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

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0e2774044.html,

?【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

?【出版日期】201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https://www.doczj.com/doc/0e2774044.html,/yiliaoqixie/241973241973.html

?互联网医疗是革命而不是工具,医疗产业将被改变并颠覆,医疗产业价值的核心将转移至互联网医疗运营平台。其核心价值

在运营平台未来的大数据能力,将彻底颠覆诊断与医疗科研模式,

互联网医疗将使得用户通过案例数据智能自诊断成为可能,并改

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在中国,老龄化、90后、病患群体

基数庞大等因素将使得中国互联网医疗加速应用,有望领先全球。

互联网将能突破医院资源、数据的围墙,改变并大幅优化医疗健

康产业。

目前从国内外较为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来看,主要由两种类型的公司:第一类是从医疗穿戴研发入手发展客户继而形成

平台的公司;第二类是搭建平台集成医生资源、社群沟通等资源,

通过平台吸引用户成为医疗服务互动平台。

过去三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保持超过28%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2013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85.9亿元,

同比增长28.02%;201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114亿

元,同比增长32.71%。

医疗资源的紧缺使得患者、医院、医生等产业参与者痛点众多,而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些痛点的契机。互联网医疗产业将使得产业链价值重新分配,患者、医院、保险公司、医药器械公司都将成为产业价值的贡献者,尤其看好从保险公司和医药器械公司获得价值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本身也将衍生出新的产业价值如领先的医疗健康穿戴产品、新模式的诊断服务等。互联网医疗产业价值来源主要为互联网医疗运营平台和移动互联医疗健康穿戴设备,考虑到相对稳定的医疗信息化需求,预计产业规模有望在未来会有新的突破。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57.9亿元,预计到2022年,则有可能超过800亿元。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由观研天下(Insight&Info Consulting Ltd)领衔撰写,在周密严谨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行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商务部等权威统计资料。

报告主要研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

环境。为战略投资或行业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大纲】

?第一章互联网医疗发展背景12

第一节互联网医疗的定义12

第二节互联网医疗消费背景12

一、中国老龄化的背景分析12

(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2

(二)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13

(三)医疗费用有望快速增加14

二、中国90后群体崛起分析15

(一)90后已成互联网的主力军15

(二)90后更易接受互联网医疗16

(三)90后将成为家庭中坚力量16

三、可应用病患群体基数庞大17

(一)高血压患病率高17

(二)糖尿病患者基数大18

(三)冠心病的隐蔽性强18

(四)脑血管疾病防治需重视18

?第二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20

第一节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分析20

一、医疗信息化的总花费规模20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结构分析21

第二节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分析21

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21

二、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22

三、在线医疗市场规模统计23

四、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统计24

第三节互联网医疗发展分析24

一、互联网医疗利益相关方24

二、互联网医疗涉及四方25

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分类26

四、互联网医疗APP的发展26

第四节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概况27

一、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现状27

二、中国移动医疗行业需求分析28

三、移动医疗的产业链开始扩展28

四、中国移动医疗实践模式分析29

五、中国移动医疗现实困境分析30

第五节互联网医疗硬件发展分析31

一、可穿戴医疗的优势分析31

二、可穿戴医疗供应链分析34

三、可穿戴医疗的发展模式35

五、可穿戴医疗的发展潜力36

第六节远程监护公司盈利模式40

一、四维医学科技:与社区医院和诊所共生40

二、新元素医疗:健康小屋+会员制服务40

三、中卫莱康:坚持做服务商42

四、优加利企业:远程监护服务医院客户44 第七节互联网医疗平台典型代表45

一、百度医疗45

(一)百度医疗定位45

(二)百度医疗模式46

(三)未来拓展方向47

二、美柚47

(一)美柚市场定位47

(二)美柚发展模式48

(三)未来拓展方向48

三、丁香园49

(一)丁香园的定位49

(二)丁香园的模式49

(三)未来拓展方向50

四、春雨医生50

(一)春雨医生定位50

(二)春雨医生模式51

(三)未来拓展方向52

五、九安医疗53

(一)九安医疗定位53

(二)未来拓展方向54

第三章互联网医疗需求分析55 第一节患者需求与痛点分析55

一、患者需求分析55

(一)核心需求55

(二)便利需求55

(三)辅助需求56

二、患者就医痛点57

(一)导诊痛点分析57

(二)诊断痛点分析58

(三)院外康复痛点58

第二节医生需求与痛点分析59

一、医生需求分析59

二、医生痛点分析59

(一)工作强度与收入不符59

(二)提高诊断准确性痛点60

(三)跟踪患者康复的痛点60

第三节医院需求与痛点分析61

一、医院需求分析61

(一)信息化需求61

(二)平台化需求61

二、医院痛点分析61

(一)数据大集中的痛点61

(二)医疗资源共享痛点62

第四节药企需求与痛点分析62

一、药企需求分析62

二、药企痛点分析63

(一)特定药品不能进行精准营销63 (二)大病用药疗效无法有效跟踪63 第五节险企需求与痛点分析63

一、保险公司需求分析63

二、保险公司痛点分析64

(一)保费佣金比例高64

(二)无法降低赔付成本64

第四章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分析66 第一节向患者收费模式66

一、基于患者的商业模式66

二、国外案例分析——Zeo 66

(一)产品功能66

(二)盈利模式67

(三)未来发展模式68

第二节向医生收费模式69

一、向医生收费模式69

二、国外案例分析——Zocdoc 69 (一)提供服务69

(二)盈利模式71

(三)经验总结71

第三节向医院收费模式72

一、向医院收费模式72

二、国外案例分析——Vocera 72 (一)产品功能72

(二)主要优势74

(三)盈利模式74

(四)未来发展模式74

第四节向药企收费模式75

一、向药企收费模式75

二、国外案例分析——Epocrates 75 (一)公司简介75

(二)产品功能76

(三)盈利模式76

(四)未来发展模式77

第五节向险企收费模式77

一、向保险公司收费模式77

二、国外案例分析——WellDoc 78

(一)产品形式和功能78

(二)盈利模式78

(三)未来发展方向79

第五章药品销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分析80 第一节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概述80

第二节医药电子商务四大应用领域80

一、预防领域80

二、诊断领域80

三、治疗领域80

四、康复领域81

第三节美国药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81

一、美国药品流通现状分析81

二、美国药品电子商务分析81

三、美国药品电商竞争格局82

第四节国内外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82

一、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82

(一)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相关概述82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发展现状82

(三)国外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83

(四)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84

(五)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可选模式87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C模式分析88

(一)中国B2C网店的发展现状分析88

(二)国内获医药B2C牌照的网上药店90

(三)B2C平台与医药企业结盟模式分析91

第五节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运行分析92

一、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分析92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93

三、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分析94

四、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现存问题分析95

五、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主要瓶颈96

第六节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97

第六章中国互联网医疗重点企业及平台分析99 第一节互联网医疗优秀平台分析99

一、好大夫在线99

(一)平台发展简介99

(二)平台商业模式100

(三)平台盈利模式101

(四)平台的影响力101

二、39健康网101

(一)平台发展简介101

(二)平台商业模式102

(三)平台的影响力102

(四)平台发展战略103

三、宜康网103

(一)平台发展简介103

(二)平台主要业务103

(三)平台商业模式104

(四)平台发展战略104

四、医通无忧网104

(一)平台发展简介104

(二)平台主要业务105

(三)平台商业模式105

(四)平台的影响力106

第二节互联网医疗硬件企业分析107

一、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7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07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07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08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09

(五)公司的产品优势109

二、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10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10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10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11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12

(五)公司的产品优势112

三、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113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13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13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14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15

(五)公司的产品优势116

四、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6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16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17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17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18

(五)公司的产品特点119

五、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120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20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20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21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23

(五)公司的产品优势123

第三节互联网医疗软件企业分析124

一、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124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24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24

(三)公司的最新动态125

(四)公司的发展战略125

二、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126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26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27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27

(四)公司的产品优势128

三、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28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28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29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30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32

(五)公司的产品优势132

四、东华软件股份公司132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32

(二)产品发展新动态133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33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35

(五)公司核心竞争力135

五、上海金蝶医疗卫生软件有限公司136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36

(二)互联网医疗业务137

(三)互联网医疗现状138

(四)公司的发展战略139

第四节药品电子商务企业分析139

一、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9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39

(二)互联网医疗平台140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40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42

(五)公司核心竞争力142

二、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43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43

(二)互联网医疗产品143

(三)公司经营状况分析144

(四)企业销售网络分析144

(五)公司核心竞争力145

三、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145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145

(二)互联网医疗平台145

(三)产品的商业模式146

(四)公司的最新动态146

?第七章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147 第一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动因147

一、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互联网医疗奠定基础147

二、政策层面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148

三、4G通信使互联网医疗具备全面普及可能性148

四、医疗器械技术发展推动实际应用普及性增强149

第二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149

第三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及预测150

一、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150

二、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测150

三、2016-2022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预测151

四、2016-2022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151

?第八章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策略分析153 第一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风险153

一、政策法规风险153

二、市场竞争风险153

三、技术发展风险154

第二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机会154

一、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机会概述154

二、互联网医疗院前环节投资机会155

三、互联网医疗院中环节投资机会156

四、互联网医疗院后环节投资机会157

第三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策略157

一、挖掘互联网医疗产品核心价值157

二、提升互联网医疗价值链的价值158

三、从资本价值出发进行资本运作158

第四节2016-2022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158

一、互联网医疗项目融资情况158

二、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渠道160

三、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160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1-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统计及预测13

图表2 2011-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及占GDP比重14

图表3 2013-2014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15

图表4 手机网民使用互联网医疗的情况16

图表5 成人不同性别基线年龄段八年高血压累计发病率17 图表6 城市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脑血管死亡率比较19 图表7 2011-2014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总花费规模统计20

图表8 2010-2015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20

图表9 2011-2017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各解决方案收入结构图21

图表10 互联网化程度22

图表11 医疗互联网化的分类与方向22

图表12 2011-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23

图表13 2011-2015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及趋势统计23

图表14 2011-2015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及趋势统计24

图表15 互联网医疗利益相关方25

图表16 医疗过程中的四方主体,以患者为中心示意图26

图表17 2010-2015年我国互联网医疗APP数量预测27

图表18 传统的动态监测设备32

图表19 医生期待移动医疗能够改善的方面33

图表20 2011-2014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统计35

图表21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比情况统计36

图表22 男性健康主要问题构成37

图表23 女性健康主要问题构成37

图表24 全球范围内针对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38

图表25 患者期待移动医疗能够改善的方面38

图表26 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付费调查39

图表27 美国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分布39

图表28 美国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医疗细分行业40

图表29 深圳新元素医疗的运营模式41

图表30 新元素医疗的三个盈利来源42

图表31 中卫莱康-保健版远程心电监测仪43

图表32 中卫莱康-腕式心电监测仪43

图表33 优加利企业的第四代“心安宝” 44

图表34 优加利企业的心脏实时监护网络45

图表35 百度医疗产业链布局45

图表36 健康云三层架构46

图表37 百度医疗未来产业链延伸47

图表38 美柚医疗产业链布局47

图表39 美柚未来产业链拓展48

图表40 丁香园产业链布局49

图表41 丁香园两大盈利板块50

图表42 丁香园未来发展方向50

图表43 春雨医生产业链布局51

图表44 春雨医生盈利模式52

图表45 春雨医生未来产业链拓展52

图表46 iHealth产业链布局53

图表47 九安医疗未来产业链拓展54

图表48 患者需求高低与第三方机构易介入程度对比56 图表49 患者痛点57

图表50 Zeo产品示意图67

图表51 Zeo在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中的关系67

图表52 Zeo在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中的关系68

图表53 Zeo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69

图表54 Zocdoc在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中的关系70

图表55 Zocdoc网站界面71

图表56 Zocdoc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72

图表57 Vocera产品可戴在脖子上73

图表58 Vocera产品可挂在衣服上73

图表59 Vocera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75

图表60 Epocrates在互联网医疗产业链中的关系76

图表61 Epocrates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77

图表62 WellDoc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79

图表63 持有国A证—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牌照的厂商情况83 图表64 2011-2017年中国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测90

图表65 持有国A证—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牌照的厂商情况91 图表66 2011-2015年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统计95

图表67 拜欧B2B2C模式98

图表68 “好大夫在线”的业务流程示意图101

图表69 医通无忧网在线医疗服务模式图示106

图表70 医通无忧网在线广告营销图示106

图表71 2015年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情况表108

图表72 2015年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结构情况108

图表73 2011-2015年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及

网络医疗现状

概念: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医疗网站陆续开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过后,形形色色的医疗网站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在短短几年内,网上新出现可以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数千家,而事实上国内医疗网站除少数有能力进行远程会诊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简单咨询服务,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介绍产品信息及进行药品推销。 美国是开展远程医疗较早的国家,最早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此后,医疗机构开始远程医疗,并逐步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咨询、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控制手术等项目。其他国家如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外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开展远程会诊和,利用各种通信线路(如ATM,ISDN,PSTN等)借助电视会议或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医学服务;进行医学资料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共享医学数据;目前一些西欧国家已研制并试用包含基本医疗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联网医院都可以得有关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过email进行病历会诊,这是最早的远程医疗实践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应用远程系统诊断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东姑娘和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由此远程医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远程医疗从探索走向实际应用,国家卫生部、医学基金会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先后启动了金卫网络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和军卫Ⅱ号工程(远程医疗网),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已可为各地疑难急重症患者实施可视实时专家会诊、传输共享诊疗数据、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等。 现状: 互联网医疗,在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近几年在国内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医疗形式有: 1、以健康教育和信息为主的39健康网; 2、以医师评价和挂号为主的好大夫在线;对于患者来说,找到合适的大夫最重要 3、以电子健康档案采集和应用为主的120ehr网; 4、以疾病风险评估为主的宜康网;

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核心观点: ●医院互联网化催生各类互联网医疗服务需求:包括线上问诊、支付服务、药事服务等 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互联网医疗建设;同时推进电子病历的建设有利于未来互联网+医疗多种业务模式的技术实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从互联网医疗多项服务的业务流程看,必须经过医院的HIS系统,使其切入互联网医疗业务优势明显 ●第三方支付服务中,涉及医保的分解支付时,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HIS系统、医保系统 在此业务中,HIS厂商类比其他场景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按流水收取返佣。 ●商保支付服务,互联网公司、保险公司、医疗信息化公司三者的竞争能力取决于两方面: 1)执行力、速度的比拼:打通的医院数量、等级,以此吸引保险公司的入住。 2)快赔服务以外的业务能力,如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打通支付与C端流量;保险公司的优势在于保险科技的输出能力(如众安科技的保险科技线条还可提供营销能力);医疗信息化公司可结合控费产品为保险公司提供更为完善的支付解决方案,提升服务附加值。 ●处方流转参与者可划分为三个维度: ?地方政府推进or独立推进:如广西梧州,其处方流转平台由地方卫计委招标建设。 ?实体医院推进or互联网医院推进:微医在海南、福州推进的微问诊,则依托乌镇互联网医院。 ?开放的平台模式or封闭的自用模式:典型如益药,供药方为上海医药,则为封闭的自用模式。 我们认为,由地方政府来推进处方流转的方式在医院端更快速,障碍更小。整体趋于开放、合作的平台模式,以减少可能的利益牵扯。但具体处方流转建设企业所获运营权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效仍然有待观察。 ●推荐标的:卫宁健康 HIS等医疗信息化的必要性令医疗信息化厂商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可以延伸到互联网医疗,但并不必然。除了规模外,也取决于传统医疗信息化基础+互联网医疗产品业务格局的完整性。因此,以卫宁健康、创业软件、思创医惠和东华软件等医疗信息化公司或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地医疗信息化升级发展,区别在于布局的完整性和新产品业务的落地进度差异较大,因此受益程度有很大不同。 卫宁健康当前的医院客户资源以及HIS领域的深厚积累有利于互联网+医疗业务开展。同时,将卫宁健康的盈利模式从传统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制”,向与交易流水、数据量相挂钩转变,为公司打开业务与市值空间。长期来看,多模式的业务布局可形成完整的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带来协同效应。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中性考虑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0元/股、0.28元/股及0.4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69倍、49倍及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对于互联网医院的态度与细则制定;处方外流各地推进与落实不及预期;公司执行力不及预期;各公司互联网医疗布局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投资价值或有不同,部分公司当前估值可能不具有吸引力。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状 ?出品:盖亚文娱工作室系列:大处着眼分类:互联网标题: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现状标签:互联网字数:9000字建议阅读时间:二十分钟在电视剧《亮剑》结尾,在南京军事学院的1953年的首届毕业论文答辩上,北京军区参谋长丁伟发表了《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的论文,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提出苏联是未来威胁的假想敌理论:“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一个军事强国,不管这个军事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事实上,潜在的威胁已经构成。动不动手的主动权,不在我方手中。”假想敌理论在此后屡屡被验证,在野蛮生长的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更是被证明,中国互联网从业者都曾经经历过2010年前的BAT抄你怎么办,2010年后则一直经历着BAT投了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你怎么办的焦虑。在BAT屹立的中国互联网原本已经陷入新模式发展停滞的状态,但却偶然诞生了TMD三家准巨头,TMD一方面需要应对BAT的侵蚀,另一方面不断地进入各个行业拓宽业务线,导致TMD成为了全民公敌,而对TMD来说,他们的假想敌又何尝不是全世界呢? 一、不可复制,TMD的独立发展样本之路 随着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BAT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级,此时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仿佛停滞了,BAT成了黑洞,吸

走了所有互联网的资源和用户,抄袭互联网创业模式,并用自发产品和流量优势复制创新,所以才有了“狗日的腾讯”、“百度作恶”,尽管2010年经历腾讯经过3Q大战痛定思痛后开启了BAT开启了并购投资合作模式,但“生死BAT是创业公司的魔咒”、“BAT让中国互联网创新暗无天日”的言论屡屡被提及并且经久不衰,BAT的资源优势对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是稀缺的,BAT的资金优势无疑更是稀缺的,更为可怕的是BAT投资哲学像极了孙正义“你若不接受我的投资,我就去投你的敌人”,也让中国互联网企业尽入BAT彀中矣。 但TMD的成长是一个意外,由于彼时BAT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模式处于探索期,同时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并未枯竭,所以TMD能够成长起来,随着BAT的生态布局越来越清晰和强烈,我们能看到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驾驶、新零售等新业态的布局上BAT的布局比创业公司更快速,除非速度极快的技术大爆炸发生,否则类似TMD的成长通道或已关闭,BAT会在更早期投资或狙击具有类TMD 发展潜质的创业者。TMD是从BAT的缝隙中生长出来的,因为生长在BAT业务的边缘而得以成长,等到真正成长起来时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创业力量,更重要的是TMD拥有极其强烈的独立发展意愿,所以才造就了TMD的独立格局。TMD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互联网时代与当代医疗现状

互联网时代与当代医疗现状 药理学赵斌2015081 说起互联网时代这个话题,脑海中立刻蹦出了许多字眼,但是都与医学无关,细想之下突然记起之前曾在健康报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几经翻找终于找到了,题目是《互联网时代,医学专业精神如何安放》,文章写的很切合实际,的确反映了当今医疗行业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种种压力。而在最近几年发展尤为火热的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了,现如今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用打开电脑,方便快捷,各种应用应有尽有。 在当今社会,谁不谈谈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好像就落伍了,医疗行业亦是如此,如今互联网医疗已成行业发展的热点,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谋篇布局,马云甚至说30年后让医生找不到工作。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院士表示,互联网医疗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但医生不会消失,因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永远是面对面的关系”。 的确,对医院而言,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运营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创新医疗服务,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帮助医院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让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拉近距离,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通过物联网完成物与物的连接,帮助医院

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 但是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精神与医学等专业精神是有冲突的,除了专业技术以外,医学专业精神更加重视人道主义精神,要有悲悯天下的情怀,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敬畏生命。医学史慢工出细活,好医生是熬出来的。医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着残酷的淘汰机制。医学本质上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体系,医学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保证患者的安全,一个新药和新技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普遍使用需要十几到二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好医生应该是:手艺像工匠,学问像教授,心思像侦探,心肠像菩萨。 移动互联网是革命性创新,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给我们带来效率提高和服务体验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移动互联网讲究免费、即时、秒杀、互动等,这会让大家觉得一切来的太容易,习惯于免费,没有耐心去等待。常见的现象是,大家为了买部新款iphone而通宵排队,但是看病等一个小时就不耐烦了。 有一句话说,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把文化和灵魂丢在了身后,当我们停下来回望自己的灵魂时,好像彼此变得陌生了。不妨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跑这么快吗?我们的健康呢?我们的家人呢?我们的亲情呢?心丢了,要速度还有意义吗?

2017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篇一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行业的特点 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XX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

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即使新药研发成功、注册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旦被检测到有不良反应,或发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可能随时被中止应用。 4、高附加值药品实行专利保护,药品研究开发企业在专利期内享有市场独占权。由于药品研究开发的高额投入,制药公司一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其新产品的高昂售价将为其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回报利润能达十倍以上。 5、相对垄断医药制造业从根本上说,是被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大制药公司所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XX年,世界前10家跨国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的份额为43%,前20家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我国制药业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物为主,自主研发实力不强,r&d投入较少,利润回报、风险性等产业特征也相应表现得不如世界发达国家制药业那样突出。但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道路上,对产业特性的感受将会越来越强烈。 (二)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

德勤咨询《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之中国医疗市场完整版

德勤咨询《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之中国医疗市场完整版 2014年12月22日 近日,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德勤咨询发布了《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这其中也反映了中国人群的医疗大数据。 在总人口为13亿多的中国人中,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有研究数据显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形象地讲,中国医疗大数据现状反映了压在百姓身上的3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触目惊心的数据结果,根据德勤最新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严重。 到 2012 年止,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人均寿命预期为 80 岁,相比 1990 年呈现大幅老龄化现象。 其中日本最为严重,平均寿命预期为 84 岁,英国为 81 岁,美国 79 岁,中国 75 岁,而印度为 66 岁。

预计到 2018 年,超过 65 岁人群数量会达到 5.8 亿,占全球人口 10%,也就是说,其中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超过 65 岁的老年人。到2020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2014 年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 77%。 相比在中国,从2003年开始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2014年的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 23%,预计到 2020 年,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上升到 32%。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多万,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老年痴呆病例。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第二座健康大山——癌症年轻化 根据统计数据:2005年~2015年间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累计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人民币;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2013年到2014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白领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男性则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

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 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 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市场之一。

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网络医疗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分析 摘要针对医疗市场的新宠——网络医疗网站,通过对其现状以及市场前景的,得出其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结论。同时,网络服务对于如何建立品牌医疗网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网站远程医疗网络服务 人类跨入21世纪后,IT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具有了划性质的变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象征的载体,越来越显现出它在上的重要地位和职能,并且也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这股网络浪潮的冲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单一的病人亲自去医院看病的模式已经被逐渐改变,代之的是以网上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形式获取医疗信息。医疗网站就是基于网络技术、技术和知识工程的,面向社会的为其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的服务平台。 1 医疗网站的以及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医疗网站陆续开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过后,形形色色的医疗网站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在短短几年内,网上新出现了可以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数千家,而事实上国内医疗网站除少数有能力进行远程会诊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简单咨询服务,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介绍产品信息及进行药品推销。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网络医疗市场虽然在改变人们传统医疗观念上有着非常积极的,同时也为以后开拓网络医疗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现阶段网络医疗市场整体比较混乱,优质网站为数不多,可信任度不高。 2 医疗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分析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环境简介。美国是开展远程医疗较早的国家,最早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此后,医疗机构开始远程医疗,并逐步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咨询、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控制手术等项目。其他国家如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外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开展远程会诊和,利用各种通信线路(如A TM,ISDN,PSTN等)借助电视会议或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医学服务;进行医学资料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共享医学数据;目前一些西欧国家已研制并试用包含基本医疗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联网医院都可以得到有关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过email进行病历会诊,这是最早的远程医疗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应用远程系统诊断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东姑娘和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由此远程医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远程医疗从探索走向实际应用,国家卫生部、医学基金会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先后启动了金卫网络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和军卫Ⅱ号工程(远程医疗网),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已可为各地疑难急重症患者实施可视实时专家会诊、传输共享诊疗数据、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等。 (2)技术模型简介。模型及流程说明见商业模型(见附图): 用户群:消费者可根据拥有的终端设备通过相应通信网络将自己的基础医疗数据以人工、自动方式按需要进行采集并传送给服务提供方。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一、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现状 (1)宏观政策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文中已明确指出,将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多点执业地点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以及两道审批程序,对于医生来说,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更有利于医生使用互联网工具完成价值实现。同月,《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对网售处方药的标准、格式、有效期等做出了相关规定,该办法不仅为互联网企业进入医药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还推动了“医药分开”药品流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将来处方药的网络销售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指出将“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同时还指出“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这对于移动医疗、医药电商O2O的发展均是利好政策。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同意在宁夏、云南等5个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力支持远程医疗的发展。不难看出,国家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开,在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将层出不穷。 (2)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口上升及资源分配不均,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数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中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数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不仅为政府带来了严重的财政负担,也使其子女面临着工作及生活的双重压力。此外,我国慢性病呈现高发趋势,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正在危害国民健康与社会稳定,慢性病的治疗周期长,花费费用高,如何及时管理并控制慢性病以及如何提前预测及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 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向东部以及一线城市倾斜。在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上,北京和上海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量远高于中西部城市。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将导致中西部区域看病难、看病贵等不良状况发生。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医疗水平,大大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疗支出。

中国医疗家具市场现状分析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中国医疗家具市场现状分析 (2) 第一节中国医疗家具市场概述 (2) 一、我国医疗家具市场总体概况 (2) 二、我国医疗家具行业发展阶段 (2) 三、我国医疗家具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2) 第二节2012-2016年我国医疗家具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3)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3)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3)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 四、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5) 第三节2012-2016年中国医疗家具产品产量统计分析 (5) 第四节2012-2016年中国医疗家具产品销量统计分析 (6) 1

中国医疗家具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医疗家具市场概述 一、我国医疗家具市场总体概况 我国家具行业发展快速,家具行业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分散,行业竞争激烈,进入门槛低,企业质量良莠不齐。 作为家具行业的新兴子行业,医疗家具因具有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空间利用率高、服务周全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越来越多厂家因看好医用定制医疗家具市场,纷纷涉足医用定制医疗家具行业,以低价获取客户。然而,医疗家具的专业性尚未引起医疗卫生机构足够的重视,因此,家装企业、地板企业等其他非专业生产医疗家具企业也加入这一细分市场,目前该细分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竞争激烈。 二、我国医疗家具行业发展阶段 “医疗家具”,可以说是一个新兴概念,近年来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会中提到的改革新方向,特别是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家具的功能性和医用建筑空间环境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设计方法更加科学化,设计对象更具针对性,医用家具改革新方向,专业医疗家具加快新材料、绿色环保、人性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医疗家具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进入新千年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而环保绿色物质环境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其中,医院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建造绿色医院已经成为我国医院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医疗环境本来就要求洁净、无污染,这就使得医院建筑似乎天生就具有“绿色”特征要求。绿色医疗家具是绿色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绿色医疗家具的医院,很难称之为绿色医院。 绿色环保和功能性是专业医疗家具最基本的要素。绿色医疗家具要求所使用的板材达到绿色环保的标准,在使用中不能释放甲醛等有害物质,不能对患者构成再次的健康隐患。 “绿色环保”亦是医疗家具的首要标准,严格要求医疗家具的所有板材甲醛 2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医疗服务的特点 医疗服务具有所有服务的共性,同时它又有其非常独特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医疗服务的开展有不利的一面,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发挥医疗服务的这些特点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具有以下10个特点。 (一)无形性 无形性是医疗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人们也以此来界定服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尝不着、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第三,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通常很难察觉或立即感到服务的利益,也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医疗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与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人员、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和医院的口碑来进行判断。顾客为了减轻购买的风险,通常相信亲朋好友和同事的推荐;医院的社会声望和顾客过去的消费经验也会对顾客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医院的有形展示和树立医院的声誉(无形展示)是我们医疗服务品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不可分离性 通常有形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产品被制造出来后,先储存,通过多重转销者分销,随后消费。而服务与之不同,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其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医疗服务的时刻,两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而且提供者与顾客在医疗服务产生时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对服务结果产生影响。医疗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是医疗服务营销管理的中心。医疗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医患双方合作意识、指导、接受能力与配合程度的影响。 1、顾客参与生产过程:顾客作为参与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这说明医护人员的生产过程是在顾客的“监视”下进行的。 2、顾客参与消费过程:顾客在接受服务时不是被动的,他们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消费过程中顾客必须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才能获得好的诊疗效果。 3、顾客的评价是质量的决定因素:一些营销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顾客认为的质量才是质量。一次很完美的医疗活动,对某位顾客是成功的,但对另一位顾客来说就可能是不理想或失败的,很多医疗纠纷就说明了这点,由于沟通不足或顾客的期望值过高都会引起顾客对医疗服务评价的低下。

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当前现状问题及出路

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当前现状问题及出路 在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代表部电信管理局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起步至今12年来,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靠政策、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电信业、制造业、软件业等齐参与,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创新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报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网络和用户稳步增长,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 互联网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互联网单位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不仅对骨干网进行了多次扩容和升级,而且加大对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力度,打造出容量充足、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承载要求且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承载网络,为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及向下一代互联网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从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在互联网综合服务领域,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运营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信息服务领域,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逐步脱颖而出,盛大、百度、腾讯、携程网也开始崭露头角。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主体、以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为辅助的,层次清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互联网继续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力助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 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近来,我国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电子商务环境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企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建设,促进自身发展。中国电信自推出商务领航品牌服务以来,截至今年6月份,已发展35万多家企业用户。 三)互联网应用多样化,应用前景广阔互联网应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虚拟主机、无线增值等互联网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式。 互联网用途正在多元化,加速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扩展。垂直门户网站明显增多,专业化经营取得成功,不仅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也吸引一些门户网站开始向某一特定领域深入发展,并使综合性门户网站成为国内专业网站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网络信息服务显著增强。 (四)宽带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五)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宽,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二)实行科学管理,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完善产业价值链并充分发挥产业链上各环节 的作用 四)增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倡导行业自律

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e2774044.html, 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5年第42期 我国互联网医疗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漫长的探索期,从2011年起步入了市场启动期,在国家政策利好、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强劲等因素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医疗即将于2016年左右迎来高速增长期。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空间巨大、增长迅速,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医疗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据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在政策、技术、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以31.1%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发展,至2014年,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规模达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预计未来两年仍然高速增长,2017年受在线医疗增速放缓的影响,互联网医疗整体增速放缓(见图1)。 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为6.5亿,普及率达48%;手机网民为5.6亿,占比86%,因此,互联网医疗逐渐以移动医疗为主成为必然。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构成数据来看,移动医疗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重从2011年的17.0%增长到2014年的26.4%,2011~2014年移动医疗以 51.8%的发展速度远超在线医疗25.9%的发展速度。预计至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各个环节的逐渐渗透,移动医疗的占比将超过在线医疗,达到55.0%。因此,移动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未来的重点方向。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 以在线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为主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的加快和企业经营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分析 2011-2016年,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过了新兴行业的野蛮生长时期。经过5年的起伏和调整,行业逐步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未来互联网医疗在政策、技术、环境和资本四大驱动力下市场空间将继续扩大。 1、国家政策利好 2015年1月12日,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放宽条件、简化注册审批程序,探索实行备案管理或区域注册,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使得作为医改重点内容的医师多点执业进一步放开。这些政策的受益者,除了医院、患者和医生,还有移动医疗这一逐步兴起的新业态。 此外,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2、相关技术推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终端设备更加快速的连接互联网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2013年卫生消费总额为3.2万亿元,是2004年的4.2倍,年复合增长率17.2%。虽然卫生消费增长飞速,在GDP总额中的占比仍仅为5.6%,低于高收入和中高等收入国家水平,如果该占比能在2020年达到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6.5%-7%的目标,我国卫生消费市场将达到6.2-6.7万亿元1规模。 随着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积累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将持续推动医疗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动大病保险,卫计生委在2014年2月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指出,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的省份要在2014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将持续提升民众的支付能力,拉动医疗服务需求。 (二)医疗服务状况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3.1亿人次,比2012年增加4.2亿人次(增长6.1%)。2013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4次。 2013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2亿人次(占59.1%),其他医疗机构2.5亿人次(占3.4%)。与2012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0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2.1亿人次。 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

图表2012-2013年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图表2009-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是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政府投入虽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但就维持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而言仍显不足。由于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不能完全补偿公立医院的合理运行成本。所以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整个卫生服务系统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具有3个重要的功能,即效率功能、公平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效率功能是指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充分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资源,降低整体社会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合理的价格激励医疗机构提供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公平功能是指通过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实行差别定价,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经济补偿功能是指通过向病人按照一定的价格收费对医疗机构进行经济补偿。 (四)医疗服务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