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原理模拟试卷

德育原理模拟试卷

德育原理模拟试卷
德育原理模拟试卷

《德育原理》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通过对假设性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有机会接触到各种道德立场和道德推理方式;通过充分的思想交锋,儿童倾向于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并且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但是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于自己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这种现象被称为(B )

A罗森塔尔效应B布莱特效应C布朗效应D晕轮效应

2.在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时,“带有规范词的祈使句”适用于(D )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以上C中学以上D以上三者

3.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______习得,技能往往通过______习得,态度往往通过______习得( B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4.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C )

A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B 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C私德、公德、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学校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

5.用《三个和尚》、《蚂蚁搬家》等传统故事,生动地向年幼的学生解释“团结合作”的道理,属于(D )A体谅情境B 实验情境C后果情境D说明情境

1.主张道德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或最终目的教育家是( D )

(A)康德(B)赫尔巴特(C)杜威(D)以上三者

2.《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3月颁布)规定( C )D

(A)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B)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C)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D)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4.张老师对学生说:“对人要有礼貌,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支持你,帮助你。”李老师对学生说:“对人要有礼貌,因为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最恰当的说法是( B )

(A)张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B)李老师在进行道德教育

(C)张老师和李老师都在进行道德教育(D)张老师和李老师都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1.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D)参考教材第五章德育内容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以上三者

2. 我国小学普通实施直接的道德教学的起始时间是(B)参考教材p180

(A)1902年(B)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C)1912年(D)1978年

4. “仁义礼智信,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属于(C )

(A)道德虚无主义(B)道德相对主义(C)道德天赋论

(D)环境自发影响论

5. 在“海因兹与治癌药”的两难问题上,下面观点处于“后习俗水平”是( B )参见教材 P225(A)偷东西是不对的,但是不这么做海因兹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

(B)海因兹设法救自己的妻子无可厚非,可是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样做对别人是不公平的。(C)作贼会使自己和家人名声扫地,这样做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耻辱。(D)要是他的妻子对他不好,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

3.某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阶段3,最有可能说服他考试不作弊的理由是(A) C (A)考试作弊对其他考生不公平(B)考试作弊会受到学校的处分和父母的责打

(C)好学生考试不作弊(D)作弊会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4.《上海市民“七不规范”》属于德育内容的哪个层次( C )

(A)道德理想(B)道德原则(C)道德规范(规则)(D)道德行为

5.在“一个跟你同岁而且要好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因为你不知道的原因显得十分心烦意乱。你怎么办?”情境中,以下青少年的反应属于试验性反应类型的是( D )

(A)“叫他/她振作起来”(B)“向某个成年人反映这种情况”

(C)“安慰他/她”(D)“设法同他/她交谈,好像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对头”

4.以下哪种情境最适合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A)

(A)道德两难情境(B)后果情境(C)说明情境(D)实验情境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民昏乱,有忠臣。”这句话体现了下列哪种论点?( B )A道德天赋论B道德虚无主义

C道德相对主义D环境自发影响论

2.麦克费尔开发的《生命线》教材包括(A )

A《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你会怎么办?》B《敏感性》《后果》《冲突》

C《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D《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

教师:一个你认识的人在你同别人说话时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A: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B:我才不躲,我会叫他闭嘴。

学生C:还是让他加入进我们的谈话好,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D: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事,心里非常生气,但拿他没有办法。

学生E: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F: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G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不要当着他的面谈论这个话题了。1.在体谅模式中,使用上述情境问题,直接目的在于( 3 )

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③培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④提高学生对行为后果的想象、理解和预测能力

2.在体谅模式中,使用上述情境问题,常用的方法是( 2 )

①说服②角色扮演③道德两难④榜样示范

3.学生对情境问题A的反应属于( 4 )

①被动性反应②依赖性反应③攻击性反应④回避性反应

4.学生E对情境问题的反应属于( 2 )

①被动性反应②依赖性反应③攻击性反应④回避性反应

5.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是( 3 )

①学生C和学生F②学生C和学生G③学生F和学生G④学生C、学生F、学生G

2.不属于“间接道德教育”的是( A )

(A)思想品德课(B)在教法中渗透的道德影响

(C)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D)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

1.主张道德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或最终目的教育家是( D )

(A)康德(B)赫尔巴特(C)杜威(D)以上三者

2.《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3月颁布)规定( C )D

(A)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B)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C)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D)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教书育人的意思是()A.既教书,又育人B.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C.教学以育人为最终目的,育人以教学为基本途径D.兼顾教学和德育

《上海市民“七不规范”》属于德育内容的哪个层次(C )

A道德理想B道德原则C道德规范(规则)D道德行为

二、是非判断题

(X )1.榜样就是要求大家学习的好人好事。

(√)2.礼仪训练不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X )3.根据道德所调节的生活领域不同,可以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即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5.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道德是可教的。(对)惩罚具有教育意义。

(对)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德育是间接的或渗透式的德育。

(错)说服学生,既可以仅向学生提供支持自身观点的正面论据,亦可同时提供与自身观点相悖的反面依据。正反双面说理比单面说理效果要好。

(对)教师的工作用语的本质和核心是道德语言。

(错)2.根据道德所调节的生活领域不同,可以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即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1.操行评语具有规范功能。

(对)3.古代德育实际上范围广泛的社会意识教育。

()4.道德判断的结构反映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

( T )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T )2.表扬或批评学生不但具有评价功能,而且具有规范功能。

(F T)3.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教材第一章)

( F )5.结果论说理方式仅从行为结果出发来判断道德行为,忽视了行为主体的主观动机,因而是错误的,我们应当避免使用这一说理方式。

( T )1.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F )参见教材第八章德育途径

( T )2.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社会意识教育。

( F )3.当道德的高层次目标与低层次目标发生冲突时,要首先确保高层次目标的落实。

( T )5.教师主要以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情操。(X )1.道德论证或说理的根本依据是道德判断。

(√)3.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X )5.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就是要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因素去教育学生。

(T )2.品德是知情行的和谐结合。

(T)3.说理的一般逻辑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第七章)

(T )4.教师主要以道德禁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F )5.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德育是间接的或渗透式的德育。

( T )1.教学是德育的主要途径。(F )参见教材第八章德育途径

( F )3.当道德的高层次目标与低层次目标发生冲突时,要首先确保高层次目标的落实。( F)4.根据道德所调节的生活领域不同,可以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即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X )5.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就是要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因素去教育学生。

(T )1.道德论证或说理的根本依据是道德判断。

( F )2.结果论说理方式仅从行为结果出发来判断道德行为,忽视了行为主体的主观动机,因而是错误的,我们应当避免使用这一说理方式。

( T )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T)3.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 T )4.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道德是可教的。

(对)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

(错)礼仪训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思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简要说明结果论的说理方式

1.说服: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这是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服。

2.《生命线》:《生命线》丛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个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3个单元,其中的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含《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所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含《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设计和使这些情境教材,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兴趣、态度和情感的感知能力;鼓励基本技能特别是非言语沟通技能的发展;为更完善的私人关系打基础;通过发展联想体谅行为的各种变通方式的能力,增加个体作道德决定的自由;通过探究创造性活动中沟通风格与表达手段之间的关系,促进人际沟通。”

3.社会行动模式:纽曼(F. Newmann)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the social action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整合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动等多个方面,并且将它们同公民投身社会变革联系起来。它探讨了小组讨论技能的重要性,信任和承诺等情感性问题,以及道德推理技能的必要性。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有鲜明的行动取向。希望你研究这个模式同时,和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进行比较,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4.观察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命名的,又叫“替代学习。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对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榜样。榜样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反其结果,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

德目主义: 德目主义是指,开设独立的道德科(或称公民科、修身科、宗教科),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叫学生理解和熟记.

道德两难: 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下,无论如何做出决定都不是明确的、完全符合道德要求的。5.道德两难:即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冲突情境或问题。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下,无论如何做出决定都不是明确的、完全符合道德要求的。

6亲历学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和实践,基于对行动后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的了解而逐渐习得某些行为方式。同时,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

7规范性用语:当教师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谈论什么是道德上对的或错的,总之在告诉学生该如何待人处世时,教师使用的是“规范性用语”,这种用语直接涉及行为,是教师规范学生行为常用的道德语言。

8道德相对主义: 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

8道德相对主义:主张放弃或反对道德教育。与道德虚无主义者相同,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也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对于个人来说,道德是一种口味,各有所好;对于社会来说,道德是一种习俗,各不相同。道德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的,或者是相对于不同的社会和群体而言的。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无所谓绝对的道德和不道德。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口味那样,也不必强求人人有一样的道德。强求道德上的一致性,反而不道德。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道德教育。

道德相对主义: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1.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者承认道德的存在,认为个人有个人的道德,社会有社会的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有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因此,道德是相对,是相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无所谓绝对的对和错。

9.道德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

10.道德两难情境: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涉及到两条或多条道德规范,且这些道德规范在这一情境中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11.积极德育观:这种观点认为,道德品质是人类必备的品质,不论个体有没有道德发展的需要,不论他愿意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都有必要义无反顾地对他进行强有力的道德教育。

12.间接道德教育:主要指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道德渗透,

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无论间接道德教育还是直接道德教学,都包含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意图和努力。所不同的是,后者的教育意图十分明显,做法直截了当;前者的教育意图相当隐蔽,做法自然含蓄。

间接道德教育:主要指在学科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通过学科学教学和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对老师而言,是在有意识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但它是一种间接的渗透,不是直接的道德教导。

13.教育:是指通过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活动。

14.消极德育观:道德教育需要等待时机,它并不是教育者想进行就可进行的活动。只有当个体在道德实践中遇到了道德问题,有接受道德指导的需要时,才对其进行道德的指导。15.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它通常以家庭美德为核心。

16道德义务判断:教师一般运用规范性语言,劝诫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学生什么是正当的行为、什么是不正当的行为,表述的是种种道德义务判断。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性用语中可能隐含某种道德要求,间接地表达了某种道德义务判断。

17榜样:具有行为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的具体事例。榜样是一种学习对象,有好坏之别。在学校教育中,好榜样是被认为值得学习并安排学生学习的好人好事,而坏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坏人坏事。榜样无论好坏,对学生的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榜样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

18公德教育:公德即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以及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等。

19社会功用主义:将说理的道德推理方式极端化,只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行事,或者接受某种道德价值观,强调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将这种“结果论”的说理方式或主张应用于社会就是社会功用主义。

20.体谅模式:体谅模式(the consideration model)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P. McPhail)及其同事昂戈德-托马斯(J. Ungoed-Thomas)、查普曼(H. Chapman)首创。

21.非结果论:不从行为的后果出发说服学生,而只根据普遍的伦理原则或道德义务,为各种行为规范辩护,就是“非结果论”的说理方式。

22.直接道德教学: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通过何种途径实施德育,在近代并非难题。通过古典人文知识的教学,自然地渗透道德教育,可谓学校德育的传统。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知识大量涌入学校和教室,学科教学逐渐与德育疏远,仿佛成了专门实施智育的途径,教育界不得不另辟蹊径实现学校教育的道德目的。这条新途径就是直接的道德教学。(需要指出直接道德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就方式和方法而言,直接的道德教学几乎完全模仿学科教学。所不同的是,直接的道德教学涉及的德目相当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

23.评价性用语:教师一般运用规范性语言,劝诫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学

生什么是正当的行为、什么是不正当的行为,表述的是种种道德义务判断。此外,教师还经常告诉学生什么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什么是高尚的或光荣的、什么是卑鄙的或可耻的等。在这语境中,教师不是在对人的行为举止下判断,而是在对人本身或人的动机、意向、品格下判断,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什么是有价值的人、什么是没有价值的人。所使用的是评价性用语。

24.布莱特效应:第一、道德发展是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人可以通过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努力,习得某种知识,也可以通过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练习,形成某种技能;而道德学习却需要长期的甚至一生的努力。

第二、道德的发展有来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强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第三、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科尔伯格的合作者布莱特认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因此,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科尔伯格和莱斯特后来在20所学校进行试验,结果证明布莱特的假设成立,并称为“布莱特效应”。(黄色标记就可以了,只需解释“布赖特效应”,不需要把教材中的内容搬过来)

四、简答题

1.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关系

答道德规则是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道德原则是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道德理想是对各项原则的高度概括。三者,层次不同,功能不同。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原则与规则得以体现,道德原则通过各种道德规则得以落实。在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是学校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境界,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道德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

2.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关系?答:在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是学校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学校运用集体舆论和奖惩制度等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起码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道德原则是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而道德理想又是对各项原则的高度概括。一定的道德规则隐含着一定的道德原则,一定的道德原则隐含着一定的道德理想。而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得以体现,道德原则通过各种道德规则得以落实。道德理想指导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的运用,道德原则也指导道德规则的运用。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还在既有的道德规则调节不到领域直接发挥作用,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3.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答:对象、目的、内容、方式、方法、运作机制及理论基础上,多有不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并不是道德教育,不能取代道德学校教育。但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偿功能;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辅助下,学生克服意义障碍,建立起良好心境,或使心理疾病得到矫治,学校德育因此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本身虽不是德育,却是学校德育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4.惩罚与批评的关系?

答: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否定性评价时,可能同时予以惩罚。但批评与惩罚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果说批评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惩罚有时可能成为批评的辅助手段。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偶尔还会对学生实施惩罚。批评与惩罚相配合,可以起在抑制失范行为的作用。可见,批评对行为或态度的否定性评价,惩罚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是批评的一种辅助手段。关于惩罚主要有3种学说,即报应论、惩戒论和改造论,它们分别适用定义惩罚的概念,为惩罚辩护,阐明实施惩罚的原则。

5何谓“道德可教”的行动性解释与非行动性解释?

答:在“教”的成功性意义上讨论道德是否可教,也依然经常受到“教”一词意义含糊的影响。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发现,人们对于成功之“教”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是诉诸学习者行为的行动性解释,另一种是不诉诸学习者行为的非行动性解释。人们对于成功地教某种事实性知识(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般不作行动性解释,只作非行动性解释;而对于成功地教某种道德规范(如“欠债要还”),既可作行动性解释,也可作非行动性解释。持上两种不同说法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见分歧。双方都认为,通过教可以使学生知道欠债要还是一种道德要求,也可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不过学生在行为上可能违背自己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于这个事实,双方的见解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方认为,学生已经学会欠债要还的道理,只是没有照办而已,不能因此认为道德教学未成功;另一方则认为,学生不按学过的道德规范行事,就足以证明他没有学会欠债要还的道理,因此道德教学是失败的。这种分歧,与其说是意见上分歧,不如说是对成功之“教”的解释上的分歧。既然两种解释实质上一致,而且均符合实际情况,那么,一以贯之地坚持其中任何一种解释方式,都不会造成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唯一严重的问题是,中途转换解释方式,从“教”的一种用法改为另一种用法,混淆成功之“教”的行动性解释与非行动性解释,就可能危及教育理论和实践

6.说服与压服的区别?

答:说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压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说服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压服并非一无是处。用强制手段压服,在对象的力量不足以反抗的情况下,一时可以奏效。但学生毕竟是迫于压力而屈从的,内心并未理解更未接受压服者的要求,当压力消减时,这种要求就不会有约束力。说服虽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效果却比较牢靠。因为理由充分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7.学校惩罚的标准及其应该坚持伦理原则?

标准:它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必须由权威执行。

原则: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处罚;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惩罚必须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

8.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

前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习俗水平: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

9.表扬与奖励有什么关系?

答:表扬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肯定性评价,而奖赏通常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如果说表扬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奖赏就是表扬的辅助手段。奖赏时常与表扬相伴随,两者配合可以强化受嘉奖的行为或态度。但是表扬和奖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扬是对行为或态度的肯定性评价,奖赏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强化物,因此奖赏是表扬的一种辅助手段。表扬只要实事求是就可以多用,奖赏却不能滥用。研究表明,使用大量外部奖赏作为教育手段,反而会减少活动的吸引力;如能给学生提供刚能激发其进行学习的奖赏,便会增加其对学习的内在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奖赏运用的“由小致多效应”,同样经常发生在道德教育领域。对学生的奖赏,以恰好能够引起合符要求的态度或行为为度。

10.简述“教育”的道德标准。

答:教育的道德标准包括:1、教育必须包括善意的意图或道德目的。2、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3、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这三个标准分别属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根据这些标准可以把德育、课程和教学分别归入教育目的范畴、教育内容范畴、教育方式范畴。就是说,德育代表的是教育的道德目标。

11.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

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角色尝试有助于青少年敏感而成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12.社会行动模式的理论假设?

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社会行动能力;社会行动是直接影响公共事务的自觉行为;社会行动模式的结构由制度政策目标、支持目标的工作、解决心理哲学难题等构成。

13.试述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论假设?

道德判断是结构反映个体道德判断的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14.如何区分教育与教唆?,“教育”通常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善意地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施加的积极的精神影响。“教育”一词在日常语言环境中是一个评价词,人们用它表明某种肯定的价值判断。一个人认定某种影响或活动为“教育”,意味着这个人肯定和承认这种影响或活动的意图是善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方式上是合乎道德的,至少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认为它出于恶意,或其内容没有价值,或其方式在道德上不可取,就不能称之为“教育”。(问题问的是两者区别,但是您的大案中却没有“教唆”的影子,在对比中说明问题)

而教唆是教的内容并不是合乎道德的,并不是善意的,不符合社会规则,教唆的后果可能是使人犯罪。

15.发展性道德教育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科尔伯格及其同事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判断普遍存在与其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但是,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越高。

发展性道德教育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个体道德判断的成熟,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人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蘅,引导学生在寻找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2.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个体道德判断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据此,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16.道德相对主义对学校德育有何影响?

第一,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它一方面把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又将相对主义观点绝对化。例如,道德相对主义者一方面把道德价值观看成是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另一方面又认为把一种偏好强加于人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忘了说“把一种偏好强加于人是不对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具有普遍意义,那就无异承认存在一些不同于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也是一种偏好,就是说,“将个人偏好强加于人”本身是一种个人偏好或文化偏好,这就意味着不承认偏好的存在。一种偏好如果可以强加于不喜欢它的人或人群,它还会是一种偏好吗?总之,把一切道德价值观视如偏好的观点,存在着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悖论。这种逻辑上的矛盾,根源就在于对道德性质认识的片面性,无视道德的绝对性。

第二,道德相对主义剥夺了人们对自己或自身民族和文化的道德价值观进行批评和反思的权利和机会。

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他生活在一种文化之中,就有批评这种文化的权利。人对自己所在的文化有所批评,是因为他生活于其中,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有批判它的权利。但是,道德相对主义却使这种批评变得不可能。一种道德价值观如果缺乏自我批评和反省,那么,它不但是武断的,而且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第三,道德相对主义使得人与人、社会与社会、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道德生活变得不可能。

道德相对主义者注意到了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但夸大了这种差异。他们忽视了一切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有共同的生理、共同的基本需要、共同的自然环境、共同的抱负。他们还忽视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星球上,大家被共同的科学、共同的全球性问题不断地联合起来。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共性是深层的。这种共性,乃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基础。

第四,道德相对主义削弱了道德教育的基础。

相对主义的问题在于,严重地说,它会使我们抵制对道德成长重要的资源。既然一种选择和另一种选择一样好,那么,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无关紧要--这样告诉人们,并不会使大家学会作负责任的选择。人们是通过学习评价各种论点,思考与自己不得不作出决断的相干的证据,从而学会作出种种负责任的选择的。这样的事情,最好是通过参与到那种道德问题得以严肃思考和争论的环境中去学习。道德相对主义削弱了适合于自由人的道德教育的基础。学校之所以要实施德育,还与学校的性质有关。在我国,广义的学校曾经是一种“养老机构”,后来演变为“应试机构”,直到近代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是教育的机构,就必然要担当道德责任,如前所述,道德的目的是教育的固有目的,而且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影响人的活动缺乏善意或道德的目的,则无所谓“教育”。如果把学校视为真正的教育机构,而不是纯粹的培训机构,学校就要担当道德上的责任,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社会的道德进步为使命,那种取消学校教育把学校变成一种纯粹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机构的主张,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它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学校就有可能沦为纯粹的培训或应试机构,甚至堕落成教唆年轻人的场所17.苏格拉底所谓“美德即知识”究意是什么意思?

(1)苏格拉底断言:万物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若要成为善,就要系于智慧(知识)。智慧使人受益,人的一切努力和禀赋若在智慧的指导下,其结局都是幸福;若被无知所左右,其结局则是不幸。

(2)因此,正常的人必定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做自认为错误的事情。做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情,那是违背人性的。那实际上是因为作恶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是在作恶,而是错把恶当作善。

(3)总之,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人知恶必避恶,知善必行善。为善作恶,其程度如何,取决于掌握知识的程度。无知导致恶行,在智慧和深谋远虑指导之下则可导致较大的善。所以,知识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18.试举例说明关于“教”的成功性用法和意向性用法的区别。

“教”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成功性用法,一种是意向性用法。成功意义上的“教”,指使人学会的教;意向意义上的“教”,指试图使人学会但未必使人学会的教。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道德是可教的。既可用口授的方式教,也可用示范、训练的方式教;既可直接教,也可在教授知识和技能中间接地教。如果必须考虑教的结果,从成功的意义上理解“教”,以“教会”作为“可教”的标准,“道德是否可教”才真正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相信道德可教人的往往使用意向性的“教”,怀疑道德可教的人往往使用成功性的“教”。

19.从理论层面来看,直接道德教学存在哪些弊端?

20.行为功用主义与规则功用主义的区别。

行为功用主义是根据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作出选择判断;而规则功用主义则是根据规则(一般情况下规则规定的行为能够带来好的结果)来做出选择判断。

他们的区别是行为功用义对事情的后果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或者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预测了行为带来的后果(可能事实刚好相反);而规则功用主义是事情在做之前就首先从规则所规定的出发,往往就会达到预想的后果。

21.简要说明说服、说教、说理三者的区别。

说服是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这是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服。说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在正常情况下,教师宜以说理的方式使学生听从教导。不过,说服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说服虽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效果却比较牢靠。因为理由充分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说教是不顾学生或教育的对象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向他们讲述远远高于其发展水平的人才能理解的道理,这些话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变成了说教。

说理是过程其实就是证明的过程,即运用证据对向接受教育者所讲的道理或要求进行论证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22.礼仪训练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如何?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礼仪是维持等级制度的一种有效工具,守礼和越礼(如八佾舞于庭)被视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礼仪训练就是道德教育。在周朝,祭祀乐舞存在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周礼规定,天子用八佾(奏乐舞蹈者一行为一佾,每佾8人,八佾共64人),诸侯用六佾(48人),大夫用四佾(32人),士用二佾(16人)。春秋末年,礼崩乐坏。鲁国大夫季孙意如竟敢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谈起这件事,孔子义愤填膺,斥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随着等级制度的瓦解,礼仪训练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英国教育家洛克(J. Locke)在《教育漫话》(1693年)中,把美德与礼仪区别开来,视美德、智慧、礼仪和学问为绅士需要养成的4种基本品质。在他看来,美德是绅士的一种内在品质,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而礼仪则是一种外在表现。但他同时强调,良好的礼仪可以为绅士的美德增添光彩,使美德与更具效用,为绅士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根据这种观点,礼仪训练本身并不是道德教育,而是一种“人情世故”教育;但是,如果礼仪训练被赋予一定的道德内容,它就可以成为道德教育一种有效的手段或途径。

法国学者孔德-斯蓬维尔(A. Comte-Sponville)进一步指出:礼貌虽然不是一种美德,也不能代替任何美德,但是一切美德均由礼貌而来。个人的美德起源于非道德的礼仪训练,这种训练使人养成诸多待人处世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是美德的来源,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总之,礼仪训练本身并不是道德教育,但它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准备。23.集体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首先是集体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制度是集体教育制度,学生集体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成功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生集体中进行的教育,是通过学生集体影响学生个体的教育,是为了集体而进行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其次是学校即社会的原则。有意识地利用学校集体生活渗透道德影响,还意味着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共同努力,确保学校生活的社会性质。这是建构学校集体生活道德氛围的基本原则。对于学校和社会来说,不存在两套截然不同的道德规范:一套是为学校内部生活设立的;另一套是为校外的社会生活设立的。学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机构,它以种种净化的和典型化方式反映和组织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因此学校是一种雏形的社会。“学校即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学校:必须从它在社会上的道德地位以它对社会的道德职能出发,全面审视学校的整个结构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也就是说,学校必须把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予以教导和关怀,根据学生全面的社会关系来确定学校的全部工作和道德目标,使学生

能够明智地认识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而且能够全面地实现其社会关系。

受教育者在学校生活中的身份是学生,学校首先应当把他们当学校中的一员来对待,把他们当作学生加以指导和关怀。但是,这不是受教育者的唯一身份。他们将成为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等。受教育者如此丰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世隔绝。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相一致,确保学校生活的社会性质,是学校生活基本的道德原则。学校如果背离这一原则,自闭为一种孤立的机构,就会丧失其指导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目标,学校生活就不会成为学校实施德育的渠道

修改:是现代教育制度是集体教育制度,学生集体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成功的道德教育,是在学生集体中进行的教育,是通过学生集体影响学生个体的教育,是为了集体而进行的教育就是集体教育原则。

24.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有何区别?

答: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和实践,基于对行动后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的了解而逐渐习得某些行为方式。同时,儿童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无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 Bandura)把前一种学习称作“亲历学习”,后一种学习称作“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观察学习的对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榜样。榜样有好坏之别,在学校教育中,好榜样是被认为值得学习并安排学生学习的好人好事,而坏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坏人坏事。榜样无论好坏,都具有行为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道德榜样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可以使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体化、形成化、人格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

五、评论分析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

1.评论下列言论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使学生改变态度,按要求行事,有三种办法:以力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力服人,系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以理服人,才是上策;以德服人,则是上上策。

“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孟子·公孙丑上》)靠强力迫使学生屈从,这种服从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心服。怎么才能使学生心服?以理服人。靠讲道理说服人,自然强于压服。然而言辞的力量并非万能,漂亮话并不总能服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道德言论固然重要,但仁德的行为所赢得的声誉(“仁声”)则会不胫而走,深入人心。不依靠言辞,也不仰仗武力,而凭借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这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其教育效果牢固而持久。

2.2004年6月,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忌语》,十条禁忌语具体内容如下:⑴就是你拉我们班的后腿;⑵你再这样,就把你家长叫来;

⑶我教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你这样笨的;⑷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

⑸别人怎么都懂了,就你听不懂;⑹你不愿意上课就滚出去;

⑺你怎么这么没有教养;⑻你真让人失望,谁教你谁倒霉;

⑼我看你一辈子就这样了;⑽你给我站起来。

试从德育角度分析这十条禁忌语。这道题:

(1)首先从语言角度来分析:A. 这十条禁忌语的特点B. 语言作为教师对学生教育活动的最常用的手段,其核心是道德语言。德育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

(2)其次从榜样角度来分析:教师自身的言行可以成为学生榜样,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希望您能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仔细分析这道分析题。

1、上面的十条禁忌语没有考虑到方式方法,也没有从道德教育的层面出发,而是直截了当的语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带来的后果。

2、教师教育学生适当的用语核心是道德语言可以借助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术语来教育学生,但如果不是恰当的或直截了当的说法就不能向学生明确提出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不能有力地鼓舞、指导和帮助学生受教育者在道德上不断完善,最终不能实现教育的道德目的。教师只有借助道德语言,才能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属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上面的十条禁忌语正是没有考虑到方式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受到教育,相反可能会带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3、因为教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老师的言行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无需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似的行为。这些对于学生都存在消极的因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背离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

3.阅读分析下列教例

甲不小心踩在乙脚上,乙疼痛不已。两人因此发生冲突,闹到班主任那里评理。班主任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对乙生说:“甲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他。你也可能不小心伤害别人,这种情况下你不也希望对方原谅你吗?”接着对甲生说:“你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你还是踩痛了乙,你该主动向他道歉,请求他原谅你。”

老师对甲是成功之教的“行动性解释”。对乙则是成功之教的“非行动性解释”,

答:班主任一方面从甲生的行为动机出发,劝乙生原谅甲生;另一方面又从甲生的行为后果出发,劝甲生向乙生道歉。同时劝说学生相互谅解,说理所用的道德推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如果这两种道德推理方式极端化,只根据行为的后果来说服学生按要求行事,或者接受某种道德价值观,就是“结果论”的说理方式,反之,不从行为的后果出发说服学生,而只根据普遍的伦理原则或道德义务为各种行为规范辩护,就是“非结果论”的说理方式。结果论强调行为的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劝导学生做A还是做B,既要知道行动A和行动B的后果,又要知道哪种后果更好。

4.阅读分析下列观点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民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5.阅读评论下列言论

正常的人必定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做自认为错误的事情。避善趋恶,不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反而做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情,那是违背人性的。明知故犯,故意作恶,其实是一种假象。作恶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是在作恶,而是错把恶当作善。就他而言,他内心实际是在向往善,尽管就外人而言,他向往的实际是恶。总之,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人知恶必避恶,知善必行善。

6.阅读分析下列故事

路易斯·斯洛汀是一名原子物理学家,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工作,帮助研制原子弹。1946年他在实验室做一项核实验。他像专家常做的那样,用螺丝刀轻轻地把一块块钚片聚集成一团,使它大到足于产生链式反应。不幸的是,螺丝刀突然滑落,钚片一下子靠得太紧。瞬间,每个人观察的仪器都显示出中子正在剧增,表明链式反应已经开始。整个房间充满着放射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斯洛汀立即用赤裸的双手把钚片分开。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杀行动,因为这使他暴露在最大剂量的放射线下。然后,他平静地要求七名合作者精确地标出他们在事故发生时所处的位置,以便确定每个人受放射的程度。做完这些事,斯洛汀向医疗救护站报警,然后向同事们道歉,并且说:他将死去,而大家肯定会康复。

主要从品德构成的角度来说明,品德由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业三个方面构成。

7.评论下列言论儒家经典之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

吾中国数千年来,束身寡过主义,实为德育之中心点。

一、以家庭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德育

1、重视私德教育

2、私德教育又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和核心

3促进家庭美德迁移到家庭之外的生活领域

二、当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公德即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以及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等。

2、私德即私人生活道德规范,包括自尊、自爱、自强、珍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等自我定向的道德或自利的道德,以及平等待人、敬老爱幼、关怀弱小、相互尊重、体谅、诚实、忠诚等他人定向的道德或利他的道德。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道德意识,养成其善待自己及与人为善的行为习惯。

3、职业道德通常包括对待工作和对待服务对象的道德要求。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重新修改:在古代,社会发育不成熟,公共生活较为贫乏,公德要求少,道德教育以私德内容为主,主要是一些调节人与人之间私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古人认为,家庭生活是家庭之外一切生活的基础,家庭生活经验和美德可以迁移到家庭之外的生活之中,直接衍生出私人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全部美德,从而形成一种“家庭伦理本位”的教育传统。我们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首先需要认识到,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的道德经验并不会自然地相互迁移,私德教育和公德教育不可相互替代;其次需要认识到,公德教育不但在内容上有别于私德教育,在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也不同于私德教育。公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近代以来道德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与古代私德教育否认个人的独立性、强调个人对家族或家庭的依赖性不同,近现代私德教育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次,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形成,社会公共生活日益丰富复杂,公德要求相应提高、增多,道德教育增加了公德内容;第三,随着社会职能分化,职业门类增多,职业

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关注,职业道德内容也逐渐纳入道德教育之中。

8.分析下列评论:

“美德像技能那样,不能单独通过讲述来教,但能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实践来教。因为行为规范就像技能一样,不是一堆理论或学说。因而不是通过记诵别人口授可以学会的东西。我们通过练习学会行为规范。如果我们学会做该做的事情的话,那是通过做来学会的。”

一、美德是可教的知识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就是知识或智慧。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错把恶当作善。明知故犯是一种假象,其实作恶者并非真正知道自己在作恶。人知恶必不作恶,知善必行善。而且,在智慧的指导下,人的一切努力和禀赋的结局都是幸福的。所以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

二、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教师

对于苏格拉底的迷惑,普罗塔哥拉解释说:“学习美德类似于学习母语。希腊婴儿不像天生蓝眼睛那样天生就有希腊语知识的技能,他们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自己的母语。尽管如此,希腊各地却依然没有教口语的专业教师。道理很简单,儿童的父母、同伴以及儿童遇到的所有人,都是他学习希腊口语的非专业教师。学会说母语,并不需要特别向某个人学习,更不必向任何语言学专家学习,而是普遍地向每个人学习。同样的道理,尽管人们确实在学习各种道德规范,但不必在大师所上的课上学习这些规范;人们在家庭、街道、操场和集市中,向每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道德规范。

三、美德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训练来教

亚里士多德解释苏格拉底的迷惑方式,与普罗塔哥拉稍有不同:苏格拉底一方面相信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另一方面又不承认在美德方面,像在其他学科知识方面那样,有所谓的专家导师或应试教师。这个问题之所以令人迷惑不解,原因在于,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时候,往往只想到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忙于告诉学生这是事实或那时事实,学生忙于记下老师说过的东西。如果他们日后能够背诵或复述老师讲过的东西,就意味着他们学会了自己功课。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人们能够学会但不能逐字逐句复述出来的东西。如技能。

重新修改:案例中认为美德的学与教更近似于技能的学与教。而“技能学习”以模仿、练习、实践为主,不同于以听讲、记诵、复述为主“知识学习”。美德像技能那样,而技能却是一种直接经验,技能的学习除了有“知什么”的问题,更多的是“知如何”的问题。“知如何”的实质是“会”,所以技能的学习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摸索,在做中学,通过不断练习达致熟练。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就是知识或智慧。人只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作恶是出于对善的无知,错把恶当作善。明知故犯是一种假象,其实作恶者并非真正知道自己在作恶。人知恶必不作恶,知善必行善。而且,在智慧的指导下,人的一切努力和禀赋的结局都是幸福的。所以说,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美德是可教但无需专门教师,就像人们学习各种道德规范,但不必在大师所上的课上学习这些规范;人们在家庭、街道、操场和集市中,向每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道德规范。美德还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批判性指导下的训练来教。亚里士多德解释苏格拉底的迷惑方式,与普罗塔哥拉稍有不同:苏格拉底一方面相信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另一方面

又不承认在美德方面,像在其他学科知识方面那样,有所谓的专家导师或应试教师。这个问题之所以令人迷惑不解,原因在于,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时候,往往只想到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忙于告诉学生这是事实或那时事实,学生忙于记下老师说过的东西。如果他们日后能够背诵或复述老师讲过的东西,就意味着他们学会了自己功课。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人们能够学会但不能逐字逐句复述出来的东西。如技能。

9.评论下列言论

中国社会存在一种差异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情从来就没有人关心,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公德心。

中国私德发达,素称“礼仪之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公共生活贫乏,公德需求低,形成了“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的文化传统。结果造成中国社会一种“差异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公德心。这种文化传统表现在学校德育中,就是重视私德教育,忽视社会公德教育。

修改:增加我们应该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首先需要认识到,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的道德经验并不会自然地相互迁移,私德教育和公德教育不可相互替代;其次需要认识到,公德教育不但在内容上有别于私德教育,在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也不同于私德教育。公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近代以来道德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与古代私德教育否认个人的独立性、强调个人对家族或家庭的依赖性不同,近现代私德教育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次,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形成,社会公共生活日益丰富复杂,公德要求相应提高、增多,道德教育增加了公德内容;第三,随着社会职能分化,职业门类增多,职业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引起关注,职业道德内容也逐渐纳入道德教育之中。

10.评论下列言论

为了教人以美德而特意树立好榜样,并不能使人学到这种美德,至多使人学会为了教人美德而故意去树立好榜样这种做法。

赖尔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观点;其中的合理之处:潜移默化对于态度学习重要;和局限之处。在赖尔看来,从“教”的日常语义上说,美德是可教的;从“教”的严格意义上说,美德是可教的。就是说,如果把人们无意之间对年轻人品德潜移默化的影响称作“教”的话,美德是可教的;如果“教”限指有意识地树立好榜样之类的活动的话,美德就不可教。赖尔认为美德不能单纯通过口授和训练的方式来教,很显然,单纯用口授的方式确实可以直接授人以技能,单纯以口授和训练的方式却不能直接教人以美德。用直接的方式教授美德,对学生品行的影响即使有,其数量也是少的,其程度也是轻微的。也就是说,他们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学到了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美德。所以,美德可教,但不能直接的教,而只能通过直接的教间接地渗透道德影响。从“教”的间接意义上说,学校教师和家长等都是教美德的“专家”。但是赖尔却忽视书画教学本身不可能直接教人以不伪造书画的行为规范,却忽视了通过书画教学间接地教人以这种规范的可能性。他把这种间接的却是有意的教规划为日常用语之“教”所指的道德影响,进而又把它混同于无意识的道德影响此外他把教师出于教学生的目的树立好榜样一律看作是装腔作势的表演,忘记了教师至少具有普通人的道德标准。

11.评论“子贡赎人”的故事。子贡赎人春秋时代,鲁国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有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公开拒绝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接受国家补偿的赎金,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法律。

12.评论分析下列材料-第一章(P6)“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2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998年3月)

答:我国的“大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所谓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所谓思想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谓政治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当中,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且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线;学校生活中也不存在纯粹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各种政治思想因素。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这样的传统和经验,不但不应该抛弃,而且应当珍惜和发扬。况且,“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世界强烈地意识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演进,单纯的道德教育不足于使学生社会化。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保持所谓的“政治中立”或“价值中立”,不但显得虚伪,而且根本就不可能。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联系。我国坚持“大德育”的传统,与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不谋而合。

13.根据《日本中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分析日本中学德育内容

{1}. 尊重生命,谋求增进身心健康,过有节制、协调的生活。{2}.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良好的生活习惯。{3}. 积极对待事情,具有踏实地坚持到底的意志。{4}. 具有人应有的觉悟,经常独立思考,自己决断,并对其结果负责。{5}. 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也能尊重,理解各种见解和想法,具有向他人学习的广阔心胸。{6}. 在认识勤劳的重要性的同时,追求真正幸福和充实的生活。{7}. 热爱真理,追求真实,朝着理想的实现去开拓自己的人生。{8}. 寻求人生的喜悦,具有温暖的人类爱的精神。{9}. 热爱自然,富有美感,具有对崇高的东西的虔诚心。{10}. 理解友情的可贵,拥有衷心信赖的朋友,谋求相互的上进。{11}. 男女之间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保持健全的异性观。

{12}. 有作为家庭和地区社会中的一员的觉悟,相互合作,谋求充实,共同生活。{13}. 理解自己所属的各种集团的意义,相互合作,以谋求提高集团生活。

{14}. 明辨公私,重视公共福利,具有与社会联系的觉悟,为实现理想的社会而努力。{15}. 理解法律的精神和权利以及义务的意义,不断加强社会纪律。{16}. 具有日本人所应有的觉悟,热爱祖国,在为国家的发展尽力的同时,也要增进人类的福利。

14.试从规则功用主义和行为功用主义角度分析下列材料:

诚实并不永远是对的,有的时候不说实话才对。我爷爷身体不好,却十分怕死。我们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得了癌症。医生说他最多可以活半年。爷爷问我,他得了什么病。我就不能对他说实话,因为如实相告非但没有好处,还有坏处。

答:结果论强调行为的善恶、对错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从结果出发论证某种道德价值判断或道德义务判断(如“做人要讲诚信”)有两种策略:一是正面论证,让学生明白做人讲诚信会造成如此这般的善果;二是反面论证,使学生了解做人不讲诚信会造成这样那样的恶果。从正反两方面说理,效果比较好。

但是,学生可能会顺着上述思路说:在某些特殊场合,诚信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时需要“善意的谎言”。教师可以这样回应学生:我们无法预知具体的诚信行为在具体情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具体结果,我们只能根据诚信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作出行为决断。诚信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会造成好的结果,所以做人要讲诚信。这里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思维方式或说理方式。一种认为行为的对错取决于该行为方式在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后果,另一种认为行为的对错取决于该行为方式一般情况下的一般后果。伦理学上把前者称作“行为功用主义”,后者称为“规则功用主义”。行为功用主义最终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动摇人们的道德信念。因此,教师要避免使用这种思维方式说理,坚持用规则功用主义的思维方式说服学生。

六、论述题1.试论学校在实施德育上的优势

答学校之所以有必要实施德育,首先是因为道德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而学校在实施德育上有着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次是因为学校只有担负起对每个学生及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它才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机构;第三是因为学校即使不考虑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单从维护学校正常生活秩序的需要出发,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也确实常常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劝诫学生考试不要舞弊为例。教师可能会对学生陈述多种理由:舞弊是一种欺骗行为,有悖于做人的诚实原则;在竞赛性或选拔性考试中,以欺骗手段博取好成绩,对其他考生不公平;舞弊妨碍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舞弊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触犯校纪校规者将受处分……如此教育学生,基本上是兼顾到了个人品德发展、社会道德进步及学校秩序维持的需要。

人们可能站在个人品德发展的立场,也可能站在社会道德进步的立场,还可能站在维护学校秩序的立场,来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辩护。一般来说,这三种立场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或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学校一方面通过培养有道德的个体,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进步力量直接参与社会的道德建设;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学校合乎道德地生活,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学习。很显然,学校如果不能维护正常秩序,学校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因此,学校即使从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的需要出发,也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见,上述关于学校德育必要性的辩护,与其说是三种不同的立场或取向,不如说是坚持学校实施道德

教育的三种相互关联的基本理由。

(1)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固然大,但因其自发性而难以控制,实际效果往往正负参半。学校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学校环境的安排力图使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道德的意义。这种自觉的努力,使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可控性。

(2)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固然广,但显得零散,而且经常发生冲突和不一致。学校教育由于在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上作了系统的安排,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层层推进,前后较为一致,因而也较为有效。特别是在提高年轻一代的道德认识水平上,学校教育具有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儿童的道德经验最初来自家庭生活,早期的生活经历对人一生的品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年轻一代总有一天要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与家庭生活相比,社会生活不但范围广泛,性质和要求也大不一样。儿童立即从家庭走向社会,是难以适应的,因此需要一个中介。最适合作为从家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中介的,就是学校生活。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比家庭更加广泛,它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以年龄相仿、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是一种雏形社会,它以净化和典型的方式再现和组织社会生活。因此,学校生活适合于作为从家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

2.试比较中西学校德育内容的区别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与西方学校德育内容的不同之处,至少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第一,我国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西方学校德育内容限于道德教育。

第二,中西学校道德教育都有公德和私德教育内容,相对来说,中国重视私德教育,西方重视公德教育。

第三,中西学校道德教育均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德育中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我国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教育的比重较大,道德规则教育的内容却相当贫乏。西方学校德育重视在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作用,我国学校德育比较重视对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的激励作用。

第四,中西学校都重视知、情、行三方面的道德教育,相对来说,西方学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思维能力,我国中小学更加重视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我国学校德育重在使学生具有某些具体的美德,而西方学校德育重在使学生具有某些一般的道德精神。

3.试比较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和体谅模式,并阐述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围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考察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答:虽然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在理论假设、侧重点、教材和教法上有所不同,但从这3个模式中,可以看出当代学校德育若干发展趋势。这就是:{1}.学校德育的重心从道德知识系统授受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动能力。

{2}.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课程化”或“科目化”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00468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二牺牲精神二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德海姆 2.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某种现象出现 而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3.品德包括思想品质二政治品质二法纪品质和 A.德行品质 B.道德品质 C.德育品质 D.教育品质 4.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 A.自由 B.平等 C.明人伦 D.博爱 5.从他性和情境性,是以下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6.德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信仰上帝二绝对服从二忍耐二勤劳二节俭二禁欲等宗教思想道德品质 的是 A.欧洲中世纪 B.中国奴隶社会 C.欧洲奴隶社会 D.中国封建社会 7.在德育上提出 明明德 二 亲民 二 止于至善 三大纲领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德育原理》考试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2、德育的功能是()、()。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 、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 、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 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软件测试期末考试含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013年度期末测试 软件测试A卷(11+18+12+19+40=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11分) 1、执行函数测试时,当多次调用底层函数,底层模拟器的"模拟值"输入栏可设 定多个模拟值,一次最多可设置( C)个模拟值。 A、1 B、3 C、6 D、11 2、当函数测试存在失败断言时,在白盒覆盖率信息窗口中VU会显示一个 ( B )的条块来提示,没有失败断言时,会显示一个( A )的条块来显示; 在逻辑结构窗口中,未覆盖的路径用( B)画出,已覆盖的路径用( A)画出,未覆盖的分支是(D)的条块。 A、深绿色 B、深红色 C、浅蓝色 D、粉红色 E、浅绿色 3、VU导出的测试报告文件格式为:( C ),表格化测试用例数据导出的文 件格式为:(E) A、*.pdf B、*.txt C、*.htm D、*.csv E、*.xls F、*.doc 4、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软件发生了改变,就可能给该软件 带来新的问题。软件的改变可能是源于发现错误并做好了修改,可能是因为在集成或维护阶段加入了新的模块,为了验证软件修改后的正确性需要进行(E)。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单元测试 D、性能测试 E、回归测试 F、验收测试 5、当用底层模拟器去模拟被测单元调用的底层函数的输出函数,并且此输出参 数为指针数据类型,应该设置此参数的模拟值为(D)。 A、指针值 B、引用的地址 C、指针指向的数据类型的值 D、NULL 6、当用底层模拟器去模拟被测单元调用的底层函数的返回值,并且此输出参数 为指针数据类型,应该设置此参数的模拟值为(C)。 A、指针值 B、引用的地址 C、指针指向的数据类型的值 D、NULL 二、多项选择(每空2分,共18分) 1、底层模拟能很好的解决(BCF )。 A、集成测试问题 B、装代码和数据失真 C、测试不可控 D、性能测试问题 E、内部输出的模拟 F、模拟参数为复杂数据类型,单元测试时难以初始化 2、底层模拟器能够模拟( ABCEH)。 A、底层函数的参数 B、底层函数的返回值 C、全局变量 D、函数改写文件中的数据 E、成员变量 F、函数改写数据库中的数据 G、内部输出H、调用次数 3、执行函数测试后,源代码窗口能够标识出未覆盖的(BCD)。逻辑结构图窗口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1.德育规律的特性: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 2.德育原理的形成阶段:⑴萌芽阶段:⑵独立科学阶段: ⑶真正科学阶段: 3.“德”的基本涵义:指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育”指培养人的品德,即培养人的合乎“道”即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 4.德育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社会的思想形成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是品德的活动。 5.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传、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教育4个部分组成。 6.品德的要素:知、情、意、行。结构是由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以及内部动机和外显行为等多方面、多因素、多层次构成的多水平、多序列、多形态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7.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是教育内容中四个相对独立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首先,它们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之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中。其次,是互相渗透的,德育中包含哲学世界观、政治、法律、道德等知识的传习、健身观念的培养、审美情趣及情感的陶冶;也说明智体美育中包含有德育。第三,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因为人的身心、品德、智力、体质、审美能力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总之,我们应该从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区别中更好地把握德育的本质又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更好的认识把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8.品德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现象。它们密切联系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个人品德的社会前提和基础,离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就谈不上人的品德。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通过个人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即社会上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品德社会的精神面貌、政治倾向、法律秩序、思想状况和道德风尚与习惯等。它反映着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的发展水平。区别是因为社会意识,社会规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具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它既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又受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制约,它是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品德结构的一致认识和趋向: 1,大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品德结构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并具体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品德结构因素分析和综合,这在指导思想上几乎是共同的、趋向性的。 2在结构系统因素分析上,大多认为品德结构是多维度、多水平、多序列的众多因素构成的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0073《德育原理》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现象和一般规律,并指导德育实践。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学问。就学科性质来讲,它主要是一门规范和应用的教育学。 2、考试题由三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型一:名词解释共20分,一般为5道题 题型二:简答题共40分,一般为4道题 题型三:论述题共40分,一般为两道大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德育范畴 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德育的功能。 ·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教育性功能: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3、德育概念的泛化 ·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在我国,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以至于有人打趣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往里头装”!这就是所谓的德育概念的“泛化”的问题。 第三章德育对象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 ·从个性与德育的关系角度去看,德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应当根据个性实际进行道德教育。第二,应当对道德任务的难度做适当的安排。第三,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1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 9.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任务的矛盾 D.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抓好日常班级管理B.树立良好班风 C.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要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2.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德育原则依据德育规律制定B.德育原则决定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指导德育规律D.德育原则就是德育规律 13.不属于 ...学校德育管理原则的是()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专制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14.当受教育者通过受教修德达到了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意味着() 2

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 √ 2.× 3.√ 4.× 5. × 6. ×7. ×8. ×9.√10. ×二,选择 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 A 三填空 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2. 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 非增量是集成测试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4. 回归 5. 软件需求 四简答题(30分) 1.试描述软件测试的定义(3分) 答: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按照测试方案对系统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叫做软件测试。 2.什么是软件缺陷(4分) 答:满足以下条件的问题都叫缺陷: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3.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思想。(8分)答: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边界值分析: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因果图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

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列举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答出来5个即可。(5分) 答:恢复测试 安全测试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正确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5.文档测试主要测试哪些内容答出来5点即可(5分) 答:(1)检查产品说明书属性 (2)检查是否完整 (3)检查是否准确 (4)检查是否精确 (5)检查是否一致 (6)检查是否贴切 (7)检查是否合理 (8)检查代码无关 (9)检查可测试性 6.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那几方面的问题(5分) 答: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的路径和错误处理。五,设计题 1.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 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第 1 页

德育原理 2015秋 华师大期末考试答案

《德育原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的品德发展任务。 答:这种说法正确。德育是全面促进其它各发展的动力和能源。德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人思想品德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对整体教育中其它各育的实施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它能以其鲜明的社会性质对其它各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目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它能为学校师生开展各育活动输入精神动力,提供思想认识上的先导,使其它各育的实施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有力条件;再次,德育能够培养学生从事其它各育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菲智力因素,增强其它各育的实际效果。 2、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学校德育不应只是以各种规范约束学生,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略人生和生活的意义。 答:这种说法正确。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非计划性的内容。计划性的内容,即被明确纳入工作日程、作为明确工作任务的德育内容。这一类的内容,往

往表现为有布置有检查、有明确的实施要求等。一般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确立的。非计划内容,即指没有明确纳入工作日程,而因为偶然的需要二涉及的德育内容。 4、(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和进行方式,因此,在(外在)教育中不可能会有自我教育发生。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各育”的这种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含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在许多学校在德育中都很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请你分析这其中的道理。 答: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事实和榜样等来教育学生,疏通学生思想障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等不断进步。 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有其特殊性,这就是把它们思想意识的形成与转变作为主要任务。而对于思想意识形成与转变这样的问题,是不宜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为,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2、德育的功能是()、(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 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F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F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F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F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R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F )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先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软件测试技术》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5空,分数为30分)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至少被执行一次。 2、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 3、黑盒测试又称之为功能测试。 4、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5、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6、根据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义,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划分3大类白盒 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和测试管理工具。 7、软件测试是为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8、测试用例是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9、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大类。 10、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1、边界值分析法属于黑盒测试。 12、单元测试是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指导,测试源程序代码。 13、集成测试以概要设计说明书指导,测试软件结构。 14、确认测试以需求分析说明书为指导。 15、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维护。

16、代码复审属于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程序。 17、集成测试把模块组成成系统的测试方式:一次性集成测试和。 18、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增量式集成测试 20、Junit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 java 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 21、在Junit中3.8中testXXX()测试方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public , void 和无方法参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分数为3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盒测试?(C)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2.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3.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C)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Null D.fail 4.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A.系统测试B.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D.功能测试 5.在Assert类中断言两个对象相等是_____。(A)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Same D.fail 6.有一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被测试用例的分支覆盖至少被执行一次,它满足的覆盖标准___________。(B)

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 卷 2019年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考试真题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2.在我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的是

A.《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B.王国维的论文《论德育之宗旨》 C.唐钺编著的《德育大辞书》 D.王克仁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 3.德育效果问题指的是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 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在德育的诸种社会性功能中,首要的是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生态功能 5.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初期 6.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是学校德育的 A.民主化 B.世俗化

C.平民化 D.科学化 7.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8.立足于普通大众的道德需要,致力于发展所有人所必需的品德,旨在尊重和发展所有人的价值、尊严与个性,这一德育目的属于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 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9.社会学习理论是一个受行为主义影响但又有所发展的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10.提升直接德育课程实效的关键点是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

全国 2010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 B ?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 C .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 D ?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 .马卡连柯 C .杜德海姆 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柯尔伯格 C .凯兴斯泰纳 4. 现代德育产生于 ( ) A. 原始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5.童年期 (6、7 岁一 11、12 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 A .适应性 B .两义性 C .协调性 D .动荡性 6. 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 .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 B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 C .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D .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7. 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B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 C .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 D .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 8.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 A .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 德育原则是 ( ) A. 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 .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 ) B .苏霍姆林斯基 D .杜威 ( ) B .班杜拉 D .洛克 B .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2015--软件测试--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软件测试正反两方面的观点 正面观点:Bill Hetzel博士(软件测试领域的先驱,正向思维代表)主要观点是:软件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即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反面观点:Glenford J. Myers(反向思维的代表): 观点: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2.软件测试的定义 IEEE 的定义: ?在特定的条件下运行系统或构件,观察或记录结果,对系统的某个方面做出评价。 ?分析某个软件项以发现现存的与要求的条件之差别(即错误)并评价此软件项的特性。 正确的定义:软件测是由“验证(Verification)”和“有效性确认(Validation)”活动构成的整体。 3.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 软件开发是生产制造软件;软件测试是验证开发出来软件的质量。类比传统加工制造企业,软件开发人员就是生产加工的工人,软件测试人员就是质检人员。 关系应该是: 1、没有软件开发就没有测试,软件开发提供软件测试的对象。 2、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都是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 4、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开发产物质量的重要手段。(网上) 4.P11 V模型 第二章 1.软件缺陷 定义:IEEE STD 729(1983)对软件缺陷给出了一个标准的定义: 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 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要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主要类型:软件缺陷的主要类型/现象有: ?功能、特性没有实现或部分实现; ?设计不合理,存在缺陷; ?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 ?运行出错,包括运行中断、系统崩溃、界面混乱;

00468德育原理 全国2013年7月自考 试题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德育原理练习题 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客观性题目: 1.协调性是( B )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 志品质是(B )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B ) A.校非正式群体 B.班集体 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 4.校外活动是指( A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 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 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 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C )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 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 A.品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学生品德部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 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 C.德育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 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 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B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1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 )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1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D ) A.自我品德认识 B.自我品德评价 C.自我品德体验 D.自我品德锻炼 13.品德属于( B ) A.集体现象 B.个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民族现象 1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D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B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C )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 B.政治经济制度 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D.社会意识形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