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郑春爱徐立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目的:评价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灸、艾、带状疱疹、moxi-bustion、herpes zoster为主题词,检索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SCI、Medline中所录1989年至2011年1月收录所有文献,纳入主要干预手段为艾灸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共纳入5篇共458例带状疱疹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

用Meta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评价。结论: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阿昔洛韦,但由于试验的质量偏低,样本量偏小,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灸;艾;带状疱疹;阿昔洛韦;系统评价

R246.7A1005 - 0779 (2011 ) 011 - 0048 - 03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Meta Analysis 

of Clinical Randomized Collected Trials

ZHENG Chun - aiXU Li

郑春爱(1983 -),女,2009级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

徐立(1962 -),男,教授,从事针灸专业工作。

?49?

@@[1]姜雪原,胡永红.艾灸治疗带状疱疹50例[J].陕西中医,2010

(8):1050 -1051

@@[2]王盟,宋玉华.艾灸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1999(12):30 -31

@@[3]杨瑞丰.围刺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

报,2005(6):51 -52

@@[4]王见良,求晓恩.艾炷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

医药大学学报,2010(3):402-404

@@[5]竺炯,郭胜,赖永贤,等.麦粒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40例疗效观

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4):10 -1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44

2011-05-26电针预处理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

心肌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黄日龙1金弘2王中鹏1孙忠人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目的:通过电针预处理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实验研究,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家兔心肌酶

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

常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经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

模型。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预处理,抽取动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仪分析,观察各项心肌酶变化。结果:

电针预处理可降低心肌缺血后心肌酶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预处

理通过降低心肌酶的释放达到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电针预处理;内关穴;急性心肌缺血;心肌酶

R245.97A:1005 -0779(2011)011 -0050 -02黄日龙(1979 -),男,2008级针灸专业博士研究生。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地塞米松在门诊常见用法汇总 总结地塞米松用法用量及原理皮肤科病人 1带状疱疹用法:根据《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2013 版》推荐,一般应用强的松3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mg/ 日,疗程7 天。 原因:在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早期的治疗中,系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过程,缩短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和皮损愈合时间,但对慢性疼痛(PHN )基本无效。 原理:在各种急性炎症的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等反应,从而改善炎症早期出现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在炎症后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从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的合成及肉芽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 2荨麻疹用法:根据《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 版)》推荐,糖皮质激素推荐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一般应用强的松30~40mg/ 日,折换成地塞米松4.5~6mg/ 日,疗程4~5 天。 原因: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性等。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 原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能缓解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3过敏性皮炎用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过敏性皮炎一节推荐,重症患者应及时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一日200?500mg,折换成地塞米松一日7.5~18.75mg ,分次静脉滴注。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得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得VZV复活所致。VZV既就是水痘又就是带状疱疹得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得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得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得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得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得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得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得感觉神经节得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得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就是不传染得,随着年龄得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得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得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得疼痛性得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得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得皮区。 2、带状疱疹得流行病学 VZV感染得复发发生于约20%得血清学阳性得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得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得危险因素,可能就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得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得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得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得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得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得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得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得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得临床过程就是多变得。通常在儿童与年轻得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得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 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 ari c ell a-z o ste rvi ru s,V 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其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资料如何?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诊断?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如何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处理常见 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 s t he r pe ti c neu r alg i a,P HN)?为了切实解决带状疱疹临床诊治问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该领域专家,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提交专家组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本共识,希望能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效的诊治方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 01病原体特点及致病机理: V 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它是一种DN A病毒,基因组包含70多种开放读码框,编码多种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为糖蛋白gE,是制备疫苗的主要候选

抗原。V 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 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 02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据报道,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 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 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6-7]。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 (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血液肿瘤患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达31/1 000人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 man i mmu n ode fi ci enc y vir u s,HI V)感染者的发病率也高达 (29.4~51.5)/1 000人年、复发率13%~26%。 我国尚缺乏带状疱疹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2011—2013年广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区别

1.什么是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A summary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hat uses explicit methods to perform a thorough literature search and critical appraisal of individual studies and that uses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combine these valid studies.”——这是David Sackett等2000下的定义。 翻译成中文来说,系统评价就是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有关研究,对所有纳入的研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联合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必要时进行Meta分析(一种定量合成的统计方法),得出综合结论(有效、无效、应进一步研究),提供尽可能减少偏倚,接近真实的科学证据。 2.什么是meta分析 Meta-分析是由心理学家Glass1976年首次提出的统计学方法,并首次将其运用于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对多个研究结果的综合定量,后来,这一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80年代国际上即有50种杂志发表各种介绍或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论文。90年代以来,已发表数以千计的有关Meta分析的论文,涉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病因研究、诊断性试验、防治评价、预后研究等等。Meta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因此,学术界也把对于医学文献的全面系统的评价称之为“系统分析”,当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系统分析时称之为Meta分析。 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定义目前尚有不同意见:可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The Cochrane Library》将其定义为:Meta-analysis is statistical technique for assembling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in a single numerical estimate. 即Meta分析是将系统评价中的多个不同结果的同类研究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广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书中定义为:A systematic review that uses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summarize the results.——David Sackett等2000 即运用定量统计学方法汇总多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定量系统评价)。 Meta分析是一种系统评价,而系统评价可以是Meta分析,也可以不是Meta分析。 3.什么是Cochrane的系统评价,和其他的系统评价有什么区别 Cochrane系统评价是Cochrane协作网成员在Cochrane统一的Handbook指导下,在相应Cochrane评价组编辑部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系统评价,其结果发表在The Cochrane Library (光盘和因特网)上。因其质量措施非常严格,被公认为其平均质量比普通系统评价更高。Lancet JAMA等权威杂志愿意同时或先后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 Cochrane系统评价平均质量高的原因:拥有世界上权威统计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领导的方法学工作组进行方法学研究,有不断更新的统一工作手册(Cochrane协作网手册),使用统一的系统评价软件(RevMan),有完善的方法学培训体系,有评价组健全的指导、审稿和编辑系统,有发表后反馈及修改机制,有完善的临床研究资料库及全面的检索策略以尽量减少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 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 <28 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meta分析简介

Meta分析 在医学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医学现象都呈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医学研究的结果都受随机抽样误差影响而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同一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往往不全相同,有些研究的结论甚至相反。因此如何从结果不一的同类研究中综合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是医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就是研究如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Meta分析就是把相同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视为一个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运用多中心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Meta统计分析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分析方法和随机模型分析方法。较常用的确定性模型Meta分析有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仅适用于效应指标为OR)和General-V ariance-Based统计方法。然而所有的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都要求Meta分析中的各个研究的总体效应指标(如:两组均数的差值等)是相等的,并称为齐性的(Homogeneity),而随机模型对效应指标没有齐性要求。因此Meta分析可以采用下列分析策略: 1)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是齐性的,则选用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OR,则采用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两个均数的差值、两个率的差值、回归系数、对 数RR等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效应指标,则采用General- V ariacne-Based方法进行Meta统计分析。 2)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不满足齐性条件或者研究背景无法用

确定性模型进行解释的,则采用随机模型进行Meta 统计分析。 为了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Meta 分析方法,以下将结合STA TA 软件的Meta 分析操作命令,通过实例介绍Meta 分析步骤和软件操作以及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然后对Meta 分析中所涉及的统计公式进行分类汇总小结。 确定性模型的Meta 分析方法 例1:为了研究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MI)后死亡的发生,美国在1976年-1988年间进行了7个关于Aspirin 预防MI 后死亡的研究,其结果见表1,其中6次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组与安慰剂组的MI 后死亡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只有一个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在预防MI 后死亡有效并且差别有统计意义。现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作Meta 分析。 表1 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后死亡的研究结果 研究 Aspirin 组 安慰剂组 编号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E (%)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C (%) P 值 OR * 1 615 49 7.97 624 67 10.74 0.094 0.720 2 758 44 5.80 771 64 8.30 0.057 0.681 3 832 102 12.26 850 126 14.82 0.125 0.803 4 317 32 10.09 309 38 12.30 0.382 0.801 5 810 85 10.49 40 6 52 12.81 0.229 0.798 6 226 7 246 10.85 2257 219 9.70 0.204 1.133 7 8587 1570 18.28 8600 1720 20.00 0.004 0.895 注:11E C E C P P O R P P =--。可以证明:OR>1对应P E >P C ;OR<1对应P E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最新版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 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不越过躯体中线。少数皮损可发生于主要皮区或相邻皮区以外。罕见数个皮区不对称受累,即身体的两侧均出疹。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的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时内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内含高浓度VZV。2-4天后,水疱融合。在第3天,水疱可变浑浊,经过7-12天干涸。免疫正常者,皮损持续至结痂消失的时间通常为2-3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偶见免疫缺陷者呈慢性病程,皮肤改变可持续数月,可反复出现小水疱。 多数患者被感染的皮区都有出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一些没有皮区疼痛症状的人,也会在出疹时或出疹后几

诊断性meta分析 手把教你做临床 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 Meta-Disc 分析

诊断性meta分析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 Meta-Disc 分析 导读:诊断性meta分析,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 Meta-Disc 分析,诊断性meta分析stata,诊断性试验meta,推荐访问:? 手把教你做临床Meta 分析——诊断试验性Meta-Disc 分析 临床治疗的基础首先是需要准确的诊断,准确诊断性Meta 分析是Meta 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次想向大家推荐的是一款专用于诊断性试验的免费Meta 分析软件,临床医学、临床检验、临床病理、临床科研人员、临床康复科及临床影像科等工作人员可用它写上一篇高大上的诊断准确性试验的Meta 分析文章。 安装软件 运行软件 在试行此软件之前,必须明确和熟悉准确诊断性Meta 分析里结果计算的经典四格表(可能不会在您所纳入的文献中出现,需要研究人自己总结并准确的填写在四格表内,不易混淆而且方便分析)。 TP:True positive 表示真阳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FP:False positive 表示假阳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FN:False negative 表示假阴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TN:True negative 表示真阴性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1打开软件,可以看到如下界面 Author:第一作者名+ 文章年限,如Rachow 2013; StudyID:纳入文献的排序编号,亦可以按照自己理想的排名排序; 2数据的输入 有三种方法可以输入,我们掌握其中两种就足够运用,一种是当纳入的文献较多的时候,可以按照软件中表格的形式对应写在Excel 表上,点击复制Ctrl+c,并点击黏贴Ctrl+v,便可以copy 至软件中的表格内;另一种当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时,则可以直接用手动输入到Meta-disc 数据表内,如下图。 3数据的分析 (1)合并统计量的分析运行 如下图点击Analyze,在下拉窗口中选择Tabular Results,并点击向右指示的三角箭头,可出现Sensitivity/Specificity;Likelihood Ratio;Diagnostic OR 和灰色的SROC Area(SROC 面积)。根据操作人的实验需要,可点击需要的分析类型并进行分析。 (2)绘制结果森林图的分析 在Analyze 的下拉窗口中选择Plots...,在Select plot 的下拉框中出现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LR;Negative LR;Diagnostic OR;ROC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 [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欧阳家百(2021.03.07)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以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介绍,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资料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 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

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的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 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 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传染性会下降。

蛇串疮带状疱疹临床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临床诊疗方案 一、概述: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任何部位。多见于腹部。常沿一走的神经部位分布。 二、诊断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禾口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 )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疸,由员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 )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 )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西医诊断标准渗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 )发疹前可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 )患处有神经痛z皮肤感觉过敏。

(3 )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4 )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常澄清。 (5 )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 )病程有自限性,约2 ~ 3周,愈后可留色素改变,发生坏死溃疡者可留瘢痕。 (7 )头面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面瘫等。 (二)证候诊断 1 ?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 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 食少腹胀,大便时滬。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三、治疗方案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L肝经郁热证 治法:清^湿热,解毒止痛。

三氧回输技术

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技术 三氧也叫臭氧,在《江苏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手册》中的编码为:7-b,全称为:可控定量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简称臭氧治疗。分子式为O3。医用三氧广泛应用于: 1、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再灌注损伤、多脏器功能损害等。 2、恶性肿瘤联合治疗。 3、皮肤溃疡(创伤、糖尿病皮肤溃疡);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4、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性肝损害。 5、Ⅱ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及糖尿病足等。 6、风湿、类风湿免疫性疾病。 7、急、慢性关节疼痛性疾病。 8、高端保健和老年性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作用机理是通过氧化、诱导、激活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来治疗各种疾病、改善机体功能状态。特别对放疗、化疗、手术前预激活作用,放、化疗中的增敏、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有效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增加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其副作用。研究证实,三氧可以诱导机体释放肿瘤坏死,肿瘤坏死因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和杀灭肿瘤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个理论,自体血回输、静脉注射和直肠吹入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Bocci教授通过体内试验在理论上研究了三氧疗法对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较低的三氧浓度和剂量可以激活免疫活性细胞,释放出免疫因子。与常压三氧疗法相比,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不仅具有常压三氧疗法的优点,而且还有显著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改善氧在组织中的分配等作用,所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疗效特别突出,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治疗当天就能够见到疗效。德国的HorstKief医生对长期接受化疗和放疗无效的皮肤癌、淋巴癌、肉瘤和肾脏瘤患者实施了四个月的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γ-干扰素水平增加了7~9倍。患者自觉症状有改善。另外,国外还有运用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对晚期头部和颈部肿瘤患者产生了积极效果,以及改善缺氧肿瘤的氧合作用的报道。 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疗法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延长或维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三氧免疫诱导自体血回输治疗治疗方法引进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可供癌症患者选择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我国医务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可能是有积极的意义。 独家引进“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为了解决肝病疑难,黑龙江省军区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不断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由中国国际生命科学肝病研究院联合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医药技术中心研究所、莱蒙国际顶级医疗合作机构、瑞士吉尼列尔医疗机构、克里夫兰医院五所国际顶尖医疗机构权威专家,根据生物细胞学、分子免疫学原理,经过近7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科技攻关研发而成的“DPO低频脉冲+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一种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治疗肝病的全新技术。2012年2月,该技术通有关专家组评审,一致确认能全面解决脂肪肝治疗难题! 【国家检测】先进设备、精准检查 黑龙江省军区医院结合国内外肝病防治现状,严格依据《肝病防治指南标准》,规范肝病筛查、统计和诊疗工作。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查设备,且所有检测设备均由卫生部临检考试优秀检验人员操作,能够为脂肪肝治疗需求提供最精确、权威的科学检测和诊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带状疱疹的臭氧治疗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带状疱疹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疱疹局部破损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 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 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发生在耳廓、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因此,需要及时对带状疱疹患者做有关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带状疱疹的并发症。抵抗力下降是带状疱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春季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这是预防的关键。而一旦出现莫名原因的皮肤疼痛或疱疹,应及早到正规医院诊治。在发病头几天急性期内,通过介入技术,对受病毒侵袭的神经细胞直接给药,阻断其对疼痛感觉的神经传导,是目前治疗的一种较理想手段。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病程、预防感染。 1.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这两种前体药比阿昔洛韦口服生物药效率高,小剂量产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二者经口服所达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浓度所需时间均比通过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所需时间短。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较强抗疱疹病毒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2013版、草稿)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2013版、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 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 显著增长趋势。50 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 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 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 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

带状疱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俗称“生蛇”、“蛇丹”、“缠腰火龙”或“蜘蛛疮”、“蛇盘疮”等,是由一种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神经痛是由于神经节的炎症反应,晚期神经痛是由于神经节以及感觉神经的炎症后纤维化引起,老年体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经痛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较常见,治疗比较棘手。中医以去毒败火为主,使气血流畅,脉络畅通,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能减轻解除疼痛而痊愈。 取:丹参20克,七叶莲、徐长卿、川芎、黄芪各15克,丹皮12克,蚤休、远志各10克,琥珀1克(冲服)。每日一剂,煎2次,混合分3次服用,5天为1疗程。2~3疗程可显效 此方中,蚤休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徐长卿活血解毒,镇痛;七叶莲舒筋活络,行气祛湿,止痛痹;川芎活血祛淤,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淤;丹参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琥珀镇静,利尿,活血;远志祛痰,消肿;黄芪补气固表,解毒排脓,利尿,生肌。全方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去毒败火,气血流畅,脉络畅通。特别是止痛作用较好,故用后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带状泡疹后遗症的治疗中药处方:羌活十克、独活十克、葛根三十克、茯苓十克、牛七十五克、杜仲十克、续断十克、柴胡十克、甘草十克、赤芍十克、蒲公英三十克、金银花二十克、寄生十克,水煎服,一天一剂,服用六至九剂。注意饮食清淡。经验方,如果在我处,还可以不用内服中药,用草药外洗效果更好。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平时应注意: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在此我建议采用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从根本上调理,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用药,是具有针对性,这病治好容易,但它的特点好后容易复发,中药治疗的特点不光是给患者把病治好,而且愈后不易复发.详情您可以查阅我的个人资料,然后再咨询. 此病与饮食及精神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平时也应多了解饮食、预防及生活等. 带状疱疹后遗症是指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为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 带状疱疹后遗症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