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Ch i n ese Journal ofAg r o m eteoro logy) 2010,31(3):411-415

do:i10.3969/.j issn.1000-6362.2010.03.016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谢晓金1,2,李秉柏1**,李映雪2,李昊宇2,赵小艳2,杨沈斌2,王志明1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 210014;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摘要:以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研究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高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高温降低了水稻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明显,随胁迫温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急剧下降。相同温度胁迫下,扬稻6号的热害指数(Index of heat sensitiv ity,H IS)稍低于南粳43,其中扬稻6号的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受高温的影响也稍低于南粳43,说明扬稻6号耐高温能力高于南粳4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结实和稻米品质的伤害机理,筛选耐热性强的水稻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产量构成要素;稻米品质

E ffects of H igh Te mperature Stress on Y iel d Co mponents and G rai n Quality

during H eadi ng Stage

XIE X iao-jin1,2,LI B i n g-bai1,LI Y ing-xue2,LI H ao-yu2,ZHAO X iao-yan2,YANG Shen-bin2,

WANG Zh-i m i n g1

(1 Institute of R esources and Env iron m ent,Ji ang su A cade m y of A gr i cultural Sciences,N an jing 210014,Ch i na;

2 Co lloge of A pp lied M eteoro l ogy,N an ji ng U ni v ers it y o f Infor m ation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N an ji ng 210044)

A bstract:The effects o f h i g h te m perat u re stress on y ield co m ponen ts and grai n quality of japon ica rice Yangdao6and japon ica rice Nan ji n g43i n p lant g ro w th c ha m ber w it h t w o te m perature treat m ents duri n g head i n g stage w 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bro wn rice rate,m illed rice rate,head rice rate,num ber of gra i n s per pan icles,seed setti n g rate,ker nel w eigh,t so l u b le sugar content and prote i n content in t w o rice varieties w ere lo w er,cha l k i n ess rate and cha l k i n ess deg ree w ere higher.M oreover,the da m age on y ield co m ponents and gra i n qua lity in t w o r i c e varieti e s w ere m ore serious w ith elevati o n o f stress te m perature and elongati o n o f stress ti m e.Index of heat sensitiv ity(H I S)and the da m age deg ree for N an jing43w as higher than that f o r Yangdao6under the sa m e h i g h te m perature stress.So the ca-pac ity of h i g h te m perature to lerance o fYangdao6w as higher t h an N an jing43.The results could prov ide i m portant t h e-oretica l ev i d ence for reveali n g the da m age m echan is m on yie l d co m ponents and grain quality,selecti n g str onger heat to lerance of rice culti v ar.

K ey words:R ice;H ead i n g stage;H i g h te m perature stress;Y i e l d co m ponents;G rain qua lity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机率正日益增加[1-2]。郑建初等[3]研究发现,水稻抽穗期持续3d35 的高温,水稻花粉活力降至60 60%,结实率降至69 10%。郑志广等[4]研究发现,水稻抽穗开花期36 高温,单穗籽粒产量和结实率均显著下降。以上研究均表明水稻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可造

*收稿日期:2009-12-14 **通讯作者。E-ma i:l bbli88@163.co m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D04B04);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K L M E0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901238)

作者简介:谢晓金(1979-),女,安徽安庆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农业遥感与植物生理生态。

E-ma i:l xx j_200210@tom.co m

中 国 农 业 气 象第31卷

成花粉不育、易形成空秕,导致结实率降低,从而使产量严重下降。但关于水稻抽穗开花遭遇不同高温胁迫后稻米品质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5-6]

。近年来,为

适应优质水稻的种植和人们营养的需要,了解高温胁

迫下稻米品质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以长江流域地区大面积生产的扬稻6号与南粳43为试验材料,探讨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综合影响,旨在深入了解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结实和稻米品质的伤害机理,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避免高温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于2008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扬稻6号(常规籼稻,全生育期约138d)与南粳43(常规粳稻,全生育期约160d)。5月15日育秧,6月18日移栽于塑料箱中(塑料箱的规格为:30c m 20c m 10c m ),每个处理2箱,每箱6穴,每穴2株,共20箱。常规水肥管理。扬稻6号于8月18日开始抽穗,南粳43于9月1日开始抽穗。1 2 高温处理

于始穗期选取生长一致的水稻移入RXZ 型人工气候光照培养箱中,进行35 与39 高温处理(研究

表明[3]

,水稻在抽穗开花时遭遇35 以上的高温就会引起颖花高度不育,结实率降低,因此选择35 和39 作为高温处理的温度),箱内相对湿度设定为75%,人工气候光照培养箱的温度误差为 0 5 ,每天处理5h (09 00-14 00),之后放置室外,高温持续时间设定为1d 、3d 、5d 和7d ,以自然环境条件下为对照(CK)。1 3 测定项目1 3 1 稻米产量

各处理水稻成熟后进行收获,考察并记录各处理

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计算热害指数(I n -dex of heat sensitivity ,H I S)

热害指数=(常温下的结实率-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常温下的结实率1 3 2 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各处理水稻成熟后进行考种,测定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

[7]

,稻谷放入碾米机,去

除糠杂后称为糙米,糙米率为糙米重量占稻谷重量的百分率;将糙米再次放入碾米机,去除糠粉后称为精米,精米率为精米重量占稻谷重量的百分率;从碾磨好的精米中拣出整精米粒(米粒长度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4/5或以上者均为整精米粒),整精米率为整精米重量占稻谷重量的百分率;从整精米中随机取100粒,拣出有垩白的米粒,垩白率为垩白米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率;从垩白米粒中,随机取10粒(不足10粒者按实有数取),将米粒放平,正视观察,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投影面积的百分率,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其值为垩白大小,垩白度为垩白率与垩白大小的乘积。1 3 3 稻米食用品质

稻米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8]

,直链淀粉含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颁标准(NY147-88)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氮量,蛋白质含量通过全氮量乘以5 95进行折算。2 结果与分析

2 1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抽穗期高温胁迫降低了扬稻6号与南粳43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于结实率,高温对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如胁迫温度为35 ,处理时间为3d 以上,与对照相比,2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 05或p<0 01)。高温对2个水

表1 不同处理水稻构成要素和热害指标比较

处理扬稻6号

南粳43每穗总粒数(个)

千粒重(g)结实率(%)H IS

每穗总粒数(个)

千粒重(g)结实率(%)H IS

CK 180a 26 54a A 95 51a A 172a 24 48a A 95 40a A 35

1d 176a 25 90a A 95 14a A 0 01a 169a 24 13a A 92 49a A 0 03a 3d 169a 24 90bA 87 82bB 0 08a 166a 23 10a A 85 03bA 0 11a 5d 151b 23 41bA 80 79bB 0 15a 162a 22 48a A 80 94bB 0 15a 7d

151b 19 63bB 76 34cB 0 20a 137b 17 10cB 63 36dD 0 34b 39

1d 168a 24 58bA 81 52bB 0 15a 163a 22 51a A 81 40bA 0 15a 3d 154b 18 07cB 68 14cC 0 28a 146b 19 49bB 74 50c C 0 22a 5d 149b 17 17cB 50 06dD 0 48c 140b 15 71cC 49 05e E 0 49b 7d

145b

10 16cC

19 78eE

0 79d 127c

4 34dD

13 40f F

0 86c 注:同一列中同一组合数据后带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 01和0 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下同。

412

第3期谢晓金等: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稻品种结实率的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如扬稻6号在胁迫温度为39 、处理时间为1、3、5和7d 时结实率分别下降了13 99、27 37、45 45、75 73个百分点,而南粳43在抽穗期遭遇胁迫温度为39 、处理时间为1、3、5和7d 时,结实率分别下降14 00、20 90、46 35、82 00个百分点,总体上下降更多。此外,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温度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逐渐降低。从热害指数看,相同温度相同时间的高温胁迫条件下,南粳43的热害指数稍大于扬稻6号,说明南粳43的产量受高温影响的程度稍高于扬稻6号。

2 2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2 2 1 加工品质指标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扬稻6号和南粳43加工品质的影响表现为:35 和39 温度胁迫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见表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温度的增加,两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逐渐降低,只不过两品种下降幅度有所不同,比如糙米率,扬稻6号在35 高温条件下、处理5d 和7d 时,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 66%和5 89%,而南粳43在相同条件下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 78%和9 62%。但是两品种各处理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抽穗期高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

表2 不同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指标比较

处理扬稻6号

南粳43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CK 79 4474 8169 2082 8879 1278 0535

1d 78 3873 6167 8782 7479 0276 273d 76 8572 2667 2082 3778 8375 305d 76 5371 8665 5279 7576 0773 987d

74 7670 2964 9274 9071 4370 3239

1d 76 8472 2566 1081 6877 7074 623d 74 7668 8464 4476 0572 4871 985d 72 2867 8864 2174 1370 0869 137d

67 60

62 69

57 87

47 75

44 95

44 23

2 2 2 外观品质指标

高温对垩白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温度的增加,扬稻6号和南粳43的垩白率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对垩白度的影响与对垩白率的影响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9 、处理时间为7d 时扬稻6号和南粳43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分别可达到45 00%、43 00%和40 50%、36 50%,但两品种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

显著水平。

2 3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食用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见,总体上,扬稻6号的可溶性糖、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南粳43(CK)。抽穗期高温处理后,两品种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而直链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稻米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增多,

而直链淀粉含量则上升增多。

图1 不同处理稻米外观品质指标比较

413

中 国 农 业 气 象第31卷

但是,相比较而言,抽穗期高温后两品种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略有不同。比如温度为35 、处理1d时(胁迫最轻),扬稻6号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 90和0 12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0 67个百分点,而南粳43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 87和0 0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0 89个百分点;温度为39 、处理7d时(胁迫最重),扬稻6号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 40和0 32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2 50个百分点,而南粳43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 76和0 25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4 33个百分点。可见,抽穗期高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稻米的食用品质。

表3 不同处理水稻食用品质指标比较

处理

扬稻6号南粳43

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

CK9 28a18 08d1 90a6 42a17 10c1 70a 35 1d8 38b18 75c1 78b5 55b17 99b1 63b

3d8 14b19 42b1 78b4 95b18 48b1 61b 5d7 90b19 95b1 70b3 93c18 84b1 59b 7d7 11c20 02a1 70b3 21d19 11b1 54b 39 1d7 96b19 78b1 73b4 46b18 85b1 61b

3d6 13d20 01a1 68b3 61c20 44a1 57b 5d4 08e20 31a1 61b3 20d20 46a1 52b 7d2 88f20 58a1 58b2 66e21 43a1 45b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抽穗期高温胁迫降低了扬稻6号与南粳43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并随着胁迫温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品种的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急剧下降。相对于结实率,高温对每穗总粒数增减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水稻抽穗开花期颖花总量已基本确定,高温并没有导致颖花显著退化,但导致了花粉败育,空秕粒增多,结实率降低。而食用品质方面,与对照相比,扬稻6号与南粳43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直链淀粉含量恰恰相反,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2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急剧上升,而前2个指标急剧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蒸煮食味品质优劣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9-11]:直链淀粉含量高,米饭硬、黏性小、光泽差,并且直链淀粉含量高与米饭的弹力度、附着性、最高黏度、崩解值、消减值以及味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目前降低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应是水稻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抽穗期高温也影响了水稻的食用品质。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是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带,由于其特殊的气候与地域条件,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加剧,该地区双季早稻与单季中籼稻在抽穗开花时遭遇高温越来越严重[12-13]。现有的许多试验已经证明[14-16],水稻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将会引起颖花高度不育,结实率和产量明显下降,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关于稻米品质,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研究灌浆结实期高温对其影响,灌浆前期气温与稻米加工品质和籽粒的灌浆充实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灌浆前期日均温在26 以上会使稻米的加工品质下降,但影响不同的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灌浆前期日均温以及持续时间也所差异[17-19]。而抽穗开花期高温主要影响水稻花粉的发育,因此研究抽穗开花期高温对稻米品质影响的比较少。本研究发现抽穗开花期高温也明显降低扬稻6号与南粳43的稻米品质,并且随胁迫温度的提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稻米品质下降幅度加大,这与许多灌浆期高温胁迫的研究结果相似。

另外,由本研究结果可知,高温对于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根据热害指数的大小,在相同温度胁迫下,扬稻6号的热害指数稍小于南粳43,而扬稻6号的产量构成要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受高温伤害的程度确实轻于南粳43,表明扬稻6号的耐高温能力高于南粳43。因此,加强耐热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对促进长江流域水稻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龙兴,谈惠娟,王熹,等.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对花期结

实期高温热害的反应[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

414

第3期谢晓金等: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518-524.

[2]Y ao F M,X u Y L,L in E D,et a.l A ssessi ng the i m pacts o f cl-i

m a te change on r i ce y ie l ds i n the m a i n rice areas o f Ch i na [J].C li m a tic Change,2007,80(3):395-409.

[3]郑建初,张彬,陈留根,等.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

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J].江苏农业学报, 2005,21(4):249-254.

[4]郑志广.光温条件对水稻结实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北

京农学院学报,2003,18(1):13-16.

[5]盛婧,陶红娟,陈留根.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

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4): 396-402.

[6]滕中华,智丽,宗学凤,等.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结实期叶

绿素荧光、抗活性氧活力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34(9):1662-1666.

[7]张桂莲,陈立云,张顺堂,等.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和产

量构成要素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132-135.

[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134-261.

[9]R eddy K R,Subra m anian R,Z ak i uddi n S A,e t a.l V iscoe l astic

properti es of r i ce-flour paste and t he ir relati onship to a m y l ase con tent and rice qua lity[J].Ce rea lChe m.,1994,71(6):548-552.

[10]V arav i nit S,Shobsngob S,W arunee V.Effect o f a m y l ase con-

tent on ge lati n i za ti on,rerogradation and pasti ng prope rties of fl ours from d ifferent cultivars of T ha i rice[J].Sta rch/Starke,

2003,55(9):410-415.

[11]陆艳婷,张小明,叶胜海,等.密穗型和散穗型粳稻穗部不

同部位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 2007,21(4):391-395.

[12]李守华,田小海,黄永平,等.江汉平原近50年中稻花期

危害高温发生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

(1):5-8.

[13]谢晓金,李秉柏,申双和,等.高温胁迫对扬稻6号剑叶生

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1):84-87. [14]张彬,芮雯奕,郑建初,等.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

对高温的响应特征[J].作物学报,2007,33(7): 1177-1181.

[15]M atsu i T,Omasa K,H or i e T.H i gh temperature at fl owe ri ng

i nh i b its s w e lli ng of po ll en g rai ns,a driv i ng force f o r thecae

dehiscence i n rice(O ry za sati va L.)[J].P l ant P roducti on Sc ience,2000,(3):430-434.

[16]谢晓金,申双和,李秉柏,等.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开

花结实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252-256.

[17]金正勋,杨静,钱春荣,等.灌浆成熟期温度对水稻籽粒淀

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 2005,19(4):377-380.

[18]朱碧岩,程方民.稻米外观品质形成动态变化规律及结实

期温度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75-80.

[19]T oshio T.R e lati on bet w een m ean a ir te m pe rature duri ng r i p-

en i ng period of r i ce and amy log raph ic characte ristics or cook-

i ng qua lit y[J].Japan Crop Science,1999,68(1):45-49.

(上接第410页)

[3]李志伟,王双喜,高昌珍,等.以温度为主控参数的日光温

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 2002,18(3):68-71.

[4]佟国红,王铁良,白义奎,等.日光温室节能墙体的选择

[J].可再生能源,2003,(4):14-16.

[5]陈端生.中国节能型日光温室建筑与环境研究进展[J].农

业工程学报,1994,10(1):123-129.

[6]孟力力,杨其长,宋明军.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温光及蓄热性

能的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学报,2008,54(4):61-64. [7]王斌,杨永春.不同天气下的温室环境日变化研究[J].安

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45-10246,10249.

[8]章熙民,任泽霈.传热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6.

[9]柴立龙,马承伟,籍秀红.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节能材料使用

现状及性能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8):17-21. [10]徐刚毅,周长吉.日光温室PE发泡自防水保温被的研制

和性能测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28-131.[11]周长吉,周新群,桂金光.几种日光温室复合保温被保温

性能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2):168-171. [12]王铁良,孟少春.单坡温室设计与建造[M].沈阳:辽宁科

技出版社,2003:49-52.

[13]佟国红,D av i d M.Chr istopher.墙体材料对日光温室温度

环境影响的CFD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 153-157.

[14]杨仁全,马承伟,刘水丽,等.日光温室墙体保温蓄热性能

模拟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

(5):449-453.

[15]王宏丽,任雷,党永华,等.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北面复合保

温墙体的传热研究[J].北方园艺,2008,(7):113-115. [16]马承伟,卜云龙,籍秀红,等.日光温室墙体夜间放热量计

算与保温蓄热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5):411-415.

[17]张立芸,徐刚毅,马承伟,等.日光温室新型墙体结构性能

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459-462.

415

如何提高水稻整体产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是粮食作物中的主要种类。在多年的农业生产中,提高水稻产量是农业科学者的中心任务,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生产目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生产技术在我国已经趋于成熟,但在水稻生产中也存在一些影响产量的弊端。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产量需要从理论上、技术上、实践上加以结合,保证水稻种植能够在规范科学的模式下进行。基于此,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水稻种植整体产量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整体产量;注意事项 水稻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传统类别,水稻生产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丰厚的回报。我国水稻生产已经进行了多年。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种植水稻,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水稻的产量是种植水稻过程中需要着重掌握的技术要求,只有在规定标准内增加产量,才能够实现水稻产量的提高。 1 选择优质稻田是首要基础要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产量,最基础条件是选择好稻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条件。稻田选择遵循“增厚土层、平整土地、培肥地力、调整田型”原则;水利设施建设要遵循以小型集雨蓄水、排灌渠系、提灌设施为重点;生态环境条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地理位置是否适合种植水稻,地势是否平坦、水源是否充足;其次,要考虑气候条件是否适宜种植水稻,气候条件中气温是影响水稻生长和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种植地的选择要选择地势低平、满足光照和水源的需求这是孕育高质量、高产量水稻的基本要求。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土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合理选择土地,并根据水稻的生长要求选择适宜的土壤,才能保证水稻种植取得积极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水稻种植和其他农作物种植过程一样,土壤的选择是关键因素,只有做到科学合理选择土壤,才能为水稻种植提供有力支持,使水稻高产成为可能。 2 注重水稻种子的甄选和判断 种子的选择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首要条件,在水稻种子的选择上,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坚持优质与高产、优质与抗性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水稻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种子的选择还要注意的是水稻种植是一季稻还是双季稻生产、是早稻还是晚稻,再确定主导品种,一般早稻以中组1号和早籼为主,晚稻以宁粳二号、武运7号为主。品种选择上还要考虑抗病性强弱,早稻一般抗病性差,中、晚稻品种品质一般,所以,加强高产、抗病早稻品种和高产、优质、高抗、生育期适中的中晚稻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种子的选择是关系到水稻整体产量的关键因素。和其他作物一样,在水稻种植前,选择什么样的种子,就决定了水稻最终的产量。虽然这并不绝对,但是种子的甄选和判断却是关系到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只有做到科学合理选择水稻种子,才能保证水稻种植及产量满足实际要求。 3 加强种植技术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3.1 水稻育秧技术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育秧技术在水稻种植技术中比较复杂、精细和重要的一种技术,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苗齐、苗壮、成秧率高,是水稻高产的一个必要条件。育秧技术一般使用薄膜育秧技术和软盘育秧技术两种,薄膜育秧技术,优点是保湿增温、防止烂秧、提早播期、提高成秧率,缺点是技术性要求强,在种子的处理上要经过晒和消毒,准确掌握播种时期,注意出苗期的保温保湿,炼苗期看天气及时揭膜盖膜,揭膜后注意排灌水等很多注意事项;软盘育秧技术也是最新的育秧技术,优点是成活率高、秧苗壮,对育秧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在秧盘选择、床地选择、培养土培制、摆盘播种、苗床管理上都需要精心管理,要注意秧苗三叶期前后的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培育出优质苗秧,为提高整体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品质与效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4046905.html, 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品质与效益 作者:王丹刘健孔繁军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9期 摘要:通过选育栽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与高效的栽培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鸭绿河农场水稻的产量品质,进而增加种植户与农场的效益。 关键词:水稻;高产;优质;效益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米在我国乃至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从八十年代起就把选育和栽培优质水稻品种作为水稻科研和生产的重要任务来抓。但由于目前大部分优质水稻的抗性较低、栽培困难、产量和效益偏低,严重制约了优质水稻的生产和发展。鸭绿河农场年水稻栽培面积35万多亩,地块之间产量、效益差异很大,高产地块亩产超过600公斤,亩效益可达600元;低产地块亩产仅450公斤,亩效益仅450元左右。如何改低产为高产,进一步提鸭绿河农场水稻产量品质与效益,本着良种配良方的原则,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1、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在保证粮食安全、稳产、高产的前提下,适当搭配种植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提高水稻品质,保稳产争高产。品种是水稻增产的内因,是水稻增产的依据。水稻的产量水平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水稻高产的首要决定因素,但增产的潜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地发挥,每个品种如果增产潜力发挥到极致,也可以认为是个常数。我场主要以11叶品种为主,主栽品种为空育131、龙粳26号、龙粳25号、垦稻20等品种。 2、适时早播育壮苗 本地区生育期短,活动积温少,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易遭受低温冷害,因此,培育健壮秧苗尤为重要。培育壮苗的宗旨是“以旱育为基础,以同伸理论为指导、以调温控水为手段”,根据建三江水稻生产技术标准,突出育苗先育根,育根先育种子根的原则,育成地上地下均衡发展的标准壮苗,为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3、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国家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础上,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及用量,科学施用有机肥,以最大限度发挥肥料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施肥,土地肥沃、地理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贫瘠、肥力较差的多施。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教学内容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 分配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 (一)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水稻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 个因素组 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并不是每亩穗数愈多,或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或粒重愈高,产量就愈高。而是当每亩有效穗数超过某一定数量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并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或减轻,反之穗数不足时,虽能穗大粒多,但因穗数不足,也不能高产。因此只有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当全田总实粒数达到最高时,粒重相对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是由群体发展所决定的,而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群体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发育,影响到各个体的每穗粒数和粒重。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群体与个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 从双季稻千斤高产田的构成因素来看,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每亩穗 数与粒数 并重,每亩35一40万左右,每穗粒数50一60粒左右,高产田块多属于这一 类型,多数是 在基本苗中等时产生的。第二种类型:每亩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每亩穗数 40万以上, 每穗实粒数在40一50粒,大多是在基本苗较多时产生的。第三种类型:以大 穗为主。每 亩穗数以35万以下,每穗实粒数60粒以上,大多是基本苗较少时产生的。

由此可见,高产水稻不同群体各产量因素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品 种类型、 生育期长短、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以及施肥水平的高低等而转移的,并对水 稻产量的形 成过程和各因素的组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栽培 管理措施, 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协调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 水稻的各产量因素是水稻一生的不同生育期形成的,它与不同生育期的器官 建成过程 有着密切相关联系,见图2。 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早稻(中熟品种)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5月上 中旬始 蘖,5月下旬进入分蘖盛期,7月上旬始穗,7月底8月初成熟。双季晚稻(沪 选19)于 6月中旬播种,7月底8月初移栽,8月中旬始蘖,9月上中旬抽穗, 10月底 11月初成熟。 由于不同生育时期生长不同器官,对产量的作用也不同,所以采取的措施也 不相同。 1.秧苗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在秧苗素质较好的条件下,基本苗 多,穗数也 多。适龄壮秧,穗大粒多,超龄秧苗(即秧龄过长),穗型变小,秧龄过短(指后季稻)常不能正常授粉结实。总之,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穗数、粒数和粒

水稻谷物品质分析报告

水稻谷物品质分析报告 段汝顺 七星农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一、目的意义 品质分析是指利用科学分析手段,对农产品(主要是植物性农产品)的品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国家指标,进行质量评估,进而选育出优良品种,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农产品。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特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对研发中心新种植的23个水稻品种进行品质分析。 二、样品数量和栽培技术 (一)样品数量 试验品种空育131、龙粳20、龙粳27、龙粳29、龙粳21、绥粳10、绥粳13、龙粳26、垦稻17、垦稻19、龙粳28、龙粳25、垦稻20 、垦稻21、垦粳3号、空育163、绥粳4号、龙粳香1号、莎莎妮、稼禾红玉、稼禾丽稻、龙香稻2号、东农428等23个品种均采集于研发中心试验园区。 (一)样品采集 收割前在长势均匀的稻田随机选取3?,人工割晒,三天后脱粒;待水分稳定后参照“GB1350-2009米质测定方法”进行品质分析。 (二)样品前处理 在稻谷水分14%?1时,随机取2kg稻谷,采用四分法处理取回的样品,获得500g均匀稻谷。然后使用法国CHOPIN样品杂质清选分离机1min对500g稻谷清除杂质。再使用KETT砻谷机磨糙米磨制2次。最后使用山本有限公司生产的砻谷机VP-32型精米机加工精米磨制1min,过2mm筛孔得到整精米。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加工品质 加工品质是指检测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白度等品质。根据 GB1350-200的标准:国家一等米要求出糙率?81%,整精米率?61%。使用KETT砻谷机磨糙米2次测糙米率。整精米率用山本有限公司生产的砻谷机VP-32型精米机加工1min测得。C-300白度计测白度。 表1稻米碾磨品质 品种(系) 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白度 空育131 84.4 72.7 68.5 35.1 垦稻20 84.9 70.7 66.3 41.3 垦稻19 84.0 72.0 66.8 41.6 垦稻17 83.3 72.1 68.2 36.4 垦稻21 85.4 72.7 68.0 40.2 绥粳13 83.1 72.0 68.3 39.5 绥粳10 82.4 69.9 68.4 38.4 龙粳29 84.8 73.0 71.1 40.4 龙粳28 84.3 72.2 69.4 36.1 龙粳25 85.3 73.8 70.8 35.8 垦粳3号 84.3 69.3 67.2 41.1 龙粳20 83.6 71.3 68.0 42.0 龙粳27 84.3 71.8 65.9 34.2 龙粳26 83.8 70.2 66.0 40.1 龙粳21 82.8 70.0 66.3 38.3 东农428 82.1 60.6 56.7 37.7 空育163 83.4 70.4 68.7 40.8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1,17(06) 44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 姚金和1 吴建中2 王受荣3 张卫清4 郭早兄5 孙万纯6 (1盐城市亭湖区伍佑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盐城224041;2盐城市盐都区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3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干部学校;4盐城市盐都区葛武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5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6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摘 要:采用直播、机条播、抛秧、旱育移栽及机插等5种种植方式种植水稻,分别对其生育期、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成本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水稻;直播;机条播;抛秧;旱育移栽;机插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1)06-044-003 选用盐城市亭湖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宁粳3号,分别采用直播、机条播、抛秧、旱育移栽及机插等5种种植方式种植,现将不同种植方式结果报告如下。 1 不同种植方式比较分析 1.1 生育期 详见表1。由表1可知,直播与机条播的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及全生育期基本一致,两者的分蘖期比其他3种种植方式推迟约7~8d,齐穗期推迟约10d,成熟期延长约5d,全生育期减少约13d。 1.2 生育进程 详见图1。由图1可知,由于直播、机条播播种迟,生育进程始终比抛秧、旱育移栽、机插秧慢,两者生长前期(7月13日)叶龄最大相差3.1叶,后随时间推移,直播与机条播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长后期(8月16日)两者叶龄仅相差1叶。由于直播与机条播生育期缩短,最终叶龄比其他种植方式减少1叶。1.3 茎蘖动态 详见图2。由图2可知,直播与机条播由于没有受到移栽植伤,没有缓苗期,早发分蘖优势强,群体总苗数始终比其他3种方式多,且高峰苗出现迟,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旱育移栽、抛秧、机插的高峰苗出现在7月27日左右,直播与机条播的高峰苗出现时间在8月3日左右,推迟7d。从高峰苗出现时间开始至8月16日,直播、机条播、抛秧、旱育移栽、机插无效分蘖消亡速率分别为21.1%、19.5%、28%、33%、33.2%,可见直播与机条播无效分蘖消亡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水稻个体生长发育。1.4 产量及构成因素 详见表2。由表2可知,5种种植方式中,直播稻产量最低,为550.7kg/667m 2;机条播产量比直播稻略高,为560.5kg/667m 2;产量最高的是旱育移栽,为665.4kg/667m 2。 作者简介: 姚金和(1964-),男,大专,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11-02-09

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影响因素及变化分析

摘要简要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的影响因素及变化特点,结合近年水稻种植变化特点,分析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054-02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2012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3 013.7万hm2,稻谷产量20 423.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4.64%。研究表明,我国稻谷产量大部分用于人们的口粮(约67%),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稻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南方稻区约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4%,长江中下游的水稻播种面积约为全国总面积的59%。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域,稳定该区域的水稻播种面积,对稳定全国水稻生产总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南方稻区水稻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导致全国水稻总播种面积仍有逐年减少现象。纵观多年数据,长江中下游水稻双季稻种植面积1984―1997年保持相对稳定,1997年之后随着总种植面积的逐年下降,水稻总产量也随之逐年下降,而近5年又有回升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生产能力自2008年以后连续多年达到9 000万t以上的较高水平[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7―2013年,水稻播种面积平均减少9.4%,而总产量增加了16%。为更好了解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的演变,展开如下分析。 1 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属于我国水稻种植的核心区,产量较高,但是水稻生产情况极其不稳定,生产年纪间波动明显,变化幅度强烈,波动周期不规律,稳定性不够强。影响该区域水稻种植业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1.1 播种面积是产业规模核心因素 以浙江省为例,1997年的稻谷播种面积为208.59万hm2,2013年减少到82.87万hm2,其稻谷产量也从1 238万t下降到580.2万t;种植面积减幅巨大造成了产量的巨大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改种单季稻是区域总种植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双季稻的总产在1997年之后出现多年产量大幅度的下降[2-8]。 1.2 单产提高促进总产量提升 近年随着水稻种植科技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中通过杂交稻应用与品种改良、施肥与农药应用等措施应用,水稻平均产量出现多年逐步提高趋势。以浙江为例:稻谷单产量从1997年的5 935 kg/hm2增长到2013年的7 001 kg/hm2,单产增幅达18%。水稻单产提高成为总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3 种植净收益影响产业规模 种植户的种植选择取决于水稻收购价格、水稻投入成本、种植政策补贴力度3个因素的综合净收益。生产中用工成本高、农资投入高等问题导致生产总成本高、种植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从社会层面看,水稻种植户规模偏小、科技水平低、高效生产技术应用不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稻生产净收益的提高。种植户的最终净收益,影响了水稻种植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户是否种植水稻。通过种植群体的总体性选择影响了整体产业规模。 1.4 种植比较收益影响农户种植选择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资源优越,雨热同季,适宜作物多样。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比较收益较高的果蔬类作物对种植户的吸引力更高。笔者调查,种植葡萄、西瓜等果蔬作物的收益为水稻种植的8~20倍。于是更多种植户将水稻用地转种较高收益作物,导致水稻的种植空间被挤占[1-2]。 1.5 城市化挤占耕地面积,影响水稻种植规模

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2019年2月Feb.2019 第43卷第1期 V ol.43, No.1热 带 农 业 工 程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19 -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1],以南方居多。水稻喜温喜光,在积温高、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前人对遮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不同研究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连粳15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水稻栽培技术发展,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连粳15号水稻为材料开展遮光试验[2]。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进行。4月11日将连粳15号水稻用凉水浸泡处理。4月18日播种,播种量为 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①徐?波1)②?王宝祥1)?邢运高1)?孙志广1)?杨?波1)?刘?艳1)?卢百关1)?徐大勇2)③(1?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1; 2?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1) 摘?要?植物的正常生长都离不开光照。光照强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文以连粳15号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水稻的株高、产量及品质等指标,探讨了遮光处理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遮光处理之后的水稻,株高、叶片数、产量均明显下降,稻米的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均较差。 关键词?遮光;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1 Effects of Shading on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Rice Quality XU Bo1) WANG Baoxiang1) XING Yungao1) SUN Zhiguang1) YANG Bo1) LIU Yan1) LU Baiguan1) XU Dayong2) (1 Lianyung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uhuai Region,Jiangsu Province,Lianyungang,Jiangsu 222001; 2 Jiangsu Modern Crop Production Co-innovation Center,Lianyungang,Jiangsu 222001) Abstract The normal growth of any plant depends on the light.The light int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The pot experimen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lant height,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The effects of shading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and its qualit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of rice after shading treatment decreased obviously,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taste quality of rice were poor. Key words shading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ice quality ①基金项目:连云港市财政专项支持(No.QNJJ1912);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高产优质多抗耐盐(碱)水稻新种质创 制(No.BE2016370-3);清香软粳的水稻基因发掘、育种材料创制(No.BE2017323)。 收稿日期:2018-12-28;责任编辑:王云云;E-mail:rdnygcbjb@https://www.doczj.com/doc/0a4046905.html,。 ②徐波(1989~),男,江苏赣榆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工作。 ③通信作者。

农学专业水稻产量和品质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农学专业 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水稻开花后温和干燥和湿润处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张豪,张申峰,杨建昌,张建华和王志琴 摘要:在中国存在一个重大挑战,即在减少淡水供应条件下不影响着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我们设计这个试验的目的就是研究:水稻开花后温和的干燥和湿润交替在灌浆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用到中国扬州的两个地方水稻品种,分别是镇稻88(粳稻)和汕优63(籼稻)。试验设计3个处理:土壤干湿交替和温和干燥(WMD,当土壤水势达到25千帕在15-20厘米深);出现严重的土壤干燥(WSD,当土壤水势达到50千帕);普通的灌溉(CI,在水稻抽穗6天之后持续的灌水)。研究表明,在WMD条件下,根氧活性、旗叶的光和速率和灌浆期葡萄糖转换为淀粉的关键酶都有明显的增加,而在WSD条件下,有所下降。同时,和CI条件下做比较,在WMD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提高了9.3到9.5%,而在WSD条件下,下降了7.5到7.8%。相对于CI的灌水量,WMD是CI的44%而WSD是CI的25%。WMD处理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外观和蒸煮品质,而WSD却降低了这些品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灌浆期,温和干燥湿润处理既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质量,也可以节约淡水的使用。 水稻是亚洲最重要的主食。提供35到80%的总热量摄入(国际水稻研究所,1997)。在所有的作物中,水稻也是最消耗水资源的作物,在亚洲约占总消耗水量的80%。然而,饮用水在逐渐减少,人口却越来越多,为提高城市和工业发展,提高水的可用性和减少污染,避免造成资源枯竭。为降低农业用水供应,威胁灌溉水稻生态系统,必须寻求节水途径,保持水稻的粮食产量(格拉等,1998年,贝尔代等人,2004)。 在亚洲的水稻生产优势系统,直接播种或者在植株达到5到10厘米时移栽(布曼等,2001)。为了减少灌溉用水,应该引进节水制度。例如干燥和湿润交替的灌溉方式(布曼2001,贝尔等人,2004),连续土壤饱和灌溉方式(伯雷利等人1997),内引流术(l拉杰普特1987,拉玛沙米等1997),都能提高睡袋栽培床、旱稻系统和非覆盖栽培的淡水利用率。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淡水的使用,缩短灌溉时期,使土壤在整个生长期都能提供充足的水分。据报道,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此外水稻的产量,米质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中国,水稻正朝着高品质大米的方向迈进,因为经济的增长,增加了相当大的购买力。稻米的品质是通过几个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营养品质。和内尔认为,稻米品质取决于两个因素,基因和环境。在粮食利润下降期间,土壤水分状况,显得对稻米品质至关重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究竟怎么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粮食利润的下降时在水稻生育期是受干旱影响,由空子房发育成颖果,从而影响粮食的质量。主要是这个时期的灌溉情况所致,通常在收获前1到2周停止灌溉。我们并不知道,在早期灌溉是否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籽粒的干重中,胚乳约占90%。粮食利润的下降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普遍认为,有4中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蔗糖合成酶、腺苷二磷酸舒缩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因此,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改变这四种酶的活动,进而影响水稻的水分利用。 植物的光和作用产生的能量有60%被用于合成有机物,其余的被存储起来,供应叶鞘和茎秆,以及提供开花所需要的能量。为了实现更好的产量和质量,细胞的代谢活动必须配合能量的最大活动,在水分胁

行株距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行株距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株苗/穴、株距10 cm,行距30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9 896.90 kg/hm2),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4株苗/穴,30.0 cm ×13.3 cm)增产31.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对高产影响作用最大的;垦鉴稻5号不同处理随株距增大,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口感和综合评分均以每穴2株苗的处理最好,以每穴6株苗的处理品质最差。综合比较,处理16(6~8株苗/穴,30.0 cm×10.0 cm)产量和品质是最佳群体配置。 关键词:水稻;株行距配置;穴苗数;产量构成 中图分类号:s511.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4-0758-05 influence of row and plant spacing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in cold area wang xiu-zhi1,liu chong-wen2,xu yi-qiang2,l?譈 yan-dong1,qian yong-de1,zheng gui-ping1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rop cultivation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 (一)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水稻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个因素组 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并不是每亩穗数愈多,或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或粒重愈高,产量就愈高。而是当每亩有效穗数超过某一定数量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并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或减轻,反之穗数不足时,虽能穗大粒多,但因穗数不足,也不能高产。因此只有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当全田总实粒数达到最高时,粒重相对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是由群体发展所决定的,而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群体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发育,影响到各个体的每穗粒数和粒重。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群体与个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 从双季稻千斤高产田的构成因素来看,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每亩穗数与粒数 并重,每亩35一40万左右,每穗粒数50一60粒左右,高产田块多属于这一类型,多数 是 在基本苗中等时产生的。第二种类型:每亩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每亩穗数40万以上,每穗实粒数在40一50粒,大多是在基本苗较多时产生的。第三种类型:以大穗为主。每亩穗数以35万以下,每穗实粒数60粒以上,大多是基本苗较少时产生的。 由此可见,高产水稻不同群体各产量因素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品种类型、 生育期长短、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以及施肥水平的高低等而转移的,并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和各因素的组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栽培管理措施,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协调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 水稻的各产量因素是水稻一生的不同生育期形成的,它与不同生育期的器官建成过程 有着密切相关联系,见图2。 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早稻(中熟品种)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5月上中旬始蘖,5月下旬进入分蘖盛期,7月上旬始穗,7月底8月初成熟。双季晚稻(沪选19)于6月中旬播种,7月底8月初移栽,8月中旬始蘖,9月上中旬抽穗, 10月底11月初成熟。 由于不同生育时期生长不同器官,对产量的作用也不同,所以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 1.秧苗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在秧苗素质较好的条件下,基本苗多,穗数也多。适龄壮秧,穗大粒多,超龄秧苗(即秧龄过长),穗型变小,秧龄过短(指后季稻)常不能正常授粉结实。总之,秧苗素质的好坏对穗数、粒数和粒重的形成有根大影响。因此,要夺取水稻高产,必须狠抓足苗、适龄、壮秧这一环。 2.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每亩穗数是由主茎穗和分蘖穗所组成,适当增 加基本苗数和提高单株成穗率是增加每亩有效穗数的两个方面。主茎穗决定于基本苗的多少,有时弱苗也不能成穗,壮秧足苗才能达到相应数量的主茎穗。分蘖穗决定于分蘖成穗率,分蘖成穗率以该品种的分蘖特性、移栽叶龄、苗体壮弱以及栽培与气候条件有关,移栽时叶龄决定有效分蘖的起始节位,栽培与气候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分蘖发生的迟早和快慢,从而影响分蘖的有效性。增穗措施要下在有效分蘖期,在分蘖初期施肥增穗效果显著,过了分蘖高峰期施肥,增穗效果就不明显,分蘖期已过再进行施肥,几乎看不出对增穗的效果。因此,分蘖期的要求是促进早发和防止迟发,在积极促进早发的基础上,控制分蘖发生过多,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关系,达到足蘖壮株,为足穗大穗奠定基础。 3.长穗期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壮秆为粒重奠定基础的时期。每穗粒 数的多少,既决定于每穗的分化颖花数,也受退化颖花数的影响。分化颖花数多是增加粒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摘要系统分析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包括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健全农技队伍、继续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等,从而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粮食生产能力。 关键词水稻;产量;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随着水稻高产新品种(杂交新组合)的育成推广和栽培新技术的实施,水稻单产有了新的突破,改变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就杭嘉湖地区晚稻产量而言,20世纪90年代单产6 750~7 500kg/hm2,21世纪以来的7a,单产水平已跃升7 875~9 000kg/hm2。但在新品种的推广中,同区域、同品种,因种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单产差异往往十分明显。 1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1.1自然因素 土、水、光、温、气是水稻生长中基本的生态环境因素。发生灾害性气候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范围上是区域性和阶段性的。例如:水稻生长期间三个生育敏感阶段受灾后的症状及危害性表现:①播种至育秧阶段的暴雨、低温、干旱,会发生烂种烂芽、青稞死苗,影响种植计划;如果补播又延误生产季节,导致晚稻营养生长量不足,造成产量基础差。②孕穗至扬花阶段的低温阴雨、高温,造成空壳率增加,产量水平下降。③灌浆至成熟阶段的暴风雨、秋旱和寒潮秋霜,有可能发生倒伏、青枯卷叶、灌浆不足,品质下降某阶段的突发性病虫害,有可能造成减产或绝收。 1.2人为因素 种子选用、肥料配比、播种时间、移栽密度和对自然因素中土、水、光、温、气的科学调节以及病虫灾害发生的防治,均由人为控制,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如2005年10月上中旬江、浙、沪稻区,晚稻五代褐稻虱大暴发造成了大面积减产,幅度至少在10%以上,还出现了部分绝收的田块。在这些绝收的田块中,又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征状:一种是防治不力造成虫灾后的绝收;另一种是防治过程用药过量造成药害后的绝收。究其原因:客观上受前期连续2次台风的影响,主观上因思想麻痹大意,对稻虱的危害缺乏正确的估计和科学的防治策略。就本县当年晚稻生产结果调查:在干窑镇新星村,一种粮户承包种植3hm2晚稻品种秀水09因褐稻虱的危害而绝收,血本无归;而隔河相望、相隔不到2km的西塘镇

浅谈影响水稻产量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影响水稻产量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年级 专业农学 层次 学号 17280220 学生姓名王媛媛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8年10月

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重要地位,水稻生产状况的好坏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栽培,施肥,科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水稻进行相应的措施,提出解决水稻生产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稻;产量;影响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rice yield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Rice is the main grain crop in China. It ha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quality of rice produc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affecting rice yield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taken from cultivation, fertiliza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ice production. Key words:Rice; yield; influencing factors

水稻出米率原因分析

水稻出米率原因分析 水稻品种是决定品质、出米率低的因素。据从稻米加工厂收水稻者调查散穗空育131、紧穗空育131.散穗空育131出米率53-69%,紧穗空育131出米率59-73%。正宗的空育131是紧穗,种植时间长了就分离出了散穗,人们田间穗选后繁殖起来,就成了人们俗称的散穗空育131,这个系选的株系没经过审定,属于品系。该品系比较混乱,出现了几个不同的散穗空育131类型(如9801等)。现在的散穗空育131出米率、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方面明显不如紧穗空育131。 通过调查种植紧穗空育131的出米率和整精米率都好于其他品种,并且出米率超过67%的几乎全部是空育131。由于近两年来我场种植的紧穗空育131、鞘腐病、褐变穗发生较重,去年很多种植户部分或全部种植空育131而改种,产量高发病轻的品系和越区的品种。忽视品质片面地追求产量指标是导致品质下降,出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栽培技术特别是施肥、栽插密度、管水方式、农时标准、综合防治病虫害、收脱方法等都严重影响着水稻的品质。并且不同的品种采取相应的水稻栽培技术。 1、施肥不按比例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通过调查对得出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①施用复合肥和复混肥生产的水稻出米率都低于应用二铵、尿素、钾肥的应用复合肥生产的水稻品质普遍低于用二铵、尿素、钾肥的现象,原因是复合肥中氮肥偏多,磷、钾含量不足,并且其氮、磷、钾的比例是固定的,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春季到初夏地温上升缓慢,苗期生长也慢,因此种植户往往多施氮肥催苗,等到7月,土温上升,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出大量土壤肥力,施用的化肥和土壤释放的肥力加在一起,在温度高的情况下稻体短时间内大量吸收氮素,植株生长较快苗不健壮。 ②氮肥施用过大,氮肥的比例要适宜,过去我们施肥NPK的比例是2:1:0.8,现在就调查到2:1:1.5,N肥比例过大易感染病害、贪青晚熟和倒伏。提高K肥的比例,有利于抗病壮植促早熟。③叶面肥对品质影响也很明显,有的叶面肥是氮肥(如尿素)、激素和微肥混配的,施用后显效快,如果七月份后施用,极易造成倒伏和贪青晚熟,此期应施用主要含P、K的叶面肥。 因此,测土施肥,优化配方施肥是优质稻栽培技术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产量与质量。优质水稻施肥措施不应追求过高的产量,比如种植空育131的目标产量就应定在600公斤,要以产定量,采取氮磷钾硅肥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则。 2、水层管理。按照水层管理要求,停止灌水时间是8月底(蜡熟末期),排干时间是9月初(黄熟初期)。此期水稻由于前期生育滞后,三类苗还没有达到腊熟末期就停灌了,有的水稻户在水稻齐穗后就把座机抬回去了。去年9月上旬降水和历年持平,中旬降水仅为6.6mm,比历年少19.5mm,9月中旬以后天气持续高温,9月中、下旬气温分别比历年高1.2、3.0度。这样过早停灌,仅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水稻生理、生态需求,浪费了积温而导致水稻根叶早衰,三类苗以及主穗下部和二次枝梗一部分子粒灌浆不足,虽然产量高了但千粒重偏低,出米率降低而品质下降。如果气温持续偏高可延长灌水时期,推迟停灌时间,继续进行间歇灌溉、养根保叶,否则仅靠自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水稻正常需水要求。水稻结实期长期深水淹灌易倒伏,水稻倒伏,影响了空气和光线的通透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而导致品质下降。

低氮条件下氮高效水稻株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的基本特征

低氮条件下氮高效水稻株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的基本 特征 在大田低氮条件下,2012-2013年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遗传群体114 个株系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源库、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采用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按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高低 将供试群体分为6类,从小到大依次为A、B、C、D、E、F类,分析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株系上述性状的变化趋势、差异及其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2014年以典型的氮高效、氮低效各3个株系,在测定上述性状基础上,增测 了稻米主要品质指标。通过3年的试验,初步分析了低氮条件下影响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明确了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利用水稻源库、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等性状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遗传群体株系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差异显著。供试群体中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最大的株系为最小株系的2.23倍,类型间变异丰富。 2.随着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提高,产量呈明显增加趋势,高氮素籽粒生产效 率(以下简称氮高效)类型水稻产量明显高于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下简称氮低效)类型水稻,典型氮高效、氮低效水稻株系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具有相同的趋势。成熟期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供试遗传群体水稻株系的产量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吸氧量=0.657**,rNUEg=0.510**),成熟期吸氮量对产量的直接通径 系数(0.889)略大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0.77)。 说明提高水稻的氮素吸收(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能力可 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水平,氮素吸收对产量的作用虽然仍大于氮素利用对产量的作

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05-22T15:58:44.7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4期作者:王小林 [导读] 本篇文章主要向我们讨论了关于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环境会影响作物生长,有些环境污染的发生,会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本篇文章主要向我们讨论了关于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因子;水稻品质;影响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控制在当前的控制中占据的位置比较重要。在国家水稻的发展中,环境的控制尤为重要,相关产值人员应该需要考虑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并制定到政策中;同时要加强科研能力,开发污染修复、污染防护能力,降低环境危害因子在水稻中的暴露水平。 1 酸性土壤环境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酸雨增加,土壤酸化,在酸性增强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活性也随之增强,更易被水稻等作物吸收。 2环境因子对水稻品质形成的影响 2.1水稻环境容易积累重金属 在重金属污染点或污染区周边,水稻环境比旱作环境多了一条重金属积累途径,比起旱作更容易积累重金属。原因在于水稻生长在水作环境中,水里含有重金属,重金属随着水流进入稻田中而积累。根据日本学者伊藤研究,当水体中含有0.1微克/升时,90%左右的镉会被水稻土壤所吸附,开始积累重金属。通常情况下一亩地种一季稻需要1500吨水,河水中的镉浓度为0.05-0.1微克/升,如果以标准0.01毫克/升的标准计算,每亩地每季计入的镉可达15克,以每亩土壤150吨计算,理论上可以使得土壤镉浓度上升至0.1毫克/公斤。 水作不同于旱作,水稻生长需要一个平整的田面并覆盖水层,以形成淹水环境,由于重金属主要吸附在土壤中极细的黏粒部分,田块在整平和灌水过程中,极细部分形成泥浆积累于表层,导致整地后播种前稻田土壤表面3厘米中的重镉含量会高于其下土层一倍或者以上,因此污染的稻田此时就对水稻的重金属吸收埋下了“隐患”。 2.2当外源镉遇到酸化的土壤 中国的农田有数千年的耕作历史,近千年来,先民们不断施用塘泥、动物性肥料、绿肥进行轮作,虽然每年为了培肥外加的物质不少,但在工业污染之前,这些物质含有害重金属极少,土壤越来越肥沃,土壤却越来越安全。在“六五”期间调查4095个土壤点,中国土壤的镉很低,仅仅0.097毫克/千克。 大量化肥的施用,使得土壤因缺乏高分子有机质而降低了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土壤的板结,根系难以向下生长,根系几乎生长在土壤表层。研究表明当表层土中镉浓度为5毫克/千克时,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则为0.264毫克/千克,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0.2毫克/千克);表层土壤未污染时,即使当深层土壤镉浓度为10毫克/千克时,水稻籽粒中镉含量也仅为0.032毫克/千克,低于国家粮食卫生标准。 2.3水稻生长环境对重金属“敏感” 水稻生长于淹水环境中,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低到在-100毫伏,在这样环境下可以让镉、铅等重金属转化为溶解性很低的金属硫化物而不被水稻吸收。很多科研工作者在进行淹水种植水稻时,都发现被污染的农田在长期淹水的情况下大米的镉、铅不容易超标。Bingham 等在1976年研究了在淹水和落干的条件下,镉对水稻经济产量的影响。在淹水的还原状态下, 土壤中镉含量为320毫克/千克,对水稻产量并没有产生影响;而在落干的氧化条件下,土壤中镉的浓度17毫克/千克,却会造成水稻减产,可见长期淹水的效果。 淹水管理也因此成为日本控制大米镉积累的重要措施,在2007年实施了近60万亩耕地的淹水管理,总结其效果为在不淹水情况下大米镉含量可达0.58毫克/千克,而有效的水分管理下大米镉含量可达0.08毫克/千克。 为了促进长期淹水下的养分转化和控制分蘖,在农作上,水稻有个中干排水的过程,此外后期由于天气因素常常缺水,土壤从还原状态转化为氧化态,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硫化镉等迅速溶解,本来土壤中的锌和铁等可以通过根系的吸收竞争抑制镉的吸收。有研究表明,在硫化物溶解过程中,硫化锌等的溶出慢了半拍,导致土壤溶液中的镉锌比和镉铁比提高,镉被根系的吸收因变得“畅通无阻”而容易被吸收,而这个时期根系吸收的镉容易直接进入籽粒,从而导致稻米的镉含量的快速提高。 淹水环境对镉、铅的控制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如果有汞、砷的污染存在时,还原环境则强化了水稻的砷和汞的吸收,这是因为在淹水条件下,砷以亚砷酸存在,汞在还原条件下容易被还原成甲基汞,这两类物质变得更毒,且更容易被吸收,因此在污染的条件下,稻米就容易积累这两个元素(甲基汞和砷)。 2.4大米的安全性与生态环境高度相关 进入稻米中的重金属并不仅土壤一条途径。有人于2008年研究了离高速公路不同距离10米、40米、100米、200米、300米和450米的大气污染对大米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以铅同位素为研究对象,比较曝露与不曝露于高速公路污染下两种情形。结果发现,叶片中的铅、镉、锌、茎中的锌以及谷物中的铅和镉在两种曝露情形下差别很大,谷物中约46%的铅和 41%的镉可以归因于叶面从大气的吸收,而对于铬、锌和铜,大气源对籽粒中的这三个重金属则没有明显的贡献。可见大气污染对稻米安全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也表明生长于繁忙的高速公路两侧的作物的安全性需要更多的关注。 近年来,对镉大米的关注让我们发现大米的安全性与其生态环境高度相关。数年来我们也测定到很多重金属含量很低的大米,分析发现,这些大米大都产自环境优美的乡村中。一方面,乡村的重金属源较少,另一方面乡村的有机肥在肥料施用中的比例相对较高,有机肥的安全性也较高,土壤也不易板结等等。 2.5湿度和风的环境因素 影响稻米品质的湿度和风的因素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对稻米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湿度与糊化温度、胶稠度和垩白面积一般呈正相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但品种间不一致。不同雨量环 境对米粒延伸性、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及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且环境与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地互作用。此外,抽穗吹风处理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