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九年级初中上册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九年级初中上册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九年级初中上册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九年级初中上册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发展和利用太阳能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含碳燃料的燃烧

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5.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7.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8.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A.吸附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9.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10.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C.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11.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 2CSi+ 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A. SiO2

B. C

C. Si

D. CO

12.我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客观题部分实行计算机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木炭

B.石墨

C.焦炭

D.铅

13.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14.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①是同一物质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①物理性质相似 ①化学性质相似 ①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 ①①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①①

1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A 、F都具有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 、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填“相同”或“不同”)。

17.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B(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该反应中碳表现出还原(填“氧化”或“还原”)性。

18.下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对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

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_;

(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________________;(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与① B. ①与① C. ①与① D. ①与①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①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同;氧气与二氧化碳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

2.【答案】A

【解析】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不溶于水;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碳海绵是成分是碳,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3.【答案】A

【解析】由题中图示显示,A处应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C、D都符合这一要求。而发展和利用太阳能既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消耗氧气。

4.【答案】D

【解析】A中下面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不正确;B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不正确;C中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不正确;D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对二氧化碳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正确。

5.【答案】D

【解析】导致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选项A错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选项B错误;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选项C错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D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黑色固体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气体可推断是碳,在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产生一氧化碳,则乙、丙物质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又丙点燃也能生成乙的转化关系,则丙为一氧化碳气体、乙为二氧化碳气体。

7.【答案】D

【解析】用墨汁画的国画不易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8.【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有毒物质和色素等,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可吸入颗粒物等,与吸附的原理最相似。

9.【答案】C

【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10.【答案】C

【解析】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可选用甲装置作发生装置,故A正确;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乙装置作发生装置,故B正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D装置收集,故D正确。11.【答案】B

【解析】在该反应中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12.【答案】B

【解析】石墨质地软,在纸上划过可以留下黑色的痕迹,故可以用来做铅笔芯。

13.【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

14.【答案】B

【解析】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比较大,化学性质相似。

15.【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时,既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时,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利用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6.【答案】(1)CuO Cu CO+CuO Cu+CO2

(2)CO2+Ca(OH)2=CaCO3↓+H2O 还原

(3)不同

【解析】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E,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所以D是铜,A和B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C可以转化为F,F和B反应产生铜,因此F应该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产生铜,因此B是氧化铜,A是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F和B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二氧化碳;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表现出还原性;C是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F是一氧化碳,有毒

性,都会使小白鼠死亡,原理是不同的。

17.【答案】(1)B (2)C+2CuO2Cu+CO2↑ 还原

【解析】(1)碳粉是黑色的,难溶于水,常温下稳定,在点燃时,能燃烧具有可燃性。(2)在高温条件下,碳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在反应中碳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中碳表

现出还原性。

18.【答案】(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3)植树种草(合理即可)

【解析】(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2)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温室效应。(3)植树种草、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都是我们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

19.【答案】(1)c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验满和性质。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该气体从导管c进入集气瓶;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烧的木条进行验满;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底层的蜡烛首先熄灭。

20.【答案】(1)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2)向上排空气法(3)ACDE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5)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2)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根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知所需的仪器是ACDE;(4)二氧化碳验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集满;(5)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及二氧化碳。

21.【答案】(1)B (2)CaCO3+2HCl═CaCl2+H2O+CO2↑(3)密度比空气的小

【解析】(1)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①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①来收集二氧化碳;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装置①是向下排空气法,利用装置①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的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