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9

第5课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015.9

【基础巩固】

1.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 Hz,为_______波;而海豚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为_______波,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都听_______见.

2.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这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_______能力.

3.次声波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_______;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_______.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

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探测船发出的

声音信号经过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_声波;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_______m.

5.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

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

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由于它的频率低于_______Hz,所以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6.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A.要有声波传入人耳,且要有健康的听觉系统

B.声波的频率要高于20次/秒和低于20 000次/秒

C.声波还要有足够大的响度

D.以上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具备

7.关于超声波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用于医疗诊断B.超声波可以用于速度测定

C.超声波可以用于清除污迹D.超声波可以用于地震预报

8.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用声呐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

9.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发生的剧烈振动,但人们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不够大B.声音音调太高

C.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 Hz D.声音是噪音而不是乐音

10.下列距离不能用声呐来测量的是( )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11.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有时候正常人听不到,大象却能听到,这是由于( )

A.声音的振幅太小B.声音的振幅太大

C.声音的频率太小D.声音的频率太大

12.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A.甲昆虫B.乙昆虫C.都能听到D.都听不到

13.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相同)( )

A.各种频率的声速相同

B.超声波的声速最大

C.次声波的声速最大

D.只有在人耳能辨别的声音频率范围内的声速才相同

14.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在北极考察时,放飞了几只高空热气球.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其中一

只气球贴近了一位科学家的耳朵,该科学家顿时觉得耳膜一阵疼痛,但并没有听到声音.12小时后,他们遭遇到了台风.请你用学过的声现象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拓展提优】

1.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2.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

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的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 m.

6.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v同向前进.后面潜艇的水下声呐系统

发出声呐信号,到达前面的潜艇时立即被反射回来,已知声呐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 0.

(1)证明:后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为02202v L t v v =

-.

(2)通过对02202v L t v v

=-这个数学式的讨论,说明当两艘艇处于何种状态时,后面潜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最短.

(3)如果从纯数学的角度来说,当v =v 0时,02202v L t v v

=-的分母为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是一个表达一定的物理意义的式子,那么,从物理学的角度说,当v =v 0时,t =02202v L t v v =

-的分母为零意味着什么呢?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次声 超声 不 2.穿透 3.很远 障碍物 伤害 损害

4.(1)超 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2)459

5.次声波 20 6.D 7.D 8.D 9.C 10.C 11.C 12.C 13.A

14.这是由于台风发生时产生的次声波传到人耳,引起了耳膜疼痛.

【拓展提优】

1.C 2.D 3.D 4.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 Hz

5.(1)高于20000 Hz (2)能量 (3)真空 不能传声 (4)3000

6.(1)略

(2)当两潜艇静止时,后面潜艇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的时间为最短. (3)信号不可能到达潜艇,此时声呐系统失效.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基础演练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地震、大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后救护伤员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听诊器诊断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是利用固体能够传声的道理 B.用B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穿透能力强的特点C.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 2.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声音是一种波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国际救援队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A.利用声传递能量B.将周围物体砸开 C.消除寂寞D.利用声传递信息 4.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

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 5.“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6.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以下是关于被困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其中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7.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通过声音能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行为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11

课题一、声音是什么自主空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可以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声音在各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和探究问题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声现象的关注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蕴涵的物理原理。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探究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难点:实验分析说明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准备纸、音叉(锤)、烧杯、水、扬声器、粉笔头、蜡烛、钢尺、钟罩实

验、抽气机 教学流程 [新课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知道上课了该进教室安静下来呢? ——听上课铃声。这是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举例:你还知道哪些应用声音获得信息的例子? 可以看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声音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么,声音究竟是什么?声音有哪些特性?它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奇特的声的世界。 [新课学习] 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活动:如何使手中的纸发出声音?——各组分别活动,最后请2~3组同学上台交流方法。(对方法独特的同学加以表扬) 猜想:在用不同的方法使纸发出声音时,发声的纸有何特点? ——纸在振动 出示一音叉、锤,请学生设法使其发出声音。

思考:如何证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水被溅出;而音叉不发声时放入水中,则水不溅出。 演示1:将粉笔头放在扬声器纸盆上,粉笔会随音乐起舞。 演示2:用钢尺压在桌子一端,使之振动听到声音,用手指止住振动则声音消失。 师生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学生体会:将手指按在喉的两侧先后发声—不发声,你发现了什么?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请学生判断前面实验中的声源各是什么?——振动的声带、振动的钢尺、振动的音叉。 思考:液体、气体可以作为声源吗?请各举一例 师生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话,声音能够传到教室后面的同学那儿,这时是什么把声音传过去的呢?——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那么它能不能在其它物质中传播呢? 学生活动:手击桌面,坐直了听与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_教案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 (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 (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 (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 猜一猜: (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 学生讨论回答: ①有特殊的感觉,有奇特的声音…… ②动物比人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 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 师点评引导: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屏幕显示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教材P20 表格内容,再添上蜜蜂和蝴蝶的声音频率范围) 过渡: 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动脑思考: (1)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生:共同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总评总结。 设问:(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 教师:点评回答情况。 (三)次声波。 播放《犬笛》片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汇总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公式汇总 归纳一: 序号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1机械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的速度有关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0,但内能不可能为02功 W=FS=Pt 1J=1N·m=1W·s 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3功率 P=W/t=Fυ 1KW=103W, 1MW=103KW υ为平均速度4有用功 W有用=Gh(竖直提升)=FS(水平移动)=W总-W额=ηW总5额外功 W额=W总-W有=G动滑轮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6总功 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W额/(1-η)7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100%定义式η=G/(nF)×100% =G物/(G物+G动)×100%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8电流 I=Q/t(定义式)I=U/R(欧姆定律)9电功 W=UIt=UQ=Pt =I2Rt=U2t/R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P=W/t=UI =I2R=U2R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0热量 Q=Cm△t(发生热传递时) 吸热:Q吸=Cm(t-t0) 放热:Q放=Cm(t0-t) 不计热损Q吸=Q放; C水=4.2×103J/(Kg.℃) 表示:1Kg的水上升(或下降)1℃,需吸收(或放出)4.2×103J 的热Q=qm(固态或液态燃料) =qV(气态燃料) q:燃料的热值 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电热 Q=I2Rt

=UIt=U2t/R=Pt=uQ/(Q/:为电量)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1炉效 η=Q有/Q总×100%定义式

人耳朵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课题】第一章第4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 2.让学生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 通过教师引导与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理解,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学方法】阅读自学、讲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学: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 二、目标定学: 超声波、次声波及其应用与防护 三、预习探学: 如图可知: 可听声是指的声波; 超声波是指的声波; 次声波是指的声波。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 (一)什么是可听声、超声波、次声波 1. 交流“预习探学” 2.活动: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我们能听到声音吗? 想一想:手在振动,它发声了吗?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呢? 3. 阅读课本P20“生活·物理·社会” (1)想一想:上面的活动中为什么听不到手在空中摆动的声音? (2)找一找: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3)填一填:人的听觉范围会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有些年轻人可以听见低于20Hz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可听频率范 围。 (二)超声波 1.超声波具有以下特点:性好、力强、易于。2.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哪个特点) (1)声呐的应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2)B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3)超声波清洗器以及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三)次声波 1.次声波的产生:人耳虽然听不到次声波,但它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类活动 或自然现象会产生次声波?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及答案

《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况是()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测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6.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 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 B.在漆黑的房间里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 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是什么_学案

3.1声音是什么 任务一、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物体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黄河大合唱》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3、琴能发出优雅的琴声是由于,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振动引起的。人讲话发声是由于,锣鼓的声音是由于 任务二、、、能够传声, 不能传声 4、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一切、、__________都是介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靠传播,不能传声。 5、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指出下列情况下声音是依靠什么传播。 (1)人们平时交谈:。 (2)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的“土电话”进行通话:。 (3)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的谈话声:。 6、把正在发生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从玻璃罩内向外抽气时,能听见闹钟声音逐渐变;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玻璃罩内的过程,能听见闹钟的声音逐渐变。由此可以推测,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任务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7、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声传播的与的比称为声速。声速与介质的和___ ___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8、声音传播需要速度,在不同中传播速度存在不同。中最快, 中次之,中最慢。 9、向水面上的A点扔一块石头,与A点距离相等的人、鸟、鱼最先听到声音的是() A、人 B、鸟 C、鱼 D、同时听到 10、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7s听到了雷声,则打雷的地方离他有多远? 任务四、人耳的听力范围 11、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频率高于的是超声,频率低于是次声。 1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 A.蝴蝶翅膀弱,声音小 B.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C.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D.蚊子的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9

声音是什么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波具有能量. 3.通过经历用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鼓励思维向开放性和独特性方向发展. 4.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感受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阐述声音产生原因、传播的条件、传播形式、传播速度、声音作用. 教学重点、难 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体验探究方法,通过类比认识声波,知道声速. 课前准备实验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声音的产生 活动1.1探究声音的产生 试一试:怎样使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它们发出声音? 学生活动. 想一想:上述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比较发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如何认识并感知物体的振动? 做一做: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感觉.发声的音叉靠近小球会弹开小球. 方法:触摸发声体或观察发声体弹轻小物体.(转化法) 使发声物体停止振动,会如何? 小结归纳: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练习:分析声现象的声源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口琴声、笛子声广播声蝉鸣、鸟语 (二)声音的传播 活动1.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 议一议:你听到老师讲课,声音是靠传播的. 演示如图1所示的实验,你看到什么现象? 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呢? ①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当同学用铅笔敲击衣架时,你听到了什么? 耳贴桌面与不贴桌面,轻敲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了解土电话、伏地听声等. ②把石头放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声音吗? 实验表明:液体可以传声.了解液体传声的其它事例. 思考:为什么钓鱼时不能大声说话? ③演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中,再把瓶内空气逐渐抽出,如课本图,声音有何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学案 苏科版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堂互动学案编写人: 【互动学习目标】 1、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及各类动物听觉范围的区别。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频率范围、应用和多普勒效应。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频率范围、危害及应用。; 【互动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通常用什么来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呢? 3、什么叫频率?单位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苍蝇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为什么我们有时能看到物体在振动而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小知识)人对声音的感受是通过耳朵来实现的,耳朵是相当完善的声音接收器,但人耳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全部声音,有的声音人耳根本听不到,关键在于声音的频率是否合适。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这个范围的声音叫可听声,高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对于一般人来说,超声波和次声波都不能产生声音的感觉。(归纳)

1、正常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的声音。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3、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苍蝇飞行时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凭听觉发觉飞行中的蝴蝶?你现在能回答想一想中问题了吧。(看一看)课本20页“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回答)能听到超声波动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秘)在一次魔术表演中,一名驯兽师问他带来的小狗:“2+2=?”,小狗立即叫四声,观众马上被这条聪明的小狗所倾倒。你能知道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台下驯兽师助手吹了四下哨声,由于哨声频率太高,人类的耳朵听不见,而狗可以听到,故立即叫了四声。)(读一读)课本21页“超声波”(归纳)超声波特性及应用 1、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定向传播)碰到障碍物时有显著反射。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声纳,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2、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波所不能穿透的物质。人们利用超声波穿透能力强、可以成像的特点制成医院所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即:B超),可对病人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 八年级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7 小题单选、8--10小题多选) 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2.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 服。正确的说法是( )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4. 图2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5.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 A .碳-14测定 B .声波探测 C .电磁波探测 D .红外线探测 20km 宿 迁 # 20t A B C D … A B 图2 C D

- 6. “……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 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7.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 罗”11 号太空船宇航员阿姆斯特 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着名叫“鹰”的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完成 了人类首次到达地球以外天体的 壮举,图3所示为宇航员到达月球 图3 及在舱外工作的照片。下列关于登月舱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在月球上的质量大于它在地球上的质量 B.登月舱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C.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在舱外,宇航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借助于电子通讯设备,主要原因是太空中噪声太大{ 8.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0.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 声音,下面解释错误的是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频易错题汇编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成语“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C.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解: A、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物体的振动频率超出这个范围,人耳就听不 到声音,故A错误;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 C、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 的,故C正确; D、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D错误。 故选:C。 总结:此类问题要会根据乐音的特征、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进行分析解答。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都在振动 解:A、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错误;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故正确; C、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是无法听到声音的,故错误; D、一切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会随之停止,故错误; 故选:B。

总结: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只要我们能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振动,但并不是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解: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要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故C错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 体。故D错误; 故选:B。 总结: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速的不同、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4.下列有关声音知识,正确的说法是() A.正常人的耳朵听到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Hz之间 B.声呐可用来探测海底深度 C.“请勿高声喧哗”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D.道路旁植树是从“噪声的产生”环节来有效减小噪声的 解: A、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故A错误; 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它可以发射超声波,然 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距离,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故B正确; C、“请勿高声喧哗”的“高声”的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C错误; D、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总结: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多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注意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声音的特征word教案

声音的特征课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训 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达结论的能 力。 过程与 方法 采用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 识的规律 情感与 态度 ⑴增加典型的演示实验,激发、培 养学生学习声学基础知识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团队精 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个性化或札记 一.上节复习 (1).作业部分讲解 (2).概念检查. 二.讲授新课: 为什么用口琴、长笛或电子琴等演奏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一样呢? 启发: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不同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 同,我们也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1.音色 学生活动:①请两位同学分别用二胡和笛子来演奏同一首歌曲,利用对比来听音。 ②四位女同学站在教室后面念一首诗,每人读一句,其它学生听后指出是谁念的。归纳:我们之所以能听出熟悉的人,熟悉的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

选择设计中的最佳实验方案,带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验。 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分好小组(4人一组),安排组长, 第一人敲锣、第二人看见动作按秒表,第三人听见锣声喊“停”,同时第二人停表。第四人处理数据。试验完成,回到教室。 对实验得出的数据进行评估,指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 3、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水中约1500m/s 钢铁中约5200m/s 猜测并证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的规律。 4、回声 (1).定义: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遇到较小的 障碍物会绕过继续传播,当遇到较大的 障碍物时,将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返回 形成回声.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 开,若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加强.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噪音的两种不同分类标准,知道噪音,乐音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2、了解生活中噪音的来源,及其分类 3、知道控制噪音的方法,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及特点 5、了解超声波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控制噪声的方法,超声的应用 难点:控制噪声的方法应用,超声的应用 考点解析: 1、乐音和噪音 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物理学乐音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我们周围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1)工业噪声; (2)交通噪声;

(3)生活噪声; 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 超声的特点:(1)方向性好、易于获得集中的能量(2)穿透能力强 超声的应用:声呐探测、B超、超声测速仪、超声加湿器、超声清洗手表眼镜、超声杀菌等 次声:(1)传得很远;(2)很容易绕过阻碍物;(3)而且无孔不入。次声应用: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它特性。监测:地震,台风,核爆炸等。 考点精炼 一、单选题 1.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图丁中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它面前的蜡烛的火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 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公路和住宅之间设立屏障或植树B.尽量使用低噪声机器 C.在学校、医院附近禁止鸣笛D.戴耳罩 5.某中学处于商业繁华地段,门口正对交通主干道,学生上课期间经常受到噪声的影响,物理老师发动同学们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下面四位同学的方法可操作性最强的是() A.小红认为同学们可以戴上耳机,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 B.小强认为上课时可以关闭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小伟认为可以在商业街上设立分贝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小睿认为可以在校门口植树造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 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 师点评引导: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 问题:(1)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为什么在夜晚狗和猫能够觉察人类所不能觉察的声音? 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生活物理社会”)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_____;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_; (3)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__________; 学生阅读“超声波”: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_______________,易于获得____________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思考讨论:1、教材P21中四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看法。 (三)次声波。 播放《犬笛》片段: 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

苏教版初二物理声音习题

苏教版初二物理声音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声现象练习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______越高,_____越高. 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靠_____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____能传声,“土电话”说明_____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3、利用声波可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______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_____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_____高;“男低音”是指______低;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_____发生了改变。 5、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 6、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7、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8、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制成的。监测与控制________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高声音的音调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加快声音的频率 3、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五、六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翅三、四百次,我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频率不同 D、振幅不同 4、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5、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岸边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一个人,则最先听到击水声的是:()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学习目标】 .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 .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预习指导】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我们把它叫作可听声。频率低于的声波叫作次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波叫作超声波。这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对人类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活动一:看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活动二:阅读超声波,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活动三:阅读次声波,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课堂反馈】 .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监测与控制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它具有、等特点,可用于测距、、、、等. .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和。 .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超成像 . 声呐测距 . 一种速度测定器.分贝仪 .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 .借助于超声波.借助于复眼.借助于红外线 .借助于紫外线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超声波声音太强,所以人听不见 .声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了,叫次声波

.发出超声波的物体的振动比发出可闻声的物体的振动幅度大 .超声波的频率一定比次声波的频率高 .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米每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秒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⑴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⑵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米。 【课后作业】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的声音.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 .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海的深度 .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1.1声音是什么 课时精讲(含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2.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B.锣面的温度升高了 C.锣面停止了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我们把正在的物体叫作声源,下列物体中,(填字母)不是声源. 4.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二胡靠振动发声;对着一个空瓶子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 5.图甲实验中,敲击衣架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这说明(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图乙实验中,敲击衣架的声音通过细绳传入人耳,这说明(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图丙实验中,仍能听到水中手机的声音,说明液体(填“能”或“不能”)传声;图丁实验中,逐渐把瓶内气体抽出,听到的手机铃声逐渐变(填“大”或“小”),推理:若瓶内没有空气,将(填“听到”或“听不到”)手机的声音,即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6.“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是由铃中的金属珠子撞击铃壁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的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7.如图所示,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只有铜线能够传声 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8.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撞击月球的图片.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下列描述“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时的词语中,比较符合实际清况的是( ) A.尘土飞扬 B.声振寰宇 C.不绝于耳 D.响彻云霄 【知识点3】声波与回声 9.声音是一种波,物理学称其为. 10.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回来,形成. 11.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知识点4】声速与声能 12.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3.小俞正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空气中声速取340 m/s ).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4.[多选]小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击打铁管,小钢先后听到两次响声,由下表可知( ) -1 空气(15℃) 340 海水15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500 大理石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A.先听到的是由空气传来的响声 B.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响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棒)中快 D.声音在铁(棒)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