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1201808272144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1201808272144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1201808272144
2018_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五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学案浙科版必修1201808272144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 利辛高级中学张雨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简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各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路程的艰辛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思路、方法及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并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以复习已学知识引入新课 提问: (1)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2)光合色素的种类、分布与作用是什么?

那么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什么?以及该过程是怎么一步步被发现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102页,共同探究。 【探究1】 思考:18世纪中期,人们认为的植物构建自身的原料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探究2】 (多媒体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思考与讨论: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2)后人重复实验却得到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1779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 得出结论:实验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成功。 最后明确植物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探究3】 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问题:形成的化学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 (多媒体展示萨克斯实验) 思考: (1)为什么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处理一段时间? (2)叶片部分遮光,部分曝光的目的是什么?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条件以及产物,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 【探究4】 思考:(1)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2)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研究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3-104页,思考并小组讨论: 1、光反应阶段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光合作用学案

第四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画出叶绿体的结构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3、能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前置作业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合作探究) ⑴原理: ①色素的提取:。 ②色素的分离:。 ⑵实验流程: ①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④研磨要迅速、充分的原因是。 ⑤过滤后,盛滤液的试管及时用棉塞将管口塞严的目的是。 ⑥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的原因是。 ⑦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⑧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⑨分离后出现的色素带的宽度可以代表色素的。 2. 3. 请画出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位置 二叶绿体的结构(回顾提升) 请在下图中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巩固练习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 ) (A)蓝紫光(B)黄光(C)绿光(D)红光 2.用下列四种光线分别照射四株天竺葵,所释放的氧气最少的是( ) (A)红光(B)白光(C)绿光(D)蓝紫 3.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 ) (A)红色玻璃(B)蓝紫色玻璃(C)绿色玻璃(D)无色玻璃 4.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的目的是探究色素的( ) (A)种类(B)颜色(C)含量(D)种类和颜色 5.提取绿叶中色素需要对绿叶进行研磨, 为了研磨的充分应加的药品是( ) (A)95%乙醇 (B)CaCO3(C)SiO2(D)苯和石油醚 6.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的步骤是( ) ①研磨②画滤液细线③过滤④纸层析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 7.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 通过纸层析法,在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 (A)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8.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 将提取的色素滤液收集到试管后, 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目的在于( ) (A)防止层析液挥发 (B)防止灰尘进入(C)防止色素分解(D)防止乙醇挥发 9.研磨绿叶时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 )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只为了叶绿素充分溶解 (C)使叶绿素充分磨碎(D)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 10.将色素提取液滴一滴在滤纸上,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环状的色素带,最外边的色素呈何种颜色,正确的答案为( ) (A)类胡萝卜素,黄色(B)胡萝卜素,橙黄色 (C)叶黄素,黄色(D)叶黄素,橙黄色 11.层析时,要在层析液的大试管加盖的作用是( ) (A)隔绝空气(B)防止层析液挥发 (C)防止掉进灰尘(D)防止液体氧化分解 12.绿色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A)类囊体的薄膜上 (B)叶绿体基质中(C)叶绿体内膜上 (D)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光合作用教学案 (2)

光合作用教学案(三) 2009-12-04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举例说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二、重难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复习:1.复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讨论:(1)在CO2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光照突然减弱,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C5、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2)在光照不变的情况下,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C5、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3.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如图所示a点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b点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二氧化碳浓度和酶活力的限制),一般阳生 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比阴生植物的高。 (2)光质不同也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复合光(白光)下,光合速率最快;单色光下以红光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2、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一定浓度时,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 合作用速率也不再增加。 如图所示a点为二氧化碳补偿点,b点为二氧化碳饱和点。

3、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如图所示。 4 矿质元素: ○1氮:酶、ATP、NADP+、叶绿素等物质的组成元素(氮供应充足,叶片大而鲜绿,光 合作用旺盛;缺氮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变黄)。 ○2磷:ATP等物质的组成元素(缺P生长缓慢,叶片暗绿)。 ○3镁: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Mg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片表现缺绿症状)。 ○4钾:促进糖类等有机物运输到储存器官(块根、块茎和种子)。 5 水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另外水还影响气孔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所以水对光合作用影响很大。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 1、延长光照时间: (1)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一年两熟改成一年三熟 (2)塑料大棚内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2、增加光照面积 (1)合理密植(2)套种(阴生、阳生植物间作套种) 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光照强度:塑料大棚内可适当补光 (2)温度:塑料大棚内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3)CO2的浓度:○1塑料大棚内可适当提高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②使用CO2发生器,增施农家肥 ○3合理密植,良好的通风透光 (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多施含有N、P、K、Mn、Zn等元素的肥料。 (5)合理灌溉,预防干旱。 四、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子是()

细胞生物学 第八章 细胞核 知识点

第八章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rER)相连; 核纤层),决定细 胞核形态; : 内、外膜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嵌有核孔复合体 2.核孔复合物 (1)结构 环:胞质环、核质环(核篮); 辐: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环带亚单位; 中央栓 (2)功能------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被动运输:孔径10nm,≤60kDa 主动运输:孔径20nm >亲核蛋白的核输入信号:核定位信号(NLS) ;10个氨基酸的短肽,指导亲核蛋白完成核输入后并不切除 (NLS 、NES、信号肽和信号斑) (importinα/β、nucleoporin、Ran—GTP/GDP) >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①亲核蛋白通过NLS识别importin α,与可溶性NLS 受体importinα/β异二聚体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 ②在importinβ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纤维结合; ③转运复合物通过改变构象的核孔复合体从胞质面被转移到核质面; ④转运复合物在核质面与Ran-GTP结合,并导致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⑤受体的亚基与结合的Ran并与importinβ解离,Ran-GDP返回核内再转换成Ran-GTP状态。 >mRNA 、tRNA和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请说明Ran在亲核蛋白的核输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①在细胞质内, 受体(importin)与cargo protein的NLS结合 ②受体/亲核蛋白复合物和Ran-GDP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③在核质内,在GEF作用下Ran-GDP 转变为Ran-GTP,并与受体importin结合 ④构象改变导致受体释放出cargo protein ⑤受体-Ran-GTP complex 被运回细胞质, 在GAP 作用下Ran-GTP被水解为Ran-GDP, Ran与受体importin分离 3.核纤层lamina 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 (1)结构和组成:由核纤层蛋白laminA、B、C组成 (2)功能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核膜提供一个支架; 在分裂细胞中,核纤层的可逆性解聚调节核膜的崩解和重建; 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时,核膜崩解;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时,核膜重建;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染色质提供核周锚锭部位,维持和稳定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 调节基因表达,调节DNA修复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 1.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蛋白质负责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 (1)组蛋白·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富含Arg和Lys的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在pH10.0以上, 可以和酸性DNA紧密结合,分为H1, H2A, H2B, H3, H4五种。H2A, H2B, H3, H4为核小体组蛋白,在进化上十分保守,没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H1的种族保守性低,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Histone在维持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Histone与DNA在细胞周期的S期合成。DNA复制停止,Histone合成也立即停止。 (2)非组蛋白·主要指导与特异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 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色氨酸的酸性蛋白质。 占染色体蛋白质的60—70%,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都有不同类型的非组蛋白合成。 能识别并结合在特异的DNA序列上,识别和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 非组蛋白在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 锌指模式 Cys2/His2 锌指单位和Cys2/ Cys2锌指单位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精选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 1.(2008·宁夏高考)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 2.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 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 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3.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4.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部分山大真题(细胞生物学)

山东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原位杂交 2.差别基因表达 3.胞质体 4.分子伴娘 5.重组小结 6.同向协同运输 7.端粒 8.光合磷酸化 9.核定位信号 10.自噬溶酶体 11.细胞 12.细胞识别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 2.请说出线粒体内膜重组实验的过程及其说明的问题 3.真核细胞核小体是如何形成的? 4.细胞周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主要特点? 5.何为原癌基因?其激活途径有哪几条? 6.何为细胞凋亡?有何特征? 四.综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及各自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说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功能 2.请说明内膜系统的组成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分别如何相互联系 3.试述微管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列举出其构成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4.说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是否进行DNA合成的原理,并设计一实验证明rRNA(核糖体DNA)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 山东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抑癌基因 2.内膜系统 3.非细胞体系 4.配体门通道 5.微粒体 6.核小体 7.联会复合体 8.细胞周期蛋白 9.G蛋白 10.信号斑 11.多线染色体 12.胚胎干细胞 二.填空

1。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_ 两个阶段,前者在发生,产物为. 后者在发生,产物为。 2。组成衣被小泡底被的主要成分为____ 和____ 。 3。细胞分化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和_______。 4。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____上,而真核细胞的则位于____ 上。 5。真核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是由两条____所组成,二者在____相互结合。 6。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精子的顶体是一种特化的____,而肌纤维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____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细胞学说是谁创立的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如何? 3。何为常染色体质和异染色质?二者有哪些区别? 4。微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如何? 5。请举例说明从增殖的角度,细胞可以分为哪几类? 四。综述题(任选3个,每题10分,共30分) 1。锚定连接包括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2。试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途径。 3。减数分裂前期I依次由哪几个时期组成,各个时期有何变化及意义? 4。试述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山东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 2.冰冻断裂 3.细胞株 4.细胞外被 5.核孔复合体 6.导肽 7.常染色质 8.着丝点 9.接触抵制 10.细胞决定 11.原癌基因 12.胚胎诱导 二.填空 1.化学法细胞拆合就是有处理细胞,结合离心技术,将细胞拆为核体和胞质体。2.与桥粒相连的中间纤维的成分依不同细胞类型而不同,上皮细胞中是___,心肌细胞中为___。 3.构成细胞外基质的化学成分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 4.糖酵解,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进行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 5.肌质网是特化的___,而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___。 6.细胞周期中,两个关键的时相转换点是___和___转换。 7.C-分带法主要显示___。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5.4.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作用 学案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重难点)。2.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重难点)。 3.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基础知识| 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 光合作用强度??????? 影响因素?????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的高低光照的长短和强弱光的成分衡量指标????? 原料消耗数量产物生成的数量 2.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实验步骤: ①实验结果:

②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 时间段内产生的氧气越多,浮起的叶片越多)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化能合成作用 1.其他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除光照强度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包括CO2浓度、温度、水分等。 2.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作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供自身利用。 |自查自纠| 1.光照是通过影响光反应来影响光合速率的() 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速率也逐渐增大() 3.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但光质不影响() 4.温度只影响暗反应过程,因为只有暗反应需要酶的催化() 5.CO2浓度是通过影响暗反应过程来影响光合作用的() 6.水分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化学反应的介质() 7.只有真核生物才能制造有机物() 8.化能合成作用不消耗能量() 答案 1.√ 2.√ 3.× 4.× 5.√ 6.√7.×8.× |图解图说| ★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棚中增加CO2浓度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水时气孔关闭,影响CO2进入叶肉细胞,同时也影响了淀粉的水解,导致光合产物输出缓慢,使光合速率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成都市玉林中学吕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 2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 2.1.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分析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知道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重点) ③知道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方法。 ②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式。 ③通过探究活动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②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自己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感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的过程,归纳教学法由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归纳出它的实质和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资料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安 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温习旧知5分钟集体默写下列问题,并将学生默写的结果用实物投影仪 展示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必要条件是什么?场所是 什么? 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步骤? 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暗处一昼夜? 4、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5、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 6、怎样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学生集体默写 并对照答案,错 误的进行改正 的规范的答案。 复习旧知,强 化知识的识记 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请学生观看图片,问:这几种鲜嫩蔬菜和诱人可口的水 果中储存着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是怎么来的?谁知道光合 作用是怎么发现的?是谁发现的? 我们带着疑问开始今 天的学习。学生观看图片, 结合上节课学 习的知识思考 集体回答:1、 有机物2、光合 作用 创设情景,使 学生产生疑 问,迅速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望,为学生的 探究学习进行 铺垫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5分钟过渡: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让我们把时光退回到十七世 纪,重温一下科学家海尔蒙特当时他是怎么实验的。 认真阅读海尔 蒙特的实验内 容,动脑思考老 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感 受人类探索光 合作用的漫长 历程,使学生 对光合作用的

4-2光合作用学案(学生)

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并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②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③说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德育目标 ①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绿色植物和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比较。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课时] 3课时 *********************************************************************************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二、光合色素与光能捕获 1、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是因为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和。其中酶分布于。色素的分布于:; 色素的作用:、、光能。 2、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类: 叶绿素a: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光 叶绿素b:色 ③色素种类 胡萝卜素:色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 叶黄素:色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夏天绿油油的树叶到秋天会变黄? (2)叶绿体中色素的形成需哪些条件? [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例题: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代表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 _。 (2)图中B 是________,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来自于______ __。 (3)图中C 是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 (4)图中D 是____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 所需的能量来自__ ______。 (5)图中E 是________; (6)图中F 是________,它是由CO 2和________结合后形成。 (7)图中H 是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上进行的;Ⅰ是________,此阶段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中进行的。 (8)由F 到J 称为______ __;由G 到F 称为__ ______。确切地说, J 代表____ ____。

细胞生物学第五至第八章作业答案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 物质跨膜运输有哪三种途径ATP驱动泵可分哪些类型 答:物质跨膜运输有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三种途径。ATP驱动泵可分P型泵、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以及ABC 超家族,其中P型泵包括Na+—K+泵、Ca+泵和P 型H+泵。 各种ATP驱动泵的比较: 2.简述钠钾泵的结构特点及其转运机制。 答:Na+—K+泵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由2个α和2个β亚基组成四聚体。Na+—K+泵的转运机制总结如下: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一位点结合,使其失去磷酸化,α亚基的构象再次发生变化,将K+泵入细胞,完

成整个循环。 3、简述葡萄糖载体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其转运机制。 答:葡萄糖载体蛋白,简称为GLUT,是一个蛋白质家族,包括十多种葡糖糖转运蛋白,他们具有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都含有12次跨膜的α螺旋。GLUT中多肽跨膜部分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但有些α螺旋带有Ser、Thr、Asp和Glu残基,他们的侧链可以同葡萄糖羟基形成氢键。葡萄糖载体蛋白的转运机制为:氨基酸残基为形成载体蛋白内部朝内和朝外的葡萄糖结合位点,从而通过构象改变完成葡萄糖的协助扩散。转运方向取决于葡萄糖的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顺梯度转运。 4、举例说明协同运输的机制。 答: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沿浓度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同向协同与反向协同。 ①同向协同指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如人体及动物体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就是伴随着Na+的进入,细胞内的Na+离子又被钠钾泵泵出细胞外,细胞内始终保持较低的钠离子浓度,形成电化学梯度。 ②反向协同物质跨膜运动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如动物细胞常通过Na+/H+反向协同运输的方式来转运H+以调节细胞内的PH值,即Na+的进入胞内伴随者H+的排出。选做:5、举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受体介导内吞作用大致分为四个基本过程∶①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形成一个小窝;②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被膜小泡;③被膜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形成无被小泡,即初级内体;④初级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的物质被溶酶体的酶水解。具有两个特点,即:①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特异的,具有选择性;②要形成特殊包被的内吞泡。 例如LDL受体蛋白是一个单链的糖蛋白,为单次跨膜蛋白。LDL受体蛋白合成后被运输到细胞质膜,即使没有相应配体的存在, LDL受体蛋白也会在细胞质膜集中浓缩并形成被膜小窝,当血液中有LDL颗粒,可立即与LDL的apoB-100结合形成LDL-受体复合物。一旦LDL与受体结合,就会形成被膜小泡被细胞吞入,接着是网格蛋白解聚,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而LDL被传送给溶酶体,在溶酶体中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用于质膜的装配,或进入其他代谢途径。 名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