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地质学实习实验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习实验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习实验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习实验大纲

遥感地质学实验大纲初稿

实习一:遥感图像类型、相关描述信息及遥感仪器

1. 实习目的:

(1)了解遥感图像的主要类型,介绍各种类型图像特点及用途。

(2)熟悉航空图像像片的主要标记,熟悉陆地卫星图像的相关描述信息。

(3)了解遥感应用过程中常用仪器和用途。

2.使用数据:

H-12;D6-A,B;彩1,彩红5;热1,热2;雷3;MSS成都市(465)4,5,6,7波段;TM绵阳(436)1-7波段;1:50万RBV兰州市(350)C图像

实习二:地物波谱特性的认识

1..实习目的:

(1)能够熟练掌握波谱曲线图―――地物色彩表现之间的关系。

(2)相关理论依据:RGB彩色合成原理和地物波谱特性,核心是能量问题。

2.使用数据及要求:

(1)使用数据:新加坡快鸟图像。

要求:画出植被、房屋顶部、水体、街道的光谱反射曲线图。

(2)使用数据:彩红5-A

要求:画出熔岩(棕红色)、水体的光谱反射曲线图。

(3)使用数据TM1,2,3,4,5,6,7

要求:根据波段设置,若波段组合分别为741,543,432,321,水应该为什么颜色,说明原因?其中哪些组合为真彩色图像?哪些组合为假彩色图像?

(4)使用数据:热2和雷达图像。

要求:观察雷达图像和热红外图像,分析其特点。

实习三:图像特性比较及立体观察

1.实习目的:

(1)通过各类图像比较,掌握各类图像的基本特性。

(2)学会在立体镜下进行正、反立体效应的立体观察和用单张单片进行透视立体观察的方法。

2.使用数据及要求:

H-141,142:观察立体,熟悉图像的投影性质,比例尺变化规律像点位移规律,色调及颜色的含义。

彩红5-A,B:观察立体,复习包含的波长范围及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绿光波段在图像上显示的颜色。

热2:重点复习投影性质及色调含义。说明水体与森林相对于岩石呈暖色调的原因?

雷1227,1228:重点复习色调含义,比例尺和像点位移规律。

MSS海口市(571)4---7:复习投影性质、比例尺和像点位移规律,水体、森林、及不同地质体在不同波段的波谱效应。

MSS天池(228)5、7、8波段:重点观察森林、水体及水体在8波段上的影像特征。

TM1---7:重点复习各波段波长范围,各波段色调含义,对比某些地物在不同波段之间的影像差别及意义。

RBV兰州市(350):重点复习投影性质、比例尺及地面分辨率。

实习四:地质解译标志的认识

1.实习目的:

熟悉某些地质解译标志的影像特征及其在地质解译中的作用。

2.使用数据及要求:

了解色调、地形标志、植被标志、人类活动标志、水系在地质解译中的作用,画出不同水系图型,分析其与透水性、岩性之间的关系。

D9-A,B:观察色调标志在地质解译中的作用。

XXXVIII-A,B:观察花岗岩中树枝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H-34:观察砂页岩中羽毛状冲沟的影像特征。

H-41:观察煤系地层中平行状树枝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H-157:观察黄土台地上格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H-50:观察碳酸盐岩中菱格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H-72:观察变质岩中梳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T24-A,B:观察变质岩系中环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H-21:观察松散沉积物中扇状水系的影像特征。

参考信息:

H-141,142:位于海南省南部,比例尺1:1.5万。141号片东部是寒武系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夹砂质灰岩、石英砂岩,呈较均匀的浅灰色调,中等至密集的似平行羽状水系,形成浑圆岭脊的丘陵地形,多凸形山坡。西部是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呈中灰色调,形成低缓的宽条状丘陵地形,冲沟不发育,多耕地及居民点。根据地貌,色调,水系等特点,两者界线明显。

D9-A,B:位于新疆东部,比例尺1:2万。B片东部与西部呈白色调,是远古界大理岩,而呈深灰色调的是石英岩及石英片岩。南部边缘呈中灰色调且水系均匀的地层,是上震旦统片麻岩、片岩。中部及北部大片呈浅灰色调的岩石,是华力西期肉红色花岗岩。花岗岩内部几条北东至南北向深色调山脊,为中基性岩脉,分布特征是由南到北呈弧形撒开,构成帚状构造。在构造收敛端南侧,有一条北东东断层。B片南部块状白色调为季节性水塘,现在无水,泥沙等淤积物表面广布盐霜,故呈白色调,B片东北角有一条神色直线是铁路。

XXXVIII-A,B:位于西北地区,比例尺1:2万。全片由花岗岩和岩脉组成。

花岗岩呈均匀的灰色调,低缓的丘陵地形,水系为密集树枝状。花岗岩的岩脉可根据色调区分酸性岩脉(浅灰色调),中基性岩脉(深灰色调)及基性岩脉(灰黑色调),它们都形成高出周围围岩的条状隆脊。

H-34:位于贵州西部,比例尺1:4万。中部为三叠统飞仙关组青灰、灰绿及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夹砂岩和少量灰岩薄层,构成轴向近东西向的向斜,色调浅灰,其上冲沟发育,呈中等密度的羽毛状水系,冲沟间的山梁多为次棱角状,总体构成均匀破碎地块。在近平行岩层走向发育的河流两侧山坡上,形成平行羽毛状水系。

H-41:位于贵州西部,比例尺1:6万。片子南部为上三叠统的白云质灰岩、灰岩夹白云岩,水系不发育,岩溶现象发育,形成不规则岩溶峰林、峰从。岩层走向隐约可见,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倾角陡。像片北部为上三叠统的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夹劣质煤层。色调浅灰,水系发育,为平行状树枝状水系,密度中等至稀疏,冲沟不发育,有稀疏的耕地和树木分布。两套岩性之间断层接触,断层沿北东东-南西西向波状延伸,倾角陡。断层附近北侧岩层发育一组与断层平行的冲沟,说明岩层受挤压产生较密的裂隙,进而推测断层性质为压性或压扭性。

H-157: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处,比例尺1:6万。全片由黄土构成的高原和河谷。在黄土高原上地势平坦,布满耕地和村庄,且发育近南北和近东西两组扭裂隙,由水平作用形成。其中近南北向最发育,构成矩格状水系,在陡坡上发育平行状冲沟。

H-50:位于广西西部,比例尺1:5万。由下-中三叠统泥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碳酸盐岩组成,产状平缓。碳酸岩中岩溶作用受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两组共轭扭性裂隙及断层控制,形成棱格状溶沟,将岩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棱形块体,构成棱格状水系的影像。

H-72:位于黑龙江东部,比例尺1:4万。全片由下远古界一套变质岩-混合岩系组成,色调中灰,地势平坦,由于表面长期被森林保护,冲沟不发育,河谷开阔,形成次级沟谷稀疏而且短、直的梳状水系,有人称之为“丰字形水系”。

T24-A,B:位于四川南部,比例尺1:1.5万。像片中地层为远古界千枚岩、板岩夹大理岩等一套浅变质岩,构成浑圆状或次棱角状山脊的低山地形,以树枝状

水系为主,冲沟不发育。在B片西北部,由树枝状水系的支流及冲沟形成一个环状水系的范围。显示被环状水系环绕的地区正慢慢隆起。

H-21:位于甘肃西北,比例尺1:6万。像片中部呈中灰至深灰色调的地层,是下震旦统混合岩,片麻岩,大理岩等组成的变质岩系,构造线大致北东东---南西西向。像片中南部呈浅灰色调的卵圆形岩石,是华力西期侵入的花岗岩株,其中沿近东西向裂隙贯入的中基性岩脉发育。在花岗岩株中部发育一条北东向断层,将岩株逆时针错断。像片北部及南部,为现代洪积/冲积物,表面扇形水系发育。

实习五:地貌形态的识别

1.实习目的:

熟悉流水地貌、湖泊及海岸、冰川地貌、风蚀地貌、坡地重力地貌及火山地貌形态在遥感图像上的影像特征。

2.使用数据及要求:

H-86,87:观察河流、古河道及阶地的影像特征。

H-57:观察干旱地区不断干缩的内陆湖泊及风积砂的影像特征。

H-149,150:观察玄武熔岩台地海岸的影像特征。

H-1,2:观察古代山谷冰川地貌的影像特征。

H-158,159:观察黄土滑坡地貌的影像特征。

XIX-A,B:观察干旱地区风蚀地貌的影像特征。

H-131,132:观察火山锥及熔岩台地地貌的影像特征。

根据遥感解译标志、解译原则、解译方法来分析不同地貌的影像特征,并将其描述下来。

参考信息:

H-86,87:位于四川东部,比例尺1:5万。像片编号一端为南。河床发育于水平地层地区。地层属上侏罗统,由砂岩和粘土互层组成。由于砂岩和粘土岩抗风化能力不同,经过流水的长期作用,山坡多形成陡缓相间的阶梯状复合坡。砂岩坡度大,常形成陡崖。粘土岩坡度缓,上面多开垦为耕地,使色调变浅。总观像片影像,类似于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纹形和蚕蚀边状的图案。

86号片中部为深切曲流,在江中两侧可见河漫滩和江心洲,都由冲积的砂、砾石组成。在河床西岸可见两级阶地(河床中南段),都是堆积阶地,两级阶地之间的高差不大。河床东岸阶地和古河道均较发育,第一级阶地为堆积阶地,未见第二级,第三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其中布满耕地和居民点。

根据河床两岸不对称,河床不断向西岸侵蚀扩展,第三级阶地距河床高差较大,以及河流呈深切曲流等现象说明,该处新构造运动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而且东部抬升的速度大于西部。

H-57:位于宁夏北部,比例尺1:6万。像片南部有一咸水湖,北段(白色调范围)已干涸成大片盐田,中段(盐田南部湖岸呈浅色边缘部分)为正在干涸

的咸水湖,在它的东边有一条淤泥地,在咸水湖及淤泥地之间有一条东西向黑色条带,为一条淡水富集带。这个湖在古时候比现在大三倍,包括现代湖在内的一个椭圆形暗色调范围,是古湖泊的范围,现在大部分已被风沙掩埋。

像片东部形成一片砂丘堆积,包括新月形砂丘链和纵向砂垄两类。根据砂丘特征,反映该区盛行西北风。风砂不断广泛沉积和湖泊不断萎缩,说明气候越来越干旱。

H-149,150:位于海南西部,比例尺1:1.5万。149号片中部似蜘蛛网形的浅色调范围,是第四纪早期形成的火山熔岩分布区,熔岩往西伸至海中。火山口可通过耕地的排列显示出来。由于海水的不断侵蚀熔岩,海岸不断后退,在现在的岸边形成海蚀崖,在水下形成海蚀台,在海蚀台上还残留海蚀残丘和海蚀柱。在149号片中北部有一海岸砂堤(在海岸边形成北北东向浅色条带)。

H-1,2:位于四川西部,比例尺1:5万。1号片北东部山势高峻,山顶被冰雪覆盖,古代的冰川刨蚀地貌保存完好,可见角峰、刃脊、冰斗和冰川槽谷(由于冰川消融后受流水作用不断侵蚀下切,已由U字形变V字形。

1号片西南部地势低洼,主要接受沉积,可见终碛、侧碛及冰水沉积。在东北部刨蚀区与西南部沉积区之间,有一条北西-南东向断层通过。在1号片西部冰川谷西侧,顺断层还可见悬谷。该古代山谷冰川地貌特征,由冰川多次侵蚀和消融塑造而成。

H-158,159:位于陕西渭河地区,比例尺1:3万。像片中部东西向河流是渭河,在渭河和北侧支流之间说夹的台地是黄土阶地,表面布满耕地。在阶地南缘可见一滑坡带,较新的滑坡陡坎为灰白色调,滑坡堆积物在像片上直径近似2厘米,浅灰色调,表面凹凸不平。巨大的滑坡错断了铁路路基,迫使铁路改线,绕开滑坡影响地段。铁路穿过渭河支流的深色直线是铁路。

XIX-A,B:位于青海省,比例尺1:1.5万。像片编号一侧是东。像片中基岩由一套砂岩页岩互层组成,由于砂岩抗风化能力强,在定向互风的风蚀作用下,形成独特的风蚀丘陵地貌。沿着砂岩露头线追索,可发现一个北东翼陡,南西翼缓、向南东倾伏的斜歪背斜。

H-131,132:位于海南北部,比例尺1:1.5万。全片由第四纪中期喷发的气孔状橄榄玄武岩组成熔岩台,表面除耕地及村庄外布满茂密的森林。小型

锥状火山口保存完好。

实习六:岩性解译

1.实习目的

(1)熟悉黄土及洪积物的解译标志。

(2)初步掌握主要碎屑岩及粘土岩的解译标志。

(3)熟悉南北方碳酸盐岩的解译标志,以便认识解译标志的可变性和局限性。

(4)熟悉岩浆岩的解译标志。

2.使用数据及要求:

H-155:观察黄土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V-A,B:观察洪积砂砾层与砂岩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H-212、213:观察泥质岩及煤层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XII-A,B:观察北方地区页岩及碳酸盐岩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XXXIII-A,B:观察北方地区黄土及碳酸盐岩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H-47:观察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发育区岩溶峰林峰从地貌特征和砂页岩的影像特征。

D13-A,B:观察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参考信息:

H-155:位于甘肃,比例尺1:1.5万,像片编号一方为南。像片为黄土高原一部分,黄土塬原来完整,后为两条近东西向河流及其支流不断蚕食,使塬面变得支离破碎。塬面上的密纹条块是机耕旱地,水系总体为树枝状,支流两侧的冲沟呈羽毛状,冲沟短而宽,沟深壁陡,沟头常呈飘形。

V-A,B:位于青海省,比例尺1:3万。像片南部的山体由一套砂岩构成,由于岩石坚硬,抗风化能力强,顺砂岩的走向形成尖棱状山脊。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顺岩层面形成的侵蚀沟和沟间棱脊,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确定该岩层的大致产状(倾向北西,倾角中等)。

像片北部大片均匀浅色调地区是现代洪积物(主要由砂和砾石组成)沉积区。在群山的边缘有很多流水冲出口,每个出口前都由扇状水系形成一个洪积扇,这些洪积扇一起构成洪积裙。山前一系列斜切岩层走向的陡崖呈直线排列,显示此

处有断层。

H-212、213:位于新疆东部,比例尺1:1.5万。像片北部及中部为下侏罗统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夹煤层(黑色夹层),南部是中侏罗统杂色砂岩及砂质页岩。他们在像片上呈深浅相间的色调条带,层理清晰,可以判断岩层的产状。在这些岩石表面,由于风化侵蚀,大小冲沟发育,冲沟之间的小山脊多呈尖棱状,河流及其支沟中的洪积、冲积物,由于受煤及炭质岩石污染,呈较深的色调。

在213号片中部河谷北侧,几排房屋是采煤厂的住宅,在房子北侧沟内可见到一个采煤的平巷,洞口前有废石堆。

XII-A,B:位于山东,比例尺1:6万。像片中大小山体和丘包,都由寒武系地层构成,具体岩性和影像特征如下:

上段:以褐色及紫色粉砂质页岩为主,下部夹有少数薄层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色调浅灰,多构成缓坡山麓或低矮丘包,表明冲沟发育,梯田也较多。

中段:以块状灰岩、白云岩和鲕状灰岩为主,下部为砂岩及薄层灰岩,色调深灰,多分布于山腰,形成悬崖陡壁,岩溶现象不发育。

下段:由薄层灰岩、竹叶状灰岩及黄绿色页岩组成,色调浅灰至暗灰,多分布于山顶,形成浑圆状山头。部分地段梯田发育。

像片中主要河流两侧被居民点及耕地占据的低平地区,是由现代冲积物构成的沟谷附地。

仔细观察岩层的分布,特别是中寒武统灰岩构成的陡坎,在立体镜下都分布于同一高度上,说明岩层产状水平。在由水平岩层构成的山体上,那些由层理形成的弧形平行条纹条带,其纹形图案似同心环状或贝壳状。

XXXIII-A,B:河南某的,比例尺1:3万。A片中部冲沟比较发育的范围是黄土分布区,色调浅灰,山脊两侧冲沟发育,多呈羽状,沟深壁陡,沟头常成多支深切的花边状或不规则形状。在主沟中段可见一级阶地。

A片东部近南北向山梁,由石灰岩组成,由于经受长期风化溶蚀作用,形成圆滑山脊。山坡上冲沟稀疏,沟底狭窄,山坡呈凸形。这种地貌特征代表北方地区碳酸盐岩的特点,岩溶现象不发育,显示属抗风化能力较强的岩石,但与砾岩砂岩等又有明显区别。

根据山梁北部形成的单面山地貌判断,岩层倾向东,倾角中等。绕山坡一些

断续的弧形条带,是人工堆砌的地坎。

H-47:位于广西北部,比例尺1:5万.像片东部中灰色调具竹席状密纹水系的地层,由中上泥盆统砂页岩组成.其余大片具峰林峰从地貌的地层,由中上泥盆统石灰岩及白云岩组成,地表水系不发育,洼地大体呈格子状分布,被现代沉积物覆盖,呈灰白色调.在像片中还可见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北北西向断裂.

D13-A,B:位于甘肃省西北,比例尺1:2万。A片南部呈灰白至深灰色调、条带较清晰的地层,是上震旦统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夹钙质板岩、板岩及磁铁矿层。沿矿层可见探槽及顺矿层分布的开采矿坑。中部呈浅灰至灰白色调并偶见中基性岩脉贯入的岩石,是加里东期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中北部及中南部呈均匀黑灰色调、浑圆形山顶、呈块状长条影像的岩石,是加里东期至华力西侵入的基性-超基性岩。因其中见铬铁矿化,分布了间距约200米的主干探槽,探槽间成排的小白点是采样浅坑。在中偏北部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南缘,还见有若干黑色斑点,是已采出的矿石堆。

实习七:地层及角度不整合的解译

1.实习目的

(1)熟悉按影像地层单位建立解译标志的方法

(2)熟悉角度不整合的解译标志

2.使用数据及要求

H-102:熟悉每一分层单位的岩性组合,总结各影像地层单位的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H-33::熟悉每一分层单位的岩性组合,总结各影像地层单位的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H-31:熟悉每一分层单位的岩性组合,总结各影像地层单位的影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H-186:观察地层角度不整合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H-94,95:观察地层角度不整合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D1-A、B:观察地层角度不整合的影像特征,总结解译标志。

参考信息:

H-102:位于四川东部,比例尺1:3.5万。像片内展示出一个轴向北东、枢纽向北东倾伏的背斜构造。组成背斜的地层由老至新简述如下:T1f(飞仙关组):紫红色页岩,上部夹浅灰色鲕状灰岩,冲沟密度中等,形成浑圆岭脊的低山丘陵地形,微细层理发育,产状清晰。

T1j(嘉陵江组):浅灰色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膏盐层。岩溶现象发育,形成岩溶洼地及岩溶丘包,基岩露头色调浅,呈灰白色。

T2b(巴东组):浅磷以钙质、硅质页岩夹白云岩。形成低缓的山麓丘陵,多树木和居民点,呈麻斑状较浅色调的影纹。

T3x(须家河组):浅灰至深灰褐色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及煤层,可分成三个旋回,色调略浅,水系密度中等,构成条状山,山脊多次棱角状。白田坝组:下部为灰白色薄-中层石英砂岩夹杂色泥岩、灰岩,上部为紫红色钙质泥岩夹灰岩。

J1b(白田坝组):下部为灰白色薄-中层石英砂岩夹杂色泥岩、灰岩,上部为紫红色钙质泥岩夹灰岩。

J2l(凉高山组):黄绿、紫红色页岩、粉沙质页岩夹薄层状石英砂岩,影像特征与巴东组相似,色调较浅,形成山麓缓坡地形,岩层三角面发育。

Js(沙溪庙组):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和黄褐、黄灰色砂岩互层。色调中灰,形成丘陵,沟谷发育。

H-33::贵州西部,比例尺1:4万。像片中展示出一套二叠系至三叠系陡倾斜地层的影像,各层影像及地层岩性如下。

P2β(峨眉山玄武岩组):深灰色拉斑玄武岩、熔岩角砾岩、火山集块岩与角砾岩及凝灰岩等互层。色调稍暗,山脊多尖棱状。

P2l+c+d(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灰、黄灰色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夹煤层。浅色调,负地形,多耕地。

T1f(飞仙关组):杂色粉砂岩、泥岩夹砂岩及少量灰岩。色调稍暗,冲沟发育,尖棱状沟谷。

T1yn(永宁镇组):以灰色灰岩、泥灰岩为主,夹杂色页岩.

T2g(关岭组):下部为杂色页岩夹泥质灰岩,中部为灰色灰岩夹泥质灰岩及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白云岩。下部地层中近等距的平行冲沟发育,山梁浑圆状。

T2f(法朗组):灰白至浅灰色含燧石团块灰岩及粉砂质泥岩。

T3 黄灰、土黄色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H-31:位于贵州省西部,比例尺1:4万像片中显示出一向斜翼部的地层剖面,地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缓。各时代地层岩性同H-33。

H-186:位于北方,比例尺1:5万。像片中南部为为远古界一套副变质岩系,褶皱明显,产状变化大。像片东北部为侏罗系至白垩系的一套碎屑岩,产状平缓,倾向北偏东,地势高于元古界地层。两者接触界限,根据接触地段的影像特征判断,是侏罗系至白垩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覆于元古界地层之上,不整合面的产装与上覆侏罗系至白垩系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

H-94,95:位于四川省南部,比例尺1:5万,像片编号一方为东。94号片南部为中上三叠统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夹泥岩砂岩。在碳酸盐岩中岩溶漏斗发育,砂岩由于抗风化能力强,顺岩层走向形成连续的岩层三角面,根据岩层三角面判断,岩层倾向北北西,倾角较陡。

94号片北部为白垩系-老第三系紫红色砾岩、砂岩夹泥岩。色调比前者暗(呈

较均匀的中灰色调)。地貌特征和水系特征也和前者相差很大层理部明显。

沿中上三叠统地层走向追索,发现与上覆地层的接触界线呈曲线弯曲延伸,斜切中上三叠统地层,但无断层痕迹,属角度部整合。

D1-A、B:位于甘肃西北,比例尺1:2万。B片东部呈浅灰色调条带斑块状影像的地层是下古生界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褶皱断裂发育,构造复杂。

B片西部呈均匀中灰色调和似平行状树枝状水系的地层,由新第三系砖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在与老地层接触带附近层理不清,往西层理逐渐明显,呈弧形延伸,自南往北其走向由北东向转为北北东,显示结构简单。

上述两个不同时代地层是否是断层接触?仔细观察两套地层的接触面就会发现,两者的接触界线呈曲线延伸,找不出断层痕迹,再根据接触面与新第三系岩层走向大体一致,而与下古生界地层呈明显不同角度交汇,因而可以确定:新第三系地层系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古生界地层之上。

实习八:构造解译

1.实习目的:

(1)检验学生对卫星图像解译标志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应用卫星图像进行地貌、构造解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完成一张卫星图像的遥感地貌、构造纲要图。

2.使用数据及要求:

卫星图像MSS博斯腾湖(198)5,7波段。

A:打出图框,绘出并写明经纬度。

B:根据解译标志,将不同地貌类型画出来,主要地貌类型有风积物,湖积物,残破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基岩。

C:画出构造,主要为断层。最后写上图名,图例,学号等。

实习九:找矿标志解译

1.实习目的:

(1)掌握石英脉及煤层在航空像片中的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2)熟悉围岩蚀变的影像特征及对找矿的指导作用

(3)熟悉采矿遗迹及探矿工程的影像特征

2.使用数据及要求

D10-A,B:

H-145,147:

彩1-A,B,C及D11-A,B:

D14-A,B:

H-77,78:

D12-A,B:

H-210,211:

参考信息:

D10-A,B: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比例尺1:2万。A片西北角呈斑状浅灰色调的范围,是奥陶-志留系变质岩(片麻岩,片岩等)。中北部及南部边缘呈中灰至深灰色调的范围,是石炭系碎屑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像片中南部具交织状水系(网状水系)及扇形水系分布区,是现代洪积、冲积物。

在洪积、冲积物中,沿北东东向断续分布有被白色环带围绕的透镜状低山,都由石英脉组成。石英脉呈浅灰色调,由于抗风化能力强,形成尖棱状山脊,陡峭的山坡,石英脉的坡积物堆积于山麓,形成白色环圈。石英脉沿北东东向宽达2公里的断裂破碎带贯入。

H-145,146:位于海南省中部,比例尺1:1.5万。146号片西北角和南偏东部呈浑圆山脊的低山,由寒武系粉砂岩,页岩夹砂岩组成。146号片东北积西南大片布满耕地及居民点的低洼平缓丘陵区,由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组成。

146号片中西部,一条北西-南东向长条状山梁,其中浅灰色调的山脊,是一条石英脉,向北东倾,倾角中等。根据实地资料,该石英脉可作玻璃原料,目前正开采。

彩1-A,B,C及D11-A,B:位于甘肃西北,比例尺1:2万。D11-A,B是

利用彩色底片洗印的黑白片。彩1—B片东北角为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呈现浅黄绿色,在D11黑色片中呈不均匀的浅灰色调。形成较低缓的丘陵地形,其中有大片中基性岩脉贯入,显黑绿色,在D11上先中灰色调。

彩1-B片中北部及南部大片地区,为奥陶系荒草坡群千枚岩、泥板岩夹结晶灰岩及变质砂岩,呈现淡黄绿色及暗黄绿色,在D11片中呈深灰至中灰色调。南半部层理发育,北半部不发育。

彩1-B片内呈土黄色的块状、条状、脉状及不规则状分布范围,都是由华力西中期第四次侵入的肉红色花岗岩,在D11片中呈均匀灰白色调。片中花斑状影像为花岗岩与奥陶系地层的混杂带。在混杂带之东,也即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有一角岩化带,奥陶系中泥质粉砂质岩石被角岩化后,与未角岩化岩石相比,颜色变深。抗风化能力变强,形成在这一带最高的山势。在B片东南,由于花岗岩的侵入作用,使得外接触带的石灰岩,产生矽卡岩化的矿化。在发现矿化的地段,布置有探槽工程。

D14-A,B:位于甘肃西北部,比例尺1:2万。B片东北半部、东部及南部呈中灰色调的范围,属奥陶系板岩、变质砂岩、安山岩、玄武岩夹大理岩。中西部沿北西西向分布、呈均匀深色调的棱状低山,是华力西早期侵入的辉长岩。辉长岩南侧及B片西北部呈浅灰色调的低缓丘包,是华力西晚期侵入的花岗岩。

中部一带的奥陶系地层,由于花岗岩及辉长岩的侵入,发生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及云母经等蚀变现象,同时也产生角岩化热变质作用。至热液活动时期,这一带产生了矿化作用。经过勘察,查明为一铜矿床。沿中部矿化带,可见探槽、浅井及平窿,同时可见露天采矿坑和废石堆。

H-77,78:位于河南南部,比例尺1:2.5万。像片中部有一轴向北西、两翼倾角较陡的背斜,核部为下古生界变粒岩、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两翼为变质火山岩。

在背斜核部有一压性断裂,沿断裂产生硅化,同时在绢云母石英片岩中产生铜、金、银等多金属矿化。早在明朝就开始开采,在像片中部山脊上可见到一个长约4mm的采矿坑(顺山脊分布)。

D12-A,B:位于新疆东部,比例尺1:2万。A片北部、东部及南部呈白色至中灰色调、具条状和斑块状影像的地层,由上震旦统白色大理岩、白云岩及

灰色灰岩、片麻岩组成。A片西偏南沿北西西延伸的深灰色调范围,由下寒武统硅质板岩、硅质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组成。中部及中西部呈较均匀浅灰色调的岩石,是华力西中期的肉红色斑块黑云母花岗岩。其中包有上震旦统的残留体。

上震旦统中的白云岩、大理岩受花岗岩的侵入作用,多处发生蚀变(矽卡岩化),形成若干磁铁矿体,因而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广布有探槽,并在磁铁矿体出露地段进行了露天开采,开采场呈不规则的条状槽沟,采出的矿石堆于附近,呈深灰色条状、斑块状及不规则状影像。

H-210,211:位于新疆东部,比例尺1:1.5万。像片北部为下侏罗统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夹煤层,其中煤层呈黑色色调,易于风化。南部是中侏罗统杂色砂岩及砂质页岩,形成深浅相间的条带状影像。

在211号片中偏西部可见采煤的平巷、从平巷口(指示圈的中间位置)有一条黑色粗线伸出,系运煤的路面(包括小铁路在内)。在北西向的沟内还见一斜井(指示圈内)。在东北角及南部山坡上各有一台钻机(指示圈内)。

在像片中部大沟内有采煤厂的厂房和储煤池,还可见炼焦的土炼焦炉(在211号片中偏东的浅色平地上)。在公路上有正在行驶的载煤卡车,根据两级像片的拍摄时间,可以判断出行驶方向和速度。

实习十:遥感数据来源信息查询与分析

1.实习目的:

(1)了解遥感数据来源及价格和购买方式,了解遥感数据应用。

(2)熟悉如何根据地名或地理坐标确定购买的图像编号。

2.网络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072961682.html,(中科院的地面卫星接收站)

光电实验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综合实验一实验总结 姓名:__________ 学号:S1******* 指导教师:__________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16年5月20号

实验一:光电基础知识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光源,光源分光原理,光的不同波长等基本概念有具体认识。 2、实验原理 本实验我们分别用了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两种。普通光源光谱为连续光谱,激光光源是半导体激光器。在实验中我们利用分光三棱镜可以得到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波长的光辐射。激光光源发射出来的是波长为630纳米的红色光。 3、实验分析 为了找到光谱需要调节棱镜,不同的面对准光源找出光谱,棱镜的不同面对准光源产生的光谱清晰度不同,想要清晰的光谱就需要通过调节棱镜获得。 实验二:光敏电阻实验 1、实验目的 了解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光谱特性和伏安特性等基本特性。 2、实验原理 在光线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键和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弓I起电导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光电导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体效应。光照越强,器件自身的电阻越小。光敏电阻无极性,其工作特性与入射光光强,波长和外加电压有关。 3、实验结果

当光敏电阻的工作电压(Vcc)为+5V时,通过实验我们看出来改变光照度的值,光源的电流值是发生变化的。光照度增加电流值也是增加的。测得实验数据如表2-1 : 表光敏电阻光照特性实验数据 得到的光敏电阻光照特性实验曲线: 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数据 型号:G5528 电压 (U)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照度 (Lx) 50 电流 (mA 0 0.05 0 .11 0. 17 0.2 4 0.29 0.35 0 .42 0. 48 0.5 4 0.6 100 电流 (mA 0 0.09 0 .19 0.: 28 0.3 8 0.48 0.58 0 .67 0. 77 0.8 7 0.95 150 电流 (mA 0 0.12 0 .24 0.: 37 0.4 9 0.62 0.74 0 |.87 0. 98 1.1 2 1.19 表2-2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数据 光敏电阻光照 特 光照度 (Lx) 20 40 60 80 电流mA 0.37 0.52 0.68 0.78 寺性实验数据 100 120 140 160 180 0.88 1.00 1.07 1.18 1.24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 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学、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得较深入的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学科共设置下列4个研究方向。 1、油气地质工程 2、地质工程信息化 3、水文地质与环境工程 4、地质灾害防治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 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 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10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选修课程(第1、2学期各开2门,每生必修1门)。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工程地质学。 (二)选修课19门(37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 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时00 分第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光电效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及光电特性;验证光电效应第一定律; 2、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量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示意图如下 图中A,K组成抽成真空的光电管,A为阳极,K为阴极。当一定频率v的光射到金属材料做成的阴极K上,就有光电子逸出金属。若在A、K两端加上电压后光电子将由K定向的运动到A,在回路中形成电流I。 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会获得这个光子的全部能量,如果这些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溢出功W,电子就会从金属中溢出。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11 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 时00分第0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此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入射光频。v存在截止频率,是的 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用于抵消电子逸出功而没有多余的动能,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流。不同金属有不同逸出功,就有不同的截止频率。 1、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1)伏安特性曲线 当光强一定时,光电流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一个饱和值。 (2)遏制电压及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当极间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等于零,这是因为电子从阴极溢出时还具有初动能,只有加上适当的反电压时,光电流才等于零。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志 学号081244115 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易煦农 时间日期2011-10-19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时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 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 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

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光电式电子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电计数器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reatment informatio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ens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i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eans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you won't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a light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of the sensor.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se effect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type is outside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namely, in daylight, can make the tungsten surface. Use this effect caused by device with vacuum photocell, photomultiplier tubes,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e., in the light, can mak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material change. Such devices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photosensitive semiconductor. The third category is photo voltaic effect, in the light, the objects within the EMF EMF, this is called light-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This class of

光电阴极实验报告..

光电阴极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专业:真空电子技术 班级: 09046201 姓名:李子龙(0904620114) 唐少拓(0904620119) 张伦(0904620124) 完成时间: 2013.1.10 指导老师:张俊举

实验一 光电阴极光谱响应测试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光电阴极工作原理,掌握相关实验器件的使用方式,学会测试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 实验原理 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或者光谱响应特性,是阴极的光谱灵敏度随入射光谱的分布。具体来说,若照射到阴极面上的单色入射光的辐射功率为()λW ,阴极产生的光电流为()λI ,则阴极的光谱灵敏度为 将阴极对应入射光谱中每一单色光的光谱灵敏度连成一条曲线,便得到了光谱响应曲线。 本实验采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基本框图如图1。用单色仪对光源辐射进行分光,用光电阴极测量单色光,得到输出电流()λI ,根据表标定的光功率用公式) () ()(λλλW I S = 计算后得到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度,最后画出光谱响应曲线。 图1 光电阴极光谱响应度测试装置 2. 实验仪器简介 1. 由光源(氙灯、氘灯和溴钨灯) 2. 电源 3. 光栅单色仪 4. 光电流计 5. 工控机等组成

实验器件及其相关: a)光源 在进行光谱响应测试时,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辐射源。本测试辐射源选用GY-9型氢氘灯(GY-10高压球形氙灯)和GY-1型溴钨灯,以获得相应范围的单色光,通过组合使用,能够在200~1600nm范围内有合适的光功率。实物如图3.1所示: 图2 测试所需光源及其电源外形图 氘灯/氙灯用来产生近紫外光谱,溴钨灯则产生可见及近红外范围内的光谱,测试时,根据测试要求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b)光栅单色仪 光栅单色仪的作用是将复色光色散,从而得到光谱范围内的单色光,其突出的优点是波段范围宽广,在全波段色散均匀,单色光的波长可以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本测试实验所采用的是北京赛凡光电公司的71SW301型光栅单色仪。实物如图3所示:

遥感地质学报告

遥感地质学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111 学号:1108100013 学生姓名:王才妹 指导教师:刘沛 2015年1月10日

一、对ENVI软件的认识 启动ENVI软件: 双击击桌面上的ENVI图标,就能成功的打开ENVI软件。 打开影像文件: 1、选择File→Open Image File。屏幕弹出对话框“Enter Input Data File”。 2、选择进入envidsta目录中的can_tm子目录,从列表中选择can_tmr.img文件然后点击OK。随即弹出可用波段列表(Available Band List)。在列表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光谱波段显示影像或者对其进行处理。此时就可以选择打开灰阶影像或RGB彩色影像了。 3、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对话框中所列波段名,选中某个影像波段。所选波段会在标有“Selected Band”的区域中显示出来。 4、点击Load Band,将影像加载到一个新的显示窗口中。 打开的影像窗口有三个,包括主图像窗口(Image Window)、滚动窗口(Scroll Window)、缩放窗口(Zoom window)。 显示影像剖面廓线 可以交互式地选择和显示X轴(水平)、Y轴(垂直)和Z轴(波谱)的剖面廓线图。这些剖面廓线图显示了穿过影像的横线(X)、纵线(Y)或者波谱波段(Z)的数据值。 从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可作以下操作:Tools → Profile → X Profile → Y Profile → Z Profile

分别显示数据值与列号(sampl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值与行号(lin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波谱剖面廓线图。 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我们可以使用主图像窗口、缩放窗口或者滚动窗口中的默认参数和数据来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Enhance菜单中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对比度拉伸:线性拉伸,0-255之间的线性拉伸,2%的线性拉伸,高斯拉伸,均衡化拉伸以及平方根拉伸。 显示交互式的散点图 ENVI可以绘制出两个所选影像波段的数值关系图,即分别选定这两个波段为X、Y轴,在平面坐标上绘制两者的散点图。 1、在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Tools → 2D Scatter Plots。接着Scatter Plot Band Choice对话框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比较的两个影像波段。 2、选择其中一个波段作为X轴,另一个波段作为Y轴,然后点击OK。 3、一旦打开了散点图绘制窗口,就可以将鼠标光标放在主图像窗口中任意位置,并可以按住鼠标中键来拖动光标。此时,十字丝光标周围10×10范围内的像素在散点图中所对应的点将会用红色突出显示出来。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创建人:系统管理员总分:100 实验目的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学会用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测定并画出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 实验仪器 水银灯、滤光片、遮光片、光电管、光电效应参数测试仪。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子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则转换为物体中一些电子的能量,是部分电子逃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曾凭借其对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展示其粒子性。 光电效应装置: S为真空光电管。内有电极板,A、K极板分别为阳极和阴极。G为检流计(或灵敏电流表)。无光照时,光电管内部断路,G中没有电流通过。U为电压表,测量光电管端电压。 由于光电管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与其相比之下检流计的内阻基本忽略。故检流计采用“内接法”。 用一波长较短(光子能量较大)的单色光束照射阴极板,会逸出光电子。在电源产生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向A级定向移动,形成光电流。显然,如按照图中连接方式,U越大时,光电流

I 势必越大。于是,我们可以作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U=I 曲线关系大致如下图: 随着U 的增大,I 逐渐增加到饱和电流值IH 。 另一方面,随着U 的反向增大,当增大到一个遏制电位差Ua 时,I 恰好为零。此时电子的动能在到达A 板时恰好耗尽。 光电子在从阴极逸出时具有初动能2 2 1mv ,当U=Ua 时,此初动能恰好等于其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即: ||2 12 a U e mv = 根据爱因斯坦的假设,每粒光子有能量hv =ε。式中h 为普朗克常量,v 为入射光波频率。 物体表面的电子吸收了这个能量后,一部分消耗在克服物体固有的逸出功A 上,另一部分则转化为电子的动能,让其能够离开物体表面,成为光电子。 于是我们得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A m hv += 2 v 2 1 由此可知,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而与光强度无关。(光强度只对单位时间内逸出物体表面的光电子的个数产生影响) 光电效应的光电阈值: 红限:当入射光频率v 低于某一值0v 时,无论用多强的光照都不会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易得这个频率h A v /0=,称为红限。 测量普朗克常量的方法: 用光波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板,测量其遏制电位差Ua 。 于是有: A U e hv a +=|| 所以: e A v -= e h |U |a 这表明了截止电压|U |a 和光波频率v 成正比。 实验中获得单色光的方法: 使用水银灯发出稳定白光作为光源,再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罩在光电管的入光口以得到相应颜色的单色光,还可以使用不同透光度的遮光片罩在水银灯的出光口以得到不同强度的

光电检测实验报告

光电检测试验报告 专业:应用物理学 姓名:叶长军 学号:10801030125 指导教师:王颖 实验时间:2011.4 重庆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实验一 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利用具有光电导效应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敏传感器叫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采用梳 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 内光电效应发生时,光敏电阻电导率的改变量为: p n p e n e σμμ?=???+??? ,e 为 电荷电量,p ?为空穴浓度的改变量,n ?为电子浓度的改变量,μ表示迁移率。当两端加上电压U 后,光电流为:ph A I U d σ=??? 式中A 为与电流垂直的表面,d 为电极间的间距。在一定的光照度下,σ?为恒定的值,因而光电流和电压成线性关系。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如图1-2所示,不同的光照度可以得到不同的伏安特性,表明 电阻值随光照度发生变化。光照度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光电流也越大,光敏电阻的工作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额定值。 图1-2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1-3 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 实验仪器: 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照度计(做光照特性测试,由用户自备或选配) 实验步骤: 1. 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 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电阻完全掩盖,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得的电阻值为 暗电阻R 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阻值为亮电阻R 亮,暗电阻 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试作性能比较分析。 2. 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1-5接线,分别在暗光及有光源照射下测出输出 电压暗和U 亮,电流L 暗=U 暗/R,亮电流L 亮=U 亮/R ,亮电流 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3.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测试 按照上图接线,电源可从直流稳压电源+2~+12V 间选用, 每次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测出当加在光敏电阻上电压 为 +2V ;+4V ;+6V ;+8V ;+10V ;+12V 时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R ,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时00 分第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光电效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及光电特性;验证光电效应第一定律; 2、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量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示意图如下 图中A,K组成抽成真空的光电管,A为阳极,K为阴极。当一定频率v的光射到金属材料做成的阴极K上,就有光电子逸出

金属。若在A、K两端加上电压后光电子将由K定向的运动到A,在回路中形成电流I。 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会获得这个光子的全部能量,如果这些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溢出功W,电子就会从金属中溢出。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11 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 时00分第0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此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入射光频。v存在截止频率,是的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用于抵消电子逸出功而没有多余的动能,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流。不同金属有不同逸出功,就有不同的截止频率。 1、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1)伏安特性曲线 当光强一定时,光电流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一个饱和值。 (2)遏制电压及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遥感地质读书报告——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班级:地质0903班姓名:甯濛 学号:200901627

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摘要: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发现了大量的环形影像和其全球性普遍性,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把它列为新的构造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新课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形影像与某些矿种的矿床、矿化集中区相吻合,引起了矿产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各种环形构造反映原生地质作用及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也是矿化的直接体现。本文总结了不同地区环形影像的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地质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环形影像与矿产资源的相关关系,探讨寻找矿产资源的新途径,以促进矿床构造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环形影像特征成因示矿意义 0引言 遥感资料(卫星图象、航空 象片以及与其有关的计算机CCT 磁带数据等)除能反映出地球深 部、浅部及表壳的大量线性构造 外, 还反映一些圆形、圆环形、弧 形封闭形以及半圆形影象特征。 有关它们的命名不一, 主要有: 环形构造、圆形构;造(Cireular struetures),环形特征, 圆形特征 (Circular features);对一些半 环(圆)形构造称为曲线性特征 (Curvilinear features);或称为环 (圆)形(状)图象特征(Cireular imagefeatures);环块构造等。这 类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表现形形 色色, 主要据其构造形式、色调 (彩)、地貌及水系特征加以识别。 它们有的边界清楚, 极为醒目; 有的则很隐晦, 甚至几经增强处 理才能识别[3]。 遥感图像中的环形构造, 其 形态多姿, 成因多样, 众说纷纭 我们把那些在地壳表面有与之对 应的, 具独立地质意义的地质体或图1 鄂尔多斯盆地环形影像[10] 地质单元的环形影像(环形构造)称之为环块构造即环块构造具有遥感影像和地质的双重含意, 既有遥感影像环状异常的概念, 又有区别于区域地质域而具独立地质意义的近等轴状或环状地质体的地质概念显示赋存矿床的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环块构造为赋矿环块构造。[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遥感地质工作者对环形构造的成因、分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刘登忠将环形构造归纳为隐伏岩体型等10种类别,并总结了环形构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成因类型、环体结构、规模及影像异常等标志[2];秦小光等通过对桂西北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研究,将该区的环形构造分为岩体型、地块型、热液晕型和断裂交汇型,通过对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统计分析后认为,环形构造是该区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3];何国金等开展了德兴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分形分维研究,利用分维值对不同成因的环形构造进行了归类,进而圈定了成矿远景区。据统计,几乎所有的斑岩型铜矿都与环块构造(环形构造)有关,环形构造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但并不是所以的环形构造都控制着矿床的形成。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书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 姓名:梁智健 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66班 学号:5901216163 台号:22 时间:2017-10-16 实验教室:309 【实验目的】 1、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h。 2、了解光电效应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3、学会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4、研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及光电特性。 【实验仪器】 1.光电效应测定仪 2.光电管暗箱 3.汞灯灯箱以及汞灯电源箱。 【实验原理】 1、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的能量只有部分以热的形式被 物体所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转换 为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使这 些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 称为光电效应。在光电效应这一 现象中,光显示出它的粒子性, 所以深入观察光电效应现象,对 认识光的本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普朗克常数h是1900年普朗克 为了解决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提 出的“能量子”假设中的一个普

适常数,是基本作用量子,也是粗略地判断一个物理体系是否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的依据。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即频率为v 的光子其能量为h v ?。当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h v ?之后,一部分消耗与电子的逸出功W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的动能212 m v ?,即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12m hv mv W =+(1) 2、光电效应的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GD 是光电管, K 是光电管阴极,A 为光电管阳 极,G 为微电流计,V 为电压表, E 为电源,R 为滑线变阻器,调 节R 可以得到实验所需要的加 速电位差AK U 。不同的电压AK U ,回路中有不同的电流I 与之对 应,则可以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 AK U -I 伏安特性曲线。 (1)饱和电流的强度与光强成 正比 加速电压AK U 越大,电流I 越大,当AK U 增加到一定值后,电流达到最大值H I ,H I 称为饱和电流,而且H I 的大小只与光强成正比。 (2)遏制电压的大小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如图3所示,电源E 反向连接,即当加速电压AK U 变为负值时,电流I 会迅速较少,当加速电压AK U 负到一定值Ua 时,电流0I =,这个电压Ua 叫做遏制电压,4所示。 212 a mv e U =?(2)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DOCX 42页)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报告(DOCX 42页)

华中科技大学 实验课程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光电信息技术实验 专业班级光电1107班 学生姓名李悌泽 学号 u201115116 课程负责人陈晶田、黄鹰

目录 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 (3) 实验二激光平面干涉仪实验 (7) 实验三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纳米表面形貌分析10 实验四光电直读光谱仪实验 (14) 实验五光谱法物质成分分析实验 (20) 实验六光电透过率实验 (24) 实验七摄像机原理与视频图像叠加实验 (29) 实验八、光谱透过率实验 (33) 实验九红外报警器的设计与调试 (42)

实验一阿贝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阿贝原理在光学测长仪器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阿贝比较原则: 此为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图,其特点是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在一条线上,而处于平行状况。产生的阿贝误差如下:

只有当导轨存在不直度误差,且标准件与被测件轴线不重合才产生阿贝误差。阿贝误差按垂直面、水平面分别计算。 在违反阿贝原则时,测量长度为l的工件引起的阿贝误差是总阿贝误差的l/L。为避免产生阿贝误差,在测量长度时,标准件轴线应安置在被测件轴线的延长线上。 2.阿贝测长仪 阿贝测长仪中,标准件轴线与被测件轴线为串联型式,无阿贝误差,为二阶误差。

三、实验内容 1.用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长实验 测量1角,5角硬币及圆形薄片的直径,用数字式计量光栅读数,每个对象测量10次,求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值。 实验步骤: 瞄准被测物体一端,在读数装置上读数,再瞄准物体另一端,在读书装置上再读一个数据,两次读数之差即为物体长度。 2.阿贝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实验 采用传统目视法读数,实验步骤同上。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 1.万能工具显微镜数据结果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08050341X 学号:28 姓名:宫鑫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是一种均质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电导率的变化只限于表面薄层,因此将掺杂的半导体薄膜沉积在绝缘体表面就制成了光敏电阻,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光敏电阻采用梳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 实验所需部件: 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 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照度计(由用户选配) 实验步骤: 1、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 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电阻完全掩 盖,用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值为暗电阻 R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 阻值为亮电阻,暗电阻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 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 试作性能比较分析。 2、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3)接线,电源可从+2~+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 L,亮电流L亮=V亮/R 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分别测出两种光敏电阻的亮电流,并做性能比较。 图(2)几种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3、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 按照图(3)分别测得偏压为2V、4V、6V、8V、10V、12V时的光电流,并尝试高照射光源的光强,测得给定偏压时光强度的提高与光电流增大的情况。将所测得的结果填入表格并作出V/I曲线。 注意事项: 实验时请注意不要超过光电阻的最大耗散功率P MAX, P MAX=LV。光源照射时灯胆及灯杯温度均很高,请勿用手触摸,以免烫伤。实验时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源的获取也可以采用在仪器上的光源灯泡前加装各色滤色片的办法,同时也须考虑到环境光照的影响。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大物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试验名称: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h 实验目的:是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 光电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8.2.1-1所示。其中S 为真空光电管,K 为阴极,A 为阳极。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所以检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8.2.1-2所示。 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和值I H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当U= U A -U K 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实验指出,有一个遏止电位差U a 存在,当电位差达到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2. 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频率之间的关系 当U=U a 时,光电子不再能达到A 极,光电流为零。所以电子的初动能等于它克服电场力作用的功。即 a eU mv =2 2 1 (1) 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的假设,每一光子的能量为hv =ε,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波的频率。所以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光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 ν之后,一部分消耗于克服电子的逸出功A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动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A mv hv += 22 1 (2) 式(2)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效应有光电存在 实验指出,当光的频率0v v <时,不论用多强的光照射到物质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式(2), h A v = 0,ν0称为红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时提供了测普朗克常量的一种方法:由式(1)和(2)可得: A U e hv +=0,当用不同频率(ν1,ν2,ν3,…,νn )的单色光分别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 A U e hv n n += 任意联立其中两个方程就可得到 j i j i v v U U e h --= )( (3) 由此若测定了两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遏止电位差即可算出普朗克常量h ,也可由ν-U 直线的斜率求出h 。 因此,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关键在于获得单色光、测得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确定遏止电位差值。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 1. 在577.0nm 、546.1nm 、435.8nm 、404.7nm 四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 。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电管、单色仪(或滤波片)、水银灯、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计等. j i j i v v U U e h --= )(,求斜率,得到普朗克常量h. 入射光波长λ/nm 365nm

2012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航片:5-1 解译人:周家喜田园张更郭宇衡 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 (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2年4月13日前交地堪楼-203室许老师。

航片:5-2 解译人:姜为佳刘松峰洛桑曲杰陈威宇 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 (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2年4月13日前交地堪楼-203室许老师。

航片:5-3 解译人:焦良轩刘博董洁易鹏 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 (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2年4月13日前交地堪楼-203室许老师。

《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读书报告 航片:5-4 解译人:刘洋(20101000237)朱磊马晓龙张攀 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 (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2年4月13日前交地堪楼-203室许老师。

《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读书报告 航片:5-5 解译人:周豪田锦明张晶晶朱志鹏 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 (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2年4月13日前交地堪楼-203室许老师。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2)测量普朗克常量h。 【实验仪器】 ZKY-GD-4光电效应实验仪,其组成为:微电流放大器,光电管工作电源,光电管,滤色片,汞灯。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入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产生的光电子在电场 的作用下向阳极A迁移构成光电流,改变外加电压,测量出光电流I的大小,即可得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如下: (1)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I-关系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 有一电压U0,当≦时,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U0,被称为截止电压。 (2)当≧后,I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成

正比。 (3)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的值不同,如图3所示。 (4)截止电压U0与频率的关系如图4所示,与成正比。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某极限值 (随不同金属而异)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流产生。 (5)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频率大于,在开始照射后立即有光电子产生,所经过的时间至多为秒的数量级。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能并不像电磁波理论所想象的那样,分布在波阵面上,而是集中在被称之为光子的微粒上,但这种微粒仍然保持着频率(或波长)的概念,频率为的光子具有能量E = h,h为普朗克常数。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次被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而无需积累能量的时间。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余下的就变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 (1) 式中,A为金属的逸出功,为光电子获得的初始动能。 由该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电子落入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截止电压,光电流才为零,此时有关系: (2) 阳极电位高于截止电压后,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阳极对阴极发射的电子的收集作用越强,光电流随之上升;当阳极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已把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几乎全收集到阳极,再增加时I不再变化,光电流出现饱和,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成正比。

遥感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遥感地质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学时: 开课时间:

浅谈“遥感地质学”在地质类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遥感地质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其实际操纵性较强,需要我们对理论基础知识不断地应用巩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空间信息地质找矿应用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属于地质工作中的一种新型的工作手段,充分结合了现时计算机高科技信息技术。在地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岩性,构造的状况分析后服务与地调填图,矿产普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有着其特殊的高效性,空间性和优势所在。正如中科院院士徐冠华等,所谈及遥感技术为地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方法的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方法处理的一场革命。中国遥感事业自70年代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相对国际发达国家,中国遥感事业与其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正证明了在学科应用教学方面的前景性和挑战性。 《遥感地质学》是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地质,资勘和海洋类专业开设的院定专业限选课,共48学时,其中24实验学时。通过半学期的遥感地质课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对遥感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同时对地学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了所了解。本文结合“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浅谈下其在未来地学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地质在地学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地质调查方面: 地质调查方面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意义和作用应体现最明显的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我国存在最大的空白区是青藏高原空白区,因其独特的海拨,积雪,压力,缺氧,交通等因素给地质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在藏北属于“世界屋脊”,生命的禁区,地质工作者很难实地进入实施开展。青藏高原所占面积巨大,是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天然的实验室,我国研究开发价值极大。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开展了多次地质调查,如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师承担的地质调查局“西藏安多1:25万安多多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就充分利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性。安多地区平均海拨4700多米,气候已变,极寒,其中部分地区很难进入。 安多北捷布曲冰蚀谷(上为南)(据张绪教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