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临床常见的抗病毒药主要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吗啉呱、干扰素等。

1.金刚烷胺

抗病毒谱较窄,对流感病毒选择性较高。临床主要用于畜禽流感治疗,作用机理:显著抑制病毒脱壳作用使病毒核酸不能脱壳,进而阻止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用于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可收到较好疗效。也可用于震颤性麻痹症。

不良反应:中枢神经兴奋和胃肠道反应

2.阿昔洛韦

本品是广谱高效抗病毒药,抗疱疹病毒活性强。在宿主正常细胞的磷酸激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三磷酸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敏感,对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3.利巴韦林(病毒唑)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4.吗啉呱(病毒灵)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病毒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主要干扰病毒RNA多聚酶,进而干扰病毒核酸复制。

5.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是脊椎动物的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物质,临床上可治疗各

抗真菌药

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抗菌药主要分为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合成抗菌药包括: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氟胞嘧啶、丙烯胺衍坐物。按其用途分为全身性抗菌药和浅表抗菌药。

一.全身性抗菌药

1.两性霉素B

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对隐球菌、球孢子菌、白色念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注射应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2.酮康唑

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全身及浅表真菌均有抗菌活性。

二.浅表抗真菌药

1.灰黄霉素

对各种皮肤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主要于小孢子菌、毛癣菌及表皮癣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真菌病。

2.制霉菌素

本品抗真菌药作用与两性霉素B基本相同,但其毒性更大,不宜用于全身感染。内服治疗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治疗皮肤、粘

3.克霉唑

对浅表真菌的作用与灰黄霉素相似,主要用于治疗体表真菌病。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临床常见的抗病毒药主要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吗啉呱、干扰素等。 1.金刚烷胺 抗病毒谱较窄,对流感病毒选择性较高。临床主要用于畜禽流感治疗,作用机理:显著抑制病毒脱壳作用使病毒核酸不能脱壳,进而阻止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用于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呼吸道感染可收到较好疗效。也可用于震颤性麻痹症。 不良反应:中枢神经兴奋和胃肠道反应 2.阿昔洛韦 本品是广谱高效抗病毒药,抗疱疹病毒活性强。在宿主正常细胞的磷酸激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三磷酸阿昔洛韦,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敏感,对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3.利巴韦林(病毒唑)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4.吗啉呱(病毒灵)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病毒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主要干扰病毒RNA多聚酶,进而干扰病毒核酸复制。 5.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是脊椎动物的细胞在受到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物质,临床上可治疗各

抗真菌药 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抗菌药主要分为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合成抗菌药包括: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氟胞嘧啶、丙烯胺衍坐物。按其用途分为全身性抗菌药和浅表抗菌药。 一.全身性抗菌药 1.两性霉素B 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对隐球菌、球孢子菌、白色念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注射应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口服用于肠道真菌感染。 2.酮康唑 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对全身及浅表真菌均有抗菌活性。 二.浅表抗真菌药 1.灰黄霉素 对各种皮肤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主要于小孢子菌、毛癣菌及表皮癣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真菌病。 2.制霉菌素 本品抗真菌药作用与两性霉素B基本相同,但其毒性更大,不宜用于全身感染。内服治疗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治疗皮肤、粘

第十六章 合成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一节合成抗菌药 抗菌药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源微生物的药品。合成抗菌药物是指除抗生素以外的抗菌化合物,能有效的杀灭病原性微生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在下一章中专门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合成抗菌药物,如磺胺类抗菌药物、奎诺酮类抗菌药物和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等。 一、磺胺类抗菌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1、磺胺药物的发展 环胺类药物通称磺胺,是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合成抗菌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繁殖达到抗菌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杀死细菌。这类药物抗菌范围广,对多种球菌,如脑膜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变形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炎、脊髓膜炎及上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等细菌性感染。 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和应用在药物化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其重大意义: ①使当时死亡率较高的细菌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②提出了代谢拮抗学说,开辟了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新途径。 ③是人们认识到从体内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的可能性。 ④根据其副作用又发现了具有磺胺结构的利尿药和降血糖药。 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1945年以前,研究工作主要着重于对磺胺结构以及取代基团对抗菌火性影响的研究。 (2)第二个时期是开始与50年代以后,研究的目的是改善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和降低副作用;后来研究中发现某些化合物口服后吸收快,排泄慢,能长时间的维持血药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寻找中效乃至长效的磺胺药物。 2、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①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是必要的结构。 ②芳氨基的氮原子上一般无取代基。 ③磺酰氨基的氮原子上为单取代(吸电子取代基),N,N—双取代物一般丧失活性。 ④苯环不可取代。 ⑤PKa 6.5~7.0 抑制作用强 3、抗菌增效剂 抗菌增效剂是指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在一起使用时,所产生的作用大于两种药物分别给药时的总和。 4、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的作用机制 (1)磺胺 “代谢拮抗”学说 对氨基苯甲酸(PABA)是二氢叶酸结构中的一部分,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磺胺类药物可以占据二氢叶酸结构中的对氨基苯甲酸的位置,生成无功能的伪叶酸,妨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致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阻。也就是说,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的生长所必需的

合成抗菌药和抗病毒药doc

合成抗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一节 合成抗菌药 合成抗菌药是指除抗生素以外的抗菌化合物。抗菌药是一大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包括有抗细菌感染的抗菌药、抗结核病药和抗真菌药。抗细菌感染的药物自发现以磺胺类药物为代表的合成抗菌药以来,发展很快,品种繁多。本章只讨论合成抗菌药,即喹诺酮类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抗结核病药及其他抗菌药和抗真菌药物。 1、磺胺类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对药物化学的贡献不仅仅为临床上提供过较好的抗菌药物,而且正是由于它的发现和应用,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开创了化学治疗药的新纪元,奠定抗代谢学说的基础。对药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磺胺类药物的发展 磺胺类药物的母体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Sulfanilamide )是在1908作为偶氮染料的重要中间体被合成,其医疗价值无人注意。1932年Domagk 发现含有磺酰胺基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Prontosil)可以使鼠和兔免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感染。1933年报告了用百浪多息治疗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为解决百浪多息的水溶性问题,又制备了可溶性百浪多息。 当时流行的说法认为百浪多息的抗菌作用源于其分子结构中偶氮键的染色作用。但其后发现百浪多息在体外无效,并非所有的含有偶氮键化合物均具有抗菌作用。偶氮基团为“生效基团”的说法被动摇。 磺胺 百浪多息 其后发现百浪多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为对氨基苯磺酰胺,并确证它在体内外均具有抗菌活性,由此确立磺酰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工作发展极为迅速。到1946年已经合成了5500多种磺胺类化合物, 其中应用于临床的常用的有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磺胺吡啶(Sulfapyridine)、磺胺噻唑(Sulfathizole)和磺胺眯(Sulfaguanidine)等20余种。 1940年青霉素的问世及在临床上应用,一度使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发展受阻。但随着青霉素的不稳定性、过敏性、耐药性等缺点的暴露,使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再度受到关注,磺胺类药物的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磺胺甲氧嗪(Sulfamethoxy pyridazine)等中长效磺胺类药物问世。此外,还发现了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在此期间对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建立药物化学的抗代谢学说。 二、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948年Northey 总结了5500种磺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抑菌作用的关系: (1) 对氨基苯磺酰胺基为必需结构,即苯环上的氨基与磺酰胺基必须处在对位,在邻位或间位无抑菌作用。 (2) 芳氨基上的取代基对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多数磺胺没有取代基,若有取代基, 则必须在体内易被酶分解或还原为游离的氨基才有效,如RCONH-,R-N=N-,-NO 2等基团,否则无效。 (3) 磺酰胺基上N-单取代化合物多可使抑菌作用增强,而以杂环取代时抑菌作用较优。N ,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丧失活性。 N=N SO 2NH 2 NH 2 N H 2N H 2SO 2NH 2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第四十四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 1 基本要求[TOP] 1.1 掌握抗HIV药、抗真菌药主要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特点的特点。 1.2 熟悉其它抗病毒和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特点。 2 重点难点[TOP] 2.1 重点 抗HIV、抗真菌主要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特点 2.2 难点 抗HIV、抗真菌主要药物药物作用机制及作用谱. 3 讲授学时[TOP] 建议3学时 4 内容提要[TOP]第一节第二节 第一节抗病毒药[TOP] 按病毒所致疾病分类:抗艾滋病病毒药(anti-HIV drugs)、抗疱疹病毒药(antiherpesvirus drug)、抗流感病毒药(antiinfluenza agents)、抗肝炎病毒药(anti-hepatitis virus drugs)等。 1.抗HIV药物 (1)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该类药物首先被宿主细胞胸苷酸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代谢物,与相应的内源性核苷酸三磷酸盐竞争反转录酶,并被插入病毒DNA,导致DNA链合成终止;也可抑制宿主DNA多聚酶而表现细胞毒作用。常用药物有齐多夫定(zidovudine,azidothymidine,叠氮胸苷)、扎西他宾(zalcitabine)、司他夫定(stavudine)、去羟肌苷(didanosine)等。 齐多夫定(zidovudine) 【临床应用】是第一个获准治疗艾滋病的药物。ZDV为治疗HIV感染的首选药,可减轻或缓解AIDS相关症状,为增强疗效、防止或延缓耐药性产生,临床上须与其他抗HIV 药合用。

第四十四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四十四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灰黄霉素的错误叙述项是: A.油脂食物可促进肠道吸收 B.对生长旺盛的真菌有杀灭作用 C.对深部真菌和细菌无效 D.干扰真菌DNA合成 E.对指甲癣疗效好 2.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胞中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增加膜通透性 B.阻止核酸合成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蛋白质合成 3.对帕金森病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 A.阿昔洛韦 B.利巴韦林 C.金刚烷胺 D.碘苷 E.阿糖腺苷 4.影响灰黄霉素片剂口服吸收量多少的首要因素为: A.药物剂量 B.服药时间 C.药物颗粒大小 D.胃内容多少 E.胃肠内容物的酸碱度 5.只对DNA病毒有影响,对RNA病毒几乎无作用的药物: A.利巴韦林 B.阿昔洛韦 C.阿糖腺苷 D.碘苷 E.金刚烷胺 6.既有抗病毒作用,有对帕金森病有效的药物是: A.阿昔洛韦 B.齐多夫定 C.金刚烷胺 D.阿糖腺苷 E.碘苷 7.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 A.制霉菌素 B.伊曲康唑 C.克霉唑 D.灰黄霉素 E.酮康唑 8.毒性大,仅局部应用的抗病毒药物是: A.金刚烷胺 B.利巴韦林 C.阿糖腺苷 D.碘苷 E.阿昔洛韦 9.可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逆转录和复制过程的药物是: A.金刚烷胺 B.碘苷 C.齐多夫定 D.阿糖腺苷 E.利巴韦林 10.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常选的药物是: A.碘苷 B.金刚烷胺 C.阿糖腺苷 D.齐多夫定 E.氟康唑 11.患者,男,60岁,因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长期服用四环素、磺胺药后咽部出现白色薄膜,不曾在意,近来消化不良,腹泻而就诊,怀疑为白色念珠菌病,宜用: A.灰黄霉素 B.制霉菌素 C.两性霉素B D.阿昔洛韦 E.利巴韦林 12.某男,40岁,双脚趾间痒。经常起水疱,脱皮多年,细菌学检查有癣菌,这个病人不宜服用是: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一、抗真菌药 1.浅部真菌感染局部抗真菌药 致病菌:各种癣菌,发病率高。 2.深部真菌感染全身抗真菌药 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见于免疫缺陷患者 (一)全身性抗真菌药 1.两性霉素B ①作用: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深部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杀菌。 ②作用机制: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在膜上形成孔道,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 注意:细菌不含固醇类物质,故而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无效,人体细胞含固醇类,因此对人毒性大而严重。 ③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静脉注射,用于各种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及尿路感染等; 静滴时间>6小时 →口服给药用于肠道念珠菌感染; →局部用于指(趾)甲、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 ④不良反应: ◇肾损害(主要中毒反应) ◇肝损害 ◇血液系统毒性 ◇神经系统毒性 注意: 滴注前——需给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滴注液中——加生理量的地塞米松可减轻反应。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以防肾毒性。 2.氟胞嘧啶 ①作用机制:在体内转化为5-FU,抑制真菌DNA合成而不抑制哺乳动物细胞合成核酸,故不良反应少。 ②抗菌作用: 抗菌谱较两性霉素B窄而弱; 单用易产生耐药。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拟酵母菌具有较高抗菌活性。 ③临床应用:

主要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可产生协同作用。 3.咪唑类和三唑类抗真菌药 ①代表药: ·酮康唑、氟康唑(是酮康唑的5~20倍)、伊曲康唑 ②作用机制: ·广谱抗真菌药。 ·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生长。 ③临床应用: ·用于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深部真菌感染; ·也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甲癣)的治疗。 4.特比萘芬 ①抗菌机制:抑制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②抗菌谱:对各种浅部真菌,治癣——如:毛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体外抗皮肤真菌活性比酮康唑高20~30倍,比伊曲康唑高10倍。对酵母菌、假丝酵母菌也有抑菌效应。 ③应用:口服或外用可治疗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效果较好。 5.卡泊芬净 【抗菌作用及机制】 能有效抑制β(1,3)-D-葡聚糖的合成,从而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有广谱抗真菌活性。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治疗念珠菌败血症和各种念珠菌感染; 2)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其他治疗。 如: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和(或)伊曲康唑的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 3)也用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 (二)外用抗真菌药 1.咪康唑 ·广谱抗真菌活性。 ·口服吸收差,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多,故主要制成2%霜剂和2%洗剂作为外用抗真菌药。 ·治疗皮肤癣菌或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感染。 2.克霉唑 ·仅限局部应用; ·治疗表浅部真菌病、皮肤黏膜或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 抗真菌谱广,但由于其毒副作用而仅作局部用药的是 A.特比萘芬 B.克霉唑 C.酮康唑 D.氟胞嘧啶 E.伊曲康唑 『正确答案』B 【配伍题】下列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A.两性霉素B B.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卡泊芬净

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知识点归纳

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知识点归纳 考情分析 一、抗真菌药 1.浅部真菌感染(局部抗真菌药) 致病菌:各种癣菌,发病率高。 2.深部真菌感染(全身抗真菌药) 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 ——见于免疫缺陷患者 (一)全身性抗真菌药 1.两性霉素B ①作用:广谱抗真菌药。对多种深部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杀菌。 ②作用机制: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在膜上形成孔道,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 注意:细菌不含固醇类物质,对细菌、立克次体、病毒无效,人体细胞含固醇类,因此对人毒性大而严重。 ③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 →静脉注射用于各种真菌性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及尿路感染等; →口服给药用于肠道念珠菌感染; →局部用于指(趾)甲、皮肤黏膜浅部真菌感染。 ④不良反应: ◇肾损害(主要中毒反应) ◇肝损害 ◇血液系统毒性 ◇神经系统毒性 注意: ·滴注前需给患者服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滴注液中加生理量的地塞米松可减轻反应。 ·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以防肾毒性。 2.氟胞嘧啶 ①作用机制:在体内转化为5-FU,抑制真菌DNA合成而不抑制哺乳动物细胞合成核酸,故不良反应少。 ②抗菌作用: 抗菌谱较两性霉素B窄而弱;单用易产生耐药。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和球拟酵母菌具有较高抗菌活性。 ③临床应用: 主要与两性霉素B合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可产生协同作用。

3.咪唑类和三唑类抗真菌药 ①代表药: ·酮康唑、氟康唑(是酮康唑的5~20倍)、伊曲康唑 ②作用机制: ·广谱抗真菌药。 ·可抑制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生长。 ③临床应用: ·用于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深部真菌感染; ·也可用于浅部真菌感染(如甲癣)的治疗。 4.特比萘芬 ①抗菌机制:抑制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②抗菌谱:对各种浅部真菌,如:毛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体外抗皮肤真菌活性比酮康唑高20~30倍,比伊曲康唑高10倍。对酵母菌、假丝酵母菌也有抑菌效应。 ③应用:口服或外用可治疗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效果较好。 5.卡泊芬净 【抗菌作用及机制】 能有效抑制β(1,3)-D-葡聚糖的合成,从而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有广谱抗真菌活性。 【临床应用】 1)适用于治疗念珠菌败血症和各种念珠菌感染; 2)难治性或不能耐受其他治疗。 如: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和(或)伊曲康唑的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 3)也用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治疗。 (二)外用抗真菌药 1.咪康唑 ·广谱抗真菌活性。 ·口服吸收差,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多,故主要制成2%霜剂和2%洗剂作为外用抗真菌药 ·治疗皮肤癣菌或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感染。 2.克霉唑 ·仅限局部应用 ·治疗表浅部真菌病、皮肤黏膜或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 抗真菌谱广,但由于其毒副作用而仅作局部用药的是 A.特比萘芬 B.克霉唑 C.酮康唑 D.氟胞嘧啶 E.伊曲康唑 『正确答案』 B 【配伍题】下列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A.两性霉素B B.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卡泊芬净

药物化学-抗菌药和抗病毒药物-学习指南

《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学习指南 一、 本章学习要求 1、 掌握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异烟肼、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硝 酸益康唑、氟康唑、盐酸金刚烷胺等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2、 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病毒药物、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的结构类 型、构效关系; 3、 熟悉磺胺嘧啶、甲氧苄啶的作用特点; 4、 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药物、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抗真菌 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稳定性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二、 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能够应用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解决该类药物的制剂调配、鉴 别、贮存保管及临床应用问题。 2、能根据合成抗菌药物的结构特点,判断其化学稳定性,解决基本的临床 应用问题。 难点:药物理化性质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三、本章作业 (一)选择题 1 .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 __________ A 磺胺醋酰与甲氧苄啶 B 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 C 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 D 磺胺噻唑与甲氧苄啶 E 对氨基苯磺酰胺与甲氧苄啶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进入脑脊液的磺胺类药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磺胺醋酰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恶唑 D. 磺胺噻唑嘧啶 E.对氨基苯磺酰胺 A .百浪多息 D.对氨基苯磺酰胺 2 .复方新诺明是由 B. 可溶性百浪多息 E 苯磺酰胺 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4. 异烟肼的水解产物中,毒性较大的是_________

40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40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一、单项选择题 1、治疗甲癣时必须口服才有效的药() A.酮康唑 B.两性霉素B C.克霉唑 D.灰黄霉素 2、灰黄霉素的抗真菌作用特点是() A.广谱抗真菌药,对阴道滴虫也有效,因毒性较大,主要供外用 B.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 C.抗浅表真菌药,外用有效 D.抗浅表真菌药,治疗头癣效果好,口服有效 3、碘苷主要用于() A.结核病 B.疟疾 C.DNA病毒感染 D.白色念珠菌感染 4、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抗真菌药是() A.制霉菌素 B.灰黄霉素 C.两性霉素B D.克霉唑 5、金刚烷胺能特异性抑制哪种病毒感染(0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6、兼有抗震颤麻痹作用的抗病毒药是( ) A.碘苷 B.阿昔洛韦 C.阿糖腺苷 D.金刚烷胺 7、下列哪种药物主要与两性霉素B合用以增加疗效() A.酮康唑 B.灰黄霉素 C.阿昔洛韦 D.氟胞嘧啶 8、下列不属于抗真菌药的是() A.灰黄霉素 B.两性霉素B C.多粘菌素 D.制霉菌素 9、抗病毒药不包括() A.金刚烷胺 B.阿昔洛韦 C.氟胞嘧啶 D.阿糖腺苷 10、抑制HIV病毒的药物() A.阿昔洛韦 B.碘苷 C.利巴韦林 D.齐多夫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金刚烷胺对哪些病毒无效()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麻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2、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的药物有() A.克霉唑 B.酮康唑 C.氟康唑 D.甲苯达唑 E.阿苯达唑 3、灰黄霉素可用于哪些癣病的治疗() A.甲癣 B.牛皮癣 C.股癣 D.头癣 E.体癣 4、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的有() A.氟康唑 B.阿昔洛韦 C.利巴韦林 D.制霉菌素 E.两性霉素B 5、抗病毒药包括() A. 金刚烷胺 B. 阿昔洛韦 C. 齐多夫定 D. 阿糖腺苷 E. 利巴韦林 三、填空题 1、病毒唑是一个广谱抗病毒药,既抗__________病毒,也抗_________病毒。 2、制霉菌素局部用药治疗_____________,口服也用于________________。 四、是非题 1、利巴韦林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碘苷可抑制RNA病毒。 3、两性霉素B和灰黄霉素对细菌均无效。 4、两性霉素B目前仍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但不良反应较多,毒性较大。 五、问答题 1、抗病毒药分为哪几类? 2、抗真菌药分为哪几类?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一、A1 1、通过诱导机体组织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抗病毒的药物是 A、拉米夫定 B、利巴韦林 C、阿糖腺苷 D、碘苷 E、干扰素 2、疱疹病毒感染的最有效药物是 A、阿昔洛韦 B、利巴韦林 C、阿糖腺苷 D、金刚烷胺 E、干扰素 3、能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抗病毒药是 A、碘苷 B、金刚烷胺 C、阿昔洛韦 D、利巴韦林 E、干扰素 4、毒性大,仅局部应用的抗病毒药 A、阿昔洛韦 B、利巴韦林 C、阿糖腺苷 D、碘苷 E、金刚烷胺 5、不属于抗病毒药的有 A、金刚烷胺 B、氟尿嘧啶 C、齐多夫定 D、阿昔洛韦 E、干扰素 6、下列不属于唑类抗真菌药的是 A、克霉唑 B、咪康唑 C、酮康唑 D、氟康唑 E、氟胞嘧啶 7、两性霉素B最常见的急性毒性反应为 A、肾毒性

B、骨髓抑制作用 C、静滴时发生的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 D、神经毒性 E、肝损害 8、下列不是全身性抗真菌药的是 A、两性霉素B B、氟胞嘧啶 C、氟康唑 D、咪康唑 E、酮康唑 9、仅能用于浅表的全身性抗真菌药物是 A、咪康唑 B、两性霉素B C、特比萘芬 D、氟胞嘧啶 E、伊曲康唑 10、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是 A、卡泊芬净 B、制霉菌素 C、氟胞嘧啶 D、两性霉素B E、伊曲康唑 11、下列对两性霉素B描述错误的是 A、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B、毒性较大,用药须谨慎 C、不能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 D、不能与地塞米松合用 E、具有强大的抗深部真菌作用 12、主要制成霜剂和洗剂而作为外用的抗真菌药是 A、咪康唑 B、酮康唑 C、氟康唑 D、伊曲康唑 E、特比萘芬 13、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 A、灰黄霉素 B、克霉唑 C、特比萘芬 D、酮康唑 E、氟胞嘧啶

第十三章 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十三章抗菌药及抗病毒药 抗菌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自化学治疗药发现以来,抗菌药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抗生素药物已列专章讨论。本章主要讨论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病药 及抗真菌药等。 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这类药物从发现、应用到作用机制的建立,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尤其作用机制的阐明,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对药物化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磺胺类药物的发展 磺胺类药物是从偶氮染料发展而来的。1932年Do magk发现含有磺酰氨基的偶氮染料百浪多息(14-1)可以使鼠或兔免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感染。起初认为偶氮基团是染料的生色基团,也是抑菌的有效基团。后来经研究证实,只有具有磺酰氨基的偶氮染料才有抑制链球菌的作用,而没有磺酰胺基的偶氮染料则无效,由此确定对氨基苯磺酰胺(SN,14-2)是这类药物生效的基本结构。 H2N N N SO2NH2H2N SO2NH2 NH2 -- (14 1)(14 2) 此后,磺胺类药物的发展极为迅速,从1935年~1940年间合成了5500余种磺胺类化合物,并有20余种供临床使用,在此期间建立了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学说。 磺胺类药物具有合成容易,价格低廉,口服有效,抗菌谱较广,以及体内分布广泛的优点,部分品种临床上仍在应用。主要有磺胺嘧啶(SD,14-3)、磺胺甲噁唑(SMZ,14-4)、磺胺异噁唑(SIZ,14-5)、磺胺多辛(S DM’,14-6)、磺胺醋酰(S A,14-7)等。

-----(14 7) (14 6) (14 5) (14 4)(14 3) R CH 3 O C H 3CO OCH 3 N N CH 3 H 3C CH 3 O N O N SO 2NHR H 2N N N = 近年来磺胺类药物研究速度放慢,但仍有少数优良药物被发现。如(14-8)便是代表药物,除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方面疗效显著外,还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N N HOOC HO N SO 2NH (14 8) - 二、 磺胺类药物的结构和命名 磺胺类药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HN SO 2NH R 1 R 2 4 1 大多数磺胺类药物为N 1取代物,R 2一般为杂环,如嘧啶、异噁唑等,环上取代甲基或甲氧基。 磺胺类药物的名称通常冠以“磺胺”,其后接N 1取代基的名称。而系统命名一般则以“4-氨基苯磺酰胺”为母体,N 1取代部分作为取代基。如磺胺嘧啶(S D ,14-9),化学名为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磺胺甲噁唑(SMZ ,14-10),化学名为N-(5-甲基-3-异噁唑基)-4-氨基苯磺酰胺。 N N H 2N SO 2NH (14 9) -O N H 2N SO 2NH CH 3 (14 10)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