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2014年5月防 护 林 科 技

May

,2014第5期(总128期)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5(Sum No.12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4)05-0057-02

收稿日期:

2014-02-19 作者简介:

马建玲(1979-),女,甘肃威武人,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林木种苗繁育工作.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马建玲,马建成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张掖734000

)摘 要:阐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及植被分布特点、祁连山水源林功能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对策。关键词:水源涵养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7.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

.issn.1005-5215.2014.05.022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著名的一大山系,

地处青藏、黄土两大高原和蒙新荒漠交汇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祁连山境内现存水源涵养林面积

43.61万hm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以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干性灌木林和湿性灌木林等几种主

要林型组成,其中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建群种。由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以其巨大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和作用,加之海拔4 400m以上终年积雪并发育有现代冰川,被誉为“绿色水库”。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内陆

河水系,年提供河川径流量70亿m

,灌溉着河西走廊肥沃的良田,养育着400万河西人民,

是河西农牧业发展的命脉。

1 祁连山的自然环境及植被分布特点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因受大陆性荒漠气候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同时受高山地貌的影响,

高差悬殊,气候差异较大,雨量分布不均,呈现出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的垂直梯度。由于山体变化的特征,导致祁连山植被和土壤也发生相应的垂直变化,其垂直带植被分布表现为:海拔1 500~1 800m是平地荒漠向山地延伸部分,为荒漠带;海拔1 800~2 500m为山地草原带,它是祁连山的优良牧场;海拔2 500~3 500m为山地森林草原带,山地的阴坡、半阴坡、生境比较湿润,分布寒性针叶林,而山地的阳坡比较干燥,则多为草原分布,

二者呈复合分布,该带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核心部分,也是我们保护和研究的重点;海拔3 500~4 000m为高山灌丛草甸带;海拔4 

000m以上至雪线以下段为高山亚冰雪稀疏植被带。祁连山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据有关调查表明,有白唇鹿、野驴、野牦牛、雪豹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和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2 祁连山水源林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绿洲的依托和屏障,

是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得以生存繁衍和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其作用及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以其特有的生物贮水、调水功能,一方面捍卫着高山“冰源水库”的安全;另一方面使山区降水、

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的径流,通过山地森林的拦截与调节作用,源源不断地供应河西地区绿洲农田灌溉、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因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山地贮水的中枢,

也是绿洲的屏障,农牧业的基础。第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具有水文生态效益,

如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与减弱径流作用,枯枝落叶苔藓层的蓄水以及根系层的防止侵蚀与水文调节作用等。因此,对调节河川径流,减免洪水灾害,

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等都发挥着重大作用。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现状及存

在的主要问题

祁连山水源林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典型的山地森林,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先天不足;人为干扰、后天失调;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治理远赶不上破坏速度。因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带,区域生态环境先天脆弱,降水稀少,分布不均,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干旱无雨,森林覆被率低。近年来,

造林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乔木林由于多年封育实现了面积、蓄积双增长,但面积占优势的灌

木林由于过度放牧,退化严重。因此,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工作是可持续经营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保护工作中仍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3.1 林牧矛盾突出,管护困难加大

林牧矛盾是林区扩大面积的主要障碍。由于林权、土地所有权、草场使用权等权属问题,造成林区放牧已发展到林缘,甚至侵入林内。一些幼林抚育地、苗圃地和更新基地受到牲畜侵入践踏,遭受破坏,难以成林;阳坡灌木林已沦为草场,适于造林的宜林地也被草场所占有。加之林区地大面广、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诸多因素,在管护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3.2 林内卫生状况不良,防火任务艰巨

由于近20年的封山育林,各山区林场在经营观念上侧重于封山而忽视了育林工作。林区内风倒木、枯立木和病腐木随处可见,不但造成林分卫生状况不良,导致病虫害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给护林防火工作增加潜在的危险。从气候因素讲,因受大陆性荒漠气候和高山寒冷气候的双重影响,祁连山林区冬春两季寒冷干燥,且多大风天气,可燃物接近于风干状态,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隐患,加之林区生产生活,野外用火管理难度大,极易发生森林火灾。3.3 林内天然更新差,森林病虫害发生严重

在林区,作为水源涵养林主要建群树种的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均以种子进行天然更新,林分郁闭度大于0.5,缺乏人工抚育,造成天然更新不良,林分老化现象突出,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祁连山林分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生态系统脆弱,森林病虫害发生面大,其中云杉锈病,落叶松球蚜在部分林区蔓延成灾,人工防治难度较大,这种局势已危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安全。

3.4 存在的其他问题

除上述主要问题外,从全国森林经营管护的高度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水平还相对落后,表现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林业工作社会化认可程度不够;林业三大效益跟发展林业市场经济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保护与建设投资力度小,资源管理工作重“管”轻“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护工作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质量及层次水平低,不能完全适应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要求。

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长期以来由于受人类和气候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雪线上升、冰川后退、草原退化、森林面积缩小,河西地区河川径流量递减,沙漠化扩大,严重影响河西人民的“生命线”,一旦这一生命线毁损,西部大开发和再造山川秀美的“金张掖”战略将无法实施。因此,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进行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势在必行。

4.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建设工作要立足科学经营,因林制宜,综合培育,提高林地的综合生产力。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建设工作应积极贯彻“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因地制宜进行抚育,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经营方针,针对目前部分林区林分老化明显,林内卫生状况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林场经济危困,护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第一、及时清理“三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提高林分抗性。通过“三木”清理,改善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及清除火灾隐患,为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三防”体系,即防止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止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做好监测预报,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灾害事故的防控能力。第三、采取林业技术措施,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进行封山育林育草、更新造林、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等,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施行封、育、改、造、用等多种育林措施。通过严格的保护和持续经营,使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变逆向演替为进展演替,维护其相对稳定性,从而不断扩大森林面积。

4.2 加大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祁连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在于广大群众。应该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角度,在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上用科学的数据和事实阐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发展对张掖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社会氛围。同时,结合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改善不适应的林业生产关系,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尊重承包者的经营自主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经营者特别是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政府部门要强化职能、坚持以法治林,确保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协调稳步发展。

4.3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筛选可行的生态工程项目,争取国家立项,确保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资金支持。(下转第60页)

苗嫩叶牛马不吃。

3.3 造林技术

3.3.1 造林方式选择 为了降低成本,选择直播造林,通过试验点播的造林效果很好,可大大节省造林成本,提高造林速度。

3.3.2 造林地清理 一般白云质沙石山地植被都很少,大部分植被为草本而且覆盖度都很低,因此,如植被覆盖度都很低,一般不需造林地清理。3.3.3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采取穴状整地,整地规格在20cm×20cm×15cm,整地时先把表层草皮揭开再进行开挖,把土块捶细堆放在穴地周围。3.3.4 造林密度 由于白云质沙石山地属于难利用地,造林难度大,植被恢复困难,为尽快恢复植被,达到造林绿化效果,加之造林树种为灌木,造林的丛行距为1.5m×1.5m。

3.3.5 造林及用种量 点播前先对种子进行筛选,清除种子里的杂物。点播时先回填土距穴口5cm左右时再播种子,每穴放5~8粒,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覆土的厚度在5cm左右。用种量15kg·hm-2左右。

3.3.6 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选择在农历的2—4月。3.3.7 后期管护 播种后要加强管护,严禁放牧,特别是山羊对幼苗的危害最大。车桑子当年幼苗可长至10~20cm,3年后可达60cm,基本成林,开始开花结果,以后的管护主要是进行护林防火。

4 结论

白云质沙石山地是当前森林植被最难恢复的一种石漠化类型,在林业用地中属于难利用地。车桑子作为一种常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旱、耐贫瘠,在无凌冻地区是治理白云质沙石山地的先锋树种,采取点播造林,适当提高种植造林密度,造林成本低,在短期内能起到治理绿化的效果,值得在无凌冻地区治理白云质沙石山地造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兴惠.石砾中的先锋植物[J].云南科技管理,2009(5):19[2]张琼瑛,胡兴,庞亮,等.不同环境条件对车桑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3(11):12-19

[3]张春华,唐国勇,孙永玉,等.车桑子种子抗逆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J].西南林业学报,2010(5):1471-1474[4]罗蔚,李秀兰,靳灵江.车桑子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及推广[J].种子,2006(4):109-110

(上接第58页)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长期奋斗的事业。祁连山区自然条件恶劣,造林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治理工程及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建设。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封育保护、荒山荒地治理、退耕还林(草)、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广泛申请立项,争取国家专项经费,确保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必需的资金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切实改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局面,提高对森林资源“三害”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改善林区职工生活困难局面,稳定职工队伍,确保水源涵养林的安全及可持续发展。4.4 搞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配套工程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水源涵养林的持续发展。按照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总体规划,区域林业生态工程间相互协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实现总体利益最优化、长远化。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走综合治理之路,坚持封育保护与造林并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封育保护现有水源涵养林,不断扩大人工林面积,力争在短时期内祁连山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建设还必须抓住林区农牧民经济上的贫困和粮食的不足问题,结合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全力抓好改善农牧民经济和提高粮食产量的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应强有力地发挥政府职能,对特困林区的农牧民施行生态移民工程,这也是整个水源林保护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牧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可以大大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以及对保护区的破坏活动,进而使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得以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林业生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2]关佰仁,郭怀成.环境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篇一:沙河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 沙河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划分方案 为加强我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特拟定我镇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 已作为水源地的水源有:五郞沟水库、柴家沟水库。 二、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介绍 (一)五郞沟水库饮用水源地 五郎沟水库位于南江县沙河镇五郎村三社,距南江县城约46km,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小(2)型水利工程。总库容44万m,死水位为927.0m。五郞沟水库饮用水源地20XX年投入使用,五郞沟水库沙河镇饮用水水源取水口位置:东经106°43′13.2″,北纬32°14′57.9″,服务人口5000人,年提供饮用水20万立方米。 (二)柴家沟水库饮用水源地 柴家沟水库位于南江县红四乡石梁村,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小(2)型水利工程。总库容40万

m。柴家沟水库饮用水源地20XX年投入使用,柴家沟水库沙河镇饮用水水源取水口位置:东经33 106°39′48.4″,北纬32°12′55.1″,服务人口5600人,年提供饮用水22万立方米。 三、划定保护区的有关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XX) (四)《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七)国家环保总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纲要》四、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 (一)五郞沟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一级保护区:五郎沟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及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面积0.113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五郎沟水库上游除一级保护区外的整个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 (二)柴家沟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一级保护区:柴家沟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及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面积0.24平方公里;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 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仅供参考!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另外,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另外,水在内河与海洋运输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淡水量不到水总量的1%。据21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透露,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人类现在用水量越来越大,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水资源。生命起源于水环境,水是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首先,水好似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第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第四,水的热容量大,而且吸热和放热

的过程比较慢,为生物的热量调节和代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通过水分蒸发散热可降低陆生生物的体温,对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有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推动了人类的经济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各大河流、海洋的沿岸发展起来的……水对生命体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提到水这往往是对人类再也熟悉不过的一种物质,但是人类正因为对于它太过于熟悉,以致于造成水资源浪费,污染。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但往往我们都不曾了解它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直观的原因。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非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及恢复措施222

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 及恢复措施 姓名刘宝成 班级 14园林三班 学号 2014073046

天祝县祁连山生态破坏带来的影响及恢复措施 摘要: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著名的一大山系,是维持河西走廊整个生态的重要地区。保护祁连山生态对河西走廊的命脉有着战略性意义。由于自然环境影响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祁连山生态环境呈现急剧恶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破坏、土地沙漠化、河水流量减少、植被大面积死亡等。生态恶化对河西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阻碍作用。为此,分析和研究祁连山草地资源的现状,认真总结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国土整治及丰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草地资源的综合合理开发利用,对保护其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保护和维护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求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保持和维护河西走廊地区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河西地区以及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统一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 关键字:祁连山,生态,荒漠化 甘肃省天祝县地处祁连山脉,天祝县北部是甘肃内陆河石羊河的源头,平均海拔4000多米,以前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那里是一个牧场有草原面积70.68万亩,主要畜种有绒山羊、绵羊和白牦牛等。有森林10.54万亩,主要树种有云杉、柏、桦、柳、杨等;野生动物有雪豹、白臀鹿、麝、熊、青羊、蓝马鸡、野雉等;矿产有

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汇总

一、许昌市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简介 1、北汝河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北汝河大陈闸至单庄村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颍汝干渠渠首至魏都区任庄桥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北汝河单庄村至鲁渡村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北汝河大陈闸至单庄村一级保护区外1000米内的陆域;颍汝干渠渠首至魏都区任庄桥一级保护区外1000米内的陆域;马湟河北汝河入口处至河东姚村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文化河和颍汝干渠交汇处至311国道的水域以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运粮河和颍汝干渠交汇处至311国道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 准保护区:北汝河鲁渡至汝州焦枝铁路桥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马湟河河东姚村以上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文化河襄城县311国道以上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运粮河襄城县311国道以上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 2、颍河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颍河禹州北关橡胶坝至白沙水库取水口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沙陀河入颍河口至朱阁乡詹庄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犊水河入颍河口至沙陀河朱阁乡大陈庄的水域及两侧5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颍河禹州北关橡胶坝至白沙水库两侧1000米的陆域,沙陀河全部水域及两侧1000米内的陆域,犊水河全部水域及两侧1000米内的陆域;涌泉河颍河入河口至纸坊水库大坝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纸坊水库全部的水域及正常水位线以上1000米内的陆域;下宋河颍河入口至浅井乡扒村桥的水域及两侧1000米的陆域。 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涉及到我市禹州、长葛地区,工程类型分为明渠和非明渠,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一)非明渠段(隧洞、渡槽、暗渠等)。一级保护区范围自建筑物外边线(防护栏网)向两侧各外延50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自一级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各外延150米。

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规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潮汐河段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承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孔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裂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 2007

水资源保护面临问题

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形势日益严重,多地均出现了水资源危机。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行为,削弱水资源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从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中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储备情况堪忧,人均水资源量仅2200m3不 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扩大。因此,完善水资源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水资源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管理模式不足 目前,根据2002 年修订的我国水资源管理的模式为“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相结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统一管理和监督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而实际情况中并非如此,水资源被分类,并且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由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开发和利用,而国家气象局又拥有大汽水的管理权,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用于分别有建设部、农业部以及林业局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又负责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不同的管理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缺少合作和沟通,其制定的管理和保护政策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水资源保护政策难以得到有效地实

施。总的来说,多源治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成 效。 1.2水资源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在众多制约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因素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甚至直接决定了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然而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中,水资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却经常表现出参差不齐、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普遍偏低和偏弱的现象。执法人员大多欠缺用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长远的眼光来指导水资源行政执法工作。综合素质不高造成日常水资源保护工作暴露出许多问题,不仅导致水资源保护的效率不高,也使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破坏执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2.3节水意识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由于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节水积极性不高。很多缺水严重的地方,都是由于缺少节约用水意识,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例如,农业灌溉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浪费的现象,罐区没有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力,缺少相应的法律支撑,导致了农业节水灌溉出现了两难的境地。此外,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问题,地方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又要求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企业管理办法,由于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法律地 位,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限制,自身不可能获得 较大的经济利润,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的现行的节水机制还存在法律地位和经营主体等方面的问题,未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2 解决对策及措施 2.1 确立全面保护、节约用水的思想水资源保护是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

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对策

祁连山北麓生态 安全屏障保护治理对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党校于生林 二0一四年五月

【摘要】祁连山北坡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水源涵养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是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减退,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山区冰川萎缩、植被与湿地系统遭到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干旱加剧,草地退化沙化加速,灾害性天气频发,严重制约着甘肃、内蒙古省(区)工农业生产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对策研究,对于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生态退化;生态保护;对策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逐步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甘肃省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省,构筑国家生态屏障,“首要任务是加大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立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大市”,明确界定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一、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祁连山位于世界层脊——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如果说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屋脊的“脊”,那么祁连山脉就是其“檐”,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在保障河西走廊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安全方面举足轻重。 根据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中的解释: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对相邻环境或大尺度环境具有保护性作用,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一般就是复合生态系统,既包括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包含半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这些系统在空间上呈现多层次的结构和有序化的格局,不但与其所在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 前言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 1.4.4 裂隙水 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 1.4.5 岩溶水 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 1.4.6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1.4.7 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1.4.8 浅层水 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 1.5 基本要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 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按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其上游地区必须保证达到出境水质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其上游地区排污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 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承压含水层单指补给区)。 关于水质标准的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

浅谈如何保护水资源及防止水污染

浅谈保护水资源及防止水污染 珍爱绿水 ——保护水资源及防止水污染 一、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表面呈现出迷人的蔚蓝色,这是地球上水的展示。地球上有水,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之一。 水的作用是巨大的。从地理环境的形成看,水圈是地球各圈层中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圈层。它与地球外部的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密布的河网,我国江南就不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如果没有充足的地下水源,干旱的沙漠地区就不会出现“绿洲”;如果没有暖洋流输送热量,纬度位置很高的摩尔曼斯克港就不会常年不冻…… 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体得以相互沟通、转换,水也得到更新,从而使地球上的水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看,水是始终不渝的参加者。水存在于每个生物有机体中。例如,按质量计算,人体组织含水量约为65,,血液的含水量为79,;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也相当可观。有人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句话一点儿也不过分。 从工农业生产看,对水的需求量很大。例如,生产一吨钢约需水一百吨;浇灌一公顷水稻需水一万八千吨;一座发电能力为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需要上亿吨水。 至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历史的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当年太史公司马迁观看了都江堰后,留下了千古名言:“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足见人们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综上所述,不论在自然环境的形成、生命的诞生,还

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水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二、水资源向我们出示“黄牌” 我国是贫水国,虽然(河川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水资源总量不算太少,但由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其值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水,飞速发展的生产需要水,因而我国的水资源供不应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1972年4月23日首次出现自然断流。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黄河断流日益频繁,断流时间不断加长,断流河段不断上延。1997年,黄河在2月7日即开始断流,是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一年;断流河段上延至开封,是断流河道最长的一年;直到8月份才恢复过流,是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在刚刚恢复过流56小时后,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断面再次断流。据专家预测,断流还将继续。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迫在眉睫。 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危机绝不仅限于北方地区,山清水秀的南方大地也在日甚一日地“喊渴”。例如,昆明生活用水严重短缺,只能从滇池抽水救急,靠近太湖的无锡市竟然也出现了供水不足的问题。在全国水资源告急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其一,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则是北多南少。例如,华北有耕地约一干三百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8,,而水资源量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8,。这种水土资源组合欠佳的状况,加剧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其二。我国是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全年降水量的60,,80,集中在6、7、8、9四个月。汛期时洪水暴涨。河湖库塘容纳不下多余的水流,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东流入海;到了枯水季节,水量很少,许多河川萎缩成涓涓细流,甚至断流。春季庄稼渴求甘霖,春旱使得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水资源保护论文

中国水资源危机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开发利用,水危机,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水问》真实全面地告诉观众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用水困难,并深刻解析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本文旨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本文综观我国水资源情况,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减少耗水量、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发新水源、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就有70%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97%为海水,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3%,而淡水中又有78%为冰川淡水,目前还很难利用。因此,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的分配竞争。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对供水和需水进行管理,减少污染和降低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水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它会释放情感,在饱受污染时,它也有哭诉的愿望。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2]。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一级保护 区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 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 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 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 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 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 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 水水体的活动。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 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 除; 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 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 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禁止 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 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 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 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 过本区; 禁止建设油库; 禁止建立墓地。 第二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 区的保护,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 二十条对应的内容不是保护措施,而是排污 许可制度,对应的保护措施是第五十八条) 的规定执行。 二级保护区第五十九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 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 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 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 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 染饮用水水体。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 目 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 的码头。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一)对于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 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 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 其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 理,转产或搬迁; 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 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 限期搬迁; 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 第二十三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 品的码头。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设计

图3-1 莲峰河水源地周边采沙场 图3-2 莲峰河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农田

图3-3莲峰河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分布图

第五章水源保护区管理措施 5.1 建立水源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的相关规定,由县环保局会同县水务局、卫生局等部门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报请县政府、市政府审定后,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水源保护区地理界线,并责成相关部门在一、二级保护区设置标志牌、警示牌、界碑、界桩等。 5.1.1 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志如下图5-1所示,其具体尺寸比例见下图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的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缩放。 图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志

图5-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志尺寸比例示意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边界设立的标志。标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并警示人们需谨慎行为。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警示车辆、船舶或行人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或航道,需谨慎驾驶或谨慎行为的标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又分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航道警示牌。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根据实际需要,为保护当地饮用水水源而对过往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所设立的标志。 5.1.2 水源保护区标志内容 (1)界标内容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浅谈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发表时间:2016-03-23T10:54:18.3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作者:赵常萍[导读] 舒兰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水资源的使用状况直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舒兰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吉林舒兰 132600 摘要:水资源的使用状况直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不论是生活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以及城市生活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正因如此,则必须要重视水资源的管理问题。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要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和提高水环境能力和水资源供给能力,适应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此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从法律、教育和行政的层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一、水资源的概况分析 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下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是一种有限而又不可替代的宝贵的资源。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水资源在分布 水资源分布具有时间与空间、地域分布不均衡的显著特征,从时间上的分布: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南多北少;地域分布:因为地形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所以,而降水量的时间不均衡与地形的复杂性造成了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3、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灌溉、农业养殖、农业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目前,全国多数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这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污染的同时,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产、生活也造成了影响;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按照水利部预测,以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为例,届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1750立方米。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分布范围非常广,数量也非常大,这是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国水资源总体数量排在世界先列,但是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在世界后几位,除此之外,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平均,有些地区水资源过剩,而有些地区水资源则严重缺乏,因此当地的物产极其匮乏。从水资源的各个角度来讲,我国实际上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 现阶段,我国城市供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而另一种就是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相混合。总体上讲,我国的城市供水并未出现严重的短缺情况,但是由于在开采地下水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地下水开采过度,使得城市地下水位出现严重的下降情况。有些距离海洋比较近的城市,甚至出现了海水倒灌的情况;而有些城市塌方明显,还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地质灾害;因为没有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有些城市的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已经无法继续使用,即使能够安然使用,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污水处理成本。此外,因为城市工业废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使得水资源环境急剧恶化。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此种情况下,水资源环境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挑战,毫不夸张的说,水资源呈现出来的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危机,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1、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1.1保护水资源,要强化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用水观念,时时处处注意节水宣传工作,让全社会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神圣职责。 1.2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例如: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所以,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1.3使用节水器具,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开发新技术节流开源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水资源利用,科学技术在节约用水上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节流”合理控制水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灌溉中,对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就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利用,保证水资源不流失;仅仅做到节流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水资源流失,还要依靠“开源”创新新的水资源利用形式,对于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的处理,靠过滤、净化等科学技术开发,有效处理污水,达到可以重复使用的目标。 3、积极探索水利建设新机制 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国家投入导向,群众投入为主”的原则,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劳力投入体系。一是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三是搞好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四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入。五是继续推广全县水库经营权拍卖的经验,深化小型水利产权改革,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加强水利建设投入。 4、加大力度,扎实抓好防汛工作

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事项的法律依据

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事项的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要求,市政府将对我市部分区县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定,相关的法律依据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务院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其他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协商不成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第三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提出划定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四、《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二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省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市、州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浅谈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因素及保护对策

浅谈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因素及保护对策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2010年春季西南五省区的持续干旱——枯萎的庄稼、开裂的池塘水库、远道而来取水的长长队伍,再一次真切地让中国人感受到水重要性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短缺,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反思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据测算,我国全国的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湖泊、冰川等组成、其中地表水资源占96%左右。水资源的可利用量约为11000亿立方米。 从水资源总量来看,我国水资源是丰富的,似乎不存在水短缺与节水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存在资源型、地区型、经济刑、水质型、浪费型、工程型缺水,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并且缺水有日益加剧的趋势。 我国不仅水资源不丰富,而且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全国约一半的土地处在年降雨量小于400毫米的少水、干旱地带,内陆水系的面积占全国35%,但河川径流里仅占全国的4.2%,外流河面积占全国65%,但河川径流却占全国的95%。同时,外流域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例如南方、北方的水资源相差也十分悬殊,长江流城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只占全38%,径流量却占82%,黄淮海三大流域耕地占全国40%,但径流里仅占6.6%。加之水资源随时间的分布极不均匀,每年的产水量(资源量)集中在3~4个月内。 二、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因素 ㈠资源型缺水 我国水资源虽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人均水量为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于贫水国家。到本世纪中叶,人均水量还将下降到170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型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 ㈡区域型缺水 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及西部地区严重缺水,存在地区型缺水。我国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20% ,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量则占全国水量的80%。按国际上确定的人均占水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起码生存需求标准,目前我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11%的国土面积和1/3的人口处于需求线以下,其中9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在500立方米以下。按2000个立方米为处在严重缺水边缘标准衡量,我国就有16个省、市、自治区,30%的国土面积和60%的人口处于缺水状态。目前,我国的用水量已超过可利用水量的40%,属于用水高度紧张的国家。 ㈢经济型缺水

生态安全危机治理机制建设研究——以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生态破坏事件为例

中国应急救援中国应急救援 52案例分析 A N L I F E N X I 生态安全危机治理机制建设研究 ——以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生态破坏事件为例 马小飞 摘 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步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俨然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话题,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发展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没有形成有效的匹配与融合,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危机因其产生发展消亡整个过程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生态危机治理与一般公共安全危机治理相比具有特殊性,需要从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着手,找出有效应对举措。 关键词:生态危机 机制建设 祁连山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生态危机治理这个话题学术界和理论界开始关注缘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步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俨然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话题,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发展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没有形成有效的匹配与融合,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着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各种风险危机叠加,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如何对待环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理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生态危机治理的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围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四个方面,从政治学角度重点围绕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治国理政的制度范式进行,特别是以生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对于生态问题的阐述进行现代化的现实解读和深入演变。经济学角度则围绕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与生态之 间关系,进而得出生态资本化和资本生态化这两个路径发展态势,论证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发展模式的弊端。管理学则从治理角度,特别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个思路出发,阐述了政府、社会、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政府治理,实际上也是对于政府职能的优化,也是对如何处理多个治理主体关系之间的一种思考。社会学则倡导社区在危机治理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功能,强调生态危机治理关键在于要把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日常和社会发展的日常。 鉴于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区域性生态危机治理没有过多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甘肃祁连山生态危机治理目前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从理论讲,以应急管理的角度切入研究,用系统思维和发展眼光来审视生态危机治理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状况脆弱而生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来说,扎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精准实施生态危机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对于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存在的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大规模无序采探矿活动等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严肃通报批评。通报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针对此事件立即作出了整改一系列部署安排,全面整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结合各地实际,开展扎实有效整治行动,祁连山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在恢复好转。回顾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生态破坏事件,我们有必要重视生态危机治理这个话题,从本质属性上看,生态安全危机属于公共安全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在威胁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生态安全危机治理需要遵循其特殊规律,健全体制机制,从政策安排、制度设计、标准认定、日常监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