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册教案

八册教案

八册教案
八册教案

小学英语第八册教学工作计划(陕西旅游版)

2012.2.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要求,由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教材编写组精心编写的。

本教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知英语,运用英语,既开发了学生智力,有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学英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的:

1.充分利用准备的教具和学具组织教学活动,巧妙利用实物、图片,使学生认知、巩固和练习新授的知识,并能听、说、认、读本册教材所要求掌握的单词。

2.把词汇教学融入会话中,在会话中让学生理解词义并学会使用。

3.把对话内容融入学生生活的情境中,以此突出重点,分散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对话,逐渐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自由交流的能力。

4.掌握本册教材所放录的歌谣和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5.本着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队学生所完成的课堂活动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些名胜古迹,能谈论一些旅游方面的话题,并能用英语向人询问或谈论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2.学会在自己家招待客人,并能很自然地谈论话题,比如购物等,同时会熟练运用一般将来时。

3.了解购物的话题,比如衣服的颜色、大小和价钱,在图书馆向管理员借书时的交谈等及相应句型。

4.会就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来叙述,同时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及过去式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用法,并掌握以“how”引导的感叹句的基本形式及其用法。

5.掌握一些简单常见的动物名称、植物,并能用英语描述自己所见的自然景色。

6.会表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打算从事的职业,并掌握相应表述的句型。

7.了解关于水的情况,并能用英语表述,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课时安排:

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本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使用,按每周三个课时(即三节四十分钟)进行。

所需教具:

教学磁带,听力磁带,教学VCD,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本学期为学生步入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第二学期,集中要求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很强,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所有学生学习基础水平属于中等偏上,还有个别学生为新转来的学生,他们相对基础较差,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锻炼和培养,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所进步,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手段:

1.利用实物、图片、词汇卡片等,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在兴奋刺激中学习单词,解单词,记住单词。

2.利用示范表演,师生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环境,进行角色表演,逐渐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利用演唱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培养学生兴趣。

4.在每课结束后及时小结,总结教学得失,并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感悟及时记录,也可补充新的教学材料。(即后记)

教学进度表(八册)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节次备注1 2.15-2.16

1 2.17 —2.21 Lesson1:Xi'an is a beautiful

city.

2 2.24—2.28 Lesson2: I am a visitor here. 3

3 3.3—3.7 Lesson3: How was your trip? 3

4 3.10-3.14 Lesson4: We’re glad to have her

at home.

3

5 3.17—3.21 月考(一)

6 3.24—3.28 Lesson5: Thank you for having

me!

3

7 3.31—4.4 Lesson6: I want a CD. 3 清明节

8 4.7-4.11 Lesson7: My mother is looking

for a dress for me.

3

9 4.14-4.18 Lesson8: In the liabrary 3

10 4.21-4.25 期中复习

11 4.28-5.2 期中考试劳动节

12 5.5-5.9 Lesson9: How long may I keep the book?

3

13 5.12-5.16 Lesson10: How happy we were!

14 5.19-5.23 Lesson11:I love animals! 3

15 5.26-5.30 Lesson12: Take care of the trees!

3

16 6.2-6.6 月考(二)端午节

17 6.9-6.13 Lesson13: I want to be a farmer

in the future.

3

18 6.16-6.20 Lesson14:Water 3

19 6.23-6.27 期末复习 3

20 6.30-7.4 3

21 7.7-7.11 期末考试

22

Lesson 1 Xi’an is a beautiful city.

教学内容:

本课谈论的是旅游方面的话题,对话内容侧重于旅游前的准备活动。通过学习使学生乐于并能主动和别人用英语谈论旅游的话题。学生要掌握一些和旅游活动相关的句子和短语,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 Who will take you there?\Are you ready for your trip?\ have a good time.还有学生要会说一些旅游景点的名称。例如,Qin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兵马俑),the Gteat Wall(长城), the Bell Tower(钟楼), the West Lake(西湖)。

教学课时:3

教学目的及重难点分析:

1.会说会用这些句子:

Where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to …(名胜古迹名称)Who will take you there?

2.能听懂会说会用名胜古迹名称:Qin 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Bell Tower; the Great Wall; the Weat Lake.

3.理解会用一般将来时态的两种表达法:I?m going to …\ I will…

4.会说会用常用语:take a picture of…\ be ready for \have a good time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景点照片或CAI 课件图片:兵马俑,钟楼,长城,西湖等。

2.同学们准备一些和爸爸妈妈一起照的景点合影。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教师通过手偶A和B的对话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句型和重点短语。

A:What are you doing now?

B: I?m buying a train ticket. Why are you here?

A: I want to buy a train ticket, too.

B: Where are you going?

A: I?m going to go to Sichuan.

B: Who will take you there?

A: My brother. Where are you going?

B: Beijing. I?ll visit my grandparents.

A: Beijing is a famous city. Do take more photos and have a good time.

B: Thank you . The same to you.

A: Goodbye.

B: Byebye.

2. 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教师利用CAI课件上的景点图片或是照片讲解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

1)景点词汇教授。

教师播放CAI让学生感知图片,然后出示各个景点照片一一教授。教师用简单的句型描述一个景点,让学生们猜猜那是什么。

e.g It?s very famous and great.

It?s in Xi?an.

It?s about the Qin Dynasty.

从而引出秦始皇兵马俑,教师教授英文单词----- Qin 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Bell Tower 钟楼

The West Lake 西湖

The Great Wall 长城教法从上。

教师可以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景点所在的城市,并用形容词来修饰这些景点。

This is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 t?s in Xi?an.

It?s famous and great.

This is the Bell Tower.

It?s in Xi?an.

It?s famous and beautiful.

This is the West Lake.

It?s in Hangzhou

It?s famous and nice.

2) 语言点讲述

1. 教师拿出一张照片,询问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picture.或It?s a photo. 从而引出短语照相take a picture of some place\ take a photo of some place . e.g take a picture\photo of the Bell Tower

课文中在take some pictures 之前加上do, 用来加强语气,可理解为“一定要”。For example,Do take some pictures of The Bell Tower when you are in Xi?an.

2. be ready for sth (为…做好准备)

例如:Are you ready for English test?

3. have a good time ( 玩得高兴) 还可以说have a nice\wonderful time.

3) 语法点讲述

教师将语法点进行讲解,一般将来时态是指在将来时间发生的事情和动作。有两种表达法:be going to do something\ will do something

教师出示各个景点图片,师生互动,进行问答练习。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go to Beijing.

Who will take you there?

My father will take me there.

3.小结

本课重点学习了著名景点的名称,要求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景点名词,并且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来修饰。

4.巩固练习

1)听录音跟读对话;

2)分角色朗读对话;

3)学生自由进行对话练习,也可上台表演;

4)做《活动手册》第四、六大题。

5.作业:背诵并抄写对话内容,并在实际情境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对话,了解更多的名胜。

2.通过学习更熟练地了解和掌握旅游方面的话题,如:问路、向他人提供或者寻求帮助等的英语基本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词句: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 ,the Mount Tai ,

I'm new in sp.

Welcome to sp.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sp.?

Go along the street and you'll find it soon .

2.创设实际情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

教学用具:

旅游用具,照相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和学生一起唱歌或说歌谣,可以边说边唱边做动作。

2.复习并介绍更多的名胜。

3.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Let?s practise (Ⅰ)进行对话。

4.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二)新授

老师可以装扮成一位旅行者的样子和学生进行对话,其中要涉及到下列词语:

The Great Wall ,the West Lake ,the Mount Tai ,

I'm new in sp.

Welcome to sp.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sp.?

Go along the street and you'll find it soon .

(三)巩固练习

1.熟悉对话内容,师生分角色练习对话Let?s practise (Ⅱ),然后学生之间可以本课提供的旅游点进行自由对话。

2.鼓励学生装扮成旅游者上台表演。

3.做《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四)作业:

1.背诵所有对话,和其他人进行对话练习。

2.默写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I can't wait”这首韵文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了解其他一些国家的英文名称。

3.掌握句子I've never been to ...和I'm leaving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4.能听懂、会说所学韵文。

活动内容:

学习韵文,了解生词的含义并掌握巨型

I've never been to ..

I've never seen ...

I'm leaving ...的含义及用法。

活动准备:

收集韵文中出现的不同国家、地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热身:

1.学生听书上的第二页录音部分内容,并且重复。

2.老师指着书上第四页的图,和学生分角色进行会话练习。

3.学生三人一组,轮流指图并根据所指的图进行对话练习。

(二)学说韵文:

1.老师出示已准备好的图片,问:Where is it ?学生回答。老师接着说:I've been to Beijing,but I've never been to England 。简单介绍have \has been to sp. 和have\has seen sth.\sb.结构的意思。

2.跟录音说韵文。

3.老师出示不同国家或地域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说相关的句子。

(三)听力训练:

做《活动手册》上的听力练习。

(四)作业

1.听录音并重复所学韵句。

2.背诵所学韵文。

3.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新内容。

后记:

Lesson 2 I am a visitor here.

教学内容:

本课谈论的仍然是旅游话题,但侧重与在旅馆里,服务员和旅客之间简单的对话。学生要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 Is it the first time you come to…?\ How did you come here?同时学生还应该掌握个别国家名称,例如England,America,Australia 和France。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

1. 会认会说会用会写以下有关国家名称的单词

England, English, Austraia, Australian, France, French.

2. 掌握会说会运用以下句型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Is it the first time you come to…?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self here.

How did you come here? I came here by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情,礼貌,积极,友好的待人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听说读写关于国家名称的单词England, English, Austraia, Australian, France, French

和visitor, hotel.

学习并掌握对话内容,相互之间进行模拟练习,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着重掌握以上教学目标里的重点句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课文中涉及的关于国家的图片,地图或地球仪。

学生准备自制的关于国家名称的卡片以及交通工具的卡片

教学过程:

1. 热身(Warming up)

教师通过和手偶对话来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

A:My name is John. I?m a visitor here.

B: Welcome to our city. Can I help you?

A: I have visitied Qing 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 t?s great. Where can I go else?

B: You can go to see the Bell Tower. It?s in the center of Xi?an.

A: It sounds great.

B: Is it the first time for you to come to Xi?an?

A: Yes. Xi?an is a great city.

B: Excuse me. Where are you from?

A: I?m from America.

B: I hop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here.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It?s my pleasure.

2.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教师利用手中的卡片和教具来教授本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以及语言现象。

教师向学生讲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学习如何在旅游时和旅客进行简单交谈,如何向别人询问国籍以及旅游出行方式等。

首先来学习如何询问别人的国籍,有三种问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句子)

1.Where are you from?

2.Where do you come from?

3.What?s your nationality?(国籍)

所以回答也就有三种答法:(写出来)

1.I?m from …

2.I come from…

3.My nationality is…

在答句后面一般要跟国家名称,教师出示自己的国家名称图片,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国家名称和关于这个国家的两类词汇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在拼写和语音上,

For example,

中国———China (Chinese 中国人的,汉语)

英国———England ( English 英国人的,英语)

法国——France (French 法国人的,法语)

澳大利亚———Australia (Australian 澳大利人的)

美国————America(American,美国人的)

所以当别人问起你来自哪个国家时,你可以有两种回答的方法:

I?m from China. I?m a Chinese.

I?m from Australia. I?m an Australian.

接下来我们要询问别人的出行方式时,我们可以说

How do you come to…? 教师将这个重要句型写在黑板上,在回答时,我们要用副词短语“by…”

(出示短语)by bike ------ 骑自行车

by car----- 驾驶汽车

by bus---- 乘公共汽车

by plane ---- 乘坐飞机

by ship --- 乘坐轮船

on foot---步行

教师出示关于交通工具的图片先让学生来复习,然后师生之间可以有一些简单的对话.

A: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by bus.

A: Hpw did you go to work?

B: I go to work by car.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之间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猜猜看游戏。教师可以拿出地图或者地球仪,指着上面的城市来进行询问。

A:How do you go to Hainan?

B:Maybe I go there by train.

A: How do you go to Sichuan?

B: Maybe I go there by train.

在课文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短语“enjoy yourself”

(出示短语和意思)玩得开心。

教师向学生解释这个短语和‘have a good time’意思一样。一般用在祝福别人旅途愉快时。

3.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旅游的一些基本用语,还学习了如何向别人询问国籍,进行名词和形容词的区分。同时对别人的旅途进行简单的询问,例如询问别人的乘车方式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完成Let?s practise (Ⅰ)、(Ⅱ),进一步掌握下列句子:

Is it the first time you come to ...?

How did you come here? By ...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come to...

Where are you from? We're from...

教学重难点:

1.着重掌握句型:Is it the first tim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

2.运用所给词语和句型自由做替换对话练习,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情景中。

教学用具:

教具:录音机、磁带、图片、旅游帽、旅游包。

学具:收集关于England,America等各个国家的图片或照片,旅游帽,旅游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生一起说上节课所学的改编过的chant。

2.放录音,学生看着课本第7页的图,复习这些国家名。

3.放录音,听课本第6页的对话,并让学生重复每句话。

4.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自己设计的对话。

(二)新授

1.教学How did you go here? By ...

2.教学How did you go to ....?

3.老师装扮成a visitor ,并且说: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come to Hangzhou. I'm from France .

4.请一些学生到台上来,也装扮成来自其它国家的旅游者,练习所学句型,介绍自己是第一次游览某一座市,并且告诉大家自己来自哪个国家或国内某地。再询问How did you come here?(By ...)

(三)巩固练习:

1.男女生进行对抗练习比赛。

2.做《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第三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chant,活跃课堂气氛。

2.掌握句型:Did you ever see a ...?

3.“四会”词:traver, visistor。

活动内容:

1.学习并练习句型:Did you ever see a ...? Go this way or that way.

2.了解traver,和visistor 的区别。

3.熟练说、唱第10页chant .

活动准备:

师生准备录音机,磁带,旅行包,旅行帽。

活动过程:

(一)复习热身

1.集体朗读上节课所学的两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练习两组对话。

(二)学说韵文

1.放录音,学生听并指出书上第10页chant 中相应的每句话。

2.学生听录音并重复。

3.解释这首chant的含义。

4.学习这首chant.

5.让几位学生上台来装扮不同年龄、性格、特征的人物从教室的某一条过道走过,其他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三)听力训练:听力内容(略)

(四)作业

1.听录音并说chant。

2.将所学句子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背会所学chant。

后记:

Lesson 3 How was your trip?

教学内容:

前两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旅行前和旅行过程中的相关对话。这一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用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在旅程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例如旅游感受How was your trip to…?\天气Was the weather OK?\所见What did you see in the city?\ 食物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说会写会用以下单词enjoy, weather, delicious, trip.

2. 询问别人旅游感受的一些句型

How was your trip to …?

It was great. I enjoyed it.

谈论天气所需要的一些句型

Was the weather OK?

Yes, but a little bit hot.

谈论所见所闻的一些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Very delicious.

学生不但要理解会说以上的一些基本句型,还要能灵活运用在情景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 学生能做到会听会说会认会写这单词enjoy, weather, delicious, trip.

2. 通过学生之间的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询问别人旅游感受的句型,并能在模拟对话中灵活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和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教师通过和手偶之间的模拟情景对话来引出本课的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

A:How was your trip to Beijing?

B: It was wonderful.

A: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Is the weather OK?

B: Yes, but it was a little cold.

A: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city?

B: I saw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and so on.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B: Very delicious.

2. 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教师通过自己准备的单词卡片来对本课进行教授。

1) 首先,教师出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快速抢答,说出这些景点的名称。然后通过景点来复习城市名称。

T:出示长城的图片

S:It's the Great Wall.

T:出示兵马俑的图片、

S:It?s the Qing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T: 出示西湖的图片

S:It?s the West Lake.

T: Where is the Great Wall?

S : It?s in Beijing.

T: Where is the Qingshihuang?s Terra-cotta Warriors?

S:It's in Xi?an.

T: Where is the West Lake?

S: It?s in Hangzhou.

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师讲授在本节课中我们要学习如何询问别人的旅游感受,旅游时的天气,旅游时的所见及食物。

当我们想要问别人旅游的感受时,我们可以说

How was your trip to …? 教师将这个重点句型在黑板上写出来。

我们可以回答It?s great.\It?s wonderful. 太棒了!I really enjoy it. (出示单词enjoy 享受) 学生跟读学习单词。

我们还可以回答It?s just-so so. 很一般!

2)教师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来引出下文的学习,出示北京长城的图片,并且用水彩笔现场在上面画一个太阳,然后问学生天气的状况。依次类推,在西安兵马俑上画出云朵,在杭州西湖上画出雨滴。从而引出询问天气时的句型,我们可以说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Was the weather Ok?

我们可以回答It was very cold.\It was a little cold.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

S: It's warm and sunny.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Xi?an?

S: It?s cloudy.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ngzhou ?

S: It?s rainy and wet.

3) 当我们想要问及旅游的所见所闻时,我们可以说What did you see in that city?

我们可以回答I saw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出示短语places of interest 名胜古迹)For example, the Great Wall(长城),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

当我们想要询问旅游所在地的美食如何时,我们可以说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我们可以回答It?s very delicious. (出示短语delicious food--- 美味的食物)

3. 小结

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旅游的话题,包括旅游的总体感受,所见所闻,天气和美食等。我们学习了问和答的基本句型。

4. 巩固练习

教师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编一组对话,谈谈各自旅游后的感受,教师可以挑选出几组来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向别人介绍并描绘某个城市的特点。

2.“四会”词句:friendly, city, crowded

Did you enjoy your trip to ...?

How was the weather ?

It was very ...

What do you think of ...

It is (They are)...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向别人介绍并描绘某个城市的特点。

2.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词句。

教学用具:

一些城市、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全班分角色朗读上节课所学对话。

(二)新授

1.用图片介绍并学习生词:a beautiful city, crowded, delicious food, friendly。

2.师生问答:

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and Haikou?

Do you enjoy your trip to Beijing?

How was the weather ther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there?

(三)巩固练习

老师和学生一起做Let?s practise (Ⅰ)、(Ⅱ),完成练习。

(四)作业:

1.复习课本第13、14页内容。

2.能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于实际活动中。

3.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新内容。

第三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学唱歌曲Oh me! Oh my!

活动内容:

1.学习新歌,并掌握其歌词大意。

2.通过完成《活动手册》中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内容。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热身:

1.请几个同学试用所学词句介绍某个城市的特点。

2.师生共同根据课本第13页的图画,描绘Beijing和Haikou两座城市。

3.男女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复习第14页的对话内容。

4.老师说:I like to travel.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二)学唱歌曲:

1.听一遍录音,请学生跟着学唱。

2.老师和学生讨论歌词大意。

(三)听力训练

(四)作业:

1.听录音并复习歌曲内容。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根据所学歌曲排练一个文艺节目。

后记:

Lesson 4 We’re glad to have her at home.

教学内容:

这一课主要谈论的是招待他人在家中做客的话题。其中涉及到‘谁将要到家做客’…will come to our home. 本课主要谈论到别人家做客或在某个节日前的准备。还有关于购物的一些常用语:go shopping\ a shopping list\ a supermarket\ a shopping basket.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说会写会用以下单词 a shopping list, a supermarket, a shopping basket

2. 通过学习本课,学会怎样为某事做准备。

You?d better do…

We?re glad to have her at home.

Would you like to …?

Yes, I?d love to.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并灵活运用邀请别人的句型

Would you like to …?

You?d better…

2.学习并熟练掌握对话内容,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出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录音机,磁带,本课单词卡片,

学生准备学具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教师通过和手偶之间模拟的对话引出课文内容。

A: Ling Dong, get up! It?s 8 o?clock!

B: What?s the matter, Mum?

A: You?d better go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me. We haven?t got enough food and vegetables.

B: Will someone come to our home today?

A: Yes. This afternoon Alice will come to our home.

B: Who is Alice?

A: She?s your aunt?s daughter.

B: Where?s she from?

A: She?s from America.

B: Oh. I see. Mum, Wait me for a moment.

2.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教师通过准备好的单词卡片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重点句型:… will come to our home tomorrow. We?re glad to have her at home.\ Would you like to …\We?d better…重点短语:go shopping\ a shopping list\ a supermarket\ a shopping basket

1)学习邀请别人做某事和对别人的邀请表示感谢的一般表达方法

T: 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如何在别人来家造访之前作准备。For example, John will come to our home tomorrow.

这里我们用一般将来时态表示将来要发生的事情。

如果想要对别人的造访表示欢迎,可以说:We are glad to have you at home.

这里我们可以将‘glad’换成其他单词。

(出示句型)We?re glad to have you at home.

We?re happy to have you at home.

It?s nice to have you at home.

它们都表示相同的意思:你能来我们家我们很高兴。

T:当我们想要邀请别人去做什么事情时,我们可以说…Would you like to …?

这是一种委婉的语气,用来对别人提出建议。

For example,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购物吗?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me?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超市吗?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句型和答句

Would you like to …?

肯定回答Yes, I?d like to.

否定回答No, thanks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以上句型,可以让学生两个人一组打电话商量本周末要做的事情,可以用Would you like to …? 教师还可以让同桌两个人进行造句练习,一个人用动作和手势来表示不同的活动,另外一个人用Would you like to …?来造句,For example, A做出踢足球的动作

B:Would you like to play football with me this weekend?

A: No, thanks .

B做出画画的动作

A:Would you like to paint with this weekend?

B: Yes, I?d like to.

2) 学习去超市购物时经常用到的短语和句型。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在超市购物时的一些常用句型。

教师出示这些短语的卡片,

(出示图片go shopping,购物)

(出示图片supermarket,超市)

(出示图片a shopping basket, 购物篮)

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我们经常会因为要买的东西太多而忘记。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购

物单。

(出示图片s shopping list, 购物单)

所以我们经常会说…We?d better make a shopping list?. 我们最好制作一个购物单。

教师进行讲解,…We?d better make a shopping list?的原型是

…We had better make a shopping list?

表示对别人的强烈建议,For example

We?d better go shopping.

You?d better take a shopping basket.

教师快速出示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巩固复习有关短语。

3.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英语中表示建议的两个句型,其中有和别人一起商量来决定的表达法‘Would you like to …??意思是你愿意做……还有表示强烈建议别人做某事的表达法‘You?d better …?意思是你最好做……

4. 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学习操练这两个句型

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来玩猜一猜的游戏。一个学生想好自己周末要做的五件事情,另外一个学生来猜。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

B: Yes, I ?d like to.

A: Would you like to learn English this weekend ?

B: No, thanks.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场景,学生用You?d better 造句。

T:I t?s raining heavily.

Ss: You?d better take an umbrella.

T: I am so tired today.

Ss: 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y this evening.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话练习,进一步学习谈论购物,准备各种礼物的话题。

2.掌握句型:What shall ...do for...? We'd better...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训练句型:What shall ...do for...? We'd better...

教学用具:

篮球、书包、文具等可用作礼物的物品或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师生共同讨论Let's pracse(I)

2.自由组合,在三幅图中任意选择一个做对话,然后,邀请各组上台进行表演。

3.师生一起讨论Let's pracse(II)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4.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全班一起进行对话,老师纠正发音。

5.学生看课本第19页的图,根据图和所给的词补全对话。老师检查答案并进行必要的讲解。

(三)巩固练习

1.做19页对话练习,并反复练习和拓展。

2.做《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四)作业

1.朗读课本第19页的三段对话。

2.抄写这三段对话内容,并用句型What shall ...do for...? We'd better...造句。

第三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对话内容。

2.能听懂,会说第20页的chant.

3.理解chant内容。

4.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1.理解chant中每句话的意思。

2.听说chant,并做动作,加深理解、记忆。

活动过程:

(一)复习热身

1.老师和学生根据课本第19页的图,分角色进行对话,然后互换角色。

2.集体朗诵第19页三段对话。

3.请个别学生任意选图,并根据所选图的内容进行对话表演。

(二)学生韵文

1.师生一起听课本第20页这首chant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chant内容,使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3.学生练习说chant,老师纠正发音。

(三)听力训练

(四)作业

1.听录音,说chant.

2.背会并默写market一词。

后记:

Lesson 5 Thank you for having me!

教学内容: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在内容上有所联系,谈论的都是到别人家做客的话题。但是本节课更侧重于“对别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Thank you and your …for having me.\ It was really nice and delicious.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录音和朗读学习,能够很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仿照对话内容进行模拟对话练习。

2. 理解会说会用会写以下重点单词。

A big dinner, nice , delicious

3. 能够理解会说会运用对别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的句型。

It?s time I must go now.

Thank you and your … for having me.

It was really nice ang delicious.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 理解会说会用会写两个短语

A big dinner, nice and delicious

2. 在学习课文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能仿照对话进行运用。

3. 能够会说并且熟练运用对别人热情款待表示感谢的句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单词卡片和磁带。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1. 通过手偶之间的对话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After dinner, A is watching TV in the living room. B takes some fruits for her. They are talking to each other. 吃过晚饭以后,A在客厅里看电视。B给她端来了水果。他们在一起谈话。

A:Help yourself to some fruits, please.

B:Thank you. I?m very full.Today we have a big dinner.

A: It was really delicious.

B: I?m glad you can say like that.

A: Oh, I think it?s time for me to go now. Thank you and your parents for having me. It?s nice of you.

B: You are welcome.

A: Thank you and your parents again.

2.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1) 本节课我们将要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对别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在招待客人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短语Help oneself to…(出示短语,Help oneself to,自己随便用点……)

Help yourself to some fruit, please. 请随便吃点水果。

For example, Help yourself to this dish.

如果你已经饱了,但还是要对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 No, thanks. I?m full. We had a big dinner.这是一个常用语,我们在别人家吃饭或是在餐馆吃饭都能经常用到。(出示单词‘full?饱的,a big dinner, 表示丰盛的晚宴)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关于吃饭的单词:

早饭breakfast

午饭lunch

晚饭supper

一日三餐meal

丰盛的宴会dinner

2) 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款待,一定要当面表示感谢或者事后打电话表示感谢,这是一种礼貌的做法。It?s nice and delicious. (出示生日蛋糕的图片,美味好吃)

我们还可以说… Thanks for having me.?在这个句子里,‘have’是招待的意思。所以我们还可以说… Thank you and your parents for having me.?

3.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西方人的一个重要礼仪,那就是在接受了别人的款待以后,我们一定要记得事后通过打电话或是其他方式表示感谢。这里我们学习了几个比较简单但是非常实用的表达法。

It?s a big dinner.

It?s really nice and delicious.

Thank you and your parents for having me.

4.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结合上一节课邀请别人做客的内容和本节课对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的内容,让学生编对话来进行练习。

5.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听录音学习课文(播放课文录音)

A:Did Alice and Li Shan have a big dinner?

B: Yes, they did.

A: Was Alice grateful?

B: Yes, she was. She was very grateful forLi Shan?s parents? having her.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句型:Thank you for ... It's really ...

I must go home now. You're so...

Thank you and your parents for having me.

2.熟练运用以上句型,并反复进行练习。

3.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并运用句型:Thank you for ... It's really ... You're so...

教学用具:

故事书、一束、新书包、新笔等。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老师和同学一起唱歌、说chant或一起做律动。

2.老师向学生借一支笔:May I use your pen?用后归还时说Thank you for your pen.那位学生回答说:You're welcome.

3.让学生模仿老师,和其他同学做同样的对话练习。

(二)新授

1.让学生看Let?s practise (Ⅰ)的图画和对话内容,师生一起朗读。

2.师生就下面两幅图进行对话练习。

3.学生写出所有的对话。

附:参考对话

A: Read the model carefully and watch the pictures. Then make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1) A: Hi, Jack. Are you free this afternoon? I?m going to play volleyball with my friends.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B: It?s great. I?d like to.

A: So when should we meet?

B: What about 4:30?

A: So we need to go now.

B: Let?s go. I can?t wait.

(2) A: Hi, Tom. Are you free now? I?m going to go fishing soon?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B: It?s wonderful.

A: Oh, it?s 5:00. It?s time to go now.

B: Let?s go. I can?t wait.

(三)巩固练习

1.老师领读以上对话,学生跟读几遍,边读,边指出相应的图。

2.学生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实物进行以上对话练习。

3.看Let?s practise (Ⅱ) 的感谢卡,自己也仿照它制作一张。

附:参考感谢卡内容

Dear Jack,

I?m really happy that you can write for me. I felt glad when you were at my home. The food we had together was so delicious and the days we spent together were so happy. I?m looking forward to meet you again.

Welcome to come to our city again.

Li Xiao

4.做《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第三课时(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对话。

2.能听、说、读、写第25页chant的内容。

3.理解这首chant的含义,并谈论自己真正的好朋友。

活动内容:

1.学习这首chant: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2.扩展话题,谈谈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老师带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热身

1.老师和学生互相打招呼。

2.让学生看本课Let?s practise (I) 的对话内容,师生一起朗读对话,然后,让学生两两上台进行对话表演。

3.师生一起朗读本课Let?s practise (Ⅱ) 的感谢卡,然后让学生仿照它自己制作一张。

(二)学说韵文

1.师生对话

2.老师向学生解释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你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放录音,学生听后跟读。

4.让学生看课本25页的图,师生讨论。

5.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的朋友是怎样在自己有困难时帮助自己的,以及自己是怎样在他人有困难时提供帮助的。

(三)听力训练

(四)作业

1.听录音,复习chant.

2.写一段关于和朋友之间是怎样互相帮助的短文,建议围绕“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一话题。

3.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后记:

Lesson 6 I want a CD.

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谈论的是买东西的话题,侧重于谈论买音像用品CD等等从而展开这个话题,买什么CD,关于流行歌,还是民族乐,中文的还是外语的,是谁唱的,多少钱,等等。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理解并且能熟练在生活中运用对话中的基本句型。

Can I help you ?

Yes, please.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or …?

I like … better.

How much is it?

It?s …

2. 理解会说会用会写以下单词:

A pop song, a tape, a CD, foreign, cheap, folk music.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听,说,读,写以上的四会单词。

2.理解会说会用关于在商店买东西的常用句型。

课前准备:

教师用CAI 课件准备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以盒CD,磁带和录音机。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教师通过展示两个手偶(顾客和售货员)之间的对话来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A: Can I help you?

B : Yes. I want a CD about folk music.

A: We?ve got many CDs about folk songs.

B: It?s great. Can I have a look?

A: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foreign ones or Chinese ones?

B: I like foreign folk songs better.

2020精选小学数学教案

2020精选小学数学教案 将学生置于情境教学中,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数学教案1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94-95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以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面积 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 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动手尝试探索。 (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小学数学教案2 ]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创设情境以奇取胜,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领航者。以问题去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是我在这节课上力求体现的。数学化的情景(几个残缺的三角形)一开始

第1课聚聚散散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八册(全册) 目录: 1:聚聚散散2:小圆点的魅力3:黑与白4:主体与背景5:冰川与晚霞 6:画嗅觉7:卡通画8:双胞胎9:藏书票10:我和我的小伙伴11:那一刻的我12:愉快的春游13 :哪些是相同的14:千变万化的帽子15:飘来飘去的小岛 16:迷宫17:电脑美术18:会游的玩具19:光的魅力20: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 第1课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 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 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 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 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 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 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幼儿园优秀数学教案模板

xx优秀数学教案模板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优秀数学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xx数学教案一:梯形在哪里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经学习了关于图形的有关知识,并且也非常的喜欢图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认识梯形》这个活动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 2、具有初步的观察力、想象力。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愿意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子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

学具:给图形宝宝涂色一组、正方形、长方形白纸若干、剪刀若干、蜡笔一盒、不同形状的卡片若干、铅笔若干,印尼2份、操作单若干、夹子每人一个。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活动过程 1.有趣的房子。 (1)巩固认识长方形。 教师出示房子图:这是什么?房子的墙是什么形状的? (2)认识梯形。 ①教师:房顶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图形和长方形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②引导幼儿比较梯形和长方形的外形特征,说出两个图形的异同: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事不一样长的。 ③教师出示多种图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 教师:这些图形里哪些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其基本特征。 2.梯形在哪里。 (1)教师:“想一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像梯形?”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像不像梯形?”

关于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随笔

关于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随笔 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最新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随笔1 大班数学活动铺垫子(面积守恒)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铺垫子(面积守恒)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长方形每人5个三角形若干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设疑(教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 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办法证明谁大,谁小? 小结:这两张纸到底谁大?谁小?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如果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 二、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 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并把你的图案的形状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拼出了那些图案。你们拼出的图形都用了几块小长方形。我们都用了5块,说明这些图形都是一样大的。 四、幼儿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手中有什么?这三角形有多大吗?请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为什么? 现在,也请你们用三角形和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形,并把图形的形状和你使用了几块长方形几块三角形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活动延伸: 师:在小朋友的操作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活动反思: 数学****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优质公开课大班数学教案随笔2

创意美术教案

创意美术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黑色颜料教案 大西瓜 活动目标: 学习手指点画,感知红色,白色和黑色,培养幼儿对玩泥和玩色的兴趣。 活动形式:小组或区域 环境材料: 画有西瓜图案的纸,白色橡皮泥,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西瓜瓤”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西瓜籽时,分泥是难点,西瓜籽大小要适宜,这时可以给予示范和帮助。 如果有的幼儿西瓜籽做得过大,可让幼儿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然后再分泥效果会好些。 3、引导幼儿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西瓜籽,提醒幼儿手指按下去后马上提起来。 幼儿在点画西瓜籽时。可引导他们“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同时比较一下整个手指按下去和轻轻点一点的两种西瓜籽的样子。 4、一起来尝尝大西瓜。

观察评价:观察比较两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是否能遵守相应的规则,活动后可让幼儿说说对两种不同方式来做西瓜籽的感受。 小蝌蚪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幼儿学会用点画的方法画蝌蚪。 准备: 1,装着水草、蝌蚪的玻璃瓶6个。 2,纸,装墨水的盘子6个。纸巾,棉签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教学: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些什么变化(引出小蝌蚪) 2,教师给每组发放蝌蚪,请幼儿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大脑袋,黑身子,长长的尾巴。 3,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先用大拇指点一下墨汁,然后印在纸上,最后用棉签添上尾巴。可以多画几只并添上水草。 然后用纸巾擦手。 4,发放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

拓展: 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并对小蝌蚪放生。 可爱的瓢虫 一、目标:1.学习手指点画的方法。 2.培养美术活动的常规。 二、准备: 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黑色颜料,抹布,贴有范例的背景图。 三、重点与难点: 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点在瓢虫身上,手指不要来回蹭。 四、过程与指导: 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宝宝最漂亮” 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 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 教师:“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上花衣裳。)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先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位置点下去,点上以后就把食指拿起来,不要来回蹭,以免弄脏画面。黑点分布要均匀,点完以后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篇.doc

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 三、小结全课,勉励学生。 1、肯定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告诉学生灵巧的双手是自己锻炼出来的,敢于动脑动手才会有所创造。 2、鼓励学生课外尝试纸条穿编其它的图案。 第六课 命题画 植树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学具: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 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命题画 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数学优秀教案课程修订稿

数学优秀教案课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2页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苹果(一个平均分、一个不平均分)、1号学具袋(不同形状大小的纸片、吹塑纸、橡皮泥)和2号学具袋(纸条、纸片、软铁丝)等。 学生准备:彩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奇妙的问题想请教大家,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美好世界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妈妈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我们呱呱坠地,便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想不想来看看咱们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学生对于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感觉很惊奇,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观察胎儿图,发现一半。 课件出示胎儿图,瞧!这就是八周大小的胎儿,看到我们好玩、可爱的样子,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胎儿时期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其它部分也占整个身长的一半。教师追问:一半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操作学具,理解一半(回顾平均分)。 学生解释。(师拿一个苹果,从中间切开。)问其中的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是)为什么像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一半)(师拿一个苹果,故意切出一半大一半小)这一份是整个苹果的一半吗(不是)为什么只有怎样分才可以说是“一半”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来理解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借助了身边的实物苹果来理解“一半”,自然引出“平均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一半”。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2.创造符号,表示一半。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个物体可以用数字“2”表示,那这“一半”该怎样表示呢?课件出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表示一半吧!(可以用图形、符号、数字或实物等。) 学生自由想象,创造符号,教师巡视。

幼儿园美术课教案_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_幼儿园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课教案_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_幼儿园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课教案篇1:中国红 【设计意图】 现在孩子们对洋节很感兴趣,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较淡然。中国的元旦、春节、结婚一般以“红色”来表现喜庆、吉祥,红色给人以强烈色彩感,红色随处可以收集。通过这个活动,订孩子感受“中国红”,了解传统民间艺术,并动手制作红色饰品打扮周围环境,表达自己喜庆快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民间传统盛行以红色为寓意的“喜庆、吉祥”事物,感受其明快艳丽的色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同伴的表达。 3、用红色蜡光纸制作装饰品,增加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红色的实物。 相关内容的图片资料,民间乐曲和录音机,红绸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讲述,交流自己收集的红色物品。(剪纸、中国结等) 提问:你收集的红色的东西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欣赏图片感受“喜庆、吉祥”的寓意,体验中国红明快的色彩。 1、幼儿分“过年了”(灯笼、对联、福字、剪纸、唐装)、“婚庆(轿子、蜡烛、红盖头、喜字)”两个主题欣赏。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都是什么颜色的?看见了这些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意义呢? 教师小结: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喜欢穿上红色孕,表达开心快乐的心情。用许多红色的饰物来装扮周围的环境,表达祝福。 2、幼儿听音乐再次欣赏图片。(喜洋洋) 3、幼儿欣赏录像(《喜乐年华》),感受红红的节日气氛。

4、演示FLASH《小朋友点炮竹》,向幼儿拜年。 三、幼儿自制红色饰品,布置周围环境,表达喜庆快乐的情感。(配上音乐) 分五组:剪窗花、画福字、卷炮竹、做灯笼、贴红包。 幼儿园美术课教案篇2:泡泡泥塑面具 设计思路: 从小让幼儿接触、欣赏各类美术作品,喜欢并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趣,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万圣节、圣诞节、儿童节、幼儿园里,小朋友经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面具,他们常常戴上表演且爱不释手。如何激发幼儿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运用绘画、捏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是本次活动的初衷。手绘面具和泡泡泥塑面具由于材料不同,制作方法有明显的差异,本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借助适当的泥工工具进行搓、压、刻…通过想象、尝试创作出自己喜爱的面具,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愉悦与快乐。 活动目标: 1、利用泡泡泥的可塑性,塑制一个有趣的面具玩具。 2、运用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使面具造型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立体造型能力。 重点: 用彩泥塑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面具玩具,初步尝试立体造型。 难点: 培养幼儿发散思维,对面具的帘布作夸张与变形,使面具更有趣。 活动准备: 多种面具的形象、挂图、装饰品,人均可用的各色泡泡泥,纸浆面具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让幼儿观察许多泥塑面具的造型,直接导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 (一)讲述部分

(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 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 情感的 (3) 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 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 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 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 (1) 写实性绘画 (2) 表现性绘画 (3) 抽象性绘画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案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案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 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3、一位大班幼儿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 西?(大班幼儿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 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中二班小朋 友看吗? 二.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 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

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 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 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 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 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 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 么东西。 五.延伸活动: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合格中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兼顾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学生个别的发展,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尽显艺术才能,体现个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表现能力。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养成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创作习惯。 四、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所带八年级现有6个教学班,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美术特长有所发展。但每个班的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都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五、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2、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教学。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动手、动脑的锻炼、培养。 4、组织有意义的美术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培养集体荣誉感。 5、适时开展比赛,在比中学,学中比,促进提高。 6、采取美育与德育想渗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做到教书更育人,使他们成为思想素质高尚的人才。 六、教学进度: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上部)

目 录 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 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3、对数的概念…………………………………………………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5、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8、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9、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1、循环结构 …………………………………………………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 14、函数sin()y A x ω?=+的图象………………………… 15、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 1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 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 18、正弦定理(1)…………………………………………………… 19、正弦定理(2)…………………………………………………… 20、正弦定理(3)……………………………………………………

21、余弦定理………………………………………………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6、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7、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捣练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二、新授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三、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小班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

小班数学优质公开课教案:神奇的魔术师(圆形方形三角形) 活动目标: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头饰各一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图形妈妈”身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一个,户外布置好“小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变出“图形妈妈” (1)师:图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做游戏吗?妈妈在哪呢?看我变变变(从屏风后面拉出头戴三角形头饰,身上粘有三角形标志的“妈妈”) 图形妈妈: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妈妈,我的孩子们,你们在哪呢?(三角形宝宝跑到妈妈这,大声地说:我在这里)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图形妈妈”带幼儿找自己的家,介绍游戏规则。 “图形妈妈”:今天咱们一起玩一个“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带幼儿找和自己形状相同的标志牌) 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贝

大班创意美术教案

大班创意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 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 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 自制软件一份 3. 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 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 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 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 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 展示手形二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 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 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中班数学课件教案《数鸭子》

数小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结合了主题《在农场里》,为了提高中班孩子数数能力,尝试对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进行数数,结合"在农场里"的主题,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从而积累封闭式数数的不同经验,同时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在情境中开展数学活动。 活动难点:学习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 活动重点:提高幼儿数数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数小鸭的情境中,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并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2、体验帮助鸭妈妈数小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鸭若干,(直线排列、曲线排列、呈封闭状排列)。 2、辅助材料:夹子、笔、数字等。 活动过程: 一、鸭宝宝排队游泳(价值分析:运用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 情境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小河里的水变暖了,我的鸭宝宝排好了队来游泳了。 1、数数鸭宝宝(出示若干只小鸭呈一字式排列、曲线排列) 提问:数一数有几只鸭宝宝呀? 小结:嗯,你们的办法真灵,数的真快! 二、鸭宝宝花样游泳(价值分析:尝试运用呈封闭状排列的物体的数数方法,提高数数能力) 情境导入:我的鸭宝宝说他们要和运动员一样来一次花样游泳了呢。

刚刚它们排好队的时候,我一遍就数清楚是几只了。可他们一摆了个花样游泳的造型,我数来数去好几遍还没有数清楚,这可怎么办呀? 1、数花样游泳的鸭宝宝 提问:(1)小朋友,你们来帮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数清楚我的鸭宝宝到底有几只呢?(幼儿相互讨论商量。) 提问:(2)你是怎么数的?你从哪里开始数的?数到哪里结束? 2、数丢了帽子的鸭宝宝 提问:(1)可是我的鸭宝宝太顽皮了,把帽子也给丢了,现在小鸭一摸一样了,又该怎么数呢? 小结:你们的办法真灵,用各种办法记住了从哪只小鸭数起,就能知道数到哪只停下来。这样不会多数也不会少数,今天多亏了你们教了我这个本领,谢谢小朋友! 3、幼儿帮忙数小鸭 情景导入:可是你们看呀,还有那么多调皮的鸭宝宝还在河里摆造型,他们长的都一模一样,我数也数不清,请你们用刚刚的好办法快来帮助我吧! 提要求:鸭妈妈还提供一些工具可以帮助你们数数,如果你需要它就用,不需要它也可以不用。 4、幼儿交流 提问(1):你数了怎么样的鸭子宝宝?你是怎么数的?(2)碰到一摸一样的鸭子你怎么记住的,从哪里开始的? 小结:今天你们既帮助了鸭妈妈,又让自己学到了许多数数的本领。以后当我们碰到要数的图案像圈儿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试一试,数一数,这样我们数数的本领会更大。 三、鸭妈妈感谢小朋友(价值分析:体验帮助鸭妈妈的快乐。) 1、今天鸭妈妈要谢谢你们小朋友,所以要请你们去我家里做客,要感谢你们,我们一起出发吧!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常国富) 第一课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操行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 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 (3)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 (4)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5)总结示范: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 (6)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7)评价展示: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 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8)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课看花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导语: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以下是品才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范文一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的难点是: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辩论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以及运算所使用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新课学习阶段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在观察思考之中. (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可采用讲练结合法.对于例题的学习,应围绕问题进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分散难点.对学生分层进行训练,化解难点.并注意及时矫正,使学生在前面出现的错误,不致于影响后面的学习,为后而后学习扫清障碍.通过例题的讲解,教师给出了解题规范,并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本节课可以师生共同小结,旨在训练学生归纳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进一步防范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