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范例 范本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范例 范本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范例 范本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范例 范本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定(草案V1.7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保障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加强证券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防范和化解信息技术风险,提高行业信息安全水平,支持证券业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已公开征求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

第三条【责任主体及原则】证券公司是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机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承担责任,实行“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

第四条【会机关监管职责】中国证监会负责制定、修订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相关法规,牵头对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相关新应用、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并牵头对行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五条【证监局监管职责】证监局负责辖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监管,证券公司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由分支机构所在地证监局负责监管。

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地和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之间

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监管协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和处臵分支机构的信息技术风险、重大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协调配合做好有关分支机构的信息技术检查、信息安全事件处臵等事项。

第六条【信息技术定义】本规定中的证券公司信息技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证券公司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管理和处理业务活动期间产生的账户、交易、清算、财务、服务等方面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算机、通信、软件工程等技术的统称。

第二章信息技术治理

第七条【信息技术治理】信息技术治理是指证券公司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制定的有关信息技术决策权分配和责任承担的框架。

第八条【责任分工】证券公司法定代表人对证券公司信息安全及信息技术管理负最终责任,证券公司章程应明确以下事项:

(一)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构;

(二)证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信息技术的高级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在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第九条【决策机构】证券公司应成立信息技术委员会或

指定专门机构(如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公司信息技术规划、年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和预算、重大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和上线等重要事项的审议工作。

信息技术委员会或指定专门机构应由公司总经理、分管信息技术高管、分管财务、风控部门高管、合规总监、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公司可聘请外部专业人士担任信息技术委员会或指定专门机构的委员或顾问。

第十条【分管高管】证券公司应指定高级管理人员或设立信息技术总监分管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信息技术总监为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分管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并具有5年以上从事金融业信息技术管理或信息技术监管工作经验。信息技术总监应具备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及8年以上从事金融业信息技术管理或信息技术监管工作经验。

分管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信息技术总监不得同时兼任或分管公司财务、审计及与其职责相冲突的职务或部门。

第十一条【IT部门职责】证券公司应设立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对证券公司总部、分支机构的信息技术规划、项目建设、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及应急处臵等工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应指导并参与审定境内控股子公司的信息技术规划、重大项目建设方案。

第十二条【IT规划】证券公司应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制定信息技术规划,经信息技术委员会或指定专门机构审议,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信息技术规划应遵循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定期进行更新。

第十三条【制度建设】证券公司应制定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及管理、开发测试、升级变更、系统运维、数据管理、信息安全、权限分配、应急处臵、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理等方面。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应符合国家、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的有关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第十四条【合规与风控】证券公司应将合规管理及风险控制的要求贯穿在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部门应对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合规性把关并监督执行,对信息技术管理的重大决策和主要活动进行合规性审查,对信息技术管理的合规状况以及其有效性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查处、报告违法违规行为。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部门应对信息系统重大变更、信息安全重大决策、信息安全事故处理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评估和监督控制,防范信息技术重大风险。

证券公司可为合规管理及风险控制部门配备熟悉证券业

务并具备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的工作人员。

第十五条【审计管理】证券公司应指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定期对公司及分支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公司总部接受信息技术审计的频率不低于每年一次。

第十六条【IT投入】证券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应符合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的有关要求。

第十七条【员工培训】证券公司应对业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使用和信息安全培训,业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

第三章信息技术人员管理

第十八条【人员要求】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8年以上从事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经验。证券公司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人员数量应符合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的有关要求。

第十九条【人员培训】证券公司应定期组织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参加职业操守、合规和相关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每年参加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学时。

第二十条【岗位备份】证券公司集中交易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重要技术岗位应实行双人双岗。

第二十一条【岗位分离】证券公司从事业务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维护人员不得从事该项业务的具体操作。

第二十二条【人员流动】证券公司应建立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任职和离职管理制度,证券公司应与信息技术管理关键岗位及任职期间涉及敏感数据的信息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第四章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基本要求

第二十三条【基本要求】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机房建设、机房环境、供电系统应达到《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灾难备份能力标准》相关要求,并符合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的有关规定。

证券公司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可以采用自建、租赁或外包的形式建立,证券公司采用租赁或外包基础设施时,除满足前款所述条件外,还应满足证券公司业务发展与管理的需要,以及证券公司开展内、外部审计、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进行现场检查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部署位臵】证券公司客户、交易、清算、财务、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等重要数据信息以及管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应存放并部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第二十五条【处理能力】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应满足证券公司业务、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需要。

第二十六条【网络通信】证券公司网络通信系统应满足

业务开展及信息安全的需要,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及要求。

证券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通信连接应建立备份线路,证券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应建立不同运营商、不同介质的通信通道。

第二十七条【数据管理】证券公司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包括不限于分级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等内容,并充分利用成熟的安全技术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前款所述数据是指证券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业务数据、系统数据和管理数据等。

第二十八条【备份能力】证券公司应建立重要信息业务数据及重要信息系统的备份制度,明确备份范围、频率、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有效性检查等内容,并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及要求。

第二十九条【监控报警】证券公司应使用能够连续监控信息系统性能及运行状态,并能够及时、完整报告异常情况的监控报警系统,证券公司应建立有效机制对监控报警信息进行逐日跟踪和运行评估。

第三十条【预留监管接口】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应具有可审计功能,并按要求为监管部门留有接口及查询权限。

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管理

第三十一条【需求管理】证券公司应建立并持续完善用户需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需求的提出、分析、评审、变更、跟踪、用户确认等环节。证券公司应组织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对涉及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确认。

第三十二条【系统开发】证券公司应对信息系统的项目立项、招标、评标、开发、验收、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管理,严格划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与使用的职责,防范利益冲突。

证券公司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强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建设,防范系统开发外包风险,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第三十三条【测试管理】信息系统上线或变更上线前,应经过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的联合测试,使用部门应提供详细完整的测试方案及预期测试结果,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应共同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评估和确认。

第三十四条【上线及变更管理】证券公司应建立信息系统上线、系统变更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上线(变更)需求、测试内容、结果确认、系统回归测试、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及回退方案等方面内容。证券公司应在重要信息系统上线或发生重大变更之前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应急预

案和回退方案。

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应对变更操作进行事前审查,并记录变更执行过程。执行变更操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及流程执行,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系统软件或改变系统配臵。证券公司应在变更实施完成后,对变更结果进行跟踪和确认。

第三十五条【容量管理】证券公司应建立符合证券市场及证券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以及与市场核心机构容量相适应的系统容量规划和容量评估机制,容量规划的范围应包括生产系统、备份系统及相关软、硬件设备,容量评估应定期进行,及时解决系统容量瓶颈。

第三十六条【运维管理】证券公司应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按照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操作指南的要求,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证券公司应在日常运维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对系统进行专项检查与维护。

第三十七条【外购系统管理】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软件的选择和管理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健壮性,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正版软件。证券公司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应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在充分测试的前提下,及时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第三十八条【事故管理】证券公司应建立信息安全事

故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事故描述、类型、等级、影响、原因分析、解决方法及防范措施等方面内容。证券公司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应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记录和报告,事后应对事故进行总结。

第三十九条【日志留痕】证券公司应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及关键设备的日志管理,设臵必要的日志记录模块并建立定期分析日志的工作机制。其中,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及网上交易系统日志应记录服务请求方身份信息。日志应当能够满足各类内部和外部审计的需要,重要信息系统日志应保留1年以上。

第四十条【外包服务】证券公司在确保系统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选择行业软硬件产品或者技术服务的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应当保证选择的软硬件产品和技术服务符合国家及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和标准。

供应商主要包括为证券公司提供软硬件产品或信息技术服务的信息系统集成商、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开发商、运营服务商及相关代理商等。

第四十一条【供应商的选择】证券公司选择的供应商应符合监管部门的资质要求,并建立完善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及业务流程,充分评估供应商财务稳定性、管理流程、专业经验等相关风险,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四十二条【合同管理】证券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应符合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的有关要求,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合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在产品开发和上线期间,供应商应提供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定期提供开发和上线进度计划、测试结果等文档,并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测试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跟踪与修复;

(二)在产品正常使用期间,供应商应当承担的技术支持、定期维护、系统健康检查及产品使用培训的责任;

(三)因产品或服务原因导致证券公司发生信息安全事件等情况时,供应商应承担的违约及赔偿责任;

(四)有关客户资料等敏感信息的保密约定。

第四十三条【供应商管理】证券公司应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测试验收,并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

第四十四条证券公司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与应急措施,有效应对供应商在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重大缺失。重大缺失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重大资源损失、重大财务损失、重要人员变动,以及合同意外终止等。

第六章业务连续性管理

第四十五条【业务连续性计划内容】证券公司应根据自

身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缩写为BCP),以确保在出现无法预见的系统故障时,将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业务连续性计划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备份数据恢复机制、备份信息系统恢复机制、替代交易方式、应急联系方式、与相关单位通报机制、向监管部门报告机制、业务连续性计划披露与更新机制等。

业务连续性计划考虑的情形应包括不限于: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机房不可用、机房电力中断;网络、通信中断或拥堵至不可用;重要业务信息系统软件、硬件故障;重要业务信息数据损毁或遭到破坏等。

第四十六条【业务连续性管理】证券公司应指定主要负责人为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审批、执行、更新业务连续性计划。证券公司信息技术委员会或其他专门机构负责对业务连续性计划进行审议。

证券公司应根据业务结构变化、系统升级变更等原因及时更新业务连续性计划,并组织业务连续性计划所涉及关键岗位及人员定期演练。演练频率不低于每年1次,演练后应形成演练报告,演练记录应至少保存2年。

第四十七条【业务连续性计划披露】证券公司应在证券公司开户协议、证券公司网站等渠道向客户提示业务连续性计划中所涉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时证券公司

的应对措施、客户可采取的替代方式等信息。

第四十八条【事件响应】证券公司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相关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并按照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九条【事故调查与报告】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证券公司应按照监管部门及自律组织发布的信息安全事故认定标准进行评估认定。对于属于信息安全事故的信息安全事件,证券公司应成立由合规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及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于调查完成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事故经过、原因、级别、影响、责任认定与后续处理措施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住所地证监局。

第五十条【责任认定】因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违反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操作失误、应急处臵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信息安全事故属于信息安全责任事故。证券公司应依据《证券公司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办法》(拟发布)的有关要求对信息安全责任事故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并在采取内部责任追究措施的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告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

第五十一条【事后整改】证券公司应根据事故调查结论制定后续整改计划,并在事故发生后的1个月内将整改计划报告住所地证监局。证券公司应在事故发生后逐月向住所地证监

局报告整改完成情况,直至整改完成。

第七章信息技术安全管理

第五十二条【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证券公司应加强服务器等关键信息设备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物理环境,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触关键信息设备。

第五十三条【网络安全】证券公司不同网段之间应进行有效隔离,证券公司应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技术以及远程访问安全策略等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入侵。

第五十四条【客户资料保密】证券公司应做好客户资料、交易数据等电子信息的分类、发布、使用、保存、归档和销毁等安全管理工作,防范敏感信息数据的外泄和不正当使用的事件发生。证券公司及其员工不得将本公司投资者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

第五十五条【客户端保护】证券公司应加强投资者非现场交易终端的安全保护,采取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加密等多种安全手段,并建立配套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五十六条【密码管理】证券公司应采取加密技术,防范涉密信息在传输、处理、存储过程中出现泄漏或被篡改的风

险,并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和泄密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涉密设备、人员、密码强度、密码管理满足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要求。

第五十七条【权限管理】证券公司应对信息系统实施有效的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管理,权限管理应遵循最小功能原则及最小权限策略,信息技术人员不得从事业务相关操作或拥有相关操作权限,不相容职务用户账户不得交叉操作。

证券公司应建立定期检查与核对机制,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账户,确保系统用户对数据和系统的访权限应与其工作职责相匹配。

第五十八条【病毒防护】证券公司应采取部署防火墙设备、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防范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感染和破坏,并指定专人定期维护安全设备或软件,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五十九条【其他相关工作】证券公司应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配合国家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做好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

第六十条【内部审计】证券公司应根据公司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内部信息技术审计。负责内部审计的部门应设立充足的信息技术审计岗位,其中,具有经纪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信息技术审计岗位应至少不少于2名。证券公司可聘请

外部信息技术专家协助开展信息技术审计工作。

第六十一条【外部审计】证券公司可委托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勤勉尽责、熟悉证券公司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具备相关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证券公司进行信息技术审计。

第六十二条【审计目标】证券公司应通过信息技术审计工作,有效提升信息系统运行及安全保障的合规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确保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内部控制和业务创新的需要。

第六十三条【责任分工】证券公司应指定主要负责人为信息技术审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稽核部门对信息技术审计工作质量负责,信息技术部门和合规管理部门对信息技术审计工作的后续整改负责。

第六十四条【审计内容】证券公司信息技术全面审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治理、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信息技术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情况、信息系统安全状况、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应急演练情况、营业部信息系统管理以及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六十五条【审计频率】证券公司应组织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信息技术全面审计,频率不低于每年一次,证券公司可根据需要进行信息技术专项审计。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证券公司,应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的3个月内对其信息系统进行

全面审计。

第六十六条【审计报告】证券公司应在每年1月底前向住所地证监局报送当年信息技术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审计时间安排等。

证券公司应在信息技术审计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形成审计报告并报送住所地证监局。审计报告应至少包括审计工作实施情况、对公司信息系统运行和安全保障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等,审计报告应附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十七条【后续整改】证券公司应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在不影响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制定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及实施步骤。

第九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八条【公司及分支机构设立】申请设立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时,有关单位应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信息技术管理相关材料,包括不限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基础环境建设情况、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及测试验收报告、业务连续性计划、信息技术负责人简介等。中国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应对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建设、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及人员、制度准备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现场核查报告。

第六十九条【增加业务种类】证券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

类时,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与新增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情况的说明,包括相关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及测试验收报告、管理制度、业务连续性计划等。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应对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出具现场核查报告。

第七十条【现场检查】中国证监会及派出机构依法对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情况及信息系统进行现场检查。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应将信息技术相关检查列入年度现场检查计划。

第七十一条【信息安全事件处臵】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证券公司住所地证监局或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地证监局应及时赴现场指导,督促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开展应急处臵、事故原因调查及后续整改工作。

相关证监局应对符合信息安全事故级别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事故级别和责任认定,并将事故原因、级别、影响、责任认定及后续整改等相关情况报中国证监会。

第七十二条【监管备案】证券公司生产机房、灾备机房、核心交易系统、数据中心等重要基础环境及信息系统部署在公司住所地以外的,证券公司应向机房或信息系统所在地证监局备案。备案内容应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建设报告、重要信息系统试建设报告,信息技术负责人联系信息等。

已备案的机房或信息系统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公司住所

地证监局可委托机房或信息系统所在地证监局指导证券公司进行应急处臵工作。

第七十三条【责任追究】证券公司违反本规定及其他信息技术监管法规、频繁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故且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以及发生信息安全责任事故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对证券公司进行信息安全现场检查,并可根据检查情况依法采取下列监管措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责令暂停新增客户、暂停受理新增业务申请、责令处分有关人员。

第十章附则

第七十四条【重要信息系统】本规定所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持证券公司关键业务功能、出现异常将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集中交易系统、第三方存管系统、融资融券业务系统、网上交易系统、电话委托系统、手机交易系统、法人清算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等。

第七十五条【本案实施】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中国证监会负责解释。

财务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付万超 1产品名称 财务管理系统FM设计方案 名称英文名称缩写描述 财务管理系统Finance Management System FM财务管理系统 2.1报销流程 流程图说明权责部门相关表单文件 报销人员根据公司费用报销制度要求,整 理好需要报销的发票或单据,并进行整齐 粘贴。根据报销内容填写《费用报销 单》,外地出差的填写《计划岀差申请 表》。 报销人员 报销发票报销单据 釆购合同岀差计划书 借款单 《费用报销单》及相关单据准备完成 后,报销人员提交给直接主管审核签字, 直接主管须对以下方而进行审核:3费用 产生的原因及真实性: 4费用的合理性: 5票据及单据的规范性。 若发现不符合要求,立即退还给相关报销 人员重新整理提报。 相关部门主 管 费用报销单报销发票 报销单据釆购合同 岀差计划书借款单 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后,将报销单据提交给 财务部,由财务部门会计人员进行报销费 用的确认,主要内容包括: 1)产生的费用是否符合报销标准; 2)单据或票拯是否符合财务规范要求 (齐全合法有效). 财务部 费用报销单报销发票 报销单据釆购合同 岀差计划书借款单

5.1报销申请 ■功能说明: 报销人拟制报销单,提交报销详细数据,数据录入完成后,可以直接提交审核,也可以选择保存到草稿箱,后续可以进行修改,此时审核人是不会看到此报销单据的。 如果提交审核了,且审核通过了,那么将无法再修改,此时可以选择作废单 拯(前提是报销流程尚未走完),如果尚未审核,那么可以直接修改单据。 报销时,如果有借款申请,可以选择借款记录,作为报销的冲抵。 ■属性: 单据ID,单据编号(系统自动生成一串字母编号),单据名称,报销人,报销时间,附件(包括采购合同,比价单等,参照报销流程的要求),其他报销数据. ■界面参考:

XX证券公司客户账户普通重要资料修改流程

04-02 客户账户普通\重要资料修改流程 一、版本信息 V2.0.2 修订日期:2019.06 二、业务简述 2.1 通过统一账户平台系统为投资者变更账户基本信息及关键联系信息,同时对于已开立期权账户的客户进行资料同步操作。 2.2 中国结算返回无一码通信息,变更内容则不会发送中国结算。 2.3 修改客户关键资料同步中国结算公司,中国结算检查一码通账户与现有证券子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关联关系有“未确认”状态的,需确认关联关系后再办理关键信息变更业务。 三、操作平台、工具 3.1 操作平台:统一账户平台系统、公安部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统。 3.2 辅助工具: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磁卡读卡器、多易拍扫描设备。 四、适用表格、协议、凭证 4.1《资金账户变更申请表》(个人/机构)。 4.2《证券账户业务申请表》。 五、权限管理和风险控制 5.1 操作柜员:柜台业务岗、复核岗。 5.2 赋权级别:总部赋权。 5.3 复核级别:营业部复核。 六、操作流程和步骤 6.1 普通资料变更。 6.1.1 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审核,具体参见:《13-04 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审核流程》。 6.1.2 如客户变更系统资料的同时需同步修改中国结算信息资料,柜台业务岗应指导客户填写《证券账户业务申请表》,并交由客户核实后签字。 客户签名必须为本人签字,法人机构客户需要法人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和代理人签字,合伙企业(创投企业)需加盖企业公章、执行事务合伙人或负责人签章和代理人签字。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其委派代表签字。 6.1.3柜台业务岗操作菜单: “账户管理--联合管理--联合业务管理--普通资料变更(新)”或 “账户管理--联合管理--联合业务管理--账户资料变更(新)”右侧勾选“修改普通资料”,输入客户代码后,返回客户系统信息,录入要改动的信息后,勾选要同步的系统: 界面下方选项卡中对应可以同步的系统有一码通(中登)、股东(系统)、基金,如变更的资料需要同步中国结算,则点击“中登查询”,成功返回一码通信息后,方可进行同步修改。 点击“提交”,系统提示进行复核环节。该业务为同机复核,复核岗确认变更信息录入无误后,为柜台业务岗进行业务复核通过。 6.1.4 电子单据打印。 普通资料变更业务办理完后,柜台业务岗打印“客户普通资料修改确认单”,交客户签字确认,并在业务表单加盖相关专业用业章。同时页面提示“客户普通资料修改成功”。 6.2 重要资料变更。 6.2.1 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审核,具体参见:《13-04 客户身份识别及资料审核流程》。

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及营销.

武汉金融2003年第1期总第37期11 一、营销策略的演进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是大众营销(M ass M arketin g 手法大张旗鼓的时候;大众营销,是指销售者重视大量生产、大量配销及大量促销一项产品给所有的购买者,以亨利福特(H enr y F ord 提供T 型汽车给所有购买者为典范(K olter ,1998。1991年,著名的行销大师 M ckenna 提出了关系营销(R elationsh i p M arketin g 的 理论,紧接着另一个革命性的营销理念“一对一营销”(One to O ne M arketin g 也随之而起(A llen ,K ania &Y aeckel ,1998。 关系营销作为对以往各种营销观念的总结和发展,指的是与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的关系交换所进行的一切活动(M or g an &H unt ,1994。关系营销包括几个要素:以个别客户为分析单位,利用信息科技与资料库等工具建立个别客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与客户之间长期性的结合以获取其终身价值。关系营销与传统的交易营销在观念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交易营销是指厂商着眼于单次的交换或交易,分析的单位是单次的市场交易,厂商的利润来源就是该次的交易,是一种相当短期的时间观点。 二、证券公司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的内涵 1、以智能代理人的角色重新定位证券公司 不论是传统企业也好,或是新兴的网络公司也好,都应该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来面对网络。也因为如此,证券公司往往会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证券公司在推行一对一营销时,必须将自己定位成“可信赖的智能代理人”,以拥有强大的记忆功能为基本条件。也就是证券公司必须有能力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咨询对象,因为通过网络科技及数据库的整合,企

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证券公司股权管理,保护证券公司股东、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 第三条证券公司股权管理应当遵循分类管理、资质优良、权责明确、结构清晰、变更有序、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证券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规定和公司章程,秉承长期投资理念,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证券公司应当加强对股权事务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遵循审慎监管原则,依法对证券公司股权实施穿透式监管和分类监管。 第五条根据持股比例和对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证券公司股东包括以下四类: — 1 —

(一)控股股东,指持有证券公司50%以上股权的股东或者虽然持股比例不足50%,但其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证券公司股东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二)主要股东,指持有证券公司25%以上股权的股东或者持有5%以上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三)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 (四)持有证券公司5%以下股权的股东。 第六条证券公司设立时,中国证监会依照规定核准其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证券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且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减少注册资本,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依法报中国证监会批准。 证券公司变更注册资本或者股权,不涉及前款所列情形的,应当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后5 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证券公司在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份转让系统)发生的股权变更不适用本款规定。 第二章资质条件 第七条持有证券公司5%以下股权的股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2 —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由于信用管理在中国是个全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在信用风险的监控管理方面无疑与西方先进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数据看,中国企业的平均坏帐率高达6%左右,部分商业银行甚至高达40%以上,美国企业的平均坏帐率仅在0.5%左右,两者相差10倍。有人将原因归结于信用环境,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这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内因,中国企业缺乏西方先进企业有效的信用管理和控制手段,这无疑使恶意者有机可乘,也给自己留下了祸根。 目前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销售前很少对客户作资信调查和资信评估;信用决策凭经验,凭感觉;惧怕风险,盲目追求"零"风险而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业务萎缩;迁就客户,盲目相信老客户,没有动态跟踪其变化;没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不能分级授信,导致客户忠诚度不高,业务员的流失可能直接引起客户群的流失;出现逾期应收帐款处理方法不当和不力,导致帐龄很长,回收可能性降低,最终由于债务人逃逸,破产倒闭或转移资产而导致事实坏帐;把法人间的商业贸易行为等同于自然人间的行为,产生法律问题;没有“放帐额度”或“信用限额”的概念;相信并盲目期待一种可以转嫁或规避所有风险的方法存在;没有“避险管理成本”概念,也不计提坏帐准备;无法正确看待坏帐损失,害怕帐面明亏而迟疑,结果潜亏要远远大于明亏;缺乏法律意识,对合同、还款承诺、争议解决方式等维权性证据不重视。

如何掌控企业应收帐的风险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以外,提高信用销售(赊销)的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在应收帐款上适当的投入是必须的,关键是企业如何才能在实行赊销扩大销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我们大可不必谈"应收账款"而色变,问题是,企业是否对每笔“逾期”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该笔逾期应收账款的最佳处理对策,并马上付诸实施——这正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 一笔应收帐发生逾期甚至走坏的原因有很多,专业上将这些原因归为三类:销售问题,也称为贸易纠纷;财务问题;道德或犯罪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所有的经贸往来中,99.99%以上的贸易是非常正常和健康的,涉及商业刑事欺诈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似乎大了一点,但由于证据的原因,定性较难)。更多的是由于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量而忽略了买方实际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财务上承担债务的能力,一旦对方经营出现偏差,这将导致授信方对风险失控从而承受损失。 在中国企业中有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人员更替时,由于继任者害怕追不回逾期账款而变为事实坏账,影响其业绩,对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宁愿将其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也不愿意去积极追收。而恰恰在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方面,最忌讳的就是拖延,很多本来能够收回的账款,随着时间的流逝变为坏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人民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等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用风险指因融资、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一)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 (二)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场外衍生品业务; (三)债券投资交易(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等债券相关交易业务),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债、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

(四)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 (五)其他涉及信用风险的自有资金出资业务。 第四条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性、部制衡、全流程风控”的原则组织进行相关业务。 (一)全面性原则: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应全面覆盖证券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包含所有表外和境外业务,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部制衡原则:证券公司应确保前、中、后台的职责分离,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利益冲突; (三)全流程风控原则:证券公司应对信用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谨、审慎判断,对业务信用风险的管理应贯穿业务全流程,完善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应对及全程管理,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保障可持续经营。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全覆盖。 第六条按照全面风险管理规要求,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

财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天津丰源汽车连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由最初从事汽车及汽车配件进出口贸易,发展成为现在拥有5家3000~5000 m2汽车用品直营连锁超市、一家3500 m2一类大修资质的汽车修理厂、3家三类快修店、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一个汽车锁业公司、一个爱车俱乐部、一个汽车电子技术培训学校的大型联合企业。2001年引进国外汽车用品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借鉴正规美式仓储超市的经营理念及国内大型民用超市的管理经验,开办了大型汽车用品连锁超市。2001年~2004年,连续开办了5家直营连锁店。公司计划在2010年前再发展2 0~40家连锁店,除了占领天津市场外,还要进军外埠市场。 4.1.1 用户发展战略 1. 横向发展战略 利用自身的优势,涉足与汽车相关的所有领域,包括汽车销售、汽车进出口贸易、二手车销售、爱车俱乐部、汽车装饰用品加工生产及开办汽车电子学校等。 2. 纵向发展战略 ●依托领先的专业品质和16年的行业经验,构筑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汽车用品连锁超市网络。 ●沿袭欧美风尚,创造丰源车居文化,引导有车族的消费观向着更高品味发展。 ●拓展丰源汽车用品经营范围,向“高、精、尖、全”发展;不断开发汽车服务领域,以高质量的服务,力争作汽车行业的“龙头”。 3. 公司发展目标 ●5年之内再开设20~40家连锁超市,占领天津市场。 ●以天津为基地,进军外埠市场,力争10年内在华北地区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4.1.2 项目整体目标 对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细致、规范的管理。为实现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建立一套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本系统的使用,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精确、实时地反映和准确处理公司各项业务活动,实现企业商品“进、销、调、耗、存、结”以及汽车维修、美容、加工的一体化管理。 ●对汽车维修、美容、加工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 ●对商品进行条码管理,从商品入库、出库到盘点,统一通过条码进行管理,从而杜绝人为错误的操作和由此导致的盘点数据不正确的问题。 ●有效控制商品的采购,避免商品短缺或重复进货,提高资金利用率。 ●优化商品结构,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控制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 ●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将各分店、各部门的信息完全共享,为公司将来的快速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利用视窗卡对会员进行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公司的形象。 ●及时、准确地将企业各类信息加工处理后反馈给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提供可靠、完整、科学的决策依据。 ●加强对员工管理考核的科学性,提高劳动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于公司组织机构的调整、人员职务的变化、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及业务操作细节的调整,系统能够有足够的应变机制和可扩展性,从而快速地适应公司的编号。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关于创造财富的决策,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离不开财务的筹资、投资以及对资金的运用管理。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制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和前提,这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财务管理目标将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总目标。所以确立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2.1 财务管理的任务 近来,美国接二连三发生的著名企业财务作假事件,不仅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经济和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警示着中国企业的决策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分级服务调查分析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 证券公司客户分类分级服务调查分析 ————以国元证券太原营业部为例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 1101 学生姓名:刘星光 学号: 201116060136 指导教师:田新翠 二零一五年六月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证券公司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要面对现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要把握住机遇,面对更大的挑战。由于证券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具有一定的推动力,而证券公司分类分级服务已然成为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一种强劲手段,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方面考虑,证券公司分类分级服务都必须被灵活地运用起来。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针对证券公司客户的分类分级服务进行了调查,首先对证券公司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概述,其次,文章对国元证券太原营业部的一些客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回执图表,通过调查结果进行了对客户的分析。最后,在综合了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得出了结论,对提高公司客户分类分级服务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包括加强客户分级分层服务产品管理、提升创新服务、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和加强员工服务驱动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证劵公司;客户关系;分类分级服务;调查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securities company to want to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the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face greater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clients of a securities company,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rvices for, first of all,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re outlined. Secondly, the article some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y's clients wer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receipt of a pie chart, through the survey results are analysis to the customer. Finally,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findings of the case, on improving the company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opinions put forward,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customer hierarchical service product management, improve service innovation, do market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ork and enhance staff service driving force, enhance customer satisfaction. Keywords:securities company; customer service; investigation; classification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讲解学习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陈育林 今年以来,银行业信用风险呈加快暴露趋势,对守住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重大挑战。为科学应对严峻的信用风险形势,笔者在对当前信用风险暴露表征、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找准各方定位、推进风险化解、危中寻机乃至化危为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当前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特点 (一)风险表现的全面性。银行业信用风险在行业、地区和客户分布上持续扩散。一是行业内整体反弹。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普遍呈加快暴露趋势,其中大型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劣变趋势更为明显。二是地域上普遍反弹。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业信用风险从珠三角、长三角到黄三角,由南向北呈阶梯式蔓延;今年开始,信用风险又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扩散;而且风险开始出现在银行、信托、融资性担保机构甚至民间融资之间相互交叉感染的苗头。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区域和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三是客户集中反弹。不仅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加快,而且小微、农户贷款不良也开始普升。以山东为例,截至2014年6月末,山东大客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26%,小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4%,农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1.61%。 (二)风险发生的集群式。联保贷款,作为经济上行期解决企业

融资担保难题的创新方式,却随着互联互保的非理性扩张和经济面的调整,“意外地”使单体客户风险被放大并蔓延及整个担保圈(链),引发担保圈(链)企业的“火烧连营”。调查显示,担保圈(链)一般沿产业链或行业在区域客户集群内构建,经营规模、整体实力、贷款金额等接近的企业之间更易形成互保,并通过关联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人等形成层层担保圈,涉及银行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成为当前企业集群风险暴露的形象描述,甚至一家中小客户的突发风险即可诱发区域性群体风险事件。 (三)风险暴露的复杂化。当前银行信贷“大户情结”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扎堆追逐本地优质客户,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普遍跨区域授信,导致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而这些企业多为当地支柱企业,政府、银行、企业与职工各方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博弈,关系经济金融社会秩序稳定。风险发生后,地方政府往往在“保银行”还是“保企业”中摇摆,涉及央企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央企在地方地位的相对超然性、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相对重要性,其地方子公司发生授信风险时,需理顺的关系更复杂多元、处置难度也更大。 信用风险加快暴露的原因分析 (一)“去产能化”中的金融阵痛。产能过剩是眼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务院专门印发化解指导意见,要求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但银行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对相关行业的信贷政策普

财务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1.1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全面分析,结合医院的业务实际,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含内容如下: 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从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几个要素展开,全面记录医院的资金流动变化过程,披露医院的整体财务状况,为医院算一笔大账。财务管理系统核心是提高核算的效率和准确度,并尽可能多地将业务环节纳入管理,使得财务核算的工作变得可以追踪,真正为管理服务。 1.1.1业务规划建议 伴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落实,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必须密切贴合新制度的要求及其医院的实际工作需要,按照以下目标规划突出重点进行建设: 1、根据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建立满足医院核算需要的财务核算体系 和报表体系; 2、实现对现金银行等重点流动资产的日记账管理,并能够自动与银行

账对账; 3、根据现金流入流出,实现现金流量项目自动分配,并出具现金流量表; 4、实现医院债权债务的科学管理,管理每一笔应付款、应收款,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5、实现科教、财政、其他项目的收入、支出、结余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监控项目执行情况; 6、实现按照多资金来源登记各个固定资产的原值并计提折旧等,满足财务对资产多资金来源区别管理的需要; 7、实现财政基本补助支出备查簿自动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登记,节省财务人员工作量,保证核算准确性; 8、实现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物资资产管理等系统紧密集成,数据共享; 9、通过收支自动结转,结余自动分配等,实现复杂并且规范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财务核算效率。 1.1.2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管理需要,提供一个集成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紧密贴合新制度设计。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账务处理和报表输出。围绕着账务处理,提供新制度特色的备查薄管理、固定(无形)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现金流量、收支结转、结余分配等全面功能。实现财政基本补助支出备查,多种资金来源的资产管理,实现财政、科教等项目的资金使用全过程管理,完成现金流量表的快速编制,实现收支结余和结余分配的准确快速处理。在账务处理之后自动接受预算的事中控制,核算完成之后,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报表自动产生。 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核心理念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往来、收付款、出纳、现金银行、工资、固定资产、物资的采购和领用、固定资产的采购与计提折旧、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和费用计提、无形资产的增加与摊销等与财务相关的业务相对独立,每一个模块管理一项特殊的业务,业务发生的过程与财务凭证相关的自动生成财务凭证,来自于凭证的信息也可以同步传递到业务管理模块,这就形成了一个更广意义的财务管理范畴。

第二篇:国内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管理规定定稿版

第二篇:国内证券公司 客户服务管理规定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二篇:某某证券客户服务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客户分类总体标准.............................................. 第三章客户分类的细化标准............................................ 第四章附则.......................................................... 第二部分:某某证券客户标准化服务管理办法12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客户现场服务基本规范要求...................................... 第三章非现场客户标准化服务要求...................................... 第四章营业部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第五章客户经理标准服务要求.......................................... 第六章附则.......................................................... 第三部分:某某证券CRM系统运行与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探讨

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探讨 一、加拿大财富管理模式演变的历程 (一)市场竞争促使财富管理模式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证券业从固定佣金制转变为浮动佣金制,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折扣券商的兴起,这对证券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应对佣金水平下降的压力,证券公司必须体现自己服务的价值,推出新的服务以争取客户的认同。以现代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投资组合解决方案则被证券公司广泛的应用到了私人客户身上。通过充分挖掘客户的投资目标与限制条件,为客户建立战略资产配置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以上背景下,财富管理应运而生。财富管理服务客户的收费则从佣金模式过渡到收费模式,按客户资产规模的百分比收取年费。它使券商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反映了券商提供增值服务的价值,使券商强有力地抵御了折扣券商的冲击。 (二)财富管理模式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变化 加拿大证券行业,客户对证券公司职员称谓在一个世纪以来的演变折射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这一称谓按时间顺序依次是:客户伙伴(customer‘sman)、中介(Broker)、销售员(Salesman)、账户执行(AccountExecutive)、投资代表(InvestmentRepresentative)、投资顾问(InvestmentAdvisor)、金融顾问(FinancialAdvisor)、财富顾问(WealthAdvisor)。 称谓的演变清晰地反映了北美证券行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历史。早期主要是以交易通道服务为主,同时夹杂产品销售,证券公司与客户是一种松散的关系,没有系统的客户关系管理。后来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成为主要的内容,客户关系系统建立在单向沟通的基础上。最后演变到目前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模式,树立全面整体服务的理念,根据客户情况充分发掘客户需求,以投资组合解决方案为主要手段,满足客户在财富积累、财富保持、财富转换以及财富转移等各个阶段的需求。从而,形成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综述 我国证券市场只有不到20年的发展历程,属于超常规发展状态。证券公司客户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不断演变,基本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证券市场诞生至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这个阶段很多证券公司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地域性的优势非常明显,交易手段基本上以现场交易为主。证券公司的客户服务基本上是围绕构建快捷的交易系统和舒适的环境,不存在客户服务关系管理的概念。第二个阶段是从1999年7月到2002年4月佣金市场化。 在此期间,网上交易开始兴起,地域性的优势开始丧失,牛市中券商纷纷增资扩股,加大对经纪业务的争夺。证券投资咨询办法的实施,券商开始了以投资咨询服务为主的客户服务模式,逐步提出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大券商开始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平台CRM系统,此阶段客户关系管理处于雏形和萌芽状态。第三阶段是2002年4月至今。期间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机构客户数量越来越大,2004至2006年进行券商的综合治理,合规经营成为证券公司的主题,一方面券商之间为争夺客户资源展开价格战,而且恶性竞争的趋势不

证券公司股东资格的法律法规规定

证券公司股东资格的法律法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设立证券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2、《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成为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实际控制人: (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3年; (二)净资产低于实收资本的50%,或者或有负债达到净资产的50%; (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四)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证券公司的其他股东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要求。 3、《证券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10 号》中的相关规定 (一)对入股股东(包括增资股东或者股权受让方)入股行为的审慎性监管要求 (1)出资意愿真实。入股股东应当充分知悉证券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经营管理状况和潜在的风险等信息,投资预期合理,不存在被误导投资入股的情形。 (2)股权权属清晰。入股后股权权属应当清晰,不存在权属纠纷以及委托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托持有或者管理证券公司股权的情形。 (3)具备出资能力,出资真实合法。入股股东应当具备按时足额缴纳出资的能力;出资款须为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从以股东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划出。入股股东不得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入股股东对其他企业的长期投资余额(包括本次对证券公司的出资额),不得超过入股股东的净资产,国有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具备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入股股东应当充分知悉并且能够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不存在未实际开展业务、停业、破产清算等影响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的情形。 (5)信誉良好,无不良诚信记录。入股股东最近3 年在中国证监会、银行、工商、税务、监管部门、主管部门等单位无不良诚信记录。 (6)程序合法。入股行为已经履行法定程序(包括证券公司和入股股东的内部决策程序和应当由上级单位或者监管部门批准的批准程序等),不得损害老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存在潜在法律障碍或者纠纷。 (7)符合信息披露和审批监管要求。入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应当披露至最终权益持有人,与其他股东的关联关系或者一致行动人关系应当充分披露。不存在未经披露实际控制多个持股5%以下股东,规避对持股5%以上股东资格审核的情形;不存在境外机构未经批准间接持有证券公司股权的情形。 (8)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政策。入股股东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超过2 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超过1 家。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参股证券公司,应当符合金融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政策要求。(注:根据《关于证券公司控制关系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同一单位、个人或者受同一家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9)有明确的持股期限。为避免短期投资套利、鼓励战略投资和长期投资,确保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入股股东应当有明确的持股期限。存在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经济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缺乏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信用成为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信用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或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不守信用,随意拖欠账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收款难的问题,但由于信用管理经验不足,结果还是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己单薄的利润被严重侵蚀。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坐等环境的改变,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现实的选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一个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效益。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证券公司客户资料管理规范

证券公司客户资料管理规范 是怎么样的?下面由就由xx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观看~ 由于本人私接电源、插座而引起的火灾,未造成后果给予责任者以违纪处理,造成一定后果的视损失程度给予按价赔偿,并取消住宿资格直至辞退处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证券公司对其客户资料进行管理的原则、体系、流程、信息系统及内部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对客户资料的管理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R/T 0059—20XX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标准 现代会计不再局限于记账、算账等一些基础的会计工作,还需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经营决策,因此会计人员也是管理工作者。 ( )

在考核周期内乙方持续在甲方分公司工作,没有在考核周期内出现乙方提前解除劳动关系或擅自离职的情况。 JR/T 0099—20XX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武汉吉达纵横商贸有限公司我司成立于1991年,是深圳康铭盛公司在湖北的唯一指定代理商,公司实资力量雄厚,主要销售多功能LED手电筒,强光铝合金手电筒、台灯、应急灯、手提灯、探照灯、头灯、电蚊拍、电工排插、多功能电风扇、多功能音响台灯等产品。“康铭”牌系列产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完善、自主生产、自主销售,产品在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设有总代理,建立了良好完善的销售网络,同时远销世界各地。我司拥有大量长期合作的分销商。为客户提供产品采购,销售以及代理等一条龙的全面解决方案.是行业内具有较高综合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热忱的欢迎您加盟! JR/T 0067—20XX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试行) JR/T 0060—20XX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证券公司客户资料customer information for securities xxpany

证券公司治理准则全文.doc

证券公司治理准则全文 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建立完备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证券公司完善公司治理,促进证券公司规范运作,保护证券公司股东、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证券公司对客户负有诚信义务,不得侵犯客户的财产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证券公司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占用客户资产,损害客户合法权益。 第三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职责划分。 第四条证券公司及其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建立完备的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证券公司董事会对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第六条本准则适用于中国境内设立的证券公司。 上市证券公司应当同时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本准则和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本准则与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的规定不一致的,以两者中更加严格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股东和股东会 第一节股东 第七条证券公司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

证券公司股东转让所持有的证券公司股权的,应当确认受让方及其实际控制人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八条证券公司应当以中国证监会或者其派出机构的核准文件、备案文件为依据对股东进行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证券公司应当确保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文件所记载的内容与股东的实际情况一致。 第九条证券公司股东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履行出资义务。 证券公司股东存在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或者变相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证券公司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并要求有关股东在1个月内纠正。 第十条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出现下列情形时,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证券公司: (一)所持有或者控制的证券公司股权被采取财产保全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二)质押所持有的证券公司股权; (三)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 (四)变更名称; (五)发生合并、分立; (六)被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托管、接管或者撤销等监管措施,或者进入解散、破产、清算程序; (七)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八)其他可能导致所持有或者控制的证券公司股权发生转移或者可能影响证券公司运作的。 证券公司应当自知悉前款规定情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上市证券公司持有5%以下股权的股东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十一条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和股东沟通的有效机制,依法保障股东的知情权。 证券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书面方式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方

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doc

财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

目录 ¥ 1. 概述 (2) 引言 (2) 建设目标 (2) 2. 设计原则 (2) 运行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可选择 (2) 健壮性 (2) 易用性 (3) 扩展性 (3) ; 系统化的业务流 (3) 3. 技术路线 (4) JAVA技术 (4) 关系数据库技术 (4) 系统化的业务流 (4) 4. 系统特点和创新点分析 (5) 特点概述 (5) 创新点分析 (5) ~ 5. 模块功能介绍 (6) 基本信息维护 (6) 收入支出管理 (6) 汇总管理、报表管理 (7) 报表自动生成 (9) 报表存档管理 (9) 数据呈现与保存 (9) 系统选项的设定 (11) ! 6. 运行环境要求 (12)

1.概述 1.1引言 在如今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管理问题成为生活工作中一项繁杂的 难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类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因此,利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来管理经济也成为如今计算机的一大用途(即计算机财务管理),这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大的减少了财务部员工的工作难度。 2.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 随着商店商品的大量增加其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利器应用于商店的日常管理已是势所必然。于是,商店进销存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这为商店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极大的提高了商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以往入、出、存流程繁 琐杂乱,周期长的弊端。 2 商店管理实现了操作自动化和信息电子化,全面提高了超市的管理水 平。 3 基于超市管理的全面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及库存管 理中的漏洞,可以节约大量管理开支增加企业的收入。 1.2建设目标 主要功能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设计,实现账务、税务及相关企业经营行为,管理资金流向。 2.、 3.设计原则 它必须做到具有高处理效率、高可靠性、配置灵活、界面统一、易于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