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概论教学大纲

社区概论教学大纲

社区概论教学大纲
社区概论教学大纲

社区概论

[课程简介]

《社区概论》(Community Generality)。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也是社会的基础。社区的研究成果是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并且社会学的原理也将在社区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充实。社区原理有助于社区工作者有效地协调各种力量,改善社区环境,解决社区问题,进而为促进全社会的进步提供理论和经验。包括社区的概念、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及观点、社区的基本类型;然后从社区的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把握社区的结构和变迁,最后运用社区的基本原理着重探讨三个基本的社区类型,阐述和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社区的研究方法作一介绍。

第一章社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社区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社区的概念

1.社区(Community)概念、渊源、归类

社区概念的来源首先来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他于1887年出版的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中首先提出“社区”的概念;1936年美国社会学家R.Park对社区下了定义。1930's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将社区的概念引入我国,并倡导和开展了社区研究。

现在来看,社区的概念纷繁芜杂,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如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认为社区是具有一定社会特征的特殊群体;从社会系统来研究认为社区是构成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地理区划和聚落来研究认为是一种聚落形态;从社会过程来研究认为社区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研究认为社区是具体的行政管理单元等等。1981年杨庆昆教授发现社区的概念共有140余种。

综观这些概念,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社区的构成要素,即人口(Population)、区位(Human ecology)、结构(Structure)和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社区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地位。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现代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抽取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意义,从形式上考察社会的各种关系如冲突、竞争、协调等,即形式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或纯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另一条研究途径是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即深入到一个具体的特定的地域社会内并对其结构性质进行深度的解构,即是社区研究。任何理论的产生及其应用,无不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来的,这从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因此,社区研究是将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或社区分析。

但社区研究并不是社会学研究的全部。从社会学的整体来看,其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社区和社会,也即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社区研究处于中观层次。

社区与社会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可被看作是地区社会。但从社区概念的内含看,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纷繁复杂,不强调“共同”,社区十分强调共同的亚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

(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社区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有机结合。即为社区中人群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也提供了地理的活动区域。

(3)社区间的关系比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更紧密。

(4)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的专门化的特征。如城市社区通常是社会中的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它向社会提供大量工业产品。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一种甚至几种相互交织的的社区中。3.现阶段社区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社区的本质是什么?社区文化或社区精神

(2)我国社区的特点及其动态演变:解放前、解放后、改革开放以来、现阶段的社区自治等

(3)社区的应用研究:社区及其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社区内部诸要素的关系、社区组织、社区规划、社区发展等。

二.社区的要素: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

1、地域要素: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区域的大小或边界,社区的界限可大可小,但要根据研究的性质来确定

2、人口要素:人口是构成社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社区的人口可从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来进行探析。

3、人文生态要素(区位)(Human Ecology):主要是指社区的组成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合作、竞争、同化、冲突等。社会生态,也有“人文区位”的提法,但请注意与Location的区别。

4.结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社会关系

4、社会文化要素:社区成员的心理归属感。社区文化是社区的核心内容,不同的社区其文化核心不同,且其文化表现也有所差异。

三.社区的聚合

1、人际互动:社区内人际互动的频次越高,强度越大,社区的聚合程度则越强

2、结构特征: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工程度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越高,社区的聚合程度越强

3、心理特征:社区成员的心理归属感越强,社区的聚合程度越高,社区成员的心理归属和心理认同包

括了社区成员的自我认同与其它成员对己的社会认同。

比如,北京“浙江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所表现出的性质充分体现了这3个方面的聚合特征。四.社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研究角度,社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执行的功能:初级社区、次级社区和高级社区

社区的性质:旅游社区、交通社区、文化社区等

农村-都市连续统: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含边缘社区)

第二节社区研究的发展

一、社区研究的发展阶段

社区研究的起源及研究阶段,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erdinand Townies的Community and Society

标志着社区理论的诞生。社区研究的过程经历了起源、反复、兴盛等发展阶段。

兴起:1887年F·丹尼斯(Ferdinand Tonnies)出版《共同体和社会》,标志社区研究的开始。在此著作中,其比较了共同体和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不同。(共同体中合作中有分离,但主要是合作;社会中分离中有合作,但主要是分离)

早期的社区研究主要关注于城市的贫民生活、生存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突出揭露大城市生活的丑恶面。如亨利·梅休(Henry Mayhew)的《伦敦劳动者和伦敦贫民》(描述研究),芝加哥学派Robert E Park的《城市研究》(分析研究)(1915年),Robert and Helen Lynd的《中镇:当代美国文化研究》(综合研究)(1929年)

兴盛:1950's,社区研究在美国达到兴盛,出现或发展出了芝加哥学派、社区权力研究等若干流派或学派;

衰落和复兴:1950~1960's,传统的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受到挑战,大众传媒的发达、地域概念的弱化、流动的频繁、公共教育的普及等,重点放在社会;19世纪70年代后,通过对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多元论和精英论),社区研究重新繁荣。

二、社区研究的类型及流派

1.芝加哥学派: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R.E.Park为代表,借用生物学上的生态系统原理来研究社区,强调人文生态。

2.Robber and Helen Lynda对社区的综合研究:夫妇二人对美国Middle Town长达20余年的深入参与研究,利用观察法、档案分析法和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剖析了中镇的社会、文化、生活、政治等诸多方面,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

3.Floyd Hunter等对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涌现出精英论和多元论等观点。

三、我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及当前研究现状

1.发展历程

(1)30年代由吴文藻先生引进,解放前曾在各地大力发展,主要关注农村社区,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梁漱冥的乡村建设运动等;

(2)解放后,曾一度衰落,甚至被禁止,

(3)80年代开始关注农村和乡镇的城镇化发展,1986年国家民政部建议重新开展社区服务和建设,并开办了一些培训班;

(4)2000年11月,23号文件颁布,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建设

2.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以及社区研究现状

(1)社区的涵义发生改变:从一种空间社会演变为一级行政管理机构

(2)实践超越理论:理论在面对现实的诸多矛盾时,稍显滞后

(3)行政干预为主:以政府为主导,行政干预为手段,社区的自治与社区参与的程度低。

(4)城市社区建设力度超越农村:社区建设更多地偏向的城市,而对农村、及集镇薄弱

(5)缺乏统一和规范: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设和管理的模式

第三节社区有关理论

一、社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研究

1.社区失落论

代表人物:齐美尔(Simmel,1903,城市与精神生活,农村与城市对人产生影响的差异性,金钱是最具效率的媒介)、沃思(Louis Wirth, 1938,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基本属于芝加哥学派

观点:将城市与农村对比,认为城市具有异质性,具备多人口、高密度、异质性的特点,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媒介为金钱,猜疑多于信任。

2.社区继存论

代表人物:O.刘易斯(Oscar Lewis,1952年,未崩溃的城市化:对移民的研究,尤其是移入城市的移民,)、H..甘斯(Herbert Gans,城市村民,1962年)

观点:沃思所认为的城市的人际交往并非是由于其特征(城市还是乡村)所引起的,而是由其它原因。有些移民虽居住城市多年,但仍保留其特征,其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乃至价值判断都仍然保留,城市人也仅仅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如唐人街、“日本城”、“小意大利”等;

另外,根据其它学者的研究,认为美国城市中有五种居民(社会分层):A. “四海为家”者(Cosmopolitan)、B. “单身者或无子女家庭”(Unmarried or childless)、C. “少数民族村民”(Ethnic Villagers)、D. “受剥夺者”(Deprived)、E.“堕入陷井者或地位下降者”(Trapped and downwardly)。

3.社区解放论

代表人物:费舍尔(Claude S.Fischer,社会网络与场所: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韦尔曼和雷顿(B. Wellman and B. Leighton)20世纪70年代提出。

城市与农村人际关系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高度密集、高度异质性所带来的,而是由于不同的交往圈子存在着“临界数”。少数人→移入城市→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群体的整合与摩擦→形成亚文化。建议打破邻里,解放社区

主要观点:利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分析

A)社会网络概念描述的是人际交往得以形成的关系网,网中的节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

B)社会网络不仅包括人际之间的直接交往,也包括间接交往;

C)社会网络无法确定边界;D)社会网络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网络的分析特征有两种:

A互动性特征(多重性、互动的频次与程度、关系的交易内容、交换物的指向性);

B结构性特征(规模或大小、密度、同质性、中心度)

二、社区权力研究

1.社会精英论

主要代表人物:F.亨特(Floyd Hunter)(1953,基于对亚特兰大的研究,社区权力结构:决策者研究)通过与居民交谈和其它一些调查,开出175人大名单→地方政治熟悉的专家筛选,确定了40人的名单→对40人进行访谈,得出12人的名单,但没有一个是政府官员。权利精英,幕后操纵。

主要观点:

A)上层少数人构成单一的“权力精英”,社区权利梯度的顶层是哪些经济界和商界的精英;B)该“权力精英”阶层统治地方社区的生活;C)政治与民间领导人是该阶层的执行者;D)该阶层与下层人民存在社会冲突;E)民主在地方层次上是无效的,但地方精英与国家精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论:技术缺乏科学依据,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预设了发现和结论

2.多元政治论

主要代表人物:R.A.达尔(R.A.dahl,1961,美国纽黑文市,谁统治:美国城市中的民主和权力),采用了观察决策过程的方式,客观记录代替主观评价;主要观察公共教育、政治使命以及城市革新主要观点:权力不仅仅是声望,还要有行动的权力,应当用“决策法”来考察谁在重大的城市决策上参与实际决策。

评论:公共管理的决策方式是不同的,同时注重观察已公开的行为

社区权利结构

权利项目隐蔽精英式合法多元式

合法性不任公职,不属于任何协会有公职或属于某一协会

可见性不为公众所熟悉多为社区居民所熟悉

决策范围广泛参与决策事宜仅参加社区公共政策

团体关系形成一个团体而非独立行动代表社区各种不同的团体利益

三、区位学理论

人文区位论(Human Ecology)与自然区位论(Location)的联系

城市区位论(W.Christaller的Central Place Theory)、工业区位论(Max Weber的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Thunen Cycle),古典区位论、社会文化区位论、新正统区位论(Duncan)等理论。

四、社会行动理论

(1)社会行动理论注重分析社区的领导层、决策过程、社会参与等问题及其与社区变迁的关系。其中心观点是:社区行动具有社会关联性,社区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复合体,社区中的社会行动与区外的社会行动相关联,区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也是相关联的。

(2)社区行动的类型:

突发性的社区行动:突然爆发,基本无组织

习惯性的社区行动:例行的、正常性的社区事件

创始性的社区行动:有计划发展的,一般比较复杂

(3)社区领导者的类型:非正式领袖、制度性的领袖、权利精英

五、类型学理论

类型学理论最典型的特点:两分法、抽象性,

古典类型学、新类型学的时代背景、观点及代表人物。

1.社区的概念及组成要素.

2.社区有哪些基本特征?

3.社区研究有哪些主要流派?简述他们的主要观点。

4.社区研究有哪些主要理论?试用有关理论来讨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区的静态系统

第一节社区的生态系统

一、自然环境与社区

自然环境是影响社区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因素。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促进社区的发展,不利的环境会阻碍甚至阻止社区的发展。

(一)地理环境与社区

包括地理位置(空间区位)、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与社区的关系,影响到社区的形成、形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资源与社区

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对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影响到社区的性质。

人文资源如政治、经济、历史等对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二、社区的生态系统

社区发展要注重社区的生态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社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社会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如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组织,组织之间的设置、职能构建、协调等。

第二节社区的人口

一.人口是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人口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没有人口也就无所谓社区。

1.人口的概念:人口是生活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1)五个“一定”:一定地域、一定时间、一定社会方式,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

(2)人口是个群体概念:单个人不能称为人口

(3)人口系统:人口的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4)人口要素:数量、质量、结构、分布

(5)人口变动:社会变动、机械变动和自然变动

2.现代社区人口研究的主要内容:人口要素在社区中的特征、变化及与外部关系

(1)人口结构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2)社区人口的变迁;(3)社区诸组成单元对社区人口发展的影响;(4)社区人口管理;(5)社区人口的比较研究等。

二.影响社区的人口要素

1.人口的数量:出生、死亡、迁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高高低

传统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2.人口的质量: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人口的结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4.人口的分布:静态的和动态的

三.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

1.中观人口理论:人口、社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我国人口政策在社区中的施行

(1)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

解放后至2000年,我国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先后经历了三次高潮、三个台阶(如图)。

第一次出生高峰发生于1950~1957年之间,为恢复性增长时期。这段时期中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0‰以上,平均出生率高达35.56‰。这种高出生率主要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而引起的。这段时期总和生育率的平均值高达6.06,约有94%的妇女生育3个孩子,近半数的妇女生育6个孩子。尽管这个阶段的人口基数比现在的小,但平均每年出生的人数约为2088.5万人,与1980年以来的出生人数基本相当。纵观这段时期的出生率,可以发现,经过1950~1954年的持续高峰以后,1955、1956和1957年的出生率以恢复到了解放以前的水平。这更说明,这段时期的出生高峰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高出生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延续,同时,从1950年到1954年的出生高峰则是战后的生育补偿。

第二次出生高峰是从1962~1971年,中国人口由补偿性增长到盲目性增长。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62年12月18日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但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出生高峰仍于1962~1971年到来,而且持续时间长达10年。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从本质上来看,这次出生高峰既是一次出生高峰,也是一次生育高峰,而且它是第一次出生高峰的延续,因为在1958~1961年三年中,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并不是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引起的生育率的下降或者是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同时,我们可以从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发展历程图中看到,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于1963年达到我国后半个世纪的最高点,当年的总和生育率高达7.502,而出生率则高达43.47%,其中最主要的一个

原因是,许多夫妇在三年自然

灾害中推迟了生育,待1962

年社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

后,再进行生育;而1962年

生育政策只能在1963年的出

生率和生育率中 表现出来。

其后,全国人口的生育水平则

仍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平均达

6.07。尽管出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0年的平均水平高达32.32‰,而且每年的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已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只不过下降的幅度较小而已。这段时期中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数高达2795.2万人,比第一次出生高峰时的平均数高出了700多万。通过前两次出生高峰,我国总人口迅猛增加,到1971年底时,已达85229万人。第二次出生高峰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此后的人口发展,乃至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自从1972年我国实施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与生育率迅速下降。但在1981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历程-1001020304050年份

变化率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年到1990年的十年时间中,我国人口的出生水平仍相对高于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以来的出生水平,几乎每年的出生率都在20‰以上,人们习惯上将这段时期称为第三次出生高峰。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次出生高峰不论是出生率,还是生育率的平均值和峰值,都不如前两次。这段时期出生率的平均值仅为21.34‰,比第二次出生高峰的平均值下降了34%;而这段时期中的最高值是1987年的23.33‰,仅约相当于1963年的一半左右。如果比较前后三次出生高峰中的生育率,可以发现,第三次出生高峰中生育率的平均值仅为2.432,相当于第二次出生高峰中生育率平均值(6.07)的1/3。因此,这次出生高峰并不是由于妇女的生育率高引起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即育龄妇女,特别是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到第三次出生高峰结束时,中国人口增长又上了一个台阶,达到11.4亿人。

(2)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3)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3.我国人口控制与社区协调发展

(1)由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区成员大致相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生育水平;

(2)社区成员的共同利益制约着社区成员的非正常增长;

(3)社区为国家与家庭的纽带;

(4)社区生育文化影响社区成员的生育水平

第三节社区的组织

一、社区组织的涵义

1.组织:是指为了一定目的而组成的持续的、固定的人群关系。(复习:组织的类型、特征等)2.社区组织的涵义:为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和解决社区内存在的问题,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质量而建立的组织。

3.社区组织的作用

(1)把社区成员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实现个人不能达到或实现的整体功能;

(2)组织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形式;由“单位人”向“社会人”

(3)组织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社区组织的类型

1.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形式;具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沟通渠道;组织成员的互动形式是正式而片面的;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等也较明确。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等

2.非正式组织:组织的形式比较自然,规模较小;组织规范比较松弛,弹性管理;成员之间关系较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较强。

3.地下组织:组织规模较小,形式严密;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格的组织等级体系和严格的沟通渠道;组织成员的互动形式片面而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认同感较差;

4.科层化与扁平化

三、社区组织的管理

社区组织的管理过程:决策、沟通和控制

四、社区组织体系

1.社区组织体系的涵义:是指社区里存在的各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系。

2.体系结构:纵向垂直结构和横向网络结构

3.社区组织的管理方式:条块结合

4.我国现代社区组织管理当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的矛盾与弊端。

第四节社区的文化

一、社区文化的涵义:

文化的涵义:文化是人们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文明同义。

社区文化的涵义:某一社区居民在人与人的互动中,人群结合以及分化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包括:物质文化,象征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表现

语言、音乐、规范(习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文化在不同社区的表现及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三、社区文化的变迁:社区文化变迁的方式及过程。

四、社区文化的功能: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认同功能、社区的凝聚与延续功能。

1.自然环境对社区有什么影响?

2.社区组织在社区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功能?

3.试述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章社区的动态系统

第一节社区动态系统的基础:社区中的互动过程

一、互动过程

R.park及芝加哥学派,借用生态学理论研究社区内的居民互动。

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

社区中互动形式及内容。

二、互动的形式

社区中互动的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它们的涵义、类型、特点及在社区互动过程中的功能。

1.合作: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共同努力实现他们的相关目标的过程。目标的相关性是合作的前提,而且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

合作类型

社区越复杂,合作的形式越复杂。合作是社区互动的基础。

2.竞争:是参与者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以及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而进行的争夺活动。竞争与合作难以分离。

(1)竞争的特点:理性,有限性。

(2)竞争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加速要素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消极的影响:形成博弈;产生两极分化;引发冲突。

3.冲突:是参与的一方蓄意地损害和毁灭另一方的行为。冲突的目的和情感性较强。

(1)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冲突

竞争 双方必须有直接的接触

不一定 双方抱有敌对情绪

不一定 故意损害对方的行为

不一定 表现为目标、利益与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不一定 以一方压倒另一方为结果

不一定

(2)冲突的原因:经济上的利益纷争;权力上的分配;文化上的。

(3)社区冲突的特点:累积性、非理性、潜在的毁灭性。

(4)增强或削弱冲突的控制变量:认同、社区的密度、参与者在社区中的分布(社会分层)、组织成员

的团结程度。

(5)冲突的后果

消极:破坏原有的社区秩序;影响社区的稳定

积极:增进团结;促进社区进步;引发社区的结构重构。

4.协调:中止和防止冲突的方式。协调是脆弱的。

协调的形式:休战、妥协、容忍、调解、越级仲裁

5.同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的过程。

同化过程的特点:(1)双方同时进行的过程;(2)发生于持续的互动过程中;

(3)同化是不完全的; (4)同化的过程是不平坦的;

同化的功能:发展和自我保护

三、社区的整合与分化

1.社区的整合

(1)含义:指社区内所有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并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阻碍,而对社区有所贡献。

(2)整合的类型:文化的整合、规范的整合、参与的整合、功能上的相互依赖。 类型 合作的参与者 目标 参与者的关系 合作的利益

例子 1 两个以上的个人 共同的 稳固的 共同的 体育比赛中的队员之间

2 两个以上的个人 互补的 共生的 个人的 体育比赛中主办方与参赛方之间

3 两个以上的个人 对抗的 协调的 个人的 市场中的竞争个体

4 团体或组织 共同的 稳固的 共同的 体育比赛中的队员之间

5 团体或组织 互补的 共生的 个别的 体育比赛中主办方与赞助商之间

6 团体或组织 对抗的 协调的 个别的 市场中的竞争商家

2.社区的分化

(1)社区分化的含义:是一个社区单位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单位的过程。

(2)社区分化的特点:

分化是社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主要原动力;分化可能出现于社区的结构和文化;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分化可提供我们研究各类社区的结构类型和结构阶段;分化是有益的过程;分化产生于社区的内部。

3.社区的互动、整合、分化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互动→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维持社区整合→互动→社区分化→社区发展

第二节社区的变迁

一、社区变迁的内容

1.社区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

2.职业结构的变迁

3.社区组织的变迁

4.社区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

二、社区变迁的一般性质

1.社区变迁的时间性:长期变迁、循环变迁、短期变迁(突变)

2.社区变迁的范围:超社区的变迁、全社区的变迁、社区局部的变迁

3.社区变迁的方向性:进步的变迁、退步的变迁;

社区中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增加;社区中的价值体系发生变化,世俗性和功利性更强;社区的异质性增强;社区的科学性增强;社区的成员关系变为次级关系。

三、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 1.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2.自然环境;3.人口对社区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理论模式

1.系统模式(System Model)

2.均衡发展模式(Balanced Development Model):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3.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ving Model)

确立问题的性质→建立与问题有关的处理结构→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和方案→挑选和实施最佳方案→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社区发展原则

1.民主原则:2.解决问题原则:3.自力更生原则:应充分运用社区内部所提供的资源;应充分依靠社区内部具有发展设计的人才;应努力激发社区成员发展的需求。

4.全体参与原则: 5.自下而上的原则;6.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原则

三、社区发展过程

发现社区问题和需求;制定社区发展规划;

1.社区互动有哪些形式?

2.社区整合与社区分化有什么特征?试述社区互动、社区整合、社区分化之间的关系。

3.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就自己熟悉的社区作一次小型调查,分析该社区的变迁。

5.举例说明现代文明对传统社区变迁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农村社区

第一节农村社区研究的发展

一、西方农村社区的研究

1.西方农村社区研究的产生及原因

(1)工业文明的冲击: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社会问题;

(2)学科分化:部门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2.农村社区研究的典型代表:起源于美国

1894年,C.R.Hendeson 在芝加哥大学的讲授课程“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此后芝加哥大学将“乡村社区”作为常设课程;

1915年,威斯康辛大学的Charles T.Galpin发表“一个农村社区的社会解剖”(系统科学地社会学研究)1935年,《农村社会学》创刊

1971年,法国Henry Mendras(孟德拉斯)主编《法国农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已发生变革

二、我国农村社区研究的开端与发展

1.解放前:注重农村社会的实地调查

2.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注重农村城市化的研究

3.现在:注重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研究

第二节农村社区的特征与分类

一、农村社区的涵义

1.人文生态学定义:人口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的社区

2.行业划分:农业生产

3.社会文化方面的定义:初级的社会群体、传统的文化、变迁的惰性等。

二、农村社区的特征

1.地域或地缘关系:限定在一定规模或空间的范围内

2.人口特征:人口密度低、职业单一、流动率小

3.经济特征:以第一产业为主

4.文化特征:以家庭为中心,经验主义为指导

5.心理特征:保守地方观念浓重

三、农村社区的类型

按职能划分:农村、牧村、渔村、山村;按行政管理划分:行政村、自然村、中心村;按形态划分:集村、散村;按规模划分:大、中、小;按社区发展水平划分:初级社区、次级社区;非农业社区;

按聚落形态分:团块状、条带状、环状等

【专题讨论】“农村的空间布局与农村社会的发展”:区域空间与社区空间

第三节农村社区的环境与人口

一、农村社区的环境

1.农村社区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地、区位)

2.人文环境(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产业结构、经济技术条件、社会体制等

政治;政治环境、行政管理体制、重大的政治事件等

文化:特质、文化环境、文化传播等

二、农村社区的人口农村社区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流动

【专题讨论】“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障专题”

三、安徽省农村社区的人口与环境

1.安徽省三大流域、五大地形区的农村社区人口分布

2.安徽省农村社区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3.安徽省农村社区的人口构成(自然构成、社会构成)

4.安徽省农村社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匹配

第四节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与文化结构

一、农村社区中的初级社会群体

1.农村社区的家庭

(1)功能:经济、人口再生产、教育、宗教等功能

(2)结构特征:家庭规模、代际结构

【专题讨论】“现代家庭关系”:中国的传统农村社会到底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以“家庭”为中心?

2.邻里

(1)特征:地域、社会、心理、规模与结构等特征

(2)功能:生产互助、生活服务、社会整合

【专题讨论】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邻里关系变迁

二、农村社区的组织

1.农村社区的组织类型(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事业组织、社团组织)

2.组织特征:职能的综合

三、农村社区的社会阶层

1.农村社区社会阶层的分化

2.农民阶层

3.兼业阶层

4.工人阶层

5.农民企业家

6.职员和专业人士

7.权力阶层

【专题讨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

四、农村中的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特征:

(1)初级群体关系,直接、全面、面对面;(2)深入,少拘束;(3)自我的需要的直接满足为首要

2.社会交往的本质:血缘或地缘关系为纽带

(1)社会活动的范围有限;(2)社会关系网络较简单;(3)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

3.社会交往的功能:(1)维持人际关系,促进社区控制;(2)娱乐功能;(3)成员的社会化;(4)社会福利;(5)信息传递

五、农村社区的文化

1.农村社区文化的特征:

(1)建立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为主,社会变迁惰性;

(2)建立于家族关系基础之上

(3)以孝悌和勤俭为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

(4)以舆论和情感为主要的控制手段

2.城乡文化的比较

城乡文化的比较

比较项目农村城市

文化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工商经济

社会结构背景血缘宗法社会组织

文化发展影响相对封闭相对开放

文化的传播手段和媒介人际交往现代传媒工具

第五节农村社会问题讨论

一、农村社会问题类型(按表现、性质、成因等划分):

1、历史性问题:如人口问题、农村的迷信问题等

2、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干群关系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等

3、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吸毒、青少年犯罪等。

二、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1、明显的地域性;

2、较强的历史延续性;

3、发展过程明显的渐进性;

4、社会问题复杂的关联性;

三、主要社会问题

(一)农村贫困问题

1、贫困的概念:经济学的解释,社会学的解释

2、中国农村贫困现状

3、致贫原因分析:(1)发展的自然、人文基础欠缺;(2)观念的落后,急功近利;(3)发展的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畅;(4)社会整合的程度低,自组织能力不足;(5)农村居民家庭的意外;(6)其它

4、对策:

(二)人口问题

1、人口现状

2、人口质量问题

3、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

4、人口老龄化问题

5、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三)失地农民问题

1、现状:非市场化,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2、成因:权属模糊,政府缺位或越位,土地流转的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完善等

讨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发展

1.农村社区的的涵义、特征及类型。

2.农村社区组织有哪些类型?它们在农村社区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功能?

3.与城市社区比较,农村社区的文化有什么差异?

4.调查一个村落,分析其变迁过程。

第五章集镇社区

第一节集镇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一、集镇社区的概念与类型

1.集镇(Rurban)社区的概念:rural+urban

费孝通先生认为:“集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高一层的社会实体。这种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小城镇,大问题》)

2.集镇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的地位

3.集镇类型:

地理位置:沿海集镇、内地集镇、边远集镇

行政级别和规模:区级镇(县镇)、乡级镇、村镇

城镇体系中的地位:I级镇(县域中心)、II级镇(建制镇)、III级镇

功能:行政镇、商业镇、工矿镇、交通镇、旅游镇、卫星镇等

二、我国集镇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从地点适中、交通便利的农村发展起来;从集市发展起来;路边店发展起来

2.发展:(安徽省中心镇发展)

三、我国集镇研究状况

1.集镇社区的归属研究 2.集镇发展的规律性研究3.集镇功能的研究 4.集镇规划和建设等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集镇社区的结构

一、集镇社区的人口

1.人口数量:集镇社区的人口数量分布不均,一般变化较大,从几百人到上万人不等。

2.人口构成(1)来源:本地土生土长、周围地区迁移户、外来务工经商者等;

(2)城乡构成:各占一定比例;

(3)年龄和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偏轻,性别比偏高

3.人口素质:集镇一般拥有小学、中学等文化教育设施,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文化素质相对于农村来说较高。

4.人口异质性:(1)不同来源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文化;(2)集镇社区职业构成的多样化;

5.兼业者:两栖型人口记录了中国农民走向城市的历程

二、集镇经济――混合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1.集镇的工业:多形式、多层次、多种所有制

(1)劳动密集,资金少与剩余劳动力多的共同作用;

(2)地方性:因地制宜;

(3)双重性:亦工亦农;

(4)灵活性:船小好调头,规模小、自主性强、设备简单。

2.商品流通:区域商业中心

多种所有制并存,商品流通的周期性,商业中心的发展

3.服务业:“自我服务”的社会化,多种形式

(1)区域性;(2)集中性和分散性;(3)时差性

三、集镇的群体和组织

1.家庭与邻里

(1)家庭规模(2)半边户: A形式:(1)户口类型;(2)工作地点;(3)城乡半边、镇乡半边

B特点:(1)成员流动性大;(2)劳动力多;(3)工作类型多(3)邻里关系

2.组织类型、特征

四、集镇社区的文化――双重性

1.价值体系:感性与理性并存,当二者发生碰撞和冲突时,理性的力量就会弱于或让位于感性力量2.文化内容:现代与传统并存,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

3.社会心理:开放性与保守性兼容

五、集镇社区的区位结构

1.自然的生态结构

2.内部的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的综合性;空间结构的紧凑性(一个中心)

第三节集镇社区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1.传导: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2.吸纳:人口城镇化,节流闸、调节器

3.均衡:缩小城乡差别

4.辐射;以工补农,稳定农业;农产品商业化

二、政治与行政功能

1.传达、贯彻中央政令2.规划、管理和协调辖区的经济社会活动3.指导和支持基层自治

三、社会文化功能

1.提高农村的文化科技水平 2.农村人才的培训中心 3.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

第四节集镇的现状与展望

一、世界各国集镇概况

农村城市化-都市化村庄-逆城市化-中小城镇建设

二、中国集镇发展的现状

1.城镇的数量增加 2.城镇体系的形成 3.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三、中国集镇展望 1.抑制论 2.过渡说 3.发展说 4.中国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探讨

1.集镇社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2.集镇社区有什么功能?

3.集镇社区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结合我国集镇社区的发展实际,探讨集镇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城市社区

第一节城市社区的发展与研究

一、城市社区的兴起与发展

“城”与“市”的产生;城市因防御、交换、地理位置、政治、交通、文化等原因的兴起;我国城市起源与发展

二、城市社区的概念和类型

城市社区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划分(人口与面积、行政级别、功能、发展历程)

三、城市社区的研究

第二节城市区位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地质条件、水、矿产等

二、城市区位的理论模式

1.E·W·Bargess:同心圆假说

2.H·Hoyt:扇形模式

3.C·D·Harris and E·L·Ullman:多核心理论

三、决定城市区位的变量

城市社会的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四、市民的感知空间与城市区位

1.感知空间的涵义(Keuim·Lynch):市民对城市空间布局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城市区委结构的构想。2.感知空间的应用

(1)市民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感的反映

(2)合理的城市布局能够提高市民感知的潜在深度与强度

(3)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城市社区的社会学性质

一、城市社区的人口分布特征:“三高”

1.高密度;数量大、面积有限

2.高异质性;主要由于人口数量大、移民比重大、社会分工细密所造成

3.高流动性:体现为空间位置的流动及职业流动

二、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特质

1.家庭:规模及家庭成员的关系 2.邻里:邻里关系

三、城市社区的组织特质

1.城市社区组织的类型 2.特征 3.功能

四、城市社区文化

1.都市文化的特征(理性化、世俗化、功利主义)

2.都市人格(容忍、非个性化、匿名性、非情感主义)

第四节城市社会问题与社区的发展

一、城市社会问题

1.犯罪问题 2.交通问题 3.住宅问题 4.就业问题 5.环境问题

二、城市社区的发展

1.城市规划 2.“田园城市”(E.Howard) 3.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

第五节流动人口聚居区

一、流动人口聚居区产生的背景

1.农村劳动力的剩余 2.户籍制度的放松 3.城市建设的吸引 4.相关政策的作用

二、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特征

1.经济特征:经济构成、收入、消费、服务等

2.社会特征:人际交往、社会联系、社会服务等

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

1.区位条件 2.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 3.聚居区的外部效应 4.经济利益驱动

四、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管理

1.存在的问题

2.对策与建议

3.相关理论的探讨

1.城市的本质是什么?

2.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划应依据什么原则?

3.如何正确地看待城市的社会问题?

4.就你所熟悉的城市,分析该城市未来的发展态势及方向。

第七章城市社区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概述

一、社区建设的含义和意义

1.社区建设的含义: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将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2.社区建设的意义:

(1)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不相配套,尤其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大力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十分紧迫。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2)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呈现出扎实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面貌明显改观,社区风气逐步好转,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数量不断增多,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3)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还不太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种问题,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力不从心,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辖范围过小、人员老化、工作条件差等问题。推进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3.社区建设目标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1、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背景

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1986年,为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政部首先倡导社区服务,旨在城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主的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从此之后,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为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其他社区工作,如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也迅速开展起来。社区服务的概念已经包容不了全方位的社区工作,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基层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1996年江总书记提出大力加强社区建设之后,青岛、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行动,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积累了初步的社区建设经验。各地党委、政府开始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1998年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进程中,“一手抓实验(示范),一手抓研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

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4、掌握空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 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 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 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 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整理

法概复习 一、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得具有普遍效力得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就是调整人们得行为或社会关系得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得评价,具有国家得意志性。三、法就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得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就是由一定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得。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与义务就是法得最核心得内容与要素,就是贯穿于法得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与法得运动过程得法律现象,就是法最基本得范畴。权利与义务代表了不同得法律精神。 权利得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得权力与利益; ②就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得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得许可与保障手段。 权利得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得认可与保障;②权利得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就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得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就是基础,请求权就是实体内容,诉权就是保障手段。 义务得概念:①它就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得尺度或范围;②它就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得法律约束;③它就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得必要性。 权利与义务得关系:(1)结构上得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就是主动得,一个就是受动得。(2)数量上得等值关系,一个社会得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总就是相等得。(3)功能上得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得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与权利得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得主次关系,权利与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就是变化着得。 三、法律关系 概念:就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得过程中所形成得人们之间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就是一种合法得关系;(2)法律关系就是体现意志性得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得意志。(3)法律关系就是具体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得构成:(1)主体,即权利得享有者与义务得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与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得具体得权利与义务。法律上得规定只就是“应有得”、“一般性”得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得“实有得”、“个别化”得权利与义务。(3)客体,就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所指向得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就是指人们对自己得违法行为所应承担得带有强制性得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 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就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与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得国家根本法。(p,25) 特征:1)宪法就是国家得根本法;2)宪法就是公民权利得保障书;3)宪法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得集中表现;4)宪法就是民主事实法律化得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得人身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进行得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得人所采取得必要得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5)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

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课程 教 学 大 纲 授课人:鞠金伟

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 学时:36 学分:10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是空中乘务专业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任务: 本门课程以教育部关于空中乘务专业的要求和中国民航总局关于空乘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为依据,遵遁权威性、系统性、适用性、实战性和前瞻性的原则编写,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形体与形象,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专业服务意识与技能以及快速、恰当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空乘职业生涯中走得更好、更远。 二、教学目标选择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客舱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客舱服务中应具备的服务常识,掌握客舱服务的基本技能。(二)能力(技能)目标 通过现场模拟,掌握客舱服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 (三)素质(态度)目标 通过掌握客舱服务的性质、意义、内容、处理原则和工作方法等,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冷静处理意外事件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道德,具备客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到培养客舱服务操作、管理人才,为旅客提供满意服务的

目的。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技能概述 2、教学要求 (1)明确客舱服务技能的概念与内涵,加深对客舱服务技能的理解,强化对现代客舱服务技能的全面认识; (2)理解客舱服务技能的要素与本质,建立客舱服务技能的完整体系; (3)掌握客舱服务技能的特点,了解客舱服务技能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养成的基本问题,建立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4)了解我国客舱服务技能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建立责任感、使命感,明确从业者的努力方向。 第二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技能要素分析与基础训练 2、教学要求 (1)明确技能要素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 (2)理解技能要素形成的基本规律; (3)通过各技能要素的状态评估,评价自己的服务技能状态,明确努力方向; (4)通过技能要素训练,使各个技能要素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提高技能素质,为全面提高服务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空中乘务的工作程序 2、教学要求

2015版概论课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2015版) 课程总学时:80学时(含实践学时32学时) 理论教学周学时数:3学时 学分:5学分 课程类型:必修 开课(系)院:全校各(系)院本、专科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政治意识和实践品格,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2.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本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全面而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使他们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领会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及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所以,教师授课时,既要达到相应的理论高度,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体验与感觉,又要善于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以收到深入浅出之妙。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属于总论,让学生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初步的 了解,认识到在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两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

法概复习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的意志性。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是贯穿于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和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是法最基本的范畴。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 权利的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②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权利的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②权利的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的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 义务的概念:①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②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③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受动的。(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总是相等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权利和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是变化着的。 三、法律关系 概念: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关系;(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的意志。(3)法律关系是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构成:(1)主体,即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的规定只是“应有的”、“一般性”的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的“实有的”、“个别化”的权利和义务。(3)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p,25)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4)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 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

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 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 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 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 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 ①法是一种行为规,具有规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一项法的规可以被反复适用;其还具有可预测性,法的这种属性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做或不做一定的行为。 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众多的行为规中,只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③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的渊源即法的表现形式17 作为行为规的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知晓、遵守,也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用以表现法的规的各种具体形式,法学上称为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法的渊源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性文件,另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 ①规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权限围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的文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或制定法。 ②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法或不成文法。判例也是一种不成文法。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某些思想家、法学家的著作或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法的渊源。 3、法系18 一般认为,凡是在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西方法学家在法系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但不少法学著作在论述法系问题时,多举英国法系、大陆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大法系。这五大法系除大陆法系和英国法系外,其余的基本上已经成为法制史上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英国法系是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效仿英国法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民航地勤服务教学大纲资料讲解

《民航地勤服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民航地勤服务 【学时学分】48学时【实验和上机学时】0学时【课程类型】系级必修课【开课模式】必修课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开课学期】2010年第2学期【授课对象】08、09法律事务(航空港方向)【考核方式】考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航空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系级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民航地勤服务的基本概念,了解所包含的各项服务内容及规范要求。掌握狭义角度的地勤服务中如售票服务、通用服务、值机服务、行李服务、安检服务、联检服务、引导服务和特殊情况服务的详细内容及相关规定。理解飞机维修工作以及相关内容。为其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地勤工作从理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 民航地勤服务概论(3学时) ①理解学习民航地勤服务的重要性; ②了解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过程、现状和挑战; ③了解民航业的行业结构; ④掌握民航地勤服务的定义,了解其基本内容。 2. 售票服务(3学时) ①订座服务的途径和要求; ②订座系统,CRS系统和ICS系统的定义和联系; ③售票服务的程序和要求; ④购票证件和客票使用的相关规定; ⑤旅客预订座位的出票时限规定; ⑥理解航班的衔接时间、座位再证明,候补购票的相关规定;

3.通用服务(6学时) ①掌握通用服务的概念; ②了解机场地面交通服务的概论及其质量标准; ③掌握候机楼问询的种类,问询服务质量标准; ④了解候机楼广播服务定义、系统组成和功能; ⑤熟练掌握标准候机楼广播用语; ⑥熟悉常见的民航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7了解候机楼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4.值机服务(3学时) ①掌握值机服务概念、值机服务柜台的种类; ②了解值机服务程序和工作流程; ③掌握办理旅客乘机手续的整个步骤及其要求; ④确定之际服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应该达到的服务质量。 5.行李服务(6学时) ①掌握行李的概念 ②熟悉关于民航行李的分类及相关规定; ③判断旅客运输的行李是否符合相关的运输规定; ④掌握行李收运的流程; ⑤初步应用相关规定解决行李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⑥了解行李赔偿的相关规定。 6.安检服务(6学时) ①掌握安检服务的定义和根本目的; ②熟悉民航安检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定》; ③熟悉有效证件的种类; ④掌握检查证件的程序和方法; ⑤掌握人身检查的要领、程序和方法; ⑥掌握物品检查的方法; ○7了解飞机与隔离区监护知识。 7、联检服务(3学时)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教育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课程编码:14201B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教育概论》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现实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作为培养人的这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教师从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公共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明确办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概论》主要有以下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和未来走向,尽力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精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气

息;把握教育学学科特点,注重教育活动及其所面对的诸种矛盾的动态统一,全面、辩证、逻辑、历史地阐述和评价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概论》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教师; 学校管理等十六个方面。 学习《教育概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办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基本能力,从而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的概念,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等内容。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编码: 3325038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本科)预修要求: 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科技、艺术、经济之大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科技的特征。 本课程将概略介绍工业设计的特征及其覆盖领域;专题介绍工业设计简史、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相关学科、工业设计与市场、工业设计与环境等课题;着重介绍工业设计的三个主要领域: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本课程力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使学生能全方位、综合性地把握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培养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将理解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工业设计,正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业以读书报告、小论文为主要形式。 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与工业设计学时:4 学时(讲课4 学时) 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的领域、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工业设计的特征、工业设计的程序;关注世界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本章讲授要点:设计的概念、领域和基本原则;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特征、程序和发展趋势。 重点: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难点: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的领域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工业设计 第二章工业设计简史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20世纪20?30年代的流 行风格;熟悉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设计风格和理念。 本章讲授要点: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 设计、后

自考法学概论重点章节资料整理

法学概论重点章节资料整理 第一章 一、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2.奴隶制的出现。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分开 5.从法律与、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三、法律的本质与特征:L 1.本质:①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志性) ②法律的社会性 ③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 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 ④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 ⑤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没找到四、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法律的渊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就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2.法律渊源的种类:制定法 判例法 习惯法 引证法 法 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法律的分类: ①按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②根据法的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③根据法的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④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⑤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为:国际法和国法 ⑥以法律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 ⑦法系 五、法律与其他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法律与社会经济基础 ①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②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法律和政治

①政策是法律的指导 ②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具体化、条文化。 3.法律和道德 ①联系:a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在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提升为法律规加以推行。 b统治阶级道德又积极替法律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②区别:a存在时间不同 b调整的围不同sdq c实施方法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e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本质、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二、1.没找到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②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产生的一般规律:彻底废除旧法律,批判继承 3.产生的特点: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主义法律转变来的,是新主义法律的继承和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2.重要特点: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3.另一重要特点: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一(也是区别于剥削阶级法律的另一重要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职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高职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三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通过学习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理论发展史、中外管理理念的比较、管理与组织设计、管理的类型与方法以及管理创新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为未来服务社会从事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的的基本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自学:从管理的作用、目的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研究方法。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课堂案例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及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及官僚制组织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几种主要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自学: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阅读:企业理论相关书籍

最新 法学概论 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P1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 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 严格区分 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 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P15:奴隶制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 2、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不平等 3、以十分残酷的惩罚措施维护奴隶主的 政治统治 4、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 最早一批奴隶制成文法: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5世纪罗马国《十二表法》;公元前3世纪印度《摩奴法典》。中国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作禹刑”“夏刑三千”殷商“汤刑”,周朝“周礼” P17:封建制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严格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 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2、公开规定封建等级特权 3、用野蛮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P19: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及特点: 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确认契约自由 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确认法制原则 P21:法律的阶级性 1、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 志性。 2、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 级的整体意志即共同意志。 3、通过法律形式获得集中表达的统治阶 级意志就是国家意志。 4、任何意志包括国家意志都表现着人的 愿望和追求,因而都具有能动的、自 由的属性。 P26: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P29: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 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其内 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 行为规范。 法律价值的特点: 1、法律的属性和功能是法律价值形成的 基础 2、人对法律的需要的法律价值形成的主 体要素 3、法律的属性和功能与人的需要的满足 之间的桥梁是实践,惟有经过实践, 法律价值才可能体现和实现。 P32:法律的各要素及内容 三要素构成: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1、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每个单一的 法定行为模式。 法律规范的结构:适用条件、行为准 则、法律后果 法律规范分类:规范本身的性质分类 (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授权性 规范) 规范所包含的行为规则的确定程序 (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准用性 规范) 2、法律原则:在一定层次的法律体系中, 对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意义且比较稳定 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分类: 以法律体系层次的级别为标准:基 本原则、具体原则 以法律原则的渊源为标准:公理性 原则、政策性原则 以涉及的内容为标准:社会原则、 专门法律原则 3、法律概念:同法律相关的各种事实加 以概括而抽象出其共同特征所形成的 具有权威性的法律用语 法律概念的功能:认知功能、构成功 能、规范功能。 P37:法律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国家的有权机关,通过法定 程序,用成文的形式(条文)表达的 规范性文件。 2、判例法:以特定的法院所作的典型或 具有新意的判决中包含的原则作为判 案依据的法律。 3、习惯法:国家认可并赋予法律效力的 习俗和惯例。 4、引证法:(法理法或法理)国家机关(主 要的司法机关)引用某些经典或法学 家的著作和言论作为处理事件或案件 的法律根据。 5、宗教法:国家宣布或承认某些宗教典 籍和教会规章具有法律效力。 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P38:法律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律的创制 方式和表现形式所作的分类。 2、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效 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 3、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内容所作 的分类。 4、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律的空间效 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 类。 5、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的主体、 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间的相互关 系。 6、公法和私法: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 的法律为公法,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 的的法律为私法。(始于罗马法学家) 7、法系:西文法学著作中一个常见的概 念。 P4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统治阶级道德之间在根本的社 会阶级属性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必然 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和互相参透的。 一方面,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 在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范提升法律规范加 以推行。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道德又各级地替法 律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其实,法律的每一项规定都渗透着统治 阶级的道德观念。 不同点: 1、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只是阶级社会 中的现象;道德则与人类社会相伴始 终。 2、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比 法律宽。 3、实施方法不同:法律借助国家强制力; 道德依靠人们内心信念。 4、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规范性文 件的形式;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 和风俗之中。 5、在一国之中,法律体系只有一个(一 元)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 P45: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需要 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的需要 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需要 P4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产生的特点:它是在 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民主 主义法律转变来的,是新民主主义法律的继 承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 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农 民阶级的联盟。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 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 特点: 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国家强制性和人民自觉遵守法律相统 一 P51共产党的政策:党组织为了完成一定历史时期 的任务而制定的活动准则。 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问题: 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 实施 2、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 手段 1)则于法律是党的政策定型化、条 文化,明确、具体地规定了人们 的权利和义务 2)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具有 普遍约速力 3)由于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 性 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区 别) 1)党的政策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 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全体人 民的体现) 2)党的政策由党组织制定;法律由 国家制定 3)党的政策一般是号召性的原则 的指导;法律的规定比较准确和 详尽。 4)党的政策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5)党的政策内容广泛,不是所有内 容都要制定成法律。 P5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法律源源不断地从社会主义 道德那里吸取内容,使之上升为法律规范; 反过来,又借助法律规范来维护和传播社会 义道德。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 调整的连范围和实施的手段等方面有很大 的区别,因此二者又不能互相代替。 P54:规律:(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和必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