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

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臵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

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臵,那你想

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

?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1.2 关节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具关节组装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

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探究关节功能

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

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

吗?

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

(书本P5页)

学生活动

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

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

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

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1.3肌肉共2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具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

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还缺少什么?

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

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探究肌肉功能

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

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

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

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

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

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

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

拟手臂的能动。

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

分。

学生制作。

学生展示,评价。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1.4骨骼、肌肉的保健共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

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

肌肉有作用?

学生讨论,说明

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

什么样的食物呢?

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

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

点。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2.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

3.会喂养蚁蚕。

教材分析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

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

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

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板

书课题

二、探究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

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

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

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

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臵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

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

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

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

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二次备课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任务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课题B4.2.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教材分析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

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

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

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

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

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

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

雌雄。

3、小结:

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任务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2.3我们来抽丝共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

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教材分析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

教具

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

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

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

到的有关资料。?

二、探究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2.4养蚕经验交流会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

教具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探究

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

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

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

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

种生物叫什么呢?

三、总结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课题B4.3.1一切都在运动中共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能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教材分析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难点理解“参照物”。

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

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

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

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二、探究

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

在行驶的录象。

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

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

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

知识构成。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

拟实验。

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

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臵发生了

变化。

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

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

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

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

车本身呢?

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

运动吗?

二次备课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臵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

题。

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

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

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

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

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三、总结

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2运动的快慢共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些看似不懂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5.会使用秒表。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具秒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

运动得更快呢?

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

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

二、探究

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

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

学生说,教师倾听。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

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

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

学生回答是兔子。

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

点呢?

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

教师:因为睡觉的原因,兔子浪费了什么呢?

学生:时间。

教师:对了,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

用。(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

表示)。

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

是怎样表示的,并说说速度的概念。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们有什

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

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

据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

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

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

二次备课

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

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后汇报。

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

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

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

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

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

三、总结

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3运动的方式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

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教材分析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

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

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

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探究

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

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钢尺、橡皮筋、纸风车、

单摆装臵),你们想不想玩?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

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

(学生选取材料)

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

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学生小组交流一会。

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

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等等。

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

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

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

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

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

板书:木块→移动

纸风车→转动

钢尺、橡皮筋→振动

单摆→摆动

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

二次备课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1.学生看课本第33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

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水轮的旋转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跷跷板是往复运动,转椅是转动。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比较复杂的运动方式:

教师让学生看书,并讨论。

学生开始看书并开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十教师可以不进行知道,让学生大胆的发言。

教师总结:易拉罐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还有自身的转动;

竹蜻蜓在转动中还需要直线上升(或下降);老鹰在空中时而盘

旋、时而向下滑翔。飞碟还有直线运动和转动。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

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4小车的运动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

教具小车、线、重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

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

是什么方式?)

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而车厢的运动方式

是直线移动。

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你

们觉得要想让汽车运动的更快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不做评价。认真听学生的发言。

二、探究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动力大。

车轮多。

减少货物的重量

与路面的好坏有关。

。。。。。。。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全部记录在黑板上,并提问,你

们的想法都很好,都动脑筋了。那么你们觉得这些问题

中你们最想研究哪一个呢?

二次备课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商量一下,统一意见后再说。

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生选择完成后,教师可以选择得票最多的问题一起来研究。

教师,那么你们打算如何研究呢?(教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的方法怎样才能让其他同学信服?怎样证明就是这个原因,而不是其他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学生开始思考,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完成整个验证过程。)

教师提示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才有说服力。

学生开始设计实验。

教师是学生汇报实验步骤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说出在这个过程中你打算如何控制变量?教师提示学生要

多做几次,防止偶然现象。

学生回答,结束后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开始汇报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三、总结

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证明黄豆的发芽需要水。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5摆共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材分析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教具自制摆、秒表、挂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

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摆

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

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

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

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

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

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

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

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

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

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

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

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

你们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

你们的方案。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方案,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

二次备课

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操作实验。

(2)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

(3)教师问出错的小组,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

(4)汇总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5、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分派任务:全班九组,每组选做一个15秒内正好摆动8、9、10、11、12、13、14、15、16次的摆。每次做的结果

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

(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6、应用

(1)教师出示一只挂钟:老师的这只挂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呢?走快了,又该怎么办?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

三、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

摆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四、布臵作业

收集有关摆的资料。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4.1力在哪里含2课时

教学目标1.能感受到力的普遍存在,知道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力有大小和方向。难点体验力的普遍存在。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饼干盒,饼干盒(物体)怎

样了?

二、探究

(一)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

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

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到处都有力。

(二)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

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

你分类的理由。

二次备课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 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臵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 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臵,那你想 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 ?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DOC范文整理】

三科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科教版) 学科科学册数一课型新授总第课时 课题入学教育备课时间8月31日 主备教师石初珍参与教师三年级全体科学教师 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 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教具学具调查表格 教法和 学法指导举例、讲授、交流、谈话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一、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二、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确定新的6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三、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活动 四、说说自己的愿望。 上课要求 )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对当天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对即将学习新内容进行预习。 安全教育 教师要热情鼓励,肯定、赞许学生的愿望。 五、小结: 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

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日历表格式教案

教学内容第二课天气日历教材版本教科版教案属性共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 息。 教学准备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温度计每组一支科学 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修注栏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时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过程复备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 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 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 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 的发现是什么? 三年级科学第1页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 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后记 三年级科学第2 页

课题了解土壤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 共 1 课时第1课 时 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课型新课 重点难点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复备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 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 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 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 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 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1、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2、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 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 不多的是壤土。 三年级科学第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营养表格式名师教案青岛版.docx

???????????????????????最新料推荐??????????????????? 我们的营养

课题 2 我们的营养主备人 课时2课型新授课使用人 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 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试验记录。 目标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难点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水果各种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 教具 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板书设2我们的营养 计一食物中有哪些营养二从食物包装上获取营养信息 教学过程:修改与补充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多名学 生说)对于你们喜欢吃的这些食物,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 题,总起来都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 书课题:我们的营养) 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 所需的营养素?(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 及时补充和纠正) 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 证一下) 二、计划与组织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 鸡蛋、肉等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 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交流) 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卡”上,看看在最短的时 间内,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

总课时:26 2015年 5 月28 日课题垃圾的处理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问题情境设计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研究垃圾填埋的方法 1、交流露天堆放垃圾的危害。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二、讨论减少垃圾填埋场的方法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2、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

总课时:27 2015年 6 月 1 日课题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问题情境设计 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一、导入 1、回答问题:目前垃圾处理都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利弊? 2、明确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学生交流、汇报: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 3、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 三、课堂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表格式

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有各样的物体,物体具有一定特征,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教学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预设: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 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 2.应该怎样观察?回忆我们上学期学习的观察植物的方法。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学生回答(谜底:橡皮) 学生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等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学生描述 认真观察 回忆观察植物的方法,请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特征

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完整教案(表格式)

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xx——20xx学年度上期)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

六年级下科学表格式教案.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总课时:26 20XX年5月 28 日课题垃圾的处理第 1 课时教学 1.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目标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教学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 问题情境设计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 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研究垃圾填埋的方法 1、交流露天堆放垃圾的 危害。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什么? (2 )实验的各个部分分 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 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 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 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 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 些危害? 二、讨论减少垃圾填埋场 的方法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 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 境隔离起来。 2、分小组尝试设计,记 录设计的重点。 3、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 计,大家评价。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 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方法。 教学反思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总课时:27 20XX 年 6 月 1 日课题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第 1 课时 教学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 利用的好习惯。 目标 教学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重点 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问题情境设计 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 一、导入 1、回答问题:目前垃圾 处理都有哪些方式?各有什 么利弊? 2、明确解决垃圾问题要 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 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 利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学生交流、汇报:日 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 少的? 2、分组讨论:过度包装 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 环境吗? 3、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 的 三、课堂小结:如果我们 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 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 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 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 的诚意。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