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执中辩论点评经典材料

黄执中辩论点评经典材料

黄执中辩论点评经典材料
黄执中辩论点评经典材料

2014.4.23黄执中专场交流会实录

[转自法大学术] https://www.doczj.com/doc/063418343.html,/blog/426625369/926644934]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下午13:30,“宝岛辩魂”黄执中做客法大,在论衡辩

坛与法大学子进行了专场交流。交流会全程以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执中学长厚载十余年辩论经历的慧思与睿智侃侃而谈。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赛评判有没有统一标准?辩论的真实是什么?辩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不得已?执中学长以

12个辩论之问,呈现了他理解辩论的基本图景、以辩手角色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编者以录音为材料,将文字稿基本整理如下。

1.打辩论的输赢重不重要?

黄执中:我们绝对不会说因为我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就说输赢不重要。输赢超重要。事实上我很难想象一个下象棋的人说:“哎,我这已经是棋神了,输赢不重要。”输赢不重要你还下棋干什么呢,你直接把将军走出来让对手吃掉好了。所

以输赢,尤其是那种竞技型的行为里头,很难讲输赢不重要。你说如果今天我们做的是一种艺术,我们画画。画画,就要画出心中理想的境界,有没有得奖不重要。咱们写诗,只要我自己看得懂,我自己觉得表达了我的心境,你们能不能理解,我期待知音。没有什么输赢。

可是辩论他是一个极端入世的活动,不是一个出世的活动。辩论他有一个很明确的功能,就是我要改变台下人的观点,你也要。双方在有限的时间下来比赛谁能够改变台下人的观点。改变台下人的观点,这件事情是这个活动的本质。我很难相信一个打辩论的人的心态是出世的不是入世的,一个出世的人不会打辩论的。所有打辩论的人至少相信一个价值观,就是这个世界可以被改变而且值得被改变。如果这个世界不可以被改变或不值得被改变你干嘛打辩论呢?你直接像那个梭

罗一样写湖滨散记嘛。你不用去辩论因为你不期待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可是不是,辩论的人不这样想。所以输赢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没人读懂的诗仍然有意义,不能说服或不能改变别人观点的一番话在辩论人的眼中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芳自赏的动物。或者这样讲,不能吃的菜有意义吗?做菜高度入世吧?有说我做这道菜能不能吃不重要,这超重要!不然你做菜干嘛?有人说练防身术能不能防身不重要,那是跳舞,不是防身术。跳舞,自己动的开心就好。可是防身术有很明确的积极功能吧?有很明确的世俗功能吧?不能防身的防身术价值是零。不能防身的防身术就跟不能灭火的灭火器一样价值

是零。可是花瓶不能插花真的不重要。很多花瓶目的不是用来插花的,是摆来看的。所以,我认为输赢超重要。

当然我打比赛,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不认真打、不打赢,那就不有趣。打赢才有下一场,这是我打赢的最主要理由。等打到冠亚军赛的时候往往我已经不是很想打了,因为反正打赢了也没下一场了,可是初赛不打赢你就不能进下一场,就是这个意思。我不是说打冠亚军赛的时候就不认真,而是我动力最强的反而是在前面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因为不打赢就没有下一场了吧?打到冠亚军赛,大家都会比较轻松一点,给你做参考。

2.评比赛有没有统一的标准?

黄执中:辩论赛做评委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我希望我们大家问问题之前先要反过来想,这个问题答案有可能是什么。好,比如说我们讲,假如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套明确而一直且合理的评判标准,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评委呢?懂我的意思吧。反过来讲一个辩论如果目的是为了改变别人的看法,你觉得人群之中有没有一个一致,明确,大家都认为合理的判断一件事情的标准呢?如果没有,那裁判就不太可能有了。如果有,那么那个标准一定超抽象,懂这个意思吗?在座各位我相信都能同意一套标准叫做一场辩论赛,表现好的会赢。这个标准一致,明确,可是超抽象无法运用。可如果具体化,什么叫做表现好呢?讲话流畅就是表现好,是不是大家都同意?就不一定咯。或者是拿出证据就叫做表现好,也不一定哦。所以你看,抽象才容易是一致的。人要做什么人?做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这没问题。可这句话怎么样?毫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林冲和宋江也都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所以人的情况是这样的,要找到一个共同遵守的标准,它的范围越大越共通,它就势必要越抽象,包容不同的冲突。而越抽象,越不可能有实际上的指导意义。

也许有一些规则是大家共同都同意的,比如评审要公正。但这一定不是你想问我的问题,对吧?你要问我的一定是,两边讲的都有道理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标准告诉我那边一定有道理?没有。而这恰恰是辩论最有乐趣的地方。你要知道,之所以我们要辩论,就是因为标准答案都不一样,如何在各种标准当中寻找最合理的公约数,以便在比赛当中,如果你不能七比零赢,你至少也得四比三赢。这才是乐趣之所在。我问你,如果我们今天有一个明确的下象棋怎么下就一定赢的算式在那里,那象棋就没乐趣了。做菜,如果有一个所有吃这道菜的评委都会明确依循的一个标准,加多少盐就叫做够咸,那做菜也没乐趣了。所以总是这样的,只能给你做一个参考。

3. 如果拿到的辩题和自己价值观相冲突,为什么还要打?

黄执中:什么叫跟我的价值判断相冲突?我先和大家说一下,这句话本身隐含了一个概念,就是我们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傲,说这玩意儿跟我的相冲突,你看这是一句多么自信,多么自豪又多么大胆的一句话。为什么不是说我的价值观念居然没有涵盖到这一部分呢?居然没有理解到这一部分。你去吃一个粽子,吃甜的,说和我的口味相冲突,是你不能包容粽子还是粽子违抗了你呢?吃汤圆也一样,咸的你就说相冲突。其实它没有和什么相冲突。你只是一个那么渺小的存在,粽子汤圆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远远数倍于你,而你,How dare you!你居然敢说是它跟你相冲突!没有,是你还没有办法见识它。你太小,你存在的时间太短。所以当我遇到相冲突的时候我并不会以谁和我相冲突这个角度来看,而是说我为什么没有理解到你这个方向,我是需要被扩充的。我原本的记忆体,容量不足以容纳这一套我需要被扩充的东西,我需要理解别的观点。如果有一个辩题,它真的和我有这样的“冲突”,对我而言是一个大好的契机,我有了一个机会扩充。

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很喜欢举这个例子,容我说一小段。我在上课时常常和同学讲,什么叫扩充呢?如果我说林志玲是一个女的,这当然没有争议。顺便说一下我很喜欢用这个例子倒不是因为我喜欢她,哦……一点点(观众笑)。原因是凡是我在上课的时候碰到举例,要举出两岸三地里头我一讲大家都知道是美女,而且都认同她是美女的例子,我只能找到林志玲。我试过用别人,比如我讲隋唐,大家都不认识,我讲陈妍希,有人就不认同(观众笑)。所以我一举林志玲,两岸三地都有名的美女,所以我很担心等她年华老去之后会找不到下一个例子。因为我的上一个例子是王祖贤,因为这非常容易曝露我的年龄,所以我不愿意再举了(观众笑)。所以我自己上课的时候,帅哥一定举刘德华,美女一定举林志玲。帅哥的好处是,刘德华我相信再过十年都可以举他的例子,帅哥保质期非常的长。我自己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打辩论打到现在,讲帅哥一定讲刘德华,从来没听过有人有抗议的。后来我讲王祖贤前几年就有人开始抗议了,他说王祖贤谁啊?(观众笑)所以美女帅哥之间很多竞争力不同,还是有很大遗憾的。

好我们回到重点,林志玲是女的不会有人有异议,大家都知道谁是林志玲。大家知道河莉秀吧,韩国的一个变性的女人。如果我讲河莉秀是女的,这句话可能就有争议。为什么?我们在讲林志玲的时候没有争议,是因为女、男,不都很明确吗?可是直到遇到河莉秀这个case我们才发现不太一样。什么不一样?男女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界定。比如你觉得河莉秀是男的还是女的?

观众:男的

黄执中:为什么?

观众:因为他染色体是男的

黄执中:所以你认为判断一个人的男女应该是从他的染色体,从他先天不变的基因当中所判断。有没有人觉得河莉秀应该是女的?在你的认知里她是女的?(观众举手)好,你为什么认为她是女的?没关系,没有什么正确答案。

观众:因为我觉得是因为她个人的意愿。

黄执中:Nice.所以你认为性别是一个人可以选择,而且应该尊重其所欲展示选择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你更重视性别的社会性,而刚才那位同学更重视生物性。于是你们今天会有一场辩题叫“河莉秀是男是女”。在打这场比赛之前,你只知道性别的生物性。你从来不认为,社会性足以挑战甚至颠覆他的生物性。请问,是这个辩题冒犯了你,还是这个辩题扩充了你?是它扩充了你。这就是我要讲的意思。

4. 辩论扩充了我们,那么一个人应不应该对某些议题有坚定的看法?

黄执中:我先跟大家厘清两个概念:信念和偏好是两回事。什么意思?我说我喜欢吃巧克力,不代表我相信巧克力是最美味的东西,所以我不会认为当你讨厌吃巧克力的时候你有毛病。因为喜欢吃巧克力是我的偏好,偏好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是无涉于是非对错的,甚至我可以说我喜欢看别人被打,这也许是我的一个低级偏好,但我不认为打人这件事情是对的。辩论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在废除死刑上,我有我的偏好,我因为我过往的经历,我因为我的品味,我个人的习性,曾经的记忆,受过的教育,我们会各自拥有不同的偏好,可是我并不会说这就是对的。

可是有些人在没有打辩论的时候分不清“偏好”跟“是非对错”的差别。有人认为,我讨厌死刑,你怎么可以保留死刑,这是错的。这就和讨论巧克力一样荒谬吗?你爱吃巧克力,你就跟我说,这么好吃你怎么会不爱吃呢?我们在任何辩题中,辩论让我明白一件事,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好人跟坏人,只有各式各样的不得已。每一种价值观每一种对错都有各自的逻辑,你可以喜欢他或不喜欢他,这是个人的自由,可是辩论人分得很清楚,这是我的偏好,也是我的限制,就比如我先天口味的偏好与限制让我不能接受咸汤圆。好在有辩论,辩论让我清楚的意识到这是我的偏好,让我可以进入到另一个没有错的偏好里为他进行辩护。其实这就像

演员,一个人只能活一辈子,演员却可以活几辈子,而辩论是思维的演员,某一种价值观,今天我要扮演它,世界上有很多种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偏好。

我很喜欢提的一个价值观的冲突,叫“冷头脑和热心肠”。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叫“冷头脑”,他认为世界上人是为自己活的,也只要为自己负责就好了,只要自己不影响其他人,其他人也不应该干涉自己;另一种叫“热心肠”,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的,人是为其他人而活的,人不能只让自己幸福也要让他人幸福。这两种是截然对立的。比如说,“冷头脑”认为,人就是为自己而活,得肺癌就得肺癌,抽烟是自己的事这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法干涉。“热心肠”不这么想,当他们每次看到,因为吸烟而得肺癌的人躺在病床上呻吟时,他们会想:我一定要阻止这件事情,因为你们最终都会后悔,如果事前能阻止多好,我知道事前阻止你们的话,你们都会恨我,因为你们没有体验到躺在病床上的痛苦,可是没有关系,我宁愿让你们恨我,因为我知道我帮你们阻止了什么,即使被你们恨一辈子,我也不要站在一边看你们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这就是“热心肠”,真正伟大的热心肠。你说谁对呢?

冷头脑的角度虽然是对的,想干嘛干嘛,“热心肠”会说,人没那么简单,人没有一个彻头彻尾的冷头脑,真正的“冷头脑”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比如说:我现在吸烟很开心,看完体检,“原来是肺癌啊,差不多吧。”(观众笑)这才是真正的冷头脑。“热心肠”说,你那些所谓的“冷头脑”实际上都是:吸烟,看到化验单,感叹“肺癌啊!不要啊!不要啊!”对啊,你得肺癌的时候,谁在旁边照料你呢?谁负担你医药费呢?难道是另外一个冷头脑吗?还是我们“热心肠”?!如果我们事后都得帮你擦屁股,为什么事前不能管你?美国那个总统林肯有句话说的很好啊,“有心帮忙的人,有权干涉。”所以你看,医疗服务,热心肠主张;吸烟管制,热心肠也主张;医疗服务,冷头脑反对,他认为各自医疗要自己负担,吸烟管制,冷头脑也反对。这两个是对立的,你说谁是对的?你可以有偏好。在色情的问题上,在吸烟的问题上,在酗酒的问题上,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争执中,你是冷头脑还是热心肠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

再换个更简单的例子,一个女儿在她挑男朋友的时候,她老妈说了:“不要挑你隔壁那个,那个男的不靠谱。”可是女儿说:“不要,你不要管我,这是我的自由,我要嫁我要跟他在一起!”两个月之后,女儿哭着回来:“妈,我被骗了,那是个混蛋!”那她老妈就会半夜陪她抹眼泪,安慰她,等老妈哄完了之后,老妈自己也会发现一件事,就是“我事后有义务去哄你,我事前还有权干涉你,如果我事前没有干涉你,被骗以后就不要回来。”谁是对的?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很多辩题里的冲突都是这样。色情要不要开放?冷头脑会讲:只要不涉及强买强卖,就

不会有受害者。热心肠会说:她们是受害而不自知,那些可怜的女孩不知道自己受害。冷头脑认为,受害而不感到自己受害就是没受害。而热心肠说不是。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叫“道德的盲人”。什么叫“道德的盲人”?就像盲人看不到红色跟绿色,但不代表红色和绿色不存在。有些人感受不到荣誉、尊严、自由等种种道德,他当了奴隶还很开心,这时候你不能说,他没有是非,所以不管了。不对。你要让他开眼,看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其实是在受损失。不要因为你在智力上或道德上不足,以至于没感受到受伤,就觉得没有受害者。这才是“热心肠”。

5. 真正会打辩论的人,在生活中吵不起架来吗?

黄执中:为什么我所谓的打辩论的吵不太起来,对我而言,真的都是持方,什么意思?我举一个例子,就比如说我吃饭,跟服务员发生纠纷,坐车跟司机发生纠纷,一般人都会吵架,但我不会,因为对我而言,这就是个持方,每个人在各自的持方中觉得都很合理。难道打正方的人真的会很恨打反方的人吗?不太会,尤其是很多时候你会换方。我有一个朋友马薇薇,不太跟人吵架。当她老公跟她吵架的时候,她会想:要是我是你这个持方的话,我也会讲这些,而且我会讲的比你好,而且刚才还有个论点对你有利,你忘了。我很喜欢一个小说家,人家说为什么你小说里的人物写的那么好那么深刻?他说:“我很擅长看出人们的不得已。”这世界上没有好人没有坏人,只有各式各样的不得已。

6. 什么是辩论中的“不得已”?

黄执中:微博上,女儿在香港街上小便被人拍了,被人骂作一团。你说这个人倒不倒霉,那么努力找厕所没找到,小孩子又要上厕所,这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你为什么来拍我?很显然是你不对。反驳的会说,你不在街上小便我怎么会拍啊之类的。我觉得这样的反驳错位了。他应该是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这样,在这个案子里,这对母女的确是被过度谴责了,可是之所以被过度谴责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并没有这么多像你这样情有可原的人,假如说我是香港人,之前看到那么多人随地便溺,早就生气了,这次看到这对母女就把你拍下来,可是就是这最后一根稻草她是情有可原的,她用纸尿布去接着,又已经尽力去找厕所了。可是对香港人而言,他并没有只是针对这对母女,是因为太多前面的事情让他对这件事情很敏感,这是骆驼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可这根稻草却是不怎么应该被谴责的一根稻草。所以一切就这样擦枪走火。妈妈说,你是不是人啊,这样拍我女儿!香港人呢?如果这是他遇上的第一次,他不会这样,他一定会高度地包容,可是他好像不是,这个点上,他战术错误,可是他战略正确。所以,如果每个冲突可以用更大的框架来看,那你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各自的不得已对不对?

再讲一个更大的框架。在台湾地铁和捷运上都有所谓的“博爱座”,让给老人坐的。有很多次年轻小伙子坐在上面不让座。第一个我认为是这样,如果没有老人坐的时候,其实你是可以坐的,只是见到老人你要让座。有时候,老人上来的时候,有些小伙子是故意不让座,这是态度问题。有些人只是没注意到,反而是老先生态度很差,可是呢,不管发生什么,只要一有纠纷,就有人把他拍下来,放上网。人们人肉搜索,那个小伙子就被踏上千万只脚。虽然程序上有人被冤枉,有人是真的该被谴责,可是因为整个社会这样的氛围,造成了一件事,没有人敢不让座,因为这种事情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舆论已经有这样的风声了。当你看到这么多悲惨的小伙子被人家围剿之后,你一定让座。而且现在台北地铁有时整个车厢站满人,就那俩位置没人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老人。再合适的老人出现之前,那位置是空的。有时我还挺得意,这个社会进步到这个样子,没人敢坐,可是要做这一点,中间有很多少的灵魂被误伤了,我相信是。因为的确你不可能要求舆论像是法官,在每一个案子上,都会认真的追究,哎呀你这次不让座其实是怎样啊,是因为搬家搬得的很辛苦啊,准备期末考已经48个小时没睡啦,是因为这个老先生不需要坐啊怎样。舆论哪有那么细心,舆论就是看结论,不该坐你坐,该让你没让,你给我死,舆论就是这样,舆论有宏沛的能量,舆论没有细腻的推敲,也不该要求他有细腻的推敲。

所有你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你有什么理由和法官说,不要跟舆论说。每一个人在街上尿尿,都有各自的不得已,有人是出于形势,有人出于知识,有人出于习惯,有人出于环境,说穿了,并不会有人邪恶到故意到香港到处大便,没有人能有这样的邪恶的能耐(观众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的嘛。有的人是因为小孩子不得已,有的人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没有人是邪恶到我就是要拉满全香港,抱着这样邪恶的心去的嘛,因为这对肠胃有损嘛(观众笑)。

可是一个个追究,多少人有耐性,社会哪有这样的时间成本。所以你看,把问题拉开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其实很难讲。对我而言,我喜欢把问题拉开,我很讨厌明确的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喜欢追究他们的内在与细节,我喜欢理解到每一个人的不得已。

有的人与我的喜好刚好相反。他喜欢分出好人与坏人,省下一些枝节,遮掉一部分,忽略一部分,或者过滤掉一部分的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好帮助他。我爸在看剧时,常一坐下来就问我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只有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这部剧才能继续看。对,只有在剧中才能这样。真实人生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有人对于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感觉到悲观和失望。看不出人生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人生还有目标吗?不。我刚好相反,我是因为看不出谁

是好人、谁是坏人,才觉得人生有希望。你若能理解我这一层,你就比较能体会我的心境。也是因为越这样我才会觉得没有谁是好人坏人,大家都只是人,就觉得我们的人生都充满希望。

7. 准备辩论赛是先查资料还是先架构框架?

黄执中:看什么辩题吧,有些辩题关键在资料,有些辩题关键不在资料。我先跟各位报告一件事,查资料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补充你的常识面。什么叫补充你的常识面,大家都是年轻人,知道的都有限。多知道一点,对问题想的会比较全面。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资料有没有可能直接告诉你,或者象数学公式一样,论证出这个辩题的正方或反方。或者我们在辩论一个辩题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某一个持方是可以论证的,而这个论证就散播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图书馆的某一本书里头,你只要找出来就“嘿!正方得证”(观众笑)。我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很多价值上的层面。像是我们刚才讲的,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补足了资讯之后,它不足以让你推到这一步,因为很多价值的东西是不能问为什么的。你知道,有很多科学的东西是可以问问什么的,像为什么会下雨,是因为水蒸汽在云层凝结,为什么会凝结,因为什么、什么。科学的目的就是一路往前问为什么,最后解答到量子之间的过程。所有的物理定律最后都到很细的地方。事实是,科学可以问为什么,价值观不行。因为任何东西一问为什么就不再是目的。价值不再是目的,而变成了一种手段。

比如说,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赚钱。为什么要赚钱?赚钱才能买房。一讲这句话后赚钱就不是目的了,它变成手段,那我再问你,什么是目的?买房。那为什么要买房?买房才能娶老婆。这时候买房又不是目的了。那为什么要娶老婆?因为要生小孩。所以你看,这时候你人生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你人生的目的是为了生小孩,一切的东西都只是手段。如果我再问你一句你为什么生小孩,你还可以回答我,那生小孩也不是目的了。人生的目的没有办法问为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幸福。为什么要追求幸福?我一回答就中计(观众笑)。就是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人生的目的是幸福,还要来问我为什么,其实就不用再回答了。因为这不是我回答你,是你要问你自己。我自己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或者这样讲,幸福太抽象。我的人生的目的就是爬上一次喜马拉雅山。为什么?我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我人生的目的。爬上去要干嘛?下山(观众笑)。为什么要上去,我如果这时候讲一句叫做增广见闻。那么喜马拉雅山就迅速渺小、干瘪、收缩成为一种手段。它臣服在更大的目的之下。所以很有趣,它跟科学不一样。这不能问为什么,而是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喜马拉雅山是你的目的吗?如果你没有感觉,那它就不是你的目的。

对于价值观,你不能问我为什么,因为你如果不能感知它是目的,这时候我怎么讲都没有意义,而且我的解释只会让他变成一种手段。有些人认为,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正义。为什么?“你居然不觉得哦!”这才是正确答案。为什么?“因为有了正义,人与人之间才不会有纠纷”,你看马上又乱了对不对?这就是价值的特色。价值的特色是价值、情感,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东西,他是有所感者有所得。我不能去解释它,一解释他就变成工具或者手段。所以问题就不在于我要怎么解释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是我的目的,而是我要让你感受到这可以是你人生的目的。宗教家都在干这种事情。宗教家说,我有一个人生的目的,可是我不能去解释它,所以我必须要让你去感受它。

所以,辩论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他们说有一个辩题,接受现实和改变现实哪个更需要勇气。老实说,为什么更需要勇气,这句话不该问,你如果没有感受到,就不行。因为,我凡是要用逻辑去解释它为什么需要勇气,那就势必有另一套逻辑告诉你这个不靠谱。就像是我告诉你们,一朵花,后面的那朵花好漂亮,为什么好漂亮。我讲不出来。我要是讲出来都很奇怪。因为它挺红的,你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正确的,或者是让你觉得美的理由吗?不是。一朵花好漂亮,为什么漂亮?因为我就觉得它好漂亮啊。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叶子,它的花……这理由讲出来是不是都很蠢。所以女生问你你为什么爱我,我如果讲出来,我讲的每一个东西瞬间就变成工具和手段。为什么?因为你很正,那另外那人也很正呢?(观众笑)为什么?因为你很聪明,那另外一个也很聪明咯?我讲出的某种特质,瞬间就会变成某种零件,某种配备,某种手段,某种阶段性,服务于更大的目的。没有为什么,就是我爱你。我讲不出来,就好像我说一朵花美一样,我只能讲它是美的,我所有的形容词都是蠢的。反而,我要问你一件事,你说这朵花不美,是因为你没有感受到他。所以问题不在花身上,在你身上。这朵花漂亮,你让我解释,我解释不出来。我尽力的展现这朵花的美丽给你看,我希望你能够从中体会到它的美。我们没有办法用逻辑去论证它,因为用逻辑,这朵花与其他花的差别不会太大。哪朵花都长这样是吧。就像你漂亮,她也漂亮,她也漂亮……那为什么我喜欢你?而且漂亮怎么拆?眼睛漂亮鼻子漂亮嘴巴漂亮,不是这个意思啊。你说鼻子漂亮,哪里漂亮?有两个鼻孔?(观众笑)不是这个意思嘛。刘德华鼻子为什么帅,是因为它长在刘德华的脸上。你说我找不找资料?我找资料,但也看辩题。我更在乎的,是怎么解释,怎么呈现。我刚才从坐在这张位子上,我就没有讲过任何一个深奥的道理,每个道理应该你们都听得懂。每个道理你们也应该听过类似的。我所有的工作就是怎样?呈现,或者是让你们感受到那个道理。

8. 辩手看问题的角度从哪里来?

黄执中:首先,我在之前就已经说过,我觉得看问题的角度从来就不止一个。而且我也尽可能的去包括所有的角度,我不会去跟别人吵咸粽子甜粽子酸粽子辣粽子。对我而言,所有的粽子都是对我的一个扩充。我希望能够了解所有的粽子。好,我跟各位报告一件事情,你们一辈子只活短短的一点时间,七十年八十年,差不多就是人的平均寿命。就是这么短短的,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太少了。很多人在死前,都会说,啊,我马上就要死了,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好吃的我没吃过,好玩的地方我没去过。都会有各式各样的遗憾。而我最大的遗憾是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观点,我没有见识过。我没去想过,这也是遗憾。你说各种食物你没有吃过,可以是经济,时空的因素;各种大峡谷,大金字塔你没有见过,你好歹照片可以隔靴搔痒一番。可是很多的观点你从来没见识过,你见都没见过,想都没想过真是太可惜了。因为这完全是可以不花一毛钱,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就可以见识到的东西。

辩论对我帮助很大,我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观点,才去打辩论的。因果关系搞反了,是因为我打辩论,被迫让我有了那么多切入点。我给各式各样的辩题打辩论,我打辩论的场数,非常非常多。就算有时候我没去打,想的辩题,也非常非常多。我在这巨大的思考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冒险,我一直在想,我还可以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样的方法为这一方辩护。有人在微博上,常常有人问我问题、辩题,我有的时候会忍不住会回一句。这是辩论给我们最大的资财。一辈子只能活一次,你只能当一次国王,一次乞丐,当男的或当女的,当学生或当老师,可在辩题当中你的生命可以无限次,你可以用不同人的想法,不同人的观点看世界。你难道没有那种辩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整个辩题被打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吗?我超爱那种感觉。就像眼前原本只是荒芜的草原,一个切入点进来,浮起一片金色的宫殿。这就是我的意思。

9. 辩论对我们有什么用?

黄执中:辩论对我们有什么用?回答的每一个答案,都成为你不打辩论的理由。辩论有什么用啊,它可以帮助我学口才。那你可以不打辩论,去练演讲啊,也可以学口才。辩论可以交到好多朋友,你可以学吉他嘛,不但交朋友而且交的都是女的(观众笑)女生弹吉他可以吸引到帅哥吗?这是另外一层次的问题(观众笑)。你说辩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你念哲学系可以帮你思考,你念法律系也可你帮你思考,你只要念书都可以帮你思考。辩论没有什么那么高尚,它只是一个我们喜欢的娱乐,思考的娱乐。我问你,如果我们今天是一群篮球爱好者或者足球爱好者的聚会,我们会去讨论对足球对于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帮助吗?没有!一个个毕业以后当律师的当律师,当医生的当医生,当检察官的当检察官,当老师的当老

师,踢足球没有用。可是你会不会因为踢足球对你未来的人生没用,所以就不爱踢足球?不会!你还是会爱踢足球,因为你爱它的原因,是因为好玩,才不是因为有用,就是因为它好玩!

辩论这个东西老实讲,它没有那么高尚,它好玩,我们觉得思考问题很好玩,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好玩,踢足球的人觉得把那个小破球踢到那个大网子里超刺激的,人各有志咯,我们觉得,对于无数的问题分成正反方,自个想他的切入点,再强调说服的逻辑,我们觉得这个好玩,他说这个不好玩,把小破球踢进大网子里好玩,其实都可以,我不贬低你,我也不用过于抬高自己。我们请认清现实,我们就是一群不喜欢把小破球踢进大网子里头,可是却喜欢想问题的人,它本身有乐趣,你花在辩论上的时间跟一个足球爱好者花在足球上的时间差不了太多,差不了太多。你如果说不,足球至少身体健康,那好那我们换一个,换象棋,象棋我也觉得什么破烂玩意儿,不知道乐趣在哪里,同一个棋盘,吃了半天就是将军,最后的大魔王都没换过,那有什么好玩的。而有的人觉得好玩,小小棋盘上斗志无穷。我也觉得我们斗志无穷,耗的卡路里还差不多呢(观众笑)。所以,我认为打辩论真的是一个我们的乐趣。如果我们能从这个乐趣中领悟人生,都算额外赚到的。有人从棋盘当中悟人生,有人从足球当中悟人生,有人从钓鱼当中悟人生,有人从打篮球当中悟人生,有人从做菜当中悟人生,其实都是什么,都是穿凿附会的结果,你要不干这事,你要悟还可以悟,可是呢,思考多么有乐趣。

思考、表达,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所以,没办法,上帝造了人,有人捏出来爱篮球,有人捏出来爱足球,我们被捏出来爱辩论,没什么好讲的,我就喜欢这个玩意儿,当然你要让我把这个讲的很崇高,很伟大,锻炼反应技巧,机智反应扩充思维,然后改善人际关系,口条增进,我也可以讲一个下午,可是我不想骗你,我们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有用而喜欢它,喜欢它,才会去看它会不会对我有用,有用就算赚到了。你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好用而爱他,那叫嫖(观众笑),爱了他之后你才去发掘他对你的人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很正常,如果有一个人交女朋友原因是可以让他少奋斗十年,这么明确的功用,那我们自然就有理由怀疑他的爱咯,对不对?

10. 表达的关键在于什么?

黄执中:要怎么说一句话,关键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人判断一个人说的话,都是从态度来判断的,不是从它的内容来判断的。我上课时候常常讲这个例子,你们有常常看过小孩子打架道歉没有?国小的小孩子,小孩子打架的时候,老师教他说道歉,有没有看过这时候他怎么道歉?“对不起啦,对

不起哦,我都说对不起了嘛!”。你觉得他有没有真正对不起?从字面上来说,

他是有说对不起啊,你刚刚有感受到任何歉意吗?没有。所以很有意思的就是一句话讲出来看态度,不看语词。态度,你的语调,声音的表情,决定了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有些人讲的隔靴搔痒,不够到位,是因为他写出来的的台词不够到位吗?不是,他那个态度感情不够深,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我坐在这个位子上讲到现在为止,我讲座跟演戏没两样。我的表情,我的态度,我的肢体,我一直都在演各式各样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才帮助我表达我要表达的内容。我的内容不是靠我的语言的那个字去表达,而是靠表情,更多需要依赖我声音的表情。

第二个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我要告诉你一件你难以接受的事情,我不会一开始就进到这个里头,因为那个是深水区,我会先从浅水区开始。什么叫先从浅水区开始?就是,我们先举别的例子,慢慢带进去。开始他会花很多时间,他会让我推到这个点。什么叫浅水区到深水区?你想,假如我今天在香港,周边的人都在谴责小女孩上厕所的事,我要帮小女孩讲一句话,在那个场合,在那个场合也许不合适。又也许今天一群愤慨的人说,不要骂他们太凶,他们是有理由的,我如果直接帮香港人说,是不是也同样不合适?我都必须不能直接讲,正如我刚才说的,一件事情你要看问题的框架。谴责,本来就不能够要求舆论一定要细腻而婉转,它很多时候只能看结果,可是这样做未必是坏的,比如说台湾的捷运、地铁上的让座效果。它想要达到目的,因为舆论没有办法个案做分析,因为他们不是法官,我需要一点一点把你的心思带入,我直接要进入深水区,太危险。

我个人认为一个难以接受的话,就是我每次听到人家讲“贫富差距”的时候,我心里都会觉得怪。贫富差距,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是一个坏的现象,贫富差距扩大是一种不对的现象。可是这里头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到底是谁受害呢?就是如果说我变有钱了,而你变穷了,当然是不行的,因为你显然变得更糟糕。可是如果在你慢慢有钱的过程中,我变得更有钱,我们的差距被拉大了,这个时候有谁是受害者呢?有,社会学家说这个时候叫做“相对剥夺感”。什么叫剥夺?就是你有的我拿来于是你变穷我变多。这叫剥夺,可是贫富差距这种时候不叫做剥夺,因为你也慢慢在变有钱,只是我更钱,这叫做相对剥夺。我有了我多了100,可是你多了一万。我就觉得我这100块钱相对被剥夺了。

“相对剥夺”这句话,是念书的人讲咬文嚼字,白话叫什么?嫉妒。嫉妒就叫做相对剥夺感。我有个女朋友,这时候你牵了个林志玲过来,这时候我觉得不开心了,因为我遇到了相对剥夺感,我的女朋友是凤姐,你的女朋友是林志玲(观众笑)。

虽然你的女朋友不管是谁,我的女朋友都得是凤姐。可是我看到你牵着女朋友过来我心里就不爽就骂上了。虽然我也知道,有凤姐总比没凤姐好。你的出现让我痛苦,这就是所谓的相对剥夺感。

我举另一个例子,有一群人去追韩剧的明星,有一个女孩,她家里条件挺好,她哥哥就安排她跟明星一起拍照,把她跟明星拥抱握手的照片放上了网,结果遭到无数歌迷的围剿。她们说“你这个混蛋!我们排队排了五十个小时排不到,你却跟明星拥抱握手。”然后就气得要死一直骂,结果网络上就有人讲,说你干嘛骂她,因为就算她不跟明星握手,也轮不到你去握手啊,她并没有伤害你,她没有夺走、抢走你的机会,因为这个机会本来轮不到你啊。你排五十个小时,你不知道有人跟他握手时,你不生气,一知道以后你就愤怒。你不知道奶茶的男朋友是谁的时候你没事,你一知道知道你愤怒,但是他又没抢走你的,你难过什么呢?(观众笑)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相对剥夺感,我相对觉得我吃亏了,我相对觉得我受伤了,可是这其实是什么?这就是嫉妒,可是当一个人嫉妒,是道德问题,当一群人都嫉妒,我们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得解决他,咱们得拉近贫富差距。如果他的女朋友是奶茶,我们得拉近贫富差距,可是你拉近一点的代价是什么,你这个拉近的代价,一定是把人家好的拿走加强你的。所以其实讲白了,拉近贫富差距本质上是真正的掠夺。你剥夺了富人的补穷人的,而贫富差距的拉大它只有相对剥夺而没有真正剥夺。

当然我们现在讲是一个简单的模式,真实社会会更复杂,可是我的意思就是在很多时候,很多观念,像我们刚刚讲的这种观念,你说我敢不敢在在台上讲,我不敢。这风险太大,可是,我敢用这个观念,我不会把它完全讲出来可是,我会用,用在某些辩题的某些关键上,我会讲对方辩友相对剥夺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是问题。然后你回想我刚才是怎么跟你将这个相对剥夺感的事的,我用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我不会像sop一样,一步一步给你讲,我只会给你讲态度、用词,用例子带进浅水区。我每次讲例子的功能就是让你笑,为什么,因为我的例子要让你认同。我要让你直接认同道理,风险很大,先认同我的例子,我每一个例子出来你们都会笑,从刚才到现在,我说一个例子出来你笑,再往下,再笑,然后我跳道理的时候,你就不再笑了,甚至有时候我都不用跳道理,一个例子类比性差不多的时候,你自己会往那边想过去,水到渠成。这一切坦白讲,也没有sop,就是经验和熟练。你说辩论打得好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很擅长把问题讲清楚讲给人家听的人,然后就是这样的人而已。当你学得了以后有没有乐趣?有乐趣,因为改变别人的看法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当然你们被我改变看法本身也一定觉得很有趣,所以我并不内疚。

11. 提问的关键在于什么?

黄执中:学辩论的过程当中,我有一个习惯,问题丢过来我不会直接想答案,我会先检查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习惯。因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框架,我跳进这个问题就是跳在这个框架里去思考。如果我瞬间跳进这个框架去思考,我就不一定会看到外头,所以我永远在想,这个问题的框架是什么,它可以有什么样的答案?这个答案在什么范围内有效?他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我们要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出现的?好,这就是我说想一个问题的框架,这是我认为学辩论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因为它也是让我们的思维更发散,更广的能力之一,我记得我之前带小孩子打一个老辩题,就是专才好还是通才好之类的。打这个辩题的时候,他问专才跟通才怎么定义。某某某叫专才还是叫通才啊?比尔盖茨是专才还是通才啊?我若现在就跳下来就说,就这样定义就这样定义,咱们讨论问题就死了。因为我们都在往牛角尖里钻。先想框架,再想问题,你要先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专才跟通才怎么定义的,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有答案?你要先想,这个玩意有没有可能有答案。有没有可能有一句话,一段词,那要我们去找资料吗?但等一下,先不要去找资料,你先想这个玩意有没有可能找到?你觉得你去翻字典有可能找到一个明确精确的定义,可以判断专才跟通才的界限。他们想一想,觉得没有。所以,我们的问题得换方法问,不是它怎么定义,而是说这不可能有定义,那我们辩论的时候辩论的是什么呢?他们想不出来,我说,那来教你另外一种思考的方法,除了专才跟通才定义定不出来,世界上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不可定义的?专跟通不容易有定义,还有什么是不可能有定义的?胖跟瘦,高跟矮,美跟丑。高个跟矮个,哪个更适应这个社会的竞争,当我们在辩论这个辩题的时候一定不是在界定一条线,什么线上叫高,什么线上叫矮。如果今天真有一个辩题叫做高个跟矮个哪个更适应求婚竞争,或者是这个更受女生欢迎好了,这时候我们的辩论是什么?不是绝对的高矮,而是看跟谁比,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方向性,你在一定的程度之内,是不是越高越受欢迎,你是不是越矮越受欢迎,这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很努力的去找什么叫“专”,什么叫“通”,然后很努力的去界定爱迪生是专才还是通才、爱因斯坦是专

才还是通才……这就在无止境的隧道越陷越深,而且痛苦万分。如果我们往外想就很轻松,就这场打辩论的趋向,你说爱因斯坦更专一点或更通一点会不会不同?那这样的想法问题就会比较开。

所以不要去立刻思考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有什么样的可能。知道什么叫话语的后射吗?你们有没有看过那种后射图画?就是一个画家在画

一幅著名的画,就是那幅画是一个画家在画一幅画,他画的那幅画是一个画家在

画一幅画,一幅一幅往前,这个往外的过程叫后射。我们要从后面的观察来观察你这里头,而这整个里头又是更大框架中的一幅画,咱们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它。

12. 立论有没有正与妖之分?有没有妖论?

黄执中:有没有妖论?那只是多跟少而已,什么意思呢。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个论是正?因为你这么学,你这么想,而大家都这么想。为什么叫妖论?西游记的妖精是因为它少,他才叫妖精。人跟妖一样少,人就是妖,世间都是牛魔王的时候猴子就是妖,世间都是人的时候牛精就是妖啊。妖也是人,只是妖是妖他妈生的嘛。(观众笑)意思是,我们很难跳出我们自己的局限去看世界,我们人就活在这么一个有限的躯壳里,活在有限的视野里头。很多事情说白了,什么是正什么是妖,你就是不习惯了而已。习惯的,常见的,大家都这么说的,正。可是妖有妖的说法,什么意思,来我跟你说,在论里头,正论,就是这个最常见的这个论,虽然好说,不好出彩,正论常听啊!理所当然的道理,听完了就听完了,听完了之后我会觉得你赢,因为对手真的讲不过你,可是我不会有爽感,我看完了一场辩论赛之后,我说正方赢,因为正方说做人要脚踏实地,可是我到底得到了什么东西?我来看之前我也知道,做人要脚踏实地,然后正方说做人要脚踏实地,然后对方说不要,然后你赢了他。因为对方实在打得很烂,所以你赢了他,可是从上往下看,都是看过的东西,我没有得到东西。所谓什么叫妖论,某一个观点我从来不会这样想,你讲了我才这样想,想完之后觉得这样想有新的观点,新的想法。用这样的新的想法,好人不一定就那么好,而坏人也不一定那么坏。如果用这个打赢比赛之后,大家就会觉得,我看这个比赛有帮助。

我认为,所有的论都有个特色,叫做领先别人半步。意思是,我每一次想要讲的新的观点,我会控制一下,你领先别人一步,人家觉得你走太远了,先知就变小丑了,领先半步就好,很多人听完我的说法以后或是听完我们打比赛之后,常常会跟我交流一件事情,他说学长你打的好好,你讲的那个我以前都有想到,可是你一讲我都豁然开朗了。你看,他为什么会喜欢我,是因为我说的他以前都隐隐约约有想到,可是没有像我讲的那么透,那我一讲透,他就明白了。这是我领先他半步。我领先他一步,他就会说,学长,你讲的东西我完全没听过。那这个就不会赢。即使你的思维领先十步,你讲出来的时候也只领先半步,一点点往前带点就好,你想想看如果今天底下的裁判,都是老教授,人家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时空背景,你只要领先他半步就好,观点上只要带半步就好,因为太远他觉得你离经叛道,如果完全符合又老生常谈。我认为辩论的精彩在于领先半步,当然不是胜利在于领先半步,领先半步有可能会输,可是亦步亦趋赢了也很无聊。你再想,西游记为什么咱们爱看?因为是一只猴子在打妖怪,猴子打妖怪少见,对不

对?如果西游记不是猴子打妖怪,是唐僧一个人靠着念经斩妖除魔,就没那么好看。他领先别人半步,有一点点不一样,大局是正道,小局是叛道,猪妖猴妖加一个河妖来伏魔,有趣,可是道是正道,求得是人的经,若这四个妖怪上西天取一个妖经,全部不能理解了,那就是怪。

【后记】

交流会进程中,执中学长也回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琐碎,但在整理过程中,执中学长幽默风趣的回答使得编者仍久久回味,不愿将其舍弃,故附集锦如下。

1.黄执中谈“少爷”

黄执中:我在网上自称少爷的时候不是自夸的意思实际上是自贬。因为这个词在用法上有时是一个骂人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台湾这边就是,如果一个人因为家里的某些条件是他可以做很任性的事情,比如这么大的年纪了还玩蛐蛐,家里有一大堆上好的蛐蛐罐,那就是少爷对不对?或者是那么大一把年纪的人在翘脚,在家里跳戏,像古时候旗人的那个公子哥,旗人子弟对不对?反正祖上有产业就在那里跳戏,不干正经事,这是少爷。少爷是有点骂人的词,那你们当然不知道这是骂我,这个地方有的人误解了。所以呢,我一直在打辩论的时候自谦,哦,自嘲。因为我一直都在参与,当然我很任性。我在这样子做的过程中主要因为一般人顾虑的东西我没有在顾虑,所以我就说嘛,“不好意思,我是少爷。”那你们如果说少爷,我会感觉怪怪的哈哈,这话应该是我自个儿说吧?

2.我看了您的网易博客文章,讲满足之乐与不满足之乐,还有您讲的偏好与对错,我觉得您打辩论的视角对我十分有启发。您的那些打辩论的视角是怎么产生的呢?

黄执中:我跟各位报告一下,因为我记性不好,我写文章写完就丢了。我永远记得都是我正在写的文章讲些什么。所以我常常听你们说,看过我写的文章。有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的真好!结果一看原来是自己写的。(观众笑)

有些时候一些小孩子会把我的文章转帖到各种奇怪的角落,所以有的时候我在网上乱逛的时候,发觉这篇文章写的好有道理啊。看到后来了,我还不用看到署名,就知道是我写的嘛,难怪写那么好!(观众笑)

3.作为辩论人,从人生角度,辩论这些人未来在哪里。你对于今后从事各自工作,不再打辩论这些人有什么建议。

黄执中:我先说一个啊,我只是少数的一个,并不代表我很成功,我只是很任性。一个人要是很任性,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天塌下来少爷不管。好,那他就有能力做得到。可是一般人都不会想要那么任性,也不应该这么任性,所以我每次都是在骂我自己。(观众笑)

4.您觉得在您的辩论生涯中有没有一个辩手是您的一生之敌?您之后最想还想和他对位打比赛的辩手是哪位?

黄执中:有没有人是我一生之敌没有啦,不是说我无敌。(观众笑)辩论的乐趣是在于从各种方向去思考。我偶尔会和马薇薇打一两场,很有趣,但打完一两场之后,她完全知道我同一个问题会怎样想,我也大概都知道她会怎么想,接下来的比的,就真的只是表演和交流了,所以就没有那么大的乐趣在,我想看看不同的人,我想对对不同的人,见识不同的说法,强弱不重要,弱的人打起来也很爽(观众笑),所以不好意思,我可能戳破了你的英雄幻想。如果有谁的想法我每次听,觉得还有点新意的,就是周玄毅。他的论都还蛮有意思。你会问我,我会不会一直想对他呢?其实也还好,我会希望他把他的论交给别人打,因为一直对他意思也不大嘛。

5.我属于“减法派”

黄执中:我和马薇薇是属于减法派的。就是架构出来之后,我们永远嫌那个架构太麻烦太罗嗦。比如他说这段比较好,我们论点不要这么多个,三个论点太多了,可不可以只讲两个,然后我认为不要了,只讲一个点,把这个点讲透。我们从头到尾就是打这一个点。像渐彪、京京就是加法派的,我们要往外多加点东西,更周全一点,而我们是减法派认为要窄一点,这大概是风格有差异,对于辩论的概念也有差异。不过这倒无所谓,这本身是一个让人Enjoy的过程。

黄执中历年结辩辩词大全

世纪之战胡渐彪VS黄执中同场对辩的结辩词 2008年7月17日世辩赛,娱乐赛 黄执中是反方结辩:公众人物不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应该表里不一) 胡渐彪是正方结辩:公众人物应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不该表里不一) 黄执中: 我现在很坦白的说一件事情,马英九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因为他对外说他最爱的是台湾,可是其实他最爱的是老婆。 我们今天在谈表里不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人内心有邪恶,人当然有邪恶。我告诉你,人的邪恶多的是。从你小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小的时候我们都是表里如一的人,因为我们很简单。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坏的,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拿到东西就我要,拿不到东西我就要哭。我的喜怒哀乐,我做的不舒服,痛苦或者是对别人的不欣赏都会很明白的写在脸上,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责任,父母会容纳我们,老师会包容我们,我们没有责任。可是你慢慢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觉这个世界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当你走出到你的家门,进到了社会之后你会发觉:不对!社会会要你对社会尽一些责任。于是,你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当中,就像对方所说的,你会发觉到----有些话不能讲,有些事情不能做。可是你要知道,你于是知道把自己心里的某些感觉藏起来。诶,没有错。好,我不喜欢黑人,可是我不行,我对外讲话我不能说这种话。我对内的深处我觉得很嫉妒,可对外我要说他的得奖是很应该的。我内心有愤怒,有仇恨,可是我没有说。因为我知道,当我站在公众人物的那一霎那的时候,我讲话是要对全体负责的。可是,今天这场辩论只是讨论一件事----就是我对内的这种感受,我是要承认它仍然存在还是我要告诉我自己,其实我都是假,这些东西我并不恨,我并不讨厌它,我并没有嫉妒,我没有,我没有。后者很恐怖,我不太能够理解。 你要知道,你今天这场处的这场比赛谈的是一个大原则---就是人的互相体谅。人都是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在座各位都是。你每天你做什么呢?在座的各位,你的每一笔私生活,每一个点滴你都知道,有很多东西不能给人家看----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有些欲望不能给人家看,我们自己不会认为是很邪恶的----我们只是人,我们只是用文明包装起来的野兽。可是当包装的时候我不会用对方的语气。对方说包装的时候,他是嘲笑这个包装。对我而言,我感谢我们人类还有这种包装。我们愿意彼此包装自己,所以我们才能够很祥和的相处。我如果不愿意包装,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把自己给format----就是把自己给格式化。让我的内心深 处都跟社会上要我做的一模一样----可是我不愿意!我为什么!?我为什么要牺牲我自己的喜怒哀乐。我如果有贪念,好,我知道,我不能够展露出来,可是我内心深处为什么不能仍然保持这种欲望?我如果真的有让我嫉妒或憎恨的事情,我见了面我还是会跟他去握手,我会说我们仍然是好伙伴,一起努力打拼,可是我内心为什么不能够告诉自己我说,我其实真的很讨厌他。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我们对外,我们对外我们努力做一个好国民,公众人物努力做个好榜样----像对方说的他是个典范。我们做典范的功能就是

黄执中前辈比赛辩词

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 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新大学) 1、攻辩小结 黄执中: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刚刚的质询答辩,对方辩友在猜我们桌上的喉糖的时候,她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式,说我三个都猜可不可以呀。在这场比赛当中,当然可以,可是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观众,我们在人生的选择当中,可以说我统统都要可以吗?好像不行吧。不管我们是科学家在做实验,不管我们是学生在选择人生的经历和过程,不管我们是一个企业家在选择企业投资的方向,我们好像都必须要从中择一,当然如果遇到顺境,我们第一次都猜对,我们就得到了成功的果实,我开了第一个杯子知道里头有东西了,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看看其他杯子里的东西的机会。《阿甘正传》里头不就有一句话吗: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它味道是什么?顺利的人有一个特色,就是他永远都吃到他最喜欢吃的那颗巧克力,可是呢,他永远不知道其他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也永远不知道别的路途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所谓的顺境,有三个立意,第一个是在生理上的发展,可是我们要知道,生理上真的是在顺境当中比较容易带来发展吗?我们都知道,人体为什么会产生对病菌的抗体,就因为是我们生过病,才会有抗体的,如果从来就没有生过病,一场病就把你击倒了,这怎么会是顺境的发展呢?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有顺境,身体才会好,可是这跟我们的经历也不一样,一个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仆人这种是顺境吧,他的身体会比农夫来得好吗?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他的心智在顺境当中会成长,可是我们就要想想看了,如果我们去念大学遇到两个老师,一个是严格的老师,一个是偷懒的老师,随便课程都让你PASS,随便你交什么作业给你高分,这总是顺境,可你的心智会成长吗?最后我们还想到,有关品格的问题,对方辩友如果我身在一个父母极度宠爱的顺畅环境里,打破花瓶父母说没有关系,捉弄小孩子,没有关系。对方辩友,这样的溺爱品格会正常吗?谢谢大家! 2、回答嘉宾提问 黄执中:我了解,谢谢蒋老师的提问,我方的看法是基本上我能够知道,如果让我来选择的话,我当然是希望能够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如果让父母来选择的话,他当然是希望子女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头,为什么?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忍苛责。可是我们要了解,我们希望下一代活在好的环境里头,是因为我们不忍心看他受苦。可是其实我们又知道,我们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种种能力,其实都是从困难当中出现的,如果我这个父母,帮他解决困难,我为他创造一个顺境,帮他解决困难,其实这个小孩子,并没有解决困难,是我帮他解决困难,顺境不会让人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呢,我们知道,不管是科学家也好,先烈

黄执中辩论点评经典材料

2014.4.23黄执中专场交流会实录 [转自法大学术] https://www.doczj.com/doc/063418343.html,/blog/426625369/926644934]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下午13:30,“宝岛辩魂”黄执中做客法大,在论衡辩 坛与法大学子进行了专场交流。交流会全程以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执中学长厚载十余年辩论经历的慧思与睿智侃侃而谈。辩论的本质是什么?辩论赛评判有没有统一标准?辩论的真实是什么?辩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不得已?执中学长以 12个辩论之问,呈现了他理解辩论的基本图景、以辩手角色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编者以录音为材料,将文字稿基本整理如下。 1.打辩论的输赢重不重要? 黄执中:我们绝对不会说因为我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就说输赢不重要。输赢超重要。事实上我很难想象一个下象棋的人说:“哎,我这已经是棋神了,输赢不重要。”输赢不重要你还下棋干什么呢,你直接把将军走出来让对手吃掉好了。所 以输赢,尤其是那种竞技型的行为里头,很难讲输赢不重要。你说如果今天我们做的是一种艺术,我们画画。画画,就要画出心中理想的境界,有没有得奖不重要。咱们写诗,只要我自己看得懂,我自己觉得表达了我的心境,你们能不能理解,我期待知音。没有什么输赢。 可是辩论他是一个极端入世的活动,不是一个出世的活动。辩论他有一个很明确的功能,就是我要改变台下人的观点,你也要。双方在有限的时间下来比赛谁能够改变台下人的观点。改变台下人的观点,这件事情是这个活动的本质。我很难相信一个打辩论的人的心态是出世的不是入世的,一个出世的人不会打辩论的。所有打辩论的人至少相信一个价值观,就是这个世界可以被改变而且值得被改变。如果这个世界不可以被改变或不值得被改变你干嘛打辩论呢?你直接像那个梭 罗一样写湖滨散记嘛。你不用去辩论因为你不期待也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可是不是,辩论的人不这样想。所以输赢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意义。没人读懂的诗仍然有意义,不能说服或不能改变别人观点的一番话在辩论人的眼中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芳自赏的动物。或者这样讲,不能吃的菜有意义吗?做菜高度入世吧?有说我做这道菜能不能吃不重要,这超重要!不然你做菜干嘛?有人说练防身术能不能防身不重要,那是跳舞,不是防身术。跳舞,自己动的开心就好。可是防身术有很明确的积极功能吧?有很明确的世俗功能吧?不能防身的防身术价值是零。不能防身的防身术就跟不能灭火的灭火器一样价值

辩论的技巧--黄执中

洛阳集:辩论的技巧——黄执中(简体字版) 学长你好~我是台南二中思言社的学弟 虽然踏入辩论圈已经快满一年了 但是经过这一次的金陵杯 我很想知道 什么才是正规的辩论技巧什么是不该学的技巧 亦或是~我该不该学辩论技巧 当我去看别人比赛他们不像我们会所谓的卡话框定一次念完~ 然后直接进入论点讨论等等等之类的~~(还有模糊对方焦点) 我想知道该怎么打好一场辩论当好一个二辩(正跟反) 我该怎么去质询对方才不会被裁判认为玩弄技巧如何可以去深入讨论一件事 我该以怎么样的思维去思考一件事 最后~希望学长可以解答我的疑惑~谢谢你 —————————————这是黄执中回答的分割线————————————————— 辩论的技巧,目的是要吸引别人注意辩论的内容……在这个大原则下,不同的技巧,就像冬天的火锅跟夏天的冻柠,没有什么「最好」,只有「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受欢迎」。 当大家都在背稿,搞的精雕细琢、天衣无缝时,我会劝你即席……如此一来,你平实的用语、偶尔的结巴、激动下的辞不达意,反而一样一样,都是武器。 当大家都是即席,搞的朴拙无华、原形毕露时,我会劝你背稿……此时,你精鍊的用词、流畅的节奏、连排比带押韵的段子,就会异军突起,鹤立鸡群。 所以,当大环境是摇头晃脑的严肃论理,那子申四两拨千金的调侃就超强;当大环境是针锋相对的傲气辩手,那哲耀大智若愚的稚气就超强;当大环境是俏皮话满天飞,那培德的不苟言笑就超强;当大环境是干坤烧鹅……那,那政大帅气的神雕侠侣就超强。 所以,没有「最好」的技巧,只有「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受欢迎」的技巧──而看准大环境的变动,调整队伍的风格,是教练的工作。

可是,我瞎猜的啦──如果你的问题不在于「吸引不了他人的注意」,而在于表达能力还「不足以传达辩论的内容」,则所谓的技巧,是另一回事。 说话时,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是其一。 要做到这一点,口齿清楚是基本,但我们毕竟不是说相声,所以不用练到腔圆字正……意思表达的清不清楚,关键是你有没有表达出「内容间的因果关系」。 刚学辩论的人,讲话有个毛病,就是他们喜欢直接讲结论,不习惯慢慢讲推论。这种「经济」而不「精确」的讲话方式不改,表达起意思来就永远都会是模模糊糊、松松散散的(至于老辩士的毛病,则是连聊天时都爱用推论,推的不厌其烦)。 习惯推论,就是习惯把「因为」跟「所以」当作语句间的连接词。脑子里能常保因果关系的人,讲起话来,有起点,有终点,哪里该直走,哪里该转弯,清清楚楚,不容易乱。 拿一篇社论,看一遍,然后照着它的意思,试着自己说一遍。接着,拿枝红笔,把社论里的因果关系标出来,看懂后,照着因果关系再说一遍。多练几次,慢慢就习惯了。 别人听你的意思,能听得很不费力、很舒服,是其二。 在辩论中,选手都是有备而来,内容多半抽象陌生,交锋更是又快又准……短时间内,讯息的浓度太高,听起来会很吃力。 所以讲话的人,要像导游,每讲一段,就得停下来,做个路标,提醒一下大家我们刚才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等下要往哪里去,这样子,听众的理解才跟的上。这是小技巧。 阅读时,遇到重点,我们可以读慢点,可以拿笔画个线,可以贴张色纸,可以回头多看一两遍。但听人家辩论时,却没这么简单,台上的一句话,说完了,就消失了,听众还没想清楚,下一句话马上又会跟上来……而当听众终于忍不住停下来想的时候,就是你其他的申论平白流过的时候。 所以讲话的人,要贴心,要用你的停顿、快慢、语气、类比或重复,帮听众圈重点。这部分,大陆的选手做的最好,拿他们的比赛多看几遍,再看台湾的比赛,差异很清楚。 说完后,让大家对你说过的内容有印象,是其三。 人对故事性的结构会有印象。 人对故事中的人物会有印象。 人对人物的表情与感受会有印象。 人对抽象的推理不会有印象。 人对太过理所当然的观点不会有印象。

浅析黄执中语言特点

浅析“《奇葩说》第4季第二期”中,黄执中的语言特点 陈映竹 在本期节目当中,《奇葩说》辩手辩论的主题是“奋斗的城市空气越来越差要不要离开?”,双方两队分别持“要离开”和“不要离开”的观点立场,黄执中在此期节目中是“要离开”的观点。 他首先剖析了辩论主题,以形象化具象化的方式,让受众更好地直观地去理解辩论主题的含义。他把“要离开或者不离开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形象化具体化为“要钱还是要命,大城市还是大草原”这样戏剧性的对比,然后提出来“有雾霾的城市并不是唯一奋斗的城市,并不是要你牺牲你的奋斗机会,到别的地方奋斗也不会是从零开始”的第一个论点。第二步,黄执中用这个论点反击上一位反方辩手肖骁“不要离开,因为到了一个新地方重现开始太困难”的观点,更加有针对性地总结为“奋斗可以积累,重现开始并不可怕”的有力回击。 第三步,黄执中在论证第二个论点前,先提出“什么样的人会在意空气品质?”的问题,运用设问的手法先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注意,并且说“蹦蹦刚才说的很棒”引用了之前队友说过的观点,引出“当我们发展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温饱是第一要件”的分论点。之后,他再对此分论点加以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先管有没有得吃,我管他山穷水尽,可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为不是只管吃饱对不对?你会想吃好,在吃好之后,我会想吃的更安全,吃的更安全之后会怎么样?我会开始注意到别的。比如说,这个城市的教育啊,这个城市的空气啊。”在这句话里面,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先是解释说明了“温饱是第一要件”的分论点,同时进一步阐述,递进式地提出来第二个分论点“温饱思淫欲”,从而两个分论点不断递进的逻辑关系,加上和反方辩手肖骁之前提出的“世上哪有你们这么娇贵的人,哪有你们这么挑剔的人”,引出第二个主要论点。 第二个主要论点为“在意空气质量说明我们追求生活,是国家的进步和骄傲”,再接着进一步解释阐述该论点:“请了解一件事情,一个国家最大的骄傲就是他培养出一群娇贵的人民,为什么?因为你上升了,你在意别的东西了。如果我们根本不在意空气,这个国家代表他还没起来,你懂吗?GDP变成唯一的指标,那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所以,不要嫌我们挑,而要为我们感到骄傲”。这一段对论点的阐述当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并且和上一位反方辩手肖骁的逻辑形成逆向思维,即空气污染一方面看似是因为我们较贵而被人们十分重视,但是反观之,也是因为国家发展人民富强,所以才会如此地娇贵,如此关注空气等高于基本温饱需求等其他生活因素。 第三个主要论点提出前,黄执中先“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各位,你们居然会觉得今天我们所讨论的这个选择,你们会看得这么重。NO。选择城市并不是那么重大的事情,城市不是注定的,是你要选择。你这一辈子早就做过好多选择,你们在座的各位,你们每一个人但凡念过书,你一定都是离开了你原本的城市,到了一个地方就是为了念书嘛。甚至很有可能你谈个异地恋,你也会离开原本的城市到达一个新的城市,因为爱情。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把它弄得跟生离死别一样?弄得变成人生很大的抉择一样?甚至上升到价值观?我女朋友在那里我过去,这和价值观有什么屁关系?我们可以轻易地离开一个城市到另一个新城市,甚至到某种阶段的时候,也许会为了好奇而到了一个新城市,对不对?我们现在是现代人,活的是个气体,古代人活的是个固体,安土重迁。我的女儿

2011国辩黄执中vs陈铭(青春偶像崇拜是否有利于有利于孩子成长)附加个人批注只是为了打发失眠时光

2011国辩:黄执中VS陈铭(青春偶像崇拜是否有利于有利于孩子成长)附加个人批注,只是为了打发失眠时光 为扯淡而生的题记:泡了一壶不错的普洱茶,但是是在傍晚时分饮用的,于是一直精神到现在。于是闲逛人人,发现国辩对话记录,觉得可以写点感受在上面,以打发失眠的时光,权且娱乐如果不小心被各位高人看到还请各位能海涵我这个无名小卒的不当言论。(非黑色文字为毕人后加,黑色文字是从“辩论”的主页君的日志中直接复制粘贴的。)黄:以你们今天举得例子来说,在风雨当中或者是在上课途中,为了等待偶像,在那边等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这里面而言是非理性的。(个人觉得黄大师的问题是要形成一个让陈铭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般有两种追问:第一,我等的是明星,但没等那么长时间,这种情境是否是非理性的?第二,我等的不是明星,但的确也等了两三个小时,这种情境是否非理性?第一类追问的是一个行为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界 限才是非理性的,第二类追问的是直接针对的是,比较狂热的行为是否就是非理性的表现。黄大师用的是第二种,他要做的就是质疑陈铭所代表的武大的从狂热到非理性 到不利于青少年的基本论证逻辑。大师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大师忽略了一个问题,他自己也是个性情中人,武大的这样一条很直觉的逻辑容易让他忘记他最应该追问的是,是否

存在狂热的理性的行为,而不是追问狂热的非理性行为是否一定不利于青少年。但是大师后来偏偏追问的是后者。)陈: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很理性的行为。(似乎是个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回答。但是我想问的是陈铭所说的“听起来”是个理性的判断,还是个感性的判断?这其实就提到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经典的认识论问题了,就是理性和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陈铭的回答在这里已经开始体现了武大的立论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以理性为评判的准绳,不能说这种做法有什么明显的优劣,但是这种做法的题中之意就是当一个行为被论证为不理性时,就达到论证目的。这种做法很实用,但并非没有破绽。)黄:不是很理性的行为。任何一个谈过恋爱的男生,有没有在外头等女朋友逛街等两三个小时?(如前文所言,黄大师问的是一个关于是否非理性的行为一定不好的问题。设问的套路很清晰,就是问是否知道或经历一种场景,无论你怎么回答,都接下来追问这种事情做得不值得吗?这么做不应该吗?问题一般不会出在设问套路上,而出在所问的事情是什么。黄大师问的是爱情,这个就是个最为让提问者难受的内容。因为一旦涉及到价值判断或个人体验时,爱情这种东西你可以用多种标准来说明它值得与不值得,或者它让你高兴还是不高兴。我就是可以对于爱情这么一个很感性的话题说,我经历的爱情不够理性所以我也有遗憾;同时,即便是一段以理性为主导而产生的婚姻或爱情,也会因

经典辩论赛

有哪些经典的辩论赛视频可以推荐? 1.开山鼻祖,狮城舌战。(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可以说是开启了国内辩论赛的源头,决赛这一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大陆参加比赛一路打到决赛,力克台湾大学夺得冠军。回来以后出了本书叫《狮城舌战》,一时洛阳纸贵。蒋昌建等四人也从此名留华语辩论史。 1993 国辩台大vs复旦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https://www.doczj.com/doc/063418343.html,/v_show/id_XNjI1NDIxMjU2.html 2. 大神的大神,林正疆(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你知道连续两届国辩最佳,辩论圈内大佬,拥有众多脑残粉的黄执中心中的辩论偶像是谁吗? 对,林正疆。 这个胖子,啊不,这位学长在95国辩的舞台上散发出闪耀的光芒。他的逻辑,他的语言,他的从容不迫。从现在看回19年前那一场比赛,我们记住的,只有林正疆而已。虽然在决赛憾负南京大学,但是不妨碍他与95国辩的决赛一起成为经典。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知易行难 https://www.doczj.com/doc/063418343.html,/v_show/id_XMjAzMDI2NjA=.html?from=y1.2-1-87.3.15-1.1-1-1-14 3. 西交四剑,天下无双。(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 如果有那么一支队伍能排进华语辩论史所有队伍的TOP10,不TOP5,那99年国辩的西安交大一定榜上有名。从98的蓝带杯开始(虽然当时不全是99的阵容),到99年国辩决赛。凭借着“铁立论,快思维,美意向”,西交四剑所向披靡,轻取国辩。樊登,郭宇宽,谭琦和路一鸣配合无间。每一场比赛都是好比赛,那就看看决赛吧。

黄执中谈需根解损备课讲稿

黄执中谈需根解损

黄执中 我们都知道,在政策辩论中有所谓的四大核心议题,分别为需要、根属、解决与损益。传统上,在理解与拟定辩题架构的时候,其讨论流程往往依序是「需要→根属→解决→损益」。不过我认为,这个流程用在辩论上,其实并不正确──要能够真正理解并解释政策辩论的架构脉络,其所应遵循顺序,反而应该是「解决→根属→需要→损益」。 这两种顺序,前者,我个人暂称为「医生模式」,后者,则暂称为「推销员模式」。 (一)医生模式 什么是医生模式? 比如说:看病的时候,医生会问病人:「你哪里不舒服啊(你的需要是什么)?」这时,病人也许会说:「我的肚子痛(我的需要是让肚子不痛)!」 可是,引起肚子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胃癌,也可能是胃炎,而医生总不能什么药都开一点(只知需要无法判断解决方案)。所以,他必须先试着找出是什么造成了病人的肚子痛(找出肚子痛所根属的原因)。而在一连串的检查后,医生终于发现,这位病人的肚子痛,原来是胃溃疡引起的(肚子痛根属于胃溃疡)。 此时,医生便可以向病人建议各种治疗胃溃疡的方法(向决策者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看他是要选择用药物,还是要动手术。 不过,每一种治疗法,多半都有其各自的利弊,像吃药或许安全、便宜,却是复原慢、疗效差;而开刀虽然能快速根治,却是费用高、风险大……这时,病人就得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偏好,去评估利弊(损益比),选出一个最好的治疗方式(当然,所谓的最好,必定是一种价值判断)。 以上,就是医生模式在处理问题时的基本流程。 一、确认根属性,是确认解决力「有/无」与「强/弱」的关键 对每一个决策者而言,他们最需要、却同时也是最难以判断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在某方案实际执行之前,确认此一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由于高登市的治安持续恶化,亟待改善(需要),因而市政府提出了一个警力增强计划,打算扩编警察员额,加强打击犯罪(解决方案),并将此案送进市议会,希望可以争取到预算(提交决策)。此时,盯着厚厚的一本计划书,市议员们又怎么知道这项耗资不菲的计划,是否能解决高登市的治安问题(解决力的有无)?又能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力的强弱)? 所以,他们必须要先搞清楚:高登市的治安恶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找出治安恶化的根属)? 治安为什么会恶化?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警察贪污,所以不愿抓坏人,可能是警械老旧,所以不敢抓坏人,可能是警察太笨,所以抓不到坏人,可能是警力不足,所以坏人抓的太少……当然,也可能与警察都无关,其实都是检查官在私纵犯人。 所以,如果高登市的治安恶化,主要是导因于警察的风纪、素质或配备(确认根属为何);那么光是增加警察人数,恐怕还是没有用(从而推断解决力的有无)。反之,如果高登市的治安恶化,有某部分的原因,的确是来自警力不足;那么随着厘清这部分原因所占的比重(确认根属的强弱),我们便能进一步的,预测出警力增加对改善治安的影响有多大(从而推断解决力的强弱)。

黄执中最新辩词

拥有不是失去的开始 大家好,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逻辑的问题。OK,其实我们今天一开始有一个小误解,他说我们让他论证拥有是失去的唯一原因或是最早开端,其实不是,相反的,我们正因为它不是,我们才会用归谬,说它不可能是,那对方辩友既然也认为不是,那就OK了。 因为任何失去这件事的发生本来就有很多原因,每一个原因加在一起才会失去,所以不会有哪一个原因是唯一原因,也不会有哪一个原因是最早开端,因为任何一个原因的前面都还有原因,人的生活,人的一切事件的发生,本来就是一长串剪不断的因果链,那个因果链可以一直往前串,也可以一直往后延,所以当我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你输比赛的时候,其实我不是让你去找那个因果链的最开端,因为你不可能找到这个最开端,你一定是从人为的意志,从这一大串因果链当中剪了你认为重要的那一段,然后说我为什么输比赛,比如说:我输比赛必然有一个原因是我不够强,也必然有一个原因是对方比我强,这两个总有一个,对不对?也必然有一个原因叫做我来参赛,所以呢,我现在做的这个行为要归因哦,归咎于某一个原因,归因是人的行为,不是自然的行为,在科学当中原因没有什么是什么造成,比如说燃烧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达到燃点。请问哪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科学才不会分主要原因,这三个都要达到才行,只有人类才会说,为什么失火?因为他纵火,不会有人说因为有大楼,这看起来很奇怪的,对不对? 所以你为什么输比赛,我可以归因于我不够强,也可以归因于对手值得敬佩,也可以归因于我来参赛,而我们认为归因于我来参赛虽然是一个不会错的归因,可是也是一个没意义的归因,懂我的意思嘛?因为归因于这件事情毫无用处

啊!为什么会有911?你可以归因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可以归因于极端的恐怖主义,你也可以归因于世贸大楼在那里,因为那没有意义啊!用这种方法来面对世界,你完全无从检讨,无从砥砺,甚至于无从责怪!因为没有意义,这是一个不会错却很虚无的一句话,不会错的话不会有意义,所以我们才会说,拥有你不能是,不是它不是,而是你不能是失去的开端,你可以再找一个开端,认为你重要的开端,那样你的生活才会产生意义。 而这也同时带到对方的第二层,什么第二层呢?对方说:拥有就会有控制欲,对不对?有控制欲就会造成失去,它给我们现代人造成了一个两难,它讲完这句话让我们怎么活呢?你要克制所有的欲望,因为避免失去所以我再也不拥有,当我拥有的时候,对不起,因为我这是在逼你离开我,你这是给我们道德上的两难,这让我们无法生活,你懂我的意思嘛?我不敢爱我该爱的人,我也不敢拥抱我的子女,这不对的。所以我们说:你不能把拥有视为是失去的开端,因为这样才会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什么良性的循环?如果在座各位都知道:我如果儿子不爱我,绝对千怪万怪不能怪我太爱你,我可以放心爱所有人。我女朋友离开我,我可以怪我钱赚得不够,我可以怪我长得不够帅,我也可以怪感情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无常的,所以最后无论我往哪里想,我都不会归咎于因为我太爱你,我不会后悔这件事情,这时候的我才是正向的,谢谢大家! 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大家好,顺风跟逆风怎么做判断?不是说东风是顺风,西风就是逆风,不是,顺风跟逆风要看船行走的方向,顺着船的风是顺风,逆着船的风是逆风,所以一个人的顺境跟逆境怎么看?得看他想做什么?他想裸奔的时候,有人阻止他裸奔,这对他来讲是逆境,有人帮他裸奔,叫做顺境;他想要抢玩具的时候,帮

001【立论入门】黄执中:学立论,教你面对人生的两难

001【立论入门】黄执中:学立论,教你面对人生的两难 你好,我是黄执中。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学辩论,或者说学立论,有什么用? 你一定听过「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辩论的绝大多数时候,左边是正方,右边是反方,真理在哪里?在中间。是的,一般来说,当辩题分成左右两边的时候,只有中间的那个才是真理。 比如说,「爱情跟面包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如果你想要找真理,那么认为「只有面包更重要」或是「只有爱情更重要」的人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最合理的是什么?在中间嘛——面包跟爱情都很重要,对不对? 又好比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你吵了半天认为,人性都是善的,好像也有问题;认为人性都是恶的,好像也有问题。什么听起来最没问题,?就是中间,人性有善有恶。 于是,有的人因此会产生一种疑惑:那你们这些打辩论的,吵了半天吵的是什么?既然正方也不会是对的,反方也不会是对的,两边都不会是对的,那么你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明明你们都知道了,只有中间的那一道,就是人性有善有恶,爱情面包都重要。明明中间才是对的,那么你们辩论辩什么? 也因此,这些所谓看透了辩论的人,他们就会有一种说法,叫做「辩论只不过是个游戏」,just a game,它只是一个语言的游戏,反正又弄不出真理来。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我要向各位介绍一个观念,那就是:「凡是有意义的话都有可能错,凡是不可能错的话都没有意义」。 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用刚才那个,「爱情跟面包的两难」来做例子。 当我问你: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假设现在,一边是林志玲,一边是我的事业,我两个只能选一个的时候,我该怎么做?这时候呢我会很困扰,我会想求助那些有智慧的人,我会希望他们给我一点意见。所以呢,来我问一下王大师。 「王大师,请问爱情跟面包到底哪个重要?」

辩论赛经典四辩稿集锦

辩论赛经典四辩稿集锦 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对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一)世纪之战胡渐彪VS黄执中同场对辩的结辩词 黄执中是反方结辩:公众人物不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应该表里不一) 胡渐彪是正方结辩:公众人物应该表里如一(公众人物不该表里不一) 黄执中: 我现在很坦白的说一件事情,马英九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因为他对外说他最爱的是台湾,可是其实他最爱的是老婆。 我们今天在谈表里不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人内心有邪恶,人当然有邪恶。我告诉你,人的邪恶多的是。从你小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小的时候我们都是表里如一的人,因为我们很简单。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就是坏的,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拿到东西就我要,拿不到东西我就要哭。我的喜怒哀乐,

我做的不舒服,痛苦或者是对别人的不欣赏都会很明白的写在脸上,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责任,父母会容纳我们,老师会包容我们,我们没有责任。可是你慢慢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觉这个世界好像没有那么简单。当你走出到你的家门,进到了社会之后你会发觉:不对!社会会要你对社会尽一些责任。于是,你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当中,就像对方所说的,你会发觉到----有些话不能讲,有些事情不能做。可是你要知道,你于是知道把自己心里的某些感觉藏起来。诶,没有错。好,我不喜欢黑人,可是我不行,我对外讲话我不能说这种话。我对内的深处我觉得很嫉妒,可对外我要说他的得奖是很应该的。我内心有愤怒,有仇恨,可是我没有说。因为我知道,当我站在公众人物的那一霎那的时候,我讲话是要对全体负责的。可是,今天这场辩论只是讨论一件事----就是我对内的这种感受,我是要承认它仍然存在还是我要告诉我自己,其实我都是假,这些东西我并不恨,我并不讨厌它,我并没有嫉妒,我没有,我没有。后者很恐怖,我不太能够理解。 今天这场比赛对方辨友为什么会认为创业是这么这么不适合大学生做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大学生创业事一件如此弊大于利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对方辨友把创业看的非常非常的严重,认为创业一种是人生极大的一个抉择,人生极大的一个投入。这种东西是跟你求学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全然抵触

黄执中辩词160514

一个绝症的患者,他不是第一次听到鼓励,事实上他从得病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在听到鼓 励,他一直都在听到鼓励的话,他是听到今天的。 什么样鼓励的话呢?你们都探过病。 我们怎么鼓励病人? 你今天看起来气色好多了…加油没事的…医生说这个药有效…下周出来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他听太多了,现在他是绝症末期了。 你要知道,对我而言,我不想听这个,我不想听你一直告诉我你有多舍不得我,我想听的是你会 多么怀念我 我想听的不是你不断告诉我,我有什么事情还没做,我想聊的是,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我这 辈子已经完成了什么,我想听这个 不要告诉我,没有我你们都不行,告诉我就算我走了,你们依然会好好过, 不要告诉我说,你看孩子还没结婚,你怎么忍心走啊,他们没有你不行,他们没有你日子怎 么过,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啊 不,请让我安心 宝贝,没事的,人都会死 不在今天,也在某一天的,没事的 你要知道,鼓励的话是非常带有社交色彩的,一旦你说出了鼓励的话,很多真心的话你就说不出来了我知道你来见我,很有可能是我们最后一面了,我知道你有很多话想给我说,可是你说出口的是 没事的,等出院了,我们再去干嘛干嘛…… 可是这句话一出口之后,你原本在心里的话,你就说不出来了你知道吗? 因为你总觉得会再见 这些话堵住了你的嘴,很多话你就不会说,而这些话也堵住了我的嘴,因为你不说那些话,有些 话我也不能说 有没有看过这种安慰人的场景,我告诉你说,其实我…… 不要说这种丧气的话,你没事儿的,不要讲这些,我不想听 可是我想说,我们来到人生,我们父女一场,我们夫妻一场,我有话想说,到这个地步我有话想说可是你只要安慰我,给我鼓励或打气,我们双方都说不出口 鼓励的话是关闭真正沟通的话语 当你走的时候,当你离开我的病房,我会希望你要自己也知道,这就是我们最后一面,请你把它当成我们最后一面的时候对我说,趁我还能听,趁我还能回应 有多少人所谓的最后一面是看到弥留之际的亲人说,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说 他听不到了,你为什么要憋到最后一刻说,你之前说了什么?-----鼓励的话 我们不怕走的,你懂吗? 不要鼓励我说你要有勇气,我去的地方不需要鼓励,你们才需要勇气

黄执中

黄执中: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刚刚的质询答辩,对方辩友在猜我们桌上的喉糖的时候,她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式,说我三个都猜可不可以呀。在这场比赛当中,当然可以,可是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观众,我们在人生的选择当中,可以说我统统都要可以吗?好像不行吧。不管我们是科学家在做实验,不管我们是学生在选择人生的经历和过程,不管我们是一个企业家在选择企业投资的方向,我们好像都必须要从中择一,当然如果遇到顺境,我们第一次都猜对,我们就得到了成功的果实,我开了第一个杯子知道里头有东西了,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看看其他杯子里的东西的机会。《阿甘正传》里头不就有一句话吗: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它味道是什么?顺利的人有一个特色,就是他永远都吃到他最喜欢吃的那颗巧克力,可是呢,他永远不知道其他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也永远不知道别的路途会有什么样的风景。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所谓的顺境,有三个立意,第一个是在生理上的发展,可是我们要知道,生理上真的是在顺境当中比较容易带来发展吗?我们都知道,人体为什么会产生对病菌的抗体,就因为是我们生过病,才会有抗体的,如果从来就没有生过病,一场病就把你击倒了,这怎么会是顺境的发展呢?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有顺境,身体才会好,可是这跟我们的经历也不一样,一个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仆人这种是顺境吧,他的身体会比农夫来得好吗?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他的心智在顺境当中会成长,可是我们就要想想看了,如果我们去念大学遇到两个老师,一个是严格的老师,一个是偷懒的老师,随便课程都让你PASS,随便你交什么作业给你高分,这总是顺境,可你的心智会成长吗?最后我们还想到,有关品格的问题,对方辩友如果我身在一个父母极度宠爱的顺畅环境里,打破花瓶父母说没有关系,捉弄小孩子,没有关系。对方辩友,这样的溺爱品格会正常吗?谢谢大家!

黄执中辩论十讲 论点与推论

缺启发式教学,学生缺思考力 请注意这篇文章的重点! 李家同教授日前批评,只有笨蛋才去看PPT,接着又指出年轻人爱看网络文章,他认为无助提升思考能力,也长不出智慧,不如多看法院判决书。 注意它想表达什么? 不知是有意或巧合,学测作文便以大法官会议的释义文为题,加上台大校长的观点为引,要学生论述,日前李教授参加电视节目录影,又对台湾经济数热销,大家向钱看的现象,感到忧心。 注意作者想说什么? 李教授是资讯工程学者,他会对高科技的网络运用,以及社会文化提出警语,相信是有感而发,言人所未言。这些现象点出一个深层的问题,台湾正面临一个尴尬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看什么书,怎么看,反映的就是当下的社会背景,文化思维 一边看一边问自己 就数字而言,台湾有相当高的人均所得,就像李教授所说“台湾应该没有这样缺钱的问题”,但是经济的富裕,背后却隐藏着一个社会肤浅,制度混乱,文化贫乏的现象,台湾是不是一个成熟的已开发国家?至少经济合作发展组建还不这样认为。 这篇文章的议题为何? 台湾许多结构落差问题,从现在政治,社会,法律,教育各个层面,都没有能够跟经济一起均衡成长,也都需要好好提升、好好改革,这是过去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所忽略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 几乎家家有电脑,也有很高的网络覆盖率,但内容都很贫乏,讲求富裕不是不好,但是却没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我们虽然号称民主,但是施政仍不全然以民意为依归,论证更是混乱一团糟,我们的司法忽视人权,违背正义,甚至酷刑逼供的事,也时有所闻。 作者想说的结论是 我们虽然有各级学校,也有很高的就学率,但是却没有先进国家那种启发式的教学思维,小学、中学用的是考试引导教学的填鸭方法,甚至到大学也还是这样。 说到启发式教学,几乎没有大学老师敢用,这在自然科学是如此,在文史哲、社会科学更是如此,在这种师生恶性循环的惯性下,学生不善于思考或者不喜欢思考,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网络文化的快捷、多变的推波助澜下,李教授担心的年轻人“长不出智慧”,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什么是论点 有议题,有结论,有理由。 练习1 我不懂为什么政府非执着奖励提高生育率不可?国家的生产力、创新力应该是寄望于国民的素质,而不是人口的结构。 练习2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观念:攸关人类幸福的科技应该属于人类全体,试想若有一家公司掌握了可以改变气候的技术,我们该怎么办? 议题:应不应该对某些特殊科技保障其专利权(小儿麻痹疫苗没有申请专利权) 练习3 要推动教科书重复使用机制,重要的是编制具世界观,国际观,且能让孩子从中学会思考的教科书。(没有理由) 什么不是论点 描述有议题没有结论

黄执中辩论理论

黄执中辩论理论 黄执中关于辩论的十句话解读一、没有无敌的论点,只有无敌的辩士此观点具有两层意思: 1.任何辩题成立的前提就在于不存在逻辑上的不可辩驳; 2.同样的论点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辩论的关键在于修炼辩手自身的素质,在辩论场上永远都只能靠自己。二、价值才有争议,事实不会有争议,所谓“有价值的事实”,其实都只是资讯不足有争议的是价值,而不是事实,事实的争议不是关键。对立的是价值观,人类历史上有两种不断斗争的价值取向,冷头脑和热心肠。这两种价值观谁都无法取代谁。 热心肠:改善世界,煽情,渲染,理想主义(民主党,左派),热心肠的人只看得到事物的价值,却看不到背后的价格。冷头脑:保守,冷静,权衡,(共和党,右派),冷头脑的人在乎的是事物的价格而不是价值。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也是在这两种状态中不断转换,年轻的时候是激进的左派,年长后将转变为稳健的右派。三、事物的优点,其实是用它在其他领域的缺点换来的,反之亦然事物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人的性格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境界的高下之分。从辩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以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辩风和说话方式,不要去盲目地模仿,正如齐白石所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我们学习的是别人的优点,是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而不是改变。如果辩论需要你改变自己,而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那就不要去辩论了,没有意义。 四、你永远不能“真正的”证明任何事,你的证明,只能建立在对方无法负起举证责任之上举证责任之所在,是败诉之所在。在辩论上,即使对方证明我方错误,也不能证明他方正确。我们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证明力和逻辑力,但要尽可能达到说服力,说出观众想说而没说出的话,使人心悦诚服的话。如果我们

【转自黄执中博客】关于比较类辩题的战场切割

價值辯論中,也有損益比。 像「大學生參加選美活動利大於弊/弊大於利」、「中學生課餘兼職利大於弊/弊大於利」或「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弊大於利」等,都是在比較利弊得失。 一件事,利弊互見,上台後,各說各話——該怎麼比? 得花點心思,切戰場。 一種,是切「本質」:要比較利弊,就得看這件事(如運動)在正常情況下的得失;至於不正常情況下(如過量)的影響,不能算在帳上。 畢竟,既然都說了是「不正常」的情況,結果當然弊大於利,又有什麼好談的? 因此,許多人參加選美,受騙上當,只證明「參加」要小心,不能說「選美」有問題。就像有人誤食殺蟲劑,不是殺蟲劑的弊。 因此,再多人網路成癮,只證明「成癮」不對,不能說「網路」不好。成癮,不是網路的本質;就像肥胖,不是飲食的本質。 選美的本質,是外貌競賽。而用錯誤的心態競賽、不擇手段的競賽、假競賽之名幹壞事或曲解競賽意義後所造成的惡,不算是選美的惡。 網路的本質,是資訊管道。而過度倚賴資訊、濫用資訊、刻意接觸有害資訊或藉管道之便散播錯誤資訊所造成的惡,亦不算是網路的惡。 主張本質的一方,相信冤有頭、債有主……若把「人」的偏差,全當成「物」的善惡,則不僅隱遁了人的責任,也架空了人的自由。 --------------------------------------------------------------------------------

一種,是切「現實」:要比較利弊,就得看這件事(如吸毒)的實際影響;至於該影響是不是在正常情況下(如適量)造成,不重要。 畢竟,如果只討論「正常」的情況,結果當然利大於弊,又有什麼好談的? 因此,若真有許多人參加選美,受騙上當,就代表選美比賽「當今」的確有害。頂多,我承認當「大家都很能很小心」的那天到來後,這個弊害會消失。 因此,有一定數量的人網路成癮,就代表網路的確有威脅。成癮,雖不是網路的本質,卻是網路的現實;就像肇事,雖不是酒駕的本質,卻是酒駕的現實。 選美的現實,看的是案例與統計。抽離了一切社會的實際互動,光看選美在規則與宗旨上所追求的利,是虛幻泡影。 網路的現實,看的是機率與證據。抽離了一切人為的涉入浸染,光看網路在設計與功能上所追求的利,是自我欺騙。 主張現實的一方,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以「物」的純粹,開脫其對「人」的影響,則不僅忽視了人的脆弱,也淡化了社會的責任。 -------------------------------------------------------------------------------- 談賭博,本質論者,說「賭」這玩意兒是中性的。 現實論者則說:這世上有哪件事,他馬的不是中性的? 談色情,本質論者,說「性」這玩意兒是中性的。 現實論者則說:他馬的連販賣人口這件事,都是中性的!

黄执中 辩论十讲 申论的技巧

申论的技巧 大陆选手的申论,无关的话讲太多,但是说话很稳定。 陛下,语言就是一个帝国最强大的武器。 ——牛津大辞典编著致维多利亚女王 表达效果=7%内容+38%语气+55%的表情等 相关视频:黄执中、林正疆、余磊 二、潜在表达者与语境的设置 为听众设置语境,使之有亲身之感,从而达到意识操纵的目的——你要成为代言人 相关视频:黄执中03年国辩决赛的结辩、第三届海峡杯决赛的结辩 三、说服的类型——告知型与沟通型 1、告知型——处理事实项 特点:熟悉、专业、权威——我和你们不一样 打法:高打,即以高打下 例证: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否并行——武汉大学反方 金钱之辩中的袁丁陈词 2、说服型——处理判断项 特点:友善、体谅、坦承——我和你们是一样的 打法:低打,即以低打上 例证:通过父母、小孩、学生等小例子,开启经验库,如黄执中 金钱之辩胡渐彪的结辩(层层开解,节奏跟不上) 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可不可以同步 具体技巧: 案例1 台湾应立法禁止吃狗肉——吃狗肉是一种野蛮残忍的行为 标准价值论点,太简单却不好讲,逻辑容易出问题 吃狗肉吃人肉吃胎儿是野蛮而残忍,不是吃狗肉的行为残忍,而是狗肉这种东西就不应该吃,就像吃胎儿,即使是死的,也残忍野蛮至极。 1、类比的诀窍(把吃狗肉不舒服的感觉带给别人) 悟:以类似代替解释 渐:举例先易后难、解说先深后浅 倒:倒推举证责任,即让对方证明类比不正当性 问问题,不要阐述不要正攻法。比如:吃人肉不残忍吗?人类不是我们密切熟悉的吗?他自己能反驳好吗? 案例2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长辈,因为长辈都当过晚辈,而晚辈没有当过长辈。 可用譬喻,夏虫语冰,晚辈从未揣摩经历过晚辈的感受。 2、譬喻的诀窍(越好的论点、两句话讲完,交锋越少。所以需要小题大做) 三:三位说,即道理---譬喻---道理,九曲桥的道理, 明:要把观众当做小学生般去解释,仔细解释譬喻,让大家觉得这还用说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