱。 如果没有他们的双手,双脚,没有他们热烈的口舌和大脑,我该去哪里寻找如此美丽的山河? 于是,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于是,你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丈量过的;行过的江畔是苏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