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课程性质:医学基础课

预修课程:生理学、病理学

教学目的:病理生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课程主要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系统病理生理学。让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验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内容:讲授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和病理生理学各论

基本要求:作为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之前必须按照大纲的目的要求,掌握、熟悉或了解教材的有关内容。大纲中粗体字部分为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余内容则按大纲金惠铭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病理生理学》第五版要求,作熟悉和一般了解。

教学用书:金惠铭教授主编《病理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药理学、等专业为72学时,理论课教学54学时,实验18学时

第一章绪论(学时数:1)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熟悉其内容。

2、了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内容与病理过程概念。

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疾病概论(学时数:2)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健康的定义,掌握疾病的概念。.

2、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熟悉疾病原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

3、熟悉疾病经过和转归,掌握脑死亡概念和判断标准,了解脑死亡的意义。

4、了解衰老的原因和机制。

教学内容:

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1、健康的概念。

2、疾病的概念。

二、病因学

1、疾病发生的原因:概念、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缺乏,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

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性因素。

2、疾病发生的条件:概念、原因与条件的关系;

三、发病学

1、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

2、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四、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转归期:康复,死亡,脑死亡及其判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学时数:9)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水、电解质(钠、钾、镁、钙、磷)的正常代谢。

2、掌握水、电解质代谢障碍发生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一、水、钠代谢障碍

1、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2、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3、低钠血症: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4、高钠血症:

(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5、水肿的概念、积水

水的生理功

(1)水肿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2)水肿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特点,水肿液的性状,水肿的皮肤特点,全身性水

肿的分布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二、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

1、正常钾代谢:钾的体内分布,钾平衡的调节,钾的生理功能。

2、钾代谢障碍:

(1)低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2)高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3)钾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

1、镁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镁的代谢,镁在体内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2、低镁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3、高镁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四、钙磷代谢与钙磷代谢障碍

1、钙和磷的正常代谢:钙、磷的含量和分布,钙、磷的生理功能,钙、磷平衡的调节,钙、磷代谢

的调节。

2、钙磷代谢异常:

(1)低钙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2)高钙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3)低磷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4)高磷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学时数:4)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2、掌握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3、掌握各型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代偿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防治原则。

4、熟悉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原因和特点。

5、了解酸碱图。

教学内容:

一、酸碱物质的来源及稳态

1、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2、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的缓冲作用、肺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调节的调节作用。

二、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H+浓度和pH,动脉血CO2,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碱剩余,阴离子间隙。

三、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分类,机体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2、呼吸性酸中毒:概念、原因和分类,机体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3、代谢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分类,机体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4、呼吸性碱中毒:概念、原因和分类,机体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四、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双重性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

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三重型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3、酸碱图。

第五章缺氧(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

2、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机制和血氧变化特点。

3、熟悉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4、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了解氧疗和氧中毒。

教学内容:

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

一、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低张性缺氧:概念和原因,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2、血液性缺氧:概念和原因,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3、循环性缺氧:概念和原因,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4、组织性缺氧:概念和原因,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二、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1、呼吸系统变化:代偿性反应,呼吸功能障碍。

2、循环系统变化:代偿性反应,循环功能障碍。

3、血液系统变化。

4、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5、组织细胞变化:代偿性反应,细胞损伤。

三、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代谢耗氧率,机体的代偿能力。

四、氧疗与氧中毒

氧疗、氧中毒

第六章发热(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发热的时相。

3、了解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发热的概念,过热,生理性体温升高。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发热激活物:外致热原的概念与种类,体内产物。

2、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种类,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3、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正负体温调节中枢,致热信号传人中枢的途径:血脑屏障、终板血管器、迷走神经,正负中枢调节介质,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三、发热机体的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1、代谢变化: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盐代谢。

2、生理功能的变化: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3、防御功能改变:抗感染能力、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急性期反应。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七章应激(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2、熟悉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应激与疾病。

3、了解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内容:

一、概述:应激的概念,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征。

二、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1、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基本组成及效应。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基本组成及效应。

(3)其它。

2、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1)热休克蛋白:概念,HSP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2)急性期反应蛋白:AP的主要构成及来源,生物学功能。

3、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

三、应激与疾病

1、应激与躯体疾病

(1)应激性溃疡:概念,发生机制。

(2)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3)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4)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2、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PTSD

第八章休克(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休克的概念、原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2、熟悉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3、了解休克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休克的概念

一、病因和分类

病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过敏,急性心力衰竭,强烈的神经刺激。

分类:按病因分类,按发生休克的起始环节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二、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1、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及组织灌流,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代偿意

义,临床表现。

2、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及组织灌流,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代偿意义,临床表现。

3、休克的难治期(不可逆期):DIC的形成,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三、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1、细胞代谢障碍:供氧不足、糖酵解加强,能量不足、钠泵失灵、钠水内流,局部酸中毒。

2、细胞损伤与调亡: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的变化,细胞调亡。

3、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心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四、休克的防治原则

病因学防治、发病学治疗。

第九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DIC时的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

3、熟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分期和分型。

4、了解DIC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DIC的概念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DIC的常见病因。

2、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3、激活凝血因子XII,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4、红细胞或白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5、促凝物质入血。

二、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2、血液凝固的调控失调。

3、肝功能严重障碍。

4、血液的高凝状态。

5、微循环障碍。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及分型

1、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期。

2、分型:按DIC发生快慢分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按DIC代偿情况分型(代偿型、失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

1、出血:凝血物质消耗,纤溶系统激活,FDP形成。

2、休克。

3、器官功能障碍。

4、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

第十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2、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1、原因。

2、影响因素:缺血时间,侧枝循环,对氧的需求程度,电解质浓度。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的概念与类型,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2、钙超载:细胞内钙超负荷的机制,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3、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激活,血管内皮细胞

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心律失常,心肌代谢变化,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代谢变化、组织学变化。

3、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4、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1、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2、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3、消除自由基。

4、减轻钙超负荷。

5、一些细胞保护剂的应用。

第十一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2、熟悉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3、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1、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腺苷酸环化酶途径,IP3、Ca2+-钙调蛋白激酶途

径,DG—蛋白激酶C途径。

2、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3、鸟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途径。

4、核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三、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1、受体异常与疾病

(1)遗传性受体病: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甲状腺素抵抗综合征。

(2)自身免疫性受体病: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3)继发性受体病。

2、G蛋白异常与疾病:霍乱,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3、胞内信号转导分子、转录因子异常与疾病:NO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核因子-K B与炎症。

4、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血压病,细胞信号

转导导障碍与肿瘤。

5、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

第十二章细胞凋亡与疾病(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2、熟悉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细胞凋亡与疾病关系。

3、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概述:细胞凋亡的概念,凋亡与坏死的比较。

二、细胞凋亡过程与调控

1、细胞凋亡的过程:凋亡信号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凋亡的清除。

2、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形态学改变,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凋亡蛋白激酶。

3、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因素,细胞凋亡信号的转导,凋亡相关基因。

三、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

1、氧化损伤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钙稳态失衡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3、线粒体损伤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四、细胞凋亡与疾病

1、细胞凋亡不足:肿瘤,自身免疫病。

2、细胞凋亡过度:心血管疾病,神经元退行性疾病。

3、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五、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1、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

2、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3、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4、控制凋亡相关的酶学机制。

6、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

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概念、病因、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功能和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熟悉心力衰竭的分类,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3、了解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一、概述:心力衰竭的概念。

二、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和分类:

1、病因。

2、诱因。

3、分类。

三、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收缩蛋白,调节蛋白,钙离子,A TP

2、心肌收缩性减弱: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心肌兴奋-收缩耦连障碍。

3、心室舒张功能异常:钙离子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心室顺应性降低。

4、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1、心脏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扩张,心肌肥大。

2、心外代偿反应: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3、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五、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1、肺循环充血:呼吸困难,肺水肿。

2、体循环瘀血。

3、心输出量不足。

六、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1、防治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改善心脏舒缩功能。

3、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4、控制水肿。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呼吸衰竭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3、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一、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概念,分类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肺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原因及机制(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肺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

(2)弥散障碍:弥散障碍的原因(肺泡膜面积减少,厚度增加),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3)肺泡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类型和原因(部分肺通气不足,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的血气变化。

(4)解剖分流增加,ARDS。

2、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1)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2)呼吸系统变化。

(3)循环系统变化:肺源性心脏病。

(4)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二氧化碳麻醉,肺性脑病。

(5)肾功能变化。

(6)胃肠道变化。

3、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防止与去除呼吸衰竭的病因,提高PaO2,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功能。

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分类及病因。

2、了解肝功能不全临床综合征的发生机制o

3、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o

4、了解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

5、了解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的类型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分类及病因:急性和慢性肝功能不全。

二、肝功能不全临床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三、肝性脑病:概念、分期。

1、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GABA学说,综合学说。·

2、决定和影响肝性脑病发生的因素:神经毒质,诱发因素‘

四、肝性功能性肾衰竭:类型,发病机制。

五、防治肝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学时数:3)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发病经过、对机体的影响或概念代谢变化。

3、了解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一、急性肾功能不全

概念

1、病因与分类: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

2、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1)发病经过。

(2)少尿的发生机制。

(3)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4)肾组织细胞损伤及其机制:受损细胞、细胞损伤的机制。

3、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4、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概念

1、病因:肾疾患,肾血管疾患,尿路慢性梗阻。

2、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1)代偿期:肾的储备能力,肾单位的功能性代偿与代偿性肥大,肾的调节功能,肾血流量的自我调节。

(2)失代偿期: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矫枉失衡,肾小球过度滤过,肾小管-肾间质损害。

3、对机体的影。

(1)泌尿功能障碍:尿量的变化,尿液渗透压的变化,尿液成分的改变。

(2)体液内环境的改变:氮质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3)其它病理生理变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增强,肾性贫血,出血倾向,肾性骨营养不良。

三、尿毒症

概念

1、功能代谢变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变化,免疫系统,代谢紊乱。

2、发病机制:甲状旁腺激素,胍类化合物,尿素,胺类,中分子毒性物质,其它。

3、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防止加重肾负荷的因素,透析疗法,肾移植。

第十七章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学时数:2)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发病经过、各系统器官功能代谢变化

3、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

一、病因和发病经过

1、病因:感染性病因、非感染性病因。

2、发病经过:单相速发型,双相迟发型。

二、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肺、肾、肝、胃肠道的功能代谢变化,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变化。

三、发病机制

1、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2、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

3、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般支持疗法,及早防治病因,防治休克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阻断炎症介质的有害作用。

编写者:钱睿哲(副教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