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解一元二次方程(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推导

ax 2+bx+c=0 x 2+x

a b +a c =0

x 2+x

a b =-a

c

2

+x a b +2

2??

?

??a b =-a c +2

2??? ??a b

(x+a

b 2)2 =2

244a ac b - x=

a

b a a

c b 2242--±

x =

根的判别式(b 2-4ac)

240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40b a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说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240b ac -

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x k 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思路分析:方程有实数根,但具体不知道有多少个根,所以有240b ac -≥.

解:21,2(1),1a b k c k ==-+=-

[]2

2

2

42(1)41(1)88b ac k k k ∴-=-+-??-=+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240b ac ∴-≥ 即:880k +≥ 1k ∴≥-

2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m 为何值时,方程x 2-(2m+2)x+m 2+5=0(20分)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解方程:2273x x -=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解: 22730x x --= 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0ax bx c ++=(0a ≠)

2,7,3a b c ∴==-=- ②、确定,,a b c 的值.

224(7)42(3)73b ac ∴-=--??-=>0 ③、求出24b ac -的值.

(7)7224

x --±±∴=

=? ④、若240b ac -≥,则把,,a b c 及24b ac -的值

代入

771244

x x +-∴=

= 求根公式,求出1x 和2x ,若240b ac -<,则方程无解。

1.3x 2+5x -2=0 2.3x 2-2x -1=0 3.8(2-x )=x 2

(1)2x 2-7x+3=0 (2) x 2-7x-1=0

(3) 2x 2-9x+8=0 (4) 9x 2+6x+1=0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

a

c

x x a b

x x =

?-

=+2121

12,x x 一元二次方程25140x x --=的两根,则12x x +=____,12x x ?=____.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

12125145,1411

b c x x x x a a --+=-

=-=?===-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若方程2310x x --=的两根为12,x x ,则12

11

x x +的值为-_____.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1212313,111

b c x x x x a a --+=-

=-=?===- 121212113

31

x x x x x x +∴

+===--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要熟练掌握以下等式变形:

222121212()2x x x x x x +=+-

121212

11

x x x x x x ++= 22121212()()4x x x x x x -=+- 12||x x -=

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新方程

理论:以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例 解方程组 x+y=5

xy=6

解:显然,x ,y 是方程z 2

-5z+6=0 ① 的两根

由方程①解得 z 1=2,z 2=3

∴原方程组的解为 x 1=2,y 1=3

x 2=3,y 2=2

练习若12,x x 是方程22630x x -+=的两个根,则

12

11x x +的值为( ) A .2 B .2- C .

12

D .

92

练习若方程22(1)30x k x k -+++=的两根之差为1,则k 的值是 _____ .

常考题型及其相应的知识点:

(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已知根求系数及求另一个根问题:

例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m x x m -++-=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

例2:一元二次方程 230x mx ++=的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

例3.1x 、2x 是方程05322=--x x 的两个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2

22

1x x + (2)21x x - (3)22

22

133x x x -+

一、填空题

1.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要把方程化为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的值,当__________时,把a ,b ,c 的值代入公式,x 1,2=____________求得方程的解.

2.方程3x 2-8=7x 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__,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方程的根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用公式法解方程3x 2+4=12x ,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

、2=24312122?-± 、2=2

4312122?-±-

、2=24

312122?+± 、2=3

2434)12()12(2???---±--

2.方程x2+3x=14的解是

=

265

=

265

-

=

223

=

223

-

3.下列各数中,是方程x2-(1+5)x+5=0的解的有

①1+5②1-5③1 ④-5

个个个个

4.方程x2+(2

3+)x+6=0的解是

=1,x2=6=-1,x2=-6 =2,x2=3 =-2,x2=-3三、用公式法解下列各方程

+2x-1=0 +13y+6=0 +6x+9=7

(1)2x2-7x+3=0 (2) x2-7x-1=0 (3) 2x2-9x+8=0 (4) 9x2+6x+1=0

四、拓展延伸: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求方程2

10x x 的两根之和以及两根之积

拓展应用: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40x x m 2,则m ;

方程的另一根是

课外练习

1、用公式法解方程:

(1)2

31

0x x (2)2

2430x x

(2)816

x x (4)2

x x

576

x x

(5)2

32

x (6)22510

2、三角形两边的边分别是8和6,第3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216600

x x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你能找到适当的x的值使得多项式A=4x2+2x-1与B=3x2-2相等吗

韦达定理的运用

一元二次方程跟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的应用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韦达定理的应用”,此内容是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中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重要方法。韦达定理联系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中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根据教材内容,由学生已知的认知结构及原由的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上一节学习的韦达定理,并熟练掌握韦达定理的应用。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韦达定理解决方程中的问题 难点:如何运用韦达定理 四 教学过程 (一 ) 回顾旧知,探索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韦达定理,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韦达定理? 如果)0(02 ≠=++a c bx ax 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 c x x a b x x =?- =+2121, {老师:由韦达定理我们可知,韦达定理表示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在方 程中遇到需要求解根的情况,我们是否能用韦达定理来解决呢?今天我们将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举例分析 例 已知方程0652 =-+kx x 的一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 的值。 请同学们分析解题方法: 思路:应用解方程的方法,带入法 解法一:把X=2代入方程求的K=-7 把K=-7代入方程:06752 =--x x 运用求根公式公式解得5 3,221- ==∴x x 提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启发学生,我们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我们否能用韦达定理建立一个关系,求解方程。

解法二:设方程的两根为21,x x ,则21,2x x =是未知数 用韦达定理建立关系式 5 3 ,5622 2-=∴-=x x 7 ,5 3 ,27 ,5 2212-=-==∴-=∴-=+k x x k k x 对比分析,第二种方法更加简单 总结:在解方程的根时,利用韦达定理会使求解过程更为简单,且不用解方程,直接求某 些代数式的值 例2 不解方程,求一元二次方程2x 2+3x -1=0两根的 (1)平方和;(2)倒数和 方法小结: (1)运用韦达定理求某些代数式的值,关键是将所求的代数式恒等变形为用2121,x x x x ?+的代数式表示。 (2)格式、步骤要求规范: ①将方程的两根设为。 ②求出2121,x x x x ?+的值 。 ③将所求代数式用2121,x x x x ?+的代数式表示 。 ④ 将2121,x x x x ?+的值代人并求值。 三 综合运用 巩固新知 1、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 解 : 2、设 2 1,x x 是方程03422 =-+x x 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n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这里讲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中,两根X1,X2有如下关系:X1+X2=-b/a,X1X2=c/a ?【定理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且△=b^2-4ac0)中,设两个根为x1,x2 则 ?X1+X2= -b/a ?X1X2=c/a 1/X1+1/X2=X1+X2/X1X2 ?用韦达定理判断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a0)中, 若b-4ac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若b-4ac=0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b-4ac0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定理拓展】 ?(1)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b=0 (2)若两根互为倒数,则a=c ?(3)若一根为0,则c=0 (4)若一根为1,则a+b+c=0 ?(5)若一根为-1,则a-b+c=0 ?(6)若a、c异号,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

【例题】 已知p+q=198,求方程x^2+px+q=0的整数根.(94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设方程的两整数根为x1、x2,不妨设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p,x1x2=q. 于是x1x2-(x1+x2)=p+q=198, ?即x1x2-x1-x2+1=199. ?运用提取公因式法(x1-1)(x2-1)=199. 注意到(x1-1)、(x2-1)均为整数, ?解得x1=2,x2=200;x1=-198,x2=0.

韦达定理公式

韦达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和y 则x+y=-b/a xy=c/a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 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较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 设mathx_1/math,mathx_2/math是一元二次方程mathax^2+bx+c=0/math的两个解,且不妨令mathx_1 ge x_2/math。根据求根公式,有

mathx_1=frac{-b + sqrt {b^2-4ac}}/math,mathx_2=frac{-b - sqrt {b^2-4ac}}/math 所以 math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ight) - sqrt {b^2-4ac}} =-frac/math, mathx_1x_2=frac{ left (-b + sqrt {b^2-4ac} ight) left (-b - sqrt {b^2-4ac} ight)}{left (2a ight)^2} =frac/math

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解一元二次方程(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推导 ax 2+bx+c=0 x 2+x a b +a c =0 x 2+x a b =-a c 2 +x a b +2 2?? ? ??a b =-a c +2 2??? ??a b (x+a b 2)2 =2 244a ac b - x= a b a a c b 2242--± x = 根的判别式(b 2-4ac) 240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40b a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说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240b ac -

解:21,2(1),1a b k c k ==-+=- []2 2 2 42(1)41(1)88b ac k k k ∴-=-+-??-=+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240b ac ∴-≥ 即:880k +≥ 1k ∴≥- 2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m 为何值时,方程x 2-(2m+2)x+m 2+5=0(20分)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解方程:2273x x -=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解: 22730x x --= 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0ax bx c ++=(0a ≠) 2,7,3a b c ∴==-=- ②、确定,,a b c 的值. 224(7)42(3)73b ac ∴-=--??-=>0 ③、求出24b ac -的值. (7)7224 x --±±∴= =? ④、若240b ac -≥,则把,,a b c 及24b ac -的值 代入

韦达定理应用资料资料全

韦达定理的应用 一、典型例题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2x-(m+1)x+1-m=0的一个根为4,求另一个根。 解:设另一个根为x1,则相加,得x 例2:已知方程x-5x+8=0的两根为x1,x2,求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为和. 解:∵又 ∴代入得,∴新方程为 例3:判断是不是方程9x-10x-2=0的一个实数根? 解:∵二次实数方程实根共轭,∴若是,则另一根为 ∴,。 ∴以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即为.

例4:解方程组 解:设∴. ∴A=5. ∴x-y=5 又xy=-6. ∴解方程组∴可解得 例5:已知Rt ABC中,两直角边长为方程x-(2m+7)x+4m(m-2)=0的两根,且斜边长为13,求S的值 解:不妨设斜边为C=13,两条直角边为a,b,则2。又a,b为方程两根。∴ab=4m(m-2)∴S但a,b为实数且 ∴∴ ∴m=5或6 当m=6时,∴m=5 ∴S. 例6:M为何值时,方程8x-(m-1)x+m-7=0的两根 ①均为正数②均为负数③一个正数,一个负数④一根为零⑤互为倒数 解:①∵∴m>7

②∵ ∴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③ ∴m<7 ④ ∴m=7 ⑤ ∴m=15.但使 ∴不存在这种情况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设n为方程x+mx+n=0(n≠0)的一个根,则m+n等于 2. 已知方程x+px-q=0的一个根为-2+,可求得p= ,q= 3. 若方程x+mx+4=0的两根之差的平方为48,则m的值为() A.±8 B.8 C.-8 D.±4 4. 已知两个数的和比a少5,这两个数的积比a多3,则a为何值时,这两个数相等? 5. 已知方程(a+3)x+1=ax有负数根,求a的取值围。

韦达定理推广的证明.doc

韦达定理推广的证明

证明: 当=b^2- 4ac≥0时 ,方程 ax^2+bx+c=0(a≠ 0) 有两个实根 ,设为 x1,x2. 由求根公式 x =(- b±√Δ )/2a,不妨取 x1 =(-b-√Δ)/2a,x2=(- b+ √Δ)/2a, 则: x1+x2 =(-b-√Δ)/2a+(-b+ √Δ)/2a =-2b/2a =-b/a, x1*x2=[(-b-√Δ)/2a][(- b+ √Δ)/2a] =[(-b)^2-]/4a^2 =4ac/4a^2 =c/a. 综上 ,x1+x2=-b/a,x1*x2=c/a. 烽火 TA000DA 2014-11-04 若 b^2-4ac=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 b^2-4ac<0则方程没有实数解韦达定理的推广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 的。一般的,对一个一元n 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 -1)^2*A(n-2)/A(n) ? ΠXi=(-1)^n*A(0)/A(n) 其中∑是求和,Π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 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较系数即得 韦达定理。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 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 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 16 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

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 1799 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3)以 x1 ,x2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项系数为 1) 是 x2-(x1+x2)x+x1x2=0. 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 ) 在分解二次三项式 ax^2+bx+c 的因式时,如果可用公式求出方程 ax2+bx+c=0 的两个 根是 X1,x2 ,那么 ax2+bx+c=a(x-x1)(x-x2).另外这与射影定理是初中必须 射影定理图 掌握的 . 韦达定理推广的证明 设 x1 ,x2 ,??, xn 是一元 n 次方程∑AiX^i=0 的 n 个解。

韦达定理(常见经典题型)

韦达定理(常见经典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网络结构图 1.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整理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 a 、b 、c 、为常数,a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 的平 方,而另一边是一个 时,可以根据 的意义,通过开平方法求出这个方程的解。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 ≠=++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 ,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 项和 项,右边为 项; 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 的平方; ④化原方程为2 ()x m n +=的形式, 如果n 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 法求出方程的解。 如果n <0,则原方程 。 (3)公式法: 方程20(0)ax bx c a ++=≠,当24b ac -_______ 0时,x = ________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一元二次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 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公式 法 22 240404b ac b ac b ac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无实数根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 ? 步骤 实际问题的答案

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 的乘积; 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 ,得到两个 方程; ④解这两个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3、韦达定理 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bx +a =0有一个根是-a(a≠0),则a -b 的 值为 A .-1 B .0 C .1 D .2 2、 程时。 、当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当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的取值范围。 满足下列条件时,当方程21m 05)3()3(1 =+-++-x m x m m 3、一元二次方程x (x -2)=2-x 的根是( ) A .-1 B .2 C .1和2 D .-1和2 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关于x 的方程2210x kx k ++-=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没有实数根 B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k 为任何实数.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根据k 的取值不同.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 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l )x 2﹣2x+l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

韦达定理经典例题

韦达定理经典例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培优训练 例1.已知1x 、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4422=+-+m x m x 的两个非零实数根,问:1x 与2x 能否同号?若能同号请求出相应的m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同号,请说明理由。 例2.已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01442=++-k kx kx 的两个实数根。 (1)是否存在实数k ,使2 3)2)(2(2121-=--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求使21221-+x x x x 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 的整数值。 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 证:(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若,则. 例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3,b 和c 是关于x 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ABC 的周长. 例5.在解方程x 2+px+q=0时,小张看错了p ,解得方程的根为1与-3;小王看错了 q ,解得方程的根为4与-2。这个方程的根应该是什么 例6.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px+q=0的两根,x 1+1、x 2+1是关于x 的方程 x 2+qx+p=0的两根,求常数p 、q 的值。 练习:1.先阅读下列第(1)题的解法,再解答第(2)题. (1)若α、β是方程x 2-3x-5=0的两个实数根,求α2+2β2-3β的值;

解:∵α、β是方程x 2-3x-5=0的两个实根, ∴α2-3α-5=0,β2 -3β-5=0,且α+β=3. ∴α2=3α+5,β2=3β+5 ∴α2+2β2-3β=3α+5+2(3β+5)-3β=3α+3β+15=3(α+β)+15=24. (2)已知x 1、x 2是方程x 2+x-7=0的两个实数根,不解方程求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3-m)x+1=0的两实数根为α,β,若s=+,求s的取值范围。 3.如果关于x 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 2+2(m+3)x+m 2+3=0有两个实数根α、β,那 么(α-1)2+(β-1)2的最小值是多少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a -1)x+4(a -1)=0的两个根是斜边长为5的直角三角形 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5.已知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m 2x+n=0的两个实数根;y 1、y 2是关于y 的方程 y 2+5my+7=0的两个实数根,且x 1-y 1=2,x 2-y 2=2,求m 、n 的值。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根为α、β,且两个关于x 的方程 x 2+(α+1)x+β2=0与x 2+(β+1)x+α2=0有唯一的公共根,求a 、b 、c 的关系式。

韦达定理常见经典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网络结构图 1.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整理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 a 、b 、c 、为常数,a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 的平方,而另一边是一个 时,可以根据 的意义,通过开平方法求出这个方程的解。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 ,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 项和 项,右边为 项; 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 的平方; ④化原方程为2 ()x m n +=的形式, 如果n 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 法求出方程的解。 如果n <0,则原方程 。 (3)公式法: 方程20(0)ax bx c a ++=≠,当24b ac -_______ 0时,x = ________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 的乘积; 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 ,得到两个 方程; ④解这两个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3、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 方程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未 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解法(降次) 直接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公式法22240404b ac b ac 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无实数根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实际问题的答案

[极力推荐]运用韦达定理证明卡尔丹公式

运用韦达定理证明卡尔丹公式之探讨 范盛金 在数学史上,解三次代数方程是较有名的问题。十六世纪意大利学者卡尔丹(Cardano)提出了三次方程X3+pX+q=0的求根公式,在这个公式中,卡尔丹是第一个把负数写在二次根号内的数学家,并由此引进了虚数的概念,后来经过许多数学家的努力发展成了复数的理论。 下面运用复数域中的高次方程韦达定理证明卡尔丹公式,高中学生很容易掌握这种方法。 卡尔丹公式的证明:

这就是伟大的卡尔丹公式...没明白 还有啊ax3+bx2+cx+d=0 怎么能转化成x3+px+q=0 呢??好像要除以一个y=什么什么+什么什么/3 ...天啊. 类别:杂| 添加到搜藏| 浏览(3273) | 评论 (8)

上一篇:我的《国家地理》下一篇:三次方程新解法——盛金公式解题...最近读者: 登录 后, 您就 出现 在这 里。 a_a111111下一个 24号 清灵 2010 魅丶依 然 371173145wbwyq菸庭新空x 网友评论: 1网友:芝 生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07:39 | 回复 注意:ω不要放在根号里面。 2网友:芝 生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07:53 | 回复 运用韦达定理证明卡尔丹公式之探讨范盛金卡尔丹公式的证明:一元三 次方程(1) X3+pX+q=0 (p、q∈R) 当P=0时,易推导出(1)的求根公式如 下:(2) X3+q=0 → X3+(3√q)3=0 → (X+3√q)(X2-3√q+3√q2)=0,解之, 得(3) X1=3√(-q);X2=3√(-q)(-1+√3i)/2;X3=3√(-q)(-1-√3i)/2,令 ω=(-1+3√3i)/2;则ω2=(-1-3√3i)/2,故(2)可写成(4) X1=3√Y; X2=3√Yω;X3=3√Yω2,其中Y=-q。(3)就是p=0时(1)的求根公式。为 了研究方便起见,当p≠0时,根据(3)的情形,则可假设(1)的根具有形式 X1=3√Y1+3√Y2;X2=3√Y1ω+3√Y2ω2;X3=3√Y1ω2+3√Y2ω。显然,(4) 的表达式把较复杂的的问题变成了较简单的问题来解决。现只要求出(4)中 Y1与Y2的p、q表达式,则(1)的公式即得到证明。根椐韦达定理,有(5) 0=-(X1+X2+X3);p=X1X2+X1X3+X2X3;q=-X1(X2X3),为了简化 运算过程,注意ω+ω2=-1,ω3=1。由(4)、(5)有(6)p=-3(3√(Y1Y2)); q=-(Y1+Y2) → Y1+Y2=-q;Y1Y2=-(p/3)3,由(6)得方程Y2+qY- (p/3)3=0,解之,得Y1,2=-(q/2)±((q/2)2+√(p/3)3)。综上情况,就是一 元三次方程X3+pX+q=0 3网友:芝 生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07:58 | 回复 注意:3√Y1中的3是根指数。 4网友:芝 生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08:03 | 回复 运用韦达定理证明卡尔丹公式之探讨范盛金卡尔丹公式的证明:一元三 次方程(1) X^3+pX+q=0 (p、q∈R) 当P=0时,易推导出(1)的求根公 式如下:X^3+q=0,→ X^3+(q^(1/3))^3=0,→ (X+q^(1/3))(X^2 -q^(1/3)+q^(2/3))=0,解之,得(2) X1= (-q)^(1/3);X2= (-q)^ (1/3)(-1+3^(1/2)*i)/2;X3=(-q)^(1/3)(-1-3^(1/2)*i)/2,令ω==(-1 +3^(1/2)*i)/2;则ω^2=(-1-3^(1/2)*i)/2,故(2)可写成(3) X1=Y^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_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_知识点总结 韦达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和y 则x+y=-b/a xy=c/a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较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 设x_1,x_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高中历史,且不妨令x_1 ge x_2.根据求根公式,有 x_1=frac{-b + sqrt {b^2-4ac}},x_2=frac{-b - sqrt {b^2-4ac}} 所以 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ight) - sqrt {b^2-4ac}} =-frac, x_1x_2=frac{ left (-b + sqrt {b^2-4ac} ight) left (-b - sqrt {b^2-4ac} ight)}{left (2a ight)^2} =frac

韦达定理(常见经典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网络结构图 1.方程中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整理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 a 、b 、c 、为常数,a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 的平 方,而另一边是一个 时,可以根据 的意义,通过开平方法求出这个方程的解。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 ,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 项和 项,右边为 项; 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 的平方; ④化原方程为2 ()x m n +=的形式, 如果n 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 法求出方程的解。 如果n <0,则原方程 。 (3)公式法: 方程20(0)ax bx c a ++=≠,当24b ac -_______ 0时,x = ________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 的乘积; 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 ,得到两个 方程; ④解这两个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3、韦达定理 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 一元二次 方程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解法(降次) 直接开平方法 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公式法22240404b ac b ac b ac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无实数根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步骤 实际问题的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韦达定理 编号:撰写人:审核: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题1: 用配方法、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方程:x2-5x+6=0 【总结】 以上的三种方法之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哪一种?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1、直接法:对于形如—x 2=a 的方程,我们可以用直接法。方程的解为x=推论:对于形如(x+a)2=b 的方程也是用直接开方的方法。 注意点:①二次项的系数为1,且a ≥0 ②如果a 为根式,注意化简。 例1:解方程:5x 2=1 例2:解方程:x 2= 4- 例3:解方程:4x 2+12x+9=12 2、配方法: 对于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我们可以采用配方法的方法来解。 步骤:①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两边同时除以a ,可以得到: X 2+ b a x+ c a =0 ②配方: (x+ 2b a )2+c- 2()2b a =0 ③移项: (x+ 2b a )2=2()2b a -c ④用直接法求出方程的解。 X=-2b a

注意点:解除方程的解后,要检查根号内是否要进一步化简。 例: 解方程:x 2+x=1 3、公式法: 对于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我们也可以采用公式法的方法来解。 根据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解为: X=-2b a 进一步变形,就可以知道:形如:ax 2+bx+c=0(其中a ≠0)的方程的解为: x 1x 2 注意点: ① 解除方程的解后,要检查根号内是否要进一步化简。 ② 解题步骤要规范。 例: 解方程:x 2+5x+2=0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 型例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n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这里讲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中,两根X1,X2有如下关系:X1+X2=-b/a, X1X2=c/a 【定理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且△=b^2-4ac0)中,设两个根为x1,x2 则 X1+X2= -b/a X1X2=c/a 1/X1+1/X2=X1+X2/X1X2 用韦达定理判断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ax+bx+c=0 (a0)中, 若b-4ac0 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若b-4ac=0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b-4ac0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定理拓展】 (1)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b=0 (2)若两根互为倒数,则a=c (3)若一根为0,则c=0 (4)若一根为1,则a+b+c=0 (5)若一根为-1,则a-b+c=0 (6)若a、c异号,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 【例题】 已知p+q=198,求方程x^2+px+q=0的整数根. (94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设方程的两整数根为x1、x2,不妨设x1x2.由韦达定理,得 x1+x2=-p,x1x2=q. 于是x1x2-(x1+x2)=p+q=198, 即x1x2-x1-x2+1=199. 运用提取公因式法(x1-1)(x2-1)=199. 注意到(x1-1)、(x2-1)均为整数, 解得x1=2,x2=200;x1=-198,x2=0.

初中数学之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之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如果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12,x x ,那么1212,b c x x x x a a +=-= 说明:定理成立的条件0?≥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差 (1)01032=--x x (2)01532=++x x (3)0223422=--x x 2.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那么m = ;如果两根互为倒数,那么n = . 3. 若两数和为3,两数积为-4,则这两数分别为 4. 已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212 x x += 5. 若方程062=+-m x x 的一个根是23-,则另一根是 ,m 的值是 6. 已知方程0232=--x x 的两根为1x 、2x ,且1x >2x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212x x += ; (2)2 111x x += ; (3)=-221)(x x = ; (4))1)(1(21++x x =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5(22=-++-k x k x ,是否存在负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4?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8.关于x 的方程p x x --822=0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则p 的值是( ) (A )0 (B )正数 (C )-8 (D )-4 9.已知方程122-+x x =0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221221x x x x ( ) (A )-7 (B) 3 (C ) 7 (D) -3 10.已知方程0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那么2 111x x +=( ) (A )-31 (B) 3 1 (C )3 (D) -3 11. 若方程04)103(422=+--+a x a a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是( ) (A )5或-2 (B) 5 (C ) -2 (D) -5或2 12.若方程04322=--x x 的两根是1x ,2x ,那么)1)(1(21++x x 的值是( ) (A )-21 (B) -6 (C ) 21 (D) -2 5 13.分别以方程122--x x =0两根的平方为根的方程是( ) (A )0162=++y y (B ) 0162=+-y y (C )0162=--y y (D )0162=-+y y

韦达定理

第八讲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应用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那么 反过来,如果x 1,x 2 满足x 1 +x2=p,x1x2=q,则x1,x2是 一元二次方程x 2 -px+q=0的两个根.一元二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揭示了根与系数的一种必然联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可以解决诸如已知一根求另一根、求根的代数式的值、构造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等问题,它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有用的工具. 1.已知一个根,求另一个根 利用韦达定理,我们可以通过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 例1 方程(1998x)2-1997·1999x-1=0的大根为a,方程x2+1998x-1999=0的小根为b,求a-b的值.解先求出a,b. 由观察知,1是方程(1998x)2-1997·1999x-1=0的根,于是由韦达 又从观察知,1也是方程x2+1998x-1999=0的根,此方程的另一根为-1999,从而b=-1999. 所以a-b=1-(-1999)=2000. 例2 设a是给定的非零实数,解方程 解由观察易知,x1=a是方程的根.又原方程等

价于 2.求根的代数式的值 在求根的代数式的值的问题中,要灵活运用乘法公式和代数式的恒等变形技巧. 例3 已知二次方程x2-3x+1=0的两根为α,β,求: (3)α3+β3;(4)α3-β3. 解由韦达定理知 α+β=3,αβ=1. (3)α3+β3=(α+β)(α2-αβ+β2) =(α+β)[(α+β)2-3αβ] =3(9-3)=18; (4)α3-β3=(α-β)(α2+αβ+β2) =(α-β)[(α+β)2-αβ] 例4 设方程4x2-2x-3=0的两个根是α和β,求4α2+2β的值. 解因为α是方程4x2-2x-3=0的根,所以 4α2-2α-3=0, 即 4α2=2α+3. 4α2+2β=2α+3+2β=2(α+β)+3=4.例5 已知α,β分别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

超级韦达定理

超级韦达定理 一、韦达定理: 若)0(0 2≠=++A C Bx Ax ,则:A C x x A B x x =?-=+2121,. 二、超级韦达定理:(直线方程一般式) 1.直线与椭圆 (1)椭圆焦点在x 轴 联立?????>>=+≠=++)0(,1)0(,02 222b a b y a x A C By Ax ,得: 0)(2)(22222222222=-+++b a B a C x ACa x b B a A 或0)(2)(22222222222=-+++b a A b C y BCb y b B a A 22222212b B a A ACa x x +-=+,22222222221b B a A b a B a C x x +-=?或22222212b B a A BCb y y +-=+,2 2222 222221b B a A b a A b C y y +-=? (2)椭圆焦点在y 轴 联立?????>>=+≠=++)0(,1)0(,02 222b a a y b x A C By Ax ,得: 0)(2)(22222222222=-+++b a B b C x ACb x a B b A 或0)(2)(22222222222=-+++b a A a C y BCa y a B b A 22222212a B b A ACb x x +-=+,22222222221a B b A b a B b C x x +-=?或22222212a B b A BCa y y +-=+,22222 222221a B b A b a A a C y y +-=? 2.直线与双曲线 (1)双曲线焦点在x 轴 联立?????>>=-≠=++)00(,1)0(,02 222b a b y a x A C By Ax ,,得: 02)(22222222222=----b a B a C x ACa x a A b B 或0)(2)(22222222222=-++-b a A b C y BCb y a A b B 22222212a A b B ACa x x -=+,22222222221a A b B b a B a C x x ---=?或22222212a A b B BCb y y --=+,2 2222 222221a A b B b a A b C y y --=? (2)双曲线焦点在y 轴 联立?????>>=-≠=++)0,0(,1)0(,02 222b a b x a y A C By Ax ,得: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韦达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和y 则x+y=-b/a xy=c/a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 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较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 设x_1,x_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高中历史,且不妨令x_1 ge x_2.根据求根公式,有 x_1=frac{-b + sqrt {b^2-4ac}},x_2=frac{-b - sqrt {b^2-4ac}} 所以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ight) - sqrt {b^2-4ac}} =-frac,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

数学公式-韦达定理公式

韦达定理公式 韦达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和y 则x+y=-b/a xy=c/a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而代数基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基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较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 设math x_1/math ,math x_2/math 是一元二次方程math ax^2+bx+c=0/math 的两个解,且不妨令math x_1 \ge x_2/math 。根据求根公式,有 math x_1=\frac{-b + \sqrt {b^2-4ac}}/math ,math x_2=\frac{-b - \sqrt {b^2-4ac}}/math 所以

math 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right) - \sqrt {b^2-4ac}} =-\frac/math , math x_1x_2=\frac{ \left (-b + \sqrt {b^2-4ac} \right) \left (-b - \sqrt {b^2-4ac} \right)}{\left (2a \right)^2} =\frac/math

椭圆方程和韦达定理

1椭圆的第二定义、参数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常数 椭圆的准线,常数e是椭圆的离心率。 注意: ②e的几何意义: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的比。 2. 焦半径及焦半径公式: 椭圆上一个点到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上这个点的焦半径。 3. 椭圆参数方程 问题:如图以原点为圆心,分别以a、b(a>b>0)为半径作两个圆,点B是大圆半径OA 与小圆的交点,过点A作AN⊥Ox,垂足为N,过点B作BN⊥AN,垂足为M,求当半径OA绕O旋转时点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 参数。 说明:<1> 对上述方程(1)消参即 <2>由以上消参过程可知将椭圆的普通方程进行三角变形即得参数方程。 4. 补充 5. 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 (1)相离 ②求椭圆上动点P(x,y)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法一,参数方程法;法二,数形结合,求平行线间距离,作l'∥l且l'与椭圆相切) ③关于直线的对称椭圆。

(2)相切 ①弦长公式: 【典型例题】 例1. |MA|+2|MF|取最小值时,求点M的坐标。 分析:

这里|MP|、|AP|分别表示点A到准线的距离和点M到准线的距离。 解: 例2. 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000年全国高考题)分析:可先求∠F1PF2=90°时,P点的横坐标。 解:法一 法二 小结: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焦半径公式,三角函数,解不等式知识及推理、计算能力。 2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 且△=b^2-4ac≥0)中 设两个根为X1和X2 则X1+X2= -b/a X1*X2=c/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