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犬立克次氏体病的预防措施

犬立克次氏体病的预防措施

犬立克次氏体病的预防措施

xx(详情介绍)

犬立克次氏体病是人畜共患病,但不是人畜传染病,至于人也会患此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饲主直接用手摘除犬身上的蜱虫,然而蜱血中立克次氏体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眼结膜传播给人。近几年报道关于犬立克次氏体病的案例并不少,所以预防该病值得每位家长重视。

预防

犬立克次氏体病不是人畜传染病,但用手直接摘除犬身上的蜱虫时,蜱血中立克次氏体可通过破损皮肤和眼结膜传播给人。

近年报道多起人类感染蜱虫导致死亡的例子,应该引起重视犬类感染蜱虫的问题。

在本地区,夏季期间有必要对犬常活动的草地定期进行药物喷洒来控制蜱虫的数量。常使用的药物是双甲脒(Amitraz),如果患犬体表有大量蜱虫寄生,也可以用双甲脒喷淋患犬全身来驱杀蜱虫。一般使用浓度是125-250ppm。双甲脒是一种单胺氧化酶阻断剂,使敏感的节肢动物起麻痹或致死(如蜱虫)。对犬的副作用包括:有短暂的镇静作用(用后可能持续1天),特别是小型品种犬,吉娃娃犬建议不用。同时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使该副作用变强。其他副作用包括:共济失调、沉郁、嗜睡、心率变慢、多食或多饮,短暂的血糖升高、瘙痒、呕吐、腹泻。双甲脒(Amitraz)的拮抗剂是育亨宾(Yohimbin),用量是0.1mg/kg,SID,连用3天。

此外,预防措施还包括:在难以控制蜱虫数量的地区,每天1次口服四环素(6.6mg/kg)或每半月1次使用福来恩滴剂。

1/ 1

浅谈犬立克次氏体病的诊治

浅谈犬立克次氏体病的诊治 本病是经蜱传染的血液原虫病,病原是艾希氏体属或立克次氏体属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寄生于节肢动物,每种立克次氏体各有其特异宿主,节肢动物棕色犬蜱-血红扇头蜱为本病传染媒介,通过吸血传播给犬类。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经常在野外活动的犬只。深圳野外草地四季都有蜱虫存在,夏季蜱虫活力最强,故犬立克次氏体病在夏季多发。本病急性期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疲惫、厌食、贫血、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例如共济失调、癫痫、自发性出血、呼吸衰竭。 一、发病情况 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共诊治121例犬立克次氏体病,其中本地土狗9例(占7.5%),工作犬72 例(占59.5%),玩赏犬40例(占33%)。夏秋季节(5月-10月)91例(占75.2%),春冬季节(11月-4月)30例(占24.8%)。在求诊时,其中101例(占83.5%)患犬体表找到蜱虫。上述数据说明,犬立克次氏体病具有季节流行性。在夏秋季节,南方野外草地有大量蜱虫存在,所以本病多发。当地土狗常有蜱虫寄生,但犬立克次氏体病发病率较其它犬种低,症状也较轻,这与当地土狗多数具有抗立克次氏体抗体,具终身

免疫力有关。越是野外活动史短的犬,一旦发病,症状越是严重。 二、临床症状 临床上很难区分典型的犬立克次氏体病三个阶段,门诊所见的多数是急性期病例,急性期可持续2-4周。所有急性期病例都有不同程度发热(从39.1-41.5度)。症状轻微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活力下降。症状重者表现为:废食,忧郁甚至嗜睡,四肢无力,有或无关节炎,淋巴结肿胀,流涎,黄疸,咳嗽甚至呼吸困难。个别重症患犬出现神经症状,后躯麻痹,颈背强直,听力障碍。急性期过后,患犬过度到亚临床阶段。仍持续感染,但无临床症状,亚临床阶段可持续几年。慢性感染的犬以临床症状不明显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特征,各种血细胞数下降,容易自发性出血,粘膜苍白,呼吸加快,体重下降。 三、诊断 1)在夏季,具有野外活动史的患犬,出现发热,贫血,黄疸,血尿,四肢无力等症状,应怀疑为犬立克次氏体病。 2)从病犬身上发现蜱虫寄生。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减少,血小板减少。 4)患犬抗凝全血,用爱德氏四合一试纸检验为犬立克次氏体病为阳性,可诊断为本病。 5)在血液涂片中发现白细胞中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

第二十二节 鱼类立克次氏体病病理

第二十二章鱼类立克次氏体病病理——由叶仕根负责编写 【一般性概述】: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又称立克次体,为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立克次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如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代谢方式等方面与细菌类似,同时也具有许多与病毒类似的特征,如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不能使用培养基培养、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等。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于1909年首次发现了洛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病原体和传播方式,由于工作原因,他自己也被感染并于次年死于斑疹伤寒。为纪念立克次在斑疹伤寒病原(立克次体)研究中贡献,将他所发现的病原体被命名为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我国学者魏曦和谢少文在在立克次体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疫苗研制等方面,也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立克次体是个庞大的家族,多数立克次体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原,人类和多种动物包括鱼都可感染发病。不同种属立克次体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专性在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2)有DNA和RNA两种核酸;(3)形态多样,革兰染色阴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4)通常以节肢动物作为寄生宿主或储存宿主,或以其为传播媒介;(5)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体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2005)将立克次氏体目(Rickettsiales)划分为3个科,即立克次氏体科(Rickettsiaceae)、无形体科和全孢菌科(Holosporaceae)。近年来,根据鲑鱼立克次氏体的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研究,《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将鲑鱼立克次氏体定位于细菌界(Bacteria),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丙型变形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Thiotrichale目中一个新的科—鱼立克次氏体科(Piscirickettsiacaea)。 1939年,Mohamed 等在埃及发病的河豚(Tetrodon fahaka)体内发现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1ike organism,RLO) ,这是有关鱼立克次体的首次报道。此后,由于缺乏能有效控制鱼类立克次体病的药物和方法,鱼立克次体已成为鱼类重要的病原体类群,其宿主范围和地理分布日益扩大,常导致鱼类严重传染病的发生。(Piscirickettsiosis and piscirickettsiosis-like infections in fish A Review.2002)。 1975年,Ozel和Schwanz-Pfitzener研究虹鳟鱼出血性败血症病毒(Egtved virus)时,在RTG-2细胞系(虹鳟性腺细胞系)中检测到病毒的同时发现类立克次氏体,但未能确定它的致病性以及分类学地位。1989年Fryer等首次从智利海水养殖的银大马哈鱼病灶组织感染的细胞系CHSE-214中分离得到RLO,并且证明其为智利养殖银鲑鱼的一种流行病的病原,并于1992年将其命名为鲑鱼立克次体Piscirickettsia salmonis gen. nov., sp. Nov.。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鱼立克次氏体病及其综合症已经遍布20几个国家和地区,感染十几种经济鱼种,包括细鳞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银鲑鱼及大西洋鲑等。目前发现,鱼类立克次体病以内部脏器肿大、出血和吞噬细胞内出现RLO为主要特征。因其主要发生于养殖鲑科鱼类,故也称为“鲑鱼立克次体败血症(salmon rickettsia septicaemia, SRS)”或“鲑鱼立克次体病(Piscirickettsiosis)”。除鲑科鱼类外,也有一些非鲑科鱼类如罗非鱼、蓝眼清道夫、石斑鱼、真鲷等感染RLO的报道,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并且表现出与鲑鱼立克次体病相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Piscirickettsiosis-like syndrome)。

立克次体的症状

立克次体的症状 立克次体的症状有哪些呢?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那立克次体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立克次体的症状。 文章目录 立克次体的症状 1、细胞大小为0.3~0.6μm×0.8~2.0μm,有细胞形态,一般不能通过细菌滤器,可通过瓷滤器,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2、细胞呈球状、杆状或丝状,有的多形性。 3、有细胞壁,无鞭毛,呈革兰氏阴性反应(除恙虫病立克次体外),效果不明显。 4、除少数外,均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宿主一般为虱、蚤等节肢动物,并可传至人或其他脊椎动物。

5、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但繁殖速度较细菌慢,一般9~12h繁殖一代。 6、有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大多只能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产能而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产能。 7、大多数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须用鸡胚、敏感动物及动物组织细胞来培养立克次氏体。 8、对热、光照、干燥及化学药剂抵抗力差,56℃30min即可杀死,100℃很快死亡,对一般消毒剂、磺胺及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9、同时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没有核仁及核膜,属于适应了寄生生活的α-变形菌。基因组很小,如普氏立克次氏体的基因组为1.1Mb,含834个基因。 10、一般可培养在鸡胚、敏感动物或HeLa细胞株(子宫颈癌细胞)的组织培养物上。 立克次氏种类 下面介绍4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立克次氏体。 1、普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prowazekii),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它为短杆状,0.8微米~2微米×0.3微米~0.6微米,也可长达4微米,单个存在或呈短链状。当人受到感染后,经10天~14天的潜伏期,骤然发病,有剧烈头痛、周身痛和高热,4天~7天后出现皮疹,严重的为出血性皮疹。有的还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其他实质器官损害。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人口密集和昆虫繁盛的环境内比较严重。当流行时,病人平均死亡率20%,严重时可达70%。病原体借人虱在人群中传染,所以灭虱是预防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重要措施。

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一类由立克次体目( Rickettsiales)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并非所有立克次体均可引起人类疾病,目前已发现的与人类感染相关立克次体有数十种,且不断有新的致病立克次体被发现。立克次体病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有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斑点热等。 立克次体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呈多形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色。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有与细菌近似的细胞壁,具有与蛋白、脂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相关的不完整酶系统,同时含有 DNA和 RNA,以二分裂法繁殖,斑症伤寒群和斑点热群等多数立克次体还含有内毒素物质;但其为专性细胞内寄生。 立克次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小哺乳动物、家畜和人,其传播多通过虱、蚤、螨等节肢动物叮、咬或猫、狗等动物抓、咬发生,贝纳柯克斯体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传播。人群对立克次体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在不同立克次体间尚存在交叉免疫。除 Q热和猫抓病外,立克次体病的致病机制均为在血管内皮细胞繁殖导致广泛血管炎。 立克次体病多发于春、秋季,常有近期节肢动物叮咬、野营或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数高达 39.5℃以上)、头痛和皮疹三联征为特点,病程通常为 2~3周。实验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学检测,

其中以外斐试验为常用,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反应等方法特异性、敏感性更高,但各种立克次体间仍存在一定交叉反应。鸡胚培养、动物接种等病原检测方法由于检出率低,实验条件要求高并可能导致立克次体在实验室传播而少用。 各类立克次体病的血清学阳性反应均出现于起病 1周以后,因此在获得血清学诊断前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并及时开始抗感染治疗。氯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对各类立克次体病均具可靠疗效,目前治疗以多西环素为首选,亦可选用氯霉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体外可抑制部分立克次体生长,且在动物实验或临床中治疗 Q热、斑点热、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亦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尚需积累更多临床经验。一些立克次体灭活疫苗或减毒疫苗的接种可对各类立克次体病具有交叉保护作用,并可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1.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亦称虱传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louse-borne typhus)是一种呈全球性流行的传染病,曾波及我国大部份地区,但目前仅在我国寒冷地区的郊区、农村存在散发或小流行。该病的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prowazekii),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体虱为其主要传播媒介;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一般可获持久免疫力,偶见再次感染病例。该病多见于冬、春季,潜伏期 5~21d,起病大多急骤,表现为寒战、发热,体温达 39~40℃以上,发热持续 2周以上。伴持久剧烈头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