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报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编号】R331022

报告目录:

我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图

(1)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关于绿色建筑的提法众多,国际上尚无一致的意见,但归纳起来,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

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产业链构成

绿色建筑产业上游为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业:包括绿色建筑的策划和规划设计、针对环境场地以及建筑的勘察检测,针对建筑和部品材料的认证服务以及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中游为绿色建筑制造业:包括工业化建造,绿色建材(包括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和设备制造包括以及绿色施工等,下游为绿色建筑配套服务业,主要是指绿色运营管理包括绿色建筑本身的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管理,以及以绿色建筑为载体和主体开展的绿色相关综合服务业务。这些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形成了一条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

的产业链。经济活动在此产业链上不断循环往复,经济利益是产业链的驱动力,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达到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1)绿色建筑主要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建筑是目前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20 世纪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 年,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 年美国风景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 年代,石油危机暴发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潜层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80 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在建筑节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健康住宅概念的提出,发达国家又把视野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安全性等更广的领域。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

1990 年,英国率先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1992 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范

围内达成共识,并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概念。1993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 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1 世纪,绿色建筑迎来了它的蓬勃兴盛期,其内涵与外延获到了极大的丰富。如日本在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与“环境

共生住宅”的概念。继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之后,全球引发了对绿色建筑评估的热潮,相继出台了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极大的规范和推动绿色住宅的发展。如日本的CASBEE、德国的LNB、法国的ESCALE 等。四十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从个人研究行为上升到国家、国际层面,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起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较晚,首先从建筑节能起步。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提倡建筑节能,但是有关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仍是空白。1986 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发布,建筑节能率目标是30%,

1994 年,该标准修订,将建筑节能率目标提升至50%,并制订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 年规划》。1999 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发布,并于2005 年进行了修订,期间还分别出台了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规划。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开始逐步被引入和应用。2004 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启动,掀开了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质性发展序幕。2005 年,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2006 年6 月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开始实施,并于2007 年启动“100 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 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简称“双百工程”)。2007 年8 月,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随后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等20 余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开始在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

2013 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 亿平方米;到2015 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 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 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

筑标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等,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绿色建筑正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随后,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10 余个省市也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此,全国性的大规模绿色建筑行动开始展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从星星之火开始向全国漫延。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包括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运行机制等在内的整体框架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将迎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智研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智研数据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揭示了绿色建筑行业市场潜在需求与市场机会,报告对绿色建筑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并分析了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

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1章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背景24

1.1绿色建筑行业的定义与特点24

1.1.1绿色建筑的定义24

1.1.2绿色建筑的特点24

1.1.3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25

1.1.4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25

1.2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26

1.2.1绿色建筑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6

(1)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26

(2)行业与宏观经济关系分析27

1.2.2绿色建筑行业产业环境分析27

(1)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27

(2)中国房地产开发现状分析28

(3)建筑产业发展对绿色建筑的影响30

1.2.3绿色建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30

(1)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规范30

(2)绿色建筑政策导向分析与预测33

1)中央政府政策导向分析与预测33

2)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分析与预测34

1.2.4绿色建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36

(1)中国城镇化现状与趋势分析36

(2)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分析38

(3)低碳环保消费观发展情况分析39

1.2.5绿色建筑行业技术环境分析41

(1)专利申请数量41

(2)专利申请类型42

(3)专利申请人分析42

1.2.6宏观环境对绿色建筑行业的影响43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项目认证分析45 2.1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45

2.1.1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45

(1)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分析45

(2)世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46

2.1.2主要国家与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启示47 (1)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47

(2)美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48

(3)日本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49

(4)新加坡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51

(5)英国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52

(6)香港地区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53

(7)台湾地区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54

(8)发达国家与地区绿色建筑政策启示55

2.1.3国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分析57

2.1.4德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经验借鉴59

(1)德国绿色建筑支撑体系分析59

(2)柏林绿色建筑核心理念分析60

(3)柏林绿色建筑具体发展分析61

1)概念方案与规划阶段分析61

2)建筑物与开敞空间设计阶段分析62

3)房屋建造阶段分析63

4)绿色建筑施工阶段分析64

(4)柏林绿色建筑代表项目分析64

(5)柏林绿色建筑体系经验借鉴65

2.2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与技术现状分析66 2.2.1绿色建筑标志项目规模分析66

2.2.2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星级分布67

2.2.3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地区分布68

2.2.4绿色建筑标志项目建筑类型分布69

2.2.5绿色建筑标志项目气候区分布69

2.3中国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与项目案例分析70

2.3.1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状况70

2.3.2中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71

(1)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情况分析71

(2)绿色建筑项目技术经济分析71

2.3.3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达标分析72

2.3.4绿色建筑行业技术策略分析73

2.3.5项目应用案例分析——武汉市民之家工程案例分析74 (1)项目规划设计分析74

(2)项目整体设计实践分析75

(3)项目技术体系分析76

1)节地与室外环境分析76

2)节能与能源利用分析76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分析77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分析77

5)项目室内环境质量分析78

6)项目运营管理分析78

(4)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分析79

2.4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与项目认证分析80

2.4.1绿色建筑认证评价标准综述80

2.4.2美国LEED认证标准分析80

(1)LEED认证概述80

(2)LEED价值认证内容81

(3)LEED认证体系分析82

(4)LEED认证实施程序分析84

(5)LEED认证审核机构分析85

(6)LEED认证发展成果分析85

2.4.3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分析86

(1)中国绿色建筑认证评估体系分析86

(2)中国绿色建筑认证评价标准分析87

(3)中国绿色建筑认证与LEED认证比较88

2.4.4中国LEED认证项目分析89

(1)中国LEED认证项目规模分析89

(2)中国LEED认证项目级别分布90

(3)中国LEED认证项目区域分布91

2.4.5中国绿色建筑认证存在问题93

第3章中国绿色建筑主要需求领域及市场容量分析94 3.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94

3.1.1行业发展之政府因素分析94

3.1.2行业发展之开发商因素分析94

3.1.3行业发展之消费者因素分析94

3.2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95

3.2.1公共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95

(1)公共建筑面积分析95

1)公共建筑面积分析95

2)年新增公共建筑面积95

(2)公共建筑投资分析96

1)绿色公共建筑投资成本96

2)公共建筑投资现状97

3)公共建筑投资预测97

(3)公共建筑细分市场投资分析98

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建设分析98

2)办公楼投资建设分析101

3)酒店投资建设分析105

4)政府机关投资建设分析107

5)文化建筑投资建设分析108

6)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分析111

7)航空机场投资建设分析112

8)会展中心投资建设分析115

9)车站投资建设分析116

(4)绿色公共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16 3.2.2居住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117

(1)居住建筑面积分析117

1)居住建筑面积现状117

2)年新增居住建筑面积118

3)居住建筑面积预测119

(2)居住建筑投资额分析119

1)绿色居住建筑投资成本119

2)居住建筑投资额现状119

3)居住建筑投资额预测120

(3)居住绿色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20

3.2.3工业建筑市场需求规模分析121

(1)工业建筑面积分析121

1)工业建筑面积现状121

2)年新增工业建筑面积122

3)工业建筑面积预测122

(2)绿色工业建筑市场容量与前景预测122

第4章中国重点区域市场绿色建筑投资潜力分析123 4.1上海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23

4.1.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23

4.1.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23

4.1.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25

4.1.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25

4.1.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25

4.2北京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26

4.2.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26

4.2.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27

4.2.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28

4.2.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29

4.2.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30

4.3广东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30 4.3.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30 4.3.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31

4.3.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33

4.3.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33

4.3.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33

4.4江苏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34 4.4.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34 4.4.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34

4.4.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36

4.4.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36

4.4.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37

4.5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37 4.

5.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37 4.5.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38

4.5.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39

4.5.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40

4.5.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40

4.6天津市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41 4.6.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41 4.6.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41

4.6.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43

4.6.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43

4.6.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44

4.7湖北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44 4.7.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44

4.7.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45

4.7.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46

4.7.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47

4.7.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47

4.8黑龙江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48 4.8.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48

4.8.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48

4.8.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49

4.8.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50

4.8.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50

4.9江西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51 4.9.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51

4.9.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51

4.9.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52

4.9.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52

4.9.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52

4.10安徽省绿色建筑行业投资潜力分析153

4.10.1城市主要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153

4.10.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53

4.10.3绿色建筑市场有效需求分析154

4.10.4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动力分析155

4.10.5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前景分析155

第5章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及策略分析156 5.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问题分析156

5.1.1绿色建筑行业面临的观念问题156

5.1.2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推动力问题156

5.1.3绿色建筑行业存在的产业链问题157

5.2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进入壁垒分析159

5.2.1绿色建筑行业技术壁垒159

5.2.2绿色建筑行业资金壁垒159

5.2.3绿色建筑行业资质壁垒159

5.3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盈利因素分析159

5.4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模式与渠道分析160 5.4.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现状160

(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现状分析161

(2)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融资障碍分析162

5.4.2绿色建筑行业融资渠道与创新162

(1)中国绿色建筑行业主要融资渠道分析162

(2)国外绿色建筑行业创新融资方式分析163

5.5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分析164

5.5.1绿色建筑行业主要发展模式分析165

(1)技术密集型模式分析165

(2)生态城市型模式分析165

(3)产业聚集型模式分析166

5.5.2绿色建筑行业主要发展模式对比166

5.5.3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167

(1)绿色建筑发展模式选择原则167

(2)绿色建筑发展模式选择思路168

5.5.4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架构分析169

(1)绿色建筑发展保障机制169

(2)绿色建筑发展合理规划169

(3)绿色建筑发展策略明确170

(4)绿色建筑发展结构调整170

(5)绿色建筑发展认知强化170

5.6绿色建筑行业经典案例分析170

5.6.1“美国绿色校园”案例分析170

(1)美国绿色校园运动概述171

(2)美国绿色学校评估标准(LEEDforSchool)172 (3)美国绿色学校实践案例176

5.6.2大梅沙“万科中心”分析177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o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 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595521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第1章 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三、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第二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面对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二、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 三、中国学校建筑边缘化的问题 四、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政策扶持 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思考 二、加强建筑业安全监管的措施 三、构建中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五、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概述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建筑 二、生态建筑 三、可持续建筑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特点 从分布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省级区域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四个省、累计数量位居前列,以城市来看,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数量靠前。2015 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2008-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尽管近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如下: 其一,大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尚未在运营过程中得到验证。目前,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80%以上集中在设计阶段,运营阶段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较少,这一方面

中国旅游饭店统计公报

2000年中国旅游饭店统计公报 2000年,随着一批原作"培训中心"、"招待所"、"公寓"使用的住宿设施主动要求纳入旅游饭店管理,我国旅游饭店数量规模有较大增长。到2000年末,全国共有旅游饭店10481家,比上年末增加3446家,增长%,其中星级饭店数量增幅高达%;全国旅游饭店共拥有客房万间,比上年末增加万间,增长%;共拥有床位万张,比上年末增加万张。 2000年,全国旅游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其中: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亿元,占总额比例为70%;上缴营业税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比总体平均客房出租率高个百分点。 一、全国旅游饭店的构成情况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 按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在全国10481座旅游饭店中,国有饭店有6646座,占全国旅游饭店总数的%;集体经济饭店有1280座,占%;外商投资饭店有419座,占%;港澳台投资饭店有414座,占%。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占全部饭店的%。此外,联营、股份制、私营等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共有1722座,占全部涉外饭店总数的%。 从客房间数来看,在全国拥有的万间客房中,国有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集体经济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外商投资饭店共有万间,占%;港澳台投资饭店共有万间客房,占%。以上四种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占全部饭店客房的%;其他注册登记类型的饭店客房共有万间,占全部饭店客房数的%。 (二)按规模划分 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的情况是:(1)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饭店12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饭店客房总数的%;(2)客房数在300-499间的饭店30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3) 客房数在200-299间的饭店547座,共有万间客房,占%;(4)客房数在100-199间的饭店1926座,共有万间客房,占%;(5)客房数在100间以下的饭店7570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三)按星级划分 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6029座,比上年末增加2173座;拥有客房万间,比上年末增加万间;床位万张,比上年末增加万张。具体情况是:(1)五星级饭店117座,共有万间客房,占全国旅游涉外星级饭店客房总数的%;(2)四星级饭店352座,共有万间客房,占%;(3)三星级饭店1899座,共有万间客房,占%;(4)二星级饭店3061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5)一星级饭店600座,共有万间客房,占%。 二、分地区的旅游饭店情况 全国10481座旅游饭店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情况如下: (一)按拥有旅游饭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1506座;(2)江苏803座;(3)云南629座;(4)浙江594座;(5)山东558座;(6)北京522座;(7)湖北497座;(8)辽宁431座;(9)四川408座;(10)广西403座。 (二)按拥有旅游饭店客房间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万间;(2)辽宁万间;(3)北京万间;(4)上海万间;(5)浙江万间;(6)山东万间;(7)江苏万间;(8)海南万间;(9)四川万间;(10)广西万间。 (三)按拥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697座;(2)江苏450座;(3)北京425座;(4)浙江411座;(5)云南408座;(6)湖北295座;(7)上海248座;(8)湖南227座;(9)辽宁216座;(10)福建213座。 三、全国旅游饭店的客房出租率情况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综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快速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之内,由于内需政策的需要,各种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区域的发展政策等将陆续出现,中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将持续走高。 二、中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 1、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对建筑业来说,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强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与高新技术接轨,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l 2、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中国建筑企业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难以彻底摆脱,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企业统筹外支出绝对数额居高不下,企业需要分流的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数量偏多,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l 3、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l 4、品牌管理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应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改变维修服务的被动做法,主动回访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个基本走向是:市场进一步的国际化、规范化,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 第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建设规模的总体趋势不是减小而是扩大,这种趋势,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很多行业和领域也要取消或者放宽外商投资规模的限制,形成了我国整体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所有这些都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其次,我们正面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三是中国要真正发展成一个后工业国家,时间还不会太快,而我们目前的市场化率还只有37%。因此我认为中国建筑业的好时光还有20、30年。 第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为我们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一) 2007-10-23 0:00: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 选择背景色: 2006年,我国旅游业依旧保持了较快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494.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15.9%;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收入62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0%和17.9%;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旅游业总收入8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3%,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均有所增长: ——入境旅游人数达1249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国人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香港同胞739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澳门同胞2440.8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2%; 台湾同胞44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6%。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810.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港澳同胞2796.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台湾同胞384.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3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居民5.76亿人次,农村居民8.1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6229.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4414.74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815.00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46.9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6.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1.9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5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6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有不同幅度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221.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 ——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增长8.7%,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市场份额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其中:与上年相比,日本、韩国、泰国、印尼、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增幅均超过一成。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建筑行业的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建筑业利税总额增加明显,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二、我国建筑行业的品牌策略 中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它的形成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品牌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地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第二,“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

中国建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谢玲通讯员武仁)高温时节正值人才市场供需淡季,建筑业猎头却频频出手。记者获悉,今年来该行业需求量增幅超两成,企业之间互挖墙脚也成为人才流动的关 键原因。 武汉市人才中心昨日举行的一场中高级人才封闭招聘会上,数家建筑房产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前来揽才,吸引了不少职场人士的关注,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管理模式是中高级人才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 武汉市人才中心招聘负责人朱培介绍,今年3月以来建筑类职位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两成,项目总经理、财务总监、景观设计等职位需求量增长高达150%以上。年薪10万以上的中高级人才需求旺盛,年薪20万元以上的总监、副总级别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造成人员流失成为需求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企业互挖人才也加剧了人才流动。另外,北京、深圳等地已成为该行业一线人才吸纳地,但武汉在薪酬待遇上竞争力不足,不仅无法吸引外流人才,甚至面临人才外流的窘境,不得不提前储备人才。 第一才经网猎头分析,建筑行业规模还在扩大,人才梯队却没有跟上来,而且不少企业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其它行业的人才想进入的机会减小,难度增大,行业外人才向房地产行业流动趋缓,人才主要在行业内调整,也使得“挖人”趋势愈发明显。

(2011-2012年)中国建筑行业 年度研究报告 ?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行业财务数据分析 ?各省市竞争力对比分析 ?细分市场分析 ?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重点企业分析 ?行业贷款规模及结构分析 ?行业融资需求及特征分析 ?行业准入标准 ?行业目标授信客户指引 ?行业风险预警及风险评级

2005年中国旅游业公报

200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国家旅游局 (2006年9月) 2005年,我国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全面恢复到2003年“非典”之前的增长轨迹。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029.2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2.9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3.8%;国内旅游人数12.12亿人次,收入5286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2.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旅游业总收入76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增幅都达到两位数: ——入境旅游人数达1202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外国人202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香港同胞7019.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573.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 台湾同胞410.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64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港澳同胞

2680.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 台湾同胞358.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29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城镇居民4.96亿人次,农村居民7.16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5285.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656.13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629.73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36.1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37.1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7.6元。 ——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0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3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5年,外国入境市场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02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 ——洲内市场发展不均衡,韩国首次成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入境旅游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6.5%,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7%,市场份额比上年降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方向 1、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服务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需求,建筑设计行业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升级不断进步。“十三五”时期,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传统建筑设计市场空间保持稳定,“一带一路”、城市改造升级等新兴市场空间正在成型,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建筑设计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未来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分化,一是提倡精品设计、专项设计,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一批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企业将会得到成长;另外,部分建筑设计单位综合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业务,探索全生命周期业务。 (1)专业化发展趋势 建筑的类别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建筑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目前

住宅类建筑、办公类建筑等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竞争较为充分,诸多细分领域给建筑设计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如医疗、养老、康复等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铁路、港口,新兴产业中的数据中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新型能源等。建筑设计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要求建筑设计企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未来各类型设计企业将根据自身特点,在某些具体领域上深入研究,完成技术积累,形成该领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凝聚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设计总承包趋势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型综合体项目逐步增多,建筑品质越来越受重视。建设方迫切需要有一定实力的设计企业承担整体建筑设计工作,并对整个建设过程负责,总体把控设计质量和品质,以设计单位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一批大中型设计企业已经具备开展设计总承包业务的实力,能够有效整合本企业以及社会的各项技术资源,并组织协调各专业团队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项目的整体进度和设计质量,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等附加价值服务。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

中国建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09年全年,我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68万亿元,同比增长 23.81%。建筑行业自2003年以来始终处于较快增长的状态,年 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并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质呈现出经济繁荣时迅猛发展,经济衰退时稳健保底的特点。 ● 建筑业2008年显著跑赢大盘,2009年显著跑输大盘,2010年存在板块轮动机会。 ● 建筑业是周期性与防御性并存的行业,投资策略可参考进可攻,退可守。 ●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尤以固定资产 投资对建筑业影响最为直接和突出。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 建筑业发展的生命线。 ● “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重点调整会对建筑业 发展产生影响;但城镇化的高速进行又会促进建筑业增长。 ● 总的来说,依靠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庞大财政刺激计划的支持未来 3年建筑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但由于此类信息已为市场 所反应所以如无新的重大利好消息出现,建筑业上市公司将不会 有惊人的市场表现,但其作为市场稳定剂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建筑业指数:1447.8 收盘日期:10月29日 2009年行业基本信息: 行业总产值: 76807.74亿元人民币 行业总收入: 981,800,236,199.47元人民币 行业总利润: 37,182,499,713.3元人民币 目录 一、 建筑业前三年发展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整个股票市场建筑行业的产值构成情况…………………………………………………………………...错误!未定义 (二)建筑业持续快速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筑业2008年跑赢大盘,2009年大幅跑输大盘,2010年存在板块轮动机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筑业投资模式:进可攻,退可守——周期性与防御性并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建筑业的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建筑业整体财务指标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偿债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在WTO 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三、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标准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

2017中国建设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目录 Contents 前言 (1) 1.行业环境 (2) 1.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态势 (3) 1.2全国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 (4) 1.3各类型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趋势 (4) 2.资源分布 (5) 2.1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各行业企业占比 (6) 2.2用户类型数量占比 (7) 2.3全国从业人员地理分布 (7) 2.4全国供应商资源和主材资源分布 (8) 2.5全国网络渠道供应商同比增长统计 (8) 2.6全国网络渠道主材同比增长统计 (9) 2.7主材同比涨跌统计 (9) 2.8全国工程项目类型占比统计 (10) 3.用户画像 (12) 3.1用户地区分布 (12) 3.2用户学历分析 (13) 3.3用户年龄分析 (13)

3.4用户性别分析 (14) 3.5用户专业分析 (14) 4.用户行为 (16) 4.1热搜材料分析(TOP10) (16) 4.2热门品牌分析(TOP10) (17) 4.3热询材料分析(TOP10) (17) 4.4全国各区域询价量占比分析 (18) 4.5关注指标类型分析 (18) 4.6登录时间分析 (19) 4.7登陆时长分析 (19) 4.8办公地点分析 (20) 4.9搜索引擎喜好分析 (20) 4.10浏览器使用情况分析 (21) 4.11终端设备使用情况分析 (22) 4.12其他偏好分析 (23) 结语 (24)

前言 《中国建设行业数据分析报告》由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造价通独家撰写发布。报告以行业用户为研究对象,基于造价通和网材供应商的平台数据,对行业环境、行业用户、行业运行数据、用户行为和发展趋势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及市场行情,帮助行业企业更好地洞悉市场机会。 本次分析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造价通平台,另有国家统计局、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权威合作网站做数据补充。 注:下文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华东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7大省市;华北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北4大省市;华中包括河南、湖北、湖南3大省;华南包括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3大省;西南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5大省市;西北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6大省;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大省。

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1-11-1 9:50:04国家旅游局政法司 2010年, 我国旅游业明显复苏,全年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恢复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加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5.5%;国内旅游人数21.03亿人次,收入12579.7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3.5%;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5738.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7%。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376.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其中:外国人2612.69万人次,增长19.1%;香港同胞7932.19万人次,增长2.6%;澳门同胞2317.29万人次,增长2.0%;台湾同胞514.06万人次,增长14.6%。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56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其中:外国人2127.64万人次,增长20.2%;香港同胞2609.45万人次,增长2.3%;澳门同胞392.89万人次,增长2.1%;台湾同胞436.47万人次,增长13.9%。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5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1.0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城镇居民10.65亿人次,农村居民10.38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12579.7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9403.81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3175.96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98.2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83.0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306.0元。——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3.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2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中国建筑行业施工的现状与未来前景.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修改稿 题目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姓名王宁教育层次本科学号1237001267339省级电大山东电大专业土木工程市级电大淄博电大指导教师耿佃宏教学点桓台电大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造价概述 1.1工程造价的含义 1.2工程造价控制内涵 1.3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2项目投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2.1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2.2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2.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3.1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3.2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4.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4.1成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强化系统管理 4.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1建筑业发展格局和现状 经过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未来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将是使这一格局固定化。这一过程中,各类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的差异性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各自业务范围的边界轮廓将逐步明显,尤其在东部建筑业发达地区,各类企业的市场分工将逐步明确,企业间等级区分分明。这一格局一旦形成,各类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将随之确定,等级间相互难以跨越。 ?大型民营企业将加速推进多元化经营方式,以经营和股份结构调整为核心,非建筑业产值将在企业经营中逐步占有主要地位;中小型民营企业仍将以延续目前的经营方式为主,力争扩大产值规模并获得更高一级别的资质,同时聚焦专业

细分化以求占有局部的优势;大型国有企业仍将维持目前的发展方向,以建筑业为基本发展领域,进一步巩固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垄断地位,朝更加专业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而以地方国有为主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其经营方式将不得不向民营建筑企业经营方式靠拢。 1.1数字分析建筑行业的聚集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据专家预测,截至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有望超过官方制定的7.5%的目标。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具体说来,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十一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铁路部门计划续转和新安排建设项目达200多个,其中客运专线项目28个,建设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铁路建设已经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21.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613.64亿元,同比增长2倍。可以预见,我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随着铁路投资的放开,以及参与铁路建设项目资质限制的松动,铁路建设市场将成为建筑企业另一个充满机遇的细分行业市场。 按照交通部已经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约有14个大城市上报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拟规划建设55条线路,长约1500公里,总投资5000亿元。在“十一五”规划中,未来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km,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建设,一直保持着一个较快的发展趋势。今年,各地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港口建设相继开工,

2016年-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完整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建筑业基本情况 (1) 第一节建筑业的定义及分类 (1) 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2) 一、产品结构 (2) 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 (2) 第三节行业地位及重要性 (2) 第二章 2011年建筑业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4) 第一节 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 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4) 二、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10) 第二节 2011年建筑业政策环境分析 (11) 一、主要政策汇总 (11) 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绿色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方向 (12) 三、产业政策发展趋势:优化结构,加强信息化,推进绿色化,实现安全化15 第三节 2011年建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 第四节 2011年建筑行业技术水平及工艺流程 (16) 一、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 (16) 二、行业生产工艺技术 (17)

三、2011年行业劳动生产率:平稳提高 (18) 四、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注重科技创新,实现绿色节能 (20) 五、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多项成果填补我国建筑业技术空白 (21) 第三章 2011年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第一节供给分析及预测 (21) 一、供给总量分析 (21) 二、供给结构分析 (22) 三、供给预测 (25) 第二节需求分析及预测 (25) 一、需求总量分析 (25) 二、需求结构分析 (26) 三、需求预测 (28) 第三节市场分析及预测 (29) 一、建筑业供求平衡分析及预测 (29) 二、建筑业产值效率分析 (31) 第四节 2011年全球市场及我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32) 一、全球市场情况分析 (32) 二、我国建筑业海外市场分析 (34) 第五节投融资分析及预测 (35) 一、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5) 二、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37) 第六节经营情况分析及预测 (38)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3年9月) 2013-9-12 14:39:00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2012年, 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基本持平,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农村居民10.24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17678.03 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5028.19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67.9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14.50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91.00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19.00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240.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其中:外国人2719.16万人次,增长0.3%;香港同胞7871.3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2116.06万人次,下降10.7%;台湾同胞534.02万人次,增长1.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772.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其中:外国人2194.87万人次,与上年持平;香港同胞2671.00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431.57万人次,增长0.9%;台湾同胞475.04万人次,增长6.9%。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1、外国市场 2012年,我国入境外国客源市场微幅增长。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2719.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 ——亚洲市场依旧是主要客源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其中:韩国为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除美洲市场小幅下降,其他各大洲市场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情况是: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下降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2012年,外国入境过夜游客在我国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5天,比上年延长0.2天,增长2.7%;人均天花费为212.75美元, 比上年增长3.53美元,增长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